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伍尔夫读书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伍尔夫读书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3 20:5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伍尔夫读书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伍尔夫读书笔记》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01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一):落笔之处,皆成性格

  伍尔夫的读书笔记和她的小说散文一样,散布着难长句,转折,且内涵丰富;她的点评细致犀利敏锐,落笔之处,皆成性格。正如她所主张,“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恰当素材头脑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有用处”。贬褒只此一句。

  有的时候,读评点之作比读原作更为精彩。像伍尔夫笔下的玛丽-沃斯通克拉拉夫特,《为女权一辩》的作者,不曾看过她的作品,不过,看伍尔夫笔下种种比拟,眼前这个玛丽,热情扬溢、坦率直白、敏锐洞察、又自相矛盾,放到现代绝对是个女汉子伤情之外,一股脑投身于女子独立宣言事业中,借此疗伤,借人生当作实验,也让世界听到她的声音

  多萝西-华兹华斯,如果不提她的哥哥----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大约多萝西-华兹华斯这几个字就是纸上的陌路人。伍尔夫该是多么喜欢她的文字,多萝西-华兹华斯自然主义真实梦幻女孩一般的天真细腻,还有对兄长万物情人般的热情,都化为对自然慢条斯理的真实记录,甚至连“等等”二字背后的省略,伍尔夫都品出言外之意。对多萝西-华兹华斯和威廉-华兹华斯这对兄妹来说,衣食无忧的他们,生活重心唯一的事业便是“天天努力领会大自然启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活、写诗”。----所以,也只有那样的环境心境,才孕育出那样的坦率真挚朴实无华而倍受伍尔夫赞颂的文字。本来不过司空见惯寻常物什,硬是简括地几笔勾勒得有形有声有色。故而,在伍尔夫看来,玛丽-沃斯通克拉拉夫特和多萝西-华兹华斯是两种竭然不同感觉,前者激昂语调肯定;后者简单无比幸福。多萝西对“每一种景象、每一种声音、只要有感于心,她总要把这一感觉的来龙去脉进行一番探索,并且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不管文字多么质朴无华;或者将它凝练为某种形象,不管这形象多么生硬拙笨”。这与哈代所说,“多记印象,少谈主义”,领同工之妙。

  伍尔夫读奥汀有点神魔附体的意味,因为简奥斯汀的谨慎低调,在她短暂一生里,除了六部大作,几乎只留下一鳞半爪的闲言碎语为数不多无关紧要书信可供了解。所以,比起她的大作,伍尔夫花了大力气从作品中解读作者本人。12岁的奥斯汀一本正经,刁钻任性;15岁坐在客厅僻静一角嘲笔全世界,“活泼轻快妙趣横生自由无羁到戏谑恶搞的程度”。伍尔夫从作品中反观那时的小小奥斯汀,估量她的所思所感,也感沛她的变与不变。伍尔夫最终说奥斯汀,“落笔无情,是整个文学史中最前后一致,不改本色讽刺家之一”,她的“机智完美趣味伴随”,“她比任何别的小说家都更多地动用了对人类价值无比精准感知。她以从不迷失的心灵、从无差错的趣味和几乎严峻道德信念为鉴照,展示了那些背离仁善、真实和诚挚言行,她的这类描写乃是英国文学史中最令人愉悦的精粹。”

  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伍尔夫同情而敬佩,同情她们的不幸寂寞,敬佩她们下笔的鬼斧神工,“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的勃勃生命力,赞叹的是生命诗意

  大约大才的文人,多是生前寂寞,苦中作乐,在故纸堆里寻乐,廖以为乐,也是以守度。伍尔夫的读书笔记,在我看来,便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他人,也应和自己。她所读的所有作者及其文字,多多少少渗透了许多她的体验,最后,评的他人文,说的是自己事。木心老先生曾说,理,容易清楚真理、道,讲不清。这些就不多说了,文好,译得也非常精彩。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二):书摘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不像单一作者的努力成果,更像整个民族孕育的无具名之作。这本虽使笛福领受莫大荣光,却多少掩盖了他作为作家还曾写过其他作品这一事实

  小说完讲述真实故事并传达正确教诲,才有存在的价值。

  笛福用俩句诗总结自己一生

  “没有人曾经更多体尝莫测的命运,我十三次发财发财致富而又沦落赤贫。”

  由于生活经历事件发生而不得不面对某些事实是一回事贪婪地吞咽世相真情并铭刻在心又是另一回事。

  《鲁滨逊漂流记》

  凡是杰作---即那些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的作品,作者无不严格要求我们从他自己的透视角度去看待一切。因此我们往往要感到痛苦。我们的自负心理受到了损伤,因为我们自己的那一套想法被打乱了,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我们原来的精神支柱被抽掉了,我们还感到厌烦,因为,从一种崭新的概念当中又能得到什么满足快乐呢?然而,有时候,从愤怒恐惧和厌烦中偏偏会有稀罕而又持久乐趣诞生出来。

  《摩尔.弗兰德奇》生气勃勃女主

  如所有不自觉艺术家,笛福在作品里留下的真金远远多于他那一代能打捞出水面宝贝

  笛福“不让女性得到求学的益处,真是最最野蛮习俗之一。”

  笛福是伟大平铺直叙者。

  简.奥斯汀:

  奥斯汀的机智有完美的趣味伴随。

  最完美的女性艺术家,正当开始对自己的成功萌发出信心的时候,却去世了。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答伯克》《为女权一辩》

  他本想逗逗小鱼,结果钓上只海豚,那家伙把他一下拖进水里,搞得他头晕目眩,只想逃脱。

  多萝西.华兹华斯,华兹华斯妹妹。他们必须共同感受,共同思想,共同生存。

  斯特恩:《项狄传》

  到了45岁,他才想到,牧师们,乡民们和疯城堡才子们的生动经历给予了他一种对世界的观感,他可以将其塑造成型。《项狄传》因此而生。

  《简.爱》,夏洛蒂

  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受自我所限制的作家都有一种为那些气量宽宏胸怀阔达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力量。他们的心灵所产生的一切无不带着他们自己的特征。他们很少从别的作家那里学习什么,即使采取一点什么,也消化不了。哈代和夏洛蒂就是。

  艾米莉和夏洛蒂都需要借助某种比人的语言行为更为强大象征力量来表达人性中那许许多多还在沉睡的情感欲望

  她们姐妹是伟大的诗人。

  威尔斯,高尔斯华绥,本涅特。“物质主义者”。他们所写的只是些无足轻重东西,他们拿出了巨大技巧,巨大的勤奋,只是为了把那些琐屑平凡转瞬即逝的东西写得仿佛是真实而有长远意义似的。

  乔伊斯先生偏重灵魂

  妇女和小说:女性作者人生经验不可避免狭隘性不是影响其小说的唯一因素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三):伍尔夫的视觉

  这里面比较喜欢的篇幅是《多萝西·华兹华斯》《保护人和番红花》和《妇女和小说》。

  大概是受《简·爱》和《呼啸山庄》的影响,对于英国的小说,印象中对于景物和心理刻画比较多,大自然加上主人公情怀融合一体。伍尔夫应是博览群书,对于英国的小说和作者,颇有研究,对于小说里的构造和背后的意图,在她的读书笔记里,较为详实地记录了她的观点。

  图来自网络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四):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

  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她,从未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她的文字敏感多情,细腻迂回。在散文方面,伍尔芙以其“谁也模仿不了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学识渊博”,而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的最后一人”、“英国传统散文的大师”以及“新散文的首创者”。阅读她的读书笔记,我们仿佛在那些缠绕错叠的长句里面得以一窥伍尔夫的精神世界,她旁征博引,下笔轻熟,眼神犀利,附带着一丝淡淡的幽默,偶尔讽刺,却也是温和且令人莞尔的,令人读来如沐春风,颇有大家风范。

  我着迷于她对笛福的品评和赏析,一部《鲁滨逊漂流记》令所有人铭记了笛福,然而伍尔夫却从另一部作品切入,以其纯熟精到的语言给予了《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深度好评。“小说要讲述真实故事并传达正确的教诲,才有存在的价值”,在这里伍尔夫透露出了她对于小说的定义和价值判断。正因如此,她欣赏笛福的诚恳专注、依据事实,“他一心记挂的是让邪恶者悔改、让无辜警惕高洁道德意图”。文学作品中不乏永恒闪光主题,而对这些主题孜孜不倦追寻和索问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所共有的特点,笛福亦是如此,他的优点“即关注事物的重要恒久的方面,而不津津乐道于转瞬即逝或细枝末节的事。他写东西常常平淡无奇”。所以《摩尔•弗兰德斯》的主人才能在过去这么多年之后,依旧鲜活如初,富于人情,即使被《鲁滨逊漂流记》的光辉所掩盖,也能偶尔被人津津乐道地谈起。

  与笛福恰好相反,简•奥斯汀擅长于描写琐细的日常生活,并将平庸场景升华,使它们变得充满意义。用伍尔夫的话来说,“有那么一刹那它悬在我们面前,深邃,颤动,澄明”,就如同《傲慢偏见》里面诸多的生活瞬间,虽然平凡惯常,却常读常新,深刻在读者的脑海深处,奥斯汀也善于把平乏无味小事写的摇动人心,这一点与笛福不同,后者沉默地专注于真实事件的复述,虽然是耐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但读起来不免枯燥无味,而奥斯汀“特别善于洞察琐事之中的深意”。伍尔夫给了她很高的评价:“她比任何别的小说家都更多地动用了对人类价值的无比精准的感知。她以从不迷失的心灵、从无差错的趣味和几乎严峻的道德信念为鉴照,展示了那些背离仁善、真实和诚挚的言行,她的这类描写乃是英国文学中最令人愉悦的精粹。”

  有人这样描述伍尔夫:“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伍尔夫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终生都在崩溃的边缘行走,但这也无法扼制她的写作欲望,她优雅富有灵魂深度的文字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抹壮丽光泽。这本读书笔记也是她文学思想的闪光点的汇集和精华,这让我想到一句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书中的一个个文学人物也像旧时的月亮一样,历久弥新,将历史月光倾洒在现代人的身上。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五):一本“女性”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属于伍尔夫自己的书籍,一本讲述自己所阅读图书以及对作家,文学创作看法的图书,是属于她自己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或许伍尔夫不会同意我说她这些读书笔记中洋溢着各种女性的意味,就像多丽丝莱辛不认为自己的是女性主义作家一样。这些读书笔记中并没有刻意去隐藏她对性别的意向,充满着女性主义的文字在个中篇幅没有突出,却又是那么的显眼。从一开篇选择笛福来谈论,就已经暴露了作者的意图,她选择了如是文本摘录:我常想,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基督国家,居然不让女性得到求学的益处,真是最最野蛮的习俗之一。毫无疑问,这同样也是伍尔夫的想法,她一生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甚至被列为女性主义的经典,或许她在图书馆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图书,着实又是她一种表达的方式,是另一间让她在女性不受待见的世界中抒发自我情感的房间。

  笛福之后是一连串的女性作家,奥斯汀,沃斯通克拉夫特,华兹华斯,简等等,她在一个男女无法触及到平等年代,女性想要写出像男性一样的作品的年代,阅读着女性的文字,从她们的文字来窥探她们内心的灵魂以及这个社会的灵魂。她赞扬她们的才华,在她看来,奥斯汀的才华是“如此均衡,难得地完美”,沃斯通克拉夫特对伍尔夫来说,则更是一位值得尊崇的人,同为女性主义者,她如是评价:“她一生都在反叛——反对暴君,反对法律,反对习俗。”“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活着的人们中听到她的声音,辨别出她的影响。”她对作家的评价除了基于她们的才华,有时候还是会介入到她们的作品,对《简爱》,她倒是有些不客气,认为“简爱的缺点是不难寻找的”。或者今天在我们看来的名著,到了伍尔夫那里,她除了看到一个作者的才华的表达,还透过她们的文字看到了作者对男性的崇仰,这点让她有点不那么乐于去接受。

  当然,虽然伍尔夫是十分女性的作家,然而,她的读书笔记并不仅仅是女性。她所谈论的范围扩散到了创作,文学的评论等。她在《保护人和番红花》一文中推翻了一些陈旧说法,在《现代随笔》一文中提出“一篇好的随笔必须在我们身边拉下一道帷幕,这帷幕一定得把我们围在当中,而不要将我们挡在外面”。当然,她必然又无法逃脱作为女性主义者的身份,她还谈论了《妇女和小说》,并且对未来的女性小说做了一个不小的期待。一个作家谈论创作,多少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也同时融入了她的写作经验,伍尔夫开着她的意识流战车,悬挂着女性主义的旗帜,一直往前行进。我们透过她的文字能够看到一位女性创作者,在的房间里,读着文字,有些时候有些忧伤,有些时候有些愤怒,有些时候欣喜若狂,有些时候则是闭上眼睛,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的我们或许不能说她认为的“将来妇女写的小说绘少一些,但质量更好……那时妇女将拥有她们长期一位被剥夺的东西——空闲、钱财和属于自己的一间屋”已经实现。我们依旧存在于一个女性与男性不平等的时代,而女性的作品却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总是想着写出男性的味道。然而,现在我们却也不能够说女性拥有期待已久的东西,她们或许还在忙碌着,期待着拥有自己的一间屋。然而,是否还有着如伍尔夫一般,坐在自己的一间屋中,在阅读中愤怒,在阅读中欣喜,在阅读中期待,等待着女性与男性的平等,等待着性别可以在这个世界不再高低有别?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六):伍尔夫的客厅和毛姆的镜子

  毒舌如毛姆叔叔,不过借想象让他心目中的十佳小说家济济一堂,在这场虚拟的盛会中调侃他们的性情。同时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却要明白直接得多,客厅里的聚会办得风生水起,大批文化界精英聚集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名噪一时,罗素、乔伊斯、艾略特,还有约翰·凯恩斯都是弗吉尼亚家的座上宾。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应在文字中,又是两种况味。毛姆关注的是作品的功力,是带有自己审美偏好的评价,是内省的。而《伍尔夫读书笔记》不单是分析作品本身,作者的个人私交、读过的传记、坊间杂谈都纳入其中,落笔更加侧重小说家的性情和文字的关系。品评19世纪公认的杰出英国作家,两人的审美旨趣大抵称得上殊途同归,不过字里行间那种微妙的差别才更为动人,或许解释了盛赞之下的伍尔夫和孤独的毛姆。

  《伍尔夫读书笔记》开篇第一位作家介绍的是笛福,视角独特地绕开妇孺皆知的《鲁宾逊漂流记》,着重探讨了《摩尔·弗兰德斯》这部作品。并对前者的享誉天下惋惜道:“这虽然使他隐姓埋名地领受了莫大荣光,却多少掩盖了他作为作家还曾写过其他作品这一事实”。无独有偶,毛姆叔叔的《书与你》推荐的第一本书同样是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连对笛福的缺点评价也和伍尔夫不谋而合——平铺直叙。诸如此类的相似还有两人都认为简·奥斯丁是个天才、《呼啸山庄》与其说是小说莫如说是诗歌、对《约翰逊传》的推崇等等。

  但伍尔夫从未将作品和作家分开来评价,甚至认为把两者隔离看待的传记作家是在偷懒。伍尔夫认为小说是最容易写的文体,可作闺阁女子闲趣,却不否认真实的经历对作品的滋养。作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同是他们的生活,两相渗透。伍尔夫花了大量的篇幅挖掘作家的经历,从中探访文字的命脉。游迹同一片土地,有人忠实地记录眼前所见,有人却诘问人生真谛;同样一场战事,有人事不关己,有人奔走呼号。作家的性情,才是作品扎根的土壤。她还说出身决定作品视野,与写作技巧无关,所以狄更斯笔下无绅士,萨克雷书中无工人,这些都是她津津乐道的。伍尔夫的客厅,可以不问出身、不问年龄,只要肯将逸闻趣事娓娓道来。

  与之相比,由自卑到自负的毛姆则要恣意随性得多。且不说他讲故事时的信马由缰,对自己论书的性情亦有一番解释:“阅读一位小说家为他人的小说所撰写的评论时一定要有所提防,因为他所发现的优秀之处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同,而对别人的作品里那些他自身所缺乏的特点却难以认可。”毛姆的书评虽是在就书论书,但其中折射的尽是自己笔下的影子,这幅景象到像在照镜子。伍尔夫对艾米丽·勃朗特的评价大概也适用于毛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受自我所限制的作家都有一种为那些气量宽宏、胸怀阔大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力量……他们很少从别的作家那里学习什么,即使采取一点儿什么,也消化不了。”这也刚好解释了毛姆身处二流作家最前列的原因。

  伍尔夫早就看开了,放下身段,写作于她只是一种交流方式而已,客厅里宾主尽欢,如此便罢。顾影自怜的毛姆叔叔仍在逞口舌之利,饶是天赋异禀,终究寂寞了些。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七):品味与姿态——评《伍尔夫读书笔记》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5年10月10日)

  文/俞耕耘

  读书笔记往往稀松平常,它使任何读者将阅读印象、感悟、思考积淀下来。然而,普通读者个人化、私人性的阅读成果通常凌乱琐碎,无法形成明晰的批评观念与美学意识。知名作家就大不一样,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创作者、更是精英读者。这看似带着强烈的不平与歧视,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作家的读书笔记很大程度并不限于阅读与接受,更意在总结创作经验、评点作家高下,分析审美风格。

  伍尔夫使我们重新“发现”经典,由于她的经验引领,我们改变了阅读惯性、作品的关注比例。当我们心甘情愿被认同吸引,证明她的见地既晓畅又深刻,既看重精神反思,又强调物质基础。她总是从生活经验、社会环境(风俗法律)、心理类型出发,探讨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风格与成败得失。可以说,她的评论做到了历史的与审美的统一,社会类型与个体风格的融合。

  在书中,我们看到伍尔夫独特的文学品味和“自有高格”的超越姿态。眼光、趣味和思想在犹如倾诉叙说的节奏中婉然呈现。在《摩尔·弗兰德斯》中,她赞赏笛福可贵的女性观:价值独立、头脑有力、精明实用、富有激情。“女人需要的是勇气,还有‘立足脚跟’的能力”。笛福对人性持久冷峻的凝视,使他可以避开偶然细节、瞬息情感的诱惑,忠于一种事件的自然生成、人物的自主充实。尽管这种伟大的平铺直叙努力保持克制,然而故事却充满着道德训诫的力量。幸运的是,笛福没有成为说教者,他将经验渗入在创作观念中,把观念融入到人物形象里。“他似乎已把人物深深纳入自己头脑,不经意间又把自己投入他们的人生”。这种天赋使其精心掩饰议论,女主人公虽然代言了思想信条,却依然是有生气、罪恶、欲望的鲜活形象。他反对人物平庸的善,“结果是我们对摩尔·弗兰德斯的赞赏多于责备。”笛福可贵处是叙述态度的自然求实,其作品题材的单调也许恰好彰显了对人性真相的持久关注。伍尔夫挖掘出作家与读者的博弈游戏。杰作总是作家以创作的透视设计驾驭了读者阅读透视的比例。《鲁滨逊漂流记》处处使读者受到挫折、嘲笑和反驳,因为我们的期待视野(一种自然主义的历险故事)总是被中产阶级缺乏想象,注重切身利益的社会现实所取代。笛福用那只土罐子的隐喻,描摹了人类拜物主义的事实。

  伍尔夫对于女作家的趣味判断则既恰切又带着自醒的深刻。奥斯汀在她看来是一位讥诮世情的讽刺家、机智冷峻的观察者。然而,她却懂得以理性趣味(“道德信念”)和乐观主义(“取乐心态”)规避卑琐小气与刻薄恶意。她扬长避短,利用生活经验场景的局限,于小事处见深意,从琐屑处察人情。伍尔夫也看到她的日益厌倦与突破尝试:在后期逐渐以感受情态压倒了日常事态。文末的几重假设又说明了更多提升的无限可能:她题材也许会更深广,“不仅写出人们的本相,而且写出人生的本质”,书写不再局限于单一个体,而是群体形象。与奥斯汀不同,夏洛蒂·勃朗特在作者看来更多是位宣泄型的激情作家,她没有那么多层次侧影、色彩维度,往往以自我情感力量所驱使,来不及观察与解决问题。意图与语言的混沌正如音乐动机与旋律的难分,她只有借助大自然的整体象征寄寓情感的无以名状。在比较中,艾米莉更高一筹,她的视域更开阔,超越了个人的“我”通向了人类的永恒力量。《呼啸山庄》正是艺术性对现实人物表象的冲毁与永恒性的重构。

  伍尔夫难得处在于评点名家时,不忘提出自己的创作宣言与反思。在意识流宣言《现代小说》中,她发现了创作“发力”的方向性错误。“物质主义者”提供了一个貌似真实的假象,它远非真实的生活。她强调印象“落下”形成生活、无序混乱汇聚内心真实、意识流动呈现精神图像。《妇女和小说》更像是一篇对女性创作的社会学分析,它从时间、空间、环境、心态、语言等维度综合反思了女性创作的救赎与可能。她们终将拥有“空闲、钱财和属于自己的一间屋”。

  作家写读书笔记别有意味,这是一种内行评价同行的行为。作为内行,这眼光总是不同凡响,往往一语中的;作为同行,那姿态总是不甘沦落,常常旨在超越。在20世纪,以读书随笔著称的作家中,劳伦斯、王尔德、毛姆皆是典范。伍尔夫则独树一帜,这不仅在于她是女性,更在于她有着贯通两性的审美观,融汇精英与大众趣味的批评意识。

  链接:http://epaper.yzdsb.com.cn/201510/10/559445.html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八):《伍尔夫读书笔记》:也谈小说,也谈女性

  文/吴情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著名小说家,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维多利亚时代剑桥出身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传记家莱斯利·斯蒂芬爵士。伍尔夫的代表作有小说《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海浪》(The Waves)、《雅各布之屋》(Jacob`s Room)和散文集《普通读者》(Common Reader)等。在《伍尔夫读书笔记》中,伍尔夫也谈小说,也谈女性。

  伍尔夫幼年即在父亲的熏陶下喜爱文学,博览群书,对英国文学经典的阅读堪称精细深入。她谈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也谈不甚知名的《奥罗拉·李》、《书信集》。她不以文学史盖棺定论的评价为依据,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提问、认真思考、谨慎回答。她理解作品,有时并非单独通过文本本身进行深度阐释,而是结合作者生平经历交互沟通;但她又不拘泥于“知人论世”,而是在文本与真实作者的缝隙中,发现文本中的诸多不定点。

  以简·奥斯丁为例,喜爱者认为她“脾气好、懂礼貌、善迎合”,厌恶者则说她“如今变得古板,成了古往今来最僵挺笔直、一丝不苟、沉默寡言的‘单身福女’”,满满的刻毒之语。两方面或许都是真实的奥斯丁,但“当我们转而阅览奥斯丁的小说时,也会在故事中跌跌绊绊地碰上同样的复杂性”。这些小说,或活泼轻快,或妙趣横生,或自由自在,或戏谑恶搞。我们不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隐含作者的形象,她是奥斯丁本人在文本中的一个分身,仅能代表奥斯丁在某一阶段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这在不经意间美国新批评的观念暗合。

  谈到当时的小说,伍尔夫批驳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观:作家要竭力表现物理现实。在伍尔夫看来,所谓客观真实不足为据,心理真实(主观真实)才是作者唯一可把握的存在。在《现代小说》这篇“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宣言中,伍尔夫认为,花费巨大力气试图“证明小说情节真实、酷似生活,不仅仅是浪费了工夫,而且是把工夫用错了地方,倒把意象的光辉弄模糊了、掩盖了。”真正的生活中,“头脑接受着数不清的印象”,作者的亲身感受即可成为小说创作的基础,而非人为编织出起伏波澜的情节。

  伍尔夫作为一名女性生活,也作为一名女性写作;她是奥斯丁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女小说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她对简·奥斯丁的阅读中,可以品味到两位女作家的隔空对话。两个人都“善于洞察琐事之中的深意”,以“日复一日常规生活中的诸般小事”对抗男性作家群体的宏大叙述。她们笔下,既没有战争烽火,又没有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只有真切细腻的生存体验,幽微动人的情感世界。

  在《妇女和小说》一文中,伍尔夫写道,以往,“英国的历史是男性家系的历史,而不是女性的”。十九世纪,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妇女小说取得了不俗成就。妇女小说的成功,归功于女性个人和群体独特的审美经验。不过,“女性作者人生经验的不可不免的狭隘性”也会影响其创作的深度。但不可否认,妇女小说,在文学创作本体程度上界定了女性的存在,因为,“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作者的个性,就像能感受狄更斯的个性那样,还会意识到女人的存在。”女性的存在,不论是物理意义上,还是心理意义上,都与男性的存在有着一定界限,“女人的价值观都可能与男人的不相同”,小说创作因而能摆脱单一价值取向,朝日益多元并存的格局迈进,呈现丰富的色彩。放诸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托妮·莫里森、多丽丝·莱辛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不都是最好的例子吗?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九):跟着伍尔夫读书

  (刊《译林书评》2018年第3期)

  人们对于伍尔夫的了解往往是从一个“女性主义者”开始的,而真正通读过她小说、日记、随笔和信件的并不多,甚至很多专业研究者也未必能够坚持下来,毕竟这位极富个性的女文豪身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中心,常年笔耕不辍,留下的文字太多太多,几乎包含了其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文字一方面为研究者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材料,但另一方面又给普通读者了解伍尔夫造成了一定的门槛。译林出版社的《伍尔夫读书笔记》主要撷取伍尔夫当时以单行本出版的《普通读者(一辑、二辑)》中的经典篇目,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了解伍尔夫的一扇大门。

  既然是读书笔记,那就意味着我们既能够通过伍尔夫之眼来了解众多当时的人物、体会经典作品,又能学到一位大作家是如何当一名读者的。我们常常会对着一些作家和作品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去接近这些作家或者进入他们的文本,在这本读书笔记中,伍尔夫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从闲言碎语、轶事或者二流作品入手。一部分受到新近文学理论影响的读者可能并不喜欢将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公开化”,但是正如伍尔夫所说,这样“我们会错失某一份审美乐趣”,“而且我们在本来不应该分界的地方制造出了界限”。她在写性情刚烈的女性主义倡导者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时候,就详细描述了后者与伊姆利热恋时的内心矛盾——传统与反叛、理智与感性、自由与安定交织,“所有这些内在的矛盾和冲突都在她脸上表现了出来”。然而与她同居的伊姆利忍受不了,“他本想逗逗小鱼,结果钓上只海豚,那家伙把他一下子拖进水里,得他头晕目眩,只想逃脱”。这让人想到中国有诗云“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若以钓鱼喻男女求偶,那伊姆利也算是“收获颇丰”了,让人不禁莞尔。之后沃斯通克拉夫特与葛德文的爱情则显得更可爱。伍尔夫用略带戏谑的笔触开始了对这段轶事的描述——“说她遇到了葛德文,是个委婉的说法,事实上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登门拜访了他”。为了“婚姻不必要”这个理论而失去对方,值得吗?不值!那就结婚吧。家庭生活这么舒适,“夫妻最好分开居住”的理论也修正一下好了!于是他们住到一起。多么大胆热情的姑娘啊!即便沃斯通克拉夫特是女性主义的“斗士”,当她融入日常生活的时候,依旧是这么可爱、感性。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再去读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的话,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当然伍尔夫并不沉迷于这些作家琐事,她始终强调需要平衡个人经历和作品之间的关系。虽然作者的经历与他的作品总有那么多可笑的、可以发掘的联系,但我们最终应该回到审美价值以及作品本身。作者的琐事只是一个引入,而不是谈资,更称不上知识,就像现在人们对于伍尔夫的了解更多地集中在她的同性恋倾向上,而只有少数人进一步阅读了伍尔夫的作品。在这一点上伍尔夫更进一步,认为这种平衡不仅是对于读者的要求,也是对于作者的要求。在评论布朗宁夫人的作品时,她指出“布朗宁夫人不会控制自己,也不会掩藏自己,这无疑标志着一个艺术家尚不完美,表明作家的生活对其艺术的影响超过了应有的程度”,这就从侧面呼应了她倡导的现代小说创作“作家退场”的新标准。

  当我们进入一部作品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么阅读,如何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新意来。在这本读书笔记中,伍尔夫可以说是手把手地向我们传授了自己的阅读技巧。

  第一,要融入作品的世界,要跳出固有的观念。当读者遭遇小说作品中的陌生世界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的自负心理受到了损伤,因为我们自己那一套想法被打乱了;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我们原来的精神支柱被抽掉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尤利西斯》并不看好,伍尔夫一开始看了几章后也觉得难以为继(但不久后就改变了对这部作品的看法)。人们之所以难以接受《尤利西斯》等“现代小说”,是因为已经有了固定化、模式化的评判标准,比如叙事连贯性、人物生动性、主旨教化性等等,就好比室外明亮美丽的风景,一下子就能映入我们眼帘。然而,想要发现某些独创的、带有超前意识的作品,“只站在圈子外边检查‘方法’是不行的”,因为作家有他的“特权”——“假如我们是作家,任何方法都是对的,一切方法都是对的,只要它能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就应该把既有的标准驱逐出我们的脑子,努力且大胆地走进那个现代小说家“蜗居”的、看起来晦暗不明的屋子。当我们逐渐适应了屋子里的幽暗、逐渐看清东西的轮廓的时候,这种“写得含含糊糊又不带结论”的新式小说之美便显露出来了。对于小说来说是这样,对于诗歌来说也是如此。伍尔夫建议我们阅读诗歌“倒不如自己读自己的,不抱先入之见地接受诗歌,并把它引起的反响录述下来,尽管他们只是一时之感,并不完善”。

  第二,要培养长远的眼光和宏观的视角。伍尔夫在评述作家时总爱在最后展开一段自己的“想象”,比如她在论及简·奥斯丁的时候就想象奥斯丁若活得长一点的话,“她会成为亨利·詹姆斯以及普鲁斯特的先驱者”。这种“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要深谙创作者和作品本身的特点,了解表现新世界、新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同时结合文学史,才可能为这位长寿的奥斯丁留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这种“想象”既表达了对于伟大作家英年早逝的惋惜感叹,又展示出伍尔夫睿智的评论眼光,给读者以后的阅读提供了参考。

  第三,紧跟时代、结合理论动向阅读。伍尔夫对于作品背后体现出的社会阶级划分和权力运作很敏感。她从梅瑞狄斯《奥普勒将军与坎珀夫人》中的两句话——“他传话自己马上去就去陪坎珀夫人,随后赶紧整理自己的行头。坎珀夫人是一位伯爵的侄女”——觉察到了英国的阶级分化和社会差别。然而普通大众对此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毕竟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人常常可以相互看到,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那些缥缈却又真实存在的“权力”,正是它们将社会分隔成一个个玻璃罩,也正是它们“妨碍着打乱着人类交流的伟业”,因为作家所能较好表现的范围局限在了他所在的“玻璃匣子”里。不过我们可以发现,即便久处乡村的简·奥斯丁的作品常常因局限于她所属的特殊阶级而被嘲讽,但她仍揭示出在乡绅阶级里还有无数的层次,以此类比伦敦,后者的复杂程度便可想而知了。那如果阶级差异消失了,英国小说将会如何?伍尔夫觉得“它可能会消亡”,而且“我们的后代可能很少写小说”。她已经注意到在她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意识环境和社会导向对思想的巨大影响,她也在争取其中的空间和差异”。不过她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妇女与小说上,她敏锐地觉察到诸多女性作家作品依旧受到男性所建立的价值秩序的重大影响且没有真正做到表现自身的价值感受。当然,这种努力和简奥斯丁类似,后者发现乡绅阶层的多重结构,却受限于眼界而没有展现整个英国社会的阶层,前者则只是提出了“真正民主时代的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没有考虑整个西方文化中的中心主义,毕竟后者是世纪之交产生的,两者隔了整整一个世纪。不过这些后起的理论却给了读者更多走进伍尔夫作品的切入点,若进一步了解,对于理解、发展伍尔夫的文学思想大有裨益。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十):伍尔芙眼中的他们

  伍尔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意识流”小说写作的代表者之一。作为女性作家,又注重描述人们的心理与潜意识,她确实非常的细腻与敏感。她相信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所受到的教育、个人的经历,种种经验都会隐藏在自我的潜意识中,他的心理、性格与行为都受到潜意识的支配。所以,伍尔芙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揣摩,推理、想象,运用女人的直觉,她能够最富深情地描述一个人的沉思,以及沉思时的心理状态。

  伍尔芙的代表作品之一《达洛卫夫人》中,伍尔芙的细腻与敏感处处可见。“她有一种极为荒诞的感觉,感觉自己能隐身,不被人看见,不为人所知;现在再也没有婚姻,也不再生儿育女,剩下的只是与人群一起,令人惊异而相当庄严地向邦德街行进。如今她是达洛卫夫人,甚至不再是克拉丽莎,而是理查德•达洛卫夫人。”达洛卫夫人表情肃穆,一言不发,却让你了解到一个孤独寂寞的、不被需要的女人。伍尔芙除去心理,对细节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瞧!她的结婚戒指滑了下来——她已这般消瘦。是她在经受煎熬呵——却无人可告”。这是伍尔芙备受推崇的理由之一吧。

  伍尔芙在阅读其他作者的作品时,沿续着自己的思路。从这本《伍尔夫读书笔记》中表写的随笔中来看,她很少从某一个作品入手,很少去分析一个作品的结构、用词遣句、情节布局等等。虽然她鄙视当时那些以绯闻逸事做为主要内容的人物传记,她仍然会从一个作家的出生背景、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去分析这位作家的性格与心理,进而说明他的写作手法,并在他的作品中一一映证。她对简•奥斯汀,对劳伦斯•斯特恩的理解均是如此,她首先探索的是人本身,进而再挖掘人的特点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这也符合她对心理研究的重视。

  伍尔芙的另一个鲜明主张便是女性主义,在这方面,能看出她偏看简•奥斯汀,却不太支持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伍尔芙主持女性独立,但不能过于激进。“即使受到刺激的虚荣心疼痛不已,即使道德的愤怒热火中烧,促使我们去改良这充斥恶毒,卑鄙和愚昧的世界,那任务也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她并不欣赏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编造”的信条,认为女人首先拥有的是精力、勇气和将意愿付诸实行的能力。本书中对伍尔芙有关女性主义的文章很少,只略略提及。

  这本《伍尔芙读书笔记》也并未收录一些伍尔芙有关读书方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从作者本身开始研究,通本看下来显得有些单调,想要全面了解伍尔芙再去读一读她的经典作品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