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灭绝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灭绝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8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灭绝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大灭绝时代》是一本由[美]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一):现代社会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1859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双城记》的开头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以描述法国大革命后他眼中的世道。而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生活可能地球上最特别的一个国家(朝鲜太单调了),我怎么理解这个时代呢?

  说老实话,我几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我在脑子翻箱倒柜试图找到一个词语描述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时,我想到的是“复杂”。如果我去街上随机采访路人,得到的答案应该会千奇百怪。毕竟,每个人参考坐标系都是不一样的。

  最近我读的这本书--《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自然史》,就从另一个角度让我认识当下,认识我正生活在其中的现实

  我会阅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此前几乎没有读过博物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想丰富一下自己认识世界的坐标系;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本书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译文纪实”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里的《江城》、《寻路中国》和《打工女孩》之前都已读过,并且十分喜欢。所以,没有翻开这本书之前,心里已有了一份信任期待

  阅读完全书给我的感觉是一次脱离种群的审视之旅。举个不是很恰当例子,自己仿佛是一只珊瑚虫,借这本书得以知晓整个珊瑚种群正在构建怎样的珊瑚礁以及珊瑚礁里生养了多少种生物。(不恰当是因为珊瑚支持其他生物,人类替换掉其他生物。但两者都建构巨大的生物工程)我得以了解到作为主宰地球的物种中的一员的我,无形中正在参与着一件怎样的事。也可以说,正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人类这个物种正在地球上制造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它讲述了人类对“生物灭绝”这个概念认知历程和人类正从哪些方面影响着其他生物的生存。要谈论这两个问题,必然会引用诸多历史和博物学等各学科知识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把这本书写得既是一本社科读物同时也是一本出色游记。我常常会醉心于他笔下的一次梦幻般的潜水之旅的同时,又为失去了一种生物而感到悲伤。书中的每一章均已一种在某些方面具代表性动物命名,我上一次想到恐龙,可能是看《侏罗纪公园》;而猛犸则是《冰河世纪》。那么,乳齿象、大海雀、巴拿马金娃呢?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这些已灭绝的生物,现在只能通过电影博物馆来认识他们了。把时间往前调,在电影和博物学之前的人类看到他们的化石时是怎么想的呢?

  早期的科学界并不认同生物存在“灭绝”的概念。他们看到乳齿象的巨型牙齿时把它归为“未知动物”之列。直到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通过对比现存物种和未知物种(最开始研究非洲象和亚洲象)的解剖学差异,居维叶改变人们看待生命方式。即物种会灭绝。

  但居维叶也有他的局限性,他似乎只在乎生物的终结而不关心它们的起源。他对灭绝的原因给出的答案是“某种巨大的灾变”。而另一位为我们熟知的科学家达尔文,他的学说建立在“均变论”支持者莱尔的思想上。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里,他认为物种的起源和灭绝都是一个漫长过程,人类无法目睹到。“灾变论”和“均变论”成为了解释物种灭绝的两大主要学说。

  然而,今天我们都已或多或少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物种灭绝。甚至在达尔文时代,在他写作《物种起源》时就发生了一个物种灭绝—大海雀。大海雀的灭绝并不是由于某个竞争物种逐步演化出了某种竞争优势,也不是地球上发生了巨大的灾变,而是人类一手消灭的。如果硬要说“灾变”,那么人类就是这个灾难本身。读到这里,我想,如果站在大海雀的角度,它看到现在的这个世界可能不会说是“大灭绝时代”,它更愿意称之为“大屠杀时代”。人类这个物种对其他物种生命的践踏已到了为所欲为阶段

  可是,我们人类真的就这么无情吗?

  也正是因为大海雀的灭绝,剑桥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阿尔弗雷德•牛顿看到了人们的残忍,他极力主张禁止在繁殖季打猎,并最终促成了《海洋鸟类保护法案》的诞生。在今天,世界各地也有非常多的环保人士,动物保护者和科研人员在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努力。这是人类觉醒和善良的一面。但是,作者在这本书的后几章的描述里所提到的人类行为,看上去并没有“直接的恶意”,如全球旅行、单一农作物种植城市化扩张等等。这些只是人类社会发展正常活动,但拿全球旅行来讲 ,人类自己本身就是最可怕的生物入侵者,此外在跨过贸易和旅行活动时,还会携带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老鼠昆虫植物等去到可能从没有过这些生物的地方。人类的这类迁移活动使得各个板块之间不再具有独立性,同时也意味稳定性的降低。无形中就会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

  而且,这些灭绝的物种从达尔文的角度看,它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它们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的环境,只是它们遇到了人类,它们进化的速率没有赶上人类扩张的速率而已。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在这一点上都是有罪过的,无法察觉的罪过。

  当然,邪恶一点讲,也可以说是人类把其他物种淘汰了。它们没能适应有人类存在的世界。但这是自然选择还是人类选择?我不知道答案。我现在想到的是,也许是我们人类太快了,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第六次大灭绝的关键词是’速率’”。人类改变大气结构的速率,砍伐森林的速率已经消耗资源的速率太快。对于其他生物,它们得多努力,才能适应这样一个疯狂邻居呢?

  正如蕾切尔•卡森之前对一个非常不同但又同样重大的问题所做的评论“时间是必不可少关键因素,但现代社会所缺少的恰恰是时间。”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二):正在改变生命历史的“我们”

  文/夏丽柠

  在陕西佛坪县龙潭子保护区,当人们正为秦岭的雨蛙种群数量和生存区域有所增长和拓展而欢欣鼓舞时候,在遥远巴拿马的埃尔巴耶镇,《纽约客》女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也许正在为巴拿马金蛙的野外灭绝而扼腕叹息

  科尔伯特是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的科普作家,著有《灾难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2015年,她凭借《大灭绝时代》摘取了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获奖理由是:“作为一场自然大探险,迫使读者去思考人类行为对我们这个具有惊人多样性的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大灭绝时代》,无疑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书名。在最近5亿年内的生命历史上,经历过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晚期、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晚期和白垩纪末期共五次大灭绝。然而,“就在人类发现了这些灾难性事件的同时,他们也领悟到自己正在引发又一次新的大灭绝……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人们已经称之为‘第六次大灭绝’了。”作为《纽约客》的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科尔伯特在本书序言里写道。

  本书共分了十三章,每一章的主线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种。科尔伯特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引领读者去探究“生存与环境”的奥秘,并据此反思人类生存方式对“生命历史”的影响。

  从巴拿马小镇到冰岛雷克雅未克;从罗马山城古比奥到第勒尼安海中的阿拉贡堡;从大堡礁的独树岛到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科尔伯特考察的脚步好似从未停歇,她与深入物种研究的各学科科学家们一起向我们讲述了已经灭绝的美洲乳齿象和大海雀;石化的菊石和笔石;即将灭绝的多孔鹿角珊瑚和身染“白鼻综合症”的小棕幅等物种的故事。从而我们知道,远古灭绝经历是曲折的,今天的“灭绝”正在悄悄发生。科尔伯特说,“很可能也同时发生在你家后院里”。

  有关“物种大灭绝”的概念,在18世纪由法国古生物学者居维叶提出。他对生命史的观点是,“悠长不定,满是不再存世的奇妙生物”。我们满可以认为他是“进化论”的拥护者,可事实恰恰相反,他的“灾变论”曾经一度在法国学术界取得了统治地位。他认为地球灾害性的变化会令物种荡然无存。可英国年轻地质学家莱尔并不同意居维叶的说法,他是“均变论”的倡导者,认为生物有一个逐渐适应性的变化过程。莱尔对于达尔文的影响被后来的一个传记作家写为:“没有莱尔,就不会有达尔文。”

  尽管“灾变论”和“均变论”经过了经年累月的争论,但是“菊石灭绝”依然证明了“一颗小行星终结了白垩纪”的“灾变论”事实。如果说“奥陶纪”的大灭绝是冰川作用所致,“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是气候变化所引发的,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第六次大灭绝”,也就是“人类世”的灭绝是人类自己折腾出来的。由此可见,“大灭绝并没有一个普适理论”。

  当“我们”在“生命历史”中被提到一个重要位置的时候,恰好说明了“人类在许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重新检视人类的生存活动,书中举出的一些例子令我们汗颜: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貌; 在大多数河流中建立了水坝;渔业捕捞了近海水域中主要的生物资源; 人类使用了世界上主要生物资源;巨大的碳排放量;旅行携带的外来植物入侵;过度的砍伐杀戮…… 我们正在干着“以其他物种为代价,无节制地获取自身的成功”的恶行,而这些正归结于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

  “有人主张,当前的大灭绝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关心身边的环境。”可是,我觉得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并非只承袭了蕾切尔的《寂静春天》的环保观点,而是对于“人类行为”的哀叹:“是人们改变了这个世界”!

  澳大利亚作家罗伯兹在《项塔兰》中写道:最初我们什么都怕,怕动物、天气树木夜空,但是就是不怕同类。如今我们怕同类,却几乎不怕其他东西。” 本书就是带给了读者一种“怕”的感觉,人类啊,自己将成为自己的终结者。

  在生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强大还是渺小

  转载请豆邮联系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三):被创造的与被消灭的

  作为书的译者,给自己的书写书评是件多多少少有奇怪事情。本以为无话可说,但等到落笔时才发现,想说的很多。一本书的译者大概也是最仔细的一位读者,一个词也不曾放过。然而越是读得仔细,越是有无数的想法,却受困于译者的身份,无处倾吐。借书评之机,随便说说吧。

  (本文已发表《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6月8日期

  ~~~~~~~~~~~~~~~~~~~~

  在澳大利亚西南方向的大堡礁是地球生命创造出来的奇观之一,也是人类趋之若鹜的游览胜地之一。即便你没去过那里,一定也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景象:身着潜水服的人类像鱼儿一样自由地穿梭在五光十色的鱼群与珊瑚之间。

  但是,很少有人体验过大堡礁另一面的壮美太阳刚刚落山,海平面降至了一天中的低潮时分,你独自一人,或与三两好友相伴,漫步在平整的珊瑚礁上,它们像是随意拼接的一块块桌台,在刚刚没过脚踝的清浅海水下延伸到无尽的远方。在你的脚边,既有迟缓的蠵龟、变色的章鱼、困在浅水中的豹纹鲨,也有发光的水母、闪亮的海星、五颜六色的巨蛤,以及塞满珊瑚间沟壑的巨大海参。若你驻足远眺,无论望向何方,看不到岛屿,更看不到陆地,目力所及之处全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在你的头顶上,没有任何人造光线干扰星空,闪耀着与远古时代一般无二的璀璨光芒。你会感到自己如同是站在已知世界的边缘,面对着一片从未有人类踏足过的异世界。

  这便是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用她细腻动人笔触为读者描绘的诸多亲身经历之一。刚刚获得了2015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类写作奖的这本书不是小说,但却比小说还要精彩。它带着读者行走于世界各地,亲眼目睹一批又一批物种发生在当下的灭绝过程;间或又沉钩史海,呈现了“物种大灭绝”这个科学概念的前世今生;同时还与众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道,通过严谨调查分析,一环紧扣一环地追踪着导致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或许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很可能就是这场新时代大灭绝背后的真凶;然而在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自从我们人类开始行走于地球表面之上,便已揭开了这场杀戮的序幕

  对于物种大灭绝这种事情,即便是相信它的存在,大多数国人态度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世界如此之大,我们自己尚且生活在雾霾之中,而在地球遥远的另一面还有着大堡礁这样美丽世外桃源,我们在自己家门口所作所为又能有何影响呢?然而《大灭绝时代》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合起来就可能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毁灭远在地球背面的大堡礁。

  众所周知,雾霾是燃烧各种化石燃料所致,主要来源是煤炭和石油。但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对化石燃料进行恰当的预处理,并采用环保的燃烧设备,基本可以阻止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然而谁都无法阻挡的是:只要通过燃烧来释放能量,化石燃料中的碳元素就一定会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提高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令海水变得更酸。有多酸呢?海洋的平均pH值已经从工业革命之前的8.2降到了今天的8.1。这一改变看似微不足道,但pH值是个对数,也就是说,现在的海洋已经比农耕文明时代酸了25%。

  在酸化的海洋中,首当其冲受到致命影响的,就是那些通过合成碳酸钙来制造内骨骼或外骨骼的“钙化者”,因为在越来越酸的环境中,碳酸钙更容易溶解而非沉积。珊瑚自然是钙化者中的一员。虽然游客们很难有所体会,但持续的生物学勘察表明,大堡礁在过去30年间已经失去了多达一半的珊瑚。而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之中:如果我们保持当前的碳排放水平,那么50年后,大堡礁上恐怕连一只活的珊瑚虫都见不到了。

  实际上,或许根本用不了50年,全世界的珊瑚都将灭绝,从自然环境中彻底消失。《大灭绝时代》在众多的可能原因中列举了一些:藻类过度繁盛会与珊瑚形成竞争关系,而海产品的过度捕捞和农业种植的滥用化肥都助长了藻类的疯狂生长;陆地的去森林化导致河流携带了更多的泥沙进入大海,水体清澈度的降低不利于喜光的珊瑚的生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令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类产生对珊瑚有毒的氧自由基,从而破坏了对珊瑚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共生关系。无一例外,这些原因背后或直接或间接,都有着人类的身影。

  你或许会问:就算大堡礁明天就消失了又怎样?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某些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出于对动物的爱与怜悯,难道就能不顾人的死活了吗?的确,有不少人误以为环境保护是为了给动物一片生存的空间,但事实上,所有环境保护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我们人类自身。要知道,物种大灭绝所带来的影响,很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方面最极端的例子就发生在大堡礁所在的澳洲,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在四万年前。地质研究表明,在此之前,澳洲曾经被繁茂的森林所覆盖,然而随着最早一批原始人类到达澳洲大陆,这里的各种史前巨兽的数量开始锐减,紧接着就是无穷无尽的大火,而后澳洲就成了今天的荒漠。从当前一些雨林地区的研究中,科学家得出结论:草食性巨兽的锐减会导致枯枝腐叶的堆积,使得野火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迫使易燃的森林被耐火的灌木物种所取代。

  曾经有很多人质疑:原始人类低效的捕杀真能灭绝一种巨大的野兽吗?然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原始人类只需保持相当低的一个固定捕杀量,千百年内就能让一种巨兽的进化之路走到尽头。道理很简单,因为通常巨大的野兽繁育率都比较低,新生的后代根本抵不过人类经年累月的杀戮。无论是伟岸的猛犸或凶猛的剑齿虎,还是如同甲壳虫汽车一样的重甲犰狳或三四米高的巨地懒,在人类和时间的共同绞杀之下,它们都难以逃脱被赶尽杀绝的命运。就连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与人类同宗同源的其他早期原始人类也是难逃一死。只不过,他们还有一点幸运之处:那就是通过与人类祖先繁育后代,把自己的一小部分基因永远地根植在了人类的基因库之中。

  如果你觉得原始人类还未开化,太过残忍的话,其实今天的我们也不过是用文明的手段做着同样残忍的事情。我们创造了农业,喂饱了自己的肚子,农业却消灭了森林和湿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我们创造了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能量的方法,产生的二氧化碳却消灭了高山之上与海洋之下的生物;我们创造了公路和铁路,可以去往四面八方,路网分隔之中的陆上孤岛却消灭了需要大片生存空间的生物;我们创造了飞机,一日之内可以抵达世界各处,随着我们一起旅行的入侵物种和致病微生物却令各地的原住生物如同碰见外星生物一样束手无策,只有被消灭殆尽的命运。最终,我们所有的创造都成为了消灭的手段。

  我们唯一没有创造出来的,就是能够与这颗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互不侵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方式真的存在吗?《大灭绝时代》并没有给出答案。

  其实,人类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变化得太快。农业发展得太快,燃料燃烧得太快,路网建设得太快,飞机飞行得太快。这一切的太快导致了环境改变得太快。而地球上的生物,除了那些微小的以外,每一代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们依靠大自然的突变与进化,只能赶上大自然填海造山的速度,却永远不可能赶上人类创造变化的脚步。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全体实现温饱,农业发展的脚步不可能停止。现代化的人类生活更离不开路网,离不开飞行,离不开化石燃料的燃烧。毫无疑问,人类走在一条终点确定无疑的不归路上,却并非人人自知——这或许才是《大灭绝时代》想要告诉我们的。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都像通晓九九乘法表一样熟知人类在这颗星球上直接或间接的杀戮行为,那么他们那一代人的创造或许将以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为前提。如果真有那一天,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亲眼看到大堡礁。

  不过,若是悲观地看,被自己创造的所消灭,或许就是人类可悲的宿命。但是,这绝非地球的终结。虽然我们迅猛地改变着地球,但与地球的历史相比,走在这条不归路上的人类恐怕只会是短暂的过客。在生命的进化史上,曾经先后若干次进化出了像珊瑚一样堆积出巨大生物礁石的动物,有些是珊瑚已然灭绝的远古亲戚,有些则是海绵或层孔虫,甚至还有一些是蛤。当人类终于从地球上消失之后,几万年的时间或许就能让一种海洋钙化者重新塑造出比大堡礁还要宏伟的生物礁群。只不过,到那时,是否还能有一个物种站在新大堡礁上仰望曾经照耀人类的那片璀璨星空,并感慨自身的渺小呢?

  (完)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四):好看

  一本引人入胜,拿起就放不下的科普作品。以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动植物为各章标题,串起全书,文笔很好,作者也的确跑了很多地方。借由作者之笔第一次接触到人类世第六次大灭绝这个概念。有些物种的灭绝完全由人类过度捕杀造成,有些是因为海洋酸化或者雨林破坏,当然起因都是因为人类活动。但是作者没有完全停留在批判现当代生活生产方式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探讨,提出了物种灭绝与人类活动造成破坏是完全同步,物种更替也需要时间这样的思考角度。可以说写的很透彻,读前完全没意识到会写得这么深入。文字版的纪录片吧。

  与作者有过交流的众多生物学家也很出彩啊我觉得,比如一辈子致力于研究一种生物的老学究,在秘鲁标记树木的研究生,能听懂几百种鸟类叫声的生物学家,或者在偏僻海岛上研究珊瑚业余还爱潜潜水的研究员。这是完全另一个象限的工作,而且非常辛苦,但谁小时候没有这种长大之后在雨林里搞搞研究露天睡觉的痴心妄想呢。

  读的时候和刚读完之后,我还挺激动得想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量,这好几天过去之后,我生活没一点儿改变。惰怠的我。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五):读《大灭绝时代》

  第一章 第六次大灭绝(巴拿马金蛙)

  这一章基本描述了本书主要提及的第六次大灭绝的一个现状的及其局部的一个片段细节,巴拿马金蛙的濒临灭绝现状,并指明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元凶乃是人类的生物迁移行为。在此基础上指明,如今大部分的物种灭绝追根溯源就能发现归根到底是由人类的活动导致的。

  “Bd壶菌干扰了蛙类通过皮肤吸收重要电解质的能力,最终导致它们患上了相当于心肌梗塞的疾病。”“目前似乎没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止它。”“生物学家提出了“背景灭绝””,“物种灭绝的发生频率很低,甚至比物种形成的频率还低,我们称之为背景灭绝速率。通常所用的表达方式是每百万物种年中的物种灭绝数量。”

  第二章 乳齿象的臼齿(美洲乳齿象)

  在第五章作者明示了指导本书前半部分的科学理论框架乃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如果作者对此不加以指出,通过阅读第二章以及第三章读者能够依据其思路的变化自然地察觉作者这一思考模型。本章作者介绍了大灭绝概念的提出,最早是由居维叶根据大量的化石研究比对提出了大灾变的假想。他的工作同时让世人认识到了存在一些动物它们已经灭绝,并且它们不是现在存活生物的祖先。在概念上使人认识到存在消逝的物种和有待发掘的“过去世界”。不过这部分仅仅提及了灭绝概念与灭绝生物,导致生物大量灭绝的灭绝理论并没有出现。

  “通过它的演讲“象的物种——现存物种与化石物种”,居维叶成功地建立并证实了灭绝这个概念。”“居维叶对于“灭绝”的发现,乃至对于“史前世界”的发现,是极为轰动的一桩大事。”“几乎全屏居维叶的一己之力,此时已经有了49种灭绝的脊椎动物。”

  第三章 最初的企鹅 (大海雀)

  与上一章不同,这章提及的莱尔以及达尔文并不支持突变论,由于自然选择理论的理论框架影响使得大部分人持均变论的观点,这个观点也是在不考虑实际化石证据的基础上自然选择理论的合理推论。既然物种通过自然选择演化出新物种,那么在漫长的时间中物种也是由于无法适应环境而逐渐灭绝。这种观点之后主导了整个古生物学界。

  这一章除了穿插称述了以上的主要观点外还复述了莱尔的基本观点,以及达尔文的研究经历其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以及该理论的影响。另外,作者也讲述了自己考察已经灭绝的生物大海雀的过程。

  第四章 菊石的运气(新泽西盘船菊石)

  在均变论的理论框架下,阿尔瓦雷斯父子两人依据多处粘土层获取的样品中检测出大量铱堆积提出小行星冲撞假设。该假设引来其他研究者的否认和声讨,因为在均变论框架下这是例外是均变论理论难以解释的例证,这意味着均变论理论存在问题需要局部修正或被完全推翻。

  这一章作者描述了行星冲撞假说的推论的描述,行星冲撞后如何导致原本遍布海洋的菊石灭绝。并提及的“西格诺尔-利普斯效应”,该效应用来反驳指出化石证据不合理的证明。

  第五章 欢迎来到人类世(波纹双鹤笔石)

  均变论和突变论最后的争论使得最新近了将两者都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期稳定积累+突然环境变化。由于大灭绝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对于周期性大灭绝的假设被提出。顺理成章地人类行为带来的大灭绝也成为该周期性历史中的一环,其显著的标志乃是人类行为能够使得亿万年以后该世代的地底沉积物能够表明到人类行为带来的化石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人类生物曾经存在并发生影响的记录。

  这部分还提及了第一次大灭绝,奥陶纪末期的大灭绝。它终结了奥陶纪辐射。作者对奥陶纪大灭绝提出了几种假设。本章所提及的生物笔石就是在这个时期大量灭绝的。作者最后引述了人类世概念,表明人类世有可能入选地质世。

  “现在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既不是居维叶的,也不是达尔文的,而是结合了两者的关键元素。”“物种大灭绝的统一理论已经出现了。物种大灭绝似乎是以2600万年的固定间隔发生的。换言之,灭绝是周期性爆发的。”

  第六章 环绕我们的海洋(地中海射线帽贝)

  本章和下一章主要讲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致使海水酸化并将使得海中的部分生物灭绝。本章主要讲二氧化碳使得海水酸化。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已经燃烧了足够多的化石燃料,共向大气中添加了3650亿吨的碳。”“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二氧化碳浓度将会在2050年超过0.05%,差不多是工业时代之前水平的两倍。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4℃,进而引发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事件,包括大多数现存冰川的消失,低海拔岛屿与沿海城市的淹没,以及北极冰盖的融化。“pH指是很重要的,我们人类的身体花费了很多的能量来确保我们的血液维持在一个恒定的pH值上。但是一些这样的低等动物没有那种生理机能来维持平pH值。”“海洋生物学家刚开始认识到酸化所带的危害。”“很不幸,最明显的转折点,也就是生态系统开始崩塌的转折点,就在平pH值大约7.8左右,预计将会出现在2100年的海洋。”“通过燃烧煤和石油等矿藏,人类把数千万年来所隔绝起来的碳重新释放到空气中。”

  第七章 落酸(多孔鹿角珊瑚)

  本章主要讲的是,由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使得海水酸化,海水表层的酸化使得钙的饱和度下降从而使得珊瑚礁难以形成,考虑到珊瑚礁还在不断被物理侵蚀等因素,最终珊瑚礁将消亡。

  “珊瑚礁生长的地域广大,就像是缠在地球肚皮上的一条腰带,分布在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空气中高水平的二氧化碳造成“海洋”pH值的下降。”“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对于饱和度是很敏感的。”“珊瑚礁常常被拿来和榆林做比较。就生命形式的多样性而言,这样的比较是恰当的。”“在地球的历史上,像珊瑚礁一样的生物礁曾经几度出现又几度消失。”

  第八章 森林与树木(轮生双翼果树)

  本章和下一章聚焦亚马孙森林区域。本章主要讨论气温上升对亚马孙森林地区的影响。由于由于多样性维度梯度,热带森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作者随同研究人员西尔曼途径了他所标记的17个森林区块。每个区块的生物分布都不相同。全球气温地升高改变着这17个区块的生物状况,使其不断向高纬度推进。物种面积关系可以从来估测人类灭绝生物的数量。

  “一个理论认为,更多的物种生活在热带是因为那里的演化时钟走得更快一些。代数越多,基因突变的几率就越大。第二个理论认为,热带之所以有更多的物种,是因为热带的生物对环境更加挑剔。“““物种-面积关系”概括为公式S=cAz,S是物种数量,A是面积大小,c和z是常数。思考灭绝问题,物种-面积关系是个关键。人类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事情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正在到处减小A。”“多样性是时间的函数这个理论。”“关于热带地区多样性丰富的另一种理论就认为,是更剧烈的竞争推动了物种走向更加特化的方向,而更为特化的不同生物才能共同生存在同一处有限的空间中。”

  第九章 路上孤岛(鬼针游蚁)

  这一章主要说明的是亚马逊森林里的各个物种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且固定的生存关系,人类对的开发对森林的分割使得不少的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很难维持,这将导致森林中物种多样性的下降。

  第十章 新泛古大陆(小棕蝠)

  这章说明的是随着人类的交通,随着这大量的生物迁移现象。人类的行为使得百万年的物种隔离失效,改变了全球生物的重新分布。最终导致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下降。本章所谈及的小棕蝠本来是美国大陆部分州常见的物种,但是随着病菌的入侵在短短几年间使其成为濒危物种。

  “大部分潜在入侵者并未存货下来。第二种结果被称为“定居”。很多定居下来的物种可能始终局限在它们进入的地点附近,或者也有一些完全无害,不会被人们所注意。但是,一定数量的入侵物种完成了入侵过程的第三步,也就是“扩散”。”“把人类算作入侵物种的话,那么新泛古大陆的进程早在约12万年前现代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就开始了。”“对于新世界的地理“发现”启动了异常大规模的生物交换竞赛,也就是所谓的“哥伦布交换”,把新泛古大陆的进程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上。”

  第十一章 犀牛做超声(苏门答腊犀)

  本章与下一章讲人类对其他物种的直接灭绝。这章要说明的是具备了进化的巨大优势的大型物种尽管由于其足够庞大而在自然界没有天敌,却依旧备有躲过被人类灭绝的命运。由于其生育周期过长繁殖率低,所以只要早期人类每年捕获少量的巨型动物随着世纪的积累巨型动物都将灭亡,然后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人类又无法意识到这些物种在走向灭绝。

  “这就是尺寸巨大的优势,或许可以称为“大到不用怕”策略,从演化的角度上来讲,这是很好的计策。实际上,地球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曾经被极其巨大的生物所占据。”“一种非常大型的哺乳动物酒气繁殖速率来说,其实是生活在一种边缘状态中。”

  第十二章 疯狂的基因(尼安德特人)

  人类的行为还导致比人类先走出的非洲的尼安德特人灭绝,虽然研究显示在这个种群灭绝的过程中存在着与人类交配现象并保留了遗传基因,如今除了非洲人意外其他人中有持有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个现象也发生在随后发现的丹尼索瓦人身上。(可以理解的是这个现象是如此正常,早期欧洲人移民北美洲时就导致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现代人类达到欧洲的时间大约是4万年前。此后只要他们推进到了某个有尼安德特人生活的地区,那里的尼安德特人就会消失。其数量下降都符合我们熟悉的灭绝模式。在人类最终消灭尼安德特人之前,人类还曾与他们交配。今天的大多数人都有少量尼安德特人血统,最多可达到4%左右。”“只有真正的现代人类才开始有这种冒险行为,敢于在望不到陆地的大洋之上漂。”“帕博认为有可能通过比较尼安德特人与人类的DNA找到我们的“疯狂”背后的遗传基础。”

  第十三章 长羽毛的东西(智人)

  本章总结前面章节的意思。

  总体评价:整本书的阅读难度并不大具备基本常识的读者都能够轻松地理解书本涉及的所有思想。作品行文并不是很严肃,除了观点称述和例证以外,作者大部分在回顾学科史、科学家生平以及自己的实地考察经历。书本的章节安排有明显的刻意迎合大众读者口味的嫌疑。书本的主要观点其实可以写得非常精炼清洗,但是作者采取了进行大量的叙事的写法而不是说明性的写法,大幅度提升作品的可读性。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六):比尔•盖茨 个人博客书评推荐

  气候变化算是本世纪我们将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但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可不止这一个。人类铺下千万条道路,令物种在全球范围内迁移,同时过度捕捞,造成海洋酸化,改变河流的化学组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自然科学家认为地球历史上曾发生五次灭绝事件(想想那颗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科尔伯特则强有力地指出,人类活动正在引发第六次。和许多谈及环保的作者不同,科尔伯特并不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她只是通过一些令人难忘的奇闻异事,简单地陈列事实。这本书虽然冷静严肃,但读起来相当迷人,信息量很大。

  http://www.gatesnotes.com/About-Bill-Gates/6-Books-I-Would-Recommend-Summer-Reading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七):它们面对怎样的生存危机?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的通俗阐述。那些早已灭绝的生物,看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联系,其实不然。在《大灭绝时代》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生动介绍,暗示反常的大灭绝正在进行中。客观事实也好,危言耸听也罢,但人类自学会使用工具以来给地球带来巨变,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前五次大灭绝是源于自然的力量,那这第六次大灭绝则全然不同。人类更多地扮演了毁灭生态多样性的角色。

  “灭绝”这个概念的提出,始于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虽然其关于生物灭绝的理论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论证基础也是错误的,但让人们意识到生物是会“灭绝”的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之后,关于“灭绝”的研究引入科学家的视线,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史前生物世界,逐步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关于五次大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仍争议不断,单单是为普通人最为感兴趣的中生代大灭绝,就有陨石撞击说、气候变化说、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火山爆发说等不同说法。这个科学界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当然不是作者这个科普作家能说得清的。在《大灭绝时代》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是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破坏造成的生物灭绝。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给新大陆的生物带去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船队走向新大陆的老鼠,给一直与外界隔绝的大洋洲生物带去毁灭性的灾难。它们在漫长的演化中从未遭遇这样的危机,自然难以应对。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干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员流动量的增长,愈演愈烈。

  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重视,《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会议,这些时政名词,我们早已不再陌生。然而,控制碳排放的行动却一直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各国都需要考虑国家利益,而他们都没有考虑到,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在了,那还谈什么国家?

  记得曾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只北极熊在气温异常变暖的北极,站在一片很小的浮冰上,仿佛一座孤岛。解说说到,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迅速融化,照此下去,这些北极熊可能失去生存的家园。当那些政客在全球变暖大会上唇枪舌剑之时,他们不曾想到那些遭遇生存危机的生物。

  一类物种能长期生活于地球,是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在人类全面活跃于地球之后,这条法则似乎不适用了。在《大灭绝时代》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在一个物种存世的以百万年计的时间里,起作用的是长期的气温改变,也就是气候改变”(见本书224页)。如今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气温的改变早已超过气温自然上升的速率,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除全球变暖外,海水酸化是另一个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的邪恶因子。而海水酸化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密切相关,“迄今为止,人类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被海洋吸收了”(见本书172页)。近年来,我们从新闻中了解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珊瑚层已消失过半,毫无疑问,人类的破坏活动是罪魁祸首。珊瑚礁为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相当于人类的建筑。如果有一天它们的房子完全不在了,离灭绝还会远吗?

  科学家们为减缓动物灭绝的速率,也一直做着努力。而他们把行将消失的动物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抓到实验室、无菌舱,虽然似乎对减缓其灭绝做出了贡献,但令动物们再也回不到自然的怀抱,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频繁的自然灾害、范围很广的雾霾、反常的气候,哪一个不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生物的大量灭绝,也是对人类的另一种报复。它们的灭绝,我们的罪过。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八):阿尔•戈尔《纽约时报》书评推荐

  在过去十年间,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已使自己跻身于顶级科普作家的行列。对于生态圈遭受剧烈侵害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她自有一套生动而独到的表达方式。如果你曾经从其前作《灾异手记》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这部力透纸背的新作《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科尔伯特是《纽约客》的签约作家,其报道活动专注于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发生剧烈冲突的前沿地带:安第斯山、亚马孙玉林、大堡礁以及她家后院。她以明晰的笔触,讲述人为的气候变化是如何引发生物学家所谓的第六次大灭绝——这场目前正在急剧发生的动植物消亡事件有可能在本世纪抹去地球上20%~50%的生物物种。

  在科学界,“灭绝”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到18世纪的时候,人们仍然无法接受地球上曾经生活着的物种后来居然会消亡这一想法。科学家也完全无法想象,这颗星球上有哪种力量强大到可以将过去时代常见的生命形式一扫而空。

  同样,也是出于差不多的原因,今天许多人无法接受我们可能正是导致地球生态完整性受损的罪魁祸首。一想到我们如此热爱的一切竟有可能失去——并且是永远毁灭——这样的心理障碍更是难以克服。因此,许多人不愿意细究深思。我们就像在魔术师面前目眩神迷的观众一样,放任自己追随那些因为利害关系而诱骗我们忽视现实的人。

  譬如说,我们仍然把地球大气层当作露天下水道,平均每日向其输送超过9000万吨废气。长此以往,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引发“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事件”(科尔伯特语)。根据气象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进行的一项保守而无争议的计算,人为污染每24小时在大气层中固定了相当于40万颗广岛级别原子弹爆炸产生的热量。大气与海洋——据科尔伯特所述,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为后者所吸收——因此而迅速变暖,对地球上精巧的生态平衡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与我们共享地球的生物网,文明的未来存续,都在遭受威胁。科尔伯特写道:“我们扰乱这些系统的行为……也令我们自身处于生存的危险之中。”

  地球的水圈也受到了恶劣干扰,由于海洋变暖,更多的水蒸气蒸发进入大气层。大气温度越高,水汽含量也就越高(在过去30年间,全球湿度竟增长了4%,令人震惊),并通过规模更大的降雨流入大陆,从而导致更大型、更频繁的洪水和泥石流。

  多余的热量还会被海洋表层水体吸收,使得海上风暴更具毁灭性。就在飓风“桑迪”(Sandy)来袭前夕,位于纽约城和新泽西上风面的大西洋海域温度高出正常值9度。而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之前,供它蓄势的太平洋海域温度超出平均水平5.4度。

  我们的海洋作为数十亿群体的重要食物来源,在过去数百万年间不仅仅变暖了,同时还在酸化。海洋拼命吸收着多余的热量和碳污染——科尔伯特指出,正由于此,珊瑚礁或许会成为现代世界第一个走向灭绝的完整生态系统。

  这些多余的热量还从旱灾易发区抽走水汽,导致更严重、更持久的旱灾。树木与其他植物变得干燥,也增加了火灾的频率和平均规模。

  粮食作物受到威胁,不仅仅是因为害虫增多和长期可测的雨旱季模式崩溃,热应力本身对于玉米、小麦和大米等产物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

  地球上的冰封地带也在解冻。北极冰盖消融,改变了地球顶部的热量吸收,并有可能影响到北半球射流的位置和风暴路径,减缓风暴系统行进。与此同时,南极洲与格陵兰愈演愈烈的融冰现象加速了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海拔的沿海城市与地区。

  病毒、细菌、携带传染病的蚊子和扁虱还有小蠹之类的害虫现在也远远越出了本来的活动范围。那些对于生命存续至关重要的复杂关联,如今到处都在日益解体。

  这就是我们一手造成的世界。科尔伯特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不仅研究一丝不苟,写得也很棒,她将科学分析与个人叙事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解释。我们收获的是一部清晰全面的历史,关于地球过去的大灭绝,也关于那些我们失去的物种,同时包括对错综复杂的生命本质给出的迷人描绘。更重要的是,科尔伯特发出了“立即行动”的有力呼声。她写道:“在当下这个我们称之为‘现在’的伟大时刻,我们无意间决定了哪条演化之路要继续走下去,而哪条演化之路要永久关闭——历史上还没有哪种生物曾经做到这一点。不幸的是,这恰恰将成为我们留存最久的遗产。”

  科尔伯特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堪称跌宕起伏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1739年首次研究乳齿象的骨头时,许多科学家都推断这些骨头属于一头大象或河马。但到了1796年,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给出了开启全新理论的证据:这些骨头属于一个失落的物种,来自一个“在我们之前的世界”。居维叶尽全力收集并研究了大量化石,最终鉴定出几十个不同物种,在接下来几十年间又加上查尔斯•莱尔和查尔斯•达尔文的努力,灭绝终于发展为一个科学概念。自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我们的星球一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最后一次发生于约6600万年以前,据说是一颗直径六英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摧毁了恐龙。白垩纪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构成: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崩溃,全体动植物中约有75%的物种消失了。

  科尔伯特写道,今时今日,我们亲眼目睹一场类似的大灭绝正在发生,而这在地质学意义上不过是一眨眼间的事。根据E•O•威尔逊的观点,热带地区目前的灭绝速率“差不多超过自然发生的背景灭绝速率一万倍”,这将使得生物多样性跌至继上一次大灭绝以来的最低谷。

  然而,这一次不能怪大块头小行星了——只能怪我们自己,正是我们过于迅速而剧烈地改变了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导致大部分其他物种无法适应。我们同样也在威胁自己的未来,自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以来就差不多维持着同样配置的气候平衡曾经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现在却为我们彻底打破了。

  早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家就留意到化石记录中存在巨大缝隙——这些时段中地球生物多样性出现剧减,而静态系统无法解释。有科学家提出理论称,是突发的气候变化造成了过去的大灭绝事件。但在现代世界,三大因素联合起来,从根本上割裂了文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在不到100年间就让我们这个物种数量翻了两番;强大的新科技发展则放大了我们70亿人口(很快就要变成90亿甚至更多)的人均影响;同时又出现了支配性的意识形态,以目光短浅为荣,而忽视真正的长远损失和我们在工业、能源政策、农业、林业及政治领域所做选择带来的后果。

  “人类改变了这个世界。”科尔伯特如是写道,并生动描绘了眼下这场危机的科学与历史。她为了本书的研究而行遍各大洲,对历史与科学做出了极富洞察力的解读,这一切都使《大灭绝时代》为我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做出了无价的巨大贡献,正如她所呼吁的范式转换已是势在必行。

  尽管已有证据表明人类正在引发大灭绝,不幸的是,我们一直迟迟未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一全球性的环境挑战。我们对大灭绝的回应,以及对气候危机的回应,仍然受制于彻底过时的天人观念。

  幸运的是,当矛盾归结为在赤裸裸的是与非之间做选择的时候,历史上有太多我们凭着自身能力克服巨大挑战的先例。科尔伯特笔下那些异常现象是如此显著,很难视而不见。她提出的论点无可辩驳:我们引发第六次大灭绝的各种行为确实是大错特错。同时她也清楚地指出,加速走上可持续之路才是正道。

  FR: http://www.nytimes.com/2014/02/16/books/review/the-sixth-extinction-by-elizabeth-kolbert.html?ref=books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九):外媒书评选摘

  妙不可言。——《今日美国》USA Today

  上等新作……这本书让我们睁眼看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颗星球。——《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行文轻松活泼,引人入胜而又时时惹人捧腹。科尔伯特作为一名老练的记者,落笔堪称振聋发聩。——《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文字透彻而迷人……科尔伯特对技术的解读简约而熟练,作为记者又非常勇敢,她的报道相当缜密。——《哈泼斯》月刊Harper’s

  令人目不转睛……无论如何拔高本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她的文字如此明晰易懂,就像在我们的星球上放映电影一样有趣。——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这是一场既迷人又骇人的探险……作者提供了大量有力的例子来论证她的观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本书将会重组你的世界观……作者观察敏锐,提供了出色的解读和综合陈述,甚至在对主题的挖掘过程中也不失幽默感。——《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

  科尔伯特的写作最棒的地方就是,她兼顾了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足以令人手不释卷。——《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优美的文字,杰出的著作。——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Jon Stewart, The Daily Show

  即使是在描述极为庄重、科学性极强的灭绝事件,作者也能让你手不释卷。她在明晰、踏实、朴素的行文中穿插着令人艳羡的报道历险……写出了一本在严肃态度之下依旧引人惊叹的作品。——《纽约杂志》周刊New York Magazine

  力透纸背……科尔伯特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堪称跌宕起伏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为我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做出了无价的巨大贡献。——阿尔•戈尔,《纽约时报》书评Al Gore,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引人注目……科尔伯特不仅仅是在为地球家园失去的生命唱挽歌,这部著作的真正力量在于她所提供的自然科学与历史语境,记录了人类身后留下的无数损失。——《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科尔伯特的书写建基于严谨的科学和从过去到现在存世的重要物种,这一切都揭示出一个宏大趋势:无论我们肯不肯承认,大灭绝正在发生。——《发现》月刊Discover Magazine

  靠谱,迷人。——《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starred review)

  《大灭绝时代》读后感(十):生物圈里的成住坏空

  世界是一个有生就有灭的存在,这种生灭变化并非凭空发生,而实在有其内因外缘。眼前的这本 《大灭绝时代》,通过13个故事讲述了生物圈里的成住坏空,一个物种在某个特定的因缘下出现、持续存在一个历史时期、遭遇毁灭性打击直至彻底灭绝。所有的物种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而最为我们熟知的例子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恐龙。这种庞然大物曾经是地球的霸主,陆地上、天空中、海洋里,到处都有它们庞大的身形。但这种可怜的动物竟不知遭遇了什么厄运,竟然一下子不见了踪影,对此,物理学家阿尔瓦雷斯父子经过研究后撰写了论文,来阐述自己的假说:在6500万年前的某一天,一颗小行星猛烈地撞击了地球进而引起巨大灾变,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都在这场大浩劫中灭绝。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在其著作《大灭绝时代》中对这场科学论辩的过程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三百年来的科学认知与当下最为新锐的生物学观点相结合,力图使读者明白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非同凡响,因为第六次大灭绝已经开始了!

  书中涉及到的乳齿象、大海雀、菊石等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彻底没了踪影,其中大海雀正是因为人类的疯狂捕杀而于1844年灭绝。然而,直到今日,人类并没有收敛起自己的疯狂和贪欲,他们依然活跃在捕杀海豹、非洲象、鲨鱼等等其他生物的猎场上,而这仅仅是因为这些动物对人类而言是“有用的”。为了满足自己那可耻可笑的欲望而大肆夺取其他生物的性命,这种事情也只有人类才做得出来。诚然,在生物圈中也有肉食动物为了生存而捕杀草食动物的现象,但基本上,只要它们填饱了肚子或者没有感觉到危险,就不会再捕杀其他动物。只有人类,他们会在自己根本不饿不渴,也没有面临危险时会下狠心夺走其他动物的性命,而这仅仅是要满足他们赚钱的欲望。

  作者在书中讲道,因为羽毛贸易的利润十分丰厚,而这就给大海雀带来了灭顶之灾,当然,它还不是唯一一种在人类的贪欲下灭绝掉的生物。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生物的灭绝还在持续并且有加速灭绝的可能,而毫无疑问的是,人类也会经历生物圈里的成住坏空,只是,我们到底是被自身的贪欲毁灭,还是被外来灾变毁灭,这个尚不得而知。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这本科普纪实著作语言辛辣幽默,使人读来觉得饶有趣味,而且还具有科学的严密性,她将清晰的逻辑推理和深刻细致的观察融入其间,这就使得《大灭绝时代》一书不仅有着详实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启示性。因此,不论是对生物学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专业研究人员,还是仅仅把这部科普纪实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欣赏的普通读者,亦或是从事动保、环保领域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到不同的阅读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