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经典读后感10篇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是一本由魈鸣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一):那些逝去的岁月,却温暖我一生

  那些逝去的岁月,却温暖我一生

  读《温暖的乡村》有感

  陈顶云

  一个偶然机会,读到了潘明章老师的《温暖的乡村》,潘老师的文字就像故乡小溪在缓缓流淌,每个跳跃的文字,仿佛都有了灵性,像一个个细小水珠子浸进我的心里。

  那时候农村,虽然贫穷,但大人们充实的,小孩子们是快乐的,贫穷却快乐着

  潘老师笔下男人女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是淳朴善良的,一碗新鲜菜都要呼朋引伴去分享孩子们天真无拘无束的,可以在春日的野地里撒野,也可以在夏夜里围着爷爷奶奶故事。这点我深有感受,我爷爷就是讲故事高手,什么西游记啦、八仙闹东海啦、神了鬼了的,在夏夜里讲不完的,就留在冬天的火盆边讲。

  我记忆里的父亲母亲,都是最勤劳的,他们就像潘老师写的那样,趁着黎明时分出去干活,直到日上三杆回来。傍晚时,又趁着日头不毒,一直干到黢黑看不见,才从那“黑黝黝的庄稼林里钻出来”,这时候的我们已经“饿得蹲在屋角长一声、短一声地喊爹叫娘”了。

  “回家,男人还得顺便再去寻回那属于自家的牛啊羊的,女人还得沿路东一把、西一把地捎带一筐猪草。一进家门,来不及喘口气,栏里的猪早已饿得嗷嗷地叫开了。这可是全家一年的指望呢!一顿跟不上就掉膘。自己饿着肚子也还得先将这些“八戒”服侍好。忙完了那些“张口货”的肚子,自己的肚子就已饥肠如鼓,于是刷锅生火,洗洗剁剁,又是一通忙活。待到可摆桌开饭的时候,月儿就已升得老高老高,繁星满天孩子早已伏在门槛上呼呼地睡着了。山里的晚饭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夜饭。”潘老师的这段文字,我看了许久,是千万个勤劳的农村的父亲母亲的真实写照,是那逝去的乡音里很遥远但很亲切的一声呼唤,这时候的你,只能屏住呼吸才能真切听到母亲的那一声:“娃呀,回家吃饭了!”

  潘老师的语言真美,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邻生活里,描述了乡村的春夏秋冬,描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展开每一篇小文,就像在面前铺开了一幅油墨画,或浓墨重彩,或丹青水墨,淋淋漓漓的春雨中,有父老们忙碌身影大雪纷飞中,又有他们悠闲日月光景。看似散淡的文字,却看得我热泪盈眶,爱讲故事的爷爷奶奶业已作古,喊我回家吃饭的母亲也已去世多年。如今的乡村,大多都工厂化了,污染到处都有,唯美的乡村画面,只有上潘老师的《温暖的乡村》里去寻了。捧着潘老师的书,在静谧的夜晚品读,那温暖一生的文字,就倾泻在温暖一生的时光里,岁月净好,安然。(973字)

  《那些温暖的乡野事物》 北京天逸策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孙犁文学奖得主 湖北作协会员潘明章著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二):怀旧是心间一缕阳光

  生活在湖北宜都的魈鸣这些年一直在写乡土散文,这种文体题材古来有之。我曾对这种文体表示轻视,认为古老陈旧,不时尚,不新潮,不创新。但最终我成了一个回归国学传统的人,欢喜田园,欢喜乡村,欢喜自然

  怀旧是一种世纪情绪,人为什么要怀旧,人为什么要追忆似水年华,古往今来很多大师作品已经诠释了太多太多。无论是张爱玲笔下落寞的旧上海,还是萧红的悲喜爱情和呼兰河,甚至是《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山楂树之恋》这样的电影,都表现出人们对于过去岁月的一种追忆。精神家园这个词汇说的已经太多了,但人不能不滋养心灵,不能不有枝可依。

  人来自于泥土终结于泥土,这是一个哪里来哪里去的问题。回归自然,回归本色是一种本能,是人的遗传记忆。美国出现中产阶级后,《瓦尔登湖》中这样的简单朴素生活方式受到追捧,因为人发现,人不需要那么多伪装,那么多虚荣不必要品牌,而可以简单一些,自然一些,在和自然的拥抱里,更能找到自我。

  我这些年时常行走田园,去一些小镇县城。我在找什么?我只是在找我自己,追寻逝去的岁月。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使得许多乡村、县城消失。我小时候生活的郊区,荒僻的河滩成了碧波荡漾的水面,无人的河岸成了车水马龙餐饮区,原先的花园果园成了高档的住宅小区周边农田可怜得只剩下一点点被商业住宅小区包围,苟延残喘。我在不断的行走中寻找自己和过去。

  我想,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找自己,找一缕缕阳光,这般的怀旧不是在逃避生活,而是在拥抱生活。行走是一种宗教,怀旧也可以是信仰,信仰的是纯真美好,这种对于乡野的描写质朴清新,它唤起你过去的记忆,让你安静下来,让你如同喝一杯清茶,在平淡里慢慢宁静淡定,让你找到世界之初的那抹光亮。这是心灵的滋养,这是自我的修炼,这是一次心灵之旅,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慢下来,让灵魂追上自己的脚步。这也是我现在比较爱读一些田园、乡村题材散文的原因

  其实很多古典田园诗词都蕴含一些禅意,禅无非是让你快乐,让你平静,让你欢喜的一个东西,并不神秘。一切文字,如果让生活简单、纯粹、快乐一点,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文字,这也是魈鸣先生和我们可以分享的经验和感受。文学是人学,即便这个类型和题材在魏晋时期就有,延续千年,但人性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依然渴望宁静和安详,我们依然要喝中国茶,要让温暖和阳光常驻心底,一如那些日益模糊的乡村事物,它们成为一个坐标,一个标明我们回家方向符号,只要它们还在那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就不会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三):一曲充满温情的乡村恋歌

  魈鸣的这本书很质朴,文字质朴,感情质朴,思想质朴,故事更质朴。读了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象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了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的父老乡亲身旁,回到了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之中。

  乡村是让人慢下来的地方。这里有人世间真挚情感,这里呈现着最原本生命状态,这里是我们华夏民族共有的故乡。生长在农村是一种幸运回忆温暖的乡野物事在今天是一种奢侈。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无异成了一种泡影,冰冷的钢筋水泥只有现实利益。因此上,作者对于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的深情回忆,寄托了一种对纯真人性的殷切渴望,值得我们都去认真反思生命中,哪些是我们不应该放弃的,哪些才是最宝贵的,哪些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坚守的。

  17万字的作品中,作者用词朴素,书中几乎没有任何华丽的语言。但在这平实文笔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不比任何一个大都市逊色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这里尊重自然规律,这里充满了友爱亲情,这里的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更充满了智慧勇敢……

  作为第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的获得者,作者在书中对乡村的情趣有着精彩的描述。如在《野烟》一文中对野烟的描写:“微风一吹,那烟柱就裹带起无数翻飞的‘黑蝴蝶’……一会儿是一朵垂直翻卷的‘蘑菇云’,一会儿就又变成了一支冲天而上的大喇叭;一会儿是一只张牙舞爪怪物猛兽……”这些文字,没有去用心观察思考,没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很难想像会呈现出这么准确精当的效果

  作者在书中写满了对故乡的眷恋感恩之情。充满了创造力和意趣的“土爆竹”,令人垂涎欲滴的“土家烧烤”,能干要强的母亲,宁肯牺牲自己利益也要给全村人送去光明的父亲,乐观坚强、一生都在不屈不挠地与命运做斗争的乡亲王老六……这些人,这些事,无一都触动着作者敏感心弦,经由一支生花妙笔,相信与每一位读者都能产生强烈共鸣

  每个人终究要长大,社会总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无论何时何地,心中只要留得住这份不变的乡愁,这世间永远充满了无尽的温暖。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四):融在土地里的深情

  城市生活节奏极快,在城市里打拼久了会有厌倦的想法。所以农家应运而生,这里成了都市打工一族的后花园,是市民们休闲放松场所。于是很多市民们——特别文艺青年——开始向往乡村美好的一面。于是他们纷纷走向乡村,纷纷吟咏麦田和丰收,一时间蔚然成风

  但是乡村终归有诸多的不便。首先交通不够畅通,其次屋子比较冷。厕所基本都是简陋的室外厕所,夏天蛆虫成队,冬天则冻成大冰坨,真是又臭又硬。况且就医,谋生都是大问题。要让那些养尊处优青年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真是千难万难。于是文艺青年们彷徨了,他们只得拿着自己厚厚的诗篇返回城市。

  所以有《饿死诗人》这样的诗篇面世,指责这些诗人只是叶公好龙。他们只是度假者,并不能真正和乡村水乳交融。挥一挥衣袖,他们带不走一片云彩

  所以当我翻开这本《温暖的乡村》时,我开始根本不以为意,生怕这部书也出自那些浅尝辄止的度假者的手笔。但是当我越往后读,越能品味到作者魈鸣对乡村的热爱。那种深切的眷恋和怀念字里行间不断溢出,拥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使得书里的一幕幕场景都那么温馨可人

  乡村的居民以务农为生,土地在他们的眼里是最宝贵的财产。他们对土地的呵护无微不至。在书里,每年的耕种如同盛大的节日,那更像一场全民狂欢。而烧火粪这样不为人知而又不可或缺事情,也在书里有很详尽的描写,让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大开眼界。农村的房子被称为土房,农村的家狗被称为土狗,孩子们自制的爆竹被称为土爆竹。一言一语间,尽是对土地真挚的眷恋。

  久在城市间,我们一边为春节时此起彼伏鞭炮声烦躁,一边抱怨着城市的年味越来越淡。假如你肯去一趟书中所描绘的乡间,则一定会被那里浓烈的年味所感染,瞬间和他们一起欢腾起来。每年过年每家都要杀一头价值不菲的年猪,这本身便有以“牺牲”祭祀神灵感觉。而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能吃上肉则是无上的享受。每家杀年猪都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左邻右舍都要请来尝一尝。仔细想来,那么多的人家请来请去,年的感觉能持续很久,每一天都是香浓扑鼻、回味无穷的。

  中国人本身没有全民普及的宗教信仰,祭祖的传统也越来越淡,所以我们的内核只剩下一个字:吃。就算是平时再节俭的人家,到了春节也会放开手脚来摆上一大桌。而在书里的乡村中,那顿丰盛年夜饭更是积攒了满满一年的幸福。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还承载了全家老小一起忙忙碌碌的亲密感和齐聚一堂的满足感。那种感觉便是所谓“年味”的真正意义所在

  虽然现在已经推行火葬,但是很多老人仍然愿意回归泥土,所以经过田地时我们能看到许多坟头。纵是年轻,我们早晚也有尘归尘、土归土的一天——从我们的先祖亚当触怒上帝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拥有的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我们养我们的大地。就算终身劳作,最后融化在泥土里,与其说是上帝的惩罚,倒不如说是上帝的恩赐恰当吧!

  我,以土地为荣。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五):《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暖心的记忆

  南宋诗人叶绍翁名篇《游园不值》中有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庄户人家那种清新恬淡的美好意境瞬间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柴扉也就是今人所说的篱笆。土屋、篱笆、草垛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乡村写意画,也许这画卷城镇化加速的今天已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些标志性的产物,却让我们回味无穷,有着丝丝眷恋和阵阵温暖。

  古老的土屋也许破旧不堪,但那却是遮风挡雨港湾,在屋子里可能都会闻到泥土的气息,可恰恰如此,才让人有种踏实的感觉。这乡村的名片啊,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与梦想,又给人留下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样的,乡村的四季分明的。春雨贵如油,夏夜无聊赖,秋收硕果累,冬雪隐私藏。亲爱农民兄弟,就是在这四季流转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守做人本分,去养家糊口,去经营生活,在满足着自己的同时,也实现着社会价值。我常在想,如果世间都是高楼林立,如果没有人愿意种田耕地,那样是不是世界也面临巨大危机呢? 应该感谢农民,应该感恩那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魈鸣所著《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既有乡村的景、物、人的细致描摹刻画,也有深切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在作者笔下,凶狠老鹰并非都十恶不赦,鹰嘴夺食下,孩子们还多了份牙祭和满足。就是这一辑被命名为《乡村那些鸟》的精致散文,获得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朴实、自然,又深见功力的文字作品,在讲述乡村物事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感觉。

  对乡村的眷恋与不舍,那缕剪不断的乡愁,说到底是对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的缅怀。那时生活的确苦与累,些许甘甜都会觉得弥足珍贵倍加珍惜。丈夫勤劳、妻子贤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是那样的生动,而读者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才是真。打开这册抚慰心灵的散文集,每一幕场景如电影展播,让已然远行的我们轻易地回到最初的村庄,或者长居城市的人得以亲近淳朴的田野。其实,生活不管多么复杂、岁月如何变迁,乡野带给我们那份简简单单的暖心记忆,却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厚重的行囊,让我们在匆忙的光阴中淡定、从容。

  一本书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魈鸣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值得我们细细捧读、久久回味。

  (发表于东台日报,作者朱延嵩)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六):故乡是永远的亲和爱

  有的人一见如故,有的书一翻也是。这种一见如故更多的是一种触动,触动藏在心底的一些记忆。打开来,都是熟悉的、亲切的味道。

  一直都很喜欢天逸文化传媒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下午茶”书系,文字有着大家散文贴心的温暖。手上正在阅读的魈鸣的散文集——《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即是其一。那么,就让我泡一壶来自庐山的云雾茶,慢慢地读读魈鸣吧,在魈鸣的乡野物事中回眸久违的感动与亲切。

  这是我第一次读魈鸣的散文集,就是书名——《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也有着我喜欢的味道。书的封面设计成一派田园风光,也是我喜欢的味道。画里有转动的风车,飞翔的小鸟,金黄的稻田,勤劳的农人,丰收的果树……多么好!

  想起一位文友,名河上花的话,她说:许多时候,我们都在文字中相遇,在文字中结缘。写与读,有时会成为生命里的蓝调,一种共振。逢着了,就会心一笑吧。如茶与人,需性情相投,方有滋有味。

  魈鸣生活在我的祖籍地湖北。翻开魈鸣的散文集,就如同打开故乡的一角,窥见魈鸣的乡村魈鸣的愁,那也是我的。有一年暑期回老家闲住,山西文友问我在哪里。告之后,他问,是不是有一颗朝圣的心?故乡是永远的亲和爱。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故乡是永远的亲和爱,说得真好,从此记住了这句话。是呀,不管我们走到哪里,走了多远,一抬头,就能感受到故乡,感受永远的亲和爱。

  魈鸣一定是个细腻平和的人,才能如此用心地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季一节,一人一事,用美丽的文字记载下来。而这些,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根基。经济社会,人情越来越淡薄,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散文,会让人想起许多美好的过去,懂得朴实自然的生活最美好最温馨。

  比如P24的《捡柴》,捡柴也曾是我和姊妹们放学之后的“家庭功课”。枯死的树枝茅草,树下的松针松球,都是很好的燃料。周末我还会跟着拉板车的父母,到更远的山里砍柴。我也曾有副小小的竹柴框,绑在一起的两片上窄下宽的U型竹片撑开来,就能码放很多柴火了。现在,那小柴框早就不知去了哪里,但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闪着温润的竹光,温暖我的城市生活。我在我的散文集《温暖的味道》一书中,就收有拙作《和父亲一起砍柴》,记录这一段时光。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三十年了,但那段砍柴的时光不会忘,那也是我和父亲最亲近的时光。

  读魈鸣,就是读魈鸣的故乡情节。我爱的也是魈鸣散文的故乡味,读着读着,常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比如对父亲伯父的称呼,湖北人称父亲为爹爹,大伯为大爹,依此类推还有二爹、三爹等等。翻看魈鸣的书目录,就能看到《尤家大爹》、《河谷深渠 大爹救起一个人》这样熟悉的称谓了。我曾写过《大爹家的菱角》一文,讲述儿时在大爹家,大姆妈将要卖钱的菱角给我们煮粥、当零食吃的事情。

  还有《六月六,晒龙袍》描绘的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小时候,常常看到母亲在这一天搬箱子,晒衣物。一些平时干活不舍得穿的衣物,压了箱底,这一天都要见见太阳,才能保存得长久。这一天,我和姊妹们才能偷窥到家里的一些宝贝,好毯子好毛料,甚至于父母只在结婚时穿过的衣物。有时,邻居也会来瞧上一眼,赞叹一番。不过,这样晒衣物也会遇到“凶险”,失窃一些东西。母亲说她曾收藏很多毛泽东的像章,别在一条毛巾上,两面都是。结果,在“六月六,晒龙袍”的日子被人“牵”走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读魈鸣,适逢母亲来厦,居住数月。傍晚,陪母亲在小区附近的健身公园散步。母亲已经76岁了,边走边唠叨以前的种种,很多是湖北老家的人和事。挑土砖,插秧,捡菱角,破堤逃荒……

  感谢魈鸣,在我聆听母亲的絮叨时,又能在温暖的文字里和故乡相遇。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七):《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富有咀嚼不尽的韵味

  魈鸣散文集《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是一部乡村的全景式书写,涵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

  魈鸣的童年在农村度过,是乡间那种淳朴亲切、简洁明了的乡土气息滋养了他。《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细腻而真实地描绘了鄂西农村的风物、风情和风俗,体现了作者经历以及生活的姿态,他笔下的山烟、土屋、篱笆、油桐、罐罐茶、臭豆酱等等,无不是乡村里土生土长的“原生植被”,代表了乡间最原始的风貌,村野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精神逐渐走向荒芜的年代,这些源自心灵的文字,一如山涧的清流,能洗刷尘世的铜臭味、市井气,能荡涤斑驳的灵魂,能滋养安宁与诗意。

  综观《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无论是叙事的言说方式,还是写作的风格手法,抑或是字里行间的意境氛围,都为展现这部散文集整体生态内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语言的支撑。魈鸣乡土散文的语言并非纯粹的土,而是用现代精神去理解乡土生活。比如:“午夜时分,第一声春雷终于轰隆隆地响了。就像庄户人家在不太平整的堂屋拖着桌子,沉闷而绵长。”(《春雨》)在这样的语段里,生动、形象、贴切的喻体,就来自乡村生活。

  二是风格的支撑。魈鸣笔下的乡野既是温和的、温暖的,还是温情的。如“年的怀想”“土家那些事”“爹亲娘亲”等几组,记事、写人、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

  三是意境的支撑。魈鸣用他那蘸满一名乡村赤子情泪的彩笔,去收藏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构建属于作家特有的散文村庄。在他的笔下,故乡的风景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写意的,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摧枯拉朽的城市化进程之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每个归来的游子都是陌生的旅人。这种陌生并非单纯地源于新闻媒体所鼓吹的“新农村”“新气象”,它更多地源自一种心理归属层面的失落感和飘零感。尽管地理意义上的乡村或许还会存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我们却早已回不到当初的故乡,因为心理和文化意义上的乡村,一直都在消逝。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魈鸣才在他的散文中糅入了大量乡村民风民俗,喋喋不休地为我们讲述着乡村那些物事,平静、自然、亲切,虽然有的业已消逝,比如“铜铁匠”,比如那些尘封的农具,比如日益衰败的油桐……

  在《篱笆》一文里,作者深情写道:“可如今,乡村的篱笆是越来越少了。鸡,改为了成规模的圈养;蔬菜,住进了大棚。残存的篱笆也变得歪歪斜斜。不知谁说过,篱笆是乡村的魂!只是,我不敢想象,一旦乡村失去了如魂的篱笆,那乡村还叫乡村吗?”

  魈鸣的乡土散文,写四季,写风景,写人情,写民俗,写绿树,写农具,写庄稼,写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有鼻子有眼,一写就能娓娓道来。比如《草垛》:“草垛在人们的不断拉扯中以及鸡们的扒拉中,就这样犹如一个漏气的硕大气球,一天一天地瘪了下来。先前耀眼的金黄,在日晒夜露、风吹雨打中,也逐渐开始变得黄褐难看。直到有一天,连鸡都懒得再到草垛里去扒拉一下的时候,于是,新一轮的小麦播种,也就悄然来到了。而此刻,那些草垛余留下的麦草,正憋屈地等待着,让人捆了挑到地里去烧成火土,再来为麦子做底肥呢!”这酣畅淋漓的写法,让我们确实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乡间。

  另外,因为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散文的高度和境界,所以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乡村人物”一组中的王老六、尤家大爹“人生观”刘春波、秀秀等,或注重人物的现实和文化背景,轻形似而重神似;或钟情作者自己的抒写、议论,在文本的叙述中凸显人物。

  总而言之,《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以乡野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乡野。细细品味,让我们从中能强烈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体会到乡村生活的那种咀嚼不尽的韵味,抓得到那种隐忍、宽容、明亮甚至是富有悲剧性的乡土精神。

  (发表于北京晨报,作者马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