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善恶之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善恶之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善恶之源经典读后感10篇

  《善恶之源》是一本由[美] 保罗•布卢姆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善恶之源》读后感(一):天生的道德家——读《善恶之源》读书笔记

  人性善恶的问题也算是道德心理学的探讨范畴,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混合论、白板说。这几种论点也不难理解。性善论认为人本质上是善良的,孟子就持此观点;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败坏的,基督教就秉持这种伦理;混合论认为人性本性既有善良又有邪恶一面,当然这是一种十分讨巧的说法,从现代的实践和伦理来看当然是对的;白板说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随后天环境改变而改变,环境塑造人。

  要探讨人性本质,可能观察婴儿的道德观最合适,道德心理学也借用科学实验方法控制变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婴儿行为所透露出来的内心观念。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人达到一定岁数,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参与进来,多因子影响到人的行为,那么要正确反映人的道德观念的起源是什么将是一件更为困难事情选择早期的婴儿能更好地排除环境对人的塑造影响,无疑,婴儿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天性

  婴儿有道德吗?如果解开这个谜题,那么上述的几种论点自然见分晓。《善恶之源》这本书告诉我们,婴儿是天生的道德家,也就是说人类出生下来就已经具备某些道德品质,只不过刚一生下来,我们不能观察到而已,一旦婴儿的生理特征发展到一定程度,道德感便开始体现出来,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人类的某些道德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婴儿的这些道德正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什么是“道德感”,所谓道德感,并不是做好事或者坏事冲动,而是作出某种判断能力,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婴儿天生的道德感,也许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大腿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

  要理解这种观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以成人世界逻辑来举例,我们会发现人类会共享一套默认的普世规则,比如无缘无故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无缘无故背叛亲朋好友是不对的,奖励明显违背公平原则是不对的,显然上述行为违反了道德,违反了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规则。在违反道德的行为之中,尤其是动手打人是最基本的一种,约翰·米哈伊尔认为,“如果我们真有一条超越时空限制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它很可能就是:如果你打了某人的脸,你最好能给出一个真正合理解释。”公平意识、对等原则等行为规则不仅对成人适用,甚至连婴儿都具备,并在内心直觉上维护自己的道德感,比如,大人在向婴儿求救的时候,婴儿会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准备“伸出援手走向大人;另一个实验中,3个月大的婴儿在“帮助者”和“阻碍者”之间愿意选择奖励“帮助者”,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不仅如此,婴儿还拥有真正的社会判断能力,能够判断符合“朴素物理学”的事情,比如,你给一个婴儿展示物品,并把它放在屏风后面,若你施展“魔术”偷偷摸摸将物品拿掉,当移开屏风,婴儿发现屏风后面没有物品时,它会注视更长的时间,显然婴儿按照朴素的物理学规则,他认为这违反他的认知;又比如,如果你施展魔术使得一个实心物体能够穿过另一个实心物体,他也会目瞪口呆

  书中还通过控制变量列举了更多有趣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婴儿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包括初步的道德感和社会判断能力,尽管这些判断能力还不健全,但已经有了基本框架,而后随着年龄增长,人性在这一基本框架上涂抹变化,这些就需要后天的文化与环境的习得。但我们从婴儿的行为中已经知道婴儿评判的正是成人世界中的“善良行为”或“恶意行为”,他们和成年人一样喜欢“帮助者”,讨厌“阻碍者”,正是种种基础的道德判断能力,构成了道德感。

  因此,婴儿天生具备的道德感,使得我们明白人类进化出了辨识善恶的能力,尽管还不完善,但拥有了雏形,但是不是说人性本善呢?未必如此,关于人性天生邪恶的一面,学界也有众多的探讨,较为出名的就是道斯金的那本《自私基因》,同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了人本性里邪恶的一面。在《善恶之源》这本书中,同样提到了儿童幼儿时期对公平意识理解的局限,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结果平等,倘若是人家分配物品,幼儿会认为这部公平;倘若是分配的物品多余其他人,幼儿却不能坚持前面的原则。幼儿的平等意识并不完善,自私的念头占上风,等他们年龄大了之后,才会更好地理解公平概念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人性本质上是善恶混合的无疑是对的,每个人心中不仅活着一个道德家,同时也活着一个自私鬼,高尚本能能否战胜自私的基因,这依旧没有定论

  《善恶之源》读后感(二):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一. 什么是道德?

  每位道德哲学家对这个词有不同定义心理学家Elliot Turiel把“道德”定义为“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关于正义权利和福祉的规范性判断”。Johnason Haidt定义为“相互连锁的价值观美德、规范、传统身份制度技术以及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它们共同作用,以抑制或规范个体自利行为,让合作型社会成为可能”。本书讨论的道德问题包括了同情、公平和惩罚。人类学家理查德-史威德提出人类有三种道德基础:1)自主性道德,核心是个人权利和自由;2)社会性道德,核心包括尊重责任等级制度和爱国情操等等;3)神性道德,关心的是污染清洁圣洁神圣秩序

  但是性道德是不是道德呢?

  当人们听到乱伦、兽交、性虐待、恋童癖、同性恋等性行为时,难免会从心底里升起一股厌恶感(当然这些年来由于知识普及,对于同性恋的看法已经越来越宽容了),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义愤。但是性道德并不太符合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因为性道德并不能使合作型社会成为可能,因此作者认为性道德不能算作道德。

  与性道德相关的规范确实在日益变化,比如同性恋相关法规历史变迁,比如远古神话随处可见的乱伦兽交故事,且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像女娲伏羲即为兄妹通婚,诺亚方舟的故事里也是如此,然而现在人类却会对乱伦有种深深的厌恶感。作者说我们不能将厌恶感作为道德的一大指标,尽管很大情况下违反道德的行为确实会引起人类的厌恶之情。如果性道德不能使社会合作并进步,中外典籍里也对乱伦兽交的神顶礼膜拜,那么这种厌恶之情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是因为医学发现乱伦兽交会导致基因疾病使得自己的基因无法延续下去吗?

  二. 道德的起源

  人类天生就具备一定的道德感,并在后天的环境中进一步被塑造。作者认为天生的道德感是从进化而来,比如“善待血亲”,这样基因就可以得到延续;另外,合作的特质有进化的优势;第三方惩罚也是由于群体选择的策略进化而来。

  天生道德感的研究依据有:

  1. 能区分好坏:3个月大的婴儿就更偏爱好人,但是对坏人坏事感知力比对好人更敏锐(注视坏人的时间短于中立者,主试好人的时间和中立者类似

  2. 有公平感:15个月的幼儿注视不公平分配的时间更长.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观察记录发现,平均主义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将权利凌驾于自己之上。

  3. 18个月的幼儿能主动帮助他人,跟熟悉的人分享,3岁时能根据他人的需要有选择地提供帮助。

  4. 道德感一开始是对外的(评价他人),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开始转向自身(自我评判)。先有反射性的内疚表情,再发展出道德自辩行为。

  5. 惩罚本能:8个月的婴儿喜欢惩罚坏人的人,不喜欢对坏人友好的人;2岁幼儿能打小报告

  6. 道德圈的问题:我们的道德感是有限定的,比如内群体偏好,尤其是种群偏好。年龄、性别种族是我们遇到陌生人时自动登记信息,因为它们是决定是否能够结盟的好线索。对于依靠这些线索划入我们道德圈内部的人,我们对他们有更强的道德感;而对于道德圈外部的事物,我们更为漠视。但是道德圈能无限扩大吗?比如素食主义者可能是因为将道德圈扩大到了动物,但是如果继续扩大到植物呢?那我们还能吃什么?如果再扩大到细菌真菌呢?显而易见,道德圈过大会导致本该享有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价值的人生活变得糟糕

  人类有直觉和私欲,比如根据刻板印象划定道德圈,对道德圈内的事物更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人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来梳理信息,克服天性里面丑陋的一面。

  三、如何培养道德?

  1. 习俗的力量:良善之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致力于把经过考量的善行变成无意识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无须经过审慎思考就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

  2. 扩大道德圈:a)个人接触:种族多元化的学校能减少种族歧视;b)听故事,认识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内心世界的塑造;c)旅行与阅读;d)电视,现代社会里道德变化背后最大的推力;e)宗教信仰;f)理性思考,打破天生的道德限制。

  所以说,对电视作品加以审核和限制是有必要的。作为现代社会普及率最高文化传播事物,电视作品必须要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否则现代社会道德将走向何方将使人深深担忧。最近热播的《楚乔传》,很多书粉赞扬原著中的诸葛玥,埋怨不按原著拍。但是原著中的男主,前期凶狠毒辣,将人命视如草芥,仅仅因为爱上了楚乔,后面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这是什么道德观?更何况人物性格转变也全部依赖爱情,这是不符合人性的。电视剧在这点的改编是好的,有助于推动好的社会道德观。相应地,很多网络小说的道德观是有问题的,而对这方面的审核明显弱了不少。正确的时候读正确的书,对人的道德观成长重要影响。

  《善恶之源》读后感(三):实验有助于减少理论胡说八道

  对比一下各种学科,发现自然科学与技术在单个问题上的理论最少,对于人类已知的问题往往一个理论就解释了,接下来是社会科学,在接下来是人文艺术。离人越近的问题,越是人产生的问题,人们越容易随意解释乃至胡说八道,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尝试用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得到越来越客观的结论。心理学和经济学在这方面无疑走在前列。这样的研究虽然不能再让许多人说三道四、冒充专家,但是却增强了学科的实践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和指导会越来越强。

  从本书的心理学实验,以及部分了解经济学实验情况来看,目前社会科学领域的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相比不够严谨,实验中存在的变量还是较多,导致最终的结论有许多主观分析,理论的精确度不够。但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显著增强,部分理论可以用统计学解释乃至得到很精确的数字,实践者只需照着做就行。社会科学理论的客观化或许如同过去自然科学发展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个人发展和人类组织效率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善恶之源》读后感(四):善恶究竟源自何方?

  本书收录了很多发展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结合历史现象和人文著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看法,客观全面的剖析了人性中善良与邪恶的根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念,即道德本能。道德本能包括:道德感,共情和同情,原始的公平意识,原始的公正意识。

  共情和公平往往相辅相成:共情让我们认识到自 己并非特殊,为公平原则提供了支持;而公平原则又激励我们对更多人产生共情。 女性一般来说怀有更大的共情和同情之心。

  道德本能很可能是进化发展中出现的。因为自然选择会使能团结协作和能照顾亲近团体的种族存活下来。而与道德相关的多种情况也很可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比如厌恶感可以让我们免于误食变质的食物。它也与后天学习有关,我们可以向周围人了解什么可以吃。厌恶感进化至今,已经能警告我们远离病菌和寄生虫。它作为共情的对立面,会让我们变得更刻薄。当我们持有某些偏见时,我们会相应地产生厌恶感并引发生理上的不适,而生理感觉是所有感觉中最强烈的。

  但是婴儿全然不知厌恶为何物。他们刚出生时,都遵循本能进行判断,但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比如在4岁以前,儿童很少会自发对陌生成年表现友善之意,但经常接触会改变他们的态度。随着儿童年岁的增长,周围环境和社会的看法会影响他的行为判断。 如果放任年幼儿童自由玩耍,他们会碰触甚至吃掉各种令人恶心东西。发现大人不玩粪便,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经历过程

  当我们觉得某人或某事触犯道德底线时,我们很可能会引发厌恶感。因为厌恶感是人类进化到社群生活的过程中必有的产物:由他人引发的厌恶感源于我们贬低其他社群成员的欲望,由食物引发的厌恶感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寄生虫和有毒物质,由不良性行为引发的厌恶感有助于我们的种族延续。

  厌恶感不但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和自己的种族,也会有助于我们施行道德惩罚,维护已有的道德体系,因为 “利他惩罚”(altruistic punishment)让合作成为可能,合作有助于种族延续。

  但是我们绝不会是公正的审判者,因为明确告诉我们该如何作出善恶区分的,其实是我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对善行与恶行会有一个既定的判断准则,它不只来自于个人经验和统计数据,还会受到结盟偏好的影响。只要想到某人不在我们的群体之中,就能影响我们对他的看法。我们天生更喜欢熟悉的事物——有时也被称为 “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假设一笔钱可以救下路边的一只猫,也可以救助远方即将饿死的孩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救猫,因为我们对那个孩童一无所知。

  这一点可以很好地解释电车困境,我们对人物身份角色一无所知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改火车既定行驶路线,去撞死那一个在铁路边走路的人,而不是撞死四个恰好在铁轨上的人。

  综上所述,恶行难以定义,很难有明确的划分。

  我们希望从婴儿身上发掘出道德观的来源和形成方式,且已获得一定的成就,但我们更希望能寻找普世的道德观并消除人类的种种恶行。

尽管我们可以从消除社会差异的角度减轻社会等级差异引起的恶行,但是消除差异非常困难,因为差异拥有自我延续性。我们将目前仍存在种种不平等因素的社会称为等级社会,它的基础在于三种因素:年龄、性别和第三种变量——有时候是种族,有时候也可能是宗教、民族、宗族或其他社会因素。

  根据本书所述,或许消除等级差异会有助于人们获得相似的善恶认知,但是从根源上流传的善恶感,恐怕会一直延续下去。

  《善恶之源》读后感(五):道德判断背后的心理学

  道德判断背后的心理学

  ——读《善恶之源》

  彭忠富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人性本善的论断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但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他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其实不管人性善恶,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后天教育,使之逐步成长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份子。人性善也好,恶也罢,这个论断在中国思想界一直争论了数千年,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能分出标准的对错吗?我们不能,因为人性的问题实在过于复杂,杀人如麻的恶魔也有恻隐之心。而善良的女人也会成为夺命判官,否则“最毒妇人心”该从何说起呢?

  但最新研究表明,快速成长的婴儿显示出人类在生命之初就具备一种根本的道德感。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我们甚至可以在婴儿生命的头一年就看到道德之光在闪烁,也能观察到道德判断和道德感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似乎在每个人的骨头里,与生俱来。著名认知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被誉为21世纪心理学最有趣的发现之一 。布卢姆是耶鲁大学公开课最受欢迎导师、TED演讲人。他博学多闻,研究范围涵盖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儿童的宗教信仰、快感的作用机制等。他在最新出版的著作《善恶之源》一书中,把实验数据与迷人的故事和精湛的分析相结合,探索了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一个最深刻的问题: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他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黑猩猩、心理变态者和常春藤教授们的道德,探索了我们对性、政治、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令人困扰的道德感觉。

  道德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我们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本能,包括我们有一定的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我们会因周围人的痛苦而痛苦,进而希望自己能消除他人的痛苦;我们更喜欢平均分配资源;我们渴望看到善行得好报,恶行遭惩罚。我们都是智慧生物,可以运用智慧来梳理信息,同时限制我们的选择,让“更好的那个我”战胜自己深恶痛绝的直觉和私欲。

  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还指出理性与道德判断的紧密关系,理性和思索能让我们作出道德决定,比如奴隶制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同情和我们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原始道德情感,超越婴儿的局限。

  本书是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现今人们往往认为道德虚妄不实,我们的进化本能只有自私自利;我们还常被人告知,人类社会建造在非理性的冲动之上,理性思考和选择都无足轻重。但布卢姆作为首屈一指的实验心理学家和出色的哲学读者,以极有说服力的方式抨击了上述两大谬误。本书角度新奇而深刻,讨论了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的道德发展,以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基因与环境如何发生微妙的交流互动,造就了如今的我们……本书堪称社会科学爱好者和家长们的必备读物。

  《善恶之源》读后感(六):关于选择权的问题

  之前看过bbC一个纪录片,讲的也是道德与善恶。纪录片通过脑结构图,基因和环境三方面来讲,最终的答案是基因决定了脑结构,脑结构决定了我们有没有成为心理变态者的潜质,而环境决定了我们会不会成为心理变态者,而这一切,我们却没有任何选择。看完纪录片后感到很绝望,直到看到了这本书。

  这是本比较商业的心理学读物,没有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写作方式。反而以幽默和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很快就能看完。看完后是对很多东西的恍然大悟。

  从婴儿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到后来的选择。其实书中并没有严格的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正如里面抛出几次的两难决定一样。只是将为什么告诉你。从最初的婴儿阶段,我们的善恶观,到成人后面对事物的选择。在这本书中很高兴的看到,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中的。我们不是简单的被基因塑造,被环境引导的人,而是有着自我感情,自我判断的人。虽然和基因,环境依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

  正如博弈一样,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赌注。是自私,还是无私。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的事情无关。

  终于看到本和精神分析、早期经历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书了。

  善恶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选择权也随时都在手中。我们并非是无助的被迫进行选择,而是可以自由的去选择。

  《善恶之源》读后感(七):不要轻看小孩,婴儿有道德本能

  作者以心理学的方式测量了伦理学中的善恶概念。以实验的方法,给出了有关“人之初,性本善”的判断。这个立意和角度很有趣。

  对于如何对婴儿进行研究是难点,因为婴儿不能自如进行语言表达。笔者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以下按照研究主题对相关实验研究进行归纳整理。

  一判断婴儿作为第三方是否具有判断善恶的能力:

  1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和播放动画片,观察婴儿的关注时间,检验婴儿是否具有善恶观念。

  2通过抓取相关动画人物,判断婴儿对于助人和损人的态度偏好。

  二判断婴儿作为利益博弈方是否做出利他(利己)行为:

  1通过实验的方法:以做游戏形式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助人;以操作操纵杆分配糖果方式在不损害自己利益情况下婴幼儿是否愿意为他人谋求利益;

  2询问幼儿(儿童)有关如何分配资源(儿童具有平等偏见,在意分配结果的平等);

  3让儿童对自己和另一名不认识的伙伴进行资源分配(对于平等分配大家达成一致,对于不平等分配儿童宁愿自己不获得糖果也不愿意陌生伙伴获得的比自己多);

  三儿童作为利益分配方是否会惩恶扬善(第三方惩罚):

  1通过放映动画授予儿童给玩偶发放奖品和拿走玩偶奖品的权力(儿童一般给好人发奖品,拿走坏人的奖品);

  2通过放映动画后(好人、坏人、对好人友善的角色、对好人不友善的角色、对坏人友善的角色、对坏人不友善的角色),让婴儿抓取玩偶(发现8个月大的婴儿呈现出明显偏好:他们更喜欢对坏人不友善的角色)

  四判断婴(幼)儿是否有与生俱来的偏见(基于种族等社会因素)

  1给婴儿塞奶嘴,不同的吮吸频率听到的声音不同(陌生女子、母亲),出生三天的婴儿不就就能通过调整吮吸时间听到母亲的声音;

  2对10个月的美国和法国婴儿说他们母语的话,每个讲话者手上拿出一个玩具,婴儿倾向于够母语国家人手中的玩具;

  3对6-9岁儿童展示情景不明确的照片,其中有一名白人和一名黑人儿童,让孩子看图说话,发现儿童往往喜欢同一种族的伙伴

  4将参加暑期课程的孩子随机分成两组,并发放两种颜色的t恤,按照不同颜色衣服在比赛时进行分组,孩子们很快发展出强烈的内群体偏好

  五在受人影响情况下(参照群体)儿童会愿意做好(坏)事

  1让儿童玩保龄球游戏赢得奖励,在游戏之前让儿童看其他人玩同一种游戏,之后表演者将奖励一部分捐献给穷人,表演者捐的越多,儿童也会捐出越多。

  2请3-6岁儿童父母将一部分资源分配给另一个成年人,儿童将在现场观看。然后请孩子将一部分资源分配给另一个儿童。发现儿童容易受到坏行为的影响

  在婴幼儿有能力做好事或者坏事之前,他们就已经有能力分辨别人的善行和恶行。婴儿天生具有道德本能,生来就具有共情和同情意识,他们有能力评判他人的行为,甚至对正义和公平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正如本文前言提出的:本书支持了杰菲逊和斯密的观点,我们天生拥有某些道德本能:

  道德感:我们有一定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

  共情和同情:我们会因为周围的人痛苦而痛苦,进而希望自己能消除他人的痛苦

  原始的公平意识:我们喜欢平均分配资源

  原始的公正意识:我们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作者在婴儿、儿童道德本能基础上对成年人的道德进行了探索,关注如何突破我们先天的道德限制:作为成年人,我们的道德感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道德不但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有关成年人道德一说如何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这本书指导我的生活作用在于:

  1“你是小孩子你懂什么”,这种谬误应该更正了。没有社会经验不代表没有道德本能。

  2以身作则做个好人,有时候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有更好的示范效果。

  3重新审视自己某些偏见,它是真实的么?

  4道德圈的扩大缩小:哪些时候应当积极使用共情(设身处地)和同情(实际帮助),哪些时候应当减少共情和同情,而应当进行理性思考?

  《善恶之源》读后感(八):《善恶之源》译者后记补

  今天从编辑老师那里听说,这本书已经去了印刷厂,开始在各电商的网站上预售,预计将于今年 2 月初面市。作为本书中译本最早的读者——也就是译者啦——,我闻获此讯,心中难免戚戚。本书从筹备翻译到最终出版,历时经年。其间我的个人生活和学术生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本书初稿亦随我两岸辗转,南北奔走。所幸得到了师友和友好人士的慷慨帮助和热情支持——否则本书定然不能按时交稿。顺便致谢大学图书馆——在反复查证的过程中,大学图书馆及其学术论文数据库于我助益良多。

  一位智者(好吧,其实是尤瓦·哈拉里教授)曾说,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不过是随机历史事件的偶然结果。事后想来,我之所以会译介本书,也大抵是出于机缘巧合。第一个随机事件,是我于 2014 年初在 Coursera 上注册了一门 MOOC 课程,名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Moralities of Everyday Life),讲者正是本书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的保罗·布鲁姆教授。第二个随机事件,是这门课与我当时思考的问题有关,所以我特别感兴趣。我在布鲁姆教授的指点下,阅读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很快就被书中的精彩语言、严谨论证和出色实验深深折服,一颗译介之心随即躁动不安,很想用我自己的母语,把这本小书和布鲁姆教授介绍给中文世界。第三个随机事件,是我此前曾和湛庐文化合作,翻译过几本小书,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第四个随机事件,是湛庐文化的编辑季阳老师在去年 3 月的一天突然找到我,想请我来翻译这本书。当我表示自己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编辑也大为惊异。而我自然正中下怀、当仁不让、奋袖出臂、毫不羞涩。后来虽有波折,但无坎坷,本书也得以顺利付梓——其结果就是现在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准备接受检阅的这本小书。

  本书作者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演化发展心理学家,目前主要研究道德心理和人类的道德理性。正如布鲁姆教授所言,现代心理学虽然和哲学关系匪浅(后者可能正是前者的起源之一),但是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当代心理学早已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实证体系。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重点研究人一生的心理变化。而演化发展心理学家又更进一步,用达尔文的基本演化理论——特别是自然选择理论——来阐释人类的心理发展,研究基因和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塑造和影响。

  如果要研究基因和环境之于道德的影响,那么我们最好能将这二者分离开来。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办法能比研究刚出生的婴儿更好呢?布鲁姆教授试图通过实验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并不完全是后天习得的;就算是甫一出生的婴儿,也拥有一定的先天道德——而且相当丰富,简直令人惊异。婴儿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共情、羞耻、原始的公平和义愤,还有厌恶;婴儿甚至在 3 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他还试图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会在一生中因为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或者变得更为深刻、丰富,或者变得更为扭曲、狭隘。他也重新发现了人类道德理性的重要——“理性沉睡,心魔生焉”,这来自启蒙时代的遥远警响,在最近数十年来似乎已逐渐式微,臣服于休谟的看法——“我们都是激情的奴隶”。但布鲁姆教授试图证明,人类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虽然曾是婴儿,但是我们早已超越于婴儿的局限。因为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同情、想象和理性思考。

  作为科学家的布鲁姆教授,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最严谨的科学思维设计实验,也以最犀利的眼光进行审查和讨论,其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在同侪科学家中有口皆碑。他也告诉我们,科学家绝非不善言谈、孤高自傲之人;科学著作也并非一定艰涩难懂、了无意趣,把普通读者隔绝在外。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眼界,对语言更是运用自如。他时常妙语连珠令人捧腹,隽语箴言又令人醍醐灌顶。须知杰出教师的一大共通之处就是了解自己的听众,懂得用最适宜的言辞向学生解释庞大芜杂的体系,在条分缕析的同时也传递科学的薪火。布鲁姆教授便是这样一位难得的教师,修过他课程的学生几乎无不对他赞誉有加。这本小书与他的课堂风格别无二致。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仿佛又一次看到他站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台上,时而缓缓踱步,时而手舞足蹈;又仿佛看他走下演讲台坐到对面,与我侃侃而谈,聊起心理学的历史,学界最近的发展,还有他自己的种种思索。他在阐述人类后天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差异时,曾引用了一则“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述的故事——这位古希腊先贤曾经在 2 500 年前漫游地中海,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文化的道德差异。布鲁姆教授说,“旅行能开拓眼界,而阅读亦是一种旅行”——这句话令我永志难忘。我也希望这本观点新锐而不失趣味的小书,能给读者诸君带来同样的触动和愉悦。作为译者,幸甚至哉。

  不过在下的水平和精力终究有限。虽然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但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慷慨豆邮。谨在此鞠躬致谢。

  2015年1月19日

  注:本文的最初版本,见于本书的《译者后记》,所以本文姑且称为《译者后记补》好了。

  《善恶之源》读后感(九):道德是怎样炼成的

  人活着,便有善恶之分。

  善与恶似乎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便想要彻底弄明白的深刻问题。《三字经》里开篇便讲,人之初,性本善。而中国古代的大儒荀子,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到了近代,更有学者指出,人之初,是无所谓善与恶的,新出生的婴儿犹如白纸一样干净,他将来想要为善或是为恶,都取决于他所生存的环境。

  这大概就是现代人对于善恶的比较普遍的三种看法了。

  但现在,保罗•布卢姆,一个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却在《善恶之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而又科学的看法。他认为,人之初,不但在体内存了善念,也同样存了恶念。而随着未来成长环境的影响,才能最终决定一个人到底是为善还是为恶。

  纯粹的善与恶实际上并没有办法真正区分开来,我们之所以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善是恶,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取决于人们通用的道德行为规范。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什么才是道德呢?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以前在上课时,所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是老师在讲企业伦理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道德?

  当时,同学们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一个和我要好的同学所说的答案。他说道德,是由老祖宗传下来的。

  老师听了他的话,于是便讲了一个故事,他试图用一个已知的假设来说明,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的假设大体内容是,科学家将A、B、C、D、E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在笼子的顶部,科学家安装了一个水笼头的开关,而那开关正好被设计成了一只香蕉,当有猴子试图摘那只香蕉的时候,便会触动水笼头的开关,水笼头因此打开,水便会向着笼子里喷射。所以,在尝过几次苦头后,五只猴子便约定,谁也不能碰那只香蕉,谁若是碰了,另外四只猴子便会群起而攻之。就这样,猴子在笼子里生存了许多年,他们在笼子里繁衍后代,一代又一代的猴子老去,新的猴子出生。直至许多年后,新生的猴子依然遵守着老祖宗所留下来的约定,谁也不敢触碰那只香蕉,但不能触碰那只香蕉的理由,却没有猴子知道了。

  不得不承认,老师所讲的假设,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读这本书以前,我还是将它奉为真理的。然而事实上,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但是它并不全面。

  说来也巧,在我听完这堂课没过多久,我便有幸看到了《善恶之源》这本书。保罗•卢布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刚好可以和那个故事混合在一起,补全道德所产生的过程。

  现在,我们再回到先前那个假设中。当猴子A触碰到香蕉的时候,水笼头的开关打开,水笼头的水会喷射到笼子里,因此,所有的(或者是部分)猴子都会被淋湿,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触犯了其他猴子的利益,所以猴子B、C、D、E会联合起来惩罚他。这种行为是基于理性思考后产生的,所以在道德的诞生过程中,这个过程便是道德诞生的理性部分。

  而除了理性部分之外,保罗•卢布姆教授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道德的诞生除了理性的过程之外,还包括了一些人类天生的本性部分,包括人类出生时便具备的本能、我们的同情心和丰富的想像力。

  当我们的意识还不健全的时候,我们观看卡通片,会很自然地站在好人那一边;我们看到别人受到伤害,会很自然地对他产生同情,对伤害他的人,产生厌恶,甚至憎恨;当我们听到别人诉说有些人的生活是多么痛苦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他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如何的艰难,于是,我们便会对那些生活痛苦的人产生同情,甚至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他们。这些,无不例外地都属于我们人类天生的本性。

  只有将本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描绘出道德诞生的过程。在这里,我想不要脸地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用作结尾。

  我们的道德生活其实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道德本能,而且其丰富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婴儿都是道德动物,生来就具有进化出来的共情和同情意识;他们还有能力评判他人的行为,甚至对正义和公平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婴儿的局限。我们道德意识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个人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像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善恶之源》读后感(十):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

  书写得非常好,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

  保罗是那种会讲,也会写,但又不修边幅的老师,还有点冷幽默。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他不断的发展自己,从研究快感是如何起作用的,到儿童的认知,再到道德心理学,我发现很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在聚焦道德心理学。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道德伦理再次成为我们必须要跨国的门槛。

  这本书很系统,虽然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论断,但是很好读,保罗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棒的是里面有关婴儿的实验,实在是精彩之极,有的极其震撼,可以结合《宝宝也是哲学家》以及《正义之心》来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