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公鸡王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公鸡王子》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0: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公鸡王子》的读后感10篇

  《公鸡王子》是一本由双翅目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公鸡王子》读后感(一):在人类人工智能之间的巴别塔面前

  2013年,第一次参与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双翅目交出了作品《精神采样》,小说写一个本性平庸的采样员如何在技术革新、人机结合历程中,试图揭示人类精神本质构造,并最终拓印了宇宙的精神切片,故事思虑颇深而又浪漫无比。在一个令人惊艳的开场之后,想要继续保持稳定良好发挥就已经很困难了,可紧接的三次征文,双翅目都能在老咖新秀云集的竞争中愈战愈勇,接连写出《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空间围棋》和《公鸡王子》,既探讨人工智能经典主题,论述流行技术的进化预言,也想象未来人类如何凭藉技艺求证未知的奥义与真理,每一部相较前作有延续也有超越,显示了她极具创造性的构想能力语言密度极高的叙事能力。2017年,双翅目以《公鸡王子》获得了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近未来科幻故事组首奖。

  2018年,正好是科幻史200周年,距离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已经有两个世纪,在今天的科幻小说家笔下,人类是否明白创造与被创造的终极意义?面对“异己”的他者,人类又将做出什么改变命运选择?对此,豆瓣阅读的“方舟文库·新科幻”首发推出的小说集,收录有双翅目四篇佳作的《公鸡王子》,无疑是科幻迷绝对不可错过的“答案之书”,也是新潮的小说爱好者不得不亲身领略的未来(仿佛就要来临)的故事。

  首先我要说,阅读双翅目的小说和评论双翅目的小说大概差距很大的两种体验。无论是读到《公鸡王子》写嘀嗒说它和保罗的世界里没有人类、保罗对着镜子认出真实自己,还是读到《精神采样》写陈更的精神游历了整个宇宙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生命,都会让人头皮发麻、浑身打颤,几乎也要和他们一起感动流泪。好了,轮到要评论《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了赶紧补课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得趁聊天的时候套两句作者的话:自述里所谓的“怀旧之情(nostalgia)更不可取”,到底是指什么?面对一个理论完备且精于思辨的小说家,批评要做的,也许只有在不断地重读中再颤栗一次,再认真一点。

  直到读过第三遍,我才后知后觉《精神采样》是整部书的长序,是一个刚说出口就将底里都说尽了的楔子。把陈更发明的可以量产的切片,还有适配所有使用者的神经连接组复制一遍,完全就是方生的复制技艺;而蕾拉的吉姆,拥有所有的人性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可能就是“四勿”和“三定律系列机器人的前身;至于在有限结构中纳入宇宙的无限,在一颗精致大脑里抵达宇宙的尽头,和吴旭在棋局对抗阿莱夫(无穷大)以求证围棋甚或宇宙的真谛,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双翅目的四个故事联结成一个不断分岔互文的时空:为机器人植入信仰的格雷厄姆改进了立体围棋,吴旭生长的地外居留地可能正是方生的技术打印的,复制职人们也会下三维围棋,溶洞空间站图书馆的复制艺术品《忘忧清乐集》难保不出自其中之手。这些微妙的互涉带来了一种重读的乐趣,比如我的最新“发现”,那个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大脑之一的精神分析师、精神采样的创始人萨缪尔——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简直就像一个存在主义的究极体。

  回到小说的主题,双翅目在故事里抛出了一些非常宏大概念,人类能否创造出另一种生命(蕾拉和吉姆),人类能否探索到精神的极限(陈更与萨缪尔),人类能否感知到宇宙的本质(陈更与尼古拉斯)。或者说,它在讨论存在,而答案呼之欲出:“生命的存在如此直截了当,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论证。”不知道双翅目喜不喜欢诗歌,这几乎就是一句辛波斯卡——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再看看同一首诗《种种可能》里的名句,“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诗与荒谬之于存在主义的有什么特殊内涵,还是交给学哲学的双翅目来解读吧,但像陈更那样质疑并认同人性的荒谬、回溯且预言存在的意义的生命旅程,确信无疑,是一首书写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抒情史诗

  从《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起,双翅目描摹了更具体的未来职业,以及更精密的技术分类,同样是复制职人,安德烈创造出巨大的扫描仪和打印机,洛伦佐拥有最完整的艺术品数据库,而主角方生掌握着能够实现“完全复制”的原料盒子……叙事对于辨别真伪艺术品所布置的草蛇灰线,还让人感到了特别悬疑推理氛围。当然,根据作者自述,我们可以把小说看作是一次将复制理论和3D打印技术结合的“论文答辩”,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博物场域,一种对“怀旧”或者“传统”的反动,呼应和续写的是精神采样先驱的思考:技术充满机会,精神只有趋之若鹜。与此同时,复制职人也不得不面对源于“存在主义究极体”的疑问:复制可以共享艺术,但复制要如何共享超越?

  对复制怀有匠心的职人如方生与安德烈,都有自己坚持理念,比如复制不是伪造、不是拷贝,复制是再造、是改变,复制可以普渡渴望艺术的众生,但复制不能代替想象与创造。我问双翅目认可方生吗?她说认可。我问方生走后人类的艺术怎么办?她说管它呢(哈哈哈哈)。于此,方生更像是复制以载道的作者的影子,从出场到结束没有显著变化,他不怀恋过去的璀璨群星,也不对未来的光芒有什么寄望,他是一个极尽了当代的复制技术,转瞬又把复制推向深渊终结者。

  结果反倒是喜欢技术但怀疑复制的独立设计师扬·艾克,最有可能为复制提供一条突围的路径,无论是堆叠拼接的建筑奇观,还是根据叶脉的肌理打印的仿生机器岛,都不是纯粹的拷贝原物,而是基于复制的创造。如果说方生诸人的合作使得复制由技术进化成了颠覆世界的技艺,扬·艾克似乎更进境一层地化解了一个吊诡的事情,没错,追求变化的复制本身构成了最巨大的“怀旧”,但在失去了“灵韵”的人类精神废墟之上,在荒芜苍凉火星表面,复制当仁不让地是一种从无到有、从新开始的艺术。

  《空间围棋》以三维围棋作为竞赛场,讲述多元的星球生态中各个族裔和阶级分歧与博弈。小说不仅延续了对技艺的关注,写出比采样员和复制职人更复杂多态的棋手群像,叙事上也表现洒脱恣肆,减少了一些议论的滞感,奇观式的空间围棋竞技更演绎出眩目华丽角色互动情境,让我不时以为自己在读武侠小说,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豆瓣阅读上另一篇关于围棋的作品《勇气真意》,把吴清源和日本棋坛的轶事写得神采飞扬,不夸张地说,放到十几年前的《今古传奇·武侠版》都不会有人误解。而《空间围棋》里的对局就至少复盘过昭和棋圣的两盘名局:对木谷实的模仿棋,对秀哉的“三三·星·天元”。

  且慢,既然说到“棋”的故事,除了写围棋的名作川端康成的《名人》,我们更不能不想起阿城的《棋王》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这两篇小说各写天赋异禀之人是如何与棋纠结不分、性命攸关,都刻画出了渺小个体身陷动乱与离散的非常际遇。借《棋王》的叙事者对棋呆子王一生提问:棋道与生道难道有什么不同吗?这是对生而为棋魂者的诘问,也是所有“棋”的故事之上悬而不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分野和分裂,以及非人类智慧威胁与否交给一盘空间围棋,这兴许是双翅目的托大,但或可以从虚构层面去验证小说的阿莱夫(小说无穷大的可能性)。在“智慧本身是否能超越认知与信仰”的宏观假设之下,是各种具体而微的个体的命运,吴旭和黄铜人对决成败,不仅关乎优化人的智能分离法,更关乎夹杂在“对立者”之间的平凡众生。

  如此,棋道也就成了生道。在纳粹的囚禁中,唯有偷来的象棋谱,才是B博士可以清醒地活下去的精神维他命,也唯有在脑海中复盘甚至和自己对弈,才是他足以直面虚无的反抗。在“万众一心”的革命年代贫瘠苍白知青生活里,凭藉世俗的技艺,王一生也能够拥有超越庸常的、接近道之极致的瞬间:“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的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最后回看那个遁入叠层梦境的未来棋士,在宇宙围棋的无限变化中感悟出智慧的平等,触到了森罗万象核心又仿佛一无所获……那么,吴旭的棋,不也是B博士与王一生的棋吗?作为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空间围棋》也许不是伟大的作品,可作为关于围棋的科幻,作为“棋”的故事,它在一个犹如太空歌剧格局中,转喻了对人工智能的共情包容和对人类生也有涯的悲悯,同时与读者共振着激越而落寞的世俗情感。于此,必须夸大其词地说,它呼应的意义正如AlphaGo第一次在智慧的平等对决中战胜了彼时人类的巅峰

  如果说读《空间围棋》获得的是一种分享精神与境界的从心所欲,读《公鸡王子》感到的便是一种夹缠在绝对理性真挚情感之间的震怵,其间心旌动摇过程是极其难过的。即使在新书的分享会对谈中,双翅目说自己仍无法处理好太过庞杂沉重历史社会问题,但在《公鸡王子》里,她已经阐释了对残酷战争自由意志反思,以一种洞悉人性的智慧博弈,不一定比空间围棋繁复精湛,但却更接近人之为人的根由。人工智能专家格雷厄姆为战争遗孤保罗·莱克特植入了“机器人三定律”,导致其作为人类的独立认知“缺失”,而相信机器人应受道德养育的陈陌教授负责治愈保罗,希望自我反思能够纠正“公鸡王子”甚至人工智能的信仰。如此把喻世寓言和生命启蒙输入小说代码,试图检验创造和被创造的深刻代价,这是一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经典交互,同时也必然是一次不堪对镜的精神治疗

  “文明是物化了的文化,是终结了文化的物质形态。”挪移李劼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论述反观双翅目对文明假象的质疑,“三定律”便像一个先进但凝滞的文明(形式),“四勿”则是一种古老质朴的文化(形象),陈陌所警惕的没有自我反思的信仰,就像背弃了本真的文化(形象)而走向固化、异化的文明(形式)。由此再来揣摩陈陌对四勿猴最重要教诲(也是对保罗和嘀嗒最重要的修复):反思,慎独,永远在一起。其实,不是“四勿”四位一体就不孤独,不是反思、慎独就可以不痛苦,有情才不孤独,那个“永远在一起”,才是人工智能所以能超越智能的因果,才是人类甘愿认识到自我会永远与孤独同在,但依然不愿孤独的KARMA。

  小说中,保罗与嘀嗒不仅是彼此的镜像,也和格雷厄姆和陈陌互为镜像,他们同时照见那句蕴藉了无限孤意的惘惘的告白里,埋藏着一颗最真实的心:你永远是我的智者,我永远是你的公鸡王子。所以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在我问双翅目最喜欢哪个主角的时候,她回答的是格雷厄姆。对于机械复制(人类)时代的寓言,对于智慧生命难以摆脱且不得告解的谶,他给出了不无可能的答案:既然(成)人的世界充满了最不堪的龌蹉与邪恶,为什么保罗不能够(选择)做一个人工智能呢?是的,我只有不厌其烦地再次编造一番人如其名的命理学,作为格雷厄姆惺惺相惜遗嘱行人,作为公鸡王子永远的智者,陈陌睿智却又冷酷的隐忍或许正象征着一种维特根斯坦的警示:在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巴别塔面前,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写到这里似乎也该沉默了,比起作者自述的“精神采样”和以上评论的“复制艺术”,我想,一个阅读小说的人更要重视的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不易被瞩目的刺点,它们往往难以解释,无法言说,穷尽宇宙的精神采样员放弃追逐无限而选择追逐爱情,从属“三定律”的嘀嗒机器人选择重构信仰,为了陪伴自己生命中精灵……它们就像浑沌的空间里未被勘探的事物时间的逝水上来不及铭刻的记忆。于是乎去圣邈远,世间琉璃宝物都变成幽灵般的数据,人工智能对照镜中的人类最终看穿的却是宇宙的孤寂,我们恍然大悟,双翅目的科幻寓言里不落言筌的情,才是那个开辟鸿蒙就扭结了一切的小说奇点。

  《公鸡王子》读后感(二):深潜者的视界

  大约是十年前的暑假,我第一次在三亚的蜈支洲岛潜水。那时候,400块钱一次的离岸深潜尚属奢华体验,同去的长辈们都舍不得去,只有我自己上了潜水船。船至海中央,我穿上厚重橡皮潜水服,背好氧气瓶,腰里再捆上几个铅块,忐忑期待,跟着潜水教练,扑通一声,跳入大海

  三亚的水比较混,刚开始几米,好像什么也没看见。潜水本身也不太舒服,水压急剧变化导致耳膜刺痛,可是来都来了,我总觉得,不看见点儿什么,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价钱。于是我打着刚学来的潜水手势,示意教练向下,再向下,直到耳膜接近撕裂的剧痛,模模糊糊地看见了鱼儿珊瑚的影子,我才跟着教练上浮。

  出水之后,教练说我潜了20米,基本上是游客里的极限了。同一批的客人们,大多是在10米左右就要求上浮了。

  我一直无法忘记这件事。那种疼痛,迷茫,那种橡皮潜水服贴在身上的湿滑沉重,那种深海之下,一瞬间的激动和更长久的怅然若失,一次次,在夏威夷或者佛罗里达的浮潜中复现。我看见过更斑斓的海底珊瑚,更大的海龟,更多的鱼,但是,我再也没潜过那么深。它们带给我的愉悦悄然而逝,最后,留在我记忆里的,关于大海的刻骨之感,仍然是那一次视线模糊的深潜。

  阅读小说也是一样。尤其是少年时期的阅读,尽管许多是囫囵吞枣,但是体验难以磨灭。那是一种划定标准式的体验,唯有在疼痛与迷茫中获得。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在宫斗剧中体味细微情绪,但是清楚那不过对是《红楼梦》简之又简的模仿。我也在RPG游戏和好莱坞电影中触及宏大叙事,但是明白那只不过是《战争与和平》的粗糙的影子。虽然,我很少再次翻开那些大部头,就像我再也没有深潜。我像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一边哀叹着某些消亡,一边放纵自己,仅仅浮在表面。

  大学毕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看小说。当我偶尔得闲,想要阅读一些并非纯粹消遣的东西,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时候,我读历史,科普,传记,诗词。小说,尤其是幻想小说,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作为娱乐过于低效,作为设问和解答,又过于浅薄。

  直到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我读到特德姜,莱姆,勒古恩。我悚然于自己的无知。我开始重新审视,大量阅读,尝试写作。这些人的作品,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非主流的,晦涩的,毫无在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潜质,但是正是这种作品,让我,可能也是许多人,重新回到了幻想小说,乃至是文学的怀抱。因为在曲折往复的,文字织就的巨网里,他们想要解答的,是某些真正重要的问题,他们所能达到的,也是某些极深的深处。

  他们是深潜者。双翅目也一样。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双翅目的作品是困难的。因为她想要展现的,不是观察与思考之后某个牢不可破的结论,而是复杂而艰苦的观察与思考本身。在她的作品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成双,甚至成多地出现视点和观念。在《精神采样》中,人工智能极客,物理学者和精神采样员以三条道路逼近人类精神,或者说是整个宇宙的本质;在《公鸡王子》中,秉承道德养育派的东方女性和信仰道德立法派的西方男性,从两个对立面探讨道德的起源和局限。而在复杂纠结的辩论,冲突,对峙之后,双翅目甚至不愿意给出偏好。她的作品中不存在明确的赞许,也不存在明确的批判,而是将观点,原因,乃至由此引发的悲喜剧一一呈现。

  这样的写作风格,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在阅读小说,尤其是幻想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跟着作者精心铺就的顺畅小径,悠然领略途中的美妙景象,在道路的尽头,进入更美丽的秘境花园。而双翅目所做的,是带着读者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貌似到达顶端之后,又恍然发现,这不过是另一个浓雾弥漫的十字路口,甚或,又回到了攀登的起点。犹如她在《空间围棋》中所构筑的三维棋盘,我们在宇宙尺度的迷宫中上上下下,无数条通路,却没有一条通往一个掉落奖赏的终点。

  这样的作品意义何在?在艰苦的跋涉之后,反而使本来清晰的认知变得模糊?这样的写法也不太讨好读者,在文章最后,往往不会出现常见的释放感,更不要说所谓的爽点。

  在我浅薄的揣度中,双翅目所期望给予的,是思考的乐趣。

  思考。我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人,会愿意在小说的阅读中展开思考。那种在绞尽脑汁之后,一种新的观念,一幅新的世界图景缓缓展开的感觉,对于我而言,是可以称为阅读高潮的体验。即使在最后,无法达到通透之境,也会因为久违的,针对某些深刻问题的长久凝视,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充盈之感。特德姜和莱姆的小说常常带给我这种体验,他们关注的问题在乍看之下显得平平无奇,但是随着故事的延展,穷极思索之后,总是能达到一种令人耸动的境地。更常见的例子或许来自博尔赫斯,在语词的密林里,我们探知梦,意识,时间,无限的本质。这些东西在日常的语境中常常被忽视,但实在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之物。所以,对这种被忽视之物的深挖,往往会让一个个隐藏于我们身边的庞大怪物悄然显形。

  这就是思考的可怖和迷人之处。

  双翅目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和我近几年认识的许多年轻写作者一样,学养深厚,思考深邃,最重要的,是充满了不合时宜的真诚和勇气。在类型文学无限向通俗化,影视化靠拢的今天,她仍然愿意做出巨大的努力,将真正激励着自己的思考本身,带给读者们。

  在美学意象的选择上,双翅目的特点也是鲜明的,我们看到埃舍尔的版画和摩尔人的瑰宝阿尔罕布拉宫在她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我们也看到中东地区纷飞战火中倾覆的城市,哭泣的孩子。这些意象未必为读者所知,却无疑是深深打动过她的东西。她的视野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具有了某种跨越性,将千百个时空中,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点点滴滴,融汇于故事之中。至于黑子白子,黄铜人,黑色头盔,乃至“四勿”等等意象,如果将四部作品连起来看,就会发现,她心中构建的世界,早已横亘四年的创作历程。

  于是阅读这样的故事,更像是在埃舍尔的画中游览。景致时而扭曲,地点时而跳跃,但最终都是圆融的,自洽的,充满了奇异之美。因为,她的所有作品,是对其本人的精神采样。作者将自己至深的观察和思考小心切片,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谈到,你将自己的心呈上,别人却把它当做一朵小花,插在纽扣上,时节过了,就抛下。在今天,我不知道,写作者们的心,是否会比一朵小花,在读者的衣襟上停留得更久。但我对这样的写作者持以最大的敬意。

  可不可以两全呢?可不可以将穷尽极限的思考,以一种稍稍放低的方式呈现呢?双翅目无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可能是选集中最平易近人的一部,丹布朗式的剧情结构牢牢抓住读者,尽管到最后,我们仍然走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秘境。同为讨论艺术品的真与假,这部作品让我想起的不是《古董局中局》式的类型文学,而是冯骥才的《蓝眼》,松本清张的《真与假》,并且,借助科幻作品的优势,在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上,甚至远远超出了这些纯文学名篇所能达到的境界。

  这才是我所期望的,科幻文学应该达到的地方。

  是的,我在用莱姆,勒古恩,特德姜和博尔赫斯来要求双翅目,而非迈克尔克莱顿,甚至不是阿西莫夫。我想在双翅目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披着幻想的外衣对现实生活的粗糙戏仿,甚至不是阿西莫夫式的纯粹逻辑游戏,而是对那些纯文学试图解决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严肃而充满想象力的凝视和探究。

  作为第一本文集,双翅目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举重若轻这四个字,是我在写作中常常提醒自己的,在这里,也送给双翅目。比起内涵和思维,讲好故事的能力往往被评论家忽视,又往往被读者们过于重视。作为理想主义的写作者,双翅目能否在其中找到破局之路,我拭目以待。

  海明威说,永远不要看低你的读者。在长篇大论之后,也许读者们会发现,我不过是危言耸听。是的,完全有可能,因为双翅目的语言实在是精美的,意象实在是流畅的,哪怕不玩脑力游戏,就是当作散文与片断来阅读,也是很好的体验。我只是希望,在忍受了我的长篇大论之后,能少一些人因为在阅读中缓缓出现的压力,而放弃继续下行。至于最终能到达的,是浅滩还是深渊,最终能看到的,是清澈浅海中绚丽的海星与珊瑚,还是黑暗深海中不可名状却又魅惑人心的庞然之物,不自己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呢?

  祝潜水愉快。

  《公鸡王子》读后感(三):从体验定量到形而上学——《精神采样》书评

  一个人如果开始了在生存之外的思考,那么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大概率是基于体验的问题,比如最直接的是“月亮为什么跟着树一起走?”,接着会问逆向时间箭头的归因问题,比如“鸡从哪里出来的?”,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之后,人会在此基础上将对体验的直观感受上升为形而上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甚至是“我是谁?”“我和别人的区别是什么?”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类几千年来一直从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有哲学家的建构与结构,有科学家们的不断接近,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即使人们对问题的研究已经脱离了基础的直观感受,而是学会了对现象进行量化和分析,但是人们对世界的第一手认识仍然是我们的体验,而体验是无法量化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可避免的来源于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世界的感受。近日有幸拜读了双翅目的中篇《精神采样》,作者用文学化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种推演。

  《精神采样》的世界观不算很复杂,继承于PKD和吉布森开创的近未来赛博朋克时代,脑机接口技术相比于重工业发展的更为迅猛,所有的政治结构和社会行为都带有着电路的噼啪声和金钱流动的气息。主角在这个世界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游离于黑白之间,既坚守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则,又靠药品和这个世界一起沉沦。在这种游离的过程中主角遇到了不同的人,这些人在这个世界里和主角一样有着超越别人的聪明,在某个领域有着追求,也有着某种癖好和弱点。这样的三个人碰在了一起,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从形而下开始爬形而上的楼梯,物理学家建构宇宙的模型,AI学者要给机器人以心灵,主角则试图明白体验的本质。这个山坡太长,无数的哲学家在此折腰,文学家则各自试图去构建一个自恰的体系来进行演绎,但是由于人类始终受限于大脑仍然是现实的存在一部分,所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始终在攀登的路上,并且因为个体生命的消亡而摔下去或者超脱于永恒。通过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再次体验一次人们的这种攀登和坠落的过程。

  这里对主角的行为构建是十分巧妙的,主角被设定成是一个没有精神内核的采样员,看上去也是一个没有原则和野心的人,靠着金钱和欲望驱动自己的行为,但实际上主角不仅有精神内核,而且这种内核近乎于野心,近乎于海纳百川。正是因为这种特质所以主角才能既可以获得世俗的成就,又可以在星空的震撼下泪流满面。主角从无到全,最后大乘于无即是全的境界,遍历从地球上的人事到宇宙苍穹之间的能体验的事情,最终又从离形而上一步之遥的地方摔下,从全归于无。这种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阅读体验往往给人以大梦一场的畅快淋漓的感觉。

  这篇小说从体验入手去爬形而上学的险峰,是一条躺着无数哲学家和思想家尸体的道路。出名的成体系的有如康德,出名的不成体系的有如中国的王阳明,不出名的则是各种禅学大师和现在社会里把禅学带到了科技产品中的企业家们。人的寿命、机能等几乎把人类所能理解卡死在了人能体验的事情范围之内。而体验是无法量化的,我体验的事情和你体验的事情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我们在指代同一件概念的时候都是完全不同的,“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小说用科幻的方法试图让这种体验可以在人们之间转移和共享,让主角最后尝遍了所有作为人可能的体验的事物,但是体验仍然是体验,主角所有的探索仍然是此世之物,即使是科幻之中,他也没法走完迈向形而上学的最后一阶楼梯,只能像禅学家一样转而寻求内心的平和宁静。在这一点上,科幻和现实连接在了一起,因为不论是小说里还是现实中,过去和未来,我们对于形而上学的所有认识目前都共享着一个底层的逻辑,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到达,只能在接近的过程中获得感动并且得不到答案,只能得到更多的问题。我们和书中的主角一样,解答的所有问题都是形而下的,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带着此世的遗憾归于永恒,启迪后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里主角的遗憾反而是我们的成就。有人说,科幻是可能性的文学,能从这样的小说中阅读更多的可能性,或许也是阅读科幻的魅力之一。

  不过这篇小说的问题在后半部分也暴露的较为明显,双翅目赋予了芯片以实在和结构的意义,前半部分人们必须通过某种实在才能获得体验,主角的超脱之后,人们因为他的发明可以直接获得体验而不再依赖于实在,从而把人的体验的升级构建成了从有物依凭到心中通透的转变。但实际上这个转变的本质仍然是外在信息向人脑内部的输入,只不过是从usb接口变成了wifi网。作者在前半部分暗示了主角试图去把体验量化和升级,但是后半部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圆润的转场和解答,使得这部分阅读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这无伤大雅,跟着这篇小说走下来,能感受到作者对体验和存在的深切关怀,并且作者对建构抱有相当积极的态度,纵然我们像西西弗一样无数次推着石头,在这个过程外,我们的结果和我们的目标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

  《精神采样》收录于作者的中篇集《公鸡王子》中,书中的其他故事也很有趣,值得一读。

  《公鸡王子》读后感(四):在那个时刻,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以及职业所带给我的生活 | 编辑手记

  第一次单独约双翅目见面我紧张得要命,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是个拥有鲁迅手办(对!)的超级酷的人。

  见面前我不确定我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跟一个哲学博士聊天,结果最后根本停不下来,我们聊了新媒体艺术、视觉和异化、useless machine、未来主义、会画画的 AI、涌现……这种全方位的知识刺激令人快乐,就和阅读她的《公鸡王子》一样,我感觉我们应该早两年认识。那次见面双翅目赠与我一幅拼图,说买的时候有好几个图案,觉得我会喜欢这一款,结果竟然恰好是「离线」logo 的原型,埃舍尔的《天与水》……我们怕不是两年前其实已经见过了,只是还没有相认吧!

  双翅目有一点像纳博科夫,(不完全是因为都具有抓虫子和解剖虫子技能,)他们都是那种把知识融会贯通的人,特酷。——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这看起来简单甚至有点老土,其实太动人了,并且很容易被日常的琐碎消耗掉。双翅目打动我,不仅因为她的作品能让硬核科幻迷震颤不已,还因为我好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热爱世界的人。

双翅目送给我的埃舍尔拼图,渐变的鱼鸟兽,我觉得双翅目的作品也像埃舍尔的画一样,是一座螺旋迷宫,模糊了认知的边界。不知知/摄双翅目在花鸟市场买到的鲁迅,陶瓷的,太酷了!一个拥有鲁迅手办的女人!双翅目/摄

  而翼走,翼走有很多故事。他在典当行工作过,光是讲每天干些什么、收些什么当品,我就能听一天,更别提他还见过赌鬼和败家子,听过人情冷暖的故事。在写科幻之前,翼走还写过网文,是活的「日更三万」的写手。我觉得翼走可真是太有趣了!而他自己却认为这些都很普通,他愿意就坐在那里每日写小说,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把其他的都交给读者来评判。

  在中国,很多读者因为《三体》而开始读科幻;在豆瓣阅读,我私心觉得翼走的《追逐太阳的男人》也做到了这一点,成为很多读者读了并且喜欢的第一篇科幻。想和大家分享豆瓣阅读的读者 @fox.psd 的评论:

太浪漫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要哭了!为什么这么浪漫!果然科幻小说才是最浪漫的文体!!

  当我在豆瓣上给《追逐太阳的男人》写短评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喜欢读翼走,就因为他的故事让人开心,因为他写了一个真真切切的好故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书影。封面插画是知名旅美插画师岑骏为我们画的,很喜欢,觉得传达了一种姿态和期许。豆瓣书店/摄手绘星空折页,图画来自 1870 年代的天文及昆虫学家 E.L.特鲁夫洛,正反两面,每张中间打了拢线,可以撕下来成为小卡片。豆瓣书店/摄

  我还偷偷为「豆瓣方舟文库·新科幻」这个书系做了一个小折页,就是上面这个,一些渠道有送。在照相机还没普及的维多利亚时代,特鲁夫洛仅能通过 6~26 英寸的折射望远镜来观察星空。然而正是那十分受限的镜头,让特鲁夫洛的天文图拥有仪器摄像无法替代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他在其中加入了对宇宙的理解、热爱,甚至还有一点点希冀,画作深刻的包容性和人文气息彰显出艺术、科学、技术如何塑造了彼此。正是这些让天文学动人起来。特鲁夫洛一生中总共绘制了 7000 余幅天文插画。它们就像一本浪漫的科幻,借助一点想象力,在纸上重现出宇宙的容姿和光泽。这份小礼物代表了我对这个系列的盼望。「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辽阔。」

  做一本书要打通一万个环节,联络一万个人;书出来以后复盘,也总能找到一万个没做好的地方。每一个编辑都有高光时刻和憋屈日子。当双翅目最后对我说,「没想到做得这么好,说实话超出预期,」那一刻我感觉过程中的所有战斗全都值得了。感谢双翅目和翼走对我的无条件信任,这两本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惭愧。

  四月时,征文大赛的颁奖典礼结束后大家在酒馆小聚,很累的我从头到尾也没机会跟我的两位作者说上一句话。临走前同事老鱼和翼走过来道别,老鱼说翼走你知道这是你的编辑吗?翼走说,没机会聊,但早就在网上聊过啦。然后我们两个社恐相视一笑,(我觉得)我们就此建立起确认过眼神的友谊了。

  那一晚我和出版这两本书的伙伴,东方出版社的好朋友聊到半夜,第二天我刷到她的朋友圈:

豆瓣阅读的小伙伴和作者们诚恳、生动,在泥沙俱下的现实生活里,试图寻找提炼那条自我的秘密之路。活动结束后,大家在77门口的小店里喝酒(和养生姜茶),零点才渐渐散去。我最后一个离开,看到街角有个人在独自练习甩火球,一场小型的火树银花。在那个时刻,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以及职业所带给我的生活。

  写得真好,我也是这样认为。

  《公鸡王子》读后感(五):推荐序:在理性未及之处,故事熠熠生辉

  陈楸帆

  很奇怪,最近一两年读到觉得很厉害的国内科幻中短篇,大部分发表在豆瓣阅读上。这不是恭维的话,而是事实,原因大概也有自己阅读习惯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原本就很成熟的作者,也被这个平台的某些特质吸引,将作品首发转到这里来。

  但我更看重的是豆瓣阅读对于新作者的发掘和培养,往大了说,这是中国科幻的源头活水,往小了说,市场和读者都需要新的刺激。而在这一批“豆瓣系”的科幻新人里,双翅目便是其中最耀眼的几颗新星之一。

  最早读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时颇为惊赏,标题对于本雅明的明显致敬吸引住我,而文本中不疾不徐、精耕细作、处处用典的学院做派更是引人入胜。在这个快餐阅读时代,很多时候似乎存在一种刻意的误导,将精致、考究、耐人寻味的文字与“爆款”“十万+”“大众流行”树成水火不容的死敌,错将媚俗当通俗,误把简陋当简约。我始终有种顽固的坚持,我相信在这个时代,文学不应该成为游戏或者影视的替代品,提供即时性、生理性的刺激,相反,文学的功能在于“造境”,在于“隔绝”,在于“沉浸”。这种绵长曲折的审美认知之旅需要旅人们做好相应的身心准备。它不是一座瀑布滑梯,脚一踩哧溜到底,而是有起有伏的山路十八弯。

  双翅目的科幻小说高级就高级在它提供了各个层面上的认知挑战与冒险。从内核上看,她谨守黄金时代的特点,每一篇都基于技术发展可能性所带来的“what if”,如《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3D打印,《精神采样》中的大脑连接组及人机接口,《公鸡王子》与《空间围棋》中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从剧情推演上,双翅目的欧陆哲学学术背景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及扎实的逻辑思辨能力,让她得以游刃有余地围绕着一个个“what if”铺排出变化多端却绝不套路的剧情线索,满足刷剧情派读者的欲求。而从文字上,双翅目操持着一种我称之为“深加工”过的翻译腔,流畅、精准、简洁却又不乏诗意,如同她所推崇的博尔赫斯、威廉·吉布森和特德·姜,时常让我停下来反复咀嚼字里行间所包含的丰富韵味,好读,但却不仅仅是好读。

  也许是受哲学背景的影响,双翅目的作品绕不开对世界的终极思考与发问,用台湾说法叫“大哉问”。对于艺术品的极致复制会否改变原作的唯一性?艺术的价值取决于物质还是无形的精神,边界何在?如果人类可以用植入脑中的芯片来分享种种体验、情感甚至超越性的顿悟,那么人类个体存在的意义何在?当人的意识被植入了机器人三定律,当人工智能能够领悟围棋玄妙莫测的真谛,人与机器之间究竟如何共存,而所谓的智慧是否只是一种宇宙的幻象?

  当今欧美通常用Speculative Fiction来统称一切包含幻想推测性元素的虚构作品,而speculative同样也包含思辨之义,这正是人类哲学生发的根基。双翅目坦言自己喜欢柏拉图、康德、德勒兹,不喜欢海德格尔却因为做硕士论文对他最为熟稔。双翅目的小说里可以看到她的理性,以及尝试用故事去推演理性所无法企及之处。她相信万事万物以物质为基础,而物质的秩序却导向了某种超越性的存在,关于智慧,关于本体与客体,关于文明以及信仰,乃至禅。

  在双翅目自诩为“哲学式缠绕”的叙事中,我们随着人物由日常出发,不断深入世界的结构深处,像是循着埃舍尔式的阶梯旋转、上升、回到原点,如孩童漫步于闪烁金光的日落沙滩,拾捡新奇,得到领悟,遇见美。如同她在《精神采样》中所写到的:“记忆并不按照时序排列。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沉入时间长河,只有几个片段能够结成晶体,于日后熠熠生辉。”

  期待双翅目的故事晶体随时间生长,缓慢而坚定,形塑中国科幻乃至文学新的河床面貌。

  是以为序。

  2017年10月5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