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10篇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是一本由王伯祥 / 宋云彬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一):真正让人读来明智历史应是这样的

  真正让人读来明智的历史应是这样的

  文/岸晓风

  培根有一句非常有名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著名时评人、知名作家杨恒均先生在《青年人的两年阅读计划》一文中,要求刚进入大学学生“至少阅读过一套课外的(任何一套)中国历史与世界通史”。之所以不其厌烦的说这些,无非是两个意思,历史真的很重要。但是,好的历史书更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星出版社的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绝版后将其于今年年初重新出版,对苦于没有好的历史书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开明书店,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神”的存在,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明书店的教科书风靡一时,当时的开明书店汇集了叶圣陶、夏丐尊、丰子恺、林语堂、朱自清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学者教育家编辑,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如果不知道开明书店,正如同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是“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了。

  有道是,专业不是吹的,实力不是盖的。《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书,其由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和宋云彬先生合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通过一本书进行呈现(当时出版社时是两册),没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深厚学养和强烈自信,是不可想象的。

  全书分为70讲,从“传说中的古史”到“清代的学术”,将中国的历史文化跃然纸上,该简则简,该繁仍繁,读来既如同与一个老朋友会面,一坛老酒,越品越香;又如同与一个相知已久的人见面,既被其渊博知识谦逊的文风所吸引,也被其独到见解客观公正的论调所倾倒。“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读罢掩卷,仍意犹未尽,也不由的让人有“好的历史书真少”的惆怅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的编排也是独具特色,也体现了编辑人员的一片苦心。每页均留出适当位置对相关内容进行言简意赅、又独具匠心总结和评述。对于大中学生以及不完全想“消遣历史”的读者来说,真是“锦上添花”了。(联系邮箱:anxiaofeng998@126.com)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二):面向入门者的“友好”之作

  面向入门者的“友好”之作

  文芭蕉上人

  虽然写一部通史是很多历史学家梦想,这一点可以从1903-1909短短七八年间有八本通史面世【注1】就可见一斑。但是通史的撰写同时还是一座非常难跨越的险峰,因为它对编修人员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一方面需要宏观把握,对汗牛充栋材料能做到提要钩玄、披沙拣金;另一方面还需要微观细审,对所叙述的每一个史实能做到擘两分星、穷源竟委。所以即使是被陈寅恪称之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者之中第一人【注2】”的张荫麟,在《中国史纲•自序》中也说“写中国通史永远是一种冒险【注3】。”更何况笔者之前也读过两部久负盛名的通史《国史大纲》和《白话本国史》。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在没有拿到书之前我是很忐忑的。

  竟然不厚,这是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看到 “通史”两个字,我马上就会脑补出白寿彝主编22卷《中国通史》一溜排摆在书架上的恢弘气势。但是此书从远古开始讲起,一直到清末(原书中从中华民国起的部分没有收入),如此大跨度时间,两位先生只用了不到350页的篇幅就做到了。或许对于看惯小说的诸位来说,三百来页并不算太薄,其实这并不容易做到。就拿笔者手头能得到几部通史为例。钱穆的《国史大纲》914页【注4】;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777页【注5】;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仅仅写到魏晋南北朝就用了506页【注6】。前文提到的张荫麟,他的《中国史纲》只有226页【注7】,但他刚写到了东汉建立。另据笔者粗浅地搜集统计,民国时期其他的通史也少有这样的长度【注8】。在这个连微博限制140字的时代,煌煌巨册的砖头书单从“体型”就能吓跑一众初学者。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此书已经得了一分。

  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用字体区分正文和补充阅读材料(新星的编辑还很用心地从原置于每讲末尾调整到文中相应位置)。这种做法在笔者所见的几本民国的通史中还从未见过(其他通史用字体区分的是编者自己的话与典籍原文,或者论点和论据)。由于这本通史的篇幅很少,所以正文多以“面”上的概述为主,补充材料则能显著增加读者“点”上的了解。当然这样也能方便只想抓主干的读者,这一部分可以省略不读,大约能节省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时间。

  通史首先要在“通”上下功夫。严耕望先生说过,通史要上下脉络连贯一气【注9】。顾继刚、张荫麟等诸位先生对这种条陈史实【注10】、光靠史料填充板面【注11】的做法也有所指摘。可见编撰通史时,最忌讳的就是把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做个拼盘就完事了。在这方面王宋两位先生还是比较注意的,在如此紧的篇幅中也能做到扼要地交代事件之间的前承下启,着力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囿于篇幅,试举几例。

  第三十讲最后写道:“从此(指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变入于衰乱时期。不但贞观盛世,不可再见,就是开元之治,也只能供一般人的追怀了。”(P142)而下一章所说的藩镇割据。它形成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安置安史降将。再举一个文化方面的例子。第二十八讲最后“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修证工夫为主,为后来宋明理学的先导”。(P132)由于下一章并没有顺承这个话题(直到第四十三讲《理学的风行与庆元党禁》才讲到这个内容),这样的提示可能有意义

  前文已述,通史决不能只是一堵光有史实之砖的墙,需要编者的提炼、总结、判断。王宋两位先生既不像某些老先生食古不化,也不像后世某些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着力做到不偏不倚去评述历史。这就避免了初学者会带着钻牛角尖的心态去解读历史。笔者就以本书对待神话态度说明

  一方面,本书认为不能把神话当做信史。“我们须得认明,这些发明,都只是集合了无数无名创作者积成的成绩……绝不是突然而来的创始。不过黄帝适逢其会:遂成了一个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P7)这就与我们现在的认识已经相近了。历史的记载反映的是黄帝那个时代众多先人聪明才智

  另一方面,本书也说到神话也不是一无是处、满口胡言,其中暗含着一些远古社会信息。“古代社会一般的进化情形,大都先为狩猎时代,次为畜牧时代,再进则为耕稼时代。现在把这些传说按照比观起来,也是伏羲在先,神农在后,于进化的序次都很相合。”末了,作者还以很激烈口吻为神话传说被不公正对待鸣不平:“我们如果以民俗学的见地来解释它,又怎能悍然不顾地否认一切呢!”(P4)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宋两位先生的评论简要精到,却不官腔,有时还有明显口语倾向,读起来并不索然无味。比如,对于刘邦在短短八年间把他那帮打江山兄弟一一解决,书中只用四个字“放出辣手”(P51)就刻画出刘邦的性格。又比如,提到汉灵帝开西邸卖官时,说道:“那就更不成样子了”。(P90)我可以想象地出来,在写这一句话时,编者捶胸顿足动作以及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王伯祥、宋云彬正是凭着多年来担当文史类专业编辑的经历,对读者需求的把握非常准确。这一点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篇幅、补充材料的呈现,还是明显的过渡语句、不偏不倚的点评、不打官腔的措辞,处处都在为普通读者着想。可以这么说,这是本真正面向入门者的书,一部“界面很友好”的通史作品

  最后,我谈点遗憾

  第一,是对作者和这个时代的遗憾。由于种种原因,这本讲义后来没有得到修订。作者之一的王伯祥此后为开明书店编集了《二十五史》及其《二十五史补编》【注12】;另一作者宋云彬则在1958年调入中华书局,成为点校本《二十四史》责编第一人【注13】。两位老先生如果在编完这两部大书之后,对于历史肯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也许会有更多高妙之论。

  第二,是对体例的遗憾。本书缺少一篇前言全面阐释自己的史观,能让读者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大时段上做一个全局性的鸟瞰。张荫麟《中国史纲•自序》、周谷城《中国通史•导论》都是分量很重的文章,分别论述了历史完型论、“标准”与“范畴”。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当时在昆明《中央日报发表,更是引起了热议。李埏先生说起此事,“联大自播迁南来,学术讨论热烈以此为最” 【注14】。

  【注1】孙亮,硕士论文《20世纪中国通史理论研究》,P16.

  【注2】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一版,P47.

  【注3】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P14.

  【注4】页数统计的版本为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一版)

  【注5】页数统计的版本为吕思勉《中国大历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

  【注6】页数统计的版本为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岳麓书社,2010年1月第一版)。

  【注7】页数统计的版本为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注8】这里列举有名的书仅仅是因为有很多民国时期的通史类书籍早已绝版,所以笔者无法得到实体书亲自验证,只能根据根据林镇国《20世纪通史编撰导论》附表《1920-40年代出版的部分通史类著作简评》(P44-P51)中提到具体页码、字数的通史做一记录,以供大家比较(正文提到的不再累述):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共达千页;王桐龄《中国史》两千二百余页;章嵚《中华通史》一千五百余页;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近三千页;金兆丰《中国通史》八百八十二页,约五十万言;周谷城《中国通史》一千二百页;陈恭禄《中国史》615页,约三十余万字(止于战国);吕思勉《中国通史》五百五十余页(注意与同人的《白话本国史》是两本书);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册》一五六页(止于战国);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四百页;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四零八页(止于战国);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七二八页,四十五万言(秦汉卷)。

  【注9】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P194.

  【注10】顾继刚,中国当代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P85.

  【注11】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P16.

  【注12】讲义1934年初版(据书前“编辑的话”);而后两本书1935年起陆续出版(据李雅《王祥波与<二十五史>及<二十五史补编>》,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1期,P35-39)。

  【注13】详见徐俊《宋云彬:点校本“二十四史”责任编辑第一人》

  【注14】李埏《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痛》,《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13.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三):我所期待的另一种“开明”

  “民国热”兴起有一段时间了。谈到“民国”二字,似乎会不自然生出种说不清道不明暧昧情愫官方不温不火的态度和民间有意无意的追溯,估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这一话题并行的双轨。

  前几年,民国国文课本的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毋庸讳言现实的追捧折射出对当下国文教材人文精神缺如的不满。“童趣”、“生活”、“自然”、“独立”是那时国文课本所彰显的气质。现在的课本有些篇目虽然也涉及以上主题,但也掺杂了很多东西,比如我至今搞不清楚那根扁担的归属,到底是朱德的扁担还是林彪的扁担。

  新星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开明中国历史讲义》即是根据1934年开明书局出版的历史教材重新编校的。从第一讲“传说中的古史”起至第七十讲“清代的学术”止,30余万字把中国古代史高明裁剪。因此,本书宜做中国古代史入门书籍,很适合现在的初中生做教材之外的补充阅读之用。其次,本书史料经得起推敲,立论公允,有利于培养“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我觉得最值得推崇的,却是全书浅近的文言,典雅蕴藉。雅驯的语言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越来越有支离破碎的危险。编辑还用心地配以插图和段落小标,插图解乏,小标使得全书的架构更为清晰,全书排版舒朗有序,看起来舒心。

  当然,书中宣传中提到的本书摒弃“假大空”说教云云,说是本书的优势有些牵强了,即便是现在的教材,对中国古代史的叙事,恐怕也犯不上“假大空”吧。倘这是本近现代史书籍,如此说来,才是大大的优势。

  本书自“中华民国”至“九一八事变”部分没能收入,甚是遗憾。我所期待的另一种开明就是,能够允许出版者的自由度再大一些,几十年前能在纸面上出现的文字,为什么要抹去?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四):用简朴对抗时光庸常

  不知史无以明事理,而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让学史之路亦漫无边际,面对浩如烟海无从切入。如何选择一本合适的史学教材开启心智、唤醒兴趣,是每一个信誓旦旦中国历史初学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作为读过不少学界公认的经典史学著作的同学,首次阅读此册《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感觉虽非惊艳,倒也可圈可点,如若妄作评判,其不失为优秀历史启蒙教材之一,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要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风格,大约便是“用简朴对抗时光庸常”。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虽繁星点点,但大部分的过渡亦乏善可陈。一本好的历史书,自然能够取精祛粗,又力求全面,把庸常时光经由历史学家的思想吞吐,成为体系鲜明、思路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本书编者王伯祥、宋云彬这两位史学大家,确实出色地完成了这样一项梳理历史的浩大工程,仅用31万字便将中国历史化繁为简、由博而约,比吕思勉以简明著称的《中国通史》少了整整7万字,实属不易。其语言风格朴素流畅,虽无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深厚古意,亦不比吕思勉先生更浅白生趣,但张弛有度,以白话杂以浅近文言,典雅通俗两相宜,可读性较强,相比今人樊树志先生在《国史概要》中的提纲挈领,其阅读体验更为舒适。此外,由于是两人合著,《开明历史讲义》的行文颇具特色,采取了两线并行的方式,历史骨架清晰,细节同样丰富。在正文部分,主打历史之脉络,文字简洁利落,甚有春秋古风,为了节省空间,亦采用列表等形式加以辅助,而穿插其中的附文部分,则更文思泉涌,或补充史料细节,或详细解释概念,或铺陈历史背景,抑或直抒胸臆,与注释相得益彰,两线互动,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感,使全书理性感性相结合,自然颇多生趣。

  在阅读本书时,常常想起之前读过的那些历史书。将数本历史讲义一字排开,相互比较,也不失为学习历史的有趣方式,就像是同一个故事,被不同的人讲述,竟产生了不同的意义。以先秦诸子为例,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中,作者的笔法极为精简,将各门派的主要思想作了简略概括,附文中引用了诸子史料及传说,仅用四页篇幅,交代了诸子争鸣的学说内容以及时代背景。与之写法最为接近的属樊树志的《国史概要》,但用词更为生硬,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背诵的文学常识。再观钱穆先生的为文,直接引用融会贯通,强调原典考据,加之点睛之笔的议论颇有文人之风,对其“大体儒家近乎是贵族的清客,墨徒却成了贵族的镖师。”之理论印象颇深。以上三种皆以文化作为此段历史的着力点,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将文化和政治完全分开,用了一整个章节的篇幅论述了中国思想史的脉络,将哲学和官守分而论之,将其社会学意义进行分析,篇幅最详尽,更强调整体的流动。到了美国尹佩霞女士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先秦诸子的理论则完全与政治挂钩,全篇皆是政府与行政的执政理念。同一段历史,所述角度同样百家争鸣,每一位不同的历史学家,带给我们的视角不尽相同,多读几种,思路大约会更为开阔。

  历史长河仍在滚滚向前,我们身处其中,却难免迷茫与混沌。学习历史,虽然未必能在现世生活中收获近在眼前的功用,但在漫漫的时光中,我们终究需要至少一本常翻常新的史学书傍身,那些过去的事情,将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历史比文学更简朴,但同样教会了我们如何对抗时光庸常。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五):细节,历史脉络中的痕迹

  作为普通读者时常会面临一个问题,知识储备不足造成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一些贯穿历史始终的元素的存在,从这一段到下一段历史之间的继承或改进的诸多关系的理解都是模糊不清的。写作者适时的点睛之笔就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明晰。

  越是普及性的通史类读本越是考验写作者的功底,厚积才能薄发。书写者本身需要对历史过程有一个清醒的前后连贯的认识,写出的东西才能精炼而又不会散乱甚至是混乱。

  远古的神话“……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当然无从置信。然而洪荒时代社会生活逐渐改进的象征,却被这些神话一一代表了。”

  神话距离我们很遥远,大多数都是作为传说故事在传播,这里作者提供了一种可以接受的历史角度。

  “……汉民族自有史以前即由西北方迤逦入于中原,分无数小部落。”为什么不是从东来,也不是从西来?原因是……

  从哪里来的问题一直是永恒的话题,为之提供详细的史料和论证让人能溯本求源。

  中国人一向对死者的鬼魂有一种敬畏感,在农村我的父母一辈人中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本书提供了一种可以接受的解释:“那时不但君位世及,百官庶职也多世守其业,所以报本敬祖的观念为一般人所同具。于是尊尚人鬼,一切卜听于祖了。”

  生存方式的继承让活着的人对逝者有一种尊敬,因为不敬而被人以为借口取而代之则让人感到本能的危机感。活着的人相信死去的人还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甚至有能力对活着的人做出影响。直到清朝末期,西方的自然科学概念还未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头脑之前,这种对死去的先人的敬畏都是这个社会团体的重要的精神信念。“……所以深陷一类的鬼话,到现在还能立足在一般的社会,正因国民心理的弱点,太容易给那些牵强附会的话头支配了。”

  “当春秋、战国之际……国无定交,士无操守”一个不稳定的战争局面下就是没有任何的规则可言,只要手里有资源,一个方案就可以被尝试并实施,作为个人就可以倾动一时。

  社会关系的不稳定在导致各个地理环境不同区域的人们更快的形成有自己特点的社会风气。“……如秦居关中,地势四塞,所以那里的住民,质朴强悍,乐于战斗。燕、赵地处高亢,便多慷概侠烈的勇士。齐地近海,那边的住民多因逐利相欺饰,……楚国崛起江南,非力辟草莱不能发展,所以人极轻果,勇于进取。余如魏地瘠苦,俗便俭啬;韩土狭隘,人多矜刻:尤足取证环境的支配了。”

  纵观全书,政治历史的演进作为基本的主线,文化、经济作为重要的补充和对后期历史的重要影响伴随期间。整体文风基本摆脱了呆板的史料堆积造成的数据疲劳感,非常耐读,客观性的评论也是一大特点。

  洋洋洒洒五千年的一部华夏历史,能从一个时期有特点的角度阐释并联系到日后某一历史时期的影响,不得不使人敬佩。小子不才,只有老老实实的多读几遍了然于心。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六):国史入门佳选《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读中国历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翦伯赞先生《中国史纲》、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凡此五部均属通史类著作,时间空间跨度巨大,从浩繁的史料中勾陈提取,虽无法面面俱到但是能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宏观的历史观。通史类著作不仅对作者的要求极高,读者自身的历史底蕴和见识也必不可少。所以在浮躁的当下,很难让人沉下一颗心来读史。于是我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读史。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序言中讲到:“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只是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随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带着温情和敬意,新星出版社推出了这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相信大家对开明书店并不陌生,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叶圣陶的《开明国语课本》等影响深远的著作均由开明书店出版。而新星这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根据1934年初版重印,书签中原版封面上印着:“开明函授学校出版”。本书共计31万字,从上古史到清代历史结束,共七十讲。原书还有民国成立到1931年间的章节,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没有收录。两位作者王伯祥, 宋云彬均是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都曾参与《四库全书总目》、《二十四史》这样重量级史料的点校与整理。本书秉持“发乎人文,忠于历史”的观点,在区区三十万字中脉络清晰,简明扼要地呈现了整个中国历史,由繁入简,而又在必要的细微之处不吝笔墨,让史实生动有趣跃然纸上,读罢让人受益匪浅。同时书中由新星出版社添加了必要的插图、表格、文字拓片、文物照片等帮助读者更加直观结合文字更加深入的理解题中之义。

  说回书中观点,普通读者接触最多的就是人教版的《历史》课本,但是钦定历史我们不好做过多评论,伟光正的历史没有那么多的血肉,同时服务于某种意识形态,它无助于我们形成更加完善和相对科学史观。而《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作为历史的讲义,治学严谨,立论公允,许多地方发人深省又颠覆一般人的认知。譬如第十六讲《汉室的再建》中提到王莽,我们在人教版《历史》中只得到王莽篡权和王莽新政两个模糊的概念,而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中,王莽变为有血有肉的人,书中提到:“王莽夺取汉朝,大半是为要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当时社会平度不均加剧,地主豪商与诸侯王勾结兼并农田,榨取农民的劳力。王莽新政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土地收归国有,实际上是抑制了土地兼并缓解了对农民的压迫和榨取。然而这就触碰了地主阶级的核心利益加之推行新政不力,导致改革失败政权覆灭。但是这样一个窃国者人人得而诛之的形象在两位作者的笔下成了悲剧的英雄形象。胡适先生也持类似的观点“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又如在人教版《历史》中我们只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中,第十三讲《黄老子治与儒家独尊》中为我们梳理了汉初黄老之术的盛行,文景之治时“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不能不说是黄老之治的成绩。再如人教版《历史》中,太平天国运动被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开端。而在《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第六十讲《太平天国的革命与捻回的响应》中,两位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没有一定的主义,几个领袖的结合全靠感情”,太平天国的革命简直就是“名教之奇变”。

  由是观之,《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确实是发乎人文,忠于历史。为读者梳理了历史的脉络,搭建起人文历史的框架,同时抹去了苍白的人名还原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读大部头的通史,这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确实是国史入门的佳选。七十讲有理有据,有宏观的认知又有工于细节的描写,让你不会枯燥又发人深省。感谢新星出版社在做好推理畅销品类图书的同时,一直在人文历史品类做出的大量工作与努力,使这么多珍贵的民国书籍得以重现于世。

  让我们能够带着温情和敬意去重读我们的历史,从这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开始。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七):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明书店出版了许多优秀课本和讲义,广受欢迎,风靡一时,如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于1932年初版后竟重印40余版次。当时的开明书店群星璀璨,拥有叶圣陶、夏丏尊、丰子恺、林语堂、朱自清、吕叔湘、顾均正、唐锡光、赵景深、王伯祥、宋云彬、金仲华、贾祖璋、周予同、郭绍虞、王统照、陈乃乾、周振甫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学者、教育家和编辑,“皆为一时之选”,他们学养深厚,功底扎实,编出的课本和讲义充满人文关怀,既注重知识的普及,又针对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编纂方式,表述准确,评价客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种高品质让开明的课本和讲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袖群伦,称雄多年。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的重要一种,由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和宋云彬先生合编,两位先生都是老开明人,是当时与叶圣陶、夏丏尊、丰子恺等先生一起编辑课本和讲义的骨干。本书初版于1934年。但80年来芳踪难觅。编者有幸搜寻到初版本,并把消息告知王伯祥之子王湜华先生和宋云彬之孙宋京其先生,两位先生目前正整理先人著作和日记,对此大感惊奇。王湜华先生说,父亲生前没有提到过这本书,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这本书确实算得上一个重大的发现。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共分七十八讲,从三皇五帝讲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宏观方面,化繁就简,由博而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让一部中华史了然于胸。中华历史五千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即使煌煌二十四史亦不足以详尽其细(描写其万一),何况短短几十万字!没有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资料的高明裁剪,显然难以做到。但这部书做到了。

  二、虽然在宏观方面写意勾勒,却在细节方面采用工笔手法,不吝笔墨,由简而繁,历史的鳞爪纤毫毕现,读来情节丰满,有料有趣。

  三、本书引用史料虽多,但都标明出处;论点平实公允,纯从史实推出。这本是史家著书常识,但将本书置于坊间,竟成特点,体现时代的差异,亦见民国学者著述之认真严谨。

  四、文字虽称白话,但杂以浅近文言,典雅而蕴籍,殊可回味。

  五、全书不受当时政治倾向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摒弃假大空的说教和预设结论,发乎人文,忠于历史,对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立论公允,识见独到。

  此次重版根据1934年初版排印,编者尽量保持原书的原汁原味,对于一些民国的习惯用法都予以保留。为了阅读方便,也做了一些调整:将原本的两册合为一册;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将附于每讲末尾的延伸阅读调整至文内相应位置;对明显的错讹进行了订正;删除了一些与现在地名不对应的地名注释;因某些原因本书未收录中华民国成立到“九一八”事变这部分内容。另外,原本无图,编者增补了不少图片。

  开放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八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重现人间,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回忆,更是人们对历史回归本真的一种期待。这或许是重版《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的某种意义。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八):走进历史长河

  在看书之前我是被两位文史研究大家王博祥和宋文彬吸引过来的,说句实话对纯讲历史的历史的书籍我不是很感兴趣,作为一个理科生,上学的时候我就极其讨厌背那些历史教材上的事件,归根结底也是源于教材对历史事件解说的枯燥乏味。

  都说读史足以使人明智,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但之前一直觉得没有什么书让我对历史感兴趣,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阅读了这本风靡民国的老开明讲义,不过这不是一本旧书,而是绝版了八十年之后又重新出版的。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的重要一种。开明书店拥有夏丏尊、叶圣陶、顾均正、唐锡光、赵景深、丰子恺、王伯祥、徐调孚、傅彬然、宋云彬、金仲华、贾祖璋、周予同、郭绍虞、王统照、陈乃乾、周振甫等学者、作家担任编辑工作,形成一支知名的编辑队伍。开明编出的教材切合实际,很受欢迎。开明的出版物注重质量,其内容、编校、纸张、印刷、装订、装帧设计都十分讲究,为读书界所赞誉。开明书店依靠朴实、严谨的开明人,创出了严肃认真出好书的开明风。那么同样作为开明书店的两名编辑的王伯祥和宋云彬合编的这本书在当时那个年代畅销是毋庸置疑的。

  这本书在内容上含盖面相对来说比较广,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成立,用三十万字写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书中不是简简单单陈述历史事实,而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把收录的各家对同一史实的不同观点罗列给阅读者,有些观点可能颠覆了我们了我们固有思维,比如我们都在谴责秦桧,但也有人站在另外的角度出来替他说话。还有商纣王,现在各大媒介还有我们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都在谴责商纣的昏庸残暴,但这本书中作者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记得有人也说过商纣王帝辛在位时重视弄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国力强盛之余,便兴拓土开疆之事,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商朝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击败商军,帝辛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至于商纣王是否昏庸残暴我们后世并不知晓。

  两位编者用独特的视角和辩证的观点如同讲故事般向我们揭示一个个历史,我想去深究哪个观点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作为后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学习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这本老版历史讲义的重版勾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我想这有一部分归功于两位编写者,如果没有过硬的史学功底以及论述能力,短短三十万字是没法将中华五千年历史勾勒在我们面前,虽然是八十年前的书,有点半文言的味道,但丝毫不影响阅读。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九):民国史学者眼中的历史

  作为一个写作者,很难脱离当时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进行创作,比如当代文学史上左翼文学、农村文学、先锋文学的产生都与当时政治、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史学也是如此,中国史学自《春秋》、《史记》确立以来,由各个时代的史学者进行编写,处于政治等不同原因,也各自带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这代人读到的中国历史教材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其体例、语言自然也为建国后的史学风格。《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这本书初版为1934年,由出版年份便知此书定带着当初的民国味道,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民国史学者眼中的历史。

  黄仁宇曾说过“写历史的人也像游山水的一样,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过程,回顾上游的山脉形势,则对其组织结构,更多了解”,《開明中國歷史講義》的编者王伯祥、宋云彬作为著名的文史学家,注意到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是站出来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如佛教教理的影响,一直提到当今社会,“到现在还因为社会的混乱,有一些人仍在佛教教理中找寻心灵上的慰安”。正因为从较长的时段来把握历史,使读者能体味到历史发展的动态感。以前中学时学历史,就一个字——背,只要照本宣科得背下来,不拿高分都很难。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不自觉把中国的历史割裂开来,形成了条条框框。在《開明中國歷史講義》中,历史是连贯的、动态的,人物是鲜活的、有性格的。如对于汉高帝的刻画,该书不吝笔墨地描写出汉高帝登上帝位杀戮功臣的心态,“他竟杀白马,告天立誓,把‘非刘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心事,明明白白地宣布一个痛快”, 而后笔锋一转,“我们且看他身后的变幻吧,便可看出为一家计算的破绽了”,短短几句,汉高帝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一个“且看”便开启了汉高帝身后事。

  此讲义语言简明扼要,虽为半文言,但浅显直白。如讲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从汉族文化入手分析中国不易变更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引申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深远的影响,比某些历史教材上直接对鸦片战争的影响列出的“一二三四”,要通俗易懂得多。

  历史本不该是暮气沉沉的,它就应该是动态、丰富而有趣的。《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因篇幅局限,不可能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叙述得具体饱满,它是对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概述,可以作为培养对历史兴趣的入门书籍,通过对整个中国史笼统的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阶段再细细研读。

  《開明中國歷史講義》读后感(十):走进“开明”大历史

  走进“开明”大历史

  文/ 向沐然

  说起中国历史,从远古史里的伏羲女娲到炎黄,夏商周的神权政治,然后是秦始皇开始到清末几千年来的皇权社会,还有近代的民国。这些所发生过的故事,横穿上下五千年,源远广博,说不尽道不完。

  一直觉得自己是喜欢历史的,亦看过几本关于历史的杂书。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因素,更喜欢看一些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人物或事件,一遍一遍的深入了解,会反复思考历史学家们对于他们的不同看法,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话,知道的永远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皮毛而已。亦想要快速深入了解中国更多历史里的人物与事件,看一些书时又觉得章节太过枯燥冗长,文言文较多难懂,再而退却至作罢。总想能有一本简洁却有深度的书籍,能把这一切展现在眼前。

  今日,这本仅仅三十多万字的《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恰好满足了我的愿望,脉络清晰,简明扼要,亦感到内容丰富,且白话文比较多,易懂。所呈现的历史知识全取精华,甚至感觉是立体的,仿佛穿梭在历史的时光机里。

  在这本两位老先生合著的书里,自然是以关于各个朝代的盛衰变更为重点来写,突出于政治上的雄起与失败,辉煌与衰弱,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事件还会单章细诉,不单是政治,中间会穿插各个朝代的文化、宗教、学术与制度的章节。书里又分有正文和附文小字部分,关于正文自然是概述,而在小字部分则是补充的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与背景,或是关于一些人物官职学说等各方面知识的详细解释,两者的相互交叉,可以让你看的时候对于一些点更加明了,这在视觉上也是某种享受。另外在每页的侧边还会标上几个字的章节概要,一目了然。故,这本书十分适合作为中国历史的入门读物,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一些要点,去深挖自己更想知道的。

  向来关于历史里的一些事件,我们总能听到各种不同的观点与说法,毕竟是历史是过去的事情的,后来人只是探索过,并未亲身经历。而在这本书里,两位老先生始终保持着客观的态度,没有去绝对的表明对哪种说法的倾向性,如“玄武门之变”,到底是怎样的?前几天才看到有书上说李建成并不是因嫉妒李世民故意去谋害弟弟,而是李世民改写了历史,李建成实则是个温雅有作为的人,可他到底是怎样的人?老先生们也直接在注释里写道:“历史所载,都是偏袒太宗的一面之辞,真相如何,已无从查考了。”……要知道,历史是可以被篡改的。所以才有人不断的在需找真相吧。

  常常觉得读历史就像去了另一个世界,看到历史里大多都是在不断的推翻旧的王朝呀,不断去征服更多的地方,不断更新认为好的制度。虽然总有逃不开的厄运,但总会展开历史新篇章,走着走着末日的灰暗又开始渐渐变晴。

  开明历史,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看介绍,80多年前有个“开明书店”,自然不止于此。开明即明智,都说“读史明智”,不过这个“智”,我应该还没明。历史蛮好看,我还是继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故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