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0: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的读后感10篇

  《译家之言-翻译大道》是一本由余光著作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一):美好中文的样子

  想要看清事物真实模样,不妨离远一点,甚至站在它的对立面

  语言之间虽算不上对立的存在,但必然大有不同。译者是语言的桥梁。一个优秀的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都真正精通。站在翻译的角度,能够更清楚感受语言间的差异,也更深刻地领略语言自身的美妙之处,也更能理解问题所在

  余光中是诗人散文家,也是翻译家。在《翻译乃大道》中,作者就像一个为我们敲响警钟的人,用身体力行,哀“中文式微”,批“西而不化”,痛“白而不化”,斥假洋学者。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守护美好中文的样子。

措词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常态

  这是全书重要一句话,这便是美好中文的样子。

  在这个崇尚多元和高效的时代,我们置身于信息洪流之中,思维习惯文化正不断受到多方位影响。而中文也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是,它历经千年的沉淀,它的简洁、对称、灵活、铿锵,不应就这样被轻易地冲刷掉。

  我们平时读的、写的,都在不经意间将这些美好慢慢丢失掉。令人赞叹和沉醉的文字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通用化”、“公式化”的语言,显得如此刻板累赘和平庸。

  像是完成机械指令,“基于……的考虑/这个原因”成了模板、“……的存在/……的发生/……性”也是标配、形容词“的”非带不可、连接词“和”连个不休;甚至成了翻译体,全无自然之感。

  好的文字应该是有韵味的,自带古典而高级美感

  中文富于“弹性”,简略缺省如国画里的留白,不会令意韵残缺,反而更简洁有味搭配组合之灵活,也让表达有近乎无限种可能想象力尽情驰骋;遍地是浓缩的精华,四字成语或词组,取之妙用,精确表意,更富神韵诗词歌赋的遗产,不只是流传千古文学经典,更是节奏韵律审美长短平仄,深入血脉……

  重新认识中文,提升语言品味,审视日常运用,很有必要。这不是苛求落笔生花,读必美文,写必佳作。而是从发现潜在问题,摒弃不良习惯开始回归自然表达,回归“中文生命的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源头,让这些美好的文字继续流传下去,塑造自己滋养后人;对优质的文字有所追求,带着批判眼光阅读,提升鉴赏力;检视自身书写表达的毛病,不断修改养成习惯。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中文就是其中之一。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二):翻译家必定是学贯中西大师——光芒四射的余先生

  关于翻译艺术感悟来源于coldplay的网易版本的翻译,下面把翻译贴出来。

  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大千世界曾由我主宰

  巨浪也曾因我之命澎湃

  而今我却在黎明独自入眠

  在曾属于我的大道落寞徘徊

  I used to roll the dice

  Feel the fear in my enemy's eyes

  Listen as the crowd would sing:

  quot;Now the old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凡人生死曾由我主宰

  尽情品味惊恐在死敌瞳孔绽开

  欣然倾听百姓高歌喝彩:

  “先王亡矣!新王万代!”

  One minute I held the key

  ext the walls were closed on me

  And I discovered that my castles stand

  Upon pillars of salt and pillars of sand

  此刻我手握权位经脉

  转瞬才知宫墙深似海

  恍然发现我的城池

  基底散如盐沙乱似尘埃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听那耶路撒冷钟声传来

  罗马骑兵歌声震彻山海

  担当我的明镜利剑和盾牌

  我的传教士屹立边疆之外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Once you go there was never,

  ever an honest word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一旦你离开这里便不再,

  不再有逆耳忠言存在

  而这便是我统治的时代

  It was the wicked and wild wind

  lew down the doors to let me in

  hattered windows and the sound of drums

  eople couldn't believe what I'd become

  凛冽邪风呼啸袭来

  吹散重门使我深陷阴霾

  断壁残垣礼崩乐坏

  世人不敢相信我已当年不再

  Revolutionaries wait

  For my head on a silver plate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起义大军翘首期待

  有朝一日我站上断头台

  恰如傀儡随吊线寂寞摇摆

  悲哉,谁又曾渴望万人摸拜?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听那耶路撒冷钟声传来

  罗马骑兵歌声震彻山海

  担当我的明镜,利剑和盾牌

  我的传教士屹立边疆之外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

  ever an honest word

  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我亦知天堂之门不会为我敞开

  不再有逆耳忠言存在

  但这却是我统治的时代

  机缘巧合有人推荐了余光中的这本翻译乃大道,符合我当年听这首歌的感想。有灵感译文,像投胎重生灵魂一般,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直译甚至硬译,死译,充其量只能成为剥制的标本:一根羽毛也不少,可惜是一只死鸟,徒有形貌,没有飞翔

  读书要读大家是因为泰斗级的人物语言严谨,文学根底深厚。虽然我读普通译本文学作品时,总会有拗口,文意复杂难懂情形出现,但我总是认为自己理解水平有限。读完余光中教授的这本书,真有醍醐灌顶之意,译者本身中文水平的局限也造成了读者的阅读障碍。近代之后的中文深受英文影响,造成了抽象名词的滥用,弱化了中文动词的使用。既缺乏生动性,又增加了中文的阅读障碍。用最短小精悍、信达雅的文字去写作才是中文流传至今的要义。措辞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才是中文生命的常态。

  余先生的“的的不休”真的是一语双关,用了“喋喋不休”的音,但表达的是形容词泛滥的语言环境美丽的,勤劳的等等,其实本身这样的词汇就已经是形容词的意义,加了一连串“的”造成了语言的贫乏拗口。这点真的是佩服至极,这位泰斗在这本书中不但是翻译家、散文家更是一个可爱的“批评家”,放在现在也是吐槽大王,我们书本中的何其芳、艾青等名家诗人的诗词被可爱的余先生批评的缺乏文字美感、冗长拗口,但是句句在理引经据典逻辑严谨。

  读书要读名家,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当我们读这些书籍时候无形中会为我们树立一个标准线,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帮助我们在这茫茫世界中留下最珍贵东西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三):继续中文阅读

  《翻译乃大道》书评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台湾高校的英语教授,主要方向是中西比较文学。由于研究比较文学,所以,他能够清晰地知道两种文学之间的差异,也能更细微明白中国文学的特色。在《翻译乃大道》中,余光中强调成为翻译家所具备的条件:1)至少精通两种语言,精通就是能够无障碍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2)具备将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时,能够保持其译文的可读性,具有原文的韵味和译文的用于习惯。

  余光中在《翻译乃大道》中谈到的翻译是指,将西文翻译成汉文。要成功的完成这项使命需要知道西文语法和句子结构,以及西文如何遣词造句同时更需要知道汉文的特色。他认为,现代白话文存在很多毛病,最大的毛病是过于“欧化”,即太多的句式和结构都是西文式的。那么,为什么现代白话文会存在大量欧化句式?余光中大略把现在白话文发展史梳理了一遍。早期现代白话文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其目的是为了使汉文完全摒弃古文的笼罩从而能够摆脱儒道两家对中国人思想的牵制,为了学习西方的“德莫克雷西”(democracy)和“赛恩斯”(science)。早期从事白话文写作的人,接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教育,他们的汉文功底非常深厚,因此,在推行现代白话文过程中,没有用太多的欧化句式。但随着白话文在报刊、文学上出现越来越多时,由于学习白话文的人汉文功底不行,有非常崇拜西文,导致很多现代白话文越来越欧化,很难再有汉文简练优雅的特色。现代白话文发展至今,已经非昔日初创时可比,原因在于,现代白话文吸收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再次使汉文走上正常轨道。但尽管如此,现代白话文依旧存在欧化倾向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几乎生活在“欧化”中文体的环境中。日常常见的“欧化体”主要包括,名词抽象化、形容词“的”化,虚词过度使用,套用西文的从句句式等等。名词抽象化本来主要出现在西方科学用语中,逐渐也被用于日常用于。“可读性高”是一个常见的抽象名词,余光中认为,这样的抽象化其实可以用形容词代替,比如用“值得读”、“好看”代替。可能我们浸泡在“欧化”文体中太久,反而绝对“可读性高”更妙、更亲切。形容词“的”化更是常见的弊病,余光中称之为“的的不休”,表明现在白话文在句子中用太多“的”,计划所有形容词都是“…的”。“美丽的”本来直接可以用“美丽”。在汉文中,很多词语本身就是形容词,根本不需要“的”,例如,“漂亮”,“高贵”,“善良”,“秀色可餐”,“囊中羞涩”,“人高马大”……“的的不休”另一个原因是,西文中有很多定语以及定语从句,翻译成汉文也会出现“的”。这有时很合理,如,“The girl dressed in a white skirt is my sister.”翻译成汉文是“那个穿白色裙子女孩是我妹妹。”在这个句子中,dressed是girl的后置定语,white是skirt的前置定语,但在汉文通常都把定语前置。但有时很不合理,如“I know a girl whose mother is a pianist.”就不应该译为“我认识其母亲钢琴家的一个女孩。”而应译为“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母亲是钢琴家。”这种译法是把定语后置。

  现在知道,自己很多时候,都在读写“欧化”文体。如何避免自己写的东西过度“欧化”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翻译乃大道》,我给自己的途径是:1)阅读更多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古典白话文小说;2)阅读更多优秀的现代白话文作品;3)阅读更多西方原著。通过这种训练,我相信以后自己能够翻译出或写出合格的现代白话文作品。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四):可以看看,对了解古文,白话,英文,都有帮助

  先说简单的吧,就一句:要说人话,越精炼越好的那种。 应当这么说,虽以翻译为题,余老所谈,可不止是翻译。更有对中文现状的梳理。 他本身古文底子比较足,又通西语。自然有资格讲这些。不过嘛,就好像他批评朱自清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斟酌地来看看他的东西呢。 就个人而言,会觉得他的散文最好,翻译也成,次之以评论和诗歌。当然,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也没见着说评论个冰箱还得自己会制冷吧? 大体主张我还是非常赞同甚至于赞赏的:翻译需通中文;先求顺,再求确;最好的地步是,这话像是中国人说的。 态度我也很敬仰,不厌其烦的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看的确实有点眼花。不如说,古文修养惊艳。 在讨论杜甫那句诗的时候实在太精彩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一个字一个字的换,多亏这本书我才理解了杜甫的那几首诗,也算意外之喜。 亦可证其古文底子着实不虚,其实英文也大概有所感觉,只是自己没有半分基础,不能体验吧。 总言之,虽不如散文那么简练亲切,毕竟是说理文章,却也值得四星了,想了解翻译和创作这两个方面的话,应该都能有所助益才是。 *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五):對中文寫作也是他山之石

  因文學譯版選擇而注意到這個主題。即便對翻譯不感興趣,就是對常事中文寫作的人來說,也可做他山之石:書中例舉翻譯體對中文的侵害,在寫作中很值得參考,一些謬誤當引以為戒。

  此書為余先生關於翻譯的歷年短文、講稿合輯,扣一星就因書中一些觀點和舉例多有重複。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少收獲:

  ①中西文字系統的異同優劣,也由文字系統區別切入,可見中西文化的差異。

  ②從翻譯的角度去體會中國古詩(文字的韌性與空間、留白、意境、距離)、英文詩(節奏、音韻),作為讀者一覽而過與身為翻譯斟酌考量有很大區別,翻譯字斟句酌提供一個細部更深入的詩作解讀。

  ③西化中文、翻譯體的文法毛病,常易犯的行文錯誤。多篇都有,《翻譯和創作》一篇比較典型。慚愧的是,根據問題回看自己寫的東西,也有不少毛病,也許看得多了,不知不覺就中招。前幾篇中西文化比較讀著還穩坐旁觀,之後心裏暗流冷汗。

  ④英文倒裝、從句、形容疊加的中文譯法。

  ⑤二、三十年代中國白話文先驅們的黑名單和白名單。

  我理了一下,慎讀者:何其芳(多次作為典型反面)、艾青、朱自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徐志摩。

  瑕不掩瑜或功底深厚未走形者:林語堂、梁實秋、錢鐘書、王力、朱光潛。

  名單我後面才想起來理,可能有遺漏。

  ⑥翻譯系課程學習體系借鑑。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六):书到读时方知少

  没看书之前,我对杜甫的印象只有那个悲天悯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瘦长脸上眉眼都快要抱在一起,怎么走也走不出衰运的人。如果换做吴老师,肯定要看看他的八字,然后低头说,水在金上,抽刀断水水更流,都是做无用功的命格啊。世事多舛,那么多人明明不如他,却都混得风生水起,不易乐乎。这是一个时运不济,满腹才华只能后世流传的悲愤才子的故事。

  但看到余光中对杜甫的描写后,我宛如回到高中课堂,重上了一遍语文课。“中国古典诗的句法,到了杜甫手里,真是进入了一片新的疆土,可以说是纵之敛之,吞之吐之,反复回旋,无所不宜。”杜甫在律诗中将字的功效发挥到极限,而且将辞的次序安置到最大张力。像“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真是绝妙!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杨绛老师说的,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不够多的道理。大多数时候,我都呆在舒适区里洋洋得意,实在是太过井底之蛙了。说出逻辑一致、前后连贯、语义充沛的话,写出词真意切、具备画面感、动作空间、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留下一段唇齿留香,多日之后仍能清晰记起的思想。这些都是需要一个人长期刻意练习,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绝不是冲一冲,然后就歇息下来的结果。

  继续读书~~~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七):翻译乃大道,译文不好直接影响中文,好东西万不可丢弃。

  读罢本书顿觉当头棒喝,外语没学好,中文也说不好。起初的阅读,余老频频提及汉语的西化,我还不以为意,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再回头审视自己的写作,余老点到的问题,我全部都有,就在刚刚,我把本周的读书笔记重新修改了一遍,又发现了很多问题,不是语病的问题,而是看上去说的没什么毛病,但确实破坏了中文的生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繁琐和生硬。

  我本来中文底子就不厚,大学学了点外语,平时又喜欢读外文书籍,看外国电视剧,我的汉语被侵蚀的程度犹如病入膏肓的患者。余老列举的例子使我意识到,除我之外,外在的语言环境也同样糟糕。中文的生态破坏的程度,日益加深。

  那中文的生态是什么呢?

  措词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

  用这几条准则来检验自己的写作,一时还很难察觉问题的严重性,待我细细道来。

  先举个刚刚发生的小例子,我刚就写出了一个句子:这件事该不该办,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看上去是不是没毛病?其实“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就是英文中有反身代词ourselves,我就不自觉的用了“我们自己”,其实中文由“我们”就完全可以表达清楚意思。这种繁琐的中文就是被西化了的不好的中文。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一、中文之美:

  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年轻的文学之一:最古老,是因为我们的《诗经》比荷马的史诗为时更早;最年轻,是因为中国的文字弹性极大,文法变迁极小,因而一千年前甚或两千年前的一首诗,往往能以原文诉诸今日的读者。李白的《下江陵》,十二个世纪后诵之,仍似刚刚酦醅出来的那样新鲜。

  中国古典文学所以能如此“寿而不耄”,大半得归功于中国文字的特性。中国文法的弹性和韧性是独特的。主词往往可以省略,例如“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甚至动词也可以不要,例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中国文字,又往往一字数用,极经济之能事。例如一个“喜”字,至少就可以派四种用场,当作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加上名词不标单复数(“临风听暮蝉”,是一蝉还是数蝉?),动词不标今昔(几乎一切动词皆是眼前事,但释为追忆往事亦无不可),省去的主词不标人称(“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究竟是王维写“她”呢,还是女孩子述“我”?),乃使中国古典诗在文法上和意义上获致最大的弹性与可能性。

  相较英文,好处是思考缜密,缺点也就是过分繁琐。比如英文就有冠词、前置词、代名词、联系词,时态,语态、欧洲的语言更是名词分阴阳(中)型,名词前面的冠词和形容词全部跟随改变。动词根据时态有多种变位。

  被外文化的中文有两大特点:繁琐和生硬。

  二、繁琐。

  ①滥用代名词,括号里的代名词去掉了,才是中文的表达习惯。

  1.那张唱片买了没有?

  买了(它了)。

  (它)好不好听?

  (它)不太好听。

  2.你这件新衣真漂亮,我真喜欢(它)。

  3.他这三项建议很有道理,我们不妨考虑(它们)。

  4.花莲是台湾东部的小城,(它)以海景壮美闻名。

  5.舅舅的双手已经丧失了(它们的)一部分的灵活性了。

  ②受英文and影响,滥用“和”,可用“而”替代。

  6.一年有春、夏、秋和冬四季。

  7.李太太的父亲年老和常生病。

  8.我受了他的气,如何能忍受和不追究?

  9.同事们都认为他的设计昂贵和不切实际。

  ③滥用介词“关于”,“有关”,“对于”,“作出”,“存在”,“们”

  10.你有(关于)老吴的消息吗?

  11.(关于)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罪(的问题),谁也不敢判断。

  12.作为(做)一个丈夫的他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个市长的他却很成功。

  13.缇萦已经尽了一个作为(做)女儿的责任了。 14.(对于)这件事,你们还没有(作出)决定吗?

  15.敌方对我们的建议尚未作出任何的反应。

  16.对独裁者的暴政他(作出)强烈抗议。

  17.报界对这位无名英雄一致作出哀痛与惋惜。

  18.兄弟两个争论了一夜,最后还是哥哥(作出)让步。

  19.杜甫的诗中存在着浓厚的人民性。

  20.台北市的交通有不少问题(存在)。

  21.中西文化的矛盾形成了代沟(的存在)。

  22.旅伴之间总难免会有磨擦(的发生)。

  23.我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香港(的原因)。

  24.本市的医师(们)一致拒绝试用这新药。

  25.所有的伞兵(们)都已安全着陆。

  26.全厂的工人(们)没有一个不深深感动。 27.这本小说的可读性颇高。

  28.这家伙说话太带侮辱性了。

  29.他的知名度甚至于超过了他的父亲的知名度,虽然他本质上仍是一个属于内向型的人。

  30.王维的作品十分中国化。(中国的韵味)

  ④滥用被动句

  中文当然早已有了被动句式。但是很少使用,而且句子必短。例如“为世所笑”、“但为后世嗤”,“被人说得心动”、“曾经名师指点”等,都简短而自然,绝少逆拖倒曳、喧宾夺主之病。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除了“被”、“经”、“为”之外,尚有“受”、“遭”、“挨”、“给”、“教”、“让”、“任”等字可以表示被动,不必处处用“被”。其二是中文有不少句子是以(英文观念的)受词为主词:例如“机票买好了”,“电影看过没有?”就可以视为“机票(被)买好了”,“电影(被)看过没有?”也可以视为省略了主词的“(我)机票买好了”,“(你)电影看过没有?”中文里被动观念原来很淡,西化之后,凡事都要分出主客之势,也是自讨麻烦。其实英文的被动句式,只有受者,不见施者,一件事只呈现片面,话说得谨慎,却不清楚。“他被怀疑并没有真正进过军校”:究竟是谁在怀疑他呢?是军方,是你,还是别人?

  ⑤滥用“当......之后”,“当.....的时候”

  31.当你把稿子写好了之后,立刻用挂号信寄给编辑。

  32.当许先生回到家里看见那枝手枪仍然放在他同事送给他的那糖盒子里的时候,他放了心。

  33.你怎么能说服他放弃这件事,当他自己的太太也不能说服他的时候?

  可简化为:

  句31.“你稿子一写好,立刻用挂号信寄给编辑”。

  句32.“许先生回到家中,看见那枝手枪仍然放在他同事送他的那糖盒子里,就放了心”。

  句33.“这件事,连他自己的太太都无法劝他放手,你又怎么劝得动他?”

  三、生硬。

  ①英文好用形容词子句(宾语),但在文法上往往置于受形容的名词之后,成为追叙。中文格于文法,如要保留这种形容词子句的形式,常要把它放在受形容的名词之前,颤巍巍地,像顶大而无当的高帽子。要化解这种冗赘,就得看开些,别理会那形容词子句表现的身份,断然把它切开,为它另找归宿。

  如:1.献身于革命的壮烈大业的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2.人口现正接近五百万的本市,存在着严重的生存空间日趋狭窄的问题。

  3. 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是一种浪漫的最多只能维持三四年的迷恋。

  前引三句不妨分别化为:

  句1“他献身于革命的壮烈大业,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句2:“本市人口现正接近五百万,空间日趋狭窄,问题严重。”

  句3:“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是一种浪漫的迷恋,最多只能维持三四年。”

  ②“的”字的滥用

  英文里引进形容词子句的代名词和副词如which、who、where、when等等,关节的作用均颇灵活,但在中文里,这承先启后的重担,一概加在这么一个小“的”字上,实在是难以胜任的,中文里“的,的”成灾,一位作家如果无力约束这小“的”字,他的中文绝无前途。

  他讲了老李的许多往事”,原是一句干干净净的话,改成“他讲了许多有关于老李的往事”,便是滥用虚字,平添麻烦。

  “五四”以来,为害最大的虚字,便是出现得最频的那个“的”字。我常觉得,知道省用“的”字,是一切作家得救的起点。

  《荷塘月色》便有这样的“的的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短短一句话就用了七个“的”,文笔这么冗赘,哪里称得上范文?许多作家或出于懒惰,或出于无能,把形容词和名词的关系,一律交给“的”字去收拾。

  换了今日比较有心的作家,大概会这样改写:月光隔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而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弯弯,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至于冗词,则品类繁复,不但包括许多碍手碍脚的虚字,还有一些不必要的实字。滥用代名词便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所有格。

  (朱自清写这篇问的时候本人才二十四岁,白话文也才三岁。)

  ③英语中常常有句子做宾语,或者用句子做为名词的定语从句。但是放到中文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啦。

  4.我决不原谅任何事先没有得到我的同意就擅自引述我的话的人。

  5.那家公司并不重视刘先生在工商界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经历的这个事实。

  6.他被委派了明天上午陪伴那位新来的医生去病房巡视一周的轻松的任务。

  改为:

  句4.任何人事先没有得到我同意就擅自引述我的话,我决不原谅。

  句5.刘先生在工商界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经历,这件事,那家公司并不重视。

  句6.他派定的任务轻松,就是明天上午陪伴那位新来的医生,去病房巡视一周。

  警惕,警惕,可细细品味余老的例句。不要把我们的文字中好的地方丢弃,学来的东西让语言变糟糕。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八):翻译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未来翻译还继续存在吗?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手机翻译软件迅速普及,翻译行业将受到极大冲击。而像其他行业一样,翻译技术人才会被机器替代,翻译艺术家会具有更高的价值。余光中先生在《翻译乃大道》里分析:如果要翻译对象是优美作品,不同翻译家翻译各有千秋,那么这类翻译属于艺术。如果译者只求正确,读者只求能懂,那么翻译不过是技巧。

  翻译技巧输入和输出环节都将被人工智能替代。通过手机,语音、文字、图像都能迅速输入,云端处理。在输出形式上,人工智能超越了传统翻译。比如可以在图片上直接显示译文。所以谷歌2002年就提出一项计划,把人类所有书籍收录,供人检索。等到人工智能翻译技术进步时,人们直接点开任何书,选择自己擅长语言就可以流畅阅读,根本察觉不到语言的障碍。除了图像翻译,人工智能还能同时输出不同语音版本,甚至可以包括国内许多方言。想象一下,一个老太太直接说客家话,就能直接被翻译为阿拉伯语,这在以前需要几个翻译才能完成。翻译技术人才最终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但翻译艺术不会被替代。余光中认为“翻译是相互妥协的艺术”,以英文翻译为例。不能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洋调的中文,满篇都是“的”,全文都是长句。也不能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冯象先生在《智慧书》序言部分举了一个例子:

冯象译注《智慧书》序言

  翻译艺术需要文学功底,文字变成了美学,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就像余光中先生,自身也是优秀文学家、诗人,翻译作品更加隽永、优美。如此大师,人工智能如何替代?翻译大道博大精深,不可替代。

涂鸦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九):中文不好怎能翻译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因上面这段话,“余光中”这个名字被我牢牢记在了心中。无法描述初见这段话时内心的震撼,因其写得实在太美。不过时隔几年,我才开始认真看余老师的书,一看便叹相见恨晚。终于有人也觉得语文课本上的《荷塘月色》写得很啰嗦了。

  《翻译乃大道》这本书是余光中老师不同时期所写文章的合集,很多观点和内容前后都有重复。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出四点内容:

  一、翻译的意义

  译者的地位一直很尴尬:稿酬没有作者高,名气也比作者更难获得,教授的提升也只看论文不看译作。好的翻译有时候比创作更难,但是如果书译好了,大家称赞的是原作者,如果书译得不好,大家便想起来骂译者了。这样一来,很多人对翻译便失了动力,觉得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那翻译有什么意义呢?

  翻译,往低了说,是一门让个人讨生活的技能;往平了说,是引进思想和技术的通道;往高了说,是影响世界的力量。

  【没有翻译就没有基督教。(同理,没有翻译也就没有佛教。)

  “钦定本”的《圣经》对17世纪以来的英国文学,尤其是散文的写作,一直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从班杨以降,哪一位文豪不是捧着这本译本长大的呢?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文学里,翻译起过巨大的作用。( 节选自P196,<翻译乃大道> )】

  就如此书封皮背面所写,“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 就是翻译的伟大意义。

  二、翻译是有限的创作,创作是自我的翻译

  很多人认为翻译只是门死板的技术而不是门创作的艺术。这种理解是有误的。直译并不代表准确,反而还会扭曲原文,让本流畅的原文变得晦涩难懂。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要想精确还原原文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还原原文的文风和隐藏的各种梗,就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译文句法和文字。既然译者有了选择空间,那也便有了创作行为。只不过,这种选择是囿于原文意思范围之内的,所以是有限的创作。

  【真有灵感的译文,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直译,甚至硬译,死译,充其量只能成为剥制的标本:一根羽毛也不少,可惜是一只死鸟,徒有形貌,没有飞翔。( 节选自P39,<翻译和创作> ) 】

  同样,一个作者的创作也相当于翻译,只不过其翻译的不是其他作者的文字,而是自己具象而凌乱的经验或抽象而发散的思考。

  【创作也可能视为一种“不拘的翻译”或“自我的翻译”。在这种意义下,作者在创作时,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读者欣赏那篇作品,过程恰恰相反,是将文字“翻译”回去,还原成经验。)(节选自P43,<翻译和创作>)】

  三、中文的特性

  要选对句法和文字,就得精通中文。精通英文(原文语言),是为了能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作者意思;精通中文(译文语言),是为了精确表达原文意思,并传递给读者。前者是输入端,是外文理解力,后者是输出端,是中文表达力。若有一端运作不良,那译作便不可能理想。

  那中文有哪些特性?

  比起注重时空顺序,因果逻辑的其他语言,中文没有动词时态变化,没有名词单复数变化,也常常省略主语、连词、冠词和介词,是一种极具弹性的文字。明白了中文的这些特性,我们才能有意识地远离啰嗦拗口的西式中文。

  【中国的古典诗有一种圆融浑成,无始无终,无涯无际,超乎时空的存在。由于不拘人称是省略主词,任何读者都恍然有置身其间,躬逢其事之感。由于不拘时态,更使事事都逼跟前,历久常新。像不拘晨昏无分光影的中国画一样,中国诗的意境是普遍而又永恒的。( 节选自P31,<中西文学之比较> )】

  【比起来,还是中国文化看得开些 —— 阴阳不分,古今同在,众寡通融,真是了无绊碍。(节选自 P194,<横行的英文> )】

  四、坏翻译体盛行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中“的”字频率不高,而随便拿出一段现代文字数一数,基本每两行就有一个“的”字。

  英文思维的直接影响加上无所不在的劣质翻译体的间接影响,现在很多人下笔就是拗口啰嗦的翻译体,用多余的字句表达含混的思想,逐渐远离了简洁灵活的传统中文文法。要警惕这现象,熟悉中西文各自的特性,而不要被外文带了去。

  【再以旗和风的关系为喻。译文是旗,原文是风,旗随风而舞,是应该的,但不能被风吹去。这就要靠旗杆的定位了。旗杆,正是译文所属语文的常态底线,如果逾越过甚,势必狂摧旗飏。( 节选自P234,<作者、学者、译者> )】

  根据<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节,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要注意的点:

  1、主语

  中文常以具体名词,尤其是人为主语,少用“抽象名词”做主语。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短语)做主语,而很少用一个名词(名词短语)做主语。

  例如:【中】选购书籍,只好委托你了。【西化】书籍的选购,只好委托你了。

  2、动词

  忌用“万能动词 + 抽象名词”取代动词。

  例如:【作出】、【进行】

  3、名词

  忌用“伪术语”,学术化的抽象名词。

  例如:【XX性】、【XX度】、【XX主义】

  忌用重复词。

  例如:【观众们】、【民众们】

  注意“之一”的使用,多是画蛇添足。

  4、连接词

  注意连接词“与”、“和”的使用,多是累赘。

  5、介词

  注意介词“中间”、“有关”、“由于”的使用,多是累赘

  6、副词

  注意副词“地”的使用。

  7、形容词

  少用形容词后“的”。

  8、句子结构

  中文常用后饰,用后饰更顺,跟美。

  9、主动

  中文常用主动语气,少用被动。

  不明白中文特性而依照其他语言语法乱加词的行为,就像是给一位美人涂上三四层腮红,让人不忍直视。所以,每次写作后,最好对照这几点修改,不敢自命“一字不易”,但应力求“一字不费”。共勉!

  来读书

  来画画

  来了解妖怪

  来用想象的盾抵抗虚无的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