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编剧的策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编剧的策略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编剧的策略的读后感10篇

  《编剧策略》是一本由[美]亚历克斯·爱泼斯坦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一):写作需要功力,也需要策略

  当我翻开这本《编剧的策略——如何打动好莱坞》的第一页时,便不禁莞尔。致谢一处,作者亚历克斯•爱泼斯坦对很多人表达了他的感激。有一条是这样说的:“感谢Kenneth Koch。如果他知道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写电视剧一行的话,他也许会感到惊骇不已。”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有志编剧的心声啊,这样的表述流露出作者的坦诚幽默,让人倍感亲切

  书中幽默调侃地方屡见不鲜。这本书并不像常规的剧作理论书籍那样端着正儿八经架势,讲着晦涩难懂的理论,这除了有作者和译者功劳外,也确实跟此书涉及的内容有关。这本书并不太适合选作编剧入门的初级教材,它更适合给新人编剧看。但是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或者对好莱坞的编剧行业十分好奇,那你一定要把它列在你的书单里,不然你会懊悔不已。如果你禁不住诱惑,非要先来读一读,那么在此之前请先读一下罗伯特•麦基或悉德•菲尔德的剧作理论书,或者至少你应该知道什么叫做“幕”“建置”“节拍”和“对抗”等电影术语吧。

  作者事无巨细地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具有市场价值剧本从构思、撰写、推销到跟制片方签订合同方方面面。作者避开了经典的剧作理论书籍以及其他耳熟能详甚至有些陈词滥调的剧作理论,而是以他十年的剧本策划开发经验,透露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剧作技巧。比如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作者就强调剧本想要卖出去,要有一个有趣、吸引人的钩子(即故事概念)以及写剧本前先讲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并非常慷慨地将具体方法倾囊以授。在第八章,当已经教授完怎么完成一个剧本之后,作者还把电影片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片名的优、劣势手把手地传授给你剧本取名的诀窍。在这些技巧里,甚至有些跟惯常的剧作理论相违背。比如在有关舞台提示的写法上,作者会先告诉你舞台提示的惯常写法——不要滥用,那只会令导演演员反感,尽可能人物动作台词体现他的情绪。旋即,他又告诉你,由于剧本审编、制片人、演员等会读你剧本的人实在太忙了,他们很可能没工夫思考你剧本措辞的深意和你台词中的潜台词,有时候需要故意写一些提示。诸如此类的实用并滑头的小技巧屡见不鲜,令人对作者心思细腻思维缜密佩服不已。

  本书也有些小缺憾。书中运用了很多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在对白这一章节中,有些例子取自电影,如果能标明出处效果会更好。另外作者在讲主题的时候,认为纯粹商业娱乐片不需要主题,他举了电影《异形》作为例子,称《异形》没有主题。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异形》要表达的是人不应该过分贪婪。作者的观点和技巧到底是不是那么准确,也需要读者自己判断,毕竟读书像是跟作者的对话,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即便是工具书也最好不要照单全收。还有些缺憾是文化环境差异造成的。本书的译者用中文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幽默,足见译者的智慧。但在“外语口语”这一小节的小部分翻译不够精准容易让人在理解上产生障碍。本书的最后一章讲到了如何把你的剧本拍出来,因为好莱坞和国内的电影制作环境不同,只能供读者作为了解好莱坞电影工业流程的一个窗口,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书会有一个副标题:“如何打动好莱坞”。没准将来大家也用得上这一章所讲述的技巧,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最后想特别提及作者在本书伊始写道的一段话:“影视业有着精神分裂的特点。它是一门生意,这一点就意味着从业人员干这一行不是为了休闲和养生。电影拍砸了,有人就失业了。不成功的导演还得回去拍广告;不成功的女演员还得回餐馆盘子或嫁给卖地毯的;不成功的制片人还得回去接着卖地毯。”作者先是对读者打击了一番,但是很快就道出实情:“很少有人是带着赚大钱想法进入电影界的。要是你有活干的话,这一行的钱还算好挣。但谁要是光想着赚钱的话,那还不如去卖保时捷或钻油设备。在这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是因为他们热爱电影,编剧喜欢讲故事,制片人希望把好片子推上银幕。演员呢,愿意在众人面前过一把情感放纵的瘾,所以跟这些人约会前可要三思而后行。大家都尽其所能拍出好片子来。不是每个人都在为伟大艺术奋斗,但如果让大家选,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去拍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影片。”作者的这段调侃,也是在提醒面对中国繁荣的电影市场,跃跃欲试投入电影制作大潮人们,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电影还是要慎重一些,因为这行的钱并不是那么好赚。

  本书旨在教给人如何狡猾地写作,但是别忘了,作者自己既有策划思维同时他自己有创作经验,所以在耍滑头之前请务必打好剧作基础。如果你是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扎扎实实创作的编剧,那么也别忘记,适当地耍些小聪明,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故事吧。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二):《编剧的策略》:如何用编剧思维写PPT

  上周看到很多人推荐《编剧的策略:如何打动好莱坞》这本书,特意跑去三联书店买来看了一遍,说实话,内容上和其他编剧教材并没有实质性优势,只不过换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大家写剧本而已。

  但是对于创作,每个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习惯和一套执行方法,从这个角度说,只要写过几个成功剧本(被拍出来)的编剧,都可以写教材分享自己的经验。

  对于书的具体内容就不详细介绍,既然是编剧教材,当然是教大家怎么写出有新意的剧本了。在看了很多编剧教材之后,我发现写剧本的过程其实和写PPT方案思路相似,有时候甚至可以把编剧的思路拿来写方案。

  第一:钩子。

  什么是钩子呢?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清楚故事内容(事物本质)。

  因为好莱坞那些人每天会收到无数剧本,不可能每个都看一遍,因此你要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讲清楚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只要这个概念引起他的注意,他才会有兴趣看你的剧本。

  这个理念其实就是“三分钟电梯法则”:在风险投资领域天使人每天要见无数个来找资金的人,假如你有机会和天使乘坐同一趟电梯,你必须要在电梯开门前把你的项目介绍清楚,这样才能赢得下一步洽谈的机会。

  那些优秀的电影,通常都有一个很好的钩子:

  一个黑社会安排到警局卧底,一个警察被安排到黑社会卧底——《无间道》。

  一个军队小头目成为一个黑社会家族老大——《教父》。

  一个被误判进监狱金融利用职业技能逃出监狱——《肖申克的救赎》。

  一艘太空飞船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寄生怪物——《异形》。

  具体例子不再多举,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你所看过的那些好电影里,是不是都可以用一句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

  钩子对于写方案有什么启发呢?

  一句话说清楚这个方案是关于什么的:年度推广方案?首次竞标方案?月度阶段方案?还是某个活动的细则执行案?明确了方案的类型,内容就不会跑偏,领导一听就知道你接下来要提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

  第二:一个吸引人的开篇

  一个剧本如果在前十页不能吸引人,它基本上就会被扔进垃圾桶。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也间接说明了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有多么重要。简单给大家列举几个案例,看看经典电影都是怎么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抓住你的注意力的。同样的,你在方案里可以直接套用这个思路:在第一P里就写一句话,不多做解释

  哲学装逼

  天地如此之大,人何以自处?——《白银帝国

  人,如何诗意地栖居?——方案第一P。

  娓娓道来

  我热爱美国,美国让我发了财——《教父》

  时代在变,对家的渴望永远不变——方案第一P。

  追溯历史

  Long long time ago(很久很久以前)——《灰姑娘

  30年前,有位老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圈——方案第一P。

  第三:电影情节——方案结构

  电影的情节讲究起承转合,就是说一个故事,它不能从头到尾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让观众的情绪跟着你一会高兴一会难受,一会大笑一会又流泪。这个思路对应到方案里,就是相当于方案的结构安排。

  通常电影的情节都是这么安排的:

  用20分钟左右时间交代故事背景,然后主角遇到一个转折,踏上征途一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一个小时后,主角会身陷绝境,看起来就要彻底失败了,这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主角获得了重生能力,最后半小时所向披靡反败为胜,抱得美人归。

  套用到方案写作:

  首先要用十几页内容展示周边市场概括的调查,然后过渡到对自身产品优劣分析,接着用几十页内容找出让产品独树一帜的优劣,并告诉客户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竞争,最后总结一下推广成果。

  第四:人物性格突出)——产品定位鲜明

  如何写出一个性格突出的人物?让观众记住他?

  展现他的梦想恐惧优点缺陷……尽可能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给他的行为赋予一个可信理由,只有这个人物“真实”,观众才会喜欢它,或者是憎恨他(最可怕的就是看完都没人记得他)。

  如何给产品一个鲜明的定位,让客户记住它?选择它?

  展现产品所属品牌的理念、历史,以及产品本身的功能、价值……同样要力求真实。并把你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提出来,用最大的力度宣传它。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忽略产品的劣势,但切记不要凭空捏造产品没有的功能,信任一旦被打破,这个品牌就难以翻身了。

  第五:戏剧动作——推广方式

  戏剧动作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物之间的行动反应。剧本和小说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小说可以写很多人物内心的想法,但剧本一定要写能被拍出来的行为。“他心里有万分舍不得,他希望她知道,却又不敢对她说”这是文学语言,是没法拍的。

  只能改为镜头语言:

  中景

  男人视线女人脸上划过,望向窗外。

  特写

  男人眼里饱含泪花

  中景

  男人:你放心去吧,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与戏剧动作比较相像的是对产品的推广手段

  很多客户一直强调要推广产品理念,但是这个理念不是光靠整天唠叨就能让然认同的。比如“我们比你更在乎你的美丽”这样一句话,你就算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一整年,客户看到的也只是一句话,对你的产品并不会有直观联想。

  所以,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企业只有通过一些列活动,才能让客户真切感受到你的理念,比如这周你做美容讲座,下周你做瑜伽体验,通过一件一件的事情,慢慢在客户心中形成印象,从而记住并认可你的理念——我们比你更在乎你的美丽。

  形象,必须由行动累积而成。

  第六:人物对白——创作内容

  什么人就得说什么话,一个角色说了不符合自己形象的话,这个人物就站不住脚,一群人都说同样的话,这部电影就完蛋了。对白是区分人物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最考验创作者功力的地方。一个广东人不可能说山东话,一个小混混也不可能出口成章(特殊情况除外)。

  另外一点,对白还要尽可能有趣、有冲突、有潜台词寓意,这样就能让观众记住。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完全一样的效果,比如“听说你老婆怀孕了,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就比“恭喜你老婆怀孕了”更有想象空间吧?

  在方案的创作部分呢,道理也是一样的。

  产品针对什么样的客群,就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去和他们沟通。一个小户型产品说高大上的话,那是找死;一个别墅产品装小清新,也很难卖出高价。所以,你卖的是刚需产品,广告就轻松一点,你卖的是高档豪宅态度就稍微深沉内敛一点。

  另外一点,广告内容也要尽可能有趣、有冲突、有潜台词寓意,这样能让客户愿意琢磨,愿意记住并传播。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表达大户型的好处,说“每次捉迷藏,爷爷都要花半天才能找到小孙子”就比“150平米大户型,三代同堂”稍微有意思一点吧?

  写到这里发现,好像大部分都是废话,对于经常写方案的人来说,这些早已经是大家烂熟于心的方法了,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去看看有关编剧的书,会给你们一些新的启发,或许还会开启你人生的另一扇门呢。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三):干货,不是干巴巴的货

  这是一本对有一定基础的编剧界新人、并有志于成为好莱坞金牌编剧的人看的指南。我是一个连剧本都没看过的外行,但好歹听朋友提到过一些剧本的基本术语,所以看起来不会有很有难度。当然,这与作者文字风格是分不开的。我一向认为,把晦涩深奥的东西讲给外行并讲得通俗易懂是一件极难的事,讲得风趣幽默更是难上加难。而这本书做到了,我是在一种极为享受的过程中看完这本书的。没有干巴巴的理论说教,作者的睿智与幽默随处可见:“如果把电影比作一幢大楼,剧本就是设计图纸。谁也不会喝着红酒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欣赏一张图纸。”这是在告诉读者剧本的属性。类似的幽默调侃屡见不鲜。另外需要提到一点,如果你不是专业编剧人士,只是有志于此或纯粹为了好奇,那你好歹也得是个电影发烧友,否则就会对书里提到的各种影片例子一头雾水。

  整本书是在一步一步地告诉读者,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编剧菜鸟如写出一个可以拍出来的、优秀的、卖座的剧本,需要如何构思,如何寻找灵感,如何撰写情节,如何填充噱头元素,甚至如何跟制片方谈判等,这些都是作者通过十余年的经验积累、审阅过数以万计的剧本之后总结的非常实际、且易于操作的小技巧。比如在第一章,作者无数次强调,想要拍出来的剧本,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钩子(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概念),以及如何寻找灵感,“借鉴”、“观察生活”、“偷”等等,但同时又调侃道,如果你是汤姆克鲁斯、斯皮尔伯格、郭敬明、韩寒(后两个我自己加的哈哈)。那这些规定方法都是狗屁。到了第二章,作者又像个的谆谆关切孩子的母亲,甚至有些话唠般地一次一次重复,写剧本前一定要先讲故事,而且,大声地讲出来,讲给朋友、同事、亲人,在讲述中不断充实故事的枝叶,发现故事的漏洞。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到了第三、第四、第五章,真正开始动笔写作时,作者又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剧本语言的核心:展示。展示,不是告诉,不是描述,不是写小说。只写出你能看到的东西。看到这段文字的同时,就要有画面、声音出现在脑海里。至于具体细节方面,人物塑造、对白如何写得动人,如何取片名等等,作者也都将一些活学活用的小技巧、小捷径倾囊相授。有些技巧甚至有些“坏”,有些投机取巧,所以这些技巧应该是在有一定的编剧基础之后才可以借鉴使用的,属于从中级到高级的修炼过程。毕竟编剧这个行业,没有几年十几年的底子是熬出不来的,美国中国都一样。如果你是个初级菜鸟,却只想一味走捷径,肯定适得其反。

  总之,这是一本干货极多的编剧教材,更难得的是,不是干巴巴的货。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不敢说这本书提到的对国内的编剧能有多少帮助,也不敢说打动了好莱坞就能打动广电总局,但至少我看完之后受益颇多,无论对写小说,还是写剧本。希望这本书能对更多的专业朋友起到指导借鉴的作用吧。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四):谈到编剧请别再提于正

  提到“编剧”一词,你第一反应想起了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于正。请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老实说,我是基本上不怎么追电影和电视的人,作为一个骨子里非常高冷的人,对目前的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以及偶像剧都充满了不认同,所以非常吝啬于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电影电视上。

  但是不认同不代表我不好奇啊。每次看到《西游记》、《神雕》、《四大名捕》之类的题材被翻拍了一次又一次,每次看到非常不错的小说或者其他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我都忍不住想问候一下编剧。每次看到于麻麻的新剧热播,每次看到一大波人去看《小时代》,我也对观众们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试图从一本教你写出足以打动好莱坞的剧本的类教科书来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

  首先,听说于正又要荼毒《凤囚凰》了,你是不是很想大喊一声我屮艸芔茻?为什么有些极品编剧就是能够一部接一部的染指那些我们心目中还不错的小说,然后给他拍得面目全非。不禁产生了一种好白菜怎么都给猪给拱了的叹息之情,也会忍不住抱怨作者怎么把拍摄权卖给这样的人。而这大概就是剧本交易的结果,一个剧本从无人所知到被排成电影,中间是一个漫长的流水线的审核过程,那些能够杀出重围的剧本都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很多无名之辈在第一个环节就已经被淘汰了。势能高的人,容易占据支配地位,所以能够轻轻松松在流水线的最后一环直接一招毙命。所以想要逃过极品编剧请直接带着本子去睡王思聪好么。不过睡了王思聪谁还卖剧本?

  然后,每个人应该都会有那么几个私心非常喜欢的文学作品,喜欢到想安利给全世界的人,可惜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就会非常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来给世人瞻仰。比如说我在五年前就爱到不行的《琅琊榜》,直到今年才开拍,明年才能播。(不是于正编的真是太庆幸了)还有很多喜欢的作品至今都没有上频幕的可能性,忍不住让人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我的审美有眼光有问题吗?为什么宁可反复翻拍那些老掉牙的题材都不来拍这个本子?据这本书的作者说,原因很可能只是因为翻拍的难度太大,而已。比如说群戏,如何平衡角色的关系和故事的主线脉络,都不是一般的编剧或是导演能够胜任的。所以,如果没人拍你喜欢的剧,别浪费时间自我检讨,尽情嘲笑电影从业人员的智商好了。

  至于为什么电影院里上演的剧大都是些主旋律的题材,比如说追求梦想、战胜邪恶、才子佳人之类的,因为人类总是非常容易被这种追梦题材产生情感共鸣,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观众来说,这种故事的代入感真是太强烈了,在这方面观众永远是口是心非的小妖精,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只要抓住这个命门,自然叫好又卖座。

  当然作为一个代表业界良心的电影从业人员,别忘了观众还在期待惊喜,很多人买票进入影院就是为了得到那种被牵着鼻子走,最后才揭秘真相的快感,所以不要让观众在一开始就猜到结局,谢绝剧透。实在不行,那就设置一个彩蛋吧,虽然偷工减料,但也聊胜于无。

  这本叫做《编剧的策略》的书并没有教会我写出一个可以卖钱的剧本,毕竟国内电影市场和好莱坞的差距还是蛮大的,但他从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介绍了属于编剧这个职业的故事,所以下次提到编剧,扯点别的,别再报于正的名字了好么?

  单为了这些句子都值得读:

  1、大部分明星都不愚蠢,那些愚蠢的人之所以成为明星也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雇佣那些不蠢的人为他们做事。(当然也有可能是不蠢的人雇佣了明星——我的个人观点)

  2、一个好故事要么能把自己卖出去,要么就不是一个好故事。

  3、一个人越是合乎逻辑,就越缺少戏剧性,越不够吸引人。

  本书推荐理由:

  1、编剧以及渴望成为编剧的人:本书提供一些写出能够得到片方认可的剧本的小方法,比如说曲线救国通过别的形式作品来获得认可、比如说直接写征询信、比如说在写作方面不要草率下笔导致不舍得修改自己的作品等小tips都很实用的样子,本人唯一持保留意见的就是不知道有些版权相关的处理方法在国内是否适用。

  2、对电影/电视市场有好奇心的人:这本书会帮助你理解这个市场所面临的现状和局限性,下次再遇见烂片或许就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差评了。

  3、迫于无奈陪伴侣看烂片的人:换一种视角来俯视这些编剧和导演吧,用学霸的思维来解构这些不成熟的商业作品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届时你就能像和花生一起看电视的夏洛克一样吐槽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别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你的伴侣,真的。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五):贵精而不贵多

  里面有不少写剧本需要的基础内容,比如基本的各要素,实用核心,如何能够使人物丰满又能打动人,当然也写到了行业的潜规则。他把剧本需要有的精华都写的很清楚,是的,整本书都是精华。

  作者很实在,比如他在解释剧本提示的作用时,写到了众多读者讨厌剧本提示的原因,但是话锋一转,又提出“你确实需要这些提示”,你的剧本会经历重重考验,这些提示能够让哪些在一大堆糟糕剧本中挣扎的审读员、开发助理、开发高管、经纪人助理、经理人和助理眼前一亮。

  实际上这本书可不光是教人怎么打动好莱坞,这里面写的技巧会在很多场合能用得到。电影只是一个只会的叙述载体,编剧读这本书会收获很多,但是其他人一样有收获。实际上里面教的内容,我们写求职信、写邮件、写文案一样有用。怎么让别人一眼对你有印象,可能优化两句文案就行。征询信的写作技巧,也很好。

  里面写了一下跟人相处的技巧,还有一些什么是不该做的注意,尤其那个在信封里面加一个贴好邮票的信封,或者用几个钉子去装订剧本。这种细节用在商务合作,或者去找一些大咖帮忙做事的时候,是很能打动人的。

  作者把这些实用的技巧又透彻又好玩,他也充分利用了书里写的技巧,把这本书写的引人入胜,拿起来就一下就读完,而且读完以后还在不停的回想里面的内容。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六):“画虎”的艺术

  “画虎”的艺术

  美国编剧指南一类的图书中,常常引用这个英文成语“Don’t reinvent the wheel”,大概意思是说,在编剧上,别总想着改造车轱辘,照葫芦画瓢就好啦。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照猫画虎”。当然还有句话叫“画虎画皮难画故”。可见,一个成功的编剧,必然是个擅长“照猫画虎”又兼有“血肉风骨”的人,而这本书,正是以独特的视角切中了画虎的艺术。

  月初去日本出差,我身边就带着这本《编剧的策略》。从福冈到大阪,从大阪到东京的电车上,沉浸于 “编剧策略”的之中,作者轻松幽默的文字和清新纯净的东瀛秋色,相应成趣,匆匆几小时,倍感欢愉。在此向读者们简要说说,全书让我最为受益的几个方面。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目录编排与行文,并不仅仅关注“剧本”本身,而是针对“编剧”职业特色,以“优秀剧本”的产出为契机。从产业的角度来讲,作者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更值得关注与学习的职业领域,他详细论述了“剧本”产业链的“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营销推广与市场反馈的再加工等重点环节。从源头上讲,这本书立意市场,而远远比仅面向“剧本产品本身”的教科书作品高瞻远瞩。而电影剧本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技术作品,多好的剧本都要通过完成的影片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作者开篇引入剧本创作的“钩子”的概念,提出剧本诞生的基本“内核”与作品“旨趣”,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创作策略,包括“用心观察”、“偷桥”、“改编经典”、“真实故事的加工”等,进而从情节、人物、动作、对白、以及影片的选型等诸多因素系统阐述了剧本创作“画虎”工艺的重要因素。作者强调了一定的创作灵感,但更注重专业制作工艺与技巧的应用。而在细节上,指出一些剧本修补的技巧,在作品如何获得导演、制片人的青睐方面,更不吝倾囊相授。导演王晶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灵感,你要靠灵感写作,你就不是职业选手。”在系统化与实用化的指导之后,作者提出“不要因饥渴而写作”再次印证了一个好编剧的应具备职业积累和专业素养。

  另外,本书的作者以诙谐而犀利的语言,在展开论述时,结合了生动、丰富又极具参考价值的剧本创作案例,使得读者在收获的剧本创作的每一步,都能获得鲜活而渗透的好莱坞剧本剖析体验。如果你是一位编剧或立志成为编剧的普通作者,通过作者的分析,你也能体会到许多国内大片,甚至优秀影片不尽人意的原因(作者引证的影片中,也提到了一些中国电影);同时能收获在自己创作剧本时,如何避免或解决相似的问题。

  剧本的创作具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及需要行业多年积累系统工程,作为中国的编剧,有太多需要像好莱坞编剧学习的地方,本书有着清晰的框架和严密的逻辑,值得编剧、作者反复阅读,甚至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随时翻阅,借鉴取经。对于编剧创作而言,多看一点“猫”,多激发一点“画虎”的思路,多汲取一点富含营养的血肉,下笔时才能多一些料峭的风骨。而更妙的是,本书的文字与章节编排,始终充满了生动的戏剧性,正如《死亡诗社》的编剧汤姆•舒尔曼所言:“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好剧本,令我不忍释卷!”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七):一定的创作灵感

  作者开篇引入剧本创作的“钩子”的概念,提出剧本诞生的基本“内核”与作品“旨趣”,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创作策略,包括“用心观察”、“偷桥”、“改编经典”、“真实故事的加工”等,进而从情节、人物、动作、对白、以及影片的选型等诸多因素系统阐述了剧本创作“画虎”工艺的重要因素。作者强调了一定的创作灵感,但更注重专业制作工艺与技巧的应用。而在细节上,指出一些剧本修补的技巧,在作品如何获得导演、制片人的青睐方面,更不吝倾囊相授。导演王晶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灵感,你要靠灵感写作,你就不是职业选手。”在系统化与实用化的指导之后,作者提出“不要因饥渴而写作”再次印证了一个好编剧的应具备职业积累和专业素养。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八):最快乐的编剧问题与答案

  “好”剧本就是能拍出来的剧本!在阅读本书之前,一定要将这个铁律循环无数遍,直至它被镌刻进你的骨头里为止!想要孤芳自赏的话,那为什么不在家写小说呢?现在你就是个冷血无情、一心只想着把剧本卖出去的穷编剧,而需要面对的“敌人”可是每日读剧本破万卷的剧本审读员、剧本策划和制片人们,这时该如何让他们一眼相中自己的大作呢?《编剧的策略》会给你答案。

  跟市面上经典且中规中矩的剧作书不同,《编剧的策略》诙谐又直接。作者爱泼斯坦一边给你传授着实用的剧本创作技巧,一边揭开好莱坞大公司绚烂外皮露出血淋淋的事实,比如剧本策划们为什么没看中你的剧作?那有可能是那天他跟老婆冷战了。制片人们把你的剧本从头批到脚?搞不好只是因为最近街口的星巴克开始偷工减料,制片大人们血液里流淌的咖啡因不足,他们无法对你的剧本燃烧起来。所以,你一定要给自己的剧本从名字到标点都注满鸡血!特别是片名,你一定要做最棒的标题党,因为别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电影名,看到次数最多的也是它。假设你自己是剧本审读员,《星球大战》和《卢克传说》你更愿意看哪个?《编剧的策略》还告诉你,电影和电视在故事内核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剧本最重要的是创意,而片名就是你所有创意的浓缩与精华。好的电影名自己就能长腿跑出去推销,所以,你需要花一半写剧本的时间来想片名。再次,请将这条铁律刻入你的骨髓里!

  除了揭开好莱坞的“潜规则”外,这本书还传授给你如何走捷径开始自己的剧本写作,那就是给每位你所信任的朋友“说故事”,真的就是去把自己的故事一遍遍地说出来,直接观察和倾听听众们的反应。这一招真的很管用,听众们的正解和误解都是自己创作的源泉。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头脑风暴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尤其是那些你未来电影的目标观众们,他们的意见简直就是无价之宝。还有,在你动笔之前,记得给自己认识的制片人们发一份简短的征询信,看看对方对你的“钩子”有没有兴趣,这也是个节省力气的好办法。

  当然开始写作剧本之后也是困难重重,陷阱暗布。你该怎么解决制片人不喜欢你的情节的问题?分步大纲写得乱糟糟的该怎么改呢?故事中出现外国人了,我怎么展现他们的对话呢?创作遇到瓶颈了,有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拖延症爆发了,有没有可能找到组队一起写作的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剧本版权?剧本写完了却找不到买家,经纪人问题该如何解决?甚至是写好的剧本该如何装订这样虽然看似很小,实则会影响最终结果的问题,这本书都会给你一一解答。

  本书有着清晰的框架和严密的逻辑,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量保证原汁原味,仅对术语、译名进行了统一,并在与译者的商榷讨论下力求语言更直白晓畅,符合中文读者阅读习惯。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实用之作,无论在你的创作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从其中得到回答。同时向您推荐“后浪电影学院”的另外一本《你的剧本逊毙了!》,配套使用这样两本状似毒舌实则中肯的剧作书,会彻底激活你的创作欲望与本能!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九):如何成为一名好莱坞编剧。

  最近的书里,棒到舍不得读完的一本。

  在我的“想要得到他说故事的能力”排行榜里,本书作者亚历克斯·爱泼斯坦横空杀出。啥样的写作能力最让我羡慕?有趣!而且不恶毒。一个作者要做到妙趣横生,当然不算是罕见,但骇人的是,《编剧的策略》是一本工具书,实打实的。

  这是一本关于剧本入门方法和写作攻略的工具书,它很实用,不但为你理清了好莱坞电影行业的玩法,而且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剧本写作办法。这本书是如此的务实,以至于当他谈到版权问题,他会给你版权查询的网站和电话号码。当他谈论到了解导演或者制片人,他会拉出一个书单(如果不是不能如此做的话,我真觉得他会给你他们的联系方式的)。当他谈论到剧本的提交,他会提醒你使用3孔20磅的纸张,和两枚1.25英寸的铜钉。

  作者亚历克斯不只是务实,他也关注一个编剧的心理建设。他会为你加油打气,帮你树立一个ok的心态,起码不会鼓励你在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天赋之后,仍然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的狗屁。

  亚历克斯本人就是一位编剧,坐而论的人,和起而行的人,思考的方式总是不一样的。比方亚历克斯在本书中谈论编剧,就如实地告诉你剧本只是电影产业的一个部分而已,只有进入了产业并最终被拍出来的,才具备被评价是不是个好剧本的资格。因而他开篇谈论的不是剧本是什么,如何写剧本,而是把一个剧本放在产业中,让它走上一遍给你看。

  在亚历克斯看来,剧本的第一要点是钩子,一个简略但能让人感兴趣的故事钩子。因为你要打动审读员、剧本编辑、开发主管、制作主管、导演、明星等等人。这些行业中的人,每一个都可以因为无关紧要的原因干掉你的剧本,让它躺在自己的书架上蒙灰。

  什么意思?亚历克斯并不试图跟你谈谈热血创作这回事,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让你的剧本进入产业,最终成为一部电影。这种务实的态度贯穿全书,在剧本创作的方方面,亚历克斯都在敲打你,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剧本为电影服务,而不是让你自得其乐。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是一本“如何打动好莱坞”的书,作为中国读者,作为编剧工具书的意义要大打折扣。我们只能得到一些如何创作剧本的理念,具体到实操的意义,则更多的是去了解一个正常的行业如何运转。

  根据本书务实的理念,一位好莱坞编剧在中国,八成是要饿死的。假如亚历克斯要为中国电影青年量身定制,以他的看重实操,此书的体量怕要扩充两倍,并且花去4/5的篇幅去教你如何通过审查吧。

  《编剧的策略》读后感(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我本来是不太想写的。一来我根本不会写书评,二来这毕竟不是一本胡编乱造的小说,而是偏向学术的,针对专业人士的,很难用寥寥评论找到有力切入点的专业类剧作书籍。作为靠写剧本混饭的小编剧,万一打了眼,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吗。

  虽然我试图推脱,但还是禁不住宣发编辑赠书的好意,收到书大约半个多月时间,既然人家专门看重我写剧本的职业身份,想约一个评论,我不敢怠慢,潜心在家翻阅了二十多天。期间接到两次催稿的电话,我倒也坦然,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我不认真看看,揣摩一下,实在很难下笔,以下是我的阅读观点,见笑。

  言归正传,在2000年以前,中文的编剧类书籍相对比较古板且匮乏,除了《戏剧技巧》,《戏剧学》《论戏剧性》这类的经典戏剧著作外,关于电影的剧作,尤其是好莱坞的电影剧作理论,无外乎2本,其一是麦基的《故事》,被诸多编剧奉为圣经,另一套是希德菲尔德的剧作教材,读起来权威且受用,这2本算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金白银,也是任何自学编剧的基础教材。

  而随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大发展,编剧收入的提高,行业的透明化发展,以及全民娱乐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编剧这一原本幕后且低调的职业。相应的,越来越多作为编剧专业工具书的著作也被引进,出现了一批大同小异或各有重点的出版物。

  我把这类著作分成3类,一类是传统戏剧理论的再演绎,体系上基本还是戏剧性,戏剧冲突这条体系上的内容,其例子也基本是经典的戏剧剧本,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中戏书单,另一类是有实际创作经验的中国编剧心得,虽然有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骗钱之作,还是有少部分值得一读,主要是根据中国现状而设定,非常接地气。第三类则是如同本作的主打“好莱坞”话题的美式剧作教材。

  毫无疑问,美国电影是讲故事的大家,只要沾上了“好莱坞”,什么样的著作都似乎权威了许多,不过也确实是这样,美式编剧教材入门简单,内容清晰,非常容易让读者抓到重点。比如萌萌嗒又十分受用的《救猫咪》系列,把编剧问题拆析的清楚条理的《你的剧本逊毙了》,还有诸如《xx天编剧之旅》这类的职业规划书,基本上都是最大白话最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又与好莱坞经典电影紧密结合,比较方便各类层次读者阅读。

  《编剧的策略》也是一本与上文类似的美式编剧教材,这本书在内容上其实不仅仅局限在剧作技巧,而是如同其副标题所述“如何打动好莱坞”。

  也正因此,书中九章内容基本上分成了几块,其中前六章讲的可以归纳为如何写剧本,后面几章讲的是如何卖剧本。先说几句卖剧本的话题,应该认识到,由于中国和美国编剧在影视生产流程中存在的诸多差异,甚至由于中美剧本格式的不同,书中一些包括如何装订剧本,如何投稿和签合同等内容,对于国内编剧来说实际意义倒是不大,更多是一种科普性的内容介绍,非常适合一些初入门的编剧来充门面,想当年,我在美国谈笑风生。。。。。。其实现在的现状可能倒是,剧本你不一定要写好,会卖就行了,因此书中关于如何卖剧本的问题是否有效和翔实,可能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吧。

  关于如何写剧本最有用的内容还是前面几章,大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第一章“钩子”提法,很大内容重叠了戏剧类教材的“戏剧性”内容,说穿了就是怎样找一个有趣的故事素材;接下来的“情节”章节,拆解了情节的组成部分,内容上更多是结实了故事的组成元素,以及部分关于结构的必备要素。在接下来的“人物,动作,对白3”个章节,在各自有限的篇幅内,试图概括性的把这几个重要概念拆解出来,每章节内有若干小节还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价值的,也基本上展示了一个剧本可以直观见到的组成要素。可以说,这5章内容的含金量比较大,也是值得一读的。基本上来说,《编剧的策略》里关于剧作的问题还算是抓住了重点,内容也没有太大的争议,说到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点需要探讨,一个是书的上手阅读难度,可能还是要剧本一定观片量,有一定专业技巧的人士阅读。另一个问题是在如此强调结构和节奏的好莱坞剧作法中,没有专门的章节实际上是不太多妥当的。而且由于全书想说的内容太多,又是写又是卖,难免很多细节深入不够,比如类型电影的章节,篇幅肯定是不够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写剧本,而不是附庸风雅的随便翻翻的话,肯定不会期望一本书就能吃一辈子,而本着兼听则明融会贯通而去的准专业人士,只有充分比较了,才能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所以这种评论其实没什么意义的,影视爱好者不看个千八百部经典电影,都没脸皮说自己喜欢电影。那么天天指望着依靠书评问出这本书好使吗,牛逼吗,有用吗才决定看不看的亲们,又如何能成为编剧呢?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好看不好看,看完再说吧,嗯,我的阅读心得基本就是这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