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7 04: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是一本由苏七七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一):评《雨中百合般的爱情》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当我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时候,就有一种强烈想读的感觉封面清新漂亮,和书名贴切,不认识作者苏七七,对影评了解也不多,书里所说的电影部分我也都没有看过,也因为这本书,我会把里面讲到的电影都看一遍的。喜欢苏七七对电影的评说,直观专业。我们都知道电影里的百态人生虽然多为虚构,可是或多或少的都能折射出现一面,有人说好的电影也许可改变观影者的一生,有人说,电影都是假的,情感都是真的。

  书文分七辑:爱,远处,我们,他们,惊惧,近处,落点。作者用直观的言辞,叙写出自己对每部电影的看法理解,直观,不偏激,不是一味的捧一味的贬。让我也想要去看看那些书里的电影,也许我看的时候只会走马观花似的过一遍,可能我也会找到很多自己的理解。看电影和看书一样,可以从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运气好的很多事情都能找到答案,反之困惑的事也许会更加困惑。

  看书名,之前以为讲得应该都是爱情,拿到书后才知道其实书里包括了很多类型的电影,爱情,文艺悬疑等等。

  第一辑:爱。什么是爱呢?我是不完全懂的,时间沉淀会告诉我的吧。有人说爱是久处不厌,可是爱这一个简单复杂的字又怎么能用几个字就能解释清楚。《其后》中爱而不得的遗憾错过就是永远无奈。而《爱》是自我与自尊拉扯,找不到平衡点,最后共赴极端。《危城》危城危矣,叔嫂畸恋,那份难解的缘与孽,可惜。《只做陌生人陌生人,最远最近的关系,能有适当暧昧,也有无限的可能。我一直钟爱大完美结局的故事,电影也一样,在我的心里所有的结局必定美好,若不美好,那就还不是结局。

  第五辑:惊惧。我很少看恐怖片,基本没有的少,因为胆子不大,一直害怕看到恐怖的画面和朋友一起看这类电影也会在第一时间逃跑,很多人说是心理作用,我却不愿想这么多,害怕就不看好了。其实我知道,有些恐怖片是很能反应人性的,恐惧欲望直观的通过影片表达,避无可避。有时候死亡并不能结束一切,活着也无法解决一切。作者的叙写让我第一次有了想看这类电影的想法,也许我依然会害怕,也许我会直视恐惧。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部电影,却也比每一部电影要长,剧本还未完结,我们也无法退场。这本散文集,作者对每部电影的分析深入浅出,很好的带领读者认识这些影片的故事结构及情感的定位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二):做一个电影SPA

  下笔写这篇书评时,淅淅沥沥的雨声从窗外飘进来。想必,百合在雨中的姿态更美吧。

  诚如“惊世骇俗之画必出自惊世骇俗之人,独特怪异之画必出自独特怪异之手”,不同阅历天赋导演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千差万别,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书,必定与作者本人的生活背景个性习惯等等脱不了干系。

  整本影评集采用书信体,TT是你是他是我,可以是任何一个看这本书的人。以这样一种方式更能增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吧,也许她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别人沟通交流。从七七老师分析镜头语言人物情节思想和背景,从她对电影的阐释中可以感觉到她对她与电影距离的刻意把握,太远太近都不足客观

  七七老师的语言温暖洗练。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不过的现象,经她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叹服她的观察细腻敏锐,又令人叹服她的见地开阔公正

  难道不是么?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嵌入我们的思维模式,让我们难以分辨什么是天性,什么是自然。而我们亦难以逃脱生活的滚滚洪流对我们的裹挟和塑造。在戎马倥偬岁月里,兵荒马乱的生活里,有谁还能坚持一份对自我的审视?

  日常生活最平庸,最琐碎,最让人厌烦,你被赋予了各种角色外界通过各种角色界定你,于是,你可能会开始一场自我与自由的拉锯战,而也许你未曾对此反思过。

  无限风光在险峰,生活总在别处,在无处可逃时还好有电影,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一隅或发泄或治愈或探寻••••••

  还好,七七老师用她深厚的专业功底为我们拨开云雾,让我们离电影本身更近一层。也还好,她在为人妻为人母以及其他各种角色绑架的日常生活中,坚持对自由和自我的不懈追求,正因为此,才使她生出敏锐的触角和更多的痛点,才会对电影有更加公正客观和多维度的解读吧。

  所以,这些影评不仅仅是影评,它们是七七老师对生活抛出的诸多问题的一个个真诚认真回答,虽然未必是标准答案。

  来,让我们跟着这本书,踏入或急切或惊悚或探寻的电影之旅,也给忙乱的自己来一个审视的SPA。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三):当我们开车时,我们想起了谁

  1.几年前,好像是四月的一个下午,一丛湿地里最常见的芦苇小区拐角处疯长着,那里离西溪湿地不远了,是七七家新装修房子所在的一个新建小区,我们乘着护板还没有拆除的电梯上楼,七七开了好久的门,我差点怀疑她是不是把钥匙伸进了别人家的锁孔。她有时候会做这样的事。比如她和沫沫从书店出门,不小心把地下出库入口认成回家的路,比如在一个约定会合的十字路口,她站在我旁边(当然一开始我同样没有发现她),眼睛望着街对面,给我打电话问,你什么时候能到啊,比如我们走出理发店,走了一段路了,忽然听她小鸟一样清脆平静声音在说,我回去拿包,我的包忘在理发店了……当然,这会儿不是,是她对这套房子的钥匙用得不够熟练,毕竟那样的时候在我看来是她患了迷糊的时候不是太多,更多的时候,她保持着她惯有的严肃理性的思维,她能从你的发言中总结出什么:“所以,……”总是一针见血。当我说起家里水管破了水哗哗地流我却束手无策只好打电话求助出差的老公,老公说,给我打电话有什么用啊,我那么远,给三替打电话才对,的时候,七七说:“我会先给三替打电话,我要等水管修好了,再跟老公说,老公啊,水管出了问题,但是我解决了。”

  2.有时候会觉得她是一朵小花,但不是栽在花盆里的,支撑花朵的不是细小枝叶,也不是匍匐在野地里的婆婆纳或狗尾巴花的那种柔软的茎,狂风吹过,雨水打了它就会轻易低头。那朵小花是长在一棵树上的,树干瘦削坚硬,她看似一朵柔弱的小花,实际是一棵树。

  3.那个下午,走进两面都是书墙的房间,刚坐下来,我就向七七叹苦,我说学车这件事情太让人苦恼了。

  二月份通过理论考。三月份正式上车。上车之后,我发现它跟我想象的一样讨厌。

  不是一般的苦恼。我说,简直成了一种负担

  因为它,不得不面对一段枯燥日子。不得不面对一些人,对他们,原本尽可以远远致意。可以写一段话赞美和歌颂。甚至会涌起一种情感,可以认为是对他们的爱,对某个群体是有爱的。但是当有一天果真走近,跟他们相处,一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可以独自呆在一个地方,这样的状态保持多久,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也许就能延续多久。而我的快乐和平分明被学车这件事情打乱了。

  七七吃了一惊。她说,那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她,我可能下不了学车的决心,即使下了决心,也不一定会付诸行动。是她把一个人领上独木桥的。当她把一个人带上独木桥,到了独木桥中间的位置,这个人突然害怕了。

  4.在那之前,我的同事朋友一个个都学会了开车。我并不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她们决定去驾校报名,跟每一次她们打算出门逛街一样,她们在准备做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每一次都想把我捎上。有时候,她们像出门买米的路上突然醒悟到没有带上一只米袋,然后折回来,再次向我发出一个邀约:你去吗?一起去吧。

  “好吧,好吧,我考虑一下。”

  但是每一次,等她们报了名,考出了驾照,可以熟练掌控自己的车子了,它已经成了她们上班和下班的代步工具,我还没有考虑好该不该跟她们一起去报名。

  有时候见到她们,突然想起来还有学车这回事,她们就会遗憾地大叫:“老天,你现在决定也没有用了,太晚了,没人陪你了,我都考出来了。”

  “啊,是这样吗?好吧。”我终于不用为这件事情伤脑筋了。有时候,知道机会已经错过已经失去比机会尚在眼前尚需要拿出一个行动作选择似乎更能让自己安心。我以为我永远也不用学习开车了。我的朋友们都学会开车了。没有人陪我学车。这就是理由。因此我就应该被原谅

  5.但是那年年前七七打电话来的时候,她说的不是“你需要学车吗,我正在学呢”,她说的是“我的教练温和的,挺有耐心,挺适合你(是说即使像你小脑不够发达的人也不足以引发他的怒火吗?)”,然后当我说“是吗?不错。我可以考虑一下”,她马上说:“别考虑一下了,教练就在我旁边,你现在过来见他,然后决定要不要学。我们等你。”

  他们正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场地练车。边练边等。甚至说不见不散。她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她知道那是我一直抵触并恐惧的东西。但那个东西对我来说又不是真的不具诱惑。有的。是那种夜深人静的时候,安全的时候,才敢扒开帘子看一眼的诱惑。她知道我只是害怕,害怕学车,又习惯逃避。她摸清了我时常用来脱身的路径,并事先把该堵的路口填上了砖。于是,这一次,以往的敷衍不再奏效。我必须得去做这件事情了。像上一次,当同事告诉我她已经到了驾校体检的地方,她等着我赶过去,而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一阵胆怯,突然决定不赴这个约,那样的事情没有再发生。不可能再发生了。见了教练之后,七七又打来电话,她问我:“决定学吗?”

  “嗯,是的。”

  “那你跟教练约个体检的时间吧。”

  “好的,我到时给他电话。”

  “不,不要‘到时’,现在打电话,现在就约定时间。”

  有时候,当一个人站在独木桥边,望着桥下湍急流水犹豫不决,她心里也许想的是:再过一分钟,如果没有人推我一把,把我推上桥,我就转身,永远不走它了。这个时候,最值得庆幸的、最大的惊喜就是真的出现了那样一个人,那个人轻轻推了她一把。有时候需要的,就是那么果断的,轻轻的一推。

  6.当我们开车时,我们想起了谁?当我们听到一段音乐,闻到一种气味,看到朝阳徐徐升上天空,我们会想起什么?

  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遥远的一幕场景一个笑容。牵着自己走过独木桥的一双手。但每一次想起,心头都会涌起暖意。我想,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想起。需要有什么可以想起。我们需要这样的温暖来抵御孤独。毕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孤独。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四):温暖的注解

  当你观看一部电影时,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对我来说,一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要好,二是看完它能带给我点什么,能让我的心和看电影之前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阅读《雨中百合般的爱情》,里面大多数文章都能让我感知触摸到这两点,即使电影本身我并未看过。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但又不止于电影。每一篇影评都是写给 “TT”的信,书信体让文字自在丰盈,也包容了更多的东西在里面。作者苏七七笔下的文字充满了“暖意”,又有一种特别灵气,她从一部部电影出发,用很美的文笔讲述动人的电影故事,然后由此延伸到生活、生命成长,一篇篇影评,皆是对电影温暖的注解。

  以作为书名的《雨中百合般的爱情》为例,这是一篇为一部名为《其后》的电影所写的影评。前半部分如同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通过苏七七的讲述很清楚地知道了故事的轮廊。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苏七七会用专业的眼光来审视电影的拍摄,用对场景等个方面的分析加深整个故事的美感。比如她写道:“看这个电影时,有些场景拍得非常美,其实场景很简单调度也很简单,但是有一种简朴从容的美,又像青橄榄一样让人回甘”,她接着举例“她(女主人公)在说借钱的事情,没法面对着他(男主人公)说,而只能面对着镜头的方向说,他就那么默默地像是跟在她背后。镜头推到她的面部特写,看她那么柔美的眼睛里满盛着哀痛,但却并没有什么屈辱怨恨,像是她已经决定承受她的所有命运。这个镜头的美,让人能够明了深处的爱——而她说借钱的对白时,又响起了雨中百合的那段音乐,这轻轻的音乐就像是有人在同情她,扶着她一样”。这样的描述,既能让读者看到电影拍摄本身的技巧与美,又能沉浸在这个哀婉的故事中,为故事的本身叹息。

  在对电影剧情与拍摄技巧的描述结束后,苏七七的落脚超越了故事本身:“在《其后》里,爱情带来的是自审,代助正视自己优游的生活其实多么无力,没有一个经济与精神上同样独立的自我,谈不上对爱情的承担”。——在无数的爱情故事中,不都是这样的么?“独立”是一段健康美好的感情能开始能发展,最最基本的东西。

  《自我的边界》是《只做陌生人》的影评,苏七七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坚持自我与建立亲密关系之间的矛盾与纠结。特别是自我意识强的女人,总是情不自禁盲目坚持自我,一边渴望一边抗拒。“爱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意味着要敞开自己,要进入对方”,而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总是在这个边界徘徊交错。苏七七描述了一些他们彼此错过进入对方内心的场景,包括男主人公从爱尔兰找去女主人荷兰的旧公寓,旧公寓空空荡荡,他从木地板的缝隙里拾到一枚细小的发夹。而这一切,女主人公是不知道的。同样,她进入他的房间时,他也是缺席的。

  电影以男主人公的死亡终结,他把自己小岛上的房子留给了女主人公。苏七七对故事的结局似乎并不满意。“这是一个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的重复书写,但唯美有余,深度欠缺。在电影里,出走的、流浪的女性能找到一处世外桃源,一个呵护自己的男人(死后还把这出世外桃源留给自己的男人),当她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是,这个男人找到那枚发夹,想打开她,了解她。”是的,每一个“盲目”坚持自我的女人,不会那么幸运遇到一个肯充满耐心地一步步走进你内心的他。大多数时候,“坚持自我意味”着更加艰辛的生活。

  我很喜欢的一篇《迷失的人与迷失的人群》,这是一篇《东京奏鸣曲》的影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男人中年失业后,他和他的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按苏七七的话说,是“关于一种价值观与一种生活方式里待得太久的人,被毫不留情地扔出这个体系后的故事”。男主人公失去了工作,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也失去了尊严。而他的朋友,在失去工作后,仍装作上班的样子,甚至请男主人公冒充同事去他家吃饭。但朋友的家人其实早就知道真相了。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没办法持续,最终朋友与妻子一起开煤气自杀。

  苏七七评论直指人心:“这是一种可悲而又可怕的被异化的人的生活。社会把一种价值观深深地种植在人的内心:只有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经常有电话联系业务,才是成功的,有尊严的。那么失去了工作,不能在这个阶层或这个体系里停留时,就失去了尊严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多么可怕又多么现实的“价值观”。可是大多数人不都生活中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并不遗余力地维护这一观点吗?

  这部电影的结局跟《只做陌生人》的结局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不幸”的人都拥有了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好运。导演为这不幸的一家人安排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收梢:二儿子有音乐天才,在考场上技惊四座。但是,电影中看似“美满”的结局却不能解决现实的困境,并不是每一个失业的家庭都有一个音乐天才儿子成为家庭的希望。相比电影,苏七七的观点更能抚慰人心。“自我的价值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惊叹的目光来认证的,生活的希望难以寄托在天才之上。清晰的自我认识,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人好好沟通,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希望所在吧”。真喜欢这些泛着生活智慧之光的句子,它们是电影温暖的注解,但又比电影本身更真实更平易近人。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五):关于七七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七七,在北京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天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纤细身材,黑框眼镜,长发及腰。记得其中一个朋友说晚饭过后,和她走在路上,她的裙子蓬蓬的,看起来象黑夜里开了朵百合花。

  所以翻开她新书的第一篇,《雨中百合般的爱情》,我忍不住想起这个形容。七七嘱我为她的新书写序,让我不免回顾一下我们认识这么些年来她走过的路,从做博士论文的女学生,到人妻、人母,再到一家很文艺的叫“阅读者”的咖啡馆的老板娘。作为见证着她生活里一点一滴的变化的闺中密友,说点平常绝不会说的肉麻话吧:百合花这个形容不论对七七还是七七的文字来说很合适,有美而轻灵的外在,以及坚韧的根茎。

  不过,《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这个标题有点太唯美。我觉得,即使不熟悉七七的读者,读起她文字的任何一段都能轻易感受到她细腻敏感和灵动的气息,和她本人给人第一感并无二致——她那么瘦(体重常年在80斤左右徘徊!),永远纤细,永远长发,穿宽松裙子的时候真的让人担心一阵风就要把她吹走了,这算是唯美部分好了。可她柔弱的外表是有欺骗性的!再多读一点,就会发现她文字背后有强大精神力量和思辨能力支撑,不至因唯美而堕入彻底的虚无,这也和七七本人很象。我常常意识到七七对生活清晰与务实的判断对我的影响——许多事情,经她三言两语,就变得透彻明了。她的意见常让我觉得安心。她长于分析,见事明白,所以特别适合写评论性文章。一个电影,经她的笔细细剖析,人物关系、导演的意图、整个电影的长处与局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需要对电影、对生活都有细微的体察,又得有特别透彻的人生观吧。

  在对生活的明晰认识之上,七七还有很强的行动力。文艺女青年的“通病”是想得太多,需要很大的自我空间,要么很难进入婚姻,要么进入婚姻后很容易被生活的琐细和平庸磨损,觉得困顿窒息。可七七对生活的看法从不高蹈,在这本书里那篇《迷失的人与迷失的人群》中,她说:“清晰的自我认识,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人好好地沟通,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希望所在吧。”这完全是她自己啊。她的决断明快和行动力有时候会吓我一大跳:和阿波认识后闪婚(现在沫沫都八岁了);今天说喜欢良渚,过几个月他们就在良渚买好了房;看到万科小区刊物上的招商广告就直接打电话去,三下两下搞定租商铺开咖啡馆的事。

  她有时在豆瓣上发些小随笔,非常轻快愉悦地,说他们的家,说沫沫在学校里的淘气事,说阿波在跟杨朱学古琴,说她和茗禅那个可爱的小小咖啡馆。她能敏锐地感受和捕捉到生活里特别细微的美、周遭人的好,文字有诗意、有温暖慧黠的质地,让人读来会心微笑。她对生活通常持有一种特别松弛的态度,文章里也是。读过那些随笔的人大概都会觉得她和阿波简直是神仙眷侣,过着理想生活,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一大群意气相投的朋友。

  这些都是真的,可是月亮依旧有它的暗面。生活里那些咬啮性的烦恼对于她来说已经不难应付,而真正难的在于对自我的疑虑和偶尔来袭的虚无,这对创作型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几次我在深夜接到她的电话,和她聊聊天,感觉到她的焦虑,去年夏天她还来上海和我住了一周末——这是逃逸日常轨道的小小叛逆——但她总会很快整理好自己再回到日常生活里去。这本书里那篇《忧郁的行星》,她有一大段特别细腻的对自己偶尔涌起的抑郁症状的描写,也有清醒的判断:“忧郁症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病症,它是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产生的,伴随着自我中心与完美主义,伴随着意义感与行动力的丧失”,可是,她也明白什么是解药:“得用什么东西都自己填充起来,明天我得把那些细微的事情解决掉一些,要瓦解掉巨浪般的,想把自己卷胁而去的忧郁,只能是把一个个小浪花拧碎,把它们变成泡沫,于是巨浪也从细部瓦解,因为我有对抗的能力与行动,它就不那么可怕。创作是一种很大的行动力......”

  这本新书是创作,是行动力的体现。它是本书信体的影评,她历年的专栏合集。“影评”这个词真能准确反映七七这些文章的特质吗?我相信它们不同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评论文字。七七是电影评论科班出身,她的专业素养、她对电影理论和电影技术的理解都体现在她的文章里,这大概能满足一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电影而阅读的读者。而在不间断地读这些文章时,我再次强烈感觉到七七是一个多么有灵气与才华的写作者(有时作为太近的朋友反而会忽略了这一点)。这些文章始于电影,又不止于电影。电影是种介质,穿过它们,七七用一种特别优美的方式传递她对人生的思考,她的整个世界观、气质和个性都倒影其中。

  所以,尽管这部书里讨论的电影大多都非常艺术和冷门(商业电影她也看,但一向不太是她的茶。七七说她还在当老师时,有次上课同学们聊起《第一滴血》,她只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从来没看过),大部分我也没看过,可是读来全无隔阂。在电影里她真正关注的点,是她自己在生活里也一向很关切的:女性的自我认识、两性关系、家庭关系、终极之爱......她以伯格曼作为整本书的“落点”,因为伯格曼是和她最气息相通的导演:真实、矛盾、诚恳、温暖、宽容、永远的自我扣问、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落足点、行动中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

  我记得好几年前有一次,七七、阿波、意达和我,我们在七七和阿波的小书房里聊天到深夜。那时大家说起生活的理想是什么。他们都是创作者,阿波希望能写出更好的诗,意达希望画出更好的画,七七希望自己在写作上能有新的境界。如今七七这第三本书(不算合集)的出版,也是她在通向她自己理想境界上多付出的一些努力吧。

  对了,这本书里所有的文章都是写给TT的信,我悄悄告诉你,TT是虚构出来的。TT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读这本书,请代入你自己,你会觉得亲爱的七七拉着你的手,透过电影的光与影,带你走一段,用余华的话说,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六):绿光

  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翻开后满是惊喜。现在,能读到一本让人惊喜的书很难得。作者的语言和专业,我自然无资格评论,但我很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候一段话写给的是自己都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人,但却只有这种近乎交流的方式才能让人很好地表达自己,如果对面是真正存在的人,交流或许又有了障碍。

  《绿光》是我在看了作者的影评之后才看的电影,刚看完,心里有种淡淡的无声的坚定。女主角的矛盾、挣扎、肯定与否定,表现得都很真实,一个人存活于世,总要有强大的内心才可以抵抗自己与世界的不一样。内心不坚定,要么被世界改变,要么在矛盾中痛苦。其实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以及坚信。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日子才会最终决定自己的选择,也只有经历了挣扎才会坚信最终的选择。

  求仁得仁,是谓幸福。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七):抵达共鸣的温暖之旅°

  文/蓦烟如雪

  这篇书评我拖稿了很久,说来心情忐忑,起初看这本书的兴趣来源不是内容,而是书封。略带唯美的暖色清新封面,对于爱绘图的我而言是不具免疫的,它轻易地撑起了我的好奇欲,哪怕这种奇遇仅仅是第一次。

  最早我误以为这是一本童趣性散文,其实不然,这是一本影评散文,如信友般的讲述,絮絮叨叨,或浅或深,温润的像是轻慢的水滴,一点点地落入人心。我不知道书里称呼的TT是谁,但我总会莫名地把自己的名字植入进去,好似她只对我一人说,像陌生的旧友,不厌其烦地谈着琐碎的家常伦理,亦或是人生的失意与淡然。

  我不想把这篇文归于书评,因为我觉得这样对作者太不负责,我并没有读透,哪怕我细嚼了两个星期。我深知每一个作者写一部作品的艰辛。我们写书评总能用一天抑或者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给每部作品盖棺定论。但这样的感觉不是很好,那种没有吃透的心情,就跟没吃金币盲目地冲到终点是一样的,这是没有喜悦感的空茫!

  爱是第一辑的诠释,但什么是爱呢?有人说,爱就是眼里为他下着雨,心里却为他打着伞。但这里的爱是不被道德所捆缚,是救赎,是自省,是走出依赖的《其后》;而《爱》却是自我与尊严的并存,是宠溺的欢畅,是残忍仍保有眷恋的离开;《危城》则是姻缘错牵但能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叔嫂纯爱的大气。

  七七说她最爱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我也喜欢这性格各异的四姐妹,这样不落入俗套的作品确实少有,不必过于的完美,哪怕细碎如沫,却也颗颗搓揉得别具一格,《细雪》说的是出嫁的故事,可结尾是一句“那天雪子拉肚子始终没有好,坐上火车还在拉。”这样不造作又自然得引人发笑的点睛之笔,确实值得玩味。

  而《艳贼记》是剖解童年阴影下找寻安全感的欲望结合。七七没有大篇幅去说这电影多肉欲,而是细致的从彼此的心理以及机位角度去诠释谁是施虐谁是受虐。若爱没有欲望,往往会落入卫道士的假面之情,称不上爱的定义。

  对于第二辑的远处我特别喜欢迷失的人与迷失的人群这篇,七七说的是《东京奏鸣曲》关于生活与价值观解体的过程,父权的专制、尊严、以及被异化的生活,我对于调剂性的美好结局没什么好感,反而喜欢七七说的那句话“自我的价值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惊叹的目光来认证的,生活的希望难以寄托在天才之上。清晰的自我认识,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人好好地沟通,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对待生活,不必做一个天才,往往平凡才是真实。

  说起平凡我又想起了德尔芬,第三辑关于我们中讲到的《绿光》,一个看似无欲无求,却天然得那么朴素的姑娘,是多么讨人喜欢,比起《圆月映花都》里空虚、滥情又需要自由的路易丝,我还是喜欢德尔芬,那种淡淡素色的性格就如同那句“生活是会给人指引一条正确的方向的,如果你诚恳,耐心。”

  七七说,她是一个微弱的忧郁症患者,说来我也是,一个小小的崩溃,就能激起大浪,像是星球的毁灭。我不寄予消亡,却从未找寻到可以瓦解的方式,这只能证明我还不够强大,不能撑起自己的恐慌。而《最后一周》里那个癌症就是激发点,让他去撑起短暂的梦想去远行,去放逐,虽然这是一场没有越过自我边界的安全之旅,但至少他有一种走的态度,去消磨那种所谓的持续性恐慌,就像“假的可以欣赏,真的难以面对”。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则诠释了难以面对,杨晋没有看到小波虚拟的好玩生活,反而看到的是零零碎碎不美好,那种“撕拉”过去的感觉,像是贴在身上的膏药,无可奈何,就这样的过去了。

  也许,童年、婚姻、孩子都是生活电影不可逃脱的往事素材,但也像一个回顾的梦,可好,可坏。第七辑讲的都是伯格曼的作品,他把戏剧性的生活都创作到电影当中,他是一个感性、焦虑、矛盾而又拒绝孤独的人,像是《萨拉邦德》里的“在我的焦虑面前,我太渺小了”。

  也许你看了最后,想的不仅仅是伯格曼拍的电影,更多的是这个人,他的孤独与厌世,他的激情与感性。

  我之所以给这文取名为《抵达共鸣的温暖之旅》,是因为我觉得这书耐看且留有回味之感,如电影里的微光,能超越所能抵达爱与生活。

  突然我想起了那句“夏天的夜晚发出的第三次微笑,是向那些愁苦、失眠、担惊受怕和孤独的人发出的微笑”。

  筱筱

  2014年9月12日凌晨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八):“她们”之歌 ( 刘翔)

  苏七七是蛰居在杭州这座城市的知名影评人,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的博士,在北京期间,她总是参加朱日坤现象工作室的观影活动,看电影,和导演交流,几乎每周都写一篇影评,并结识了崔卫平、张献民等老师,与卫西谛、黄小邪等影评人结为好友。“在北京,有一种在场感,圈内感,甚至就有一种责任感”,然而,她到了杭州,与诗人阿波结婚,然后生了一个叫沫沫的男孩,然后辞去了大学的教职,然后在良渚开了一家名为“阅读者”的小咖啡馆……。然而,她仍然在断断续续地为《看电影•午夜场》写书信体专栏,《雨中百合般的爱情》就是专栏文章的合集。与七七的第一本影评集《声色现场》里的文章相比,这本集收录的文章无疑更加成熟,文字上更加讲究,思想上更加开阔。特别难得是,文章有了更多的疏离气质,也许这是杭州这座城市给她带来的新气象吧。

  全书分为七辑,共37篇文章,文章的类型是多样的,但是,作为一个女性,七七从一个女性本能的关切出发,通过对一个个电影中的“她们”的描述、沉溺和思索,成了影评集中最迷人的部分,这些女性镜像,也给七七提供重新思考人生定位的契机。

  春天的“她们”。这是一些雨中百合般的女人,这是一些少女,或有着少女一样美好情怀的单纯女性,这些女性是七七向往和欣赏的,她总是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和赞叹这些女子。比如市川昆导演的《细雪》(根据谷崎润一郎的原著改编)中吉永小百合饰演的雪子。比如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中的那些女性,她们都是一个类型的:美丽、温柔、勤劳,能够“让清贫的环境焕发出整洁明亮的美感”。森田芳光导演的《其后》(根据夏目漱石的小说改编),塑造了光彩照人的“三千代”这一人物,不再年轻的她生活困窘,带得痛苦和逆来顺受的痕迹,但还依稀有少女的纯洁气息,她还是一枝百合,在雨水的气息中绽放。在男主人公的回忆中,仍然是雨,桥,桥畔的樱花。借了钱办了事情后,回来道谢的她,特意梳了一个银杏髻,是婚前的发型。七七是用这样沉溺的文字来描写这个场景的:“她从景深处气喘吁吁跑到前景,带着两枝百合,拿起水杯要喝水,男主人公把这水喝过了,把水倒了,让她等待。她却等不住,从插花的水里舀了一杯喝。这一幕拍得真是玲珑剔透。样样东西,那些透明的、纯净的、美好的东西,围绕着她的,都是用来衬托她的美。就像是冰下很小很小的一个角,让人知道底下有多重多深,而这个角美得家贫如洗,像是最干净的玻璃里最干净的水”。

  冬天的“她们”。但美的东西总是在殒落和失陷中,人不能不面对时间的断崖。七七也能够欣赏和直面人生的衰老和失败。她觉得在哈内克那本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爱》中,“爱”罕见地被表达得如此清晰,“像是冬天的一棵树,叶子落尽了,枝丫指向蓝天,以一种几何般毫无瑕疵的方式呈现它的美,这样的清晰,但并不僵硬,因为每一根枝丫都是从岁月里慢慢生长出来的”。影片中,那个陷入绝境的安娜,在她那里,爱是不能取代尊严的,尊严意味着可以为自己负责。她是那种“你爱我,就得让我还是我自己”的女人。她想自己承担自己的生病死,但是她的生,她的肉体已经越来越无法和病痛抗衡了,她已经被剥夺了生的所有乐趣。

  秋天中的“她们”。比较典型的是女导演瓦尔达和她的电影。瓦尔达有巨大的吸附能力。一个是她摄影师出身,对物体的质感有一种天才的领会与捕捉能力,使被吸附上来的东西还保存着光彩和趣味。另一个是音乐,音乐对画面素材的梳理和整饬,让它们有节奏地,有旋律地团聚到主题的周围。这个《五点到七点的克莱欧》这本电影中,有许多的镜子,也有很多的窗子。车窗是向外的,镜子是内心的窥视。一个在“时间与心理的压力”下的歌手,等待着她的检查结果,前景中是女主角克莱奥,然而后景中是具有巨大吸附能力的导演瓦尔达,她对各个局部与整体的理解能力。克莱奥最终解决了她的惊惶,不仅仅因为医生告诉她病情并不危险,最后几分钟,她显得沉静,若有所思,她和片头出来时那个神经质的女歌手不大一样了,她的目光中有了内容。瓦尔达是七七最欣赏的女导演之一:“瓦尔达的女权是我所欣赏的女权,她警惕来自他人的目光的美学定位,这种定位太容易让女性自身也滑入男性的视角,她欣赏一种独立的、坦然的生活态度,然而,男性没有被瓦尔达放到一个对立的位置去。她接受来自男性的帮助,从女性的角度去理解与欣赏男性,瓦尔达拍了那么多关于她丈夫雅克•德米的电影,是那样深情款款”。

  平常的“她们”。在名为《路易丝与德尔芬》的文章中,七七聚焦在两个侯麦电影中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上面。路易丝是侯麦的《圆月映花都》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巴尔扎克小说里的年轻美貌、爱慕虚荣的法国女子的现代版,她把爱情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她有自己的工作,有房子,但她的困惑是,她既需要男人,需要爱,但又需要不止一个男人的爱,她不能让自己放弃放纵的可能性。她得到很多,但却丧失得更多。而《绿光》,却是从丧失到获得的故事。德尔芬刚刚失恋,她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既不美貌,也没有别的特别的吸引力,她很茫然是。七七感叹,“要拍出一个普通姑娘的好是很难的,就像把一个再无聊不过的假期拍成一部好电影一样难。侯麦拍过许多美貌的聪慧的姑娘,但我觉得她最喜欢的倒是这个普通姑娘,后来他拍的《秋天的故事》,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也是这位叫玛丽•瑞莱的女演员演的”。

  成长的“她们”。有代表性是那篇分析波特曼出演的《黑天鹅》的影评。一个完美的女孩如何成长为一个完美的女人?“妈妈还把妮娜当作小女孩来看待,在她粉红色的房间里放满了布偶,妈妈希望她永远纯洁听话,但是,她自己却已经感受到身体内部的喧哗之声”。而艺术总监,是一个男人,“他需要的不只是一只纯洁的白天鹅,他还要这只白天鹅同时能够演绎邪恶、放纵的黑天鹅,他引导妮娜发掘和释放情欲,让黑天鹅具有一种热烈魅惑的美”。电影最后真幻夹杂的高潮,完成了一跃,她终于可以在仙女和巫女角色之间游走,她不是踩在别人痛苦上欢笑的黑天鹅,而还是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了彻悟的白天鹅。

  惊悚中的“她们”。七七说:“人总会有一些时候觉得茫然、烦闷、欲振乏力吧。常常这种时候,我就会看惊悚和悬疑类电影”。七七分析了希区柯克在《艳贼记》这部特吕弗所说的“病态巨片”,她认为,用童年阴影来做情节的诠释,是一种很取巧的手段,尤其是,把阴影与一些细节严格参照起来,在今天看来非常教条:玛尼因为童年阴影,对红色、暴风雨、对性都有严重恐惧感,这些都来源于童年的一段暴力场景。而比利•怀尔德的《控放证人》中玛琳•黛德丽出演的女主人公也令人着迷,她冷淡、冷酷,可以为爱撒谎,作伪证,也因为爱的破产而杀了负心汉。这位克莉丝汀,“在浓墨之中,像飞蛾扑火一样冲着一点爱的亮光而去”,“这个电影像一个巧克力,最外面一层是笑料的奶油,中间一层是黑色悬疑的巧克力,最里头却是爱的榛仁”。

  零度的“她们”。一位女导演拍的《只爱陌生人》,是一个充满另类精神的电影。一个人,把无名指上的一枚婚戒捋下来,把一切减去。没有房子,没有家具,没有首饰,只有一个人,一个背包,收折的帐篷与卷起来的睡袋,她并没有像瓦尔达那本惊世骇俗的《流浪女》那样绝决,但和《流浪女》一样,这里面有一种对自我的盲目的坚持,让我们窥见人性的另一种可能的经纬。

  “他们”眼中的“她们”。七七还描述和分析了伯格曼、费里尼、拉斯•冯•提尔等著名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七七认为,“费里尼的长处是,他清醒地保留了人的不清醒部分”,《茱丽叶的精灵》也正是这样一部电影。故事中的丈夫不重要,不忠的丈夫不重要,重要的,女人如何成为她自己,她如何能够得到自由,得到独立。作为一个男性,费里尼“越俎代庖”地在电影中提出种种建议,可是,正如希区柯克的一些电影有过多的弗罗依德教条,这部电影也像费里尼的其他一些后期电影一样,陷入了过于沉重的荣格教条。身为妻子、身为演员,出演茱丽叶这一角色的茱丽叶对这个电影是有质疑的,她不觉得女性是这样的。而拉斯•冯•提尔是七七非常不喜欢的导演之一,虽然她也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忧郁症》这部电影,但是非常不认同导演的思想,“当一个人无法忍受内心的黑洞时,也许寄望于外在的毁灭吧”,可怕的拉斯•冯•提尔是不惜让整个地球与一个忧郁症患者同归于尽的。

  伯格曼和拉斯•冯•提尔一样,是一位来自北欧的导演,也一样具有一些黑暗气质,但对七七来说,两人是有天壤之别的。影评集的最后一辑,是有关伯格曼的五篇影评和书评,它意味深长地定名为“落点”。无疑,伯格曼是七七最为倾心的导演,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观察者,他观察他人,他审问自己,把自己当作是一个病历来探究,电影是他独特的审视和救赎方式。“伯格曼最好的电影里,我们得到一些最精彩的答案,而一些不那么成功的作品里,同样有着各种对问题的描述与对解法的尝试”。

  所以,在七七的这样影评集中,她同样一直是在直面她自己,直面她自己困境和矛盾,也同样是对自己的问题的描述和对解法的尝试。那些“被痛苦辗过的美”也许比“雨中百合般”的美更艰难、更珍稀。七七,一个有根的人,就像《海鸥食堂》中的人物幸惠练那样:“不管看似柔弱的她像一棵蒲公英一样被风吹到了多远的地方,她却在内心里是一个有根的人”。我们祝福她,也感谢她读者奉献了这么一本好书。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九):不是没有努力,只是无能为力

  “我让恶魔住在心底,就再也无法摆脱他了。我想把他烧出来,割下来,他只是笑着说:‘不不,我不走。’”“他为什么要走呢?他也不想无家可归啊。”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苏七七这个名字,她之前写过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所以拿到书后,我特意翻了扉页上她的简介:电影学博士,曾在高校教书,现在是自由撰稿人,开了一家小咖啡书店。而题目《雨中百合般的爱情》,不知道的人真得会以为这是一本言情小说。封面上就一个姑娘,轻描淡写几笔粗粗勾勒而成,像被水晕开过,像被雨打湿过,深深浅浅地涂抹着几个不同色系的色块,就好像等待着谁开启这场电影与爱情的邂逅。

  一共有七辑,不同的主题。有些翻翻草草带过,有些读完想马上找来电影。《斯图尔特——倒带人生》是很久之前室友提到过的,这部影片就成了我在豆瓣上的第一部“想看”电影。拖了近乎2年,包括在法国漫长无聊的日子里我都没有产生把它找出来看一看的想法。我都要忘记它是夏洛克演的了。而这次,就是因为这句话,戳中了泪点,他也不想无家可归啊……

  这部片子是汤姆·哈迪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成名前的作品。开头和结尾同样的场景,亚历山大开着车,听着斯图尔特留给他的录音带:亚历山大,你知道吗?……两个人认识后成了朋友,亚历山大想以斯图尔特为题材开始他的写作事业,于是他展开了调查,他问过斯图尔特本人,也问过他的母亲、妹妹,他对这个流浪汉的过去充满了好奇。谜底慢慢被揭开,好比把一道道永远也不可能痊愈的疤痕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斯图尔特,小时候被哥哥和哥哥的朋友性侵,他拿刀威胁母亲要把自己送进收容所,结果刚出狼穴又入虎口,进了儿童福利院后被校长性侵。他本来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啊。他告诉亚历山大,如果哪件事情是决定性的,是他发现暴力的那一天,他被继父逼着走出家门独自面对前来挑事的哥哥的朋友,他把恐惧变成了怒气、暴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进过无数次少年管教所、监狱,他本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却因为身体内的恶魔而把自己搞的妻离子散。他并不总是那么暴躁、可恶,通常,当他控制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他很清醒、理智。他有亲人、有朋友,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会有受不了、濒临崩溃的时候,最后他死了,死在了铁轨上,我想是自杀。他不是没有努力,只是实在是无能为力。他说,我只是希望,哪怕一次也好,能够逃离这种疯狂。

  你也许觉得我跑题了,可我倒认为,对七七来说,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在她的介绍下对其中某部电影产生兴趣,找出来观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跟着影片人物一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里的电影基本都很小众,这也是七七的独特之处吧。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读后感(十):轻轻地经过深渊

  《雨中百合花般的爱情》,是苏七七新出的影评集。书中讲述的电影,说实话很多我都没有看过。奇妙的是,她的影评做到了这一点:那些电影,你会很想去看,充满对它们的想象,同时呢,不管看没看过,合上书,心中还是会溢满对它们的回味。剧透恰到好处,让你知道,剧情只是容器,容器里所盛放着的东西:质地、色彩、气味、声音……终归会打动你。

  十二年前,我从清韵专栏读到七七的影评,是少见的既专业又亲民的角度,行文有明亮的智性闪光,也有有轻盈的灵性飞扬。对于普通观众,它们是中肯的、启发式的。而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身上有一种温暖真诚的气质,这在影评者中也颇少见。

  似漫长又似弹指间的十二年之后,读到七七这本新的影评集, 发现已完全蜕去了当年文艺青年们多少会有一点的善感、忧伤和刺痛,经过生活的提炼与沉淀,文艺顽强地存留了下来,成了与真实生活共生着的一种坚实存在。

  那么,这本书里所讲述的,也是一般习惯上被称为“文艺片”的电影,不那么商业、娱乐,不那么强调感官兴奋,不那么“大众”……也许相对还有些沉闷与晦涩。从技术与深度来说,当然并非所有打上“文艺”标签的都优秀,但还是有一些电影,确实体现了电影作为艺术存在的魅力与责任感。电影艺术和文学艺术一样,讲述我们生而为人的一切,一切的真实、恐惧,与爱。并且试图找到答案。有一些导演,是有这个诚恳、野心与能力的。准确地说,书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些电影。

  大概这也是作者偏爱伯格曼,并用了完整的一章来谈论伯格曼的原因吧——“他在‘真’与‘爱’的困境中挣扎,意图想把人性的深刻之处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但是这真不容易。很不容易。电影是生活无重多面的镜像,而生活……生而为人,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

  “人的追求永无止境地螺旋式上升,在一个阶段里总有一个阶段的危机需要解决。”

  是的,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困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病痛。一个痛苦的谜题。总有这样一些人,是不能用流行的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的,总有一些人,单纯的娱乐感官刺激,并不能使他们的精神得到休憩,疑问得到解答。这样的人,才应该会是这些电影、这本书的共鸣者。

  全书采用书信体。TT,作者亲密的会话对象,可以是你我他,可以是任意一个人,但不会是每一个人。TT是这样的,他对生活充满热爱,同时又对生活,对于爱,对于亲密关系怀有持久的疑惑——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多么复杂,似乎永远难以得到安全感,总有那么多来自外界与内心的障碍!他了解与生活伴生永远无从回避的痛苦,想要去解决它。作为读者,他绝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不是一个直接从文本与影像中寻找现成答案的人。这样他才能赞同这本书里导演们与作者不停提出的置疑,周旋与有解与无解之间。

  奇怪的是,这种周旋,会给我们带来力量。

  《午宴之歌》,很特别,很冷门,一部根据现代叙事诗改编成的电影。半百之年的男图书编辑,敏于观察与感受,但失去行动的能力,也失去了昨日的爱。与旧情人,相见不如不见。“爱之已逝,死之将临。”是一首爱与生命的挽歌吗?也许,但,作者指出,“在那样坚决的自我审视中,又能看到一种深刻的力量,这是人本身,能与爱与死相抗衡的力量吧。”

  “日常生活与深渊只有一线之隔——到底有没有这一线也很难说。落入深渊的痛苦,是自我与他人最严明的分界线。因为他人是无法真正感受与分担的。不管怎样的亲人、恋人。而在乔治身上,我依然能看到一种安慰,他的爱是尘世之爱里最好的那一种。”迈克尔·哈内克的《爱》,剧情是残酷沉痛的。一对相爱的音乐家老夫妻,丈夫终于用枕头闷死了因中风而失去生活能力的妻子,自己也开煤气自杀了。多么挑战观众的价值观。话说回来,价值观对于坠入深渊的人,又是多么苍白!在这无助与苍白里,我们竟然还能保存住爱吗?

  深渊就在那里。让每一个不那么迟钝的人细思恐极,祈祷命运之神对我们仁慈一点,再仁慈一点,不要像对他人那样残酷。导演们用镜头对准深渊,呈现出深渊的无穷镜像。可是啊,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将凝视你。在这样暮色沉沉的时刻……我想,七七的这本书,和她笔下那些导演的目的是一样的。

  面向深渊,呈现并解读,这里就有了一个强大而透彻的作者,基于对艺术与生活所具备的切实而包容的理解,一种温暖有力的写作。她把学院层面的解读表现得平易亲切,娓娓谈来,给观众带来许多新而深的理解,甚至思维模式的刷新。同时又能不失感性,情感丰盈而自制。“好诗之所以为好诗,或好电影之所以为好电影,都在于它们可以带来一种直接的共振,直接的抵达,或者直接的陷落。”她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电影。一点儿不可怕,不沉闷,不“高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些文字非常的“好读”。

  她又是一个能分得清界限的人:影像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自我与他者。“之后,要说回来,绕回来,绕回来!别在镜像中纠结、自恋、迷失!”正如七七对伯格曼的解读,这些影评文字最终的魅力在于,它们所有的指向与归属,没有一寸不结实地落在生活的地坪上,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痛苦与丧失,充分地理解,然后接纳,达到最终的自洽。所以在读完这本关于很“文艺的”电影的笔记后,作为读者,感受到的,是渗入平凡日常的明净与慰藉——就像这样,拔开流沙,去认真生活,舍此之外岂有他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