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九道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九道门》读后感10篇

2018-06-28 05: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九道门》读后感10篇

  《第九道门》是一本由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36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九道门》读后感(一):上帝有最好的故事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好小说,是感动还是惊恐,是惆怅还是愤怒。读到雷维特,似乎多少有明白了。

  好的小说,都从好的叙述开始,能够讲书一个好故事。

  天朝多数作家都应拜雷维特为师。

  第一次读雷维特,就能明显感觉到他在叙述能力上比大多数作家都好,那种面对一千条线索依然从容不迫,面对同时到来的几个高潮依然淡定泰然,很少有大众作家能和他比肩。

  《棋盘》稍微紧一点,这本《门》和《南方女王》可以算作最好的代表

  看今年的诺奖,我相信,也许有一天,便不再有通俗小说和纯文学差别

  偶顶顶看不上国内几个,好大一伙人,故事讲不利索,却自称在搞文学,P。

  讲故事是基本功,是起点

  上帝有一个文学的袋子,里面装满了故事,有些难度,有些艰涩,有些是天书。好作家,就是将上帝的故事讲出来。

  《第九道门》读后感(二):曲折魔幻的寻书历程

  文/乔建平

  【《第九道门》,〔西班牙〕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著 范湲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4.9】

  追求自由、惊恐般的、带有魔幻的描述,不断流露作者脑力游戏情结、敢以自由冒险的气息以及抑制不住的杀气。作者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以卡索寻书为主线,用倒叙的手法叙述,卡索在寻书过程中,遭遇前所未有险境,甚至让他产生虚实难辨的幻觉经历的曲折而又魔幻的寻找历程。

  《第九道门》曾被著名导演波兰斯基改编成电影,1999年,波兰斯基凭借《第九道门》获第12届欧洲电影奖,世界电影杰出欧洲成就奖最佳导演。

  阅读这本魔幻推理小说的过程中,字里行间带来的却是通向心灵震撼,故事的悬念独特的叙事手法引人入胜。自由,爱,恶魔之爱,这一切的内质,其实都是一种自由的格调在充斥着一种反常伦的美丽,应和着作者通过表现书中人物心理精神困惑及两性冲突等多方面内容深刻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善恶美丑,告诉人们生命和美狂热追求,必须敢于冒险。

  相对其他推理小说,一般都会在故事主线上篇幅的书写,单刀直入的较多。但这本书与众不同,在故事富有吸引力情节上也进行一番描写,让人分不清真假却也不显得做作。这算是这本书匠心独运的特点之一,读下来津津有味,笔锋尖锐、笔致细腻、充满智慧激动人心

  书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卡索邂逅艾琳,这个女子,绿眼睛浑身散发青春的气息和独特的气质类似恶魔般的气质。她的身份,书中有很多细节暗示,比如光与她的身影移动诡异速度用血在科尔索脸上划的神秘条纹等等。因此,值得猜测的,她与恶魔有着千丝万缕关系情节、让人反复思索结局,以及社会意义的引申。

  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的这部魔幻推理小说,读来让人仍有大吃一惊感觉。可以说,“书籍就爱开这样的玩笑,他这样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恶魔在对付呢!”这就是《第九道门》对人内心的所谓恶魔的探讨,留给我们的启示

  书中至关重要的细节,就是刻画了一种奇异体验,恶魔不是想象中的邪灵,或许只是为了一种他认为对的信念,这信念或许是自由的,对知识渴求,或许是爱。这种悬念又独特的叙事手法让我禁不住暗自揣摩这种心态转换蜕变发生在何时,这让笔者想起了《圣经》里的耶稣接受魔鬼试炼的故事章节结果是耶稣弃绝了恶魔的引诱战胜了恶魔。而书中就是说一个本质不怎么邪恶,却有贪婪怯弱、淫欲等缺点正常男人在恶魔引诱下走向邪路,正式成为恶魔的一员的故事。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有这种缺点的人,却倒是还原了一个本质善良的人,总是恶魔最喜欢下手的目标,恶魔被人格化了。恶魔被召唤对于世人是一种灾难或是一种福祉,都说不清了。上帝或许是对的,恶魔也不一定就错了。所谓善与恶,光与影,都没了区别

  本书最后的故事悬念,表现在卡索进入城堡里打开的恶魔之门,故事到这里结束,至于进去后变成了什么或者能做什么,都不得而道,面对这样的结局,就留给了读者自己想象了。由此,我情不自禁地赞同作者对恶魔主题的文学内质的探讨,那种追求自由的看似真理的描绘,是让我读完此书感到了极大满足感。

  《第九道门》读后感(三):“唯有依照规则奋战者才得以获胜”

  《第九道门》是一本至少需要读两遍才能对它的整体有一个基本把握的书。当然,大仲马的拥趸和智商超高的人儿不在此列。难怪拍成电影后,评价两边倒。要么就是极力推崇,要么就是大呼看不懂。

  第一遍的观感,你会觉得自己一猛子扎进了深深的深深的书籍的海洋,用“海洋”这个词绝不为过。作者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无疑是书籍的行家里手,对各个历史阶段书籍的样貌——纸质、装帧、排版如数家珍,让人不禁怀疑他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书探卡索的化身,或者说,他在借卡索言说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评判。甚而如书中所言:“你已经死了,就像你那些书一样,你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卡索。”换言之,之于我更极端感受是——阿图罗•佩雷斯•类维特在经由书探卡索“借尸还魂”,孤身只影,徘徊在故纸堆里留恋不去,轻抚深嗅。这样一幅画面用作描述这样一本被“魔法”环绕的书。我认为,决不失当。并且,我自始至终认为,这是一本披了悬疑推理的壳子,实则向大仲马由衷致敬的书籍。《三个火枪手》的魅影贯穿始终

  第二遍的阅读,你才稍稍能够跳出对大仲马、对书籍的缠绕,回到对作者架构全书思考。“所有的奇书各有一段传说”, “唯有依照规则奋战者才得以获胜”,九幅版画是否就是所有的传说与规则,以我所见,也未必尽然。在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把你带入一个所谓的“规则”的框架中时,你就是被蒙上了双眼的傻驴子,他让你按牌理出牌,但他自己,却始终在牌局之外。也就有了小结局之外的大结局。正因如此,阅读这本书才让你有了对弈的快感。不过,以我的判断绝大多数的读者仍然会败下阵来。到最后,你会发现,什么古籍、什么大仲马,都是浮云。那只是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给你设定的规则罢了。与他、与真相根本无关。

  “我真希望我有能力告诉你结局”(卡索),但是,说实在话,我说了你也不懂。就像我自始至终不懂艾琳•艾德勒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只被妮可的温情轻轻触动过。仅此而已,晃神之间,仿佛听到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在缓缓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恶魔要对付呢!”

  《第九道门》读后感(四):这是一部脑洞患者和中二病患者能理解的书

  今天我们来看《大仲马俱乐部》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人,他还写过一本比较知名度的书《佣兵传奇》——就是《指环王》男主V叔主演的那部同名古装大电影——那什么,指环王没看过?不认识维果莫滕森?没关系,反正他俩都跟咱们这本书没关系。Forget it!那大仲马总知道吧,三个火枪手总听说过吧,开花在里面演过一个小白脸大反派白金汉公爵——没听过没看过也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有名畅销书作者写的一本很有名的书就得了。最后——约翰尼德普总知道吧?就是加勒比海盗里面的杰克船长——对,我们的大众情人约翰尼德普蜀黍就主演过这本书翻拍的电影,不过电影不叫《大仲马俱乐部》了,波兰斯基导演给它起了个有逼格的片名叫——《第九道门》。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全程带入约翰尼德普蜀黍那张英俊迷人的脸——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你在看书看到一半的时候睡过去。

  对,这本书全程都是有文采神采,有悬疑没惊悚,有撸点没高潮,如果你去看电影……电影还是删减版的,一样的清汤寡水淡而无味,所以看书还是要靠脑补!

  为什么说脑洞如此重要呢?上次我被一本书折磨死去活来的时候是在看一本翻译得奇难无比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只能说我倒霉看到盗版书了,里面千奇百怪的通假字和印刷错字折磨得我几欲自寻短见。我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的心情就跟这冬天的雾霾一样糟糕

  但是我撑住了——因为我能开脑洞,看书时把女主脑补成阿佳妮/于佩尔/苏菲玛索/朱丽叶比诺什/凯特温斯莱特,熬到男主出场后就把男主脑补成维果莫滕森/雨果维文/克里斯提安贝尔/李建军大舅(最后那个名字好长我老是记不住),于是边痛苦万分地边看书边纠正错别字一边在脑内男神女神们的戏份……

  虽然翻译着实很折磨人,但是脑内一下男神女神们性感美丽的样子看小说的时候还是挺带感的。

  好了,不瞎扯了。让我们开始看书。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我们的男主约翰尼德普大帅哥——在本书里他的名字是科尔索,他是个职业猎书人,专门搜集各种经典藏书贩卖给世界各地的有藏书癖的壕。有天他得到了两本书,一本是《三个火枪手》的某一章节的原稿——《安茹的葡萄酒》——大仲马的手稿,据说很有可能是真迹,这个超值钱的;一本是《幽暗王国的第九道门》,是18世纪某个崇拜魔鬼的人写的书,结果这作者后来因为此书而被烧死,这些书也早已绝版,如果我们的主人公手里的这本书是真迹的话,也会超级超级值钱。

  然后我们的男主角就发现了两件事:第一是从《安茹的葡萄酒》可以看出大仲马在写书时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说小说原本并非大仲马所写,而是有人代笔写了故事的情节框架,然后大仲马加以色才完成小说。(其实这事儿大家都知道)第二是《幽暗王国的第九道门》似乎是和魔鬼有什么关联

  然后男主遭遇了一些人,似乎都对他手中的这两本书或者是其中的一本书表现得很有兴趣的样子。按照一般惊悚小说的惯用情节,我们的男主角遭到了莫名其妙的追杀——当然,这肯定是那些人想要抢夺他的书。

  如果男主角是一般人也就罢了,但是我们的男主是个脑洞奇葩无比的……书迷。

  他的人生是由无数个脑洞串联起来的宇宙——也就是说,他和我们这些普通的死宅二次元二逼青年没什么两样——只是病情比你我更重些。

  比如说我们提到萌妹歌姬就会想到初音和渡边麻友小野惠令奈。我们的男主角则是在提到雪茄时会说这是《基督山伯爵》里面的基督山雪茄,提到杜松子酒,他会说这是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里面的常用酒,如果有人追杀他——嗯,确实有个男人企图谋害他抢夺他手中的书,于是他就说——卧槽!这男的长得像《三个火枪手》里面的大反派罗什福尔!这么说,我就是《三个火枪手》里面的男主角达达里昂了?

  →_→可见此人确实是脑洞星人、中二病患者晚期了。

  然后有个性女郎为了骗他手上的书故意和他滚床单,结果完事后他又翻脸不认账,被愤怒的女的追杀。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这女的就是米莱迪!我骗她滚床单之后被她追杀的情节就和《三个火枪手》里面达达里昂骗米莱迪之后被她追杀一模一样!这么说我果然觉察出来了——我真的就是个达达里昂!

  →_→你咋不说人家是反派邦女郎,你是詹姆斯邦德,你们演的是弗莱明的007剧本呢?

  总之主角的脑洞开得如此猝不及防厚颜无耻实在是远在读者预料之外——我脑补的速度都没赶上他开脑洞的速度。

  然后男主角为了继续调查手边的两本书的事情就跑去巴黎啦,路上遇到另一个妹子,妹子说,我是来保护你的守护天使来哒。男主说为什么啊,妹子说,不为什么,呵呵哒。

  男主居然没有觉察到因为自己是个二次元人物所以有主角光环有妹子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男主又问:你叫啥名啊?

  妹子说:我叫艾琳.艾德勒啊!我住在贝克街221B号。

  于是男主就懵了:不对啊!咱们在演的是《三个火枪手》的剧本啊!你怎么是从福尔摩斯剧组穿越过来的?

  妹子说:《三个火枪手》是啥啊,我还没读过,你把《三个火枪手》借我看看先?

  好在我们的男主毕竟是个脑洞星人,而且这个妹子特实诚。在巴黎男主再一次遇到“脸上有疤”的男子“罗什福尔”的袭击时,妹子飞奔过来救了他。

  他问妹子:“哟?身手不错哦~你哪儿学的格斗术?”

  妹子说:“上次圣战跟大天使打架,跟大天使学来的。”

  男主不愧是脑洞星人,马上反应过来:“哦!你原来是魔鬼啊!”

  没错这个妹子是恶魔,据我推测有可能是路西法本人——她听说男主准备凑齐三本《幽暗王国的第九道门》的书,特高兴,因为这书是路西法写的,还以为碰到自己的脑残粉了,就大驾光临专程来守护男主角的,顺带准备考核一下男主的政治思想过不过关能不能入党。

  另外推测魔鬼因为看书少,思维单纯——她眼下只看过福尔摩斯所以就照着书里现编了个名字叫艾琳.艾德勒,连带自己护照上面的地址都写了贝克街221B艾琳艾德勒——真是实诚啊。这种行为简直就跟制造假币的新手贩子印了几百万张百元钞票别的方面什么水印什么刻痕暗纹都过关偏偏那个纸币上的号码全一样似的。

  男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同时其实进行着两条故事线——除了达达里昂的故事线外,他同时也在经历《第九道门》书中的召唤魔鬼的路线。

  但是他马上把身边这个好像外挂一样的魔鬼妹子放在一边,把她当做移动NPC或者免费道具一样随身携带,转而一心一意地认定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故事线继续探险。

  接下来的中二事情就不必说了。

  男主在巴黎发现“米莱迪”引诱了自己的书商好友拉邦弟,同时袭击了他俩抢走了他的书,于是男主认定自己的好友在扮演阿多斯的角色——因为《三个火枪手》的故事里阿多斯就是被米莱迪引诱过,之后与之反目成仇的达达里昂的好友。

  男主大喊:“是时候解开谜底了!米莱迪、罗什福尔、阿多斯、达达里昂都有了!咱们应该去见见幕后主使红衣主教黎塞留啦!”

  ——然后他基友拉邦弟和他妹子艾琳艾德勒都用一脸看傻逼的表情看着他。

  →_→就像这样。

  然后恶魔妹子问他:“你要是去见那些大反派,他们再用枪比着你,你要怎么办?”

  男主非常实诚地回答:“大概是躲到你背后去吧。”

  然而事情的走向是惊人的与历史相似——哦不是,是说与小说相似——男主凭借他那清奇的脑洞,居然真的在小说中《三个火枪手》逮捕米莱迪的村子里抓到了现实中的“米莱迪”琳娜和“罗什福尔”。

  然而就在这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这个金发女反派在见到他们第一面的时候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反而拍案而起,与他们激动地辩论《三个火枪手》的男主角塑造问题,大骂主角达达里昂不是英雄,不是男人,不是个东西——是个浪荡子、大傻逼、吝啬鬼,而阿多斯则是个酒鬼、大男子主义者……

  男主一行人都听呆了。

  ——看来这世上脑洞清奇分不清二次元三次元的书痴死宅还真不止男主一个啊!

  最后他们中最清醒的男主终于想起了正事:“咳,我们来不是跟你讨论大仲马的,我是来要《第九道门》的,那是我的东西。上次罗什福尔袭击我的时候把它抢走了,为此你们还杀了三个人。”

  “米莱迪”莫名其妙:“第九道门那是什么东西?”

  男主:“我特么受够了!行了,咱们已经演到大结局了,我们应该去见见黎塞留了!”

  然后他真的就遇见了“黎塞留”——此人居然是男主的好友,某某书评家、大仲马小说的狂热粉,此刻正穿了黎塞留的衣服在某个地下城堡里非常庄重地邀请他——

  “骚年,我看你脑洞清奇,还是个中二病死宅,特别热爱用生命去Cospaly《三个火枪手》,而且在这个游戏的全程都特别配合咱们的原著剧本,我决定了!让你加入咱们的大仲马俱乐部!”

  然后他呼啦啦招呼出来一大波人——都是大仲马小说的粉丝,当然,和咱们的Coeser圈一样,都是有装备有钱的壕。更奇妙的是,里面大部分人男主都认识——他在历险的路上遇到的这些人,这些道具,刚好与《三个火枪手》书里的内容相对。

  “呐,这是XX书商,这是XX公爵,这是XX王子,这是谁谁谁,他Cos的是谁谁谁……”

  “咱们这个同人圈啊,每年都花这么大手笔玩COS,玩得真,玩得入戏——你看那个‘米莱迪’就特意给自己肩膀刺了个金百合——为了符合原著。每年咱们还凑钱出本子——当然是小众向的粉丝向的本子……你看咱们这圈子多好!正巧我看骚年你也是个可造之材啊,来吧,加入咱们大仲马俱乐部嘛!”

  男主一看这些人都是实力Coser啊,比自己还中二,赶紧说:“我才不跟你们这群中二病玩,你看看你们——你们为了玩Cos都玩出人命了!这一路上都死了三个人呢!”

  “黎塞留”一听就愣了:“怎么可能死人呢?我们都是玩COS的不杀人——之前倒是有个老头死了,那是因为他想利用咱们圈子里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你知道咱们出版社也是自家搞得粉丝向的作品啦,怎么可能出版这个郭小四唐七公子那种水准的抄袭烂作呢?于是我就给他指出来说他的作品哪里哪里是抄的,他一听,顿时就无地自容,自杀死了。”

  然后男主恍然:“那我这一路上死的人不关你们的事啊?那两个死人难道不是‘安茹的葡萄酒’章节里面安排的替达达里昂饮了毒酒的替死鬼士兵?”

  “黎塞留”说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啊,这次真的是你的脑洞开太大了骚年。

  然后男主转念一想,我脑洞没问题啊?

  然后男主一拍脑袋——哦!我手上还有另外一本书哩!

  就是那本《第九道门》,传说搜集到真迹的人可以召唤魔鬼。

  于是男主在最后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身边还有个魔鬼妹子的,这个行走外挂——可以问她啊!

  然后妹子说你怎么不早问我呢,我跟你说啊,巴拉巴拉巴拉,这个书的真迹其实有三本巴拉巴拉,三本凑齐了据说可以召唤撒旦啊巴拉巴拉~然后你跟我在路上遇到的那些死人是对应了《第九道门》里面的哪些谜面的哪些死法巴拉巴拉……

  然后男主听她讲了半天,最后才问,你咋不早点跟我说呢?

  妹子说,我那时哪知道啊!我看你专心在COS大仲马呢,你问我大仲马的故事走向我哪知道啊?我只知道第九道门的剧本怎样演,我又不知道三个火枪手的剧本怎样演。

  男主顿时就懂了——原来魔鬼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啊!

  然后男主再去找《第九道门》的幕后BOSS。

  这个BOSS原来也是他一早就认识的——就是把鉴别《第九道门》真伪的任务委托给他的那个藏书商,一边拜托男主沿路调查这本书的相关资料,沿路他就跟踪男主找到这本书的另外两本真迹,顺便把那些书的持有者给杀掉了。

  然后这个BOSS看见他来了,就狂笑——你来晚了!我今天已经凑齐了《第九道门》的三本,我准备召唤魔鬼啦!

  男主说,我来拿工钱的,懒得理你——你召唤啊,我就静静看你死。

  然后BOSS就开始装逼,摆弄了一大堆瓶瓶罐罐和一堆稀奇古怪的道具,最后给自己灌了一杯圣水什么的东西,准备升天或者下地狱。

  然后BOSS就挂了。

  ╮(╯_╰)╭

  然后男主走出去,恶魔妹子在太阳底下等他一起回家,HE。

  貌似最后男主有点暗示是被恶魔同化了的意思——至于具体是怎样弄的——恶魔一早就看上他了呗!╮(╯▽╰)╭从一开头就在保护他呀~

  至于为什么看上男主……

  大概是……

  因为……

  ……男主脑洞大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丑就要多读书,玩COS就要下苦工,尤其是混二次元的死宅们,做戏的时候一定要假作真时真亦假,一定要弄得人戏不分,一定要拿生命来开脑洞,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做个中二星人。

  这样说不定哪天,撒旦大人看到你这人脑洞清奇,是个可造之材,也把《第九道门》的书摆在你面前……然后拿到书的时候一定不要shability地付之一哂~而是要非常虔诚认真地照着这本书的流程把它COS一遍。

  不要抄袭→_→,不要抢夺别人的胜利果实→_→,你看书里面的第二个隐藏BOSS不就是吧,按理说第九道门的所有关卡都是男主角亲自走的,男主角亲自调查研究的,BOSS自己则是什么都没做,结果居然想抢了书自己去见撒旦?这跟那什么郭小四唐七公子抄了别人的书硬说是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结果这BOSS最后就不晓得死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估计他反正不是去见上帝,就算撒旦也不见得待见这人,谁知道他死到什么地方去了——╮(╯_╰)╭whatever~

  最后——你看撒旦也是会玩的,人家要选个脑残粉入自己的会员圈子吧~其实跟咱们二次元宅男宅女交流圈没什么两样。本来直接从什么恶魔教邪教里面挑个会员不就是个蛮简单的事儿,她偏要主角来照着书本的流程玩COS,可见她喜欢的也是那种心怀迷信脑洞清奇且入戏的中二病患者。

  总之,做一个中二病患者,一定要玩得开心~

  (最后,本书和本电影都不推荐观看。尤其是电影——那个杀千刀的波兰斯基他居然把本书里大开脑洞的“大仲马俱乐部”的逗比情节全部删干净啦!只剩下装神弄鬼的魔鬼游戏,真的没意思,特没意思。)

  《第九道门》读后感(五):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打开第九道门

  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看过同名的电影。但即便如此,现在再看同名的书,还是感觉balkan挺亏的。费了那么大的精力,甚至不惜自焚,最终不过都是自己作死而已……

  这本书还是非常不错的,剧情设置每步都引人入胜。悬疑书籍的开场一般都会死人,而且都是莫名其妙的。这本书也不例外,一开始第一本书的拥有者就上吊死了。然后在这个神奇的背景下,主角corso就带着balkan给的任务开始了寻找另外两本书的旅程。

  据说为了完成那三本书,作者跟恶魔签订了一个血的契约,然后自己就被烧死了。但有恶魔参与编写的书,自然是不同凡响的。他留下的这三本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图,每本书中还有三幅插图是LCF亲自做的,然后一共连成九张,就是LCF给出的暗示了。传说只要顺着这九幅插图,就能打开通往地狱的大门,然后拥有魔鬼的力量。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第九道门的钥匙——那个女人!

  为了找到进入第九道门的方法,balkan精心安排了一个阴谋,然后利用corso去寻找答案。而在寻找书籍的过程中,那个女人,也就是那把钥匙一直在暗中保护着他。然后引导他穿过一道道门后,最终找到了最后一张真正的LCF绘制的插图,进入了第九道门。

  要说为什么会选中corso,除了因为他是主角之外,还一个原因就是corso跟balkan一样,也是一个活在善表面下的“恶魔”。他用欺骗的手段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那位中风老者藏书中最有价值的的《堂吉诃德》,然后还不惜出卖朋友。完全印证了《圣经》里面的那句话:撒旦在某些时候总是扮演光明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将其成为披着羊皮的狼的原因。

  所以说,还是跟你是谁有关的,像balkan那样作死般自焚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第九道门》读后感(六):真该再怪力乱神点——评《第九道门》

  读《第九道门》是次有趣的经历。因之前已经看过约翰·尼德普主演的,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这次阅读完全是以上帝视角、小聪明般的比主人公早得太多的知道真相,细节的描写总让主人公模棱两可,可作为领先太多的读者,所有的描写都那么的明确和合理。但原著与电影,随着情节的发展,竟渐行渐远,结尾大相径庭。以我私人的读书之感,电影的处理真的强于原著。

  电影完全砍掉了“大仲马手稿”的这条主线。这条主线在原著中,可谓最为重要,此书原名是《大仲马俱乐部》,而改名为《第九道门》(后续的“《第九道门》”均指小说中的《第九道门》一书),可知“手稿”本是“主角”(整部书的笔墨也有倾向,尤其结尾),但拗不过电影名气太大,料想索性改名卖书,销量更好。故事主要通过手稿与《第九道门》两道线索的混杂,主人公对两者相关性的再演绎,推动情节发展,直至结尾。两条线索的分道扬镳,两条线索的结局或真相,竟然都是两场游戏,亦或骗局,骗过了主人公,也骗过了读者(尤其以我这种看完电影又回看原著的读者),同时,作者以《罗杰疑案》之手法,在叙事技巧上,也“玩”了读者一把,相较电影,实在有高开低走之感,“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以中世纪欧洲历史作为背景的小说,却也越来越多,比如有名的丹·布朗的一系列小说,比如我最近才读过的《历史学家》,均是此类风格。考究的历史研究,冒着巨大危险的探索,阴谋重重的谜团,这正是此类题材吸引人的特征。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费大力气描写营造的神秘紧张的氛围后,背后应该是惊天的阴谋、秘密的组织、超自然的力量,更可以是天神与魔鬼,可此书却把两条线都逆转过来,“手稿”成了俱乐部的“游戏”(原著的想表达的,竟是对古书的热爱?),《第九道门》成了富翁的异想天开(尤其着墨又少之可怜),而缺失的第九幅插画成了书商的鬼斧神工,神秘的碧眼女孩也不了了之,似乎费了好大的劲,结果是个“屁”大点的事情。

  其实,就电影而言,前期剧情基本与书籍相近,而电影对于结果的处理,却更为胆大:插图就是“恶魔”的作品,第九幅插图也是至关重要的密匙,神秘女孩就是魔鬼代言人,主人公也最终走向“恶魔之门”,这才是畅快的叙事,是读者观者希望看到的。电影直接砍掉“手稿”部分,而大幅修改《第九道门》的结尾,即便不熟悉中世纪宗教的我,也对此处理赞不绝口,情节不再拖沓,结尾也不再“小气”,故事的神秘氛围营造的更到位,看过后也更回味无穷。比如类似的《历史学家》,本以为真相会是个强大的秘密组织作祟,不可解释的现象也有科学道理可证,结果却是——大魔王就是吸血鬼,不遮不掩,不偏不虚,读者不是要个吸血鬼么,作者就给他们一个。

  挺好的题材收的太狠,也难怪电影更为卖座好看。我只想说,又没有“总局”审查,何不再怪力乱神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