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阎崇年讲谈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阎崇年讲谈录》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4: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阎崇年讲谈录》的读后感10篇

  《阎崇年讲谈录》是一本由阎崇年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6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一):明清兴亡的历史感悟

  自从阎崇年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名声大噪,去各地游走讲学的机会大增。这本书就是阎老师在各地的十四场讲座演讲记录稿。如果你有幸现场聆听阎老师的演讲,当然是一件快事,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读读这本讲坛录,也不失为领略阎老师风采的一种方式

  阎老师在各地开讲座,不少讲题重复是难免的。关于“明清兴亡的历史感悟”或者说“明亡清兴的历史启示”这个话题,阎老师在多个地方都讲过,上个月他在我所在城市就举行了关于此话题的一次讲座。这本书也收有一篇关于这话题的讲演稿《明亡清兴的历史启示》。

  在阎老师看来,明清两朝的兴盛衰亡,从一个角度上讲,就是民族分合官民分合君臣分合。亡在于“分”,兴在于“兴”。首先是民族分合,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民族问题一直没有处理好,朱元璋、永乐皇帝朱棣,对民族问题还比较重视的,对其他少数民族采用了安抚的政策解决他们的衣食,比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到了万历帝,民族问题就紧张起来了。万历皇帝期间错杀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努尔哈赤兴起后,和蒙古人结成了满蒙联盟。清代的兴起,就是民族合,满族首先自己合,黑龙江女真和长白山女真等都联合起来;再联合蒙古人,合成蒙古八旗;再联合汉人。二是官民分合。明初比较注重官民关系,但万历之后就越来越差了,卖官现象严重。这时候,官民的矛盾已经很激烈了。三君臣分合。崇祯皇帝错杀了袁崇焕,大明的边疆就守不住了。崇祯皇帝还大开杀戒,不少尚书命丧其手,使得大臣不敢建言。清朝的兴盛,也真是应了民族合官民合君臣合。但是到了后来,清朝也不行了。同治、光绪、宣统都是幼年继位,统揽大权的是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女人执掌朝纲42年,当然是很有政治手腕的。可惜她写的诏书错字不少,可见文化不高,而且大清面对的是蓬勃发展外国列强,岂能不亡?可见,民族合分;官民合分;君臣合分决定王朝的兴亡。合则兴,分则亡。在阎老师看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一个个人来说,都要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成功者,都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而失败者,都是天不合地不合人不合己不合。

  阎老师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也在不断发展。在新近的讲座中,他特别提到了海洋文化问题。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对于海洋文化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关于明清兴亡的历史启示,很多学者经济、反腐等问题着手分析,但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分析的较少,这方面也值得重视。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二):读史.读书.修身

  自从读过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对清史的兴趣变得浓厚起来,几年前买过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虽然讲的有点泛泛,有点枯燥,对清代的历史及皇帝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改变电视剧给我的印象。他对于清代皇帝的历史评价总是毫不吝啬赞美,认为清朝的皇帝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明君。据说在一次无锡的签名售书会被人掴了一巴掌,也是因为这个缘因,骂他是满清走狗。清朝的皇帝大部份是不是明君我们没有资格谈论,我们不是研究历史,但打人总不对的。确实在他的很多书中对清代总是褒奖的多,在本书中亦是如此,对于康熙更是,评价他是千年一帝,几乎到了崇拜地步

  阎崇年他是一位在清史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忠于史实,严瑾治学,尤以史料的考据见长。有时为了一个小疑点,他会上穷碧落黄泉地寻找史料,光这一点,便令人钦佩。近年来电视剧清宫戏的热播,百家讲坛适时推出了正说清史,拉进了史学家百姓之间的距离,阎崇年作为研究清史的专家,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读史可以明智,如何读史,怎么读书,在书中提的最多,作者尤其推崇康熙皇帝的读书之道,因为他的大过人的学习,所以他有大过人的言行思想少年好学,中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所以他读书达到欣然、愤然、敬然、陶然之境界。并总结出康熙皇帝读书的四点经验:贵恒久、贵思悟、贵知行、贵著述,值得后人借鉴

  这本书是集近十年来阎崇年在国内外一些地方的讲座而成,听众对象差异很大,所以他演讲的内容深浅主旨有所不同,但读起来很轻松通俗易懂全书分为读书修身、人物地方、以史为鉴三大篇章,共十四篇,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更清楚客观地了解到清代的历史人物,同时作为一个多年来学术有成的八十岁的长辈,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治学以及为人处世心得体会无私分享给广大读者,委家不可多得。书中有重复内容,我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讲座,总有相同的内容,这无可厚非,总之,这本讲谈录对于我们普通读者学习、工作生活会有不同的收获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三):读书修身,以史为鉴

  读史可以明智。在读史的过程中,吸取历史的经验,增长我们的智慧

  阎崇年老师的这本讲谈录是一本合集,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精选了阎老师多期的演讲以及座谈会文稿,很有学习的价值。阎老师研究历史五十年,特别是对清史研究颇深,而在二百多年的清史中,当属康熙皇帝专而精。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大量关于康熙读书、教育、南巡等事情介绍。尤其是关于读书这方面,写的比较精彩

  读书,在我国历来备受推崇。在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论语有言: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由此可见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书中阎崇年老师讲到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方面,像读书四宜和读书四忌,都是很不错方法,我是比较认同修己和贵悟这两个观点的。就按现在的话来讲,读书是为了修炼自己,让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读书也不能死读书,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否则只读书不行动不参悟,等于白读,读再多的书也最多是个书呆子

  那么喜欢读书之后也要注意如何读、读什么,这同样重要。康熙皇帝的读书之道,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少年好学,中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这四个阶段可谓是简明扼要,十分受用。作为一国之君,在忙于朝政和国家大事之外,康熙依然能做到手不离卷,“朝于斯,夕于斯”,终身坚持读书学习,实在是少有帝王楷模

  书中第一部分主讲读书修身,第二部分主讲人物地方,关于康熙的着墨点比较多。像有关康熙的历史评价,康熙的学习和子女教育,以及康熙六次南巡的过程和影响等等。另外也讲了一个著名的人物,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对其人、其事、其精神做了全面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袁崇焕传奇一生

  第三部分是谈以史为鉴,读史到底能给自身带来哪些影响。重点是讲了明亡清兴的这一段过程,尤其是明朝灭亡的几点原因,解析的非常详细,为我们呈现了明末清初的当时景象。清朝的兴起是从努尔哈赤说起的,由于万历皇帝错杀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导致努尔哈赤集结几个兄弟起兵造反。这一星星之火,加上明朝末年的腐败,以及农民起义,彻底的燃烧了起来。最后,阎崇年老师还谈了历史的正说和戏说,秘史和正史的关系,让我们能够以正确态度对待几者的关系。

  纵观整书,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对读书和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本书的整理和出版还是太过仓促了,书里大量重复的内容过多,有的同一个问题在不同部分的章节里竟然出现三四次,有点炒冷饭的感觉。或许这些也能理解,一本书再好也难免出现错误,我们多吸取精华部分就好。

  文/颜先生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四):精彩纷呈的历史讲谈录

  历史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作为评书的材料还是作为学术研究的语料?还是作为调侃的对象?在阎崇年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历史的作用在于能够既让人从中学得智慧又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来看阎崇年先生的作品似乎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当你沉下心,认真读下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浩如烟海的著作中选择《阎崇年讲谈录》是一件多么明智的事情。

  《阎崇年讲谈录》非常精彩,这种精彩一是体现在内容的安排上。读史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但是选择不好就有泛泛而谈之嫌,阎崇年先生从读书修身出发,引经据典,让我们看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强调读书时,他也结合现实社会指出读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是如何通过读书学会做人,其次才是通过读书获得知识说实话,看书中所引的玄烨的《庭训格言》时非常震撼皇家之人地位如此尊贵,竟如此重视读书,康熙竟然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读书,如此一比,我等既没有地位又没有富贵之人又有何理由不去勤奋不去读书?二是体现在语言诙谐幽默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诙谐幽默,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阅读。同样的东西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就会有所不同,阎崇年先生采取的这种语言形式和有趣的内容进行结合,孩子从中看到的是有趣的历史,成人从中学到的是历史的启迪、是如何修身齐家、是如何育儿……

  很多时候,为了写学术论文,就得专门去看有关学术著作的书,学习如何作学问。如今看《阎崇年讲谈录》给我的感觉就是做学问最重要的是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不但指研究内容方面也指获得的有用知识的来源方面。在“治学‘八议’”中,阎崇年先生从八个方面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学问,这八个方面无一不给我以启示。与以往相比,我们现在写文章等主要是直接在电脑上打出来,很少用手写的,而这种用电脑为媒介的书写方式虽然快捷但是也加大了错误的发生率,像阎崇年先生说自己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时,不同的著名学者及权威等加起来林林总总改了10遍,但是出版后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错误。这给我们这些习惯于不对自己文稿进行检查的人敲响了警钟!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含量是极其大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每个信息都很真实准确,体现了阎崇年先生读史阅世五十年的深厚功底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五):史学大家的风范

  初次知道阎崇年先生大名是2004年他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清十二帝疑案》讲座,此后就追踪着他在《百家讲坛》的足迹这么一路走来,先后看了《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深深地为他生动的讲解、渊博学识谦和语气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当的评论所打动、所折服,内心充满了崇敬之情。

  我不是阎崇年先生的粉丝,这次读《阎崇年讲谈录——读史阅世五十年》也只是出于对他的这种崇敬之情。这本书收录了他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14篇演讲稿,根据对象的不同,演讲内容有所侧重,有讲读书修身的,如《读书与践行》、《康熙的读书之道》、《良师益友话读书》,根据自己五十年的经验,提出了读书“四宜”、“四忌”、“四要”、“五要”、“五贵”等经验;有讲人物地方的,如《康熙:千年一帝》、《袁崇焕其人、其事、其精神》、《杨州:康熙南巡下扬州》有等,对历史人物,及其与某个地方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讲以史为鉴的,如《读史·治国·修身》、《明亡清兴的历史启示》、《正确传承历史:从戏说到正说》,提出了要正确传承历史的观点。

  作为阎崇年先生埋首清史研究50年来的心得,作为他自己80年人生经验的总结,这些演讲中充满了学术上的洞见,也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当然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学习。然而,他让我感触最深的,让我对他由衷钦敬的,却是他在历史研究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锲而不舍、狠命较真儿、不得真相誓不罢休的求真的精神。

  他在2005年10月18日在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所作的题为《治学“八议”》的演讲中提到,为了核对于谦那首《石灰吟》的出处,他先查《于忠肃公集》,又到国图的工具书阅览室查,查了25种,后再查《四库全书》,查国图善本部于谦的诗文集,先后查遍了北京的资料,不见答案,又跑到上海图书馆查于谦儿子于冕编的一个孤本《节庵存稿》,再到宁波天一阁查隆庆年间的孤本,再到福州的福建省图书馆,还是没有查到,才最终确定这首《石灰吟》并非于谦所作,而是明人孙高亮在章回体历史小说《于少保萃忠全传》中写的,被混到了于谦的集子里面。只为了弄明白一首诗的出处,他查遍了中国大陆所有能够查到的资料,更为可怕的是,这首诗早已经被公认为是于谦所作,他还如此查证,这种求真的精神确实是可钦可敬

  他这种锲而不舍、狠命较真儿的精神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即他在书中提到的,考证有关“平西府”是不是吴三桂王府一事。2008年中秋节,他被邀请到京郊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一游,被问到郑各庄是不是平西王吴三桂的王府一事,从而开始了他对此的考证。他先是自己查,又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朋友查,汉文查不到,就查满文。在遍查无果的情况下,为了查个究竟,干脆赴台作访问学者继续查,查遍台北故宫博物院约40万件清宫档案仍无结果。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送给他的一件清代有关修建郑家庄行宫工程用银的奏折复印件,才算是有了眉目。但他并未到此为止,为了相互佐证,继续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多万件满文档案中去找,终于找到了修建郑家庄康熙行宫、王府工程开工的档案,还有康熙的朱批。按理说可以到此为止了吧,没有!他又用排除法,对所有清朝档案中的郑各庄、郑家庄进行了一一比照,最终确定清康熙行宫和理亲王府就在今昌平郑各庄,并对它的变迁与历史史实进行了相互印证,这才算最终结案。瞧瞧,只为了一个地名,就历时一年多,还远赴台湾,如此大费周章!

  细微之处见精神。仅从这两件事上,足可见阎崇年先生求取历史之真相心情之迫切,治史态度之严谨,也足以让我们领略他作为一个历史大家应有的风范!有了这种精神,他怎么会不出成果呢?对《石灰吟》的考证,被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包伟民教授评为20世纪于谦研究的重大突破;对郑各庄的考证还专门召开了“揭秘郑家庄皇城专家研讨会”!在日益浮躁的当今社会,他的这种捺下性子,踏实做学问的作风,这种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治学精神,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由此联想到2008年阎崇年先生在杭州所受的掌掴之辱。不管施暴者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于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施以暴力,在我们这个讲究尊老爱老的社会中本身就不对,更何况他的观点、他的结论都是从自己50年历史研究中得出来的,有丰富的资料支撑呢?如果认为他的观点有失偏颇,值得商榷,或者说伤害了某些人的感情,不同意他的观点,大可以在史学探讨的范围内彼此交流,乃至争论,何以施加如此暴力?这种动辄诉诸暴力以图推翻别人论点的做法,简直可笑!如果再美其名曰是为找回了话语权,就真的是可悲了!不但是某个人,而且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我想,阎崇年先生在这本书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所展现出来的严谨的治史态度,以及对历史真相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一个史学大家的风范,而这种大家风范正是对某些人无端指责的最好回击!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六):刨去一些肉麻的,我只看到这些对普通人实用的了

  有关阎崇年老师的争议,这里暂且不提,只是作为学者来讲,阎崇年先生是值得敬佩的,而笔者初中时(这里暴露了年龄)就在百家讲坛上看过他的《清十二帝疑案》,那是虽有不太赞同的地方,但丝毫不减笔者对阎崇年先生学者风度的景仰,这不,偶尔逛书店,就发现了这本书——《阎崇年讲谈录》,看着还不错,就入手了。

  康熙皇帝是怎样读书的?读《阎崇年讲谈录》

  这本书是阎崇年先生十四场讲座的实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修身;第二部分是人物地方,顾名思义,就是阎崇年在各个地方的演讲,例如在扬州、北京等地,结合当地的名人和史实做的演讲;第三部分是以史为鉴,主要讲述阎崇年在研究历史过程中,历史对于现在的启示。

  其实说实话,这本书重复的内容较多,例如对康熙帝的介绍和过于吹捧,在几次演讲中都出现了,不过其中对于其人读书方法和阎崇年先生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笔者还是认真拜读的,觉得也是这本书中最值得分享给大家的地方,现在总结一下,算是一个读书笔记吧。

  此处声明,这里刨去那些在下看来阎崇年对康熙帝吹捧过甚的文字,看起来肉麻。

  1、康熙皇帝读书的四个阶段

  这里阎崇年先生把康熙皇帝的读书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少年好学。小时候的康熙皇帝,从五岁开始就进入上书房读书,史书记载:从五岁时康熙皇帝就矢志读书,那时候,康熙皇帝被养于深宫,身边还有保姆侍卫,他好学完全是天性使然,从早到晚地读书,无论寒暑,从不间断,以至于废寝忘食。到了10岁的时候,越发博览群书,潜心于古人的学问,能够背诵而无遗漏。——《康熙起居注册》

  康熙皇帝是怎样读书的?读《阎崇年讲谈录》

  其次是中年苦学。康熙皇帝到了中年时还没有忘记学习,还是很努力刻苦。而且康熙皇帝读书,真的是读书百遍,据《阎崇年讲谈录》上说:『康熙帝读书,每篇新书,都要念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篇篇成诵,意思融通。』

  第三阶段是盛年博学。康熙帝读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要讲,因为自己明白了并不等于能向他人讲清楚,能向他人讲清楚,那才是真正的明白了。当然皇帝一定要读史书的,不仅史书,康熙皇帝还读其他诸子百家之书。更何况除了中国的书,他还向传教士学习西洋的学问。

  康熙皇帝是怎样读书的?读《阎崇年讲谈录》

  第四阶段是老年通学。到了晚年,康熙皇帝能够把各个学问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强调『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致约。』读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过程。

  阎崇年先生总结道:『从康熙帝的读书历程,可以借鉴到如下:少年读书,重在培养兴趣,贵在养成习惯;青年读书,重在打下基础,贵在读懂扎实;盛年读书,重在博览群书,贵在提高素养;老年读书,重在回眸人生,贵在融会贯通。』

  康熙皇帝是怎样读书的?读《阎崇年讲谈录》

  2、康熙皇帝怎样读书?

  这里阎崇年先生也总结为四点。

  第一点是贵恒久。一个人,平时读书并不难,难得是坚持(这里笔者莫名想起了雷锋),康熙皇帝在三藩之乱时还坚持读书。

  第二点是贵思悟。这里就要讲到,读书一定要发问,凡事问个为什么,而且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里阎崇年先生举了康熙帝一个例子。有一次康熙帝看到鱼化石后,就查阅中国的记载,问道:『是鱼与石同时生呢?还是鱼化作石头呢?』不仅如此,读书必须读到废寝忘食,那才算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滋味。

  第三点是贵知行。只读书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马克思对这句经验阐释的好:『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点是贵著述。知识要分享才能增值,康熙皇帝估计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令人组织编纂了大量书籍,另一方面自己也写一些东西。

  以上就是阎崇年先生对于康熙皇帝读书之道的总结。

  尾巴

  自己写了这么多,关键是:要行动起来啊!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七):说史老人的秘制鸡汤

  关于清史,我没看过多少书,认识基本停留在历史课本、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中。这次读了阎崇年老先生的书,像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愿意去看个究竟,怀着虔诚的心理。

  阎崇年老先生是清史的大行家,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讲座我没听过,其他的学术专著也没认真看过。所以,读他的书稍微有些惶恐,就像劈面撞见一位高山仰止的大人物,未及开言自己便先低到尘埃里去。好在,这是一本相对轻松的书,书名《阎崇年讲谈录——读史阅世五十年》。既为讲谈录,也就是他在各地的讲座,谈的俱是自己对历史和人世的心得体会。这样的书倒是恰恰适合我这样的读者看的。

  这本书散发着浓郁的“鸡汤”味道。不知道你对心灵鸡汤是否心存逆反,反正我觉得有不少好处,特别是熬制鸡汤的人,本身便如一壶陈年的酒。在某个秋日的午后,让你懒洋洋地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慢声细语地为你讲起四百年前的事情,这也是享受。这里做个不厚道的比喻,如果说于丹老师的鸡汤,像是一次性杯子里的便当的话,那阎崇年的鸡汤则是用砂锅小火慢炖熬制,根本就不一个味儿。

  书里随处可见帝王将相,富丽堂皇。他谈康熙皇帝读书的四种境界,条分缕析,点评精到:一是虚心,二是愤然,三为敬然,四为陶然。每一个字都不装,但又那么恰如其分。这是与我们平时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康熙帝,这里不提他擒鳌拜、平三藩的武功,也没有那么多的宫斗剧情,就是窗明几净之下,一个勤奋的读书少年,后来变老了,又让自己的后代读书、写字。在这里,也看不到异族人士的乖张,他只是沉浸在煌煌的汉文明当中,可叹可敬,让人只想学习康熙好榜样。书中讲了一个细节,就是当康熙在南巡途中的御舟上,经常读书到深夜。连南书房的高士奇都看不下去,只好出言规劝。看到这里,再想想如今某些不学无术的官员,沉浸于去EMBA镀金、猎艳,是否应该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阎崇年谈及努尔哈赤时,很是精彩。电视剧《太祖秘史》讲了一个皇帝和五个女人的故事,讲的及时努尔哈赤的故事。但事实上,努尔哈赤仅仅妻子就是十六个,《清史稿·后妃传》中就有十四个,满文档案中还有两个。书中讲述了这十六个女人的故事,绝对比电视剧精彩,让我看完意犹未尽,已经开始读他的另一本著作《努尔哈赤全传》。

  在我看来,全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阎崇年谈“明亡的历史启示”。落实到三点上,即为“民族分、君臣分和官民分”,而请兴则因为这三点的“合”。这是一个巨大的警钟萦绕耳际,古人今人,皆应思之。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八):从阎说康熙所悟到的

  如果要说我大言不惭的话,看这样的书虽然轻松愉快,但也让人徒增了许多优越感,总之,书中提到了于丹,当然并非因此才说其水平与她的接近,也许至少可以说他们同时受到大众喜欢,都有着相似的原因所在,通俗又合口味,读起来如嚼奶糖,如果大众按其说的那样去读了他推荐的书,想必再回头读此书,便有吃不饱的感觉了,也许这本书可以叫“阅读爱好者初级指南。”

  然而仍有好多值得学习和吸取的地方,比如作者从前总结出应先读经,再读史,本人暗自庆幸阅读顺序竟不谋而合,而今到了读史的年纪了,竟有一种百川归海的宽阔感。看到作者说他最常看的书是《说文解字》,便暗暗慢自己拿文人或诗人的标准来要求了他,想起刚参与过的汉语言文字暑期班,对我来说不也相当的陌生吗?专业领域相异而已吧。

  然而我之读书与康熙不同在于,他认为读书的日子也不属于“未得有一日之闲”,而我却视读书为一件闲事而非正事的。

  如果由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来读这样一本书,实在有点味同嚼蜡吧。作者至少在这作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态度有些草率,有委多的陈辞滥调,不知道是否与他提倡“四书五经”有关。总之不开阔亦不灵动,而且一直强调深钻一个方向,才能有学术地位,这些观点与心态都限制了他学问的博大深宏,亦或是他自认为“悟性”不足,影响了学问的深度。

  但不得不说他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有多少用多少,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在世间是游刃有余的,也许才会有这样的名气吧。

  但作者由《人物地方》一张开始,显露出他的史学功夫来了,所引法国耶稣会士白晋说“康熙帝不仅在国内享有绝对的尊严,且以其具有高兴而贤明的品德、丰富的阅历以及非凡的见地和诚意,受到邻近各国国民的尊敬和颂扬”,而最近国内的形势,又让人预感到又一个盛世的来临,这与一国君主的品德与智慧息息相关,一国首领竟然具有最高的文化素养,当是国家之幸、万民之福,其中品德与智慧互为保障,使正直成一国之风气。

  《阎崇年讲谈录》读后感(九):可取与不取——评《阎崇年讲谈录》

  文/百里文甫

  值得肯定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幸运能够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文革中进取的不多,在北京做清史研究的系统的著书立说的也不多。但这样一位学者却又无法抚平汉民族近代之痛,却恰恰激出异样的声音,结合当世之情,颇让人深思。

  试以可取可不取略抒已见。

  可取者有七:

  其一,守恒。穷经皓首,阅世五十载,以八十高龄亦笔耕不缀,如荀子所言: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心。研史者,期间或苦不堪言,寂聊无声,能有大成者或皆因能耐得住此寂寞与无声,而放言时则铿锵有力了。为学之道没有恒字,难达目标,儒家所讲一以贯之,但能持之以恒的,从儒学分支可以看出,为数不多。阎先生能于各种环境不弃学习,日积月累,才述出成体系的硕果,值得后辈晚生学习。

  其二,严谨。遍查旧档,实地考察,力求其证,凡事经不过推敲琢磨,以彼证此,旁征博引,这样才使立论具可信性。

  其三,谦和。阅世虽久,资历虽高,但亦避班门弄斧,每文前必有谦语,行文之中也是语意平和,娓娓道来,讲史但却与读者无障碍交流,只有谦的姿态,才能有如此的文风。并有些不能断定的论点,不妄加决定,列1234条,不温不火,留与众人再论。

  其四,有定。讲君子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淡定,此为一定;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知止而后定——清史,此为二定;书斋做学问几十年,机缘于《百家讲坛》发力,此为三定。

  其五,四合。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这个观点提出是有一定道理的,前三点古贤有论道,这个己和是阎先生的领悟,将个体与大环境结合,相互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六,挺袁。此点争议颇多,但愚认为可取:中华民族每遇历史转折及外族大犯必有英雄出,所谓时势造英雄,必有扛鼎之人,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杀毛文龙乃非常手段,不能以此构陷袁崇焕为汉奸证据之一,今人哗众取宠者亦多,以颠覆性论断博取名声,浅薄有余;各史相佐,未有证据说明袁通敌,既如此,当信史所说抗后金保大明。

  其七,教习。传不习乎?将学习的方法、心得与众分享,这是值得大家借鉴的,所以不能徒好时光而漫无目标,方法的介绍可以让我们学习有方向、有步骤,可行。

  不可取者有四:

  其一,迂卑。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传》语),但于当今民主大行的世界,凡言必以××帝而称,过多的带有史中当世的色彩,不足称道,自汉武帝有年号以来,各皇帝皆有帝号,通常所称都是真呼其号或其名,如此称谓过卑而不合时宜。

  其二,亲满。(1)指出国务院1956年出规定关于不准使用“满清”字眼。此规确有,1956年,国务院《关于今后在行文中和书报杂志里一律不用“满清”的称谓的通知》确有,但此一时彼一时,而今政通人和,满汉没有民族矛盾,应以学术要互为主,如何说不得满清、蒙元呢?(2)赞清毁明。这一定网上声音最多,不能不说明问题。主要集中在《明亡清兴六十年》。从中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引证《明史》,殊知《明史》是秽史,是满清对历史可耻的篡改之作,但可悲的是年代久远,加之清政府对材料的刻意损毁,已无法还原真相。论据如果靠不住,论点还能站住脚吗?(3)避文字狱。虽然阎先生本人澄清没说过“文字狱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但可以看到,在阎先生的著作少有文字狱的阐述。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因为这个公案持续时间之久、杀害人数之多、损及知识阶层之广、株连关系之大,前所未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带来灭顶之灾。文字狱又直接导致中国文化停滞,甚至于倒退,幸存下来的都去搞训诂了,又导致全中国人民根植奴才思想,皇权为所欲为。就民族而言,何为支柱啊?文化之根。作为历史学者,这是不应回避的。有人指出唐代的《群书治要》在编书之时是有改动,但还不至于祸乱文化,不像清的《四库全书》是大规模有目的有组织的篡改,后害无穷,贻害千秋。

  其三,主观。我们不否认做学问带有自己的观点,但历史不同,需要接近绝对的客观,譬如说到编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为了主题是多磨难,却闭口不谈他的流放是因为贪污,个人的失德所至,与著书无关,而且时间有先后,不应本末倒置。另外就是对康熙的功绩大肆歌颂。融入了太多的主观因素,历史学者应该给我们多角度多维化的展示,否则与阎先生自己所说的小说不能作为历史何异呢?

  其四,否定。即否定明末农民起义对明朝灭亡的推动作用,认为是由明朝内部的腐朽导致。除前面提到的“毁明”之外,还需说明,明末农民起义不能忽视的作用。其实愚对农民起义是持消极看法的,对于政权结构和社会稳定、文化都带来相当的负面作用(秦末的时局不能看成是农民起义,因为它实际是战国贵族的反抗,即使刘邦得天下,他起身于亭长,在郡县制时代,这也是一级地方长官,注定他所结识的人是有一定治理社会基础的,即使官位很低,从萧何入秦宫先收拾典籍、政府文件就可以看出来,绝对迥异于李自成之流,虽也曾效力于政府,但上不了台面),汉之黄巾、唐之黄巢等等,直到明之李自成,乃至于清之洪秀全,皆属盗梁之徒——盗国盗文化盗民生,使原本没落的朝迁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加速异族入侵的步伐和进入更加混乱的时代。起义民众在获得暂时的生存之后,迎来的是更短促的生命终结命令,数以万计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连生命延续的后代也没有留下,连看一眼未来天空是否晴朗的机会都没留下。历史没有如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李自成之流的农民起义,明政府是有能力抵抗八旗兵入侵的,只是代价会比较大,但不会绝对失败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阎先生是一名学者,我们不能以己度人,要求其如何如之何,同时学术上本就不是一家之言,各畅所学,平心去论,有何不可?——其实这种一言堂的氛围或其假设本身就是满清后遗症。能够从众多作品中辨本寻源,去伪存真,我们就是进步了。

  ——2014年6月26日于深圳

  注:顾诚《明末农民起义》可以去读,顾诚先生的论证非常严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