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索拉里斯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索拉里斯星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4: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索拉里斯星的读后感10篇

  《索拉里斯星》是一本由[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98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一):很大气的,不纠结细节的,核心思想致命科幻一本

  向来不喜欢纠结在科技细节上的科幻小说

  (喂!你一共才看过两本好不好!)

  《索拉里斯星》编制了一套宏观演变史,而避开了细节。

  作者拿出的核心思想是很致命的——人类的局限性。

  这局限性表现在人类的感知理解

  主人公在书的结尾处第一次走出人造结构接触星球表面,确是非常棒的结尾。主人公将手探向海,海“无一例外地”在迟疑之后绕开了他的手,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场景情境直观感受都非常棒。

  “人类的局限性”,“人类不可能理解其他的生命形式”,这样的信条是非常致命的。

  怎么宽宽心呢?请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吧。

  鸣谢:老婆大人传媒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二):求而不得的知识爱情

  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命运让我们遇见,我们却脱离了它预设的轨道。有太多的可能,也就有太多的悲剧特别想看一看它的电影,书中的很多描写都很有画面感。

  索拉里斯星是一个被神秘海洋包围的星球,海洋里面有不知名物质,它能够进入人的记忆,将大脑中的意识投射出来。这颗星球引起了地球科学家强烈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投奔到对它的研究中去。他们提出了很多推测,但在这个拥有强大未知的星球面前却微不足道。一次又一次的毫无进展,带来了无尽的绝望,让人们对索拉里斯星的研究兴趣从狂热到逐渐熄灭。

  “我”是驻守在索拉里斯星上的一个研究人员。当“我”来到这个星球后,“我”见到了记忆深处最难以忘怀的人——十年前自杀去世的前女友哈瑞。女友自杀之前,“我”与她吵了一架,待她漠不关心,这使得“我”一直对她的自杀心怀愧疚。面对哈瑞的出现,“我”一开始是抗拒的,因为对“我”而言,她不过是大海造出的一个“我”的记忆片段的具象。随着跟她的接触日渐增多,她有了自己思维情感表达,“我”与她逐渐陷入了爱情之中。我们一起幻想未来,幻想过在地球上的生活。可是她并不是地球人,她能够在索拉里斯星稳定存在,但是到了地球,构成她生命的物质很有可能就会不稳定而消解了。他们是没有未来的,可是又彼此相爱,这种痛苦,是情感上的绝望。

  而索拉里斯星呢,人们总想探知其奥秘。可在人类面前,它是无法揭开的谜团,是人的力量不可触及的,如上帝一般的存在。一批又一批优秀研究者前仆后继,耗费一生精力在其上面,却所获了了。他们逐渐意识到,人无法胜天,那些一代代人留下的学术文献,不过是在记录它的存在而已。这种痛苦,是知识无法超越的绝望。

  小说最后,“我”失去了哈瑞,而“我们”也将撤离索拉里斯星。我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能留下的也是思考罢了。

“我说的上帝,是无法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创造作品,却在预见其未来时屡屡犯错,他为自己的作品安排命运,却常常产生骇人的结局。这是一个……残缺的上帝,他的渴望总会超越自己的能力所及,而且还浑然不觉。这个神创造了钟表,却造不出钟表要测量的时间。他创造种种制度机制,以实现某种目的,而它们却超越甚至背叛了原有的目的。他创造了永恒,本应该度量他无边的力量,却不料度量了他无尽的失败。”

  命运让我们遇见,却不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那个无法超越的索拉里斯星,并没有那么强大。它只是展示了它拥有的能力,却不肯为后果负责。但这能怪它吗?它是创造者,却没想到我们会让事情复杂。这片让地球人望而生畏的海洋,它多像个顽皮小孩子啊。

  最后是摘录。

是的,我是指与海洋的沟通。我想,这非常简单,沟通意味交流经验,交流知识,至少是交流成果,交流某些状态,但如果没有什么可交流的?如果大象不是一个大号细菌,那大海也不可能是一个大号的大脑。当然,双方都可以采取一些行动。而行动的结果之一,就是此时此刻我面对你,向你解释你比我献身索拉里斯的十二年时光更加珍贵,向你解释我想继续和你在一起。你的出现也许是对我的折磨,也许是对我的善意,也许只是为了将我们放在显微镜下研究。无论是友谊的表达,还是阴谋打击,或是讥讽和嘲弄,或许兼而有之,也很可能一切都不是,而是出于别的什么完全不同原因,但归根结底,创造我们的父母初衷如何,跟你和我有什么关系?不管他们是多么的不同。也许你说,我们的未来取决于他们的初衷,我同意。将来如何,我不能预料。你也一样。我甚至不能向你保证我会永远爱你。既然已经发生了这么多,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也许我明天就变成了一只绿色的水母?那不取决于我。但有一件事取决于我们,那就是彼此相守。这还少吗?在那生命体结蒂、生长、扩散的一系列动作中,无论是单一动作,还是整个过程,都流露出一种胆怯天真,当它尝试快速而透彻了解认识一个新事物时,它总是半途退却,似乎有某种神秘法则给它划定了界限。那生命体是如此机敏而好奇,而大海则浩瀚无边、远及天涯,二者形成了难以言说的强烈反差。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它宏大的存在,它强烈而绝对沉默,仅以平缓海浪透出生命的气息。我凝望大海,渐渐沉入难以到达的无序之境,在不断增强的迷惘之中,我与那液态的、没有双目的大海融为一体,无须任何努力,无须任何语言,也无须任何思想,我已经原谅了它的一切。“我说的上帝,是无法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创造出作品,却在预见其未来时屡屡犯错,他为自己的作品安排命运,却常常产生骇人的结局。这是一个……残缺的上帝,他的渴望总会超越自己的能力所及,而且还浑然不觉。这个神创造了钟表,却造不出钟表要测量的时间。他创造种种制度或机制,以实现某种目的,而它们却超越甚至背叛了原有的目的。他创造了永恒,本应该度量他无边的力量,却不料度量了他无尽的失败。”“你所说的应该是一个处于进化中的神,他随着时间流逝发展和长大,可随着力量的增强,他却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无力?他进入了神的境界,却意味着进入了一种绝望的境界,理解到这一点,他就彻底绝望了。是的,这个绝望中的上帝不就是人吗?我亲爱的?你说的是人……这不仅是糟糕哲学,而且甚至是糟糕的神学。”“不,”我执拗回答,“我说的不是人,也许人的某些面貌符合这个临时的概念,但那是因为这个概念还有很多漏洞。人类与表面看起来的不同,他不会为自己设定目标。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强加的种种目标,人可以服务,也可以反抗这些目标,但无论如何,这些目标均是外界赋予的。要体验咨询目标过程的彻底自由,人必须独自一人,但这不可能成功,因为一个人成长如果离开周围的人,他就不能成其为。我说的那个神,必须鳄特立独行,不能有复数存在,明白吗?”“噢!那我立刻就……”他说着,用手指了指窗外。“不,”我立刻否定了他的想法,“它也不是。它顶多是以自己的方式错过了进入神之境界的机会,过早地沉溺i自我之中。它更像是一个苦修者,一个宇宙中的饮食,而不是什么神祗。它是可以复制的,斯洛特,而我所想的那个神,永远也不会这么做。也许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他正在诞生,用不了对于,他就会凭着年轻人冲动,熄灭一些星辰,点亮另外一些。”“也许索拉里斯就是圣婴的摇篮?”斯洛特补了一句,他眼角的笑纹越来越明显,“也许它就是你理解的那个绝望的上帝初始形态,随着年龄长大,它的智慧会成倍增长,而我们图书馆堆积如山的索拉里斯学书籍,不过是它婴儿时代无意义动作的详尽编目……”最近一周,我表现的非常理智,斯诺特疑虑目光终于不再盯住我不放。然而,在外表平静之下,我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期待什么呢?是她的归来吗?怎么可能呢?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物质的生命,必然服从生物学物理学的法则,我们将全部情感汇聚在一起,也无力抗拒这些法则,顶多只能愤恨不平而已。千百年来,恋人诗人相信爱情的伟力能超越死亡,实现永恒,但实际上,“生命也有涯,而爱也无涯”只是句无用,却并不可笑美丽谎言。然而作为一只丈量时光流逝的钟表,不断地被打碎,然后被重新装起,从工匠装入机芯,钟表开始转动的一刻起,绝望与爱情就随之摆动不息。我们知道自己在重复相同的痛苦,只是愈来愈深,但可知无数次的重复也让痛苦变得可笑?重复人类生命吗?好吧,但如何重复?像醉汉不断往留声机里投入新的铜板,放出的却总是旧的歌谣吗?我从未有片刻相信,这吞噬了数百条生命的液态巨物;这人类穷数年之力,渴望建立些许联络而不能的巨物;这视我如宇宙纤尘的巨物,会为两个人的悲剧而感动。但它的行动却有着某种目标,尽管对此我还不十分确定。离开,意味着放弃那尽管微茫,却依然存在的机会,未来怎样,谁能说清。那么留下,与那些我们共同触摸过的仪器物品相伴,呼吸她曾呼吸过的空气?以什么名义?希望她归来吗?我已没有希望,但内心还燃烧着一丝期待,这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满足、讥讽和磨难吗?不得而知,我只是深信,残酷奇迹还会不断上演。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三):溺死在自己的海

  索拉里斯的海,壮观,直击心底的壮观。不由得想当自己遇到那位访客时,会是谁,会怎样去做。

  不只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是设定了一个当你抛下一切追逐一件事情时,面对变幻莫测却影射内心深处阴暗疑惑恐慌,迟疑与脆弱。人是善变的,当你认为熟知的事情返回来审视自身的时候,它还是那个你原来认为心知肚明的事物吗?

  我们总希冀着在万千世界,浩瀚星海中找到相似之物。建立沟通来证实自己不孤独。而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不完全有效且被接受,又怎能了解一个截然不同的智慧形态。也许默不作声是一种更深刻回应,正如那片海。

  只需影射一段最深处的记忆,将其具象到可怕而又真实的境界。你是去接受还是抗拒,进而是爱还是杀戮。伦理如何解释,如何看待自己的心,如何认识你所言的真实,是虚空还是一场梦,抑或是你想让自己相信的谎言。

  这世上有些东西也许永远没有解。但我们认识自己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四):这是一个想跟星球本球搭讪未果的故事

  所有科幻作品都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地球人怎么跟外星人搭上讪?

  但是,在索拉里斯星上,搭讪是不可能了,这里所谓的外星生命,就是星球本身。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被星球上的胶质海洋无声吞没——极其高冷,任何研究手段到了索拉里斯星上都无疾而终。

  有时这片海洋也愿意和你开开玩笑,研究员投入一个测试设备,不久,它会在海面上重新浮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刻版出来。一种不同维度的力量迫使你在这个星球上和自己对话迫不得已与内心最隐蔽或者最黑暗的东西见面。它因人而异,在一次睡觉醒来后从你身边没来由地出现。

  主角凯尔文在到达索拉里斯星不久,就发现这里气氛诡异站长已经自杀,另外两位同事,一个精神恍惚,说话遮遮掩掩,另一个索性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闭不见人。一觉醒来,凯尔文发现自己的女友突然出现在房间里,让他最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女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死了……

  女友实实在在的样子,让凯尔文几近崩溃。她也确实是个「人」,能说话,能吃饭,也能被其他人看见。可是她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惊讶之中,凯尔文把女友哄到火箭里,直接发射向太空。一觉之后,另一个「新女友」又重新出现,仿佛什么都没法生过。

  这时他再去找说话遮遮掩掩的同事,那位同事才说,「你也遇到了吧……」

  在空间站一个狭小空间里,没有星球之间光剑与飞船的激战,也没有地球末日、人类移民的大场面。这部在1960年代创作出来的小说,玩着时下正流行的硬设定叙事,不管什么湖泊大海,它用一条纤细的鱼线,把你的心脏悄悄勾了起来,一点一点逼近水面期望上面阳光普照。

  无助是这里无处不在特征

  仪器、数字含义都太过精确和明白,但难以描摹的那种半生不熟混沌未定的现实,让每个人反思自己该如何存在。语言无法提供那种脱离现实的准确说法,没有一件事情有清晰结论。那种无知带来的无助感悬浮着,把所有人提起来让他们窒息。

  什么星际探险、科学研究在书里一点也不重要,《索拉里斯星》真正想说的是人类自己有多脆弱,当一个人内心最隐蔽的、最深切感情被真实表达出来时,每个人能与其相处吗?能目不转睛地对视吗?还能确切知道自己是谁吗?

  在这个星球上,人性本能的张扬不知从何说起,更不要妄想去探寻黑暗的秘密和异常的激情了。每个人都无法坦然面对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莱姆,波兰最杰出的科幻文学作家,二战期间凭着伪造的身份证明,掩藏了犹太身份,一家人才幸免于纳粹毒手。这段经历,在《索拉里斯星》里对于人类出于本能对秘密的隐藏,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出来。身份不过是一幕虚幻的障眼法,那些衣服、勋章、肉体,甚至连说出来令人自傲的独立意识,全都是可疑的伪装。当人一步步走到肉体之下,每前进一步,皮囊的裂口都会射出一道摇摇晃晃的锯齿闪电,点亮一刹那藏着秘密的幽暗角落。

  为了生存,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做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莱姆笔下,对于世界,他怀着一种强烈的不可知论。《索拉里斯星》与其说探索未来,不如说是在探望自己,他不仅坚定地认为人类难以彻底理解宇宙的奥秘,也对人自以为的坚强标上了一个加粗的问号。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五):通向自我毁灭的solaris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内心深藏的秘密不完成彻底地以真实面貌显现出来,摆到自己面前时,他无论如何是无法坦然面对的。-----solaris

  这本书颠覆了我的科幻小说的浅薄印象,我喜欢他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哈瑞到底是人吗?我认为是,的只不过在构成和出身方面和人不同,它预言着未来地球上的某一天,人类可以依靠提取出的关于某人的全方位数据,把他打印出来再植入一些特定的记忆。

  真正的主角还是凯尔文,哈瑞于他有着双重身份,她是外星人,也是它深藏在潜意识中多年的心结。第一次卡文送走他,说明卡尔文依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理性,他起先感觉到的所有东西都被深深的恐惧所湮没,意识在他的大脑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但在哈瑞第二次造访期间,他们相爱了。我认为这是他的潜意识胜利了,在凯尔文这个心理学家的记忆深处,背负着那么沉重的自责与内疚,妻子自杀的痛苦一刻也不曾抹去,如果还能有第二次机会去弥补甚至阻止这个错误发生,哪怕是在幻境中我想他也愿意去尝试。但他所处的情境又太过特殊,或者说太危险,外星人随时可能攻击他,飞船也随时要返航,因此他面临的正是意识与潜意识完全对立的两难选择。

  为什么接近蓝色星球的人都像着了魔,心魔本就存在于那个晦暗不清的潜意识角落,只是蓝色星球把它可视化之后,还释放了人类的潜意识,压抑了意识(就像做梦时一样),而在地球上被压抑的那个才不是意识。那么如果重建与潜意识相关的记忆能成功吗?我猜想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因为外星人哈瑞最终还是因为凯尔文自杀了这种反复才是潜意识的可怕之处,你很想改写它,但做主的始终不是你。恐怖的潜意识永远像影子一样跟着我们不管人们怎么变他好像还是最初那个落魄、丑陋的样子,无论你想花费多大的劲儿去妆扮它,重塑它都好像不可能,他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循环反复、一刻不停地在我们的脑中工作。(不过心理学上确有疗法,把人催眠之后,重塑一些不愉快的记忆,好像还是有作用)

  羞愧、自责、无助感,与这些负面情绪相关的记忆垃圾被存放在潜意识中,它值得人类经常审视,它是人类反思自省的源泉。但如果不及时清理那些负面的能量,就容易被隔绝在潜意识围成的囚牢中,然后迷失自我,如同患上抑郁症的哈瑞和先后在蓝色星球上自杀的人一样,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如果你就是真实版的“凯尔文”也请记得放下执念,疗愈自己。

  读小说,观电影有感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六):坦诚且精彩

  《索拉里斯星》是一本非常好的科幻小说,莱姆对于人性和求知的观点,我也许还没能很好地体会:在求知之中的牺牲精神是否值得颂扬?克里斯初到索星时,小心翼翼且机警,他试图探索另外两名同事及自杀的吉巴里安的怪异之处。此时他尚是局外人。然而,很快“哈瑞”来了,他渐渐发现他所经历的,正是其他同事经历过的。他所采取的寻求确定性的应对方式,自杀的吉巴里安已经使用过。直到他努力与“哈瑞”沟通,并将“哈瑞”带入他的世界,甚至开始思考如何让她融入地球生活。当然,克里斯和“哈瑞”都是绝望的。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哈瑞”是人吗?第二,克里斯与“哈瑞”之间,是爱情吗?第三,克里斯与“哈瑞”之间如果是爱情,那么这种爱情永恒吗?这是心理学家与天真的索星所创造的“人”之间的疑问,这同样也挑战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爱情。然而,《索拉里斯星》并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它还是关于认知的:我们是否需要付出如此之大的牺牲去求知?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是:第一,上帝是完美的吗?第二,即使上帝是完美的,我们搭建的知识之梯能达到与上帝的沟通吗?第三,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以知识为前提吗?如果我们牺牲自己的生活,仅仅是建造了脆弱的梯子,实现与不完美的上帝的虚无沟通,这又是何必呢?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虚妄”吗?本书结尾的时候,依然是归结于一个信念:期待奇迹。在铺陈了各种华丽且神秘的外星景色,与纠结的人际关系之后,自然而然地到达这样一个问题。莱姆是坦诚的,他并未为了小说的精彩而添加任何奇迹,可是即使并未出现奇迹,克里斯却在经历一切痛苦之后依然期待,这就是精彩了。

  按照书中的设定,索拉里斯星是一个已经超越地球上各种约束的文明体,因此这个星球所拥有的伦理是完全不一样的(书中从头到尾让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统一体,或许这正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克里斯要放弃这个认知任务返回地球吗?还是充满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继续努力?可以看到,他刚到索星时,虽然谨慎,但是自信。他相信这个星球和他的同事们,即便是再奇怪,只要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一定能取得进步。但是,同事首先挑战了他的自信: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非凡人,而且经历丰富。这种挑战,很是与我们面对长辈时类似:孙猴子翻不出如来神的五指山。接下来的挑战来自他自己:能否持续对自己坦诚,例如自己是否能真正爱“哈瑞”(这一点我印象不是特别清晰,中间克里斯去做脑电波读取实验一节到后来他与同事谈话完毕,克里斯与“哈瑞”关系的变化,我还要再回去翻一翻才能理解)。

  后来他一觉醒来,“哈瑞”消失了。克里斯相信索星是一个“残缺的神”,其创造物毫无恶意地来到他的世界,然后出于未知缘由,产生了“自我”以及“爱”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绝望”和“痛苦”,以至于屡次意欲了结自己的生命。最终,太空站的科学家根据“哈瑞”产生的原因(索星探测到克里斯的大脑信息,仿造出人类),利用克里斯的脑电波消除了“哈瑞”。这一认知波澜平息了。这一做法对于生命有限的人类是合乎情理的:人类需要心理上的安全,即便索星毫无恶意,这一认知挑战也令人无法平静。

  既然不知所起、不知所终,却又毫无希望,那就先搁置,去从事更具有建设性的工作。留下开放的态度,今后总有机会的。

  惭愧的是,我也总是在感情上无休无止地徘徊纠结,自信时而膨胀时而消弭。恍过神来,两三年的时间都搭进去无解的感情困惑中了。意志力太差,也没有别的法子,去找心理医生了。之后,更是坚定地建设自己的梦想,驱逐空虚,期待在前方相见便好。

  看到了莱姆的照片,长相颇出乎我的意料。他看上去温情脉脉。不过想想也应该是这样。最近一直在试着理解黄节的《南归至沪寄京邸旧游》:

  “绕道江皋计早迂,经行淞江又旬余。

  无多怀抱将销歇,已换寒温问起居。

  听曲再来当暮雨,题诗还寄及春初。

  迟归别有沉绵意,难为临风一一书。”

  生活的劳顿消磨意志,剩下“沉绵”的感觉,也不愿述说。莱姆的生平我不了解,估计也是经历风风雨雨,少了锐气,因此变得温柔敦厚,而温柔敦厚之下,还有一些紧张,紧张地握住一缕“期待”。这一点,《星际穿越》就表现得积极得多: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但是我理解莱姆和黄节,只要有“期待”,奋斗的自信是不必去“一一书”的。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七):以科幻的形式思考“人”

  远远超出了我对一部科幻小说的预设。读罢掩卷的那一刻,依旧沉浸在作者对于种种概念的哲学思辨中。

  主线——凯尔文和哈瑞之间的故事其实是我最不感兴趣的。斯诺特第一次告诉凯尔文,在太空站中,索拉里斯星凭着某种科学家们尚不知晓的神秘能力窥探挖掘出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不为人道的情感,那些人们无法面对的,超越理性的,阴暗的情感,并将它们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站中,你会与你的恐惧、你内心最深处的痛正面交锋。我想了解被人们压抑的情绪究竟是什么?一个在世人眼中的君子是否也曾被邪恶困扰?然而,作者好是吝啬,只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这样的“访客”——哈瑞,她是凯尔文的妻子,十九岁时因抑郁自杀。自杀前,两人发生了争执,尽管哈瑞暗示了如果凯尔文离开自己她可能会有轻生的举动,但凯尔文却出于一时的赌气断定对方没有赴死的胆量,还是离开了哈瑞,当他害怕情况不对赶回家时,哈瑞已经死了。这么多年凯尔文一直为哈瑞的死感到自责,这段往事也成为他不愿触及的回忆。新生的“哈瑞”是索拉里斯星根据凯尔文有关哈瑞的记忆塑造的,她有着哈瑞的外表和一些典型的行为习惯,像是本能一样爱着凯尔文,却对自己究竟从哪里来一无所知,当然也不知道真正的哈瑞是如何死去的。凯尔文在与“哈瑞”的相处之中,渐渐地爱上了她。关于凯尔文爱上“哈瑞”,我觉得作者处理得过于简单了。诚然,对于和我们深爱的人有着一模一样外表的另一个人,我们自然被其吸引,但这样的爱究竟能达到何种深度呢?如果说令凯尔文最终爱上“哈瑞”的关键是,当“哈瑞”猜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为了不让凯尔文为难,她尝试了自杀却未果,按照“哈瑞”的塑造原理,索拉里斯星在凯尔文每晚处于睡眠状态时读取他的意识,从而以这些意识作为基本素材帮助“哈瑞”自我更新的话,那凯尔文爱上的不过是自己对于所爱之人的想象,一个部分自身意识的投射,“哈瑞”从一开始就不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这样的爱情未免太过轻巧,太过自我中心了。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一部大热的电影《Her》,讲的是人机相恋的故事,计算机软件为人们个性化地设计出虚拟情人陪伴人们孤独的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索》中的“哈瑞”不过是进一步了有存在的实体。凯尔文和“哈瑞”相恋的挑战在于不同物种(?)要遵循何种社会习俗、生活方式长久地相处下去,显然作者并没有解答这一问题的打算,“哈瑞”在凯尔文不知情的情况下消失了。

  相比起凯尔文和“哈瑞” 的相恋,我更关心其他人的遭遇。最早勘查索拉里斯星的贝尔通到底看到了什么?他应该是看到了索拉里斯星探究人类意识的最初尝试,那会是什么?现任空间站站长、凯尔文的导师为什么选择了自杀?斯诺特为什么总是一副筋疲力劲的样子,他的访客是谁?萨托琉斯为什么总是把自己锁在实验室里,那一闪而过的小草帽下是什么人?这些也许都比凯尔文温情脉脉的爱情故事有意思得多了。然而作者为什么只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爱情故事?难道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是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

  弗洛伊德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工作和爱情;阿德勒指出工作、交友和爱情是人们必须直面的人生三大课题。现实中,人们似乎一直在努力地与他者建立联系。在《索》中,这样的他者以索拉里斯星这一外太空的行星形象出现,更确切的说,是包裹整个星球的原生质大海。“沟通”是《索》的核心主题。从发现这一行星起,科学家们就没有放弃过与其沟通的尝试。大海所做出的反应自始至终都令科学家们匪夷所思,有时她会用胶质仿造出放置于海面以下的探测仪器,有时又会对科学家的种种试探置之不理。大海会时不时地变换形态,制造出“瘦长筋”、“对称锥”等诡异壮观的现象,可是其意图却不得而知。七八十年来,有关这颗星球的研究著作早已装满一座图书馆,可是我们了解的不过是些零散的现象,其意义是什么呢?倘若说,凯尔文和其他三位科学家与“访客”的相遇是人类与大海的一次最最亲密的接触,然而就连“访客”自己都对自身的存在摸不清头脑,大海重塑出人们内心最隐秘的情绪其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研究人类?是为了给对手以挑战?沟通必须以达成共识的概念和共同经验为前提的。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手段,作为最小符号的词语,其意义是对某一类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概念性表述。数个现象存在共性与差异是能够将其进行归纳概括从而赋予意义的必要条件。对于同样的实验,大海经常给予不同的反馈,显然很难将其现象概念化。索拉里斯星与地球的大气环境、内部构造、运行轨道等均不相同,大海与人类的生物构造、居住环境、生长发育阶段也相去甚远,共同经验根本无从谈起。此种情况下,所谓的“沟通”根本就无法成立。即使沟通成立,那然后呢?《索》中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辨,书中指出,“索拉里斯学,就是宇宙时代的宗教,套上科学外衣的信仰”,一代代科学家作为信徒所苦苦追寻的其实是《启示录》来为人类指明自身的意义,尽管没有人愿意挑明,“但奠基石早已深埋在这座科学大厦的地基之下,那就是对救赎的希望”。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其对于自我的认知都无法脱离他者的存在,个人在与其他个体的相处中更加了解自己,而作为整体的人类,又有多大程度是想通过对于外星生物的探索更加确定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更加明白人类的影响力究竟能远及何方?

  科学家们研究索拉里斯星时表现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总是试图从自身经验出发解释在索拉里斯星上发生的一切,然而人们的各种努力换来的只是大海好无头绪的无意识反应。如果说,人类经过约200万年终于爬上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坐上了足以主宰地球的头把交椅,那么跳出了我们熟悉的星球,一切是否还能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吗?显然索拉里斯根本不遵循人类熟悉的法则,甚至不在人类的理解之内,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海,人类的才智突然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在全书的结尾,凯尔文终于第一次与大海有了直接的接触,“我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它宏大的存在,它强烈而绝对的沉默,仅以平缓的海浪透出生命的气息。我凝望大海,渐渐沉入难以到达的无序之境,在不断增强的迷惘之中,我与那液态的、没有双目的大海融为一体,无须任何努力,无须任何语言,也无须任何思想,我已经原谅了它的一切”,全书弥漫的紧张压抑的气氛在这一刻得到了化解,人们不在将大海作为亟待解开谜题的他者,而是平静地接受了其作为存在而存在。

  .读到最后突然觉得我可能最喜欢的会是吉拜里安,神秘而令人着迷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八):当你仰望星空时,星空在俯视你

  占用了写报告的时间读了这本书不说,现在居然还写了666个字的感想,还推了公众号?!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学术界的争论debates,但读起来感觉还是很有味道(可能是最近文献看多了)。很佩服作者在1956年就能有这样的脑回路。很久没读书了,所以可能我的理解也有偏差。我感觉这本书,在那个时代,也有对社会的隐喻。 其一,1956年前后,东欧处于美苏冷战的冲要位置,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上台后冷战趋于缓解。东欧就在这个世界的夹缝里生存,感受着大起大落。我感觉人民对于这种由于形势变化而产生的未知的恐惧,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这本书里。所有人都在寻找阐明这种未知的方法,来让自己恐惧的内心得到一丝安慰。而真正处在争斗旋涡里的人,都会有一种命运被社会浪潮支配的绝望和无力感,想触碰它都难,更别说与之沟通,与之对抗。 其二,虽然本书通篇都在描述存在,和生命,但我感觉作者并非基于唯物主义而创作--而是将自己以及社会的生活,生命实体化。你可以选择逃避选择遗忘自己的过去,然而由于生活的连贯性线性发展,你的一切都会被它完完全全的记录。当某天,生活像上帝一样出现在你面前,将你的过去剥下所有伪装,赤裸裸血淋淋的放在你面前,你将如何面对它?然而,这只是他戏弄你的冰山一角。在你大胆的去看清他,用你自己的想法诠释生活时,你的同类--其他人,却由于对他的恐惧而给你冠以神经病的名头。而此时的“海洋”,却是以上帝视角默默的看着你们的舞台剧。 生而为人,七情六欲,在善恶之间徘徊的是人性,难以对抗的是生活。当真正超脱的时候,才能达到所谓的自在,用上帝视角看人间百味吧。 可能说跑题了,也可能说的都是梦话,以上。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九):怎样的人生才值得经历

  用大约一周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说。最后的三分之一是在从深圳回杭州的飞机上看完的,看完之后,密密匝匝的思绪在脑海里沉淀、盘旋、漂浮,和坐着飞机的我一起腾云驾雾,浮游万里。这种思绪漂浮的感觉真好啊,真的久违了。

  一、 沟通

  其实在看书之前,就通过“来念书”节目大致了解的情节走向和小说试图探讨的主题,即“沟通”,包括人类之间的沟通,以及人与非人的沟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了然,所以在看到“哈瑞”一遍遍出场的时候,才没有引发我太多的恐慌,反而能够保持客观的态度,冷眼旁观着叙述者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变化。因为我知道,在波涛汹涌的浩瀚大海之下,并没有隐藏着一颗“人心”或者任何与之类似的东西。

  对于人类这种主动渴望沟通的心态背后真正的态度,在小说里有一段话概括得非常恰当:

  向宇宙进发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准备好应对一切挑战,无论是孤独、磨难、战斗还是牺牲。我们出于谦虚,没有到处张扬,但有时暗自思忖,觉得自己的确非常优秀。而与此同时,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征服宇宙的野心,而只是想把地球的边界拓展到宇宙的尽头。有些星球也许如撒哈拉沙漠般荒凉寂寥,有些也许像极地般冰封万里,有些也许像巴西雨林般葱茂神秘。但我们充满人文情怀,心地高贵,我们不想奴役其他种族,而只希望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与他们取长补短。我们自认为是沟通星际的神圣骑士。而这又是一个谎言。我们四处寻找,想要的骑士仅仅是所谓的“人”。我们不需要其他的世界,我们要的只是一面镜子,完全不同的世界会让我们不知所措。现有的世界已经让我们感到窒息。一方面,我们寄希望在其他星球找到一副完美无缺的图景,一些比我们更完善的文明;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在宇宙深处的某个角落,找到我们原始蒙昧时代的影子。但与此同时,尽管我们无法接受、拼命辩驳,但我们从地球带来的绝非纯粹的美德和人类的典范!我们来的这些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当我们心底里阴暗的一面幻化成真时——那是我们竭力想逃避的部分——我们就无法再平静面对了!

  面对着没有人心的外星海洋,抱着这样的沟通态度,很显然,人类是不可能看到满足自己期待的结果的。

  二、 人性和能动性

  在“沟通”的主题之外,我发现小说还有另外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即人类自身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如果通俗化来说,就是“主观能动性”吧。

  凯尔文断言,十年后突然出现在太空站的“哈瑞”只自己记忆中残留碎片的现实映射,然而,我却觉得绝不仅仅如此。在与凯尔文的相处和交流之中,“哈瑞”已经在尝试着学会如何控制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比如将自己束缚在凳子上而不去尾随着凯尔文),如果说“她”的“本性”是浩瀚的大海在制造她时加上的一个设定,那么“她”与这个设定苦苦对抗的力量源自何处?动力又是什么呢?只要这样思考下去,就会不可避免地意识到,这个“哈瑞”的身上已经有了如此强烈的“人性”,所以她才会替凯尔文感到痛苦,才会愿意承受被液氧冻死的剧痛,尝试毁灭自己。加缪曾经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一个会自杀的生命体,一个会进行哲学思考的生命体,一个与人如此类似的生命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判断她没有灵魂存在呢?如果这个生命体已经同时拥有了人类的灵魂和躯体,那么我们又凭什么断言她不是人类呢?

  其实,在故事的后半段,我已然把归来的“哈瑞”当成一个“人”而不是“怪物”来对待了。看到她的委屈,看到她的无奈,看到她的恐惧和做出决定后的决绝与悲伤。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她仍然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问题:无法面对自己,无法为自己找寻到生存的意义。作为一个外星海洋几乎是凭着一股冲动一般,而且带着无法解释、无从知悉的特殊目的而制作出来的生命体,她没有过去和未来,除了凯尔文给她的记忆,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她对自己与生俱来所携带的目的感到恐惧,自己是否是大海为了伤害凯尔文而别有用心地制造出来的呢?在这样的焦灼不安中,她选择了终结自己。

  看到这里,不能不说有些惋惜的。在这部作品里,“哈瑞”虽然从心理到身体上都与人绝无二致,然而她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却是极度受限的。她算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生命体吗?如果是,那大海又为什么能够在她身上植入类似于内置程序一样的东西呢?在索拉里斯星的基地内,她是否还会在未来某个时点受到来自大海的遥控?所有的这些顾虑和疑问,都已经让她无法独立维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她虽然是一个人,但是却无法享有自己能够独立主宰的“人生”。这样的情节设置仿佛是在宣告着这样一个结论:在丧失自身选择的情况下,人只能选择走向终结,只有存在选择可能性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经历的人生。

  想到这里,不禁掩卷默然。作为现实世界中真正享有“自由意志”,真正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的“人”,我自身是否有充分地使用自己的意志,是否有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呢?很多人都说,人生就是戴着锁链跳舞,但是舞蹈的姿势和态度,是否仍然存在着选择的可能性?前几天看到《黄金时代》的预告,饰演萧红的汤唯用沉着的声音念道:“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用自己所有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呢?生而为人,有没有在用“人的方式”生活呢?

  契诃夫的小说《洛希尔的提琴》里面的主人公亚科甫以做棺材为生,永远都在盼着身边有人死去;他一辈子过着贫穷拮据的生活,每天总想着自己又损失了什么;他有一个勤劳温柔的妻子,可他一辈子也没有对她好过一点点。最后,到他妻子过世之后,他忽然开始想:为什么我会把生活过成这个样子呢?他走到自己和妻子年轻时坐在柳树下唱歌的地方,想起他和妻子曾经有过的那个金黄色头发的小娃娃,他忽然发现自己的人生曾经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只可惜,他把自己的这一生都耽误了:

  “……如果把这些事一齐干起来,又是捕鱼,又是拉提琴,又是用船运货,又是杀鹅,那会挣下多大一笔钱!可是这些事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生活白白过去了,没有一点好处,没有一点欢乐,完全落空了。以前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望了,往后看呢,什么也没有,只有种种损失,而且是可怕的损失,简直叫人浑身发凉。为什么人们都不能好好地生活,避免这些损失呢?请问,为什么人们把桦树林和松树林砍掉?为什么牧场白白荒芜?为什么人们老是做些恰恰不该做的事?为什么亚科甫这一辈子老是骂人,发脾气,捏着拳头要打人,欺侮自己的妻子呢?请问,刚才有什么必要吓唬那个犹太人,侮辱他呢?为什么人们总是妨碍彼此的生活呢?”

  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顾及到周围人期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着一直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现在,《索拉里斯星》又牵引着我的思绪回到了这个话题上。这一次,无法自己打造人生的恐惧伴随着书里一个缺乏选择能力的生命体毁灭自我的决定,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击中了我。我要活下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绝不坐以待毙,绝不以任何虚与委蛇的借口向社会妥协——在这一刻,我不得不紧紧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和那沉默绝望、无边无际、似乎随时可能淹没我的黑暗相对抗,用尽所有的力气来维持住自己的人形。

  将这样的想法牢牢放在心中,我慢慢感到安心和释然。我会努力去这样做的,我默默对自己说,而且我也会做到的,我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飞机猛烈地颠簸了一下,落地了。我抬起头,顶灯渐次亮起,有音乐从广播里流淌出来。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常已经不再会让我感到恐惧。今天的我的样子,是昨天的我努力追求的;而明天的我的样子,正是今天的我在努力塑造的。在地球上的每一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经历,在你要告别它之前,不妨去细细体味其中的乐趣。

  我在心里对自己微笑了一下,把书妥善收好,随着人群走下了飞机。

  《索拉里斯星》读后感(十):有缺陷的神

  读一部科幻作品,我期待一种猎奇式的想象力,借以放松一下日常的思维方式,但是阅读《索拉里斯星》这部科幻小说的过程,则使我感到了未曾预料的沉重。并不是说科幻小说所独有的想象形式它不具备,相反,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描绘出的奇妙的“索拉里斯星”绝对是科幻想象中的经典。读完全书,我可以确知,莱姆讲述的发生在遥远的宇宙中的这个故事,实在是人类存在之困境在科幻所营造的特殊环境中的种种释放与变奏。

  索拉里斯星故事的开篇可以说做足了类型小说的“噱头”,主人公克里斯·凯尔文刚刚抵达“索拉里斯星”上空的宇宙空间站,却发现这里充斥着悬疑和恐怖:空间站站长吉拜里安刚刚在当日早上自杀,其他两名成员——斯诺特和萨托琉斯——也变得神经异常。原来,他们都遭遇了索拉里斯星派来的不速之客。这颗星球上居住的唯一的生命体是覆盖了整个星球的大海,它可以探查并复制人类头脑中被压抑而萦绕不散的记忆形象,使之以实体的形式出现在主人面前。斯诺特的话为这种紧张氛围做出了解释,“我们来的这些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当我们心底里阴暗的一面幻化成真时——那是我们竭力想逃避的部分——我们就无法再平静面对了”,尽管它们的出现并非索拉里斯海恶意为之(故事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场景无疑显现了作家莱姆作为伦理学家的深度。个人内心阴暗的想法,在地球上的生活经验里通常只有宗教戒律、信条才会触及,极少为他人道,人通常是经过自我压抑、遗忘来逃避它们。但在索拉里斯星上空,科学家们压抑在意识深处的事物被赋予了外在的形象,于是他们不得不与他们意识深处的实体朝夕相处,因而遭遇了前所未见的伦理困境。其结果,吉拜里安选择了自杀,斯诺特和萨托琉斯则费尽周折地掩人耳目,虽然这里的人只有可怜的一两个。此时,广阔的索拉里四海上空的空间站沦入了尴尬、绝望的境地,这便是克里斯·凯尔文的故事发生的基础。

  新来的凯尔文当然也遭遇到了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形象实体,那就是他二十年前死去的女友哈瑞。凯尔文对哈瑞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他一直怀有愧疚之情。然而当“哈瑞”回到他身边时,凯尔文对她的逃避无可避免地成为徒劳之举,哈瑞总是会回到他身边,总是二十岁她死时的容貌。然而诡异的是,哈瑞竟然渐渐得获得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明白了关于她自身的事实。在这期间,凯尔文再度爱上了眼前的哈瑞——注定是一场悲剧的爱情。凯尔文是空间站里唯一希望自己的意识实体存在下去的人,其他两位的“来客”显然使他们难堪。

  然而,哈瑞获得思考能力后认识到自己本来不是人类(她不会死去,不用吃饭和睡觉,必须和凯尔文形影不离),只是索拉里斯海派来研究人类反应的工具,她不可能和凯尔文生活在地球上,因此悲伤不已。哈瑞的这一新意识显然出乎她的造物主索拉里斯海的意料。拥有了意识,哈瑞即不再仅仅是物,然而她又无法像正常人类那样的生存。身份的迷思,显然是作者既是对哈瑞也是对读者抛出的难题。如果只能选一个,是什么证明了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我们的意识,还是身体,这恐怕对于我们也是个问题。哈瑞的悲伤无疑是这一难题的美学显现,好让我们看到自己。最终,在和凯尔文告别之后,哈瑞让斯诺特和萨托琉斯启动了他们刚发明的中微子湮灭器,中断了索拉里四海发来的信息,从此消失。凯尔文怅惘不已,对于索拉里四海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切始于索拉里斯星的发现。在故事设定的年代,研究索拉里斯星早已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索拉里斯学,人们相信,索拉里斯学是人类知识的边界。书中,对索拉里斯学历史的介绍贯穿始末,作者对这一虚构的知识体系倾注了足够的耐心,阅读的过程中我甚至想到了《白鲸》中对鲸和捕鲸业的百科全书式的论述。几十年来,人类最优秀的科学家对索拉里斯星的研究倾注了无限的精力,各个学科、理论轮番上演,学科体系之间互相吸取、排斥,一部部厚重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索拉里斯学却陷入僵局。索拉里斯星上的那个唯一的庞大生命体,依然保持着可怕的沉默。在我看来,索拉里斯星是一个深远的隐喻,代表了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未知之谜;人类探索索拉里斯星的努力更像是一部人类思想史,千百年来对终极之问的思索产生了如此众多的思想流派和经典著作,但真理依然沉默。在最后一章,莱姆借痛失爱人的凯尔文之口道出了自己的思考:

  “我说的上帝,不是那个因为人类创造者的鲁莽而天生带有人类特征的上帝。我所说的上帝,是无法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创造出作品,却在预见其未来时屡屡犯错,他为自己的作品安排命运,却常常产生骇人的结局。这是一个……残缺的上帝,他的渴望总是超越自己的能力所及,而且还浑然不觉。这个神创造了钟表,却造不出钟表要测量的时间。他创造种种制度或机制,以实现某种目的,而它们却超越甚至背叛了原有的目的。他创造了永恒,本应度量他无边的力量,却不料度量了他无尽的失败。”

  凯尔文对这样的上帝的评价是,“这个上帝并不能超脱物质之外独立存在,尽管他渴望如此”。也就是说,因为这位有缺陷的上帝无法全知全能,它无法看透广袤的物质世界的奥秘,它依附于物质进行理想主义式的创造,却总是因为忽略了什么而做错事。凯尔文所认定的上帝,只是宇宙中比人类高级一点的被造物。那么索拉里斯星是什么呢,它对凯尔文和空间站其他科学家们所做的事,无意间创造了一段爱情和一种绝望境地却浑然不知,它与人类之间也无法真正地沟通,凯尔文指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心理活动罢了”。它的未来会怎样,慢慢成熟,重复人类生存的主题吗?谁说得清。

  凯尔文最后驾驶飞机着陆在索拉里斯星的一个小岛上,观察了它的种种变幻,凯尔文对待这片大海的态度是一种诗意的谅解:“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它宏大的存在,它强烈而绝对的沉默,仅以平缓的海浪透出生命的气息。我凝望大海,渐渐沉入难以到达的无序之境,在不断增强的迷惘之中,我与那液态的、没有双目的大海融为一体,无须任何努力,无须任何语言,也无须任何思想,我已经原谅了它的一切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