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猛虎与蔷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6 04: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精选10篇

  《猛虎蔷薇》是一本由泰戈尔 / 拜伦 / 波德莱尔著作,新世界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一):翩翩公子笔下之美

  作为专业人士,仅在此聊表个人认知,请友邻们多多指教。

  对徐志摩的认知,基本上局限在两点,第一,他是一位诗人,写过《再别康桥》,优美动人,也需要“背诵全文”;第二,他是一个不顾世俗痴情种,对林微因的恋慕世人皆知。而作为一个多情的诗人,他的译作同样带着强烈情感色彩。就拿泰戈尔《园丁集》中第60篇来举个例。

  原文如下

  Amidst the rush and roar of life, O Beauty, carved in stone, you stand mute and still, alone and aloof.

  Great Time sits enamoured at your feet and murmurs:

  quot;Speak, speak to me, my love; speak, my bride!"

  ut your speech is shut up in stone, O Immovable Beauty!

  第一段,冰心是这样翻译的:在生命奔腾怒吼的中流,呵,石头雕刻的“美”,你冷静无言,独自超绝地站立着。

  而徐志摩的译文是这样的:在生活的慌忙与扰攘中,美呀,你站着,沉默,静定,孤单,秀挺。

  相比之下,冰心的译文非常直接,她的life是生命,rush和roar是如同英汉词典一般准确的激流与咆哮。然后是对应着O的“呵”字,不知道为什么,读来总有一种冷眼旁观姿态,再加上后面的冷静无言、独自、超绝,更进一步地加深了这种冷酷、茕茕孑立的硬朗感觉。就字面意思来说,看冰心的译文基本上可以完全对应出各个单词含义,也就是在基本意思的把握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这也就导致了翻译腔的生硬比较严重

  再说徐志摩的译文,整句话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非流畅、舒缓。他将life理解为生活,将奔腾、怒吼这样强烈的动词换为慌忙与扰攘,整个情感基调下降了一个八度,却提高了与后文相融合和谐感。同时,最后的四个形容词也比冰心散文式的译法高妙了许多。不仅与原文的排比方式照应,也展现出一种韵味悠长回味无穷的音韵感。在这一段中徐志摩的译文胜过冰心许多。

  第二段“伟大时间依恋地坐在你脚边低语说:“说话吧,对我说话吧,我爱,说话吧,我的新娘!”

  与

  伟大的时间坐在你的脚边眷恋,他小语着:说话,对我说话,我的恋爱;开口呀,我的新娘!

  在前半部分差别不大,但最使我着迷的是徐志摩在“说话,…说话”之后,将第三个speak译成了“开口呀”。就像乍破云层日光一般,一下子就让整句话生动明亮起来,带着一种恳求之后得不到答复焦急感,同时也映衬出“美”的沉默、孤傲

  如果说前两段只是徐志摩演绎前奏,那么最后一段就是他将才华肆意挥洒的时候。“但是你的话像是佛像似的封禁在石壁里,美呀,不可动撼的美!”佛像,封禁,石壁,他将佛教的意象引入了整首诗中,赋予其原本绝对不曾具有的宗教色彩,而这一色彩却又是华夏文明中流传甚久,不会被错认的(比如写成哈耳波克剌忒斯,大家都会看不懂)。而这种色彩烘托出的不可撼动的美,自然而然地具有一种神秘肃穆的、静寂的、庄严的基调。可以说,这完全是对原诗的突破与再创造,是一出神来之笔。相比之下,“但是你的话被石头关住了,呵,‘不动的美’!”,真正是颜色顿失,干瘪无力。

  在这首小诗中,徐志摩对诗歌表达感悟与再创造实在道高一尺。这位多情人灵动真挚、满含情感的诠释,赋予外国诗歌独特中国文学魅力,让人拍案叫绝。难怪要说猛虎心存蔷薇。

  最后再ps一下,这是目前为止市面上最美的一本彩色双语诗集,没有之一。真是受够了以前那些“xx双语彩绘”每页莫名其妙的配图,花里胡哨的字体颜色,毫无美感不说,还影响阅读心情

  附:两篇译文全文

  冰心译(来自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26581/)

  在生命奔腾怒吼的中流,呵,石头雕刻的“美”,你冷静无言,独自超绝地站立着。

  “伟大的时间”依恋地坐在你脚边低语说:

  “说话吧,对我说话吧,我爱,说话吧,我的新娘!”

  但是你的话被石头关住了,呵,“不动的美”!

  徐志摩译(来自本书)

  在生活的慌忙与扰攘中,美呀,你站着,沉默,静定,孤单,秀挺。

  伟大的时间坐在你的脚边眷恋,他小语着:说话,对我说话,我的恋爱;开口呀,我的新娘!

  但是你的话像是佛像似的封禁在石壁里,美呀,不可动撼的美!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二):他的故事掩盖了他的才华

  看完徐志摩翻译的《猛虎与蔷薇》,感慨很多。

  在阅读徐志摩的作品前,我就读过徐志摩的很多传记,听说了他的很多轶事。

  听说他是一个江南望族的公子,风度翩翩,留学海外;听说他为了罗素而放弃即将到手的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证书,转学到剑桥;听说他迎娶了张君励的妹妹张幼仪,却对民国女神林徽因一见倾心;听说他苦苦追求女神而残忍抛弃刚生完孩子的发妻张幼仪,成为民国第一离婚人,以至于现在的文艺青年多次鞭挞;听说他拜民国大学者梁启超为师;听说他后来爱恋他的同学妻子陆小曼;听说他为了陆小曼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却难以得到双方老师家长祝福;听说他为了赶去林徽因的讲课而乘飞机结果飞机失事……

  在我印象里,徐志摩,一直跟情感、浪漫、女神、三角恋等纠结在一起。提起徐志摩,我最先想到的是他跟林徽因、陆小曼的情感纠结,还有现在文艺女青年的各种赞叹、鞭挞、纠结等。

  徐志摩像是金庸小说花花公子,风流倜傥、不负责任,到处招蜂引蝶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都差点忘记了,徐志摩不仅仅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还是一个倚马千言、文思泉涌的诗人、作家、翻译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再别康桥》就不用说了,柔软细致缠绵悱恻艳丽动人、哀而不伤,基本上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其语言精致韵律典雅、情感的丰盈完美融合在一起,至今此类诗歌的佳作不多。《翡冷翠的一夜》《沙扬娜拉》《我不知道风往是在哪个方向吹》等也是流传甚广。

  除了诗歌,徐志摩还写过很多优美的文章,说过很多经典的话,其中那句“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依然是很多青春年少的我们的座右铭,令我们热泪盈眶

  让我惊讶的是,徐志摩还翻译过很多著名的诗歌,比如泰戈尔、拜伦、波德莱尔等,全都是文学史熠熠生辉的大文豪。尤其是泰戈尔,当年泰戈尔来华,是徐志摩一直陪伴左右。因其交往较深,翻译的诗歌神韵形式,令胡适也忍不住赞叹。这也是读完《猛虎与蔷薇》之后的发现

  他不仅能翻译诗歌,对诗歌的翻译还颇有研究心得。比如,在《猛虎与蔷薇》一书中,《一个译诗问题》专门谈及翻译的问题,里面有很精彩论述:“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也不单是它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像颜色化入水,又得把形式表现神韵,像玲珑香水瓶子盛香水。”我觉得这个说法解释聪明巧妙,不比诗歌的翻译差。

  徐志摩这么多才多艺,但遗憾的是,我们都忽略了,我们只知道他丰富的情感经历,却常常忽略他写了那么多优美动人的诗歌和文字

  我想,天国的徐志摩,也会有遗憾吧。我们以为了解他,但我们并不是他的知音

  知道一个人,不如认真去读一个人;认真去读一个人,不如认真去读他的作品。在自由状态创作的文字,是一个人的心声,也是这个人对世界的讥诮和赞美

  而我们当代人,却鲜少去读他的文字,却在白落梅飘忽的文字里寻找。

  我们是不是缘木求鱼

  历史上有一个人,与徐志摩有点像。这个人就是唐伯虎。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流传千年,里面唐伯虎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幽默可爱,最终抱得美人归。

  但现实中的唐伯虎是什么样子的呢?且看下他的诗歌和画作,藏着多少的抑郁和悲愤。他穷苦潦倒落魄,仅到了五十三岁,就溘然长逝。

  此唐伯虎非彼唐伯虎。假如他知道后人心目中的唐伯虎并不是他自己,不知道是否会哭笑不得

  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看一个人的作品。轶事可以添加想象,但真正的,一定是要靠自己作品说话的。

  无论是徐志摩还是唐伯虎,我想都是如此。

  《猛虎与蔷薇》的出版,或许正说明,文学史上的徐志摩正在渐渐消失,真实的徐志摩正在还原。

  愿我们的图书能还原真正的徐志摩。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三):多少风流成旧梦

  说起徐志摩,或许当代人印象最深的,怕是他和张幼仪、林徽因以及陆小曼那三段纠缠不休的感情人们津津乐道于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狠心抛下怀孕的张幼仪于不顾,为了赚钱给陆小曼吸鸦片四处兼职,为了去看林徽因的演讲而飞机失事……

  徐志摩的一生,无疑是浪漫的,别人的浪漫是情调,唯有他,把浪漫当作生命。

  出生于江南望族的徐志摩,从小家境优渥,过得是公子哥般的生活,他从未品尝过人间疾苦

  而家学渊源的徐志摩,文字功底极为深厚,又偏偏够聪明,才华横溢。

  是真的聪明,真的有才。

  他去美国读书,十个月就拿到了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去哥伦比亚念了政治。又转去剑桥念政治。认识了狄更斯等等众多优秀文人后,又开始对文学发生兴趣

  徐志摩又深厚的旧学功底,又学过经济、政治、法学,还钻研日文、法文,他几乎对一切他感兴趣的东西都如饥似渴,而且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那个时代的文人,是真正的学贯中西,博闻强识,若是徐志摩有志于此,怕是比陈寅恪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还要高。

  只是徐志摩天生烂漫,他单纯,而且一无所惧。

  他沉迷于恋爱,他的激情,他的天真,他的不谙世事,他的热血,他的不可救药的浪漫,他的爱——这一切,都让徐志摩成为了一个诗人。

  一个美丽的,忧愁的,激情的,浪漫的,唯美的,心碎的,梦幻的诗人。

  民国时候人才辈出,然而仔细想来,只有徐志摩,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墓碑上简简单单的用一句“诗人徐志摩”就足以概括他的一生。

  因为是诗人,所以他的文字始终那么美那么脆弱那么出尘好似不在人间。

  因为是诗人,所以他有资格去不断地恋爱,去为了爱情同家里斗争,去天真地给自己好友写信告诉他自己爱上了对方的妻子请求对方慷慨想让。

  徐志摩无疑是风流,他的诗歌自然也是风流的。

  他的一生恰似他自己的那句诗: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这本装帧极为精美插图好似艺术品的小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徐志摩当然对于他热爱的那些诗人们的译作。

  泰戈尔,拜伦,波德莱尔,托马斯哈代……那些曾经带给当年的徐志摩震撼心灵的颤抖的诗作,徐志摩都一一将他们翻译出,让当时的中国人,让现在的我们,都可以品尝到诗歌的美好与精致。

  翻译诗歌,往往比写诗更难。

  不仅需要有深厚的英文与中文功底,还需要在保留原诗韵味的同时,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将一首诗作翻译得美轮美奂,符合中文的阅读和审美

  在每晚睡前,抓起这本有着诸多精美插图的小书随意翻一翻,看看徐志摩的译作,还可以读几句英文,不失为一件乐事

  同时很庆幸,这么多年过去,徐志摩依然没有忘记,徐志摩的诗也没有被人忘记。

  即使他的那些风流已成往事

  @狸奴老妖-喵喵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四):外有猛虎可亲,心有蔷薇可嗅 ——《猛虎与蔷薇》书评

  诗人,有让人钦佩的胆量常人没有的敏感

  诗人,像是勇敢的暴徒和纯粹孩童矛盾纠结体。

  诗人,涌向你的笔端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猛虎还是蔷薇的心?

  诗人,可以因为打动人的诗作而被人熟知,更可能因为自己那不拘一格别样人生而无法使人忘却。

  一如此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翻译自这位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的不朽佳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

  一如印在本书背面的余光中的那句话,“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

  一如译者徐志摩的跌宕人生。

  在书本翻开的的第一页上,有一张小小的徐志摩的照片,他面庞清秀,咋一看是儒雅的,但是一双眼睛在圆圆的镜片下目光炯炯,透着睿智光芒,以及喷薄而出诗性。

  这位才子,诗性、才情与快意恩仇、敢想敢做的人生,一同为人所惊叹。

  诗人的情怀可以很博大。一如猛虎出山,义薄云天,浩浩荡荡。猛虎的视角,是——美,爱,谢恩,多么深我的苦,我灵魂的深处埋着一个秘密,致人生……

  诗人的情思可以很细微。一如墙角蔷薇,芬芳倾心,羞羞答答。蔷薇的切点,是——小影,窥镜,对月,她的名字,公园里的座椅,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致情侣……

  本书精选的诗作都是极好的,无须赘言。诗作的语言,偶尔带着现代人读不太懂的生僻字词,阅读顺序上也有跟当代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依然值得细细玩味。

  其实我也很喜欢看诗作之后的那几篇附录,记录着诗歌背后的故事,济慈的夜莺歌,白朗宁夫人的情诗等等,徐的散文是很好的。他的散文中也透着一些诗性,更倒是带着几许柔意。“音乐完了,梦醒了,血呕尽了,夜莺死了!但他的余韵却袅袅的永远在宇宙间回响着……”

  一如徐的人生,挚爱不得,遇小曼,爱得轰烈,婚也离了,志摩死了!但他的余韵却袅袅的永远在宇宙间回响着……

  ,本书很好读,排版清晰明了,五彩的纸面和画工精美的花卉鸟雀图案,富有美感,且清新可人。阅读体验非常舒服。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五):苦苦追寻25年,终于再版了

  今天推荐一本新书《猛虎与蔷薇:徐志摩经典译诗选》

  各位看官可能会觉得奇怪,这有什么好推荐的,徐志摩的文笔灵动这没得说,可徐志摩的作品已经烂大街了,版本至少上千种!

  依我看,这位看官说得对,也不对!徐志摩的版本是多,可这本“徐志摩经典诗集”自从1989年湖南人民出版过之后,市面上已经绝版多年了,屈指算来已经25年了!

  可能有的看官又有疑问了:“猛虎与蔷薇”,挺有意思的名字,有啥讲究啊?

  “猛虎与蔷薇”源于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诗句,经过余光中的经典翻译在华语世界广为传播。

  猛虎象征人性刚强的一面,蔷薇象征人性柔美的另一面,猛虎与蔷薇也可以指两性关系中的男人和女人,这也是徐志摩翻译西方经典情诗的初衷。徐志摩有本诗集也叫《猛虎集》,道理也是一样的。

  还有的看官会问,你这本跟1989年的有啥区别啊?

  这个我就不细讲了,文案上写得明明白白——双语彩绘版,首次附录英文原文,配上百幅精美手绘插图,全书四色印刷,堪称最完美的收藏版本。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六):走近徐志摩

  第一次知道徐志摩是因为他的《再别康桥》,那时太小了,加上网络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对于徐志摩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的简单讲解,更不知道那首看似对康桥的眷恋,对大自然的赞美的诗竟蕴藏着他对林徽因深深的爱!上高中时,资源相对丰富多了,就开始去读更多关于他的传记,他的作品,对他的了解也慢慢多起来。为他对张幼仪的绝情而难过,为他与林徽因的美好而青涩的感情而高兴,为林徽因最后选择了梁思成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为陆小曼的勇敢,不畏世俗的眼光而鼓掌……

  多情如徐志摩,他的才华,他的柔情曾一度使林徽因沉迷,惊惶。传统的林徽因最后选择了才情,容貌都不及他的梁思成,令我一度怀疑有情人终成眷属。泰戈尔来访,徐林陪同左右,如此般配,流利,标准的英文,大方得体,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莲一般的林,谁说不是才子佳人呢?

  《猛虎与蔷薇》集中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等多位诗人的精选作品,中英双语彩绘版,精美的插图,配上唯美的诗,怎一个美字了得?每一首诗都有一个精灵,如此绝美的作品,在过去也只有才情并茂,风流浪漫的徐志摩能译得这么有灵性。

  阳光明媚的午后,品着一杯咖啡,放着柔和的音乐,捧着《猛虎与蔷薇》,人在凡间,却似天堂!

  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

  _余光中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七):美丽心情

  我曾闻名葛露水

  我尝路过狂野

  天明时偶然遇见

  这孤独的小孩

  我仿佛看见久远的文字,那是在讲一个下雪天,露水这个小孩儿,她家在一荒凉的沼泽,拿着灯去镇上照亮娘回家的路,却爬过了田低和山高,目的总到不了。

  那可怜的父母终夜

  四处里号呼寻找

  凶残的黑夜无听无见

  失望的双亲泪竭声槁

  老夫妇悲伤的寻找,那消失在雪夜的露水,一头哭一头走,忽然发现,小小的足印可不是露水的吗,沿着分明的足迹寻找,足迹点点又往前引,引到了——断踪绝影,不幸的父母伤心绝望。

  ——但是至今还有人说

  那孩子依旧生存

  说在寂寞的荒野

  有时见露水照样孤行

  又回到了开始,那流传的故事,可怜露水儿的香踪,已经断绝了尘缘。

  读完这篇,我甚至差点满眼泪花,反复再读,这都是打动我到心里的一个故事。再读英文对照,无奈英文水平让我无法从中感受到那份感动,而徐志摩的翻译,简单却又深意,也如他写到关于译诗的问题,译诗“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他做到了。

  我爱这篇《葛露水》。

  正如书中其他译诗,简短的文字,却不知道在哪里会将你打动,也许这正是诗歌美丽的所在,不是像看一部小说,不是像读一本传记,而是等着遇见谁写给你的情诗。

  我想这是徐志摩给我的最大感受,也正如我对他的初见——《再别康桥》里的那股柔情与痴恋。这本书,好不容易让我们抛开他的故事,只看他的文采,只读诗,就能体会。

  读这本书的时候,写这篇文的时候,耳边都放着一首歌,美丽心情。配着看这本猛虎与蔷薇,男人与女人,心情有些低落,却异常能体会,“只有曾天真给过的心,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也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让他永远记得曾经有一个人,给过完完整整的爱情”。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八):诗如人生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喜爱过诗吧。

  记得高中时候,特意挑选一个好看的本子,每天写下自己喜爱的诗词,那写下的有可能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也有可能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或者是“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当然也少不了那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写完了还会时时拿出来品读、鉴赏,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是文艺青年^_^

  但是那之后,就再也没有那样喜欢过诗,欣赏也多是从对仗、格律上面,再也没有那样的心情,那样的雅兴。早早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但是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觉得心里一动,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精美的制作,也不全是因为其中美丽的插图,而是以前没有发现徐志摩的译作除了用词典雅、韵律考究,其中的意境也是非常令人称道的。

  我一直认为诗作是需要重视一定的韵律的,那种深藏在文字之中的韵律之美,是最容易被诗人敏锐的眼睛采撷到的,所以我才如此喜爱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因为念诵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但是现在我同样认为诗中的意境也很重要,一首诗,是有面貌的,是可以有所表达的,就像徐志摩在书中所说:“要完全领会一首小诗并不容易,我简直想说一半得靠你的缘分。”在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快乐、痛苦、悲悯以及作者写下这首诗时的心境,就像和写下这些伟大诗篇的人儿进行心灵的唱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而令人惊叹的是徐志摩这两者都做到了,他翻译的诗文,既兼顾了文字的韵律感,也富有诗歌的意境,让人在读来琅琅上口之间,也能深深沉醉于诗歌的美,之前我对于徐志摩是有一定偏见的,但是细品他的译作之后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他对于诗作是有十足领悟力和灵性的,同样的诗歌,在不同人笔下译作就是如此不同,在同样一首歌德的四句诗的翻译中,胡适和徐志摩的译文就有很大的区别,后来搜寻了一下这首诗,才发现因为这首诗,还曾经引来其他几位大家诸如朱家骅、周开庆以及郭沫若的交流,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译文,五位的译文虽然各有千秋,但是细品之下,还是觉得徐志摩第二次翻译的诗句,不仅文字明白晓畅,琅琅上口,也更能体现出原诗的那种无力与悲怆。

  同时书中还附录了他翻译的几首仿古风诗作,以及他评论诗歌的文章,让我们看到徐志摩不仅是现代诗写作,古代诗文也有一定的造诣。而他的文章观点真知灼见,文风也坦诚可亲,看了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真正从他的文章中学习到了知识。

  最让人扼腕惋惜的就是诗人的早逝了,看到他讲解诗文的孜孜不倦,为了改进一首诗而进行的辩论,我想如果他得享天年的话,那么必定有更多的好诗与译文,但是即使他英年早逝,也为后世留下了好诗与佳话。让我们这等如今只能将“琴棋书画诗酒花”交付给“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在近百年之后,还能怀想他当年的文才与风采。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九):双核内心,更强劲

  有人评价说:“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成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成为文人。”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中也承认:“这真的辣入骨髓的看透了我!”话虽这么说,但这个叫做徐志摩的男人,是天生就要做诗人的。敏感多情与才华横溢,这两项诗人必备技能,他都拥有

  多情自不必说,“多情”二字,简直就像是戳在他额头上的章印,写过再多华美的诗篇,也都成了这个章印的陪衬。从张幼仪、林徽因到陆小曼,够拼一部20集的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如果不把对张幼仪的绝情算在内的话,生于女人,死于女人的徐志摩,绝对担当得起“多情公子”的称号。属于他的爱情,格外浓醇,格外醉生梦死。

  他的《爱眉小札》我向来当成醒酒汤来读,原因很简单,实在是太酸,太让人起鸡皮疙瘩了。他与陆小曼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但是看看这些情书,哪里能想象他已经是“孩子他爸”呢?

  我哥们追一女神,抓耳挠腮,辗转反侧,求我当枪手写一封情书,我送他一本《爱眉小札》:“兄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哥们最终没有追到女神,原因是“情书肉麻得咯牙!”

  有兴趣大家可以找来感受一下,满篇的情话,读来让人脸红,但是徐志摩写的时候,一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这正是他的心里话。

  徐志摩的敏感多情,泛滥到万事万物的态度之上,与他仅有一面之缘的日本女郎,就让他创造出那一句水莲花一般娇羞的“沙扬娜拉”,成了继“雅蠛蝶”之外,全中国人熟知率最高的日语。

  他自己也颇为自豪地说过:“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至于徐大公子的才情,那就更不用说了。且不说他写的那些口耳相传的诗歌,也不说泰戈尔访华的时候,全程信雅达的翻译。光是看看他在欧洲所翻译的一系列风雅地名:康桥、香榭丽舍、枫丹白露、翡冷翠... ...怎么样,“翡冷翠”是不是比“佛罗伦萨”优美一百倍?黄永玉就曾对此评价说:“五六十年前的读者眼睁睁地倾听一个在巴黎生活的大少爷宣述典雅的感受。”

  说到翻译,这不能不提这本装帧极美的《猛虎与蔷薇》,这根本不是在抓耳挠腮地翻译,而是炫技似的表演,现代诗,到古体诗;从离骚体,到七言长诗。再到最后的引经据典,理论与情感齐飞的翻译心得。

  泰戈尔的故事性,华兹华斯的田园风,拜伦的浪漫主义,济慈的忧郁,托马斯•哈代的悲观。徐志摩在其中自如地闪转挪腾,配上工笔细画的花鸟插图,适合在下着小雨的天气里摊开细读,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徐志摩的情感不仅体现在女人身上,也体现在诗歌这一美妙的艺术上。

  多情加上才情,双核的内心,不用说,功力自然强劲很多。

  《猛虎与蔷薇》读后感(十):反复恋爱、失恋几次,骤然发现已脱胎换骨

  说诗,总不免想到那些让人要死要活的句子: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尤其是恋爱、失恋之后更加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把宋词中的婉约派与纳兰性德全搬出来,证明自己的撕心裂肺与寸断肝肠,辗转千回······

  反复恋爱、失恋几次,方骤然发现自己脱胎换骨:刚强里喻命着柔弱,娇嫩里掺杂着哀伤,尘埃里开出了花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然而,紫陌红尘中一凡俗,“一切心境,性空缘起”,奈何缘起啊!!!!啊!!!

  戴望舒说:如果有人问我的哀愁,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一切因你而生:

  本来从《猛虎与蔷薇》中总结出

  相守篇——对月

  相思篇——多么深我的苦

  分手篇——分离

  以及分类若干,但篇幅有限,萃选了最喜欢的一首

  吵架篇+相思篇+分手篇——一个星期

  星一那晚上我关上了我的门,

  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

  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人都是这样吧,刚吵架的那种绝决,与自无关)

  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比不得平常,有点儿妙。(倔强、骄傲,顿然消失了一半)

  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会又叫你我凑在一起。(心软绵绵的,我这是怎么了)

  星四中上我思想又换了样;

  我还是喜欢你,我俩正不妨

  亲近的住着,管它是短是长。(我们怎么会这样)

  星五那天我感到一阵心震,

  当我望着你住的那个乡村,

  说来你还是我亲爱的,我自认。(甜蜜与哀愁共存,想念哪会偷懒啊?)

  到了星期六你充满了我的思想,

  整个的你在我的心里发亮,

  女性的美哪样不在你的身上?(自欺欺人的神思,早已不见,万般想念)

  像是只顺风的海鸥向着海飞,

  到星期晚上我简直的发了迷,

  还做什么人这辈子要没有你!(诗词、音乐和舞蹈,糅合生命千重好,哪一样能及得上你)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甄嬛》中,雍正因太后召见而失约,嬛嬛独坐窗前弹奏湘妃怨,一墙之隔,碎玉轩宫门口,四郎伫足良久,“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郎不归,朕不在,她心里难过”,原来,他懂得。 我觉得一段锦瑟曲,就是托马斯·哈代的一个星期,刹那含永劫,于一个情字,谁又说不是呢?

  诗的妙处不在于仅仅描摹情爱,而是透光情爱,让我们豁然生之悲壮,有得清凉诗心,澈无尘诗骨的机会。都说人生不易有二:一是利索难缠,一是情关难过,而这两者我们往往都是自投罗网~~~~

  花月千重光下:新鲜的变旧,少壮的亡,民族的兴衰,人类的疯癫与荒谬,哪样不动我的感想?——《对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