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10篇

2018-07-08 05: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10篇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是一本由私奔锦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一):后青春期的爱与恨。。。。

  作为名家不在北京又曾经在北京漂着的我来说,小说里面会有那么一些说不出的陌生熟悉不断的渗出来撞击着我的心底,已经丢失或者是遗落......重拾......并加以放大。

  书中的人物在我看来其实是很现实的,彭锦和肉松这样的男生虽然不够典型是非真实,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天桥高速,高楼大厦的地上地下一层一层的住着的这样的人很多很多。里面每个人情感都不做作,每个人的需要都不加以掩饰,正是这样才更加显示出生活的必需与真实。

  在北京求学了四年,和千万的北漂们比起来,也就是他们的一个零头,但这座城却给了我最丰富的四年、最疯狂的青春,从我来到来的第一天起北京就注定是我一生中不醒的梦,后来的每每路过我也都驻足一天或者半天,是追寻也或是祭奠

  晚安,北京。晚安,和我一样人们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二):还不错哦。

  北漂爱情,青春追索,为理想呐喊。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三):北京,想说爱你容易

  拿到书的时候,正赶上北京阴天下雨。书封面黯淡颜色,跟当天的天气,真是不能再符合了。还没打开,压抑感就先扑面而来。这本书我分了两天看完,第一天看了三分之一,由于第二天还要挤地铁上班,于是便合了书,早早睡去了。第二天上班早早就出了门,我太急于知道彭锦和林晓更的后续故事了。在地铁上读后续的故事,更是压抑不能自己。终于,林晓更和彭锦分开,故事给了我意料中的结局

  说到北漂,总是少不了北京爱情故事。在某年,彭锦遇到林晓更,她不求他现在就飞黄腾达,不求他现在就出人头地,只求他积极向上,她爱他,也便铁了心的放弃家里优越生活条件,一路追随他,从不会做饭,到为了照顾彭锦厨艺越来越精湛。从优越的大小姐生活,到为了照顾他们的小家,学会了洗衣,收拾房间。从不缺钱,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彭锦,林晓更一次次换工作提升自己,把工资全部拿来支付生活。这期间除了书中提到的,我不知道林晓更还付出了多少。也许同阶段女生就是比男生先成熟,所以她一路跟着他,受尽委屈也一直没放弃爱情。

  看书的时候,总觉得心疼林晓更这个姑娘。彭锦似乎也在努力,玩音乐,做经纪人,做娱乐记者,但是似乎整条路,都不在正道上。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我总觉得他不仅对不起林晓更,也对不起自己。当年那个雄心壮志说要来北京闯,说要给林晓更幸福生活的男人,来北京以后,似乎除了在没工作的时候沉迷游戏,猜忌林晓更对自己的感情外,再无其他努力。看到最后有点生气,气他不珍惜林晓更这个姑娘,气他为什么一次次放弃自己,气他为什么最后一个冲动杀了那个老板,气他最后,还是逃离了北京。

  对于彭锦来说,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北京,确实是不能企及的梦。明明生活在北京,却时刻感受不到自己就在北京。看着街上车来车往,晚上霓虹灯亮起,甚至在地铁上,看着人们疲惫的脸,有时候真的会不知道,当初为何来了北京,而留在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

  书中有太多共鸣地下室,隔断间,酒吧黑暗社会现象,等等,太多太多。读过之后,除了感慨北京难混,感慨书中的共鸣,更加庆幸自己还坚持在北京。两年前拖着行李来到北京,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两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却可以上网路线根据路牌路标,找到目的地。再不是当初刚来北京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对于未来,大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并且坚定的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未来也会继续走下去。

  我想彭锦和林晓更不是个例,在北京,一定有着千千万万的彭锦和林晓更。希望在北京的“彭锦”都积极向上,不要辜负了身边的姑娘。也祝福林晓更这类姑娘,经历爱情,经历北漂之后,都蜕变成为另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不知道是因为身为北漂,还是因为彭锦的结局,写完了总觉得乱乱的,不知从何说起,也罢,北京本身就是这样,总要在混乱中理清头绪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四):文艺青年的四大结局是自慰、流泪、做gay、犯罪

  看完这本书,我是不喜欢主角彭锦的。

  男主角彭锦和书中他所讨厌的人没有区别,他选择逃避,选择妥协,直到一无所有,他的理由借口。他确实有才华,可是那种程度的才华,在同一个平台下,又有多少人没有呢?彭锦说自己不能为林晓更做什么,实际上是他什么也没有做,而不是他什么也不能做。

  对于主角,大概讨厌他和喜欢他的理由是相似的,我们或多或少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样子,我们或许也曾经逃避,我们或许也难免拖延,我们或许也被迫妥协。

  我们就像蒙住眼睛在一座大囚室里寻找出口一样,追求所谓的梦想。最后有些人放弃了,呆在原地;有些人碰壁了,妥协认命;有些人走出了,终获解放;有些人破壁了,历尽沧桑。结局怎样,各安天命冷暖自知。年轻时的遗憾,多半是我们本来可以却没有,因为低估了珍贵东西,就没有付出等价的努力。

  作者真的很厉害,能够塑造出这样一个看似有才华的小人物,似乎每个人读过都能找到和自己青春的共鸣点。所以不管看完我是喜欢还是讨厌主角,作者的目的都达到了哈哈~

  书里写“文艺男青年的四大结局是自慰、流泪、做gay、犯罪”,最后的最后,倒是凑齐了。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五):愈快乐愈堕落,愈堕落愈快乐

  如果你想看一个励志故事或是心灵鸡汤或是清新文艺小品,这本书肯定不适合你,因为它嗜血的太过现实,堕落和下坠,梦想和现实,书中对于文艺青年本质揭露还是很深刻,一针见血。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听黄耀明的《暗涌》,最后那句歌词很适合这个调调

  “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然后天空又涌起密云。。。。。。”

  对于北京,其实我并没有太多发言权,最初的印象大学,第一次来北京是一个冬天,那个冬天没有想象寒冷,虽然时不时大雾弥漫,但隔三差五艳阳天,还是让人不禁爱上冬天,温暖阳光和刺骨的寒风,这种极大反差时常让人恍惚

  后来的很多次,也都是冬天来的北京,北京的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我心中永远的一种说不清情绪,也许和一个人有关,也许和爱情有关,也许和一个不可及的梦有关。

  世上应该有这样一群人的,当他们找不到可以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矛盾方式之时,他们便会盲目驱使自己去投身某种虚无之中,好让自己的责任感恐惧感得到掩埋,并试图可以浑然忘我。

  他们无力面对现实,醉生梦死,越堕落越快乐,就似吐出的烟圈,跳升、盘旋、回转、散落。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六):一个没有毅力,只有破烂想法的穷小子的故事。

  首先,豆瓣评分高的出奇,于是在京东买书。随之读罢,发现不对题,名字很好,我也是多半冲着名字买的,想多半是北漂的爱恨情仇,努力、不得志、夹杂着斗志与情感等等。

  其实名字起得并不大,但作者却没有写出来,写出来的并不是北京是他不及的梦,反问一句,这样的彭锦,在哪能是他可触及的梦?在哪也不能是。作为一个男人,让女友未婚先孕,却一点责任也负不了,连一个承诺,一句求婚都不能给予,因为自己不稳定不能给她幸福,所以不能给她承诺。这是一个懦夫做的事情,不是一种负责态度,而是非常自私做法

  女友去工作赚钱养家,而自己却做不了任何工作。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不适合这个那个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在北京才能碰的壁吗?这跟在哪个城市又有什么关系。以主人公这样的生活态度,只知道高兴的时候玩音乐,拿爱好去谋职业,无异于想玩工作。每个人都有梦,却不是谁都玩的起。我也喜欢音乐,我也玩不起音乐,如果你说你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人们至少应该崇拜的话,那么我不会崇拜一个自己饭都吃不上,要靠女友去赚钱的男人。也不会崇拜让自己生活鼠遢就去追求梦想的人。

  梦想要实际,林晓更是个懂事女人,彭锦仅知道要给自己幸福,给女人幸福,却不知道要怎样去做。不管做什么,去行动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你觉得你什么都会做,实际上那么多工作你说不适合你,那么是工作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呢?不知道之前为什么豆瓣那么高分,当然,有我的影子,在校园谈恋爱组织乐队,都是我的影子,那么美好的回忆,不一定就一定要有一个悲催的结局,那么美好的回忆,如果努力,即使不如意,也会朝着曙光奔跑。而书中给我的感觉,没有任何希望,暗无天日,不工作,不创作,靠女人,家里条件不好,怀孕,流产,其实我无法理解,因为作者并没有想说他有多混,而是认为他就是这样,很正常大众的一种人,但是我真的无法理解,有没有通过努力改变一点点?

  什么是真实,也许书中写出了许多人心声,那么无病呻吟就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也包括我。如果无所事事受不了寂寞就是真实,那不读也罢。

  如果这样就称之为不及的梦,那请原谅我的重口味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七):评论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上个星期去了一趟后海,一进去就发现好像到了外地酒吧一条街,于是明白了,其实这里和别处也没有分别。沿街拉客的服务生,酒吧里驻唱的走调歌手,还有千篇一律的假酒。

  为什么很多人爱喝啤酒?也许是因为它比较纯粹吧。因为纯粹,于是它也搞大了很多人的肚子。O(∩_∩)O

  从街头走到巷尾,终于在深处找到了一处安静的小酒吧。没有歌手,没有灯光效果,只有一片暖黄色院落,和一直傲娇流浪猫。

  这个时候其实我最想的不是坐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喝酒,而是想坐在那条临海的店面里静静的看一会儿北京的倒影

  可是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北京,在这个夜晚,的确变成了来我不及的梦。

  记得那个时候街道还是窄窄的,路面还是不平整的,连房子都是破旧的。夏天的蝉鸣声,混合树叶和干草的清新味道,飘进躺在屋里避暑的人心里。穿好衣服拿上鞋,踢踢踏踏的去找发小儿一块儿去粘知了。背后晒的红彤彤一片也不回家。

  现在这个小伙伴儿在哪儿?早就在政府搬迁的过程里离散了。

  北京,不光是我今夜不及的梦。想必也是我今生不及的梦了。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八):我需要一场谢幕

  还没有读过这本书 但是看看大家的评论 觉得这本书可能就是帮我摆脱现状良药吧 已经离开北京了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发生的太快 真的希望人生这一幕的结束 能有个仪式 感觉像是还没有谢幕 帷布已经落地 观众也全部散场

  北京曾是我的一个梦 就在一年前的5月 我再次踏上了这片曾带给我好运的尾气之城 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不混出个样来 就绝不回去的可笑誓言 但是只要是来北京北漂的人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憧憬过 这可能是改变一生命运的选择 我们都希望有所作为 但是仅仅是365天 我就又坐在了我家阳台上敲击着相同键盘 但是心情却大不一样

  我需要一场谢幕 但是台子上都已经换成其他的剧了 没有眼泪只能说: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希望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 能找回自己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九):都曾有过一颗“以命抵梦”的心,后来,就醒了,就没了

  毫无疑问,读前几章的时候,仿佛点燃了一支摆在面前,望眼欲穿大麻血液翻腾,借着这昏昏沉沉的快感,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世界,年轻,就是他妈一切的世界。

  显然,私奔锦这哥们,不会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那种梦幻的快感中,伴随着烟草滋滋的燃烧声,吞云吐雾的快感慢慢结束。

  现实,逃避得了一时,逃避不了一世。

  接下来的每一章,越看越沉重,一股无比讨厌,却又真实存在悲伤气氛萦绕四周,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觉压得喘不过气,越到后面越压抑,甚至绝望

  关于本书的具体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我不想多说,每个人看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感悟

  这不是自传,就是小说,书里面的很多东西,大概有个差不多的影子就行,读者没必要去一探究竟

  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读,毕竟书里面的影子,曾和我青春的影子,有太多的重合。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读后感(十):北京,一座希望之城,我们是过客亦是归人

  “这个故事有那么点悲伤。”

  这是私奔锦给我描述这本书时候说的第一句话,说完一手插兜,一手举起喜力啤酒喝了一口,他说他每次到哪都点一瓶啤酒,解渴而且透着点小脾气。我要了杯拿铁咖啡,不是因为喜欢杯口那个奶白色心形,而是觉得在The OtherPlace这种地方,还是比较适合一杯咖啡裡同時呈現出藝術與香醇的完美比例,更适合这种迷人,感動的剎那。写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念出来的,坐我旁边的姐们用穿在脚上的拖鞋甩了我一把:“不装逼会死啊。”瞬间一盆冷水提壶灌顶,有种屎的赶脚。

  私奔锦接着聊他的作品,他说这部作品他历经了十年才创作出来,期间有很多次想要放弃,因为每次在描写一些片段的时候,总会回忆起自己的过去,那种迷茫,担忧和困惑扰乱自己的方向。他都没有胆量去完成这部小说,只是因为它的分量太重。这五年,他一直在寻找自己,寻找一份出处安放自己的青春。所以这也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现今生活中,寻找的定义和目的似乎有很多种。有可能是你历经努力而不曾达到的理想,有可能是你许久不曾想起或者不忍想起的爱情,更有可能是你经常挂念又不知该如何牵线的亲情。

  这本书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看后都会联想起自己的生活,想起自己有可能在日益重复的生活中忘却的“寻找”。《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锐利地把现实扒开,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但一切却又那么让人揪心和感动。

  故事中,作者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马锦来“演绎”这部小说。我当时问私奔锦,这是你的传记?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这本书是他对自己这十年来的一个交代和实验,在大学的几年让他感受到青春是多么无力,生活如此浮躁,进入社会后让他感受到人情世故,虚虚实实。是捱过去?或是逃离,也或是该躲起来。。。。。。青春成了他成长过程中无法挣脱的毒素,这让他疼痛,让他生猛,却又让他不能忘记那个叫做理想的词。

  他和所有追梦人一样背上希望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看到了许多人风生水起,也陪伴了许多人的梦想破碎,当他在逃离与坚守的抉择中犹豫,却不经意间蹉跎了青春。

  感叹的同时,他就用一贯充满张力和青春荷尔蒙的文字,给我们讲述着关于北京,关于青春,关于音乐和梦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下室、在中关村、在五环外,在这个看似繁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它纪念了一段爱情,一段逝去的青春和这个谜一样的城市。

  其实第一次看完小说后,我有一种感触,不知道是不是必须到了我这个年纪还一事无成的家伙看私奔锦的作品才能看得热泪盈眶?看到他与林晓更之间的爱恋,我从一开始的羡慕不已到最后的刻苦铭心。尤其最后林晓更写给马锦的那封信,彻彻底底还是把我这颗大龄女青年的玻璃心碎了一地。我记得私奔锦当时跟我说,他说这个故事其实更多情况下是自己的一个忏悔,对爱情的忏悔;一份歉意,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一种心情,青春期那份想逃离现实世界的叛逆心理很难被轻易治愈。

  马锦像一只青春小鸟一路上掉下长不回的羽毛,但依旧用残缺的伤疤抵挡住嘲笑、讽刺、迷茫与失落。这是痛的领悟,让他开始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把断了翅的羽毛再丰满起来。自然、淳朴,也许这才是我们青年们在这个纷繁世界里最需要的。

  而对于北京,我这里引用柏邦尼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们忍受北京,无论如何,不忍离去?我想,因为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能性。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可能,这正是残酷之处。我永远记得,每年都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走出地铁站,觉得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以下是作者写的一个序:每当变幻时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场催眠,它充满着我的种种狂想和怪癖,我希望它能消除我个人的自我和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好让我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年轻的品质,这个过程其实很有诗意,充满了挑战和冒险。我一直觉得,深入内心的创作其实是孤独的,但有时候这种孤独却给了我一种痛快的感觉,它有毁灭的热情,也有浪漫的恐惧,那是没人去过的地方,是心里的神秘城堡,那里住着我的小精灵,它每天都闪着光,我以此来验证自己对过去的记忆是否忠诚。

  三十岁之前,我一路反叛,跌跌撞撞,愤世嫉俗,人生无大起大落,却总有一些进步和退步搅在其中,喜乐参半也褒贬交加。我爱过恨过笑过,迷惘过挣扎过也空欢喜过,这些看似闲散而又漫无目的的情节,虽不安宁,却如刺青般刻在了我的心底。时间是如此的仓促,好似一道破碎的闪电,那些流逝的光阴都去了哪儿,它们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未来。

  嘿!亲爱的小伙子,生活将改变每一个人,而我们终归会越变越像我们自己。

  再见了,北京!你是最好的城市,也是最坏的城市,我看不见你的过去,也看不见你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