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汁吃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汁吃诗》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4 04: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汁吃诗》的读后感10篇

  《汁吃诗》是一本由小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汁吃诗》读后感(一):三恶俱全

  我有个坏习惯,但凡有人赠书,总觉得不认真读就对不起人家结果这本《汁吃诗》在上下班路上看了好几天,胃口大涨,白跑了一周的步。好在并不认识作者,跟美食圈也完全无缘,我们店里提供的那些吃食基本上可以归入“黑暗料理界”,倒不至于有当托的嫌疑

  写食物的书看过几本,写得好的姿态各异,但写得糟糕的犯的毛病差不多:一是腻,孜孜不倦的传达着各种美食给自己舌头带来的感受,全然不顾腻烦地横叠着美味成语;二是细,列菜谱,数做法,从材料到吃法,恍如菜谱;三是炫,说许多一般人吃不到的高级馆子,写一批以吃为生的高档食客

  这本书简单的说上面三项恶事占全,但居然不难看,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专属于八零后异乡吃货胖子独特的自我修养。他忍不住腻歪歪地写着满足高端食客需求描述文字时总忘不了提两句惨绿少年时和对路边摊的留恋,相当认真地介绍高大上菜色后再用属于年轻人典故自我调侃,炫耀完了各种高档馆子和关系户后腆着脸暗示读者:看看那个小册子吧,其实我是个走心不走胃的诗人

  从诗里能看到他坚持东西和从来都未曾想甩脱掉的远乡之愁,也能看明白为什么在一本充斥着酒食馆子的书里要试着把文字锤炼干净(当然即使是资深吃货也避免不了把自己中意经历一提再提,这大概是专栏写手避免不了的问题,从还珠楼主那年就这样)。

  书的名儿起得很淫荡,从下半身到中段到脑袋,有种吞精补脑的邪恶感,但内容实在干净得一塌糊涂,就像他自己写的,跟苍老师隔了两米的距离都没搭上话儿。

  《汁吃诗》读后感(二):俗世里的快乐

  人生在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得就是吃。也有人说,吃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仿佛总是挂着吃是一件很丢人事情。但是对于热爱美食的人来说,这是不过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直都认为最贴近心的应该是胃,开心的时候要呼朋引伴去吃一顿,得意时要饮宴庆祝,失恋时最妥帖的是一碗热汤面,冬日太阳下山早,匆匆归家路上最惦记的不过是一口热汤,即便是平凡的每一天,吃饱了拍拍肚子是最满足不过的了。一茶一饭不过是我们俗世里的快乐。

  小宽说他用吃喝安身,诗歌立命。诗歌与吃喝之间那条隐秘通道被无数的文人发现,袁枚有食单、苏轼有东坡肉、汪真祺念念不忘昆明美食……其实,无论是吃货还是诗人,这本书都是一本有趣的书。中国谈美食讲究香味,能够称美食三者必有一长,能够把吃写得妙趣横生如数家珍的人肯定也找到了那条通道。

  吃是小技小道,有些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却不知这俗世的快乐本就这么微末但又让人念念不忘。出差东奔西跑日子里,我最想念的是一碗白粥,煮的厚厚的,配半只咸蛋或半块玫瑰腐乳或几根家常咸菜,最不济有一勺白糖也是好的。只可惜饭店早餐都是清可照人的稀饭,还是用昨夜的米饭煮的。

  如果时间允许,我都自己烧饭。作为吃货,必然有几手拿手好菜,光知道城中有哪些好吃的还是不够的。仅是吃还不足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懂得做便会更多一层乐趣。料理食物的禅意安宁感只有本人可以体会,而做好一顿饭给在意的人吃带来的满足感也只有做了才知道。小宽说居长龙的一碗阳春面是有年龄感的,这是在表达什么,我能够懂得却无法清楚准确地说出来。

  吃带来的快乐的确是俗世的快乐,但这快乐却不囿于一饭一蔬,也不完全和吃饭的人有关,和场景器具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食物带给我们的妥贴与满足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真实感受。且管他呢,阳春三月,江南正是食笋好时节,切两只春笋煮一碗小面才是正经的。

  《汁吃诗》读后感(三):少年小宽的饥饿漂流

  那少年挣扎着爬起来,耳里还残留一宿蛙鸣。映入眼帘皆是熟悉床铺桌椅,他却愣是想不起,自己是咋回来的。昨晚喝的三瓶啤酒在体内缱绻,少年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男人

  那胖子却已坐进酒店,观赏美女调酒师开启一瓶价值连城的Granit。清蒸刀鱼、意大利黑松露配煎鹿肉……大餐款款而来,老板亲自致意,胖子点头哈腰,蟹黄糊了一嘴。

  从国贸到大望路,少年慢慢长大,下了班,买一打廉价啤酒回地下室,试图写完一篇小说绿色瓶子又空了一个,他吐口烟,觉得自己活得像句废话

  从国贸到大望路,胖子罕见地没开车——中午的饭局,跟人侃着分子料理,海鲜多吃了两口,痛风便死灰复燃。一边走,他一边觉得,自己简直像个笑话

  从国贸到大望路,少年迎头撞见胖子。少年有些迟疑:在美食圈混得风生水起,谈笑有鲍鱼,往来全名流,你人生大概没啥遗憾了?胖子微微惆怅:其实我更羡慕你,因为你还能觉得饿,而没了饥饿,任何美食都没味道……第一次醉酒的晕眩浮上少年心头,胖子开始猛烈呕吐,吐了一地,都是自己的灵魂……

  小宽从梦中惊醒,恍然间还觉得自己是那少年,下一秒意识到,自己早成了胖子。冬夜正是深冷,他来不及感伤,忙把满地灵魂,捡起在纸上。

  写美食十多年,小宽出神入化、勾人馋虫的文字迷倒众生,却鲜有人知道,除了吃货,他还是个诗人。也许每人的梦里都有条裂缝,为了填平它,有人拼命工作,有人寻觅爱情,而小宽,他选择美食和诗歌。看似南辕北辙,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在每朵变幻的云中,求取一纵即逝的真与美。“好的食物,犹如伤逝,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当小宽大江南北寻找美味,当故地重游而那碗红烧肉销魂不再,他恍然明白,最好吃的根本不是馆子,不是饭菜,而是人。

  于是他不再惦记高级酒店,也不再追忆街头小摊,只是合上写诗的本子,回头,在女儿熟睡的脸上亲一口,兀自遥想“领着一个冰雪聪明漂亮亮的小姑娘穿梭于大大小餐馆,遍尝天下美味,见遍江湖怪人”。

  当然,为实现这个宏愿,他还得为稻粱谋。下一本书,好基友沈宏非早替他起好了名:《汁吃诗》。全是大舌头发音,却精妙概括了书的特征:汁水丰美,书中的美食刺激胃酸,附赠的诗集挑逗情绪保证给你身体灵魂的双重煎熬——当然,煎熬是给别人的,小宽自己乐在其中。想到这儿,他偷着乐了,拉着醒来的老婆,出门觅一晚卤煮。“在这个寒冷的腊月,不会自己找点乐子,找口热乎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

  之所以敢撂狠话,是因为他窃喜地发现,在所爱身边,自己还是那个饥饿少年。

  《汁吃诗》读后感(四):食物的江湖

  和张公子的《孤独的人都要吃饱》相比,这本书的食物显然要“高出一个等级”。当然这件事不好也不坏,我想阿宽也有屌丝的时候,现在爆发了,可以接触到更高端的食物了。

  但整本书如果只是在炫耀饭局、难得的食物,那么就真没什么格调在里面。真正的高端是不带着一种高看的态度,只是娓娓道来世上有那么高级的造物。很欣慰阿宽这个胖子没有忘记自己的苦日子,虽然提到很多普通人并不熟悉的食材,但我还是在阿宽这本书里体会到了食物的江湖这点东西。最好的吃的不是食物,是人。最美味的,是饥饿。

  阿宽笔下的那些食物并不让我心生向往,毕竟我不算一个贪恋口腹之欲的人,但是那些奇形怪状人们却让我可以大干两碗干饭。我相信,食物只是他们的寄托不然一上来就说什么精神啊、友谊啊之类的话题会让人感觉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就让食物成为他们的、我们的桥梁。有一些纯粹的东西都寄托在食物里,我或许也该学着体会一下食物。或者是食材、味道、故事之类的东西。不要成为一个迟钝的饭人。

  《汁吃诗》读后感(五):柴米油盐里的不一样碰撞~~

  看完整本书,它并不是以吃为主,而讲的是一个人,一群人对吃的态度,还有那种属于诗人的豪放敏感也在吃里面淋漓尽致体现出来。现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做“吃货”,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货”,没有上升到“吃”的境界。当《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真正的换个角度思考美味佳肴,再也不是主持人品尝着每一道菜说“赞”,而是原材料去发掘每一道材料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智慧感动。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江湖饭局,吃的不是饭,而是窗外的雨水,与一艘破船的漂泊。虽然这是在特定的氛围里而感慨出来的,但是我觉得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论是奢华酒店,还是街边路摊,都能坦然欣赏着属于自己的美味。吃是如此,生活更是如此。

  不在乎你吃饭的地方是多么的高雅,只要那美味对了你的胃,那就该是满足的。记得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喜欢狮子桥去吃小吃,有次下雨在马台街附近遇到了卖梅花糕的小铺子,梅花糕很便宜,但是非常好吃,在天气还是有点冷的时候,就是人间美味。后来等再要去寻找的时候,询问路边的人才知道,因为拆迁,小铺子已经不在了,很是可惜。后来朋友问我南京的美食的时候,又想起梅花糕,百度了一下,原来也有跟我一样的人们在怀念马台街的梅花糕。遇见美食就像遇见对的人一样,需要缘分,缘分尽了,自然也就没有了。

  长这么大吃的都是很清淡可能是因为我们家乡菜属于淮扬菜系,我在大二那年去湖北闺蜜家,那是第一次吃正宗的辣菜,满桌子的辣,就差连番茄鸡蛋都放了点辣椒。闺蜜说她妈妈已经很照顾我的口味,只放了一点点辣,但我却已被辣的不行关键是还是停不下来,因为闺蜜妈妈以前做过餐馆,那手艺绝对是一流,美食面前,当然是“吃为上”。“正宗的吃货,心中都藏着一幅饮馔山水图到了什么地方要吃什么,什么季节吃什么,聊起来都头头是道。”我大概算不上是会吃的人,但是每新去一个地方,都会在网上搜罗一番,有哪些美食远比于哪些好玩的地方更来得有兴趣

  很喜欢小宽和他朋友们的欢聚的吃饭时光,那是属于诗人们独特的对美味的欣赏,是放浪不羁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是最遵循内心的。就像酒是越久越醇,也许正如书中所说,当做菜的人到了中年,这菜也会愈发醇厚,便有了中年的况味青春是凉拌,青年是爆炒,中年的时候是煨炖,煨炖如偎依,你侬我侬,搭伙过日子激情退去,就更懂得时间的妙处。这其实也是生活的妙处,年轻的时候多闯闯,到了中年的时候就会发现沉淀下来的都是经久不衰宝藏

  南下广州,北到京城,西到格尔木,东到上海。每一个城市,都是充满着温暖。欣赏这样的生活方式,好吃的永远都不是菜,而是人;好玩的城市永远不是那里的繁华,而是霓虹灯外的破落之处。你在哪里,哪里便是朋友,一杯小酒,两人对饮,日子本该就是这样。上海的生活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偶尔的周末,做上地铁线,找一站下来,沿路逛着,遇到有小吃的地方就尝尝,有小店的地方就逛逛。快节奏的生活里,唯有这样的方式去缓解自己的压力,谈不上如小宽般能够找到地道的上海特点,却也是属于我自己的“吃”。

  诗人是多情的,是浪漫的。当诗人与美食相互融合的时候,连美食都会充满的诗情画意。就如一场晚宴,有了云朵的作陪,有了歌声的相伴,才会是一场美轮美奂盛宴。现实生活里充满了许多的无可奈何,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吃喝就是连接其中的密道,我们穿梭其中,在虚度与不度之间摇摆,醉与醒,往往就是一个眼神默契。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诗人们有着属于他们的独特的方式,固有地维系着细碎的浪漫。

  很喜欢小宽对女儿在吃的方面培养,在宠溺社会趋势下,他没有去限制女儿对吃的兴趣,而是一种敞开的胸怀完成奶爸的梦想:带着女儿参加各种饭局。虽然这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得吃的既美味又安全,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态度更让人来得钦佩,不是一味地去阻止,而是“纵容”孩子去品尝各种的味道,去体会酸甜苦辣滋味,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呢?

  其实看到后面其实会不由自主地笑笑,书中很多的美食,就我们普通的吃货而言,终其一生也指不定能吃上几道:苏特恩酒冻、香拧照烧顶级扇贝刺身、缅因州龙虾鸡尾小点、鹅肝慕斯……甚至连名字都是拗口地难以读通,这些美食的滋味终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些如同山水画一般测美味佳肴,终只是属于少部分人的餐桌美食。我更愿意相信繁华落尽的美食才是美味的真谛,才是最贴近生活的精髓。不在乎一燕一鲍,我更在乎的是在红尘酒香里家常小菜。有人会说矫情,但对于我来说这才是属于我们的生活真谛和美味真颜。

  提到厦门的美食,就像小宽所说的定会提到土笋冻。去年去厦门的时候,同行的人极力推荐尝一尝,看着透明的里面小虫一般的土笋冻,是极其骇人的,所以说我不是个吃货,无非是喜欢自己喜欢吃的。只得不停地洗脑,这是个果冻,果冻……其实迟到嘴里是没有违和感的,但总觉得自己在吃虫子,难就难在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吃第二个……

  小宽眼中的桑格格是个充满英气的侠女,跟我记忆里的那个充满童趣的桑格格倒是南辕北辙的狠,也许,是因为那是文字里的桑格格,而不是美食里的桑格格罢了。吃是一种格调,是最能看出一个人脾性的。说到底,到底是吃丰富了我们,还是我们成就了吃呢?

  生活越来越红火,没美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那些经久不衰的传统美食,却在渐渐消亡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是一种遗憾与失落,美食慢慢遗失于我们的味觉里,不复存在。

  这不是纯粹的介绍美食的书,而是融汇贯通了一种做人的生活态度,美食是一直在那的,但是各色江湖食客,饭桌上却是别有风情的。

  好了,小宽最后介绍的是葡萄酒,为了以后装装高雅点,我应该在此基础上去普及下葡萄酒的知识了……

  《汁吃诗》读后感(六):男人的美食Vs女人的美食

  男人的美食Vs女人的美食

  文/Sofia

  男女思维模式有异,男人和女人笔下的美食也有异。

  男人笔下的美食,颇有一些武侠小说中“切一盘牛人,再来二斤酒”的豪迈和平铺直叙。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衍生出其他莫名的情绪来。

  小宽的《汁吃诗》,文风似车前子,也许因为他们都是诗人的缘故。诗人是一种超出我思维之外的生物。我印象中,诗人应该多情,即便是平凡普通的事物,也应该“抽刀断水水更流”地引发出他人难以理解的莫名情绪来。也许,是我见识浅薄,对诗人有所误解。也许,诗人本就更注重探究事物的本真。

  不过,自从我读过车前子对苏北女人做月子的误解后,我便不喜欢车前子了。无他,我是一个较真的人,我不能容忍别人犯常识性的错误——你是苏北女人吗?你在苏北做过月子吗?为什么你觉得苏北女人做月子便是这样的?

  小宽的书,我看得较粗,因为他列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名。这是男人的较真,有本有源,但是我不认识这些人啊,我并不关心他们曾经吃过什么、做过什么。

  而且,这些人名的意义对于小宽来说,显然比对我而言更有意义。海子的一首诗便能引起小宽未曾与海子谋过面的遗憾;而身为法大人的我,需要看到“海子”这两个字才会想起——哦,法大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

  亦如居长龙。依照小宽的文字记载,居长龙是位做面——阳春面的高厨,擅长做淮扬菜,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可是,我会想:淮扬菜为什么叫“淮扬菜”而不是“扬淮菜”呢?瞧,排名分先后。描述食物的文字倘若不能充分调动读者的代入感官反应,土生土长的淮安人着实不会对文字、影像记录下来的淮扬菜食物生出兴趣来。

  男人笔下的美食一旦较了真,便没有了那些鼓动人心的充满诱惑的感官刺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更喜欢女人笔下的美食。

  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女人笔下的食物,是一场华丽多姿的舞蹈,足尖轻轻一点,便飞扬起漫天的艳绝人寰的霓裳羽衣,让人下定决心一定要寻觅芳踪。

  你瞧,在殳俏的笔下,便是一片火腿,都能生出风情万种来。而前一阵子我刚读过的荆方的那本《舌染红尘》更是女人美食作品文风的代表——每一种食物都能幻化成一段故事,寄托一片柔情。

  是的,如果你想看实实在在的、有着记录意义的美食作品,去读男人的美食著作吧;如果你更愿意体会食物后面的故事和情意,不妨选择女人的美食作品。

  《汁吃诗》读后感(七):论一名吃货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美食杂文《汁吃诗》编辑手记

  大概两三年前,人们开始以吃货自居,并引以为时尚。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了吃货的一次狂欢。

  如果说美食比作一个江湖,我喜欢看这个江湖里各色人物。其中几个我比较喜欢:

  老餮蔡澜,还有沈爷沈宏非,有幸都见过本人,亲切和蔼,也许到了这个年纪,加上这么多阅历,人自然就成了精。

  据说蔡澜不爱别人称自己为吃货,大概猜测是级别略低,有不尊敬的意思。想想也是,吃货多少带点贬义,联想到满嘴涂油,胡吃海喝的胖角色。如果一个苗条美妞称自己为吃货,倒应该多是撒娇嫌疑。

  关于作者小宽

  扯得有点远,回到这个作者小宽,作为曾经的美食记者以及如今的京城美食达人活跃各种场合,到了这个阶段自然不能以吃货混迹江湖,所以他多了一个“诗人”的标签,一下格调就高了不少,有木有。

  他撒娇道,其实他是一个诗人,即使看起来像一个吃货。到底是诗人还是吃货,这并不重要。好在这本书就像小宽本人一样,是有趣的。他可以和你八卦桑格格、野夫、冯唐,甚至我们敬爱的仓老师;也可以一本正紧给你讲壮阳的美食;也可以挨个给你介绍自己那些喜欢的大众点评上都找不到的美味小馆。这些阅读快感应该能够值回你买书的32元,当然这不算网店的折扣。

  在饭局上,小宽基本上是说相声水平的,几杯酒下肚,饭局的高潮就开始了。哪怕你笑点再高估计也是会笑得腮帮子疼,然后还夹杂着各种猛料。尤其有“美好的姑娘”在座,更是超常发挥。眉飞色舞地聊起来的样子,基本上让人过耳不忘的内容。也在某商业活动上见过小宽,基本上和饭桌上一样自然洒脱,没有端着。桑格格说,如果和小宽这样的人都做不了朋友,那就算了吧。基本上高度概括了其特点。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也是极其痛快。除了稿子拖得比较长之外,几乎无话可说。(加加减减,前后折腾了半年。)

  关于书名

  关于书名想了很多,最后讨论来讨论去,还是用了沈爷一篇文章里调侃小宽的话,他如此建议:

  “道在屎溺,酒肉藏诗。做为小宽的朋友、共犯和读者,我衷心地希望他能在不久的将来再出一本书,把他的诗集以及“吃集”来个大合并,大兜乱,不按体例,打破顺序,任意编排,随性穿插,让我们得以痛饮用他、用酒酿成的诗,同时用这酒来下他用肉做的文字或文字造的肉──至于这本书的书名,我已经替他想好了,就叫《汁、吃、诗》。没有舌尖,都是大舌头。”

  书名有了,略显怪异的书名,思考着需要加了一个副书名,作为解释之用,最后定了《给食物的情书》,这样基本上调调就明了,至少知道是个美食书。

  有两个小插曲,第一是出版机构在图书分类的时候,错误地分到了诗歌类,估计这书名误导了,所以我想加个副书名意义还是有的。第二个插曲是,后来小宽见到沈爷,说起这个书名缘由,沈爷一乐,谦虚“哪里的话”,在一旁总感觉沈爷有那么一丁点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关于开本的选择以及其他装帧设计

  男人嘛,总是希望一手掌握的快感。所以我想着这本小清新的书不要那么大,选择了一个一手拿着比较舒服的开本,希望在公车和飞机、甚至厕所里,都可以一手轻松掌握阅读。拿到书可以试试,最后样书效果还是有点略大,不过还算理想。作者一直要求的诗文混排,我在几次尝试之后,对小宽说“臣妾做不到啊”,因为这会影响阅读舒服的原则,让整个阅读体验比较糟糕。你正看得津津有味的烤全羊大餐,然后忽然跳出了一首思考未来的诗歌,我觉得不妥。好在小宽听了之后痛快答应了。诗歌最后做成了买1送1的小册子版本。并且说有个好友的画不错可以当成插画,我要来几张之后,感觉比较妥帖,用!甚至连封面都用上了。

  这样

  这样,如果喜欢这些画,可以微信关注爱窝窝

  最后封面做出来这样

  广告总是难免的,亚马逊、当当、京东都开始销售。

  读完这本书,你或许可以在某个约炮饭局上,吹两句牛逼而成功滚进床单;你或许可以因为一顿美味,而对北京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充满了留恋;你或许在某顿失意的人生节点,想起某个成功的饭局,而对未来多了一点坚强和倔强。以上扯淡理由都不成立的话,这本书还有一个你购买的理由,祭出开篇的吃货的说辞,那就是(模仿周星驰电影的台词):其实我是一个吃货。

  《汁吃诗》读后感(八):当吃货的心里住着诗人

  丁老师去成都之前,向我推荐了小宽。她也没说小宽哪里好,或者说了,我没记住。查豆瓣,小宽有三本书,都是写吃的。前几日得空在图书馆里闲逛,留心借了一本《汁吃诗》回来,是他最新的一本文集。

  据介绍,小宽是一个80年出生的金牛座胖子,曾经在《新京报》做美食记者,现在任某门户网站美食频道主编。他自己在书中供认,本来是个诗人,误打误撞成了美食专栏作家,于是一路写下去,吃下去,诗呢,终究没丢,但也没几个人知道,其实一个吃货的心里住着个诗人。

  他在自序里写,“我用吃喝安身,诗歌立命”,“这本书里夹带私货,因为里面有一些诗”。但是我翻来覆去好几遍,除了写和诗人的交往,写了一篇关于海子的文章外,诗,愣是没找着。也不知道是编辑粗心给忘了,还是最后被拿掉了,总之,这干干净净,还是一个传说中诗人的写食之书。

  关于吃的文章数不胜数,黎戈曾总结过写吃的门派。一是文人派,代表人物有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引经据典,意趣大于实战。二是掌故派,代表人物唐鲁孙,主要长于交际,见识广,八卦多。三是吃客派,代表人物她推举蔡澜和殳俏,这类作家味蕾发达,没有文气,全靠官能的活跃。四是庖厨派,特别精细地交代采料下锅的过程,完全可以当菜谱看,比如写《下厨记》的邵宛澍。五是考据派,对饮食源流了如指掌,有学者底蕴,比如邓云乡、周绍良。

  在此之外,恐怕还有以张佳玮张公子为代表的故事派,以情感带入吃食,吃的后面,是故事。以此说来,小宽或可归入吃客派,所写皆是现代人的吃,现代人的事,现代人的城市生活,或夹着情感故事,杂感评论,反正从吃荡开。若举一例,便是小宽的书中多写到具体的食肆,某某馆子某道菜,这就真真是生活中的现实,看完文章,下回就可找去吃的。

  这样的文章不好写,因为太贴着地面了,容易沦为资讯,而少了韵味,舒国治向来是我所喜欢的,但是前几年读到他《台北小吃札记》就提不起兴趣。那一个个馆子,地址写清楚,落在实处,可是与我千里之隔,读来没有兴味。《汁吃诗》里凡涉及到馆子的,都要差些,不是文字差了,而是文章先天不宜过实。

  除此之外,最生龙活虎的是写人。小宽自己讲,“不断动嘴皮子,罗列入口即化,酥而不腻之类的形容词的‘舌尖写法’”,他不愿意写。“从一道菜里找典故,深挖一家馆子的历史根源,对做法吃法细细模拟的‘考古写法’”,他也不愿意写。

  他所愿意“写的是吃饭的人,那些饭局上的零碎,那些人间的粮食,那些醉了又醒的酒鬼,那些飘摇的姑娘。”他写虹影,写桑格格,写大董,都见性情,读来有余味。但其实,我更爱看的反倒是他所不愿意写,却还是写了的关于食物本身的文章,比如写鸡枞菌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做,比如写河豚、写鲥鱼。

  在我看来,写吃的文章忌滑宜涩,汁水太多,容易湿哒哒,不干爽,反而涩一些,也许味道不够刺激,颜色不够鲜艳,但可以咀嚼,可以回想,保存的时间也长一些。这方面,周作人、汪曾祺、邓云乡等,都是占了便宜的。小宽虽然吃了点亏,总归是值得闲时读读的,私以为,比殳俏好。

  《汁吃诗》读后感(九):吃吃吃

  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内蒙人,离家至今已经超过十年。十年来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冬天不能吃清炖羊肉的区域,虽然白切羊肉有千好万好,可是比起那一大锅的羊肉和它们带来的香气,始终是有遗憾的。

  但是我真的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这是因为我确实不喜欢北京,在我大学后有过两次去北京的短暂经历,都让我觉得这个城市让我不愉快,拥挤,灰蒙蒙的,等等,所以,即使有饮食习惯上的不同,但我仍然愉快的生活在上海。

  可是上个周五我拿到了这本书。在地铁上看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直到今天读完了整本书我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被此书调动起了乡愁。虽然我对北京不熟,但是他报出的一个又一个吃食让我一直不停的在咽口水,一个故事一口口水,简直和一个神话一个传说一样神奇。全书看完之后我恨不得立即买张机票去北京,把他说过的吃食都吃一遍!

  在心满意足的给自己炸了盘花生米并且盘算着晚上出去吃个螺蛳以后,我终于可以正常思考:作为一个家里有很多本美食书的吃货,为什么只有这本让我如此心动?

  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者够真,这里的真是他真的是一个吃货,是他不侨情不做作,是他愿意分享每一个他心里的美食故事,而且不怕别人笑话。

  在上海你永远找不到这样的作者,既能带你去五星级酒店又能带你一百元吃饱吃好,”黑暗料理“报一家毁一家,美食作者要么走高大上路线永远只吃些市面上见不到的东西,要么说的都是祖传菜系让身为北方人的我总觉得隔靴搔痒。这大概是文化认同的根本么?

  最近手头上正在看另一本讲美食的书,”肥肉“,本来只是觉得这本合集写的不够好,和这本汁吃诗一比简直是毫无诚意。原因其实在我看来也简单,因为那完全是一本攒出来书,每一故事都相对独立毫无关联,作者水平又参差不齐,翻到下一页总担心又写出什么让人大跌眼镜的东西,那心啊,和坐过山车差不多。

  上面全部都都是我对作者满满的羡慕,注意是羡慕不是爱慕!好羡慕他年纪轻轻吃遍全国,而我连小小的江浙沪都没有吃遍。

  下面来说说作者的高频词汇,在不翻书的情况下,我只记得一句:

  额头微微冒汗。

  从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开始我就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的形象,然后心中无限想吃一碗面。今天大概翻到三次在描述各种米线,面条,羊肉汤的时候用到这句,大概作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当时我已经前心贴后心,在一碗鸡丝面下肚后,又来了一碗鸡汤,这时候,我的额头也微微的冒汗,闭上眼仿佛体会到一点点的感觉,不得不说,妙极了~哈哈,大概是我入戏太深。

  有两件事是看完此书后的收获——

  我认真的打算去趟昆明,因为他谈到了太多太多太多哪里的好吃的。

  我认真的打算去趟上海的大董,因为他一遍遍的谈及那里的各种菜。

  最后提醒:

  1、不要在哪怕只有一点点饿的情况下看这书,对自己是一种煎熬

  2、不要再你周围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的情况下看这书,对自己还是一种煎熬

  3、不要在睡觉前看这书,对自己仍然是一种煎熬

  作者的诗还没看,不过已经很确定会喜欢~

  《汁吃诗》读后感(十):就拿这本书下酒

  《汁吃诗》这本书,在封面上赫然印着这样的宣传语:“此书可以下酒”。没打开书,就想到作者应该是个“吃货”,或许还是个“酒仙”,看到附赠的诗歌单行本《诗情万丈》,就想到了“李白斗酒诗百篇”。 打开书,看到“作者简介”,都验证了:小宽,吃客、胖子、写诗、贪杯。职业是:美食专栏作家、美食记者,供职《新京报》,并任搜狐美食频道主编。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给食物的情书》,极其煽情。其实在“作者简介”里,还有这样的话:“汁水四溢的高潮,吃喝畅快的江湖,诗句横飞的隐秘。以吃安身,以诗立命,写江湖饭局,品人生百味,这里有从饭桌上斜睨出去的真滋味。”

  多么激昂的文字,多么快意的江湖啊。此时不饮,更待何时?突然,就勾起了“酒虫子”,就真的拿这本书下酒了。欧阳修早有“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明知习惯不好,但阅读时间需要“挤”,就拿《汁吃诗》这本书下酒了。

  汁吃诗?多么拗口的书名啊,原来源自美食家沈宏非的建议,“没有舌尖,都是大舌头。”这俨然不是在“吃美食”,而是在“吃生活”了。

  《汁吃诗》这本书写了大江南北的很多饭局,长城内外的很多美食。从星级饭店到小巷大排档,包罗万象。写得也干练简洁,令人垂涎,比如:“用人参、鹿肉、林蛙入膳,鸡汤浓郁,用椰壳盛放,里面加入了人参与雪蛤,鹿肉被煎烤,下面铺上西班牙火腿,上面搭理了意大利黑松露,味道奇绝,满座皆惊。”真是神来之笔,美食指南!美食如此,那深山老林里的阳春呢?“我吃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在夕光中,太阳温和照耀,停在船舷的那只白鸟,慢慢睁开了眼睛,嗖的一声,飞到远处,越飞越远,直到成为天边一点。”其实,我自出生到现在,已经虚活到“不惑”的年龄,因为读书、工作、采风等原因,去过很多城市,也吃过很多的美食,但味蕾一般,文字很差,感觉不到位,没有留下美丽的感悟。每到一处,呼朋唤友,端杯品酒,往往忘却了美食的滋味。就看到了作者在这本书里说:的“江湖饭局,吃的不是饭,而是窗外的雨水,与一艘破船的漂泊。”

  《汁吃诗》这本书不仅写了美食,还写了吃美食的那些妙人。作者说:“我愿意写的是吃饭的人,那些饭局上的零碎,那些人间的粮食,那些醉了又醒的酒鬼,那些飘摇的姑娘。有了他们,这本书才能汁水四溢,高潮迭起。”比如:野夫、宋炜、虹影、苍井空等等,让读者领略了那些妙人在吃中的朵颐人生,在吃中的性情再现。“与君一席饭岛爱,不及半晌苍井空”。可惜的是,作者和苍井空“隔着一张桌子,隔着两米的距离,遥遥相望,2米,如同柏林墙。”呵呵,如果没有2米的距离,又能怎样?隔开的不是“柏林墙”,而是所谓的保护、所谓的制度。其实,只要不设栅栏,心与心之间就没有距离。以前,粗略地读过虹影的作品,一直以为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奇女子。其实,她早就洞察了吃饱饭的秘密:几岁的时候,开始站在板凳上烧火做饭,大一点,在妈妈做工的食堂里吃大锅饭。成名之后,在大理院子吃云南菜,在黄珂家的饭桌上吃流水席……后来,虹影出版了写美食的书:《当世界变成辣椒》。作者感慨:“世界变成辣椒之前,先要变成苦瓜。”咀嚼苦难,终成正果。

  《汁吃诗》这本书还写了生活态度,还写了诗意人生。作者不仅是美食专家,还是行走诗人,奔赴饭局的时候,也在诗意人生中行走。其实,诗人与美食,有着天然的姻缘。作者发现:在写诗与写吃之间存在着一条密道,于是他“用吃喝安身,诗歌立命,打开窗户写美食,关着窗户写诗歌。” 作者写一碗面的年龄感:“食物是有年龄感的,犹如老人脸上的皱纹。”作者写虹影笔下的美食:“虹影不是炫技派,她从来不用繁琐的比喻描述一样食物,她没空跟你绣花。她讲回锅肉就是回锅肉,讲罗宋汤就是罗宋汤。在描写时,大量用短句,如同一排排急行的军队,然而忽然又有一个长句子,气势一荡,荡到旷野,如同军队停下来,看一朵花。”作者在《碗里有肉,心中无码》疑问的结尾,写苍井空:“苍老师的身体和我们一样,布满辛酸,然而在心内中,宛若新生,灵魂犹如处女。”

  杯酒入腹,火线上升,书未读完,再来一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