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梅竹马》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青梅竹马》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5 04: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梅竹马》的读后感10篇

  《青梅竹马》是一本由[日] 樋口一叶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青梅竹马》读后感(一):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青梅竹马》的结尾,美登利在院子里捡到了一朵纸水仙花,虽然猜不出是谁丢的,但她却怀着不胜依恋心情把它插在小花瓶里,独自欣赏它那寂寞清秀姿态。后来她无意中听说,在她拾花的第二天,信如为了求学穿上了法衣,离开寺院出门去了。整个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只余下淡淡的惆怅,和似乎预示着不详的袅袅哀音。这种对人生遭际无可奈何和默默接受态度,不仅贯穿了樋口一叶全盛时期创作轨迹,也昭示了作者的人生困局,和终究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早在周作人推崇樋口一叶之时,就有评论家将她与当时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庐隐做比,认为她们同是感伤悲观主义者,她们笔下人物都是找不到出路的,渐渐地在黑暗冰冷的现实中失却了生活勇气,最后只能负荷冷酷、无情的现实,在悲哀走向人生的尽头。但是由于日本文学传统和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取向差异过大,庐隐作品中那种“总是充满了悲哀、苦闷、愤世,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间人无一惬心”的风格,在樋口一叶的作品中是看不到的。《青梅竹马》的整体色彩是浓艳而轻快的,仿佛是繁花锦簇的浮世绘,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如果你被浮在表面热闹所吸引,那你很有可能会忽略了,在浓重的色彩底下,正轻柔地哼唱着一首哀而不伤的和歌。

  一个是注定要穿上黑色法衣出家为僧的十五岁少年为人检肃持重,厌恶世俗奢靡;一个是未来将追随名妓姐姐在“花街”卖笑维生的十四岁少女,素来轻浮活泼,不以卖笑为耻。这样身份地位喜好秉性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势必是没有未来的,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一些微妙感觉。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那种一见钟情便迸发激情不同的是,东方的爱情是在朝夕相处朦胧而生的,充满了细水长流默契小心翼翼地试探。信如和美登利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邻居同学生涯,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同窗生涯皆是如此,而英台在“十八相送”的暗示表白,则与信如和美登利在雨天窘迫挣扎如出一辙

  文中直接描写信如和美登利的段落笔墨少之又少,对话则基本没有。二人的心思都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展现的——言语可以欺骗别人和自己,但是下意识的行为则无法控制。这种高超的叙事手法和留白技巧,与其说像庐隐,不如说像同时代短篇小说圣手泉镜花,泉镜花的名作《外科室》和《琵琶传》两篇如同《青梅竹马》一般,没有浪费一字一句去描写主人公爱情的萌芽与发展,“情”字不在文中,却体现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之中,让观者不禁慨叹,如果彼此无情,又何至于此?

  信如因为怕别人闲话,刻意板起脸来,装作冷淡地不理美登利,和《红楼梦》中因为薛宝钗听母亲和王夫人总提“金玉良缘”,所以“总远着宝玉”一样,是少年情窦初开之时的懵懂与自矜。然而情感总会战胜理智,就像宝钗会情不自禁地坐在午睡的宝玉身边做针线活,信如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刻意绕路到美登利住的大黑屋前一样,“任是无情也动人”。樋口一叶的文学基因,是深得中国传统文学和《源氏物语》真味的,像是半悬在夜空中的冷月,情思若隐若现,那么美,又那么凉。

  然而樋口一叶能够得到超越时代的赞誉,还在于她不仅仅写的是爱情小说,她还关注着爱情之外更广阔的现实世界。《青梅竹马》与其说是“爱情之殇”,不如定义为“青春之殇”,书中正太郎向美登利哭诉自己因为身世和去收高利贷钱时看到对方家庭困窘而产生的难过之情,是他们心中最后的柔软。因为无论是信如、美登利、还是田中正太郎,他们都不得不面对童真的丧失,而沉重地戴上社会身份的面具,被自己的社会责任绑架。正如文中预示的那样,象征爱情的红友禅布条,和象征着纯洁的纸百合花,最终都孤单单的躺在格子门外的泥地里,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结局罢了。

  刊于3.3《都市时报》,转载请豆邮,谢谢

  《青梅竹马》读后感(二):一些摘录

  听到樋口一叶的名字还是在余华来校的演讲大概是今年三月。他讲的内容很生活化,大部分我都当个乐子听了。唯一觉得有收获的是他谈川端康成的好,是“”,以及他推荐的樋口一叶。听了后就借来看,不太习惯这种优美文风,看完就还了回去。年底挂念起来,借来再看。这次读的细致,并由衷喜欢上了她的文字

  樋口一叶被周作人评价为“观察有灵,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绝一世。只是其来何迟,其去和早。”年仅二十四岁的她生活刚获得起色匆忙离开人世。在这本书中收录的故事均是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致真实的描写和不同于世俗的观察视角,让我很难不去信服这皆为她亲身经历或至少亲眼所见。

  最喜欢的还是《青梅竹马》,因此就摘录一些,并附自己的一些感想

  关于出现的各种职业众生相:

  全家老小一起动手制造福神竹耙,这东西上面涂了一层胡粉,背面糊着竹签,样子活像涂了彩色的串香干。每逢冬月酉日,神社举行庙会时,贪心的善男善女们都要买这种竹耙。

  这一带的多数居民是靠妓院谋生的。有一家男人一到掌灯时候,就披着外褂出门去,看那股神气倒像是出去游玩似的,可是说不定再也见不着他出门时替他在背后打钻火的老婆了,因为他也许今晚在十人斩的刀下送了命,也许为了制止强迫的情死而遭了殃。

  有个三十出头俊俏姑娘,身穿一套干净的唐栈衣,脚上穿深蓝色分趾袜子,雪驮发出嗒嗒的响声,忙忙碌碌地来到饭馆后门,扑通扑通地踏着吊桥的木板,喊着:“绕到前面去道儿远,从这儿递给你们吧。”从她怀里的那个小包袱看来,不难猜到这就是附近人家所说的女裁缝

  学校孩子深受父母的职业影响

  妓院

  感情

  《青梅竹马》读后感(三):樋口一叶的现实世界

  去年看了《日本近代文学》,好好整理了一下日本近代作家的个人和作品,也为后来读文本做一下准备。通常我的读书习惯都是很极端的,无意间选择一本书,是中意的作家,就会搜罗这个作家的所有作品,然后看这个作家喜欢的作家的书,此番循环;或者看一个国家的一个时期的一系列作家的一本书,然后继续循环。或许这不是一个正确的习惯,我却自得其乐

  日本近代的女作家著名的并不多,以目前浅薄了解,知道的有林芙美子和樋口一叶,还有与谢野晶子,像吉本芭娜娜、青山七惠等人是不算在内的。她们身处近代日本的浮沉之中,都有着不能谓之幸福,或许可以说是悲惨的命运,林芙美子也是,樋口一叶也是,但她们各有不同。

  上一个我欣赏的日本作家是印在了日元上的大作家夏目簌石,而这一位也是,也是唯一一位印在日元上的女作家。介绍中说是为纪念这位身世坎坷,不同于当时贵族女作家风格,被称作“十四月的奇迹”的女作家。不管怎样,有了这样的了解,再去看她的作品,总是好的。

  首先是“青梅竹马”,最为知名的一篇,到底所描写的主人公还懵懂的情感,社会是那样,世道是那样,生而为谁人的儿子女儿就是谁,没有任何可以反抗余地。所谓“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思想,不能说是畸形,确实让你知道这个日本世道的现实。

  樋口一叶书中随处可见的汉诗,以及关于《源氏物语》的援引,可以看出女作家以紫式部为榜样娓娓道来这个世道女子的现实命运。

  许多时候关于日本作家书中所描述作为我是难以理解,或者觉得可笑的,有时看完会叹一句“日本人啊”。像是关于男女关系、关于自尊等等我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是难以认同的,或许表象之下的本质是这样的,但我们不是这样一个社会,没有,我想也不会达到有这样一个普遍共同意识的社会。

  一叶的文章中没有熙熙攘攘轰轰烈烈的感情,似小流般缓缓流过,似李清照的词一样有一种清索萧然的味道,没有一个轰然的悲惨,也没有一个热烈的团圆。只会让你无形之中产生一种难以消解的情绪,下午读罢最后一个文章-"自焚“,五六个小时过后这种情绪依然不肯散去。

  世事无常人心虚幻,在此浮世之中,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永远不会变的人待你,这样的情绪幼稚悲伤

  《青梅竹马》读后感(四):被译者毁了的小说

  至从读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的那本《十三夜》,樋口一叶就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之一。

  直到捧起这本华东师大的《青梅竹马》,夜读一宿,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华东师大版的《青梅竹马》中,卷首写道“要说一句的是,有的版本实在离谱,满篇的错别字”。哦,难道现在这个版本很正点?

  非也!!!!!!!

  随便举几个例子

  17最后一段 “籁三每当想到这里就不由得紧握右手手腕颤抖,气得几乎肝肠寸断,把满眶热泪往肚里吞”

  【肝肠寸断解释】: 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极点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悲痛

  49最后一段 “于是只听戛然一声和哈哈大笑声音,夜半的钟声远远传来”。

  对于“于是只听戛然一声和哈哈大笑的声音”这句话理解不能

  67第一段 “要是不把这笔债还清,那些无赖伙伴们怕不能答应。那时我只好接受他们的制裁。”

  “制裁”用在这里真的妥么?

  84最后一段“希望你诚心诚意孝顺父母。虽然你今后也决不会反抗后娘的种种乖谬举动,不过你首先要留心这一点”。

  呵呵。

  总体观后感,译者小学毕业,连主谓宾的用法都未能掌握。

  以上例子不胜枚举,不撕书无以泄愤!只希望这种不负责任的译者尽快失业,不要再出来为害人间了。

  这本《青梅竹马》中与凤凰的《十三夜》有好几个故事是重复的。刚好来对比一下林文月的译作与萧萧的作品。

  《青梅竹马》(《比肩》)一文中:

  萧萧译:这条胡同名叫大音寺前巷。这个名称虽然带点佛教气味,但居民都说这儿真是个红尘闹市。要绕过这儿,才能走到吉原大门,门前的回顾柳,枝条如丝,长长地下垂着。三层妓楼的灯影映射在黑浆沟里,楼上一片喧哗的声音一直传到这胡同来。路上车水马龙,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在这儿,灯红酒绿的盛况是数也数不清的。

  林文月译:从大街拐个弯儿,到大门回望柳那一带的路程虽然挺长,但灯火映入黑齿沟的三楼里头喧嚣不已,却是清晰如在眼前手边,而人力车不分昼夜的来来往往,更教人想见无可测度的繁华盛况。“大音寺前,这名称虽然嫌佛味儿重些,实际上可真是很热闹的街哦!”住这儿的人都这么说。

  《十三夜》一文中:

  萧萧译:当她两手按在铺席上郑重地向爹开口的时候,第一滴眼泪夺眶而出,它泄露了女人不幸遭遇

  林文月译:阿关将双手并放在榻榻米上低头。一滴清泪终于忍不住,突破层层的忧愁下落。

  哎,说多了都是泪,大家自行判别吧。

  刚在网上baidu了一下,竟然发现了这么一个帖子《樋口一叶文学在中国的接受、译介及译本比较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49235/discussion/22722648/

  萧萧原名伊藤克,1915年出生于东京,少时曾随父亲学习汉文,1936年随华侨丈夫来到中国直至61年返日,80年代再返中国直至86年逝世[9]。她是中国上世纪5、60年代出版译作最丰的翻译家。萧萧译本出自于中国翻译日本文学的第二个繁荣期,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全国翻译工作会议之后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由国家出版单位组织计划选题是这一时期文学翻译的特点,樋口一叶作品之所以入选这一时期翻译计划与其后期作品多反映日本下层社会痛苦和写实色彩浓厚有关,因此萧萧译的《樋口一叶选集》除早期受瞩目的《埋没》外,所选均为后期代表一叶艺术成就的偏现实主义的作品,颇具时代特色。除其代表作大年夜》、《浊流》、《十三夜》、《岔路》、《青梅竹马》外还有《行云》和《自焚》。同时还选译了一叶从1891年至1896年的部分日记,对一叶的生平和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对照和参考作用

  译者原来已经作古了。。。。我擦,翻译的这么烂,还以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出来骗钱呢。。。

  《青梅竹马》读后感(五):淡淡的怜悯

  会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青梅竹马》,只是因为封面上的文案引用了一句余华的话:“她深入人心叙述有着阳光的温暖和夜晚的凉爽。”樋口一叶这个名字我之前并未听过,对余华我亦没有什么特别的了解,但只是这句话,打动了我。要怎样的文字,才会有阳光的温暖与夜晚的凉爽呢?单是想象一下,就有如清风拂面啊。

  然而可能是终究翻译了一道的缘故,书中文字并没有非常优美,但她的叙述方式让她所构造的故事仍然美得十分温柔。

  书中几个故事里,最让我唏嘘的是《自焚》。一个女人嫁给一个虽然爱自己却不奋进的男人,看到旁人的光彩,终究动了心思,抛夫弃女,以求浮华。而阿町虽然拥有父亲遗留下来的万贯家财,却依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过着心里苦的日子,最后竟敌不过一句风言风语,就那样莫名地被遗弃。当我看到阿町得知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已有一个十多年的情妇和一个十一岁的儿子之后,仍然如常地和丈夫说话聊天时,我真的为她心酸了。而看到最后她的丈夫竟只因为听了一些谣言就将阿町遗弃,甚至连一丝辩解的机会也不给她时,我甚至都有些绝望了。

  如果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那么她是一贫如洗还是腰缠万贯又有什么区别呢?读完《自焚》,我甚至连那个丈夫都厌弃不起来,只是觉得那个社会,对女人实在太苛刻,太不公平了。

  然而那样的社会,樋口描述起来却不带任何激愤,她只是安静地描述着,怀着淡淡的怜悯。

  《埋没》里被理想折磨的哥哥,《大年夜》里为求些许钱财而被主母戏弄的小姑娘,《浊流》里为一个妓女而搞得自己家破人亡的男人,《十三夜》里孤独地踏上回家之路的阿关,还有《青梅竹马》里正慢慢被大人的思想所污染而却不自知的几个少男少女……樋口所写的这个世界,好像永远定格在她所写的那种连檐房之间,肮脏、阴暗、无奈,然而每个人的情感却仍然饱满而温暖。

  封底对《青梅竹马》的赞誉,不是不贴切,然而我却觉得,在樋口所描写的那个大环境下,那青涩的初恋感觉,永远是悲伤的基调。我在读到那个雨中红绳的情节时,心中的怜悯之情几乎要化泪了,那样美的画面,最终是要被现实与时间摧毁的。事实上,书中的哪一段纯粹的情感,是没有被摧毁的呢?

  我记得《十三夜》里阿关的父亲对阿关说的话:“既然不离婚也是痛苦,离婚也是痛苦,那为何不在‘夫人’的头衔下痛苦呢?”虽然不是原话,但意思是一样的啊。阿关大哭一场就明白:人,是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的。于是她于深夜中又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生活在底层的人,拥有的那么少,然而考虑的却又那么多,他们一个个被苦难与责任束缚着,又被命运戏弄着,在尘世里苦苦挣扎,所拥有的希望与美好,最终总是被现实砸碎。而樋口一叶就是诉说着这样的人与故事,她深知每个人的苦衷,无意苛责谁,我想象着,她在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没有欢笑,亦不曾落泪。

  我总喜欢在文章里找出主旨,觉得一个作者写出一篇故事,应当有其想要说的道理。然而也许樋口不是的,她并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她写的这些故事,只能让人在掩卷的时候留下一声叹息,和心中徘徊不去的怜悯。

  我想,樋口一叶一定是一位非常非常温柔的女孩子,然而竟在24岁时就离开了,这短暂的生命,实在让人痛心啊。会一直记得你的,会一直怀念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