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角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说角儿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4: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说角儿读后感10篇

  《说角儿》是一本由方子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说角儿》读后感(一):角儿的朋友圈

  演员李成儒曾在《锵锵三人行》中黑过某匿名大腕现场大段删台词儿摆架子,听起来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超越常识。只因这些“角儿”们通常只在荧幕出现,所以让人感觉距离遥远。而方子春,就像邻家大姐一般与读者话着家常,还原她身边的演艺朋友们的生活,让人一睹角儿的朋友圈。

  方子春笔下的角儿们,是兢兢业业的好领导,好老师,好伙伴

  如才气十足的老团长(保定文工团)王贵,一面是对下属的严格要求,一面是对艺术执着追求。因为举办了几场“敏感”的演出,而被停职,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让作者跟着他混到死的领导,也开始劝作者离开文工团了。这等情意,十分感人

  如已故的老戏骨李丁老师,你可以看到他为了一个梦游者的戏份,是怎样即兴增加服饰道具,在大家都担心他夜路容易摔倒的情况下,别开生面地将一个梦游者的状况展现出来。也可以看到他让方子春的女儿随便吃爷爷家梨的生活场景

  如演员宋春丽的勤勉认真热情豪爽。她从小就喜爱读书,对知识的获取有强烈渴望。入伍五年,凭借其优异表现,被调入广州军区话剧团。到了话剧团后,她发现自己文化层次不足,于是在练功排戏的间隙,看报学习。在这本书中,还贴了一张宋春丽抄写“王力诗词”的照片

  如此种种,方子春把她的演艺界朋友,从“名星”还原成了一个个真实的人。但是,却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并不能发现角儿们的特殊之处,更无从进一步了解演艺圈。除此之外,全书语言稍显单调,看到众多角儿们都“像海绵吸水一样地开始学习”,实在是有些略醉。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个勤奋善良的角儿们,但是仅仅用汗水来歌颂成功不够的。肯下功夫的人固然值得让人敬佩,而对艺术的解读,对人性的拓展,才是角儿们灵力的体现。而如果人们对演员们的日常有八卦心理,往往娱乐新闻就够了。

  最后说句题外话,看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时候,刘烨等年轻一代演员被老戏骨们虐得淋漓尽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角儿》读后感(二):《说角儿》:舞台人生,德艺双馨

  文/吴情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细细想来,确实如此。人生百年老,酸甜苦辣咸。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无论是舞台还是人生,我们从来都须认真对待。前者尚有彩排,可以重新开始;不过人生,永远只有一次,逝去便不再来。戏如人生,百转千回人生如戏,一念成佛(或成魔)。

  北方话有一个特别的词“角”,读起来带些儿化音,比如“捧角儿”(类似于今天的粉丝支持自己偶像)。所谓“角儿”,非单指专业才华过人,品行也得端正,譬如抗战时期蓄须停唱的梅兰芳。对于一个艺人而言,面对舞台人生,或许只有一条王道:福慧兼修,德艺双馨。知识技巧狠抓牢靠,品德修养也没得挑。

  看过不少方子春女士出演的话剧、电影电视剧,银幕上的她,形象各不相同,有《周郎拜帅》中的秀美女子小乔,也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外冷内热的二太太卓云,还有《女人麻烦》中典型中国式“好大姐”。舞台上的她光鲜亮丽,所扮演的大多入木三分呼之欲出。殊不知,读了她的《说角儿》一书,才慢慢接触到这份美丽背后的艰难,光鲜掩盖的辛酸。方知那句老话不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方女士生长年代,正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命运国家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国家饥饿,她也不曾饱腹;国家动荡,她也很少安寝。然而,尽管生活困苦,但她始终向往着心中的表演艺术,并为之不懈奋斗。吊嗓子、练表情、学动作遭遇再多的现实困境她都不轻言放弃,而是努力将自己变得更好。在学习和表演的路途上,她也因个人性格、品行和修养,获得了不少前辈友人的帮助,比如慈祥疼爱的黄河叔叔,热情待人的姜春阳老师,以及亦师亦母的罗天婵恩师。是他们,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改革开放的演艺事业中,方女士嗅出了文艺发展的新春天,也因此接触到了更多的人物。他们中有名人大腕,也有后生青年;有她可以称之为“角儿”的潘虹、王刚,也有即将走上“角儿”之路的赵薇、陶虹(当时的眼光,现在看来或许已经实现)。在他们身上,方女士看见了优秀演员的见识涵养。同他们的合作,既轻松愉快,又不乏精神压力,“后生可畏”。“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向前辈讨教经验心得,“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在实现梦想道路上不断前行。”

  有位哲学家曾说,眼睛有一种神奇力量,对着一个人的时间久了,自己的模样也会像他(或她)。这里的“模样”,非单指面容相貌,品行修养莫不如是。曾几何时,方子春女士尚是一女青年,在白洋淀一带学习演艺,从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汲取营养。而今,她已成前辈,为后生事业和家庭上树立了榜样。数十年飞逝,恍若隔世。谁能说生活不是在竭力模仿艺术呢?读完《说角儿》一书,我不得不承认,无论哪个行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先得学会做人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说角儿》读后感(三):不变的赵薇(节选)

  不变的赵薇(节选)

  ——方子春《说角儿》

  初识赵薇是多年以前,在云南红河烟厂拍《姐姐妹妹闯北京》,那时她还没大红大紫。二十年后,我们又在《一个女人史诗》中相遇,此时她已是蜚声中外国际影星了。剧中赵薇饰演我的女儿,那天在化妆室遇到她,很久不见了,没想到她主动和我打招呼,一声“妈咪”拉近了距离。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谈到我们很多年前同拍过的电视剧《姐姐妹妹闯北京》,在那个戏里我们几乎没有对手戏,只是一起从红河烟厂回昆明。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得。

  在这个剧组不管是导演制片人,还是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工作人员都对我照顾有加。赵薇、刘烨更让我感动。两人都很随和,不光没有大牌演员的架子,工作起来很积极很认真。在拍一组全景时,我走了好几条。说真的,这在过去从未发生过,有点不好意思。看着他们一遍遍陪着我走,尤其是刘烨 要抱着许多东西冲进来,我开始不安,怕他们给脸子看。真没想到,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个难看的表情。夏钢导演和他们一起安慰我说:“三个人第一次合作,是要找找人物基调,找找人物关系的,不急。”

  说真的,现如今像赵薇这样单纯、热情、没架子的明星不多。一天晚上拍夜戏,黑暗中,我在别人的搀扶下摸进服装间,正在换衣服忽然听到一个又脆又甜的声音:“妈咪!”回头一看,一个苗条轮廓患者两只手臂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身影,感觉着她的笑意和热情,我知道是小赵薇,她这一声“妈咪”使我身心放松。“你们给妈妈挡吧,我在衣服中间换就行。”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服装组的朋友已经撑着块大花布为我换服装做起了临时屏风。我很不好意思,连声说:“不,不用,我站墙角,你用布挡吧。”在这简陋的服装间,为了一块临时遮挡的花布,母女俩在客气声中不停地推让着,都希望把方便留给别人。这在我遇到的年轻明星中很少见!有人还不算明星就盛气凌人,她换服装别人抢装都不能进门,而赵薇却做得这么亲切,这么自然。我在花布帘后换着衣服,心里充满甜意。

  《说角儿》读后感(四):《说角儿》:千人千面,戏如人生

  写人,往往是作一篇文的精髓——套用老一点的说法,“文学即人学”,那么关于人自己的形象如何被书写,在文字里如此举足轻重,也就顺理成章了。最要紧的是写人,最好玩也最难办的还是写人——说到底,如果写作也是某种戏法,看热闹的人最厌烦的就是“黔驴技穷”,还以为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的江湖骗子

  所以《说角儿》这样多人物的作品一定是不好写的,但作者也没让我们失望。对于已然可称得上是“戏骨”演员的方子春来说,这样的“舞台人生”一路走来,由她来讲述台上这些“角儿”台前幕后的故事,其实再合适不过,却也是责无旁贷的事。毕竟那些应当被记得的人或事,总要有人记下,才会有人记得。

  今天我们谈到“角儿”,谈到演员,谈到舞台的时候,总要提到的一个词,“传承”。现下的时代,各路明星层出不穷,但真正意义上的“演员”却越发凤毛麟角。演戏其实是件特别需要投入事情——演员首先要做的,便是忘掉自己,去真正融入到某个角色之中,还要在舞台的“方寸之间”彰显魅力。这一经验的“痛苦”,在《说角儿》这本书写“冤家团长”王贵的一篇里便有体现。在他们排演剧目《周郎拜帅》的时候,方子春先后经历了从融入角色到忘我,再到游刃有余这样的过程——忘我的程度也是要有所把握的,所以这到底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而在这一段“磨砺”之中,王贵给她的引导与帮助自然不言而喻。尽管“老团长”偶尔有些让人“看不懂”,还时常“找麻烦”,但他对演艺事业的热爱,甚至可以说是“偏执”,却是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

  所以方老师的这本《说角儿》,归根结底所写的,是一众可以称得上是“角儿”的人物。这些角儿里,有那些曾经提携过,帮助过她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与她一道奋斗的“革命伙伴”,当然还有那些让人看的见希望的后辈——在当下,他们已经是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了。一代代传承,可以撑得起一片天,而在戏里戏外所渗透的,则是有关人事离合与笃定。

  对于表演工作者来说,舞台的意义,在于自己要去那里,呈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去表现人生的更多可能。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生与舞台”其实是重合的——戏里戏外,同样是人生,同样要竭尽全力,去演绎足够充分的美好与感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说角儿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