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威尔日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10篇

  《奥威尔日记》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 著 / [英] 戴维森 编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一):落魄流浪在怀特霍尔的潦倒岁月欢乐,如此,如此的欢乐

  以下错误。有些可以理解,但有些不可容忍。

  (一)

  奥威尔的散文名篇 Such such were th joys被译成了两个不同名字

  1 如此,如此的欢乐

  556 欢乐,如此欢乐

  (二)

  奥威尔的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一书,至少被译成了三个不同的名字

  2 落魄在巴黎和伦敦街头

  485 流浪在巴黎和伦敦

  641 在巴黎和伦敦的潦倒岁月

  (三)

  230 联邦储备银行,应为华北联合储备银行

  (四)

  1 P328 怀特霍尔,原文应当是White Hall,通称为白厅

  (五)

  686

  utton Coutenay是一个村的名字,但译成了萨特市考特尼区

  (六)

  2 高尔斯沃西,通译为高尔斯华绥

  (七)

  23 弗拉兹 , 《金枝》的作者通译为弗雷泽

  (八)

  37 独立工人党,书中其他地方译的是独立工党

  (九)

  170 Yasukuni 这里应当加个译者注,原编者注已经提醒得很明白了,专门献给明治维新后战争阵亡日军亡灵的,近来惹非议的。这不就是靖国神社呀。

  (十)

  218 措辞,可能措施的笔误

  (十一)

  330 《保民官》,译者穿越了,这是《论坛报》呀

  (十二)

  347 瓦尔登,通译为凡尔登

  (十三)

  365 里昂 托洛茨基,通译为列夫 托洛茨基

  (十四)

  372 杜莎夫人街,应为杜莎夫人蜡像馆(在贝克街)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二):假如奥威尔再活20年

  看得人要哭出来了。他在临终的病榻上如是写道:“我听了许许多多上层社会口音忽然有一种很奇怪感觉。我已经有两年几乎不怎么听到上层社会的人说话了,偶尔最多听到一两个人操这种口音。我的耳朵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工人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苏格兰口音了。比如在海尔玛斯医院,我根本听不到所谓的‘文雅’口音,除非有人来访。因此我感觉就像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口音一样。而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从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脑满肠肥愚蠢自以为是,为些鸡毛蒜皮哈哈傻笑个不停,最可厌的是他们的大腹便便腰缠万贯同时骨子里透着股恶意——虽然看不到他们,但你能本能地感觉到,这些人与一切聪慧敏感美丽的人或物为敌。难怪所有人都这样恨我们。”

  假如他再活20年。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三):读《奥威尔日记-摘啤酒花》一节有感

  对于流浪汉,应该有一种什么态度?听同学讲他在南非开会时的经历(一流浪汉尾随他们至披萨店外,并在乞讨无果后,直接闯进店里,用手抓起他们的披萨,再次作势乞讨),实在无法叫人同情,甚至可说心生厌恶。书中谈到流浪汉们普遍由于长期的性压抑,有着种种性怪癖。 读罢摘啤酒花一节,感受是:人可以忍耐上下变化范围极大,奥威尔在下层社会的所观所感,可以看做是在了解下限的过程。文中提到,作者在将自己与其他流浪汉进行比较时,感到惭愧不已,因为摘啤酒花对其他流浪汉来讲属于"度假",而他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两个感受,第一,没有必要感到惭愧,为什么?从作者后面的经历来看,尽管痛苦,但作者还是在身体上慢慢适应了流浪汉(或后面旷工的生活),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从心理上是否愿意去适应,去改变的问题。(未完)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四):“日记体”作家乔治•奥威尔

  黄夏/文

  有生之年,乔治•奥威尔孜孜不倦地写下了一卷又一卷日记。但他的日记与日记这种记录个人感受的私密文体格格不入,它们有观察分析评价,但极少个人情感的介入和抒发。奥威尔也一直拒绝自传,更拒绝别人给他写传。即使如《巴黎伦敦落魄记》等自传性较强的几部作品,奥威尔也都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缄口不语。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把自己包藏得极深的作家,他的作品只代表他愿意展露的自我的一部分,他更深层次的那部分,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奥威尔也是一个极缺乏想象力的作家。《奥威尔日记》收录了奥威尔从1931年到1949年间各个时期的日记。这些日记经原编者彼得•戴维森整理后,分为“摘啤酒花日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日记”、“摩洛哥日记”、“家庭日记”、“战前事件日记”、“战时日记”和“朱拉岛日记”数种。它们丁是丁卯是卯,写摘啤酒花就绝不捕虾捉蟹,写摩洛哥假日就绝不纵论天下大事。“战前事件日记”更有意思,奥威尔一边摘录报章政治经济和战争概况,一边记载母鸡下了几只蛋,值几个钱,山羊挤下的奶发臊,是不是大蒜吃多了。两栏文字泾渭分明血雨腥风采菊东篱绝不搅合在一块儿。总体而言,这些日记多为流水账,叙述干瘪,语意枯燥,无甚个性趣味可言。

  那么,撇开奥威尔的名声,这类文字的价值何在呢?我想,毛姆关于“日记体作家”的说法,是可以为我们理解《奥威尔日记》有些助益的。毛姆在其文艺批评《观点》中,建议想要理解客观世界的读者,最好别去看那些独树一帜的作家,而去读那些平庸的作家。因为才气越大个性越强的作家,他的人生图画就越是光怪陆离,而平庸作家正因其平庸反而能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他们无论写什么,都无可救药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有限视角自鸣得意反而成就了他们编年史作家的地位

  毛姆的毒舌出自他的真诚。那么,奥威尔是一个平庸作家吗?平心而论,奥威尔是一个平庸作家,我认为,在小说家这个行当上,他顶多算二流。我们今天把《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看得那么高,大抵也是从政治、社会、心理而非文学角度来读它们的。在文学方面,它们才智平平,缺乏艺术上的敏感、巧思与深度。但也正如毛姆对平庸作家的定义所说的,奥威尔因其想象力的缺失,反而能褪去“人生图画”上的“光怪陆离”,而“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日记这个文体,尽显奥威尔对客观事物观察的细心和锐利,他的“有限视角”把他牢牢控制在政治、经济、农业和博物学的观察家角度上。

  1936年,奥威尔受出版社委托调查英国北部(“威根码头”)工人就业和生活状况,彼时,他就注意到工人一旦在工会谋得某个职位,就立刻跻身中产阶级行列,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奥威尔还对这些穿金戴银的无产阶级一口一个“同志”地称呼起出一身鸡皮疙瘩。1940年战争之初,他对某报某日的广告做起了研究发现52则广告中,有6种奢侈品,19种欺诈型药品,4种汤和2则政府广告,“只有3则广告是在发战争财”,换言之,民众对战争的意识淡薄得实在可怕。在抵抗德军入侵的不列颠空战期间,奥威尔体会到无产者比资产者更软弱,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战争,所以他们没有什么能支撑自己的信念”。1941年,奥威尔参加地方军阅兵仪式,发现英军弥漫着一股讨厌的沙文主义气息,处处洋溢着“我们就是比德国人好”的傲娇情绪。奥威尔对此评论说,“基督教的精神是我们并不比敌人好,因为我们都是可怜罪人……我想当局一定认为,如果人民意识到敌人有敌人的道理就会影响士气。”

  1941年8月,奥威尔加入BBC电台,担任东方部的播音员。期间,他与中国作家、记者萧乾就中日战争局势所作的访谈,堪称中外新闻史上的佳话。此时的奥威尔,已对政治宣传中的口径、策略谙熟于心,再加上早年卷入西班牙内战左翼阵营分裂的经历,更使他深信相较新闻审查,不受遮蔽的事实更有沦为谎言的可能:“对于每一件事,人们根据自己的政治倾向采取相信怀疑态度,对事实本身却根本不在乎;而一旦政治方向转变,他们的观点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着改变”。他悲哀地看到,英苏联盟建立后,许多人摇身变成了亲斯大林分子,“大清洗等罪行都一夜之间被人遗忘了,假如佛朗哥、墨索里尼之流最终也倒向了我们,他们也会得到同样的宽容对待”。奥威尔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伦理堤坝,是经受不住打着理性旗号的政经利益链的冲击的。

  后人都以《一九八四》赞美奥威尔的前瞻性眼光,但通过上述日记,可知奥威尔并非料事如神的预言帝,因为他写的就是他所在的当下。《一九八四》也并非对未来极权主义讽刺,而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作品。奥威尔说:“尽管我们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比所谓的专家能够更好地认清形势,但我们并没有能力预测到某个具体时间,只能认清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是个怎样的世界。”奥威尔并非天才,他缺乏想象力,在艺术上也没有突破性的创造与成就,但他踏踏实实地立足于这片土地,通过细腻的观察、分析和写作,将人类社会最迂曲幽微一面,向我们展现了出来。我想,“日记体作家”奥威尔写作的意义,即在于此。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五):奥威尔日记

  这本日记最吸引我是奥威尔在穷困潦倒里跟下层人民混在一起所记录的一切。一个人又穷又有学识,并不一定能将他所处的环境和人描写得十分清楚,我想这其中有自尊心作祟,一个知识分子总是有诗意化的企图也就是说他在写作的时候并不坦诚,不能够客观冷静地描写。

  而奥威尔的日记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在阅读的过程,我被他所写的人和事所吸引,很奇怪,过于平实描述,反而有一种夸张的感觉。他对工人阶级的贫穷感到同情,同时又对一个工人阶级家庭食物浪费感到吃惊,还有对工人阶级变成中产阶级后对其革命性的怀疑。这些都是读者可以从他的记录中得出显而易见结论

  关于战时日记,给我最大的感觉,我们的历史教育并不完全。我们所被灌输的历史观念其实就是后人牵强附会上去的。身处历史进程中的人并不能理解所谓历史事件的意义,奥威尔的战时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也受到拥护,领导英国的丘吉尔的地位不一定稳固。英国和苏联之间的猜忌,人们对战争的冷漠态度。战时日记给人感觉就是二战并不是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对普通人来讲只是日复一日的空袭避难,物资配给,民兵训练。更像生活插曲,又或者是在很远的地方的东西。从中可以感到各种现实压力,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历史至少应该是六十岁之后才能开始研究的学科

  生活日记的内容主要是,每天的天气情况,每天做了什么农活,农场物资的统计。我觉得对于奥威尔这种人,他除了写作,最适合他的工作就是当个农民。可以看出他真很热爱做农活,每天统计鸡蛋数量,各种植物作物的名字,关于农场的各种规划。我想起一句话:“农业产生利润特别虔诚的”。所以一个诚实人才会对农业这么热爱吧。

  最后,这本日记虽厚,却并不难读。读这本书,中间断断续续,可能有些结论并不准确。如果你喜欢奥威尔,这本日记是很好的补充资料。对于写作方面的启示,我想如果你厌恶一切矫揉造作的东西的话,这本日记适合你。

  《奥威尔日记》读后感(六):跟着奥威尔,上来透口气

  文/严杰夫

  在许多人看来,奥威尔的一生足以被称为“悲剧”。在家庭背景上,他出生于一个“没有钱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事业上,奥威尔的写作生涯并不顺利,直到晚年,他的作品才获得真正的认可,而无论是在缅甸的五年公务员生涯,还是二战时在BBC短暂的播音岁月,也都很难称得上成功;而奥威尔的感情婚姻生活更是充满龃龉,奥威尔年少传说曾恋上一位女孩,但由于前途迷惘,这位女孩将他“抛弃”,直到30年后她才与这位当年仍叫做艾瑞克的男孩取得联系,这时奥威尔早已因为他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而声名鹊起,但他的生命却也即将走到尽头。

  确实,我们应当承认,奥威尔一生坎坷艰辛。在人生的大部分时候,财富都不是他的“朋友”。

  问题是,沉重的作品和不幸的人生无法成为一种佐证,证明奥威尔自怨自艾为一位“无助的作家”。他并不是那种被动接受命运戏弄的知识分子。国内著名的奥威尔作品译者孙仲旭就曾说过,“我喜欢奥威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包括他身体力行的精神和敢于特立独行、讲真话勇气。”《奥威尔日记》中披露出的那个乔治•奥威尔,正是十足显示出了这一点。

  奥威尔权威研究者彼得•戴维森是《奥威尔全集》的出版人,由他整理的《奥威尔日记》自1931年起至1949年终,涵盖了奥威尔绝大部分的写作生涯。在日记里,我们能够看到,奥威尔并不完全是以作者的身份出现。很多时候他是探索者,无论是对人类社会还是对自然界,他都期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认识它们。

  在“摘啤酒花日记”和“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日记”中,奥威尔分别记录了自己遭窃后去打工的岁月以及受出版人之托去观察底层工人的日子。这一时期,奥威尔第一次直接观察并实际体验到了英国普通工人的生活状况,并用详细的笔触将其记录了下来。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悲惨的境遇,都成为奥威尔同情工人阶级的理由。1936年2月15日的日记里,他记录自己路过一条小巷时邂逅的一个女人,这个“沾满泥污、精疲力竭”的女人与奥威尔的眼睛凑巧碰撞,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痕迹。这个场景此后也在《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中被文学化重现了。

  不过,尽管对工人阶级充满同情,奥威尔并不回避工人阶级自身存在的问题。他的这种复杂情感,也在日记中得以真实保留了下来。同样在2月15日的这段日记中,奥威尔提到,他对“工人阶级对待食物的无知和浪费”感到震惊,接着他列举了一份长长的清单,展示了他房东一家存在的食物浪费现象。从这里,奥威尔能够感到,工人阶级内部的生活水平也存在着严重差异,但是他们的无知却具有同一性。在1936年7月11日的日记中,奥威尔提到,“资产阶级在生活中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工人阶级却总觉得自己是某个神秘权力的奴隶”。奥威尔不是唯一观察到这种现象的人。英国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1968年到1981年通过民族志研究,也发现了英国工人阶级内部存在 “社会结构性再生产”的现象。类似的是,威利斯将工人阶级内部的代际性和传承性,看作是工业化的结果,而奥威尔也将其归结于阶级制度的“恶果”。不同的是,奥威尔的判断来自观察,而威利斯的结论则出自社会学研究。

  奥威尔的探索同样展现在自然领域。在《奥威尔日记》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与奥威尔的政治观点并无关系。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似乎很难找见他那些政治寓言的影子,而只能读到他如何饲养家畜和家禽,如何种植农作物和花草,如何打猎、钓鱼。在翻过一页页天气加上数鸡蛋的模式化日记后,我们或许会感觉无趣,但一定会惊讶于他是如此耐心并认真于这样平凡的农耕生活。这样的记录,我们并不能将其看做是事业上不如意,而不得不做出的假装的归隐生活,而是他真对这种生活有着浓郁的兴趣。奥威尔自己曾提到,“除去工作,我最关心的就是园艺了”。这样对自然界的爱好,或许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在与绯闻初恋女友一起的日子里,据说奥威尔就已经喜欢上了种蘑菇。所以,我们也就不需要对他能够详细识辨出那么多的植物名称而感到吃惊。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探索的背后,更证实了奥威尔在不如意的生活面前,扮演的是一个强者的角色。在《奥威尔日记》里,我们或许能够读到艰难、曲折、苦涩、挫折甚至是打击,但是我们却无法读到“失败”,反而能够读到作者时不时展现出的成就感。特别是他在每一天的日记后面,持续记下的缓慢增长的鸡蛋数,这对于外人来说,可能只是农夫的枯燥记录,但对记录者来说,却代表了脚踏实地的成就。正是这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显示出奥威尔在面对由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魔兽”时,采取的是迎面而上的战斗姿态。这样,我们或许能理解晚年在已经摆脱贫困的时候,奥威尔却反而执意要选择前往苏格兰一个偏远小岛上写作《一九八四》的理由。正如奥威尔的好友理查德•里斯评价的那样,“朱拉岛的生活清晰地揭示了奥威尔的另一种个性——即,他对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疗法的热情。”

  在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作者的对比下,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到这一点。斯蒂芬•茨威格与奥威尔一样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且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表达的对古典世界的缅怀以及对现代世界的憎恶,也正是奥威尔在《上来透口气》中所作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两人对丑陋畸形的现代世界,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茨威格在二战尚未结束时,就在异乡选择结束了生命,而奥威尔却逃离到“世界边缘”,在前现代的生活中写完了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

  我们并不是要否认茨威格的伟大,我们也没资格去评论茨威格的选择正确与否。但是,奥威尔的姿态确实更能激励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倒是认为,奥威尔的一生尽管有遗憾,却是圆满的。上帝在最后还是给予了他乐观而坚持的一生以丰厚的回报。在最后的岁月里,他的遗憾,可能只是没有能和新妻子实现去瑞士蜜月,不能够再去海里钓更多的鲭鱼,以及到自家的鸡栏里数一数又多了几颗蛋。奥威尔显然早已娴熟于在逼仄的现实面前“上来透口气”。

  直到今天,现代性的困境依旧是许多人的噩梦,特别那些期望在精神上保持独立和不妥协的人,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与茨威格、奥威尔的时代相比,并没有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而减弱,反而愈发强烈。这样来看,这本《奥威尔日记》出版的可能晚了。如果更早一些,它或许会教会更多内心纯净的人,在肮脏的现实面前如何“上来透口气”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