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名著典藏系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2 05: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经典读后感10篇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是一本由亨利克·易卜生 (Ibsen H.)著作,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4.80,页数: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一):a symbolic character---Dr. Rank

  I was wondering what's Dr. Rank's role in this play after reading A doll's house. So I googled it, and found this article which analyzed the charater of Dr. Rank and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r. Rank and Nora, Dr Rank and Torvald Helmer. I think it make sense...

  Character Analysis---Dr. Rank

  Dr. Rank is often overlooked in analyses of A Doll's House. This is most likely because he doesn't do much. Nor of his ac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action of the play. He's in love with Nora, but that goes nowhere. Nora considers asking him for money, but then decides against it. Even Rank's impending death doesn't really affect the action in any major way. His supposed friends briefly lament him and continue on with their domestic squabbling. So, why is Dr. Rank in the play at all? Ibsen knew a thing or two about writing plays. He must have had some purpose for Rank, right?

  The first function we see Dr. Rank fulfill is providing a little exposition on Krogstad. Rank tells Nora and Mrs. Linde, that Krogstad "suffers from a diseased moral character" (1.247). The good doctor goes on to relate Krogstad's history as a criminal and blackmailer. This function doesn't seem to totally justify Rank's existence in the play, though. Another character could've just as easily got that information out to the audience.

  Rank's talk of moral disease and his own affliction are often cited as symbolic. He has tuberculosis of the spine. This could possibly be meant to represent the diseased backbone of unenlightened society, a society where men and women don't live as equals. His death also could be seen as symbolic. It come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death" of the Helmers' marriage. The two ideas are linked when the cards with black crosses come in the same mailbox as Krogstad's marriage-shattering letter.

  It seems that Rank's most important purpose in the play is to reveal things about other characters. His relationship with Torvald reveals Torvald's superficiality. This is shown when Rank decides not to tell Torvald directly about his impending death. Rank tells Nora, "Helmer's refined nature gives him an unconquerable disgust at everything that is ugly; I won't have him in my sick-room" (2.152). The doctor knows his friend well and is well aware that Torvald has a child-like horror anything remotely unattractive. Statements like this show that Torvald may be the sheltered one in the Helmers' relationship.

  Rank's relationship with Nora gives us one of our first big clues into the distance that truly lies between the seemingly perfect Helmers. Nora says that her husband "used to seem almost jealous if I mentioned any of the dear folk at home, so naturally I gave up doing so. But I often talk about such things with Doctor Rank" (2.44). It's pretty telling that Nora is only able to reveal her true self to Rank. Nora also admits to Rank that "being with Torvald is a little like being with papa" (2.217). This is a pretty major statement and, without Rank there, Nora never would have said it. All in all, it seems that the doomed Dr. Rank is really around just to help us learn more about the main characters.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二):玩偶之家有感

  读完这本书,才得知这是丹尼尔・S・伯特 先生排名的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里排行35的经典作品,能够读完真是幸运感动

  这本书很短,故事情简单,我用了3个小时就看完了原版的。

  喜欢这种简单朴素的英文,读来不费劲

  通篇以戏剧形式展开。全篇有三幕,每一幕简单的场景介绍就是对话展开。没有太多内心描写和其他的交代,就可以把故事娓娓道来得如此生动自然实在是佩服。莎剧也是这样的吧,我正打算展开莎剧的阅读之旅。

  书中讲述的是女主人公Nora,Torvald 的妻子,八年前因为Torvald得病,Nora向Krogstad借了200多磅,同时也开了借条,借条上需要得到Nora的父亲亲笔签名,但是Nora不想让她父亲知道这事,所以就自己代签了,而这借款一事,Nora也不想让他Torvald知道,因为她担心他知道后悔发飙,崩溃并且会不爱自己了。然后一直省吃俭用还自己写书,来偿还债务。后来,torvald当上了银行经理,Nora的旧友,无依无靠寡妇林丹太太的到来,让原本表面宁静的一切不同了,林丹太太想靠Nora的人情,让刚做上银行经理的torvald给自己一个在银行一职半位。最终Nora推荐成功了,谁知,林丹太太得到的这个职位,是Krogstad 辛苦打拼来想要做自己翻身的基础。最后Krogstad威胁Nora让他丈夫把这职位留给自己,Nora没劝成功,最后Krogstad就把借钱以及Nora假签名的事用信的方式告诉了Torvald,Nora试图阻止这封信落到丈夫手里,最终也没成功,当他丈夫知道这一切的那一刻,果然发飙了,对着Nora大吼,而让Nora担心了八年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但是后来当Torvald发现Krogstad 把借条跟信一起寄来的时候,他欣喜若狂,当即把借条毁了,让如噩梦般的一切结束。尔后他又甜言蜜语安慰Nora,这种转变让Nora看呆了,也让她想明白了,她自己像一个玩偶,被人玩弄着,自己的存在就是讨人喜欢,做别人喜欢的事,他丈夫不是爱她,而是爱这种被爱的感觉和Nora任由其玩弄的感觉

  所以,她最后选择离开这个家,离开孩子,离开丈夫,到远处去,开始寻找自我的旅程

  最经典最值得深究的是戏剧的最后女主人公的彻底清醒后会说的几段话,这算是个喜剧,最后起码主人公清醒了,自救了。

  读完整个故事,我觉得很震动,对于我来说这故事好像我自己的缩影,有某些时候我就是做着跟女主人公同样的傻事,没有自我,追随别人。(未完,待续)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三):对女性的一种鼓励

  薄薄一本书,是剧本,不是很习惯上面的描述方式。最近不太能专心看书,所以特意挑一本薄的小说来看。这个故事很短,但是从前面的埋下伏笔,到主角矛盾心理,再到冲突激发,冲突解决,最后结局反转,故事紧凑而且情节跌宕起伏。 适逢最近也在思考女性自由问题,想到自己20几年过去了其实还是在依靠家里人,很多事情都是要听从家里的安排,小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想做个大家心目中的乖宝宝,不给任何人添麻烦,从高中始终形式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向往自由。但是从高考到后来大学毕业都没有如愿做自己当时想做的事,当时的决定不一定是好决定,但是决定为什么要有好坏之分,只要问心无愧即可。当时的自己有点懦弱,因为当时的自己什么都靠家里,没有经济来源,而且自己的心志不够坚定所以没有坚持下去。现在的我已经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我决意要走出去,但为什么开始实施之后我又开始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呢。看完娜拉之后,很佩服她,无形中是一种鼓励。结局是开放式的,娜拉最后会怎么样呢,鲁迅说娜拉要不是堕落要不是回去,在当时的年代可能单身的女性要活下去很困难,但是我相信她能够活下去。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四):玩偶之恋

  说明

  1.《A Doll‘s House》我看的是英文电子版,并不是这家出版社的,所以推荐的只是文本本身。

  2.剧本反复读过很多遍了,可是一直没能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读后感,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和一个朋友,现在也并不确定这篇书评会不会告诉他,所以只算是对自己的交代。

  ----------------------------------------------------------------------------------------------------------------------------------------------------------------------------

  1.1关于玩偶之恋

  quot;You have never loved me.You have only thought it pleasant to be in love with me."

  这是剧本的第三幕中娜拉对海尔茂的说的一番话,在我看来这也是对于“玩偶之恋”最好的诠释。

  就像是那些曾经陪伴了我们漫长岁月的布娃娃们,我们可能会非常珍视它们,但却鲜少有人会和它们平等的对话。它可以用来取悦我们,但我们绝不会费尽心机去取悦它,因为-----它不懂,这就是它的属性。不论我们有多真诚善良,再喜欢它们,有一点在我们心中却是根深蒂固、毋庸置疑的----它属于我。是了,玩偶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永远的附属地位,也让我们和它们之间的不平等成为了必然。而且,对于这一点,我们无力改变。

  1.2娜拉和海尔茂 爱 女权主义

  娜拉在生活里一直或主动或被动的扮演着玩偶的角色,看得出来娜拉对于造成自己玩偶地位的原因的认识,很大一部分还是归咎于海尔茂的,所以才会选择离开他,去寻找真正地自我。可惜要想克服时代的偏见,仅靠无知无畏的意气是远远不够的,那“砰”地一声关上的大门也许真的在那个寂静的黑夜引得了一丝关注,可是,然后呢?做惯了玩偶,没了坐享其成的安逸,没了海尔茂的庇护,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那份无知者的勇气的娜拉,真的能走出除了“堕落”和“回来”之外的路吗?

  娜拉最后终于肯承认自己一直被海尔茂当成了玩偶,之所以说是“承认”,是因为就我读到的内容,我觉得娜拉根本就是很清楚海尔茂一直没把自己当做妻子看待,她是他的baby,squirrel,lark,唯独不是wife,所以她才会一直小心翼翼,想着怎么取悦海尔茂。或者说她曾经自以为是的以为那就是海尔茂对她的爱,结果却发现她根本不曾了解海尔茂,进而对一直深信不疑的海尔茂的爱产生了怀疑和质疑。那么,她对于海尔茂的爱又是怎样的呢?在她看来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海尔茂生病那件事了。为了照顾海尔茂,她连父亲病危都不曾回去看一眼父亲-----这令她感到无比的难过和愧疚;为了筹钱给海尔茂治病,她背着海尔茂伪造了签名,并最终拿到现金治好了海尔茂-----这又令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而对于这一切,她一直深信不疑海尔茂要是知道了会无比的感动和感激她。在娜拉看来,她对海尔茂深深地爱全都缩影在这件往事里了。可是我不禁怀疑:这真的是爱吗?更多的,是不是娜拉的一种自我成就感?原来她并不完全是大家眼中的那个不谙世事的人,她也可以做出一些事情,分担家庭的责任。所以才会一直理所当然的觉得海尔茂会无比的感动、感激?

  关于爱,我算不得上是过分的糊涂,尤其重要的是也还不是太清楚。而且只能虽然有些忐忑的迈出自己的脚步,使我的想象经历现实,使我成长-------虽然,我还不确切的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我还是要记录下我的思考。

  在我心目中好的爱人应该是彼此的天使投资人,我们休戚与共,但也彼此足够独立。所以虽然我参与了股份,但绝不会以此为由干涉你的发展。不是不在乎你的成败,我们是利益的共同体,我会比任何人都渴望你的成功,只是不想自己的投资变成牵绊你的理由,更不想让自己变得像娜拉一样只一点点的付出就日夜渴望着你无比的感激。所以要努力地让自己更独立,可以坦然的付出而不那么的患得患失;努力地让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代替爸妈成为你最大的投资人时,依然可以保留自我。算不算得上是幼稚?可是我就是这样想的。彼此相爱,也在彼此的努力中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这样,即使你在做了最好的努力仍然不得不面对失败时,身边总还会有一个我可以给你依靠,替你支撑;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里我们终究还是走散在人群时,我还可以轻轻地走上前去抱住你,埋下所有的不舍,留下最真挚的祝福,然后笑着放手离开。

  娜拉最后的出走是因为对海尔茂爱情幻想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因此敲响了一个时代女权主义的钟声。我想,其实不管是女权主义还是男权主义大都产生于爱之中,其本身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相爱,如果因此陷入无尽的派别的争斗和较量,是不是反而本末倒置了呢?

  1.2林丹太太 失了自我,为别人而活

  对于林丹太太,她受的苦难要远比娜拉多得多,也因此比娜拉更清醒、懂事、理智得多。娜拉渐渐地发现她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并最终决定与之抗争,而林丹太太却是已经被现实同化了的,社会的偏见最终教会她的只是----为别人而活。以前为了家人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失去了家人发现自己没有了目标,变得空虚无比,不知道该为谁而活;曾经的恋人,因品行恶劣而被大家唾弃的柯洛斯塔的出现自然成了她困顿中的救命稻草。看到很多评论赞赏林丹太太职业女性的形象,可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同意这一观点。比起娜拉的无知、无能、无畏,林丹太太确实社会经验更为丰富,可是文中不止一处的提及林丹太太一直为家人受累,为家人而活,妈妈离世后,没有人可以让她作为奋斗目标时,她反而感到迷茫空虚,直到柯洛斯塔的出现,林丹太太选择和他组建家庭,却始终都没有想到要为自己而活。被社会培养的已经完全麻木的人,难道不是更可悲吗?对于林丹太太,她早就被灌输了自己生来就是附属品的思想而且深信不疑,为别人而活根本不是她的选择,而是她自我意识丧失的必然结果,这怎么能叫做奉献精神呢?

  1.3阮克医生 孤独的他者

  《玩偶之家》我前前后后看了一个多月,一直让我觉得读不懂却又恰恰最着迷的就是阮克医生,他身上一直都有着某种神秘色彩。还没出场,作者就反复的提及了这个人物。不论是海尔茂和娜拉还是娜拉和林丹太太的对话始终都有谈及他。其次,他的几次开口,说的话也全都非常隐晦。和林丹太太的对话,和娜拉的坦白以及最后和海尔茂、娜拉的告别,无一例外的原本清晰的思路被他的一席话带偏。再次,他和娜拉的关系,海尔茂把娜拉当做了他的玩偶,那娜拉又是怎么看待阮克医生的呢?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难道不也是一种不平等?阮克医生在这三场幕剧里,就好像是一个他者,在一场场的悲喜剧里穿行,而作者却在一开始就狠心的对他预设了结局---死亡。真的是想不明白!

  这是当初写的小结,即使现在,我依旧没读懂阮克医生的片段,无论海尔茂还是娜拉,对阮克医生都有些熟视无睹。海尔茂对阮克的冷漠,成功的被某些“评论家”贴上了自私自利、毫无怜悯之心的标签;而娜拉与阮克医生的关系,戏剧课上的老师告诉我,这种关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普遍,至少并不罕见,只不过是文化差异,至少在我们这儿,仅一个林徽因就已经议论不止了。

  我想,关于阮克医生的思考在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很多事情也只是存在了,那也就不必要再过多的去追问他存在的理由了吧,不然真的要变成过度解读了。

  1.4结束语

  最后的,还是摘录我当时的小结作为结束语。

  是时至今日,玩偶之恋也仍然并不少见,憧憬玩偶之家的情形也绝不是乏善可陈,而时代的真正进步也许正体现在它的更加的包容与充分的尊重。要不要做一个玩偶,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权利去选择,不会有所谓的道德绑架和价值判断,也没有标准答案。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五):112.玩偶之家

  2017.05.07 112. 《玩偶之家》——(挪威)亨利克· 易卜生 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 译 三幕剧。 甜蜜的家庭。托伐·海尔茂对她的“泥娃娃妻子”关爱备至、无限喜爱,“我的仙女,我的小松鼠,我的小百灵鸟。” 在这部剧本的第一幕的开头,一切都是甜蜜的,而在中途,这份“甜蜜”出现了隐藏的危机。 危机只是试炼石。 这份甜蜜与疼爱在真相被揭露之后是巨大的转折。“这8年来——我最宠爱、最骄傲的女人竟然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比这还坏,简直是个罪犯!真是太可恶了!太丢人了!” 言辞与指责只是一个侧面,原本天真美妙的娜拉在面对一切矛盾的暴露之后,反而显示出她无比镇静成熟的一面,真正认识了她的丈夫,认清了她与丈夫、家庭之间的关系,也意识到了自己真正应该去做的。 “你认为什么是我最神圣的责任?” ——“这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丈夫和你的孩子难道不是你的责任吗?” “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我对自己的责任。” ——“别的先不用说,首先你是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 “我再也不会相信那些话了。现在我只信跟你一样,我首先是一个合理的公民——或者无,论如何,我必须要试着去做一个人,托伐,我很清楚大多数人会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是这么说,但是今后我不会再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和书本里说的话。我必须要为自己考虑事情,并尝试着把他们弄明白。” ——“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但是没有男人愿意为了他爱的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最后提出了一个转折与永恒的问题与 任务。 “也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哦,托伐,我现在不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可是我信,告诉我,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改天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像真正的夫妻,再见。” …… “娜拉!娜拉!( 四处张望 ,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奇迹中的奇迹——?” 有些微“也可能明天就回来了”的味道。 194,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年6月第一版,2016年10月第五次印刷。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读后感(六):娜拉走后会怎样

  很早之前就读过这本书,只是最近才想起来要在豆瓣上记一下。貌似这个版本读的人不多,而且豆瓣还挺奇怪的,书名明明是《玩偶之家》,结果在豆瓣主页上却显示成《评论世界名著典藏系列》,真是匪夷所思……

  最初听到这本书,是本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她当时介绍这本书的时候,我忘了她所说的具体内容,只依稀记得一句,娜拉的出走,昭示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所以,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总以为娜拉的出走,是她要走出家庭对她的庇护,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看完剧本之后,才发现,内容和我想的略有出入…

  看完整个剧本,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的那篇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文中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个人挺同意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女性若不能做到经济上的独立,那便不能获得人格上的独立。娜拉也是这样的吧,矛盾没有爆发之前,乖巧地做着家庭主妇,生活是很快乐,但是却是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没有独立的工作,没有独立的交际圈,生活的重心全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以至于矛盾最终爆发,引得娜拉在一声摔门声中重获自由。

  虽然我不知道娜拉最后的结局,也不愿去猜测。但从娜拉身上,我还是坚信,最美的爱情和婚姻,真的应当像《致橡树》一样,两人为了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努力,相互扶持、依偎。而女性,在家庭之外,更应当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经济上的独立,才能获得人格上的独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