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3 04: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精选10篇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记忆》是一本由[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页数:5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一):寻找身份认同的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2006年诺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作品,书的开头是这样说的:“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相信我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在伊斯坦布尔的某个地方,在一栋跟我们家相似房子里,住着另一个奥尔罕,几乎是我的孪生兄弟,甚至我的分身。”真不愧是名家手笔,简洁有力文字从一开始即紧紧攫住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暗含了本书的主题。这段文字中浮动着宛若轻纱一样神秘感,使人不禁想起《蝴蝶梦》一书的开头:“昨夜,在梦里,我又回到了曼德丽庄园。”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过目难忘

  伊斯坦布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性、历史复杂性,随着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在时代巨变首当其冲,城市与个人都身不由已地卷入其中。加速西化和随之而来不容忽视贫穷,使得素有优越历史自豪感的伊斯坦布尔人无法摆脱到处弥漫的“呼愁”。“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意思,含有复杂的历史文化、宗教哲学传统意味。通常所谓的忧伤,是指向生理心理精神文化方面的,我们在生活书籍俯拾皆是。这层意味的忧伤,是具有普遍性的。此外,我们不应忽视域外人及城市居民自身的忧伤。在帕慕克的笔下,西方旅行者、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者本人的忧伤,这些个体独特体验,是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两者水乳交融亲密无间

  历经拜占廷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伊斯坦布尔这座伟大城市在一战战败的阴影迅速凋零。从此经受了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热衷于西化,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一时难以得到妥善彻底的解决。伊斯坦布尔既有新建的西式建筑和过着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的富人,也同时存在奥斯曼时代的“雅骊”这样的木结构建筑,更有为数可观贫民区和在水深火热中艰难度日的穷人。无论是伊斯坦布尔本身,还是城市中的居民,都急切寻找属于自我的身份认同。这种追寻是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呼愁”如影随形,是带有土耳其特色的。

  而要寻找自我,就要回首往昔。梅林的《君士坦丁堡与博斯普鲁斯海岸风景之旅》,细致入微描绘了十九世纪初的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在梅林的画中追寻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和伟大,这些画在某种程度建立了他的民族认同,民族主义思想也在内心滋生。梅林作为一名西方画家,以其冷静细腻笔触生动再现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繁荣祥和安乐、自足,处处洋溢着引人入胜的东方情调。这样的黑白影像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了解伊斯坦布尔之座伟大城市的一个窗口。

  科丘是帕慕克笔下着意描述的四位孤独忧伤的作家之一。作为历史学家,他终其一生编撰了《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这部著作。这部无所不包的奇书,试图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帕慕克不厌其烦介绍书中的内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伊斯坦布尔深沉的爱。这部部分复活了伊斯坦布尔的书籍,对于这座城市的性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帕慕克试图通过解读这部作品,追寻这座城市的身份,给这座城市恰切的定位

  光荣梦想都已如火焰燃尽后渐渐熄灭,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和留在个体心中的是难以弥补的创伤。伊斯坦布尔人为什么喜欢观看“雅骊”的燃烧?这明明是一种令人难过灾难,是对自身辉煌的历史遗产毁灭,难道他们是在告别以往的辉煌,以便迎接无法预知的明天?人们面对空难的出奇平静深深地烙进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作为城中的一员,帕慕克在游历中亲眼目睹了伊斯坦布尔的丰厚遗产,体验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之美,博斯普鲁斯两岸古老的木结构“雅骊”、山丘树木等,书中的黑白影像都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伊斯坦布尔独特、丰厚的历史遗产,通过这些图片,传达给读者的绝不只是视觉上的好奇满足,更传达出了一种亲临现场的在视感。这种情绪透过书中无处不在的“呼愁”,影响着读者的视觉和感觉

  土耳其东方情调的消失,土耳其近卫军、奴隶市场、持尖叉的“鲁法伊”僧侣和僧侣道堂、奥斯曼服饰后宫、土耳其文等等,作为西化进程中的附属产物,无疑昭示了土耳其自身传统的自我丧失,整个民族处于一个尴尬境地。这些传统的消失,历史遗留的遗产的消失,西化的加速,贫穷落后的滋生,是这座城市特有的。

  作为个体,帕慕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西方教育和东方传统之间,处于痛苦抉择的境地。在母亲和城市眼中,帕慕克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职业选择,他的一举一动,都和中产阶级生活格格不入。他看书看到凌晨,过着凌晨四点入睡中午起床的与常人有异的生活。他彻夜在塔克西姆、贝伊奥卢和贝希克塔斯街头徘徊。试想一下,在凄清无人的深夜,一个人踟躇街头,那种苦闷巨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孤独感时时袭来,仿佛被尘世抛弃,这样的人生体验,正是苦闷的极度外化。帕慕克的苦闷是找寻不到自我认同,是个人在时代悲剧下的具象。

  帕慕克是立志成为画家的,他具备画家的艺术气质敏感心灵,和勤奋不辍的坚持。他画伊斯坦布尔的风光,并非是因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而是希冀通过绘画,逃离现实。最初绘画只是一种手段,但随着时间推移,帕慕克有志于成为画家,画家是他理想中的身份。然而,土耳其这个东方国家对于绘画的不认同,这是一条没有前途危险之路。初恋的被拆散,社会的摒弃,母亲的劝告,使青年帕慕克陷入苦闷。对于他的建筑专业,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入他的生活,逃课成为家常便饭,他自认为永远不会成为建筑师。寻找、选择、坚持,一个人能够做到的这些,在强大的社会认同度下是非常脆弱的,甚或不堪一击。大多数青年都在妥协中步入社会。帕慕克不同,他背叛了这个社会的认同,在痛苦中坚持寻找自我,他是幸运的,他在寻找中最终看清了方向,“我要成为作家。”全书在这样一个似乎十分突兀的语句结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余地

  可以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是整个时代的缩微,是个体与城市命运的交错,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这本书文字中时时透出土耳其特有的“呼愁”,书中的黑白影像也显得不可或缺,对于没有亲见伊斯坦布尔的读者是十分必要的。读图与读文,缺一不可。帕慕克精心选择的黑白影像,是理解这本书的锁钥。

  碧月清风

  2018.07.14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二):光影记忆中的呼愁

  文/赵客

  翻开此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图片溢满了整本书,似乎喧宾夺主,将奥尔罕·帕慕克优美的文字排挤到了角落。但是作者在序言中就写道,这本“光影伊斯坦布尔”是一本基于视觉的书籍,照片才是本书的主角,全部没有注释说明。这些图片和照片不是附属于文字的,文字只是为了诠释照片承载的情感。全书一共430张照片和图片,承载着奥尔罕·帕慕克和伊斯坦布尔的记忆。全书所有的照片和图片都为黑白,“观看黑白影像的城市,即透过晦暗的历史观看它”。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生于一个土耳其中产阶级家庭,是曾经辉煌的奥斯曼帝国贵族后裔。帕慕克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中学在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罗伯特学院就读。祖父是土耳其著名土木工程师,父亲伯父子承父业,一直从事建筑方面的商业生意。1967年,奥尔罕·帕慕克进入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专业。家人希望他继承祖业,当一个出色的建筑工程师。然而从小喜爱绘画的帕慕克似乎具有更多的艺术细胞,他放弃学业,甚至放弃了绘画,决定从事写作

  生于1952年的帕慕克成长于一个土耳其化的时代:奥斯曼帝国逐渐失去辽阔的疆域,中东和巴尔干半岛脱离了掌控,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奥斯曼帝国该何去何从,很多人内心一片茫然信仰不同的各种政治团体在几经较量之后,最终民族主义取得了胜利,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国父凯末尔是世俗化的拥趸者,在他的领导下,土耳其政府建立了西式的法律、教育制度,正式废除了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由拉丁字母的土耳其新文字取而代之

  这是西化和世俗化的时代,帕慕克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对宗教失去了兴趣,以西化为文明自豪,信仰伊斯兰教被视为无知和贫穷的标志。“在土耳其国父新共和的非宗教狂热中,抛弃宗教即是现代化和西化”。西化之风吹得如此猛烈,当有着宗教信仰习俗及历史的土耳其人突然失去宗教信仰,又该如何填补内心的空虚

  处于欧亚大陆之交的土耳其彷徨犹豫,一方面为了迅速重新崛起走上了西化及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变化却远落后于西化之路。东西方文化、思想、宗教、制度的碰撞,让土耳其左顾右盼,欲入欧而不得其所,又焦虑得惧怕丢失自己文化和身份 。经济的衰败、信仰的缺失、自我的怀疑、以及已经消逝在伊斯坦布尔天际线的辉煌历史,唤起了整个民族的呼愁。

  “呼愁”是土耳其语中一个很独特的词语可能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对应词汇,也难以用语言来精确表达这种情感,其中包含着太多中意味:哀愁惆怅悲伤、对过去的怀念等等。帕慕克为了使更多人明白呼愁的深刻含义,指出呼愁可以看作是忧伤的合集,这是某种集体,而非个人的忧伤。从疆域辽阔的辉煌的奥斯曼帝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国家的颓败,这一过程中,伊斯坦布尔的辉煌历史和文明遗迹破坏殆尽,留下的碎瓦颓垣更能唤起人们的呼愁。或许中国人也会有相似的感触——当站在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废墟上,亲眼目睹残垣断壁之时,那种唏嘘感慨、惆怅可能更接近于呼愁。

  书中的黑白影像代表着某种简单朴素,表明帝国终结的忧伤。局外人借助这些历史的记录,会觉得这些场景优美如画。但对于伊斯坦布尔人民来说,这是一整个世纪的败战与贫穷给他们带来的悲痛。 奥斯曼帝国丧失的不仅仅是曾经拥有的疆域,还有支持伊斯坦布尔的经济来源。而土耳其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部血泪史:私有财产被无故占有和破坏,亚美尼亚人被种族屠杀,希腊土耳其人口大交换。这些对伊斯坦布尔无一不是重创。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形象从一个多民族的国际都市,变成了一个贫寒不幸、陷入绝境孩子。曾经街上随处可听到的希腊语、英语、法语、亚美尼亚语、意大利语都已消失,只剩下土耳其语的单调”呼愁“之声回响在七座山丘之城,与这些黑白图片的单色调彼此呼应

  “满目繁华何所依, 绮罗散尽人独立。”奥尔罕·帕慕克是那个站在山顶俯瞰的人,伴随着深入骨髓的呼愁,用光影和文字为伊斯坦布尔的记忆作画。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三):美景之美 在其忧伤——伊斯坦布尔是容器 说的分明是自己

  ★2014年春节,在我和同学错过从布达佩斯开往维也纳和大部队一起过年的大巴后,只好搭乘傍晚出发的火车,在车厢里,碰到一位北京大姐,我永远记得她。晚特别漂亮,或者是优雅吧,带着女儿老公,和我们聊起天来,说他们带女儿寒假出来玩,上一站在土耳其,然后开始发表关于土耳其,关于伊斯坦布尔的言论,一点都不令人讨厌的那种。后来,画面定格在了这样的一幕,落日余晖印在车窗美丽的大姐,说到:“那一座帝国落日的斜阳”。

  这就是我覆盖了我所有历史、地理、建筑学知识的想去看伊斯坦布尔的所有原始动力

  2018年春节,去了,在只有10天的行程中,将一大半6天给了伊斯坦布尔,当然也带上了那位大姐所言 “那一座帝国落日的斜阳” 晚的出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来回飞机看了一半,是作者的童年少年,母亲的照顾和爱、欢乐单调的学校生活、可以让自己逃避进另一个世界的绘画之乐、和哥哥竞争、仿佛一直在败掉祖上家产但又一直在尝试的父亲、当然还有伊斯坦布尔风光和永远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周六,宅家一天,看完下半本,长大、初恋、被初恋忧伤带去了的对画画的狂热、从而带来的对伊斯坦布尔更敏锐观察、会情人的父亲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以及与母亲的对话、最终成为一名作家。

  伊斯坦布尔的记忆承载着作家的记忆,这种叨逼叨式的回忆;加上虽然不想成为建筑师,但无疑是建筑师视角的对城市空间的描述。一个人的成长、演变为今天的自己,与城市的共生,对我简直致命吸引。

  大爱,必须5星。

  ————————————————————————————————————书摘——————

  ●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

  ●土耳其语里的 “博斯普鲁斯” 跟 “咽喉” 是同一个字。

  ●这些东西可不像西方城市看见的大帝国遗迹,像历史博物馆一样妥善保存,骄傲的展示。伊斯坦布尔人只是在废墟间继续过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追求主要受制于国内政局——他们在青年时代目睹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之后土耳其似乎注定要成为西方殖民度,而后是共和国时代和名族主义时代的到来。

  ●或许她不认为是 “陷落“ 或 ”征服“ ,感觉更像是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倒霉人质,除了做回教徒或基督徒之外别无选择。

  ●我不再数伊斯坦布尔的海岸间窜来窜去的市区渡轮,这些渡轮从伊斯坦布尔的这一头航向另一头,载着一路沉思、抽烟、喝茶的郁闷乘客。这些船就跟我们家里的家居一样,已固定在我日常的生活中。

  ●没有一座名胜古迹雄踞伊斯坦布尔的天际线,其磅礴的气势不仅归功于苏莱曼也归功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倍亚济和塞里姆以及其他古老雄伟的建筑,这些建筑依然反应建筑师有意表现的审美理想。只有我们从街头缝隙或无花果树夹道的巷弄中瞥见这些建筑、或看见海洋的亮光投射在建筑物墙上,我们方能说是欣赏如画之美。

  ●我喜欢看黑色的浓烟落在天边,与后方的乌云融为一体,仿佛透纳(Turner)的画。

  ●当是我发现自己是那种可以永远穿同一套衣服、吃同一种食物、一百年也不会厌烦的那种人,只要能在个人的想像世界中筑梦狂想,便已足够。

  ●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

  ●寒冷漆黑的夜里,站在小墓园前方,感觉博斯普鲁斯汹涌的海流,我的爱人低声说她非常爱我。我说为了她,我什么都愿意做,而后竭尽全力的拥抱她。我们亲吻,每回停下来睁开眼睛,就看到对岸的橘色火光投射在她柔软的肌肤上。

  ●或许我希望说服自己,与城市浩大的 “呼愁“ 相比,我本身的悲伤以及对绘画的热爱——我以为这种热爱将持续一生——的丧失已不足为道。观看更潦倒、更落魄、更凄惨的伊斯坦布尔。使我忘掉自己的痛苦。

  ●尽管如此,后来每次想到父亲天天去另一栋房子,我便不由得毛骨悚然;仿佛他做的事正是我未能办到的事情——他找到他的分身,他的孪生兄弟,他天天去另一栋房子不是为了会他的情人,而是为了跟这个家伙在一起。

  ●“所以,别放弃建筑吧,儿子。否则你将痛苦至极。你看柯布西耶,他相当画家,却念了建筑“。

  “我不想当画家,”我说,“我要成为作家。”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四):一座城市的记忆

  读这本书的第一页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语言能力超强的人,文笔哀美。能把对一座城市的深情抒写的如此篇章,很是佩服。以前读过一点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的社科书,但是仍然无法体会作者对于自己的故乡从跨欧亚非大陆的超级帝国变为欧美列强所嘲笑的破落的东方,到处充满废墟这之间的落差。这让伊斯坦布尔人带有独特的“呼愁”,这点也已经深入到了作者的灵魂深处,并贯穿全文的线索。呼愁代表着城市的主要格调,而同时,作者也是充满忧愁的人,配以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游轮的黑烟,整个城市犹如一幅黑白画,而整个作品犹如一部挽歌。呼愁,这是一个土耳其词汇,表示昔日的容光早已远去,所以他们从出生之前就把挫败和贫困作为光荣的历史起点而继承下来,因此他们选择骄傲而乐观地接受生命中的辛酸和失落。是一种"无人能够或愿意逃离的同一种悲伤,最终拯救我们灵魂并赋予深度的某种疼痛。"在共和国建立后,崇尚欧洲成了社会的主要风尚,作者作为破落的中产阶级,虽无信仰,但也没有悲天悯人或者对西化的极度推崇,而是坦然接受这呼愁,对废墟和城市独一性表现出浓浓的愁绪和深深的热爱。字里行间感受到文人具备某些相同特质,厌恶口是心非,厌恶圆滑,做了社会生存需要做的事后,独自关进小角落自我厌恶。我喜欢文中这段话:我之所以嫌恶自己,是因为周遭的一切 诉说着如此的荒废与丑陋。于是我知道,没有任何快乐、爱或成功等待着我。我注定过着漫长、无聊、平庸无奇的生活 —— 尽管忍受着这种生活,大片时间却已在我眼前慢慢死去。整本书都穿插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当时这座城市的风貌,配以文字,就是这种充满呼愁的城市。文中还有一段是作者的父亲说的话很喜欢:真正的快乐与意义存在于我们永远找不到,或许也不想找到的地方,但是 ,追求本身的重要性却不亚于目标。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五):伊斯坦布尔的忧伤

  “呼愁”,土耳其语意为忧伤,表达的是人心灵深处的失落感。《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将“自我”、民族、国家不同的“呼愁”交织渗透在一起,伊斯坦布尔充满着忧伤的气息。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获奖无数,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雪》等。《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通过帕慕克个人成长与伊斯坦布尔的千年沧桑,表达着一座城的忧伤气息土耳其人的精神世界。

  在内容上,书中分为两大主题,一是个人的自传性回忆。家族的衰败,兄弟间的冲突,两个“我”的双重灵魂,从笔者的经历中渗透着本身的“呼愁”。二是土耳其整个国家的忧伤。奥斯曼帝国的衰败,战争、西化改革的失落,无终止的文化冲突等一切都改变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缩影,伊斯坦布尔的人们让帝国的忧伤慢慢变成了自己的忧伤,一边接受着西方文化,另一边在内心深处依然希望从废墟中唤回昔日的那座辉煌的城。

  在写作风格上是一本具有独特形式的作品,它既是一本成长自传,也是伊斯坦布尔的记忆。书中有很多珍贵的黑白照片,新版中又增加200多张,在帕慕克童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他的忧郁,黑白色映衬着整个伊斯坦布尔的悲伤,街头可见的奥斯曼帝国的碎片和遗迹,帝国衰落后的景象,废墟、贫穷的街道,废弃的小木屋。。。颓废的城市与作者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更深远的“呼愁”。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从不同角度诉说着伊斯坦布尔的忧伤。从作者本人的角度,童年开始,帕慕克从照片中就看到了家族的兴衰,没落的家庭,让他内心充满着淡淡的忧伤,而后成长中,与兄弟的冲突,初恋的失败,最初梦想的破灭将他彻底变得忧愁。他的双重灵魂连接着个人与民族。书的开篇《奥尔罕的分身》中作者提到,他的身体中住着另外一个奥尔罕,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是一种暗示,两种层面。一种是灵魂永远属于伊斯坦布尔,即使离开,但心系伊斯坦布尔,认为从没有离开。另一个层面,融入伊斯坦布尔的人民中,或者经历,或者目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光辉到衰落的过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隐隐的伤痛,充斥着整个城市的忧伤。

  另一角度,以城市为视角,伊斯坦布尔的历史遗留已证明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沧桑。战争、信仰、宗教文化,西方文化的进入,世俗文化革命将这座古老的城市进行着不断的历史变革,留下了到处的“伤疤”。作者把希萨尔、雅哈亚、坦皮纳、科丘四位作家相提并论,无非是因为他们对奥斯曼帝国末期有着很深的了解。他们认识到未来伊斯坦布尔成为废墟,辉煌的文明一去不复返,西方文明的进入和传统文化的冲突矛盾将这座城人民的生活陷入“呼愁”。书中还提到了西方作家眼中伊斯坦布尔的美景与“呼愁”。法国作家瓦奈儿看到了伊斯坦布尔曾经的繁华、异国风情,但在贫困,西化后的现实已不复存在。福楼拜到伊斯坦布尔时,发现伊斯坦布尔不是他要寻找的东方,当时的伊斯坦布尔已经是逐渐衰败,死寂沉沉。戈蒂耶看到了这座城市“呼愁”的特征,表面光鲜,但已光辉不在,破旧黝黑的房屋、石墙,残破的喷泉等。“在脏乱中发现忧伤之美。”整个伊斯坦布尔笼罩着忧伤的气息。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将个人成长,民族的记忆,城市的沧桑,都集于在伊斯坦布尔古老的城中,舍不得读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