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出乐观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教出乐观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3 05:4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出乐观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教出乐观孩子》是一本由马丁·塞利格曼 / 卡伦·莱维奇 / 莉萨·杰科克斯 / 简·吉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9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一):《教出乐观的孩子》第一部分 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我想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的封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给人的感觉特别开心,特别精力充沛,我想这也是乐观最想表达看法

  为了督促自己读书,我自己对于每一期的读书都进行一个读书的总结,也算是对于书的内容的回馈与自己感受,看书最重要的不是别人说了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对于书中内容的想法与之后的行动。这是一本集教育实践一体的书,能教会我们去改变看待问题方法,去思考我们在养育孩子中的做法,所以还是需要用心去读的。

  第一章 悲观流行

  从开篇起,作者提到了他有这个积极心理学研究倾向原因少儿麻痹症的治疗方式却实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一小点的菌体是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更有力抵抗外来的细菌的。就像在罗马时代,有两个参议员在议会上吃了砒霜结果第二天还是如正常人出在在议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哄动。因为所有的事物好与不好,不在于事物本身,还要视乎事物的数量,好与不好总会有一个临界点的呢,找到这个临界点很重要。

  后来作者提到发现“习得性无助”的过程,他发现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事件时的反应: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这于我家女儿,这种情况真的经常出现,当我发现之后,我会跟她说,你要先自己试过,自己努力过,妈妈才会去帮助你的,因为你真正付出了努力后,无论结果如何,妈妈都会肯定你的。但是如果你不试,那你为什么让我去给予帮助呢?我觉得这属于一种精神依赖,或者说一种自卑表现发展下去当然会和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

  育儿先育已,当我们父母学会怎样去引导小孩,也许我们能给予他一种能量,给予他一种生活勇气,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书中说,本书的目的在于教导父母、老师及整个教育系统如何教会儿童习得性乐观。我还是非期待的。

  第二章 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执着坚持:提到这位妈妈的做法并不是去和小孩争论谁得谁错,不是去指责小孩的行为,而是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小孩这个行为背后的需要,然后给予合理回应。虽然小孩一开始的行为相当危险,但发现小孩的需要后带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继续让他得到掌控感。这个故事真的让我很受启发,我觉得小孩经常有些危险的行为,而且是纯粹是为了她的好奇心探索,而我们的指责并不能得到真正好的效果,因为他的好奇心并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我该去想一下,我该用怎样的办法既安全又能满足她的好奇心。

  糟糕的示范:父亲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

  1、父亲说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我觉得给小孩一个真实标准真的很重要,他做不了就是做不了,即使你跟他说他可以,他还是会认为自己不行,因为他是通过他的主观情感判断的,只有他真正能做到这件事情时候,他才会有肯定自己的想法。就像我女儿在用学习筷吃饭,有时候她菜夹不好,然后试了几下不行就心急,就开始很生气地让我帮忙,我会说要不你再试试别的方法,你刚才还是夹得挺好的啊。但这其实没有缓解她的情绪,因为她还是没夹到,只有当她通过自己努力夹到后她才会停下生气的面孔

  2、为了让伊恩高兴,父亲接手,为伊恩做一个他自己无法做到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大的错误,这个是小孩自己的事情,我们该去教导小孩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即使我做得再好,那也只是我的,而不是小孩的。

  3、父亲应该对伊恩解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反证。这个真的很重要,因为失败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现在的情境并不能代表过去,也不能代表未来,如果我们只是因为一次失败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自己特别无能,那当我们以后遇到相同的事情相同的挫折时就会不断加深这样的想法了。

  远离悲观:是需要我们的共情,去体会小孩的感受,给予他自己生活中也遇到的问题,让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其他手段来改变的。

  书里面提及的例子真的很好,而且我觉得反面的例子能让我们看到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也犯了相类似的错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才能更好地改正呢!而正面的例子又教会我们去发现处理问题的方法,给我们例子来学会表达的方式。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二):育儿驭己

  我希望他们:内心乐观、有安全感、掌控感和自控力、擅长数学体育敏感自由。 这是一篇需要长期维护笔记主题是教育。大概包括这些方面阅读和思考:希望子女具备哪些性格特质,培养这些特质的方法是什么;在教育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这些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面对未来的社会,需要着重强调哪些技能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该如何培养?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5562869/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三):笔记

  1.掌控行为是儿童学会乐观心态关键。如果孩子已经养成悲观的心态,则给孩子合适挑战,让他主动自己克服困难挫折。旁人不要帮忙,让他自己成功一次。 2.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措辞,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定原因和暂时性的原因上,让孩子关注成长。 3.教孩子在最伤心难过的时候把脑袋里的想法写下来。 4.教孩子刻意对负面事件做正面解读。 5.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怎么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怎么破?最可能的情况是什么?怎么破? 6.孩子一直都在模仿父母,父母想让孩子获得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做到。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四):你的孩子快乐吗?

  前不久,上小一的女儿在拿到语文单元测试试卷沮丧地对我说: “妈妈,我就是一个傻子,我永远都学不好语文。别人每次都打100分,我却只能打96分。” 学校成绩分为ABCD四等,95~100属于A,孩子每次都是A,但是100却很少得到。 “虽然没有100分,你也是A啊。没有关系的,我们回去好好分析一下题目看看哪里不足,我们补上来就好了,下次就可以打100了。”我试图去安慰她。 “我上次打98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这次我比上次更努力了,却还低了2分,我永远学不好语文了!”孩子更加郁闷了。 “哎,可能是你老妈语文细胞少,你看你老妈一把年纪了还在学写作文。导致你也语文学不好。” 原本想安慰一下她,但是我的话语让孩子更加烦躁中餐时,连最爱吃的土豆都只是象征性的吃了点,就说饱了,然后把自己关在了房间中国的孩子真的太累了虽然现在国家孩子们减负了,一二年纪甚至都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了。明面上孩子的负担是少了,但是实际上负担更重了,学校不能教的,只能课外班去学。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机制是筛选式的。高考并不会因为减负而降低题目难度。有人抱怨高考不合理,但高考又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路。是唯一通过努力用成绩就可以改变人生的路。 《少年儿童研究》的总编辑孙晓云说:“中国教育太需要积极心理学了,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的孩子特别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倾向。” 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来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他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心身发展,他写了一本《教出乐观的孩子》。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当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简单的来说就是,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就可能放弃对此事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像我女儿语文考试一样。 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是一本不强调治疗却最有用的书,不仅有详细理论分析和妙趣横生案例,还有具体细致的实操步骤建议。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门外汉都可以从中收益。 为什么现在孩子不快乐,怎样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 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走路上钱包掉了,钱被拿走了,有用证件却找到了。乐观的人认为太幸运了,还好证件没有丢。悲观的人则认为真是太倒霉了,钱全部都丢了。 作者认为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关键在于解释风格。也就是自己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解释风格在儿时开始发展,如果不干预会影响人一辈子。其中永久性普遍性,与人格化是三个重要的方面。 回到文章的开始,对于女儿语文考砸了,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解释风格来开导孩子。 “孩子,你能学好语文,你的语文以前也得到过100分,偶尔几次没有考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这次没有考好,不是因为你笨而是没有复习好。如果你真的笨的话,数学和英语为什么每次都考100呢?” 把语文没有考好的挫折解释为暂时的,特殊的原因,并指出是可以改变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解释,不仅可以得到安慰,对恢复自信心也有帮助。 从书的第八章开始,告诉我们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是本文的重点。具体的步骤为: 1,乐观教养ABC法则 2,让孩子学会解释 3,让孩子学会反驳 4,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作者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有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先做好。最好的教育就是闭上嘴,迈开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书中有一个儿童归因形态问卷共48道题, 还有如何写我的 ABC日记等,甚至还考虑到了小朋友理解能力风趣性,让有些测试通过漫画形式表示出来。 作者还有其他的书如《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持续的幸福》。这些书都值得一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勇于面对挑战。只有当孩子乐观自信,才不会深陷消极黑暗中。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每个人的学业事业,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五):获益良多的育儿书本

  这本书真的让我获益良多。读时,让我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去联想小时候家人对我的教育方式或者说是说话的方式。

  作者特别提出了解释风格: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性。不管乐观或者悲观的性格成分有多少来自于基因,我们总是致力于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可改变的。

  通过日常与小孩子相处,帮助他们分析每次成功或者失败,采用正确反馈或者解释风格来与孩子沟通,从而习得乐观的性格。

  作者提出了“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与传统的行为主义提出的观点冲突,人不是受了刺激就会去学习学会去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有很多时候是逃避

  首次接触积极心理学是看本沙哈的视频,他也提到了ABC原则,值得实践。这次看了他师傅的一系列书籍,有冲动要去再看一次本沙哈的视频,温故而知新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六):教出乐观的自己

  以前大多时候是关注自己的消极面,想尽办法了解它们,对付它们。Martin完全刷新我的观念——你可以关注积极。作为一名资深悲观者,读这本书很轻松,本书没有说悲观是多么不好的事情,只是反复强调:我们可以习得乐观。

  本书是给父母的书,但我认为它适用于每个想要自我成长的人。读的时候,角色代入,我就是自己的父母。

  这不是鸡汤,没有空洞的鼓吹。对照自己的经历,边读边思考,很有意思

  长久以来,我并不了解自己,养成了对很多事情感到无所谓习惯,并不自知。读到“解释风格”这个概念,想到了自己对一件事发生时的解释风格,大多有着悲观的痕迹,“是我太笨太懒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办法改变”,“在朋友的眼里,我肯定是个糟糕的人”,“我永远都没办法与他好好相处”,“那些人天生很棒,我就只能羡慕,我不配拥有美好”“他们肯定讨厌我,不,他们根本都不在乎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好像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一度令我感到绝望抑郁。接着就和Martin一起反驳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解释风格有重要的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某件事情发生,你认为这是偶尔发生还是一直发生?你是否认为该事件只影响特定事件,还是会波及到很多事件?是个人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我习惯于认为发生的原因是一直存在的,波及范围的,个人难以改变的。这就加深我的无力感,导致做很多事情都很无所谓,认定了做事只是垂死挣扎,对改变不抱太大希望,相信一辈子就这样了。

  书中有很多小孩子的信念很刺激我。他们固执地认为就是自己的错,性格的错,一件事的发生会导致很多灾难的发生,这些不好的事会一直伴随。读到这,我特别难受,满脑子都是“孩子,不是这样的,不要这样苛责自己,不是你的错”的想法。而后发现,我如他们一般固执己见,对事情有着很多错误解释。而后引导自己,把对事件的想法清晰地罗列出来,发现,自己的诸多解释很快能被推翻。那些伴随我二十多个年头的想法,有源头,家庭,性格,教育……但都是次要了,重要的是我接触了“习得乐观”。

  在乐观的A(不好的事)B(信念)C(结果)法则上,Martin增加了D(反驳)和E(激发),我喜欢一个描述原则:不带评价地描述客观事实。这个原则逼我去看清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拖着走,这就避免了陷在自己营造的悲观氛围里。以前常常这么做。

  “不要盲目接受对自己的侮辱”,于我而言,这本书完全是在教我如何保护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七):乐观是可习得的

  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朋友,比较擅长自我否定。比如,你们一同去打羽毛球,你的球技还可以,你朋友可能稍微逊色一点。打着打着几局下来,你朋友总是输球,他心里就开始郁闷起来,可能还会抱怨起自己,怎么这么笨,连羽毛球都打不好,什么事都做不好。当你好心地想要告诉他,应该如何改进时,他却又表现得很不耐烦,一个劲地说不行的,自己就是打不好的,天生没有运动细胞的。结果是变得越来越郁闷,心思都转移到郁闷上,而不是思考怎样提高球技。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人。当然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的反应: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运动禀赋是天生的,我的抑郁气质也是天生的,是不可改变的。不知从哪里习得的观念,但这么多年确实从未怀疑过它的真实性。直到今年看了一些关于思维方面的书。

  前一段时间看了《麦肯锡精英思考法》一书里有提到,从作为起因的事件到作为结果的情绪和行动中间有一个转瞬即逝的思维方式。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提到这思维方式有两种表现形式: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成长型思维方式。而造成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原因,应该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解释风格”。什么是解释风格?这是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的关键点之一。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的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给父母和老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改变孩子消极思维方式的方法。当然想要培养出乐观的孩子来,首先自己要有乐观的态度。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培养孩子的书籍,也同样是每一位家长自我成长的书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我修行。

  通常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在压力之下更容易得癌症,因为无助的动物有不良的免疫系统,无法抵抗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似乎说明了情绪问题会加重生理疾病。但是消极情绪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有经历过失败的沮丧,才能更好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关键是处理消极情绪的“解释风格”是怎样的。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三个象限:永久性(或暂时性)、普遍性(或特定的)与个人化(或非个人的)。

  如上文提到的例子,你朋友对自己总是输球这一事件的解释是永久性的(觉得自己天生是打不好球的);是普遍性的(觉得自己太笨了,不仅球打不好,其他的所有事情都做不好);是个人化的(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有了这样的解释风格,导致他心情很郁闷,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还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作为比较乐观的人,是怎么认为的呢?一定会觉得打球输了有什么关系,多练习练习就会改进啊?觉得打球打不好,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太可笑了吧?作者说,我们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很容易就会想到反驳的观点。但却不会反驳自己脑子里出现的念头。这需要我们学会“捕捉思维”。即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这项技能被称为“捕捉思维”。这是乐观的第一个技能。

  乐观的第二个技能就是,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仔细回想下,自己的这些念头想法是否正确。

  乐观的第三个技能是,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打球打不好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是只是我的球技比较差,但是我的耐力很好,可以跳绳跳1000次!

  乐观的第四个技能是,化解灾难性的思维。打羽毛球打不好,并不会让我很丢人,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不幸,只要多加练习就好了。

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与阿伦·贝克(Aaron Beck)共同建立了认知治疗,发展了“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不好的事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件,例如不愉快的假期、与要好的朋友吵架、心爱的人离去等。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与行为。时常,看起来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动地产生后果。但是埃利斯认为想法——B(beliefs),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后果。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ABCDE 模式。

我现在在ABC模式中增加两个因素,就是D和E。D(disputation)代表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就是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

  仍然是打球的例子。

  反驳:自己是不是夸大了打球的重要性了?打球打不好就能代表自己很笨吗?自己没有感觉到有不笨的时候吗?比如玩脑筋急转弯时,脑子转的也很快啊!

  激发:嗯,感觉心情好多了,应该放更多的心思在如何改进球技上,而不是郁闷上。而且运动类的项目其实是可以后天练习的。即使是再有天赋的人,也还是需要大量练习的。

  运用以上的方法,乐观是可以习得的。当然不是空喊几句口号就会得到的。正如作者所说,习得性乐观不是从未经证实的积极想法中而来,而是从“非负面”思维的力量中而来。更多时候,不是真的能力不行,而是自己所持有的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负面思维把自己束缚住了。沉浸于负面思维和抑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而忽略了寻求解决办法的可能性。这是我从本书学到的很重要的点。

  虽然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乐观的书,但我觉得它更是一本书适合于任何需要自我成长自我修炼的人的一本书。随着抑郁症越来越发展迅猛,而且越来越低龄化,我们每个人不仅要自己学会用乐观的思维面对生活,也要能用习得的乐观帮助别人找到乐观的生活。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八):别让“丧文化”影响下一代

  前不久有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奇迹男孩》,小男孩奥吉先天面部缺陷,五年级前都是妈妈在家教他,五年级妈妈送他去读正常学校,经历了被嘲笑和被排斥,奥吉用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友谊和尊重,毕业典礼上我们注意到的不再是他特别的脸,取而代之的全是他乐观自信的小大人儿模样。

  还有一部经典电影——《阿甘正传》,阿甘从小智商不高,身姿也需要矫正,可他偏偏凭着一股傻乎乎的执着精神,成为了美式足球冠军、战争英雄、全国知名人物和捕虾船船长……每一次的执着都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幸运,人生就像一部传奇。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无论是奥吉还是阿甘,他们都有一位伟大的妈妈。两位妈妈带孩子超越了他们对容貌或智商的自卑,并且格外重视教育。让孩子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树立自信,变得乐观。纵然奥吉和阿甘有些特殊,但是,“乐观”从来不是陷入不幸的人才应具备的铠甲,而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应该有的一种处世精神,是获得一生幸福的能力。

  《教出乐观的孩子》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立了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的经典作品《教出乐观的孩子》是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罕见的开创性佳作,是广大儿童的父母与教师的必读书。

  塞里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带给我们四点启示:

  1. 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2. 积极的解释风格

  3. 让孩子学会反驳

  4. 搭建乐观的金字塔

  启示一. 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大多数人认为,乐观或悲观是天生的,张三说:“我天生是个乐天派”,李四说:“我从来都是个悲观主义者”,乐观或悲观似乎是可以将两类人截然区分开的标签。而且,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你正生活在一个悲观盛行的时代,有个新词随之产生——“丧文化”,越来越多人以“丧”自嘲——“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是绝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所谓“丧”就是自我评价低,对工作或生活前景不抱希望,不期待幸福。

  研究表明,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老师那得来的悲观性批评,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历。这其中,基因只占了%的比例。孩子的悲观,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他所接触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丢掉自己身上的“丧”,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具有掌控感的经历,教导孩子习得乐观的技巧。

  启示二. 积极的解释风格

  乐观不是天生的,乐观的基础也不在于励志口号或是对胜利的想象,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即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乐观养成的基础,它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塞里格曼提出,当孩子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重要维度需要考虑: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

  •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

  • 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 普遍的: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

  • 特定的: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 个人的:起因就是我;

  • 非个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是其他情况。

  悲观的孩子以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原因解释坏事,他们相信挫折或失败是不可改变的,并且会影响到他生活中的许多层面,相信造成挫折的唯一原因是自己。对失败的悲观解释会使孩子害怕去尝试,造成习得性无助。而乐观的孩子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不会让生活面目全非,而且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环境的、他人的,而非自己。乐观的解释让孩子更容易将失败视为挑战。

  好事降临时,乐观的孩子以永久性原因的方式来解释,他们将原因归为自身具有的特性与能力,比如努力工作或讨人喜欢,他们会用“总是”来形容好事的原因。悲观者将好事归因于过渡性原因,“我那时心情好”或“我这次努力练习”,他们对好事的解释限于“有时候”、“今天”或“这次”。相信成功是由永久性因素引起的孩子,下一次会更努力地去尝试;相信好事发生的原因只是暂时的孩子,即使成功了也可能放弃,因为他认为成功只是一次意外。

  孩子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乐观或悲观的风格,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和批评自己中得到。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请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所以,下次当我们又习惯性地唠叨孩子“看看你,笨死了,没一件事能做好,从来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时,不如过过脑子,就事论事地跟孩子讨论原因,避免给孩子贴上永久性和一无是处的标签。

  启示三. 让孩子学会反驳

  习得乐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乐观的解释风格解读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许多成人与儿童在受到他人指责时,都会自然地努力反驳,而一旦被自己指责,自己反驳自己的能力就很弱,因为我们坚信自己对自己的看法都是正确的。自我反驳可以揭示出你想法的不正确性,并向自己证明你的想法是夸大其词或是根本错误的。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就会出现得越来越少。

  塞里格曼利用ABC漫画教给孩子解释想法与感受之间的联系。 每一幅漫画都有三格:第一格是一项纯粹的坏事。第三格是人物的感受。让孩子形容发生在第一格的事件和为什么最后一格的人物会有某种感受;然后要他注意中间的一格。在中间那一格,人物的头顶上画了个对话框,告诉孩子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中间那格是最重要的一步。向他解释对自己讲的话会决定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和好朋友吵架或测验成绩很差,你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想法,每一种想法都会使你产生不同的感受。你可以将每种想法与这种想法会带给你的感受用线连起来。

  你与你的好朋友吵架。

  想法: 感受:

  我现在没有任何朋友了。 生气

  我的朋友故意对我很凶。 没事

  我们很快会和好,重新做朋友。 悲哀

  你的测验成绩很差。

  想法: 感受:

  我回家一定完蛋了。 无所谓

  我最近贪玩没有好好用功。 害怕

  下次我会更加努力,考得更好。 内疚

  ABC模式教孩子们看出每个问题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对自己所导致的问题应自己负责,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则不用责怪自己。

  启示四. 搭建乐观的金字塔

  孩子有了掌控感作发展的基础,有正面积极性作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就顺其自然地形成了。掌控感是说孩子对自己应对日常基本挑战的能力有信心,是搭建乐观金字塔的基础。掌控感是孩子切切实实对自己的表现满意。

  现今教育为了维护和提升孩子的自尊,格外努力使孩子“感觉满意”。家长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挫败感,一个劲儿地给孩子“虚伪”的赞扬。学校对考试成绩进行处理,排名时不显示姓名,只显示学号。实力才是自信的唯一来源,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教“表现满意”而直接教“感觉满意”。“表现满意”的最重要方法就是从无助变为掌控。

  “奇迹男孩”奥吉的妈妈在他入学前在家教他各门功课,奥吉第一次去学校就指出了嘲笑他的同学的拼读错误。科学课上奥吉用妈妈教的知识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让他交到了最好的朋友。奥吉的知识给了他一种切实的掌控感,有效缓解了容貌带来的自卑。奥吉对于自己容貌的困惑在妈妈那里也得到了积极解释,他的乐观还让他能够把不喜欢的环境想象成自己希望所在的样子,积极的解释风格也让他能选择原谅朋友,重获友谊。

  亚里士多德有个超越时空的观念: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所作所为分开的感受,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受,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除了正确的行动以外,快乐是无法从其他任何方式中得来的。

  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也不能取代雄心壮志或是正义感。但是,乐观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工具,当你教导孩子乐观,你就是教他认识自己,教他对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要消极地等待、接受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九):长成乐观的自己

  乐观的孩子能够教出来吗?

  老塞利格曼说可以。

  我也觉得可以,但我们两说的不是同一个“教”。

  铁匠干不了农夫的活,再好的镰刀总是想着用锤子的方法使。

  同理,一个悲观的父亲如何用老塞的理论教出一个乐观的孩子呢?我怕会适得其反。

  一个孩子当初的习得性无助难道不是部分父母老师想着让他乐观吗?没有父母老师想让孩子变成悲观的孩子。

  看来老塞利格曼书的家长老师是不是就教出了乐观的孩子呢?想来不是,要不然这本书必然成为圣经级别的东西。

  事实上,也许真理人人都可懂,但用真理做对事情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

  1、想让孩子乐观,请先让自己一起学习乐观,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大人都不听道理的,给孩子讲道理,没用。

  2、如果自己不乐观,也没有关系,千万别强迫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尊重他,理解他,支持他,放他自由成长,他就像生长的万物一样,天生是要长大、长高、要为自己活着使劲的。就是别强迫他,你怎么知道你所谓掰直在他的世界里不是掰弯呢?

  毕竟是书评:

  1、老塞利格曼的书买了5本,大概都是这个调调,理论单一,深度不够,看似操作性很强,实际上操作性也很强,只是这是一个悖论,如果按照这样统一的操作就能制造出乐观的人,那是怎样乐观的人呢?

  2、本质上是人本主义的精神,行动上是行为主义的做法,看似结合的好,实际上是两张皮。

  3、客观讲,在实际孩子教育中,他提供的那些细节性对话和表达方法,确实是更好的做法。如果父母们有这样的心情和境界和条件,不妨静下来,满下来,学习一下,是可以影响出更乐观的孩子。

  4、核心是,具体问题具体说,不要将具体问题在时间上永恒化——你“总是”......,你“永远”......;不要将具体问题在范围上扩大化——你“什么都”......,你“每一样都不”......;不要用具体问题的表现评价一个人的整体——“你......你......你......”,“你这个事情都做不好,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你是个坏孩子”。对,就是用情绪宣泄的方式以偏概全,我们这些大人不都是这样看待世界、别人和自己吗?何以教孩子?老塞利格曼说不要这样啦!

  5、比起卢梭、马斯洛和罗杰斯,在高度、宽度和深度上有极大的差距。

  6、但比起我们的砖家,那自然是大师了。

  总之,与其看砖家微信,听名家讲座,不如看老塞利格曼的书。

  嗯,还有四本没有看,继续。

  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乐观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具有积极心理学样子的人吧。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十):“建立小孩子乐观风格”的“金字塔模型”

  马丁·塞林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幸福课”的祖师爷,这本书是他老人家写的关于如何教养孩子的一本书,自然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写的。

  1、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消极情绪到底是不是与生俱来?说句实话,我自己都有点相信这个观点。但马丁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习得性无助”则彻底点醒了我。因为,无论消极情绪是否天生存在,但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你会“习得无助”。也就是说:“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这种不能自拔的悲观中解脱出来,但如何解脱?并不是佛祖讲的“此岸彼岸、涅槃寂静”,而是要从小培养,让孩子从小就有对各种问题汗状况的掌控感,“习得乐观”,而不是经常无助、难以适从、茫然无措。悲观会传染,会成为习惯,会影响一生。

  2、教养者的责任。

  我们一直强调人要有自尊,就连国家都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马滴。但自尊有两个方面:感觉满意、表现满意。

  “感觉满意”只是一种“信心”,有点类似对未来结果的盲目自信,但一旦除了问题这种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表现满意”则是一种对思维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的自信。教养者不能鼓励孩子盲目的“感觉满意”,而是要教导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

  但消极情绪本身也是有好处的,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在经历失败、无助、心情抑郁的过程中去采取行动,不断尝试直到成功。如此,他才能经历掌控感,获得“习得性乐观”。总之: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3、孩子到底乐观还是悲观?

  孩子越小,越难进行科学评估。但如果他能够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则基本上就不太会陷入悲观的未来中去。

  所谓的“解释风格”是人对问题及其原因的看法。如果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未经干预,会保留一辈子,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人看问题的方式总是保持一致的原因,而无论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让孩子学会乐观的解释风格。一个典型行为就是:对失败的乐观解释是将失败视为挑战,用行动来反映与制造希望为基础的;而悲观的解释则会让人陷入无助的状态……

  4、如何教导孩子“乐观”?

  首要的自然是让孩子学会“解释”,学会“乐观解释”。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

  (1)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or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2)普遍性:起因会影响很多情况or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3)个人化:起因就是我or是其他人或者其他情况。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会吸收教养者所讲的话,还会吸收讲话的方式。因此,要在孩子遇到问题、批评孩子时有意识地去训练他们的“解释风格”。

  还有就是要教会孩子反驳,但反驳并不是空洞的,不要盲目的接受对自己的侮辱,要后退一步,仔细想想,挖掘原因,做出改变。作者提出的ABCDE模式可以借鉴。

  A(adversity)、B(beliefs)、C(consequences)、D(disputation)、E(energization),要学会反驳悲观。

  有效反驳的四大基石:搜集证据、做出选择、化解灾难、开发反驳计划。

  教孩子反驳的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依据事实,必须是可被证实的。但育人先育己,所以父母们还是自己先联系好吧。

  最后,就是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不要苛求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己要示范有灵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和孩子一起练习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放慢脚步:停下来想想,用冷静思维思考问题,不要用暴躁思维;

  (2)摄取观点: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3)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的途径;

  (4)是否有效:如果解决方法无效,再试另一种。

  掌控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基础,正面积极的情绪是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作为最上层,这就是让孩子幸福一生的“乐观金字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