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7 05:0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疯狂》是一本由曼弗雷德•吕茨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读后感(一):写在译者去世的那天

  昨天,昨天的某一刻,某专业群里,突然有个同行说起来,有人去世。脑子里打了个激灵,遂小窗问。

  并不多余,很意外,去世的人我也认识,曾是我的译者,《疯狂》一书的合译者,也是中少社的编辑,刚三十岁。

  抑郁症自己选择离世。

  刚在八宝山进行葬礼

  不知道说什么,麻木地告诉责编听,小姑娘很震惊;说与那本书的设计师听,大叔激动地打来电话,絮絮叨叨了许久。

  我只是静静地开始翻这本和她有关的“老书”。

  这是一本我编辑生涯到最后也会留有印象的书。作者用闹笑的文笔,写下了从医几十年来,对精神疾病观感曾经我也犹豫,要不要把那种德式幽默用中文意译出来,再加重编辑加工成分——那样会毫不庄重,而且完全没有国内科普读者钟爱的翻译腔和阅读逼格”,吃力不讨好,而且肯定会挨骂不少。但鬼使神差地,我还是选择了冒险一试。

  因为就像序言里想表达的,人的幽默常常来自对苦难理解,我们总有一天会成熟到看见闹笑,也看见泪水

  作者深切同情这些“病人”,仿佛一位智者看着那些可爱脆弱灵魂;作者嘲讽那些正常人,他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有多么荒谬

  我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些朋友生命中离开我们,不是因为他们不美好,而是他们的灵魂太美好,太在意自己对世界的影响,不想把身上的尘土落在世间,用《疯狂》的作者的话说,就是“纯情得可爱”——可他们看不到,那些混蛋,或者说真正的怪物,却堂堂皇皇地行走在世上,从不自责。

  有时候我们看见了这些可爱的病人,想伸出手,却拽不住仅有的绳索;有时候我们看不见,他们就已经飘离了这个不太干净的世界。

  她叫赵雅晶。

  这位同行,她除了这本书,还翻译过许多本童书,还翻译过一本《微笑着走出抑郁症》——在她和抑郁症默默抗争的几年里。

  她的离开,和另一位她先一步离世的朋友有关,也许也有别的原因。翻译相关的书并没有让她找到武器,或者像别人说的:“不太专业的病人,看到外科医生手册,往往对号入座后更加惶恐”。

  可我心里又浮现尼采那句永恒咒语

  凝望深渊的人,深渊也在凝望你。

  时时警醒着吧。

  《疯狂》读后感(二):都市人,我们为什么浑身上下都是精神病

  现在这年头,越来越不敢看书了。看了中医养生,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毛病;看了食品安全,觉得啥东西都有毒连白开水都不敢喝了;看了《直面内心恐惧》,觉得自己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简直四枪全中,能去做这本书的代言了……这回看了《疯狂》,又立马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精神病。

  每个人心灵都是一朵蓓蕾,用好听的话说是花苞裙,用难听的话说是象牙塔。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维持心理微妙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与生俱来力量摧毁了,就会走向“非正常”。

  郭德纲说,这年头,没点儿怪癖,你都不好意思上街。不知什么时候起,抑郁症总是和名人有点联系,躁狂症总和艺术家纠缠不清,焦虑症成了高收入人群的代言语,“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文艺青年们和屌丝们做区分利器

  曼弗雷德这个古怪的德国老爷爷说,塞翁发疯,焉知非福。他本意想说精神疾病不是洪水猛兽,也可以成为人惊险深刻旅程之一。然而在这个越来越不安社会,就像书的勒口中写的,真疯子院墙内画圈圈,假疯子在院墙外装13。不知从何时起,精神疾病 = 打人不犯法 = 我烦的时候别理我 = 犯了错不是我的错 = 需要关心要人爱,否则就是蔑视人道主义践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得个精神病有这么多好处,难怪院墙外的假疯子们,使劲地证明自己疯了。然后这个叫曼弗雷德的白大褂老爷爷在诊所里差点被气得骂娘,他告诉这位实施家暴的丈夫,“独断专行地通过肌肉系统挥动右臂,然后有意识地落在妻子脸上,这只能是打人的丈夫的责任,不能怪到无辜的5-羟色胺头上。”

  不知真的是因为世界太残酷,还是人性进化得越来越娇贵?诊所里的曼弗雷德也纳闷,要知道,不是失恋后都会得“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不是您的爱车被刮蹭了一下就叫“心灵的创伤”,也不是所有睡不着觉或者不爽的回忆标志着“精神损害”……于是曼弗雷德老爷爷略带戏谑地说,我们又一次看到,“正常人”才是问题所在——他们不停地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小题大做,占用了真正患者的就诊机会

  而另一方面,那些比真疯子危害更大的人,却没有一所精神病院可以收纳——因为他们被医学检测为“完全正常”。这些正常人中,一部分比躁狂病人更躁狂:发动了战争,研制了恐怖主义,给地球创造了“伦敦雾”、“北京咳”等多种天气现象;而一部分比阿尔茨海默氏症更麻木,麻木地跟风骂街、麻木地在人群中拍着巴掌、麻木地当着人群中沉默的大多数……然后麻木地被拉去相亲、结婚、生子,再去繁衍麻木地下一代

  奥尔德斯•赫胥黎曾警告过“医学的危险”——“医学的进步,已经到了找不到健康人的程度了。”曼弗雷德说,这个危险迟早会出现“精神病学版本”。而是不是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危险也会出现都市版本?

  在小说《第22条军规》里,约塞连上尉因恐惧执行飞行任务而想佯装精神病人,但却被告知:按照所谓的“第22条军规”,只有精神病人才可免于飞行,可是同时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如果本人一旦提出申请,则证明您并未精神失常,因为“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结果”。

  是的,一个精神病人永远不会说自己得了精神病,就好像醉酒的人永远说自己“没醉”一样

  《疯狂》读后感(三):为何我们习惯成天抱怨,却没有出走的勇气

  你在开始看《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呲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疯狂》的全书,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其实你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全书,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疯狂》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全书,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哪里,忽然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疯狂》,默默地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悲哀无奈,那么恭喜你,你看懂你三层了。

  原本只是想凑个热闹,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自己。林清玄说,爱,是我们一生追求。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温柔

  ——题记

  一、习惯成天抱怨,却没有出走的勇气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读者,我是抱着“看看疯子们都在想些什么”这种凑热闹的心态,开始了对这本版权书的关注。书读至第一遍,我像是在看周星星喜剧,对着电脑屏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旁边的同事以为身边真的坐了个神经病……想来也许只有德国作者,才能用如此高级黑的手法,将精神病学,这个实质略显枯燥高深领域,讲得专业而不失有趣

  然而随着细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深夜翻至“终曲”这一章,抬头竟然满眼泪花。像是一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处处流光溢彩,处处奇特古怪,然而醒来却发现只有四个字——悲辛无限。

  一个享有盛誉的精神科主任医师,花了32年时间,和精神病院里那些形形色色的疯子打交道。还记得那个院墙内的世界吗?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有让人着迷的经历……他们是“非正常人”,却是如此真实地绽放过,而院墙外的我们呢?有多少未曾老去的生命,连尝试着绽放都没有过。

  我们把那些“真实而奇异的人”关进精神病院,而院外的我们,带着自诩“正常”的徽章,却对任何疯狂的事情都已成习惯。我们的身边没有院墙,从北京到开罗只需要一张12小时普通机票。然而,我们的灵魂却和院墙内的疯子没什么两样,习惯了每天按照别人制定好的时间表生活,习惯了这些规则道德边边角角的束缚,习惯了成天抱怨却没有出走的勇气。

  二、庸庸碌碌到死都不会再想起

  每天正常吃饭、正常上班、正常跟风骂街、到了岁数正常地被拉去相亲,然后正常结婚生子……我们正常到,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很正常。年轻时,我们心里也有个声音,极力呐喊着却始终被我们忽略,直到最后消失不见。我们终于都成熟了。头破血流后,融入社会开始了正常生活,庸庸碌碌直到老死都不会再想起。

  你看见那些尚还年轻的人了吗?还未老去却已经习惯了回忆。“敢不敢说,我一定与众不同”,几乎是一个世纪之前的模糊回忆。

  三、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

  我们都还未老去,却在“正常”中习惯了沉溺。当人们脸上的面具越来越华美,恐惧就像一种疾病般流行开来,无人幸免。那些思维和我们不一样的人,那些言行和我们不对路的人,那些形单影只离奇古怪的人……我们建立了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协会,却无处安放那么多流浪的灵魂。

  他们不是变态,只是暂时或终身脱离“正常”生活;他们不是避之不及的“瘟神”,只是言行思维“和我们不一样”。或者不应该用“他们”这个词儿,应该用“我们”——谁敢打包票,这辈子不和精神疾病扯上半毛钱关系呢?

  一切都是这么矛盾。从混沌初开后就未明朗过。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那为什么忙着忙着。我们却忘了人性的初衷

  而这些文字心跳,带给我们的东西也不该如此稀薄。除了安慰迷恋,也许还有一份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还有一份我们与生俱来,却渐渐遗忘的美好。

  《疯狂》读后感(四):上帝偶尔拧错的螺丝 ——评《疯狂》

  这本《疯狂》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面视镜,让所有当初没被拧错螺丝的正常人都有可能了解一个异类的世界。当你从视镜中了解他们内心的可爱与痛苦,你就会知道这些“病患”有多需要善意的关注,有多需要秩序的重建。

  ——题记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偶尔会拧错一个螺丝,不知是福是祸。有些家伙外表正常,内心却拥有比常人蜿蜒曲折的多的海岸线。他们躁狂、抑郁、强迫、甚至人格分裂,这使他们的感受丰富,或者更有能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大几率遭遇海啸风暴

  这些家伙的心内被上帝置入一只猛虎,但是却未有相匹配森林,所以一生都在牢笼或者肆虐间颠簸,非凡的速度让他们一次次的往返于天上地下,却刹不住车,留不得人间。能量若找到合适通道排泄,就是灵性掌声的创造,而一旦淤积膨胀,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灾难

  嗯对了,对于这些家伙,在人类的医学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上有一个专门收纳他们的地方,叫“精神病院”。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习惯称他们为“疯子”。

  曼弗雷德,一个在专业研究了32年“疯子”的精神科博士,一个严肃细腻的50后德国老头儿,用他那嬉笑怒骂笔触,带我们走进了他的精神病院,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一群可爱、奇异、独特、充满幻想多姿多彩的臣民——抑郁症患者美丽哀愁、躁狂症患者的勃勃生机、谵妄症患者灵动故事,成瘾症患者温情面纱……

  在精神病院的院墙内,我们把他们的故事当成“谈资”,和保护流浪猫、流浪狗并列被视为“人道主义”。在院墙外,他们又被我们视为“瘟神”,一旦发现,我们一定要连哄带骗地把他们打入精神病院。就像是《大闹天空》中的玉皇大帝,定要把这些妖孽永远压入五指山,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我们并非无情,只是生怕这些家伙会发起疯来拿菜刀把我们当萝卜剁了,或者在早高峰的时候把我们推下地铁,然后瞪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就是当时不高兴”。

  理性学家告诉我们,“病人”是特别不适合于国家机器这种管治模式下生活的群体,因为他们跟不上“速度”的秩序。然而实质上,他们只是生活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里,礼貌拒绝了周围人“同化”他们的要求,也不把自己的秘密强加给其他任何一个人。他们不想被弄得整齐划一,他们允许自己有疯狂的念头,想冲破僵化的惯例习俗

  于是,我们看到他们行走在牛马之中像猛虎,行走在狮虎之中像恐龙,总之与周遭的秩序不相融洽,所以为群体视作病患。

  “正是他们的多面性,让这个接近冰点的社会保持了人性的温度。有精神疾患的人是脱俗的,他们不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样平庸,对他们而言,一切非人性的东西都是陌生的。”

  “假如跨越了“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屏障,就会看到院墙里那个可爱又多彩的世界,它无序却充满想象,让人震惊却无比真实,痛苦却不似正常人的世界那般冷漠。”

  然而在最后,所谓“他们”,其实也就是放大镜下面的我们,奔波在人世间的我们,哪一个的体内没有奔涌的感情和能量?只是我们的螺丝尚紧,欢喜悲痛,还在安全的圈圈以内罢了。

  但谁又能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正在工作中的螺丝后天错位,“嘎嘣”一声脆响之后,自己也成了精神病呢?

  《疯狂》读后感(五):纯爷们儿的精神病科普

  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我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书的封面写着一句:你活的越正常越有病。受到无比安慰的我,立马对这本书产生了好感。

  这是我看过所有译制作品中翻译得最接地气的一部作品,在保留精髓的同时,毫无国外非小说类作品晦涩难懂的地方,所有例子居然也很本土化地说出来了,所以我看的非常快。

  《疯狂》这本书,从学术上来说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精神病,什么抑郁症,狂躁症,暴食症,精神分裂,其实大家也不陌生了。如果有读者想要更清楚地走近精神病的世界,那么推荐看一些研究病人的著作,比如说多重人格,就去看看《24个比利》。除了介绍各种病情,里面还给大家讲述了不同的疗法,纠正了许多大众的偏见,比如说对药物疗法普遍的心理抵触。

  全书的开头和结尾,让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精神病的科普,更多的表达了作者,作为行医30年的主任医师,对病人,对正常人,对人性包容的态度。

  最后送上这位自称纯爷们儿,也是个疯狂的家伙的话:精神不是用来研究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