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10篇

2017-11-12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10篇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是一本由[加]彼得·佛伦斯基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一):黑暗料理:平静之下的暗潮风涌

一直超迷犯罪题材的作品,不论小说,还是影视,特别是对连环凶杀案有着一种固执的钟情。但是我个人有个偏好,看影视作品时,我钟情的不是被描述如神人一样的辣手神探,大概是和创作者的视角,我更倾心于看到罪犯的犯罪经过,醉心他们的完美布局与步步算计,喜欢跟着剧情窥探他们的犯罪动机和心理状态。而看小说则刚好相反,出于限制,很多犯罪细节都不被详实,这时神探们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无疑是不二亮点,个中魅力真的没法抵挡。
所以捧起《理智向左,疯狂向右》我可不管当时正是上班时间,就迫切阅读起来。书不太厚,但我还是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星期,决不是说书的质量不好,本书绝对是近期为数不多的精品中的精品,它将后现代的那些最闻名最典型的一个个连环杀手浓缩再现。有天我跟编辑说:“这书看的我很纠结。”是的,整本书看下来,除了纠结,无以复加。这样的阅读感受这么多年只曾有过一次,当时看的是《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虽然时过境迁相信看过的人都对里面的几十个高智商神经病者特别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自然这样精彩无伦的书自捧起就舍不得放下,可是阅读开始的时候没怎么发觉,一口气到三四十来页的时候你会感觉明显压抑得慌,读的越多就越心惊,在那些隐蔽的疯癫之下你分不清什么是真是假、是正常是疯痴,几近崩溃。可纵然如此,这书都是不忍舍离,读读停停,拿起又放下,好不酒心痴迷。谁要是能一口气读完,我真心给他一个大大的赞许。而这本《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不仅书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连阅读感受也如出一辙。我倒想知道究竟看过本书的人,都有谁和我一样一度怀疑身边就潜藏着有这黑暗面的连环杀手?
书里说:“你可能已经是一个连环杀手的幸存者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电影院里,饭店里,坐在你身边的可能就是连环杀手;街道上,汽车旁,擦身而过的可能就是连环杀手。某个接近你的人——你是否还记得一个陌生人让你帮忙搬行李、照看小狗?某个人被你发现后立刻躲进路边店里?一对友善的夫妇好心让你搭车——他们看上去很普通……”
多么让人心惊胆寒,又醍醐酩酊一针见血啊。在我们的理解里哪个连环杀手不是被描述成卑劣的恶魔、天生的怪胎,他们疯狂犯罪仿佛昭示了他们已经被社会所不能容忍,甚至有种见光即死的错觉。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象着他们就该生活在旮旯肮脏的暗角,私以为他们的样子要不胡子拉渣邋遢糟糕不堪,要不丑不忍睹或冷血狂妄残暴
然而事实却是恰恰相反。你难以想象英俊潇洒、体格健壮、谈吐优雅、和蔼可亲、富有同情心深受大家欢迎喜爱的泰德·邦迪会是个恋尸癖,6个月里连续杀害20多个20岁的年轻女子?也不曾想过待人有礼、有风度、深受打击喜爱、被评为最可能成功的赫伯特·威廉姆·葛林会犯下13宗谋杀的“死亡之歌”的始作者;更遑论想过外表整洁、斯文有礼、有一双明亮大眼睛、聪明有魅力、还经常跑去警察局和警官讨论工作案件询问调查进度的彼得·伍德科克,竟然杀害了十几个花季少年……本来这些连环杀手在我们认知里就如同群魔乱舞,悚人听闻,听着他们的故事就足以让每个人倒抽冷气,遑论他们可能就这么鲜活地真实地存在生活当中,戴着平静表象,实际暗潮风涌。
当然书中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些经典案例,其中还追溯连环杀手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教育情况、犯罪习性、选择被杀对象等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对从婴儿到连环杀手的形成经过与因素都做了深入探讨和延伸、总结:根据FBI的研究,66%的连环杀手的母亲很专横、44%的和母亲关系不好、72%的和父亲关系不好、50%的罪犯父母有犯罪记录、53%的家庭有精神病史、74%受过精神虐待、42%遭受过身体虐待、69%的有酗酒历史、82%的有强迫性手淫行为、81%的连环杀手在青少年时期都是色情文学的读者等等,深度剖析连环杀手的反常行为和形成的经过。
你中招了吗?
当然这些数据也不一而论。因为连环杀手的个性就像是生物化学、成长环境、社会氛围调成的复杂鸡尾酒,没有现成的公式。有些受过外伤的孩子通过自嘲式的表演成了伟大的喜剧演员;有些奇思妙想的孩子成了作家;有些喜欢幻想画面的孩子成了画家;有些成了建筑师、商人、政客、将军。
所以文中提出人们对心理侧写当作破案实证必然是有偏差存疑,其实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的最强大脑也理解不了他们疯狂变态的行为,何况调查员不过是通过案发现场、甚至是第二、第三、第四案发现场的微末线索进行取证、拼凑、分析、锁定。而且FBI只采访了36个性谋杀犯就建立了这个体系,而且其中还不少不是连环杀手,心理侧写,说白了也不过是试图接近真相的核心,而不是真正的真相。从这方面看,存在误差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作为一本犯罪心理学读物,无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以及专业性如同黑暗料理,散发着魑魅魍魉的诱惑,完全满足个人的重口味,真心觉得值得一读。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二):情感的转化

                           情感的转化
                           烧炉子的少女/评《理智向左,疯狂向右》
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心里就曾有个疑问,何谓天才?何谓疯子?如何定义?由谁来定义?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观,只是大多数的我们的世界观很类似,或者是有个共同的背景,所以我们就成了一类人。那些世界观背景和我们不同的人,在自己有属于自己的完美世界观的人,那所占的少数人于是成了我们眼中的异类。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连环杀手的心理又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也是因为观念的不同亦或者思想的分歧?可是仔细一看这本书,才发现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无疑连环杀手的世界观背景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是在我们相同的世界观下扭曲的一部分人。我一点都不怀疑连环杀手的智商,平凡的人杀个鸡都是困难的,再厉害点的杀个人都在背负一辈子的罪恶感,可是连环杀手没有,他们没有这么罪恶感,反而在这一系列的杀人活动中享受快感,而且还能得逞这么多次,这样的人的智商和情商绝对超出一般人。
可是人心本善,谁也不是生来就会杀人,那他们到底是如何转化到连环杀手的呢?这个确实难以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达到和我们相背驰的另一种极端状态。
在我看来这是他们情感的一种转化。他们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天赋,却又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尤其是心理的缺陷,造成他们容易失控去杀人。他们当中不乏大量的社会成功人士,大多有着高学历,高工资的工作,甚至可以竞选州长竞选总统,仕途完美,可是成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自信,或者高度的自信经不得一点外界的刺激,亦或者他们也曾在经历着社会的不公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于是慢慢的脆弱的心逐渐扭曲扭曲,靠着杀人带来的快感使自己强大。得不到的公平待遇之下是疯狂报复社会的行为。一切在我看来,这些高智商的人无疑是在用粗劣的行动向社会宣起挑战,无非是找到一个属于只有自己能操控的心理世界。
但是,为什么他们能连续得手,那些上当的陌生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被欺骗诱引呢?陌生中大多数是弱者,妇孺,儿童,还有那有着丁点智商的大学生们。也许,我们作为连环杀手的陌生人,都应该学会的也是怎么样更好的识别他人,更好的保护自己。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三):不爱鸡汤,只爱血浆

不爱鸡汤,只爱血浆
小清新与重口味的战争由来已久,在豆瓣这个平台,小清新无疑是占了上风的,无论是图书,还是音乐或电影,得分最高、最受欢迎的都是小清新类别。不过喜欢重口味的也大有人在,电影里cult血浆片爱好者有一大把,喜欢看这种书的也有不少。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就是一本非常重口的书,这名字略微山寨了点,内容却是很扎实的。写连环杀手自然血浆横飞,变态横行,书里面几十个变态的案例看得我头皮发麻,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切勿在饭前或睡前阅读,否则容易食欲不振失眠
书一开始,直接就写作者遇到的俩连环杀手。一个是在廉价旅馆电梯中遇到的理查德•科廷厄姆,相遇时这个凶手正背着一袋子残肢出来,还碰了作者以下,不过作者不认识他,所以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人很古怪。另一个是在前苏联遇到的“红色开膛手”安德烈•奇卡提洛,这个以少年为目标的家伙共杀了53人(定罪人数,实际更多),而作者偶然在街头采访了他,事后才发现那是个杀人狂。这两次遭遇让作者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会两次遭遇杀人魔?是不是还遇到过其他凶手,只是自己没意识到?
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作者一头扎进了连环杀手的汪洋大海,由于他是研究犯罪学的,所以凭借关系在美国和加拿大警局调阅了大量案宗,并赶到欧洲查阅了大量历史记录,进而将历史和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写出了这本独一无二的犯罪心理学著作。
现在,我们在新闻上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连环谋杀案,似乎连环杀手的数量越来越多,变态越来越猖獗,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还要看数据。由于古代没人统计连环杀手的数量,而近现代以来统计方法才逐渐成形,所以从数据看,也的确是递增的,但现在无法明确这是统计方法还是实际数量造成的。不过,连环杀手的确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则要拜好莱坞所赐。一大批重口味的电影和侦探剧让这个绝对人数很少的群体成了超过艺术载体最乐意表现的主题,这其实是因为人们爱上了连环杀手,他们是文化的异类、心理的怪胎,更是反社会、反传统的英雄,无论是《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还是《美国精神病人》或者《惊魂记》,他们都基于真实案件改变,但在艺术家的书中,他们的角色之丰富迷人让人叹为观止。但真实的连环杀手又是啥样子的呢?看书中的几个案例吧:
我小时候看格林童话中的《蓝胡子》,就觉得很怪异,在本书中意外找到了答案,原来蓝胡子真有其人,他是法国15世纪的将军,曾和圣女贞德并肩作战,之后成了封疆大吏,荣宠一时,但他是个恋童癖,搜罗了大量男童,在城堡里淫虐无度,据称杀死了几百个孩子。但他同时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为了能够在最终审判日复活,他要求先下葬再火化,死前的遗言是:“无论多大的罪孽,上帝都可以宽恕。”
女吸血鬼伊丽莎白•巴托丽,也是童话的原型,她相信少女的鲜血可以让自己永葆青春,因而杀了大量女仆饮血。在文化研究中,吸血鬼传说可能就起源于此,很多传说有可能是连环杀手的另类解释,毕竟当时还没有变态心理学这门学科。
当代最著名的连环杀手是泰德•邦迪,他之所以臭名远扬,一是因为他杀人众多、持续时间很长,另一原因是他看起来非常正常。他大学毕业,智商很高,做过义工,后投身政界,在州长竞选办公室工作,并是州长的私人司机,是众多政客的座上宾,长得也很帅。他共杀了17人,基本都是女大学生类别。他很聪明,曾两次在警察看管下逃脱;他很有魅力,入狱后还有无数女性为之倾倒,并在庭审时和一个女粉丝结了婚。
但另一个人更符合我们对连环杀手的想象:理查德•拉米雷斯,他是撒旦崇拜者,十几岁开始吸毒,一无所长,只好做流浪汉,杀了几十人。
在连环杀手的国度里,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大多数连环杀手在和异性交往时都有障碍,即便是很帅的泰德•邦迪也处理不好和女人的关系,很多连环杀手更是直接存在性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理扭曲。弗洛伊德说,一切都与性相关,看来所言不虚啊。
看这本书,很明显地感觉到连环杀手有两种形象,一种是艺术形象,一种是真是形象,二者互相参照、互相渗透。在艺术形象中,既有汉尼拔这样的绅士型杀手,也有野牛比尔那样的变态魔头,而在现实中,既有泰德•邦迪、哈佛炸弹客这样的智慧博士,也有从小吸毒的坏孩子,你很难给他们总结出一套程序来。要说童年不幸福的人更容易成为变态,那么也有很多历经艰辛而终成大器的杰出人物,要说社会影响了他们,却无法解释为何千百万人中只有他们成为变态。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远非心理学、社会学、道德、法律所能简单涵盖。
连环杀手之中,有富商巨贾,有街头流浪汉,有品学兼优的未来之星,有从小就坏事做尽的混小子,有气焰嚣张的恶煞,也有文弱男子。但从3000年的历史来看,却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连环杀手的社会阶层越来越低了。说起来也很简单,在古代,一个穷人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找口饭吃,因而连环谋杀这种优雅而缜密的“工作”只有贵族才有闲情逸致干,所以蓝胡子、开膛手杰克都是吃饱了没事干、尽情开发变态基因的贵族男子。而到了现代,吃饭问题解决后,饱暖思淫欲,而家庭环境、心理干预机制却还没有配套,所以让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走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
连环杀手是变态吗,当然是的,但“其中自有一套逻辑”。看过这本书,再看各种影视剧,你会发现很多连环杀手的设定根本就是错误的,而那些警察煞有介事地胡乱分析,更是笑掉大牙,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看书的副作用呢?——此后少了多少看剧的乐趣啊。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四):粗鲁总比死亡好

那时候我还在做交换生。跟室友两个人有时间就会出门晃晃浏览当地的景点。
我们住在金门公园附近。有天是公园的音乐节,热热闹闹,声音震天响,我们在家也待不下去就去那里晃晃。
兜了一圈没有很大的兴致而且我俩还没到买啤酒的年龄,就准备往回走。在公园外面遇上一个小哥,当地人。鉴于我室友是个特别爱笑爱热闹的姑娘,我们就莫名其妙跟人家聊上了。
聊的过程中小哥就说啊他有好多中国人朋友,有机会可以下次再和我们约出来,带我们去买买衣服逛逛街什么的【说实话我对这一句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当时感觉怪怪的。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就分别回家了。小哥还默默要了我室友的facebook账号。没两天小哥就打电话给室友约我们周末出门。他说他带上了一个朋友,可以四个人一起吃饭,他们会开一辆车来。
认得我的人都知道其实我很害羞估计就是有那种社交恐惧症,所以临出门之前我就很不情愿,但是绝不可能让我室友一个人去况且她那时候还不到17岁= =
我们俩个临出门前实在是有些不想,毕竟还觉着有些人生地不熟。但是脸皮非常之薄,所以怎么也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房东是个台湾老太太。就是那种会闲的没事跑来跟我们聊聊说,你们平时要记得拉窗帘啊什么琐碎事的人。
在我们要出门前遇上她在收拾院子。我们略含怨念地聊了两句,房东太太大惊失色,把院门一关,“我要好好跟你们聊一下”。
那时候我的最爱是在当地的图书馆里翻晋江小言所以几乎是全无戒备心甚至是连环杀手的概念。房东太太估计也是着急了,抢着说了几点。“他为什么不约你们在公共场所?为什么还开着车来这里地铁这么方便?”
反正被她说得很怕我们就顺利成章没出去,虽然我们被小哥用facebook很不客气地教训了一通……
慢着先让我吐个槽。《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这本书的作者居然号称自己是历史学家,观点结论什么来的有些太轻率了。我感觉这个更像是纪实小说,翻了大半最大的感觉是要把书藏住别让我爹看见,主要是受害者收到的惨无人道的遭遇都被详细地描述出来,被他看到我看着书估计要被臭骂的……
然后就想起了这件旧事。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遇上的究竟是一番好意想要帮助我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的好心人,还是想要double date心怀不轨的陌生人。
虽然在情人节前夕且让我怒骂下长这么大唯一一次可能的date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来了又走了。我还是很庆幸,至少我以后还能有遇上很棒的date的机会。而不会像那些书里描写的姑娘们一样,因为不够小心,又或是比较热心,离开朋友小许,便永远地告别了正常的世界。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五):连环变态杀手的养成

这本书的作者连续两次与世界著名的连环变态杀手擦肩而过,这个概率已经可以和中乐透头奖相提并论了!当然,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作者才开始对连环变态杀手产生兴趣,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造就了他们变态扭曲的心理,可以说这真的是文学史上最具说服力的写作契机了。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的记录,走进这些杀手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了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重口味的惨剧再次发生!
你知道吗,很多的连环变态杀手就是我们生活中普通到完全正常的普通人,有一些,甚至是邻里朋友人眼中的精英人士。在现代之前,大家都认为连环变态杀手都是一些精神不正常的人,他们往往被描述成像怪物一样存在,就差没有三个头六条手臂。但是,到了现代,大家发现他们完全想错了,“怪物”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和我们吃一样的早餐,一样上班,一样有普通的生活,唯一的不同就是心中的变态人格。芝加哥的一名中年男子是一名成功的建筑承包商,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但是他却残忍地杀害了33条人命,令人震惊!说不定臭名昭著的“开膛手杰克”也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看完这本书,我总结出连环杀手杀人的理由大多与性有关。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原话是不是这么说,我也忘记了,反正就是强调了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当然,性是人类的动物本能,但是为什么连环杀手十个中有九个会和性有关系呢?当然作者有他的理解,在这里我也提一下自己的拙见,我认为正是因为连环杀手的人格是有缺陷的,不能说他们没有理性,因为他们在一些方面比正常人还要理性,只能说他们缺少了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正常人用来控制自己的一种强制结束的开关。因为性是人类的第一本能,所以这种开关对其尤为重要,每个人都会性幻想,但是有了这种机制的存在,性才能得以被暂时压制,虽然也有很多正常人也压不住,但毕竟心里的机制还是知道这是错的。但这和连环变态杀手的机制缺失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杀手们没有抑制自己的性幻想,而只是一味地任其膨胀,这才会有了最后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惨案,而且他们不认为这是错的,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点。
变态人格可以被被治愈吗?作者说了变态人格不是精神病,他们不属于任何精神病的案例分析因素,被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雷米写的悬疑推理小说《心理罪》,里面也提到了本书中的心理侧写,根据案发现场的一系列蛛丝马迹对犯罪者进行包括外貌、身体条件、心理状态甚至是神情的推理描述。可怕的现场昭示着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杀人犯,他们已经把杀人当成快乐的源泉,就像吸毒一样上瘾,这些连环杀手们的变态人格可能只有到死的那一刻才会消亡。
对于连环杀手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不幸的童年或者不幸的成长环境造成的,有说是滥用药物造成的,有说是天生的大脑生理缺陷造成的,我看过日本恐怖小说作家贵志佑介写的《黑屋吊影》,里面的女主角是天生的变态人格,或许,真的是上天在造人的过程中打了一个瞌睡,少装了一个零件,不管什么原因,我只希望这样的事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能够避免的,我们就要尽一切可能去组织变态人格的萌芽。
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一下作者的在最后列出的一些逃离魔掌的方法,哪怕不是遇到连环杀手,哪怕遇到的只是普通的犯罪者,我们多了解一点,也就多了一分逃生的可能。说句夸张的话,拥有变态人格的人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甚至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恋人。当然,更可能你的身边都是好人,变态杀手和你唯一的交集就是你在电影或书中看到他们。我想说的是,我们依旧要热爱这个世界,但是也要小心这些坏人,翻开这本书,你就会找到你想要了解的一切!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六):神经病们请阅后自查

在射手网被关、人人影视被关的同时我看完了《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真是让人愤怒。一怒是以后看罪案剧不再便捷,二怒是这本神经病书把我搞得差点成了神经病。
对一个看英美剧主要看罪案剧,并为看剧而买《致命元素》《证据》《谋杀手段》《与骸骨交谈》参考的人来说,看到这本书时我无比兴奋,所以就厚着脸皮行使了职业唯一的便利——向同行索要了一本来,一睹为快。
然后看到一半时我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因为书有意思到让我怀疑自己可能有成为连环杀手的倾向......
无论在《CSI》、《超感警探》、《识骨寻踪》,还是《铁证悬案》,甚至是《灵书妙探》都有一个连续出现几集甚至几季的连环杀手,对连环杀手,剧中警察(或者像《超感》中的主角是警察顾问)都会分析其行为模式,并最终通过其行为模式将其抓捕或击毙。(至于英国罪案剧则更不必多说,好像他们眼中只有连环杀手,临时起意杀人或者失手杀人的剧不多。——当然,也许是因我看的还是太少。)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犯罪学专家乃至连环杀手研究专家在经过研究许多连环杀手之后,总结出一些连环杀手的特征,有好多貌似我都具备:
“乌克兰食人魔”安德烈·奇卡提洛“有一种文雅的气质,或者说是柔弱或拘谨”。(至少我是一个拘谨的人)
泰德·邦迪“智识卓越,象征了中产阶级努力拼搏的形象”。(不自夸地说,智识比一般编辑强点吧)
多数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还有一些连环杀手则是不被人注意的“隐形人”。(绝对的“隐形人”)
“绿河杀手”加里·里奇韦“同事都说他是一个合群、和善的同事,下班之后也经常和他来往”。(还算合群、和善)
根据FBI的研究,连环杀手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81%的连环杀手在青少年时期都是色情文学的读者。(这个.....把《挪威的森林》当成色情文学来看算不算?)
当时我和他住邻居,他经常对我讲人肉有多美味,使得我也想尝尝。(一直很想知道人肉到底是鸡肉味还是小牛排味,拜托美剧的编剧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统一一下?)
FBI认为71%的连环杀手童年时代很孤独。(大概大多数人在童年时都很孤独吧?)
他们是高度有组织的杀手,会用几年时间在头脑中将幻想逐渐完善。他们能够意识到息怕受害者类型很一致,所以会选择跨辖区作案、跨区域弃尸来分散警方注意力。(已幻想将地铁、公交上不排队的老头老太太杀死多次)
力量自信型杀手通常在20来岁开始作案。他们渴望用原始的男性力量去做事,但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男子气概有所怀疑。他们一般会健身、文身,开大马力的汽车,携带武器,练武术,保持身材。(正在健身中......)
看到这里时,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一个潜在的连环杀手,尤其是字幕组一被关,引进剧一被审,我看的主要类型剧——罪案剧几乎不可能过审的如今,真是令人担忧......
    但是接着看下去之后,我又释然了:因为我不可能成为连环杀手,理由如下:
一我不是双子座或射手座,二没有前科,三没有魅力,不擅长操纵别人,喜怒一直形于色。四不是反社会型人格,五亲生父母没有犯过罪。
每个人都有过各种各样有违道德甚至法律的幻想,但只有极少数人真正将杀人幻想进行了实施。虽然作者认为造就连环杀手的关键是他们幻想的性质和实施方式,但“连环杀手的个性就像是生物化学、成长环境、社会氛围调成的复杂鸡尾酒,没有现成的公式。有些受过外伤的孩子通过自嘲式的表演成了伟大的喜剧演员;有些奇思妙想的孩子成了作家;有些喜欢幻想画面的孩子成了画家;有些成了建筑师、商人、政客、将军。我们必须了解,很多和连环杀手拥有同样悲惨童年的人最终功成名就。”
所以说,到底连环杀手的成因是什么也很难说,既与先天有关,也和后天相关,至今没有人能知道确切的原因。在一个张口就说“你有病吗”,得到回答是“你有药吗”的时代,对自己产生是否精神有问题的怀疑,倒也说明自己是个正常人了,因为只有真正的神经病才会认为自己精神正常。
最后非常感谢@卫生津做了这样一本神经病书,也非常感谢最近精神有点不正常的@魔云兽送了精神一直不怎么正常的我这样一本书。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七):嗨!你知道我是连环杀手吗?

       如果你是个重口味爱好者,如果你喜欢犯罪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如果你的小心脏足以强悍地承受各种血淋淋,那么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一部极度重口味的著作。作者彼得•佛伦斯基确实抓住了读者的心理,阅读的时候每一个案发现场都可以在脑海中描绘出来,每一起凶杀案都让读者像目击证人一样身临其境:那个杀手他曾这样,然后那样,最后……每一个步骤如何执行?似乎隐约间都能听见被害者的呼救声;他精心的“善后”、淡定地冲刷血迹,好像都能看见那浓浓的鲜红一点一点稀释再稀释……看到这里,小清新请绕道而行啊!
      作者彼得•佛伦斯基(Peter Vronsky),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犯罪学博士,并担任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讲师,同时还是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纪录片制片人。为调查连环杀手,他走遍北美和欧洲查阅资料,并得到美国和加拿大警察局的帮助,获得一些珍贵的卷宗档案。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中出现的,无论是举世闻名的、还是默默无闻的连环杀手,其相关资料数据都详尽真实。
      看过《沉默的羔羊》吗?片中的安东尼•霍普金森只要不戴上那个恐怖的面具,我就自动成功地完成心理暗示:他没有杀人、他没有吃人、他是好人,甚至他端出来的那一盘盘,呃,“美食”?我都会告诉自己:那就是羊肉!牛肉!鸡鸭鱼肉!……没错,有些人看起来就是不像坏人,正如书中很多连环杀手看起来都不像连环杀手一样。
       吉利斯•德•莱斯,15世纪法国贵族,曾是欧洲最富有的人之一,圣女贞德的私人护卫和亲密朋友,并被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封为元帅,后来他被控告“奸杀、残忍地、没人性地谋杀140名或更多的孩子,男孩和女孩都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蓝胡子”的原型。
      “乌克兰食人魔”安德烈•奇卡提洛,曾是老师,气质文雅、说话时语调平静温和优雅,听起来很有教养。可他随身携带他的“杀戮工具箱”(手提包),手段残忍地杀害了至少53人……
       西奥多•泰德•邦迪,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大学心理学位,有众多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在某些与他相识的人的眼中,他办事干练、受人尊敬,“甚至可能在未来竞选州长,乃至总统”!就是这样一位英俊潇洒、绅士风度、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谈吐优雅的州政府犯罪控制顾问,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绑架、谋杀、强奸、肢解了20个20 来岁的女孩……
       是的,很多连环杀手都有自己正常的身份:农场主、医生、商人、流浪汉、教师、法学院学生、治安官、业务经理等。他们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嗜血的怪物,而且“多数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他们有妻子、孩子,在不杀戮的时间里,他们有他们正常的生活,认识他们的朋友、邻居、同事都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杀人行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连环杀手?他们怎么“挑选”他们的“猎物”?怎样避免成为连环杀手的受害者?翻开《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彼得•佛伦斯基会告诉你答案。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八):如何培养一个不会成为连环杀手的孩子

畅销书嘛,总得是偏故事性的,所以就喋喋不休地列举了排得上号的一众连环杀手。当然看得既惊悚又刺激,然而关于连环杀手,除了知道他们的行为可以突破任何人、人类整体、甚至众神对人类设想的底线,我们还知道了什么。
或许跟我最相关的是,如何不养出一个有连环杀手潜质的孩子。我们能做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安全的、平和的家庭。至少从统计上看起来,那么高比例的罪犯来源的家庭会有以下特征里的几个:单亲,吸毒的环境,母亲是妓女,一方父母(常是父亲)酗酒并对其他家庭成员十分恶劣及使用暴力,母亲则尖酸刻薄,常是控制狂家庭。当然,最能形成trigger的还是母亲,孩子自小感觉不到关爱不说,因为性别认同的难以实现而开始出现心理扭曲,不管是对母亲崇拜还是鄙夷,在自身就是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或者简单地就是想报复,所以诸多的案例里,罪犯在前面杀死的众多都只是母亲的surrogates,最后的一击,还是会给她的。
那么简答的回答就是,对他好,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陌生人的孩子,对抗心理扭曲的,就是让他能够正常地生活 交往跟进取。我相信谁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谁也都有成为杀手的潜质,重要的是在关键环节,谁往哪推了他一把。所有的人都这样。与人和善,不要自己作,更不要为了自己作而伤害别人。我们做我们能做的,他如果注定要成为连环杀手,也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就能避免得了的。
另,我们所能“理解”的,事实上不会超出同类的范畴。我们是常人,所以只想常人能想的,说连环杀手疯狂、爆裂、惨绝人寰,他们应该也是有一定心理机制才那样的。只不过因为我们不是同类,过了某个阈值就理解无能,所以才说他们疯了吧。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九):我们离变态连环杀手有多远?

 你可能已经是一个连环杀手的幸存者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这本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血腥味”十足,书内记录3000年的连环谋杀史、30桩全球最骇人听闻、也最鲜为人知的杀人案。若是“罪案剧”、“变态杀手”、“侦探片”的痴迷观众,可以跟我来,小清新适当调整口味。
   “犯罪”一直是个社会敏感话题,人们谈之色变。不过,因为未知,加之影视、文学作品的渲染,“杀手”倒成了一个颇具戏剧意味的角色。
   他们拥有高智商,总是能躲过警察的追捕;杀手段干净利落,堪称高手;为人优雅浪漫,曾俘获过不少女票的心……
   电影《美色连环奸杀》则是以美国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为原型,《惊魂记》中那个收集女性头发和皮肤的杀人狂魔原型竟是人称“老好人”的艾德·盖恩。还有我们熟悉的,食人鲜血变美丽的吸血鬼,原型则是17世纪的伊丽莎白·巴托里……
   当我们热衷于《沉默的羔羊》《犯罪心理》《美国精神病人》《神探夏洛克》等影视剧时,是否也该惊醒,我们如此热衷,是否因自身也存在些“精神病”或是携带“犯罪心理”?是否这些魔鬼般的杀人犯也时常“高明”的隐身在我们身边?
   纵观历史,比如希特勒和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近几年的暴力犯罪,抢劫、放火、绑架、杀人,这些人以杀人为乐趣,不畏法律。 前段时间看CNN新闻,澳大利亚8名儿童遇害,涉嫌刺死孩子们的正是他们的妈妈。可能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已经是一个连环杀手的幸存者了,只是自己不知道。
  在电影《杀人回忆》最后,宋康昊饰演的小镇警察问路边的小孩,你见到的那个凶手长什么样?小孩说,和普通人一样。
   没错,“和普通人一样”这才是真正让人恐惧的。这些嗜血的杀人犯乔装打扮和正常人无异,可能就是你家修水管的工人,查你车牌的“警察”、街边执法的城管,或是“好心”帮你提东西的路人甲……
    这时我们就要好好去了解下这些变态杀手了。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虽然名字起得有点水,但是内容却是真材实料的“连环杀手怪诞行为学”的研究,堪称“全球第一本连环杀手心理著作”。
 一串串惊心动魄的数字,揭秘变态杀手是如何从童年创伤畸变成杀人狂魔的。在血肉横飞的文字下,是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现场还原。“恋物癖”“恋尸癖”“斩首、碎尸、阉割”……书中不仅分析了这些变态杀人狂的手段、FBI心理测写,还提供了详实的自救方法。若是犯罪心理的忠实读者,这本书从专业性、可读性、实用性来讲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读物。
     
精彩书摘:连环杀手分类:
1、幻想型。这种连环杀手根据幻想或内心的声音或幻觉的指令杀人,通常患有精神错乱或其他精神病。
2、使命型。有些连环杀手认为自己有清理社会或某类人的使命,通常针对儿童、妓女、老人或特殊种族成员。
3、功利型。有些杀手为了利益杀人,有些凶手可以从肢解、强奸、饮血、食人获得快感,有些杀手喜欢杀戮的过程。
4、操纵/控制型。这是最常见的连环杀手,他们可以从犯罪中获得权力和控制的快感,他们喜欢折磨猎物,从中感到性兴奋,谋杀是他们实现权力/控制感的最有效的终极方式。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十):关于连环杀手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


前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某学生杀死了自己的学妹,有人在他的微博上看到了一些他以前发表的信息,隐约可以判断出他的杀人行为并非一时失去理智,而是早有原因。上网搜了一下关键词,又发现了很多类似案例,以及一部纪录片和一本书。
纪录片叫《纽约灾星》,我已经在周二的【观后感】推荐了,讲述的是美国富二代这个连环杀手的人生经历。书叫《理智向左,疯狂向右》,最近正好看完了,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连环杀手的知识。
怎样才算“连环杀手”?
说起连环杀手,估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两个两个名字:“开膛手”杰克、“食人魔”汉尼拔。前者是真实存在于英国的连环杀手,后者是好莱坞根据某些罪犯虚构的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拥有极高的人气,都受到一部分人的热捧。
在《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这本书里,“开膛手”杰克在连环杀手中基本上排不上什么名词,他之所以名声大噪,主要归功于那段期间正好赶上英国报业快速发展,发达的媒体传播渠道让他广为人知,说到杀人数量和恐怖手段,本书里80%的连环杀手都可以远远将他甩在后面。
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什么样的杀手才算“连环杀手”呢?FBI和一些专家认为:在不同时间谋杀过至少三个受害人,且在谋杀之间有一段“冷却期”的杀手,就可以定义为“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的形象
尽管连环杀手被描述成“恶魔”,但他们并不是牙尖上滴着鲜血的怪物,恰恰相反,很多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
很多凶手在生活中的身份都是很常见的职业,和普通的你我没什么区别,甚至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这些“很普通”的原因极大打消了受害者的防范心理。
连环杀手的类型
对连环杀手进行分类的工作,美国应该是全世界的翘楚。分类的依据有很多种,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是根据“杀人动机”来划分。
幻想型
根据幻想或内心的声音或幻觉指令杀人,通常患有精神错乱或其他精神病。
使命型
认为自己有清理社会或某类人的使命,通常针对儿童、妓女、老人或特殊种族成员。
功利型
他们可以从肢解、强奸、饮血、食人等犯罪手段中获得快感,有些人喜欢的是杀戮过程。
操控型
最常见的连环杀手,他们喜欢折磨被害人,可以从犯罪中获得权力和控制的快感。
连环杀手为何一再杀戮?
简单说就是“容易上瘾”。
一旦他们开始杀人(有时候第一次杀人是意外),他们就会发现自己会周期性的对谋杀上瘾。由于强烈的性幻想,连环杀手会不顾一切都寻找下一个受害人,残忍杀人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冷却期。
在此期间,他们会回归正常生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压力,会失落、痛苦,这导致他们再次幻想杀人,因为这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舒服和快乐的消遣方式。
一旦他们把杀人的幻想变成现实,又会发现现实的谋杀没有想象的完美,所以会陷入更深的沮丧和绝望,这种情绪驱使他们去幻想更完美的谋杀方案,并在时机成熟时再度出手。假以时日,连环杀手会对这种谋杀周期越发上瘾,他们的疯狂、频率、暴力程度会不断上升,直到被捕获不再热衷——当他们觉得谋杀无法实现自我满足,或者觉得已经实现了完美谋杀,就可能停止“谋杀事业”,这就是许多连环谋杀案始终未破,凶手也一直找不到的原因。
为什么某些杀手受到追捧?
在豆瓣电影页面上,265000名观众对《沉默的羔羊》做出8.7分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评分,说明观众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从评论中也可以看出,大家非常欣赏汉尼拔教授,一方面是因为霍普金斯出色的演技,将一名残忍、冷酷、兽性、嗜血的连环杀手演绎成一个反英雄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已经开始接受甚至赞扬连环杀手了。
喜欢喝基安蒂红葡萄酒、家境优越、智慧超群、个性复杂,甚至非常有教养的汉尼拔是一个“优雅”的连环杀手,而片中另一位连环杀手——野牛比尔,性别错位、卑鄙下流、一贫如洗,将受害者丢在臭气熏天的地下室,显然是个“恶俗”的连环杀手。
就像一位影评人说的那样,很多人都愿意和汉尼拔这样的食人魔共进晚餐(只要汉尼拔不吃他们),但是谁愿意和野牛比尔那样的人呆在一起呢?也就是说,只要被害者不是自己或自己的亲戚朋友,而杀人者的手段又高明到出人意料,很多人是会对这种杀手产生膜拜之情的。
对于那些膜拜连环杀手的人来说,连环杀手是勇气、个性和智慧的象征,是满足他们反叛幻想、替他们批评社会现状的代言人。而对另一些有“精神洁癖”的人来说,连环杀手是实现正义、清除社会“害虫”的象征。
虽然连环杀手总是在逃亡,但他们总能逃过警察的追捕,他们的“机智”让很多人对他们产生了“智商崇拜”。美国的社会学家马克·塞尔泽说,连环谋杀及其表现可以看成是西部片或类型小说中暴力文化的再现……本质上讲,西部片一直都是关于连环谋杀的。
关于“被追捧”这一点,祖国的连环杀手基本没有这个待遇,基本都是“人神共愤”的情况,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了避免文章安全起见,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通常被诊断为心理变态人格(官方名称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不遵循任何道德准则,只按照自己的一时心意行事,或做那些让自己愉悦、满足的行为。
他们有一定的智慧,有些人非常聪明,有些人稍微差一点,从很小的时候起,贯穿一生都有反社会的特性,并呈周期性或分散式发作。
心理学家推测,心理变态人格患者对恐惧和焦虑的体验能力下降,导致他们的道德感无法发展。他们通常很有魅力,擅长操纵别人,喜怒不形于色,丝毫不同情受害者,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理防御机制,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他们自我感觉很特别,缺乏同理心,自认为有资格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
但是这种人格不是天生的,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样子,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于连环杀手来说,下面三个原因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亲
多数连环杀手的母亲都有控制欲、霸道、溺爱,连环杀手的行为根源,是在母亲的威压下无法实现性别认同。当男孩无法实现性别认同,就会产生愤怒,并将这些恶性情绪逐渐付诸于行动。
家庭
FBI的研究显示,性杀手和连环杀手多出生于不稳定的家庭,从小和家人的关系就不密切。47%的父/母在他们12岁前就离开了;50%的罪犯父母都有犯罪记录,53%的罪犯家庭都有精神病史,66%的连环杀手母亲很专横,72%的性杀手和父亲关系很不好。
童年
很多连环杀手都有一个充满创伤的童年。依然是FBI的研究:在童年时代,35%的连环杀手目睹过性暴力,42%遭受过身体虐待,43%经历过猥亵或性压力事件,50%性杀手第一次性幻想出现在12-15岁之间,74%经受过精神虐待。
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精神错乱只是大脑的防御机制,婴儿期的自我防御可以导致一个人形成自我毁灭的性格。没有得到爱抚和关注的婴儿发展出一套不一样的观念,将自己和他人隔绝。长大后,这种只关注自己、漠视他人的性格就演变成了精神疾病。
如何躲避连环杀手
相信你的直觉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直觉或男性的“内心感觉”不只是第六感那么简单,更可能的因为你的身体感受到了某些危险的气息,但是你的大脑还没捕捉到那些。因此,当你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就立刻离开眼前的环境和人物。
别乱上陌生人的车
数据表明,上了连环杀手的车几乎就没有存活的可能了。也不要因为别人车里放有儿童座椅、玩具或其他温馨物品就放松警惕,这很可能也是他们的迷惑手段之一。不过这个警告在我们国家可能不太有用,因为大家平时基本不会上陌生人的车,但是现在有了各种专车软件和YP软件,也应该注意一下。
警惕“假装弱势”的人
有些人会假装自己需要帮助,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心并帮助他们。我并不是号召大家对需要帮助的人漠不关心,而是希望大家要仔细判断一下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记得几年前有个孕妇说自己需要帮助,一个女大学生把她送回家之后,孕妇帮助老公奸杀了她。
《精神病诊疗手册》对心理变态人格的诊断结果如下图,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心理承受压力较弱的人请谨慎考虑一下是否要进行这一步。
A、15岁以上以固定模式表现出漠视或违反下述至少三项行为:
1、无法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规定,反复做出导致被捕的行为。
2、重复说谎,使用假名,为了个人利益及快感操纵他人等欺诈行为。
3、冲动或无法实现做出规划。
4、易怒、好斗。
5、不顾及自己和他人安危。
6、不负责任,无法坚持工作、无法维持财务责任。
7、缺乏同情心,对伤害、虐待、偷窃等行为漠不关心或自我合理化。
B、大于18岁。
C、不满15岁时就有行为障碍。
D、反社会行为不仅仅是精神分裂或躁狂症发作导致。
E、15岁前表现出品行障碍。
虽然本书主要是研究欧美地区的案例,但是有一些共性是可以参考的,因为书中的案例比较“重口味”,心理素质低的人请慎重选择是否阅读。我在观看过程中经常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符合”连环杀手的潜质,这挺让人崩溃的。因为书中很多杀手都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特点,都是控制不住自己才成了连环杀手。
换句话说,很多人其实都具有一些连环杀手的特质,只要你控制好了,啥事也没有。一旦没控制住……但求你遇见我的时候高抬贵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