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10篇

2018-08-11 04: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10篇

  《随心随意生活》是一本由蔡澜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一):更重要的是对待生活和对待自己态度

  能够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兼具知名作家、生活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个头衔,在《随心随意去生活》这本散文随笔集里,蔡澜完完整整再现了自己如何“随心随意”去生活的状态。谈酒,谈茶,谈花,谈猫,谈女人,谈爱情,谈读书,谈旅行……他谈的定是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才谈得如此洒脱自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个真正把生活过成了自己喜欢样子的人。

  大多能够达到如此层次的人,一般说来有两种,一种是真正实现了所谓“财务自由”,可以自主安排自己每一天的人;一种是内心洒脱、真正看开了的人,所谓无欲无求者也。其他的人,或许偶尔也会过上这样的生活,但也就仅限于浅尝辄止而已,内心中却说不定还别有他想或者有什么牵挂呢!

  蔡澜说:“活着,就要尽兴一点。”这确实应该成为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所立下的目标,并且一定要尽心尽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总是停留在计划阶段是终归会后悔万分的,还是要尽快付诸实践,并且在付诸实践过程中进行动调整合理纠偏。如此,就能够朝着“尽兴一点”的目标多接近一些。

  蔡澜说:“吃喝玩乐,是一门艺术。”这句话说得也非常正确。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其实是很难达到这样一个层次的。大吃大喝或者随心所欲地玩乐,这个目标并不难于达到,但能否成为“一门艺术”就是两说了!要想把看似简单的“吃喝玩乐”上升到“一门艺术”的层次,估计还需要好好修炼,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蔡澜说:“不如开心过一生。”这倒不难,也应该去努力达到。香港歌手叶倩文在《真心真心过一生》这首歌中唱道:“是非恩怨随风付诸一笑,聚散离合本是人生难免,爱情也许会老,真心永远年轻,有我有你有明天。人生短短何必计较太多,成败得失不用放在心头。今霄对月高歌,明朝海阔天空,真心真意过一生。”真的是我心神往之。只不过实际生活中往往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人都做不到罢了,更多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而已。

  蔡澜说:“懂得与放下,才是人生。”这就带上了一些哲理或者是禅意了。有一个酒类广告是说“舍得”。其实,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舍得”、舍不得“舍得”、不知何时应该“舍得”,所以人生才处处充满了不尽如人意。《礼记·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应该成为自己的座右铭,即使实在难以达到,也必须时刻用来警醒自己,肯定会有好处的。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向往别人的生活,不如把他的那一种对待生活和对待自己的态度实践在自己身上吧!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二):蔡澜:活着,就要尽兴一点

  游历世间美景,吃遍全球美食,写尽人间烟火之妙,他是蔡澜,被金庸评价为“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他曾说:“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喝茶、逛书局、去乐器店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学校。”

  如何在吃喝玩乐中把人生活透?蔡澜在他的新书《随心随意去生活》中奉献他迄今70余年的生活智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被生活的枷锁禁锢,都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是最低的人生自由

图源网络,下同。

  衣着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看场合。更要紧的,是舒不舒服

  在夏天,洗完澡后,我最喜欢穿一件印度的丝麻衬衣。这件东西又宽又大,又薄又凉,贴着肌肤摩擦的感觉,说不出地愉快。第一次穿过后,我便向自己发誓,在自由自在环境下,热天穿的衣服不能超过二两。

  见人、做事时,服装并非为了排场整齐,总是一种礼貌,这是我遵守的。

  我的西装没有多少套,也不跟流行,料子倒不能太差,要不然穿几次就不像样,哪里能够一年复一年?

  衬衫领带颜色常换,就可以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那几套东西穿来穿去都不会看厌的。

  对流行不在意的时候,那么大减价的衣服只要质地好,不妨购买。价钱绝对时髦便宜

  跟不跟得上潮流不在乎的时候,买东西便能更客观,更有选择

  贵一点的领带是因为料子好,而且不是大量生产。便宜的打几次就变成咸菜油炸粿,到头来还是不合算的。那么多花样的领带怎么去挑选呢?答案很简单,一见钟情的就是最理想的。

  走进领带部门,第一眼就把你打昏的领带千万不要放过。如果一大堆中挑不到一条喜欢的,那么还是省下吧。

  总之,不管穿西装也好,穿牛仔裤也好,穿自己要穿的,不是穿别人要你穿的。这是人生最低的自由要求

  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作家亦舒在专栏感叹:“莫再等待明年。明年外形心情、环境可能都不一样,不如今年。那么还有今天,为什么不叫几个人大吃大喝、吹牛搞笑?今天非常重要。”

  举手举脚地赞成。

  旁观者不拍手,反而骂道:“大吃大喝?年轻人有什么条件大吃大喝?你根本就不知道钱难赚,怎么可以乱花?”

  花完了才做打算,才是年轻呀。骂我的这个人,没年轻过。

  年轻时挨苦,是必经的路程。要是他们的父母给钱,得到的欢乐是不一样的,我见过很多青年都不肯靠家。

  我想,能出人头地的,都要在年轻时有苦行僧的经历所得到的,才能珍惜。对于人生,才更能享受

  所谓的享受,并非荣华富贵。有些人能把儿女抚养长大,已是成绩;有些人种花养鱼,已是代价

  今天过得比昨天快乐,才是亦舒所讲的重要。而这种快乐并非不劳而获,这是原则

  当然有些人认为年纪一大把,做人没有什么成就。但这只是一种想法,是和别人比较结果。就算比较,比不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大吃大喝并不必花太多的钱,年轻时大家分摊也不难为情。或许今天我身上没有,由你先付,明日我来请。路边档熟食中心食物,不逊于大酒店餐厅,大家付得起。

  亦舒有时也骂我,一点储蓄也没有,把钱请客花光为止。这我也接受,只想告诉她我并不穷,也有储蓄,是精神上的储蓄。我的储蓄,老来脑中有大量回忆挥霍。

  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可以吃得不奢侈银行中多一个零和少一个零,根本上和几个人大吃大喝无关。

  玩物养志,没有什么不好

  “玩物养志?有什么不好?”冯康侯老师说,“能附庸风雅,更妙,现代的人就是不会玩,连风雅也不肯附。”

  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但也不尽是一些外国名牌,只要肯玩,有心去玩,贵的也有,便宜的更可信手拈来

  很佩服的是苏州男子,当他们穷极无聊时,在湖边舀几片小浮萍,装入茶杯里,每天看它们增加,也是乐趣无穷。

  我们得用这种心态去玩,而且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世上的浮萍到底有多少种类。从浮萍延伸到其他植物甚至大树,最后不断地观察树的苍老枯萎,为它着迷。

  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很多参考书,从前辈那里得到宝贵知识,就把那个人当成了知己朋友也就增多了。慢慢地,自己也有些独特看法大喜,以专家自称时,看到另一本书,原来数百年前古人已经知晓,才懂得什么叫羞耻,从此做人更为谦虚

  香港又是一个卧虎藏龙地,每一行都有专家,而怎么成为专家?都是努力得来,对一件事物发生浓厚兴趣,怎么辛苦也会去学精。当你自己成为一个或者半个专家后,就能以此谋生,不必去替别人打工了。

  教你怎么赚钱的专家多的是,打开报纸财经版每天替你指导事业成功老板更会发表言论来炫耀。书店中充满有钱佬的回忆录传记,把所有的都看遍,也不见得会发 达。

  还是教你怎么玩的书,更为好看人类活到老死,不玩对不起自己。

  生命对我们并不公平,我们一生下来就哭,人生忧患识字始,长大后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只有玩,才能得到心理平衡

  下棋、种花、养金鱼,都不必花太多钱,买一些让自己悦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太破费,绝对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三):人生真好玩

  15年的时候,蔡澜先生登上过一次央视节目《开讲啦》,就是那个小撒向综艺迈步显露出抓不回来的跳脱劲的演讲节目,没错,蔡澜先生那次的演讲的主题就是本篇文章题目。若是换做旁人来讲说同一篇稿子,难免会显得底气不足,毕竟即使所有东西都可以靠天分和努力来弥补,可唯独只有年纪这一回事板上钉钉,做不得假。

  就像楚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拄着拐杖上台笑言这个奖一得,也就和“老人”这个词再脱不开了,后有接着说到:“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年月积累和经历的堆积,所自然生成的底气,这种底气和蔡澜在演说中说着“相信明天总比今天好。”一样,一半来源人生给于的自信,一半也出自对时光无畏

  当然,单纯依靠岁月积涨是不够的。我们大概见过许多长辈,无论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会很自然地说起自己当年的辛酸事,然后聊一句“现在都不一样了”作为收尾。有个年轻词准确地概括了这一特征,称之为“比惨”,大约就像唐伯虎躺在华府门前捧着小强的画面感。可“苦难”真的是一个很适合标榜自我的经历吗?先生回答说:痛苦并不能证明你独特。何解?约莫就是,谁还没有苦过,你大概率不会认同别人的难处,那又何必把自己的难处说出来。最后归根结底三个字“心态好”。

  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中最不逾矩的老人,蔡澜始终认可自己「享乐主义者」的称谓,更不在意他人评判自己“老不正经”。细数从业五十余年,干过监制、主持,在当年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黄金时代里游刃而余,而年逾半百之后,越发地自如简单。对比人中著名的金庸,两人间仿佛存在极端的生活走向,金老面对采访提过香港的快节奏,说自己每日里被催稿活生生磨没了脾气,后来七十高龄也不忘记回头重修自己的作品以臻完美;而蔡澜呢,潇洒随性惯了,比起别的任何一种身份,美食家的称号应该最为著名,走过一处吃过一处俘获无数拥趸。

  一快一慢正如金老自己笔下的五绝,前者如南帝,隐于世外,慈悲苦修;后者如黄老邪,博取众家之长,脾性最为顺心意。

  本书无例外,依旧是主攻吃食的生活闲笔,对先生来说,一定没有什么比美味饱腹之感更加让人愉悦的了。港台一辈文人,自来多有魏晋风骨,要有雅癖,也要有腔调讲究头面,更在乎里子,说话行事都有股硬气在,所以让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复古典雅却偏偏不与世独立。而蔡澜恐怕就属于人味更重的那一个了。

  我们老家喜欢把特色菜做的讲究有滋味的感觉称作,有“锅气”。原指食材高温爆炒沾黏的瞬间,带出火焰升腾,扩充一点看就是原滋原味锁得紧实。如果用来形容人,就离不开烟火气十足的评价了。蔡澜先生恰好配上入世的大师中最有烟火气的,聊烟酒女人,聊玩物丧志,前一句提起电影巨匠的修炼,后一句就要开始大谈麻将乐事。他说起恋爱经验比起年轻人来更是容光焕发,什么为爱人洗碗好过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什么幽默感是最能体现男性魅力利器;什么喜欢一个人就要直接,女人讨厌大男人,更讨厌模棱两可的小家子;什么傻兮兮的木头女人更有趣

  他从不追求到了某个年龄就要说某些话做某些事的刻意将就,保持一贯的风度教养,又保持热爱生命赤子之心,这二者兼得,大概就是先生对生活意义最好的回应

  现在犹还记得先生在演讲中说的三句话: 第一是复述一个老妇人的回答“没吃过的东西,有什么好遗憾的。” 第二句是回答小撒的提问“如果我的老不正经在短短几十分钟里面就能带坏年轻人,那学校教育就该崩坏了。” 第三句是关于“四大才子”一起吃饭谁买单的八卦,先生说自己免不了俗的要抢买单,被倪匡当头捧喝:“金庸有钱,还是你有钱?”

  好吧,我收回之前说的话。比起自在,在先生看来,没有谁比倪匡更不计较规矩了,也难怪他肯花了一个篇幅功夫老友口头禅“这一切,又什么打紧”。当然,年龄越老,目光越长的也是扯淡话,有些人裹足不前了一辈子画地为牢,有些人如蔡澜,从奔走香港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一辈子无儿无女大自由,四海为家。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四):在生活家那里,吃吃喝喝才是正经事

  所谓“生活家”,是指那些倾心于生活情趣,对生活有所顿悟执念明智之人。他们肯在生活的细枝末节花心思,因此得了很多经验以及灵机一动的智慧,这些细碎的感悟也被很多人当作常识。

  在如今,有不少人喜欢称“家”,作家、艺术家等等,实在给自己戴高帽,蔡澜在《随心随意去生活》里讲,自己更愿意称“媒体人”“美食者”,“家”的帽子太大了,多了些冠冕堂皇的意味,少了些自在享受的心情。但这并不妨碍,人家称他“生活家”。1941年生人的蔡澜,到如今有着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等多个身份,跨度着实不小,却也肆意自在。

  金庸评论蔡澜说:“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简言之,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且很成功。这样玩着玩着就成功了的人,当之无愧应为做人之楷模。

  如何平衡好商人身份与玩乐心态,是不少人费解的地方。蔡澜回答:“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正是这种对什么都尊重的态度,令他在事业、生活上都多了一份闲适。

  蔡澜的作品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手法撰写,充分体现「简要清通」,文字踏实而耐读,地道又幽默,令人印象深刻。他写吃喝玩乐、啰嗦琐事、新知旧友,甚至都写得鲜活生动,妙不可言。近来读张家玮新作《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里将蔡澜与汪曾祺、老舍、林文月先生等并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美食作家。

  皆因他一字一句,处处都透露着热闹的烟火气。

  蔡澜在《随心随意去生活》里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写,讲喝酒,讲女人,讲道德,讲人生感悟,处处都透露着“随性”二字。在香港四大才子中,人家都是术业有专攻,金庸擅武侠,倪匡长科幻,黄霑在作词上可谓香港一哥,独独蔡澜什么都要沾一沾,不承想,样样都可称“家”,这样的杂家,谓之“生活家”实在贴切。

  有学问、有才华,但不故步自封,蔡澜更像是金庸小说里浪迹天涯的大侠,有红尘相伴的妻子,却没有要劳心劳力到头来反争家产的子女。不必担心老之将至,不必因为外界压力与妻子表演相亲相爱模样。

  人活一世,就当为自己所热爱的生活而活,随波逐流也好,刻苦奋进也好,完全不必为了别人的意愿而活。正如日本的纺织艺术家早川优美所说:生活是内心所选择,不是人生广告。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五):像蔡澜一样,怀着趣味儿生活——《随心随意去生活》

  现代社会,有谁能够随心生活,房子车子那么贵,养家糊口那么累,要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似乎太不现实,而蔡澜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在吃喝玩乐中把人生过得活色生香,潇洒得实在令人眼馋。

  这本《随心随意去生活》就是蔡澜的潇洒之作,他把自己有滋有味的生活记录了下来。

  蔡澜,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他祖籍广东潮州,是著名的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食评家”,他曾作为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邀节目总顾问,有着“食神”的美称。

  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三人被人们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除了写作才情斐然外,还有着令人殷羡的潇洒生活态度。这一本《随心随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体现。

  本书前言部分是好友金庸写的序,在金庸眼中的蔡澜是一个会吃会玩到一定境界的文人,既有趣又有内涵。

  我们从书中就能看到他在生活中的点滴趣味,比如他写到《大吃大喝,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会喝酒的人,都不会老》,写到人生的路上总要试试,他和友人抓蝉烤来吃,“阵阵香味传来,我抓了一只细脚,那种味道文字形容不出,人生的道上总要试试,未尝过的东西,再灌几瓶清酒,比花生、薯片好吃得多”。

  蔡澜的散文,有一种潇洒不羁、无惧他人眼光的恣意。他散发出浓郁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让他周围汇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有意思的人。

  他的几位好友,金庸、黄沾与倪匡这样来评价他,倪匡说:“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黄沾说:“蔡澜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金庸说:“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对朋友以诚相待是蔡澜始终坚持的信条,因此才能收获那么多友人的称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再多一些,其实就是赚到了,蔡澜就是那个赚得满盆金的人。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然的喜爱,对于文艺的雕琢,对于友人的坦诚,对于家人的呵护,这些都是他处世为人之道。

  尊·休斯敦说:“享受人生的快乐,由牺牲一点点健康开始。”蔡澜将此奉为信条,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什么大鱼大肉都不吃,那么人生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了。 所以,相比于健康,作者觉得命是早有定数的,所以更愿意享受生活,享受现在。虽然笔者不太认同这一点,却被他文字里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给感染了。

  我们常说玩物丧志,但是蔡澜却说“玩物养志”,他有一本书书名就叫这个。他认为:“一本教你怎么玩的书更好看,人类活到老死,不玩对不起自己,生命对我们并不公平,我们一生下来就哭,长大后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有玩才能得到心里的平衡。”

  这就是《随心随意去生活》的精髓,在生活中寻找趣味儿。比如写字、下棋、种花、养鱼等等,这些玩意儿都不需要花太多钱,也不用和谁客套应酬,自娱自乐便能满足。

  而除了吃喝,蔡澜生活的乐趣还有看书和旅行。他说前者是肉体的情趣,而后者则是精神的粮食,是老了之后的本钱,是可以用来回忆的。两者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过活。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他对于人生的不如意之处,总能泰然处之,找到自己的乐趣。金庸把他和魏晋名流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蔡澜才是真潇洒,他不卑不亢间,纵情山水,吃喝有道,自有一种风骨在其中。

  《随心随意去生活》读后感(六):散散步,看看花,免费的

  文/***

  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四人中,金庸最老,1970年写完《越女剑》,便什么也不写了。倪匡堪称科幻天才,一套“卫斯理”系列,几代人都追着看。可惜词曲天王黄霑早逝,一句“沧海笑,滔滔两岸潮”的唱词,可谓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的精致写照。但蔡澜有什么过人之处,可同以上三人并列?我认为,蔡澜唯有一点好:会生活。生活与活着,大有区别。

  《随心随意去生活》,是一本“蔡澜式”的生活指南。别看每篇篇幅都不长,言语且平白,但却“直戳”我们陈腐心灵的误区。他时而语重心长,时而言语恶毒,让读者既想对号入座,又忌惮面对镜中的自己。读起来,真是心有千万种忐忑,余味无穷。

  在本书里,蔡澜总结了四点“生活经”的精髓。

  第一,“活着,就要尽兴一点”。所谓尽兴,可不是胡作非为,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在那些不经意的生活瞬间发现乐趣。比如“若没有花,我就要寂寞了”,我们怎能想到像蔡澜这样大大咧咧,说起话来口无遮拦的男人,却爱花。谈及买花,他说,“百多来块钱的牡丹,换来的近一个星期的欢乐,谁说贵了?”还说,“闲时散步看花,管他胖与瘦”。这些都是生活里,“尽兴”的智慧。

  第二,“吃喝玩乐,是一门艺术”。唉,如果听了蔡澜的健康箴言,“抽烟喝酒吃肥肉”,读者定会敬而远之了。这话完全是对人类知识的颠覆!反人类!但,蔡澜真的是这么做的!出生于1941年的蔡澜,年逾古稀,仍在世界各地旅行讲学、做电视节目。就在2016年,还出版了美食类的新书,可谓精力旺盛,老当益壮。可怜已至耄耋之年的金庸大侠,为了控糖控油,老早年开始,便在餐桌上只看蔡澜吃,自己的筷子纹丝不动。倪匡虽说移民加拿大,但深居简出,最大的爱好就是买菜做饭,连蔡澜等老友来了,也避而不见,以静养生。 蔡澜却不在乎这些,他说,“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况且,心情好时要吃,心情遭时更要吃。他甚至劝人投资生意最好投餐饮,因为民以食为天。每当读到蔡澜说吃,想起的就是金庸笔下的老顽童,而不是吃叫花鸡的洪七公。丐帮帮主太聪明,过于在意自我享乐。而蔡澜却以为吃喝玩乐是人生必备,甚至说,“我喜欢看别人吃东西,多过自己吃东西”,真是个有大爱无疆之人!

  第三,“不如开心过一生”。看到这第三点的标题,读者肯定要说,花也赏了,美食也吃了,难道还能有其它的开心建议吗?蔡澜呐,必竟与众不同。除了吃吃笑笑,他还推荐读书。千万不要以为蔡澜是吃喝之徒,他谈起名家名著,谈起书店陈列,如数家珍。他说,“书若读得多,便不会盲目迷信”。在文章里,他还顺便怼了不读书的赌徒们,书与输,那根本就是不读书导致的迷信!所以说,蔡澜的文字要细琢磨,不读到结尾,他想骂谁,还真说不谁。这种性格,秉承了蔡澜当校长的老妈。老太太怼老板的话实数一流,“我儿子是人才,不是奴才!”有这样的妈,蔡澜的人生怎能不坦荡洒脱?

  最后,“懂得与放下,才是人生”堪称蔡澜的肺腑之言。他这么强悍的性格,却也有柔软的一面,收放自如。他强调生活里的自知与学习。不要小看他的“阿Q精神”。他说,“穷开心,总比有钱了不开心的好。”这绝不是标题党,而是人生金句。蔡澜从小就是看着爸爸从池塘里捡些小荷叶放在茶杯里,平时写写字,种种花,淡淡地过完了一生。 蔡澜的许多人生道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就像他说“许多无意义,就是有意义”的话,是不是有了些禅机?这种话,活过的人才会听得懂,活过的人才会思量对错。

  一本书说不完蔡澜的人生智慧,也解决不了所有人的人生问题。且将此书当作一把钥匙,遇到生活里打不开的锁,就拿出钥匙试一试。万一打开了呢?就可应了蔡澜的话,“每一天都问自己活得好吗?散散步,看看花,是免费的。”想来,这就是蔡澜的过人之处。

  ( 平媒用稿,转载请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