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1 05:1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沉默的话语

  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爱说话的人,但沉默的人也不在少数。沉默并不代表无话可说,而有可能是在酝酿。以前看到过一段这样的话,大意是爱说话的孩子把话都说出来了,而沉默的孩子可能会更有思想写作方面就更有天分张爱玲在被人问及想法时,也巧妙拒绝了:我是一个一字千金的人,如果我有什么思想,我是绝不肯轻易说给别人听的。

  所以有时觉得沉默虽然在现世中总有些孤傲格格不入,但是沉默毕竟带给我们更多无法言说的乐趣价值,也便觉得沉默是值得的事情

  王小波本身就是一个沉默的人,沉默到恭谨沉默到羞涩,这些印象是我从各个信息渠道汇总出来的,但是读他的文章时,你却简直不能相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嬉笑怒骂调侃,风生水起,恣意张扬,文章中的他与现实中的他简直判若两人。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是合理的。就像我们对于网络和现实的感受一样的,有的人在现实中羞涩闭塞,但偏偏在网上有如大众情人。可能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他的土壤才能真实发挥自我吧。

  王小波的文章我读得不多,但这不妨碍我知道他的许多故事。今日读《沉默的大多数》,有如畅饮,又有如醍醐。记得读过一本外国书,有关心理的,大意是说,文字虽然代表一些物质意义,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正确有,那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人生观,从小到大,我们接受学习就是盲从,真正开启我们心灵智慧东西,往往要靠着一些运气机缘才能碰到,而且总是在茫茫然过了许多年后,才知道我们不能迷信一切。在读王小波时我感受到了他的独立思想,他下过乡做过知青,他的经历复杂,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让自己混沌于那历史烟尘里,他就像是默默然坐在房间一角的看起来麻木,实则一直没有让思想停止的飞人。他在现实中沉默,但他从来没有让思想就此停顿

  也就是在这本合集中,我看到一篇曾几乎要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我看国学》,才知道自己与王小波原来并不是从无际会过,只是那名字响亮,让我几乎想不起曾经有过相识的机会。那篇文章可能是被某杂志转载过,我读了一遍便觉得超级犀利,那时还年轻的我,早已与学校无缘,爱看书,却又无钱买书,若说脑子里有少许东西,也是从杂志上东一把西一捧地得到的,但这种没有系统的学习法,让我整个知识体系变得有如碎布,成不了大气候。所以现在爱书有如爱生命,达到吝啬程度。那篇文章被我剪下来贴到粘贴本上,至今仍在,每次读都觉得洞彻心扉,那种静气中的透彻,总让我感觉到,读书真是世间美好的事情。它让我凌驾于这个庸常的世界,它让我安然于这滚滚的红尘,它让我可以望得遥远,听得见寂静

  我总觉得,我们喜欢一本书或者一个人,一定不是毫无理由的,总有一点或者一句话,会让你觉得,存在即是意义。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杂文集以前实在看得少,除却鲁迅每一笔都要把人戳出血的那种文风外还没看过别的,这次重拾高二买的王小波的杂文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买,只知道这本书是和《红拂夜奔》一起送到教室的。我先翻得红拂夜奔,看着李靖红拂女虬髯公一个一个登场,我一直期待部分迟迟未来,我失去了耐心,但是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因为他告诉我这样写小说也是妥妥的。说回这本书,我就十八岁,以前看的书大多是韩寒,余秋雨,马尔克斯,东野圭吾之类的,对于小波老师这一年代作家是一直都停留在余华卖血和那福贵一家命运的。但是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陌生,这就是我平时说话的样子,只不过小波老师更加open,看的书比我多上几倍。文风上看,真真有种很亲切感觉,莫非我曾经偷偷读过类似的书但是我选择性忘记了。leave it alone.

  我一直相信王小波是个天才,每一个字都熠熠生辉,行与行之间满满是天才的汗水啊。什么高深莫测自由啊智慧啊,区区一个大一学生我实在是不懂。而且我相信就算懂,也会是读红楼潸然泪下而全然不知何为封建批判这种滋味。我是俗人,小波老师也是俗人。他在知识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把我想说的一些话都说了,什么孔子论语千古经典啊无非就是一老者训学生嘛,什么程朱理学无非就是一群学者被封建主义胁迫大放阙词,什么万人称颂的皇皇巨著不对口味言情小说都不如哦。人的一生啊,就是容易被人裹挟,思想被胁迫,行动限制。不过这好像在这本书里不是beef,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小波老师其实是不希望他写的东西被人细分析来细分析去。我想啊,若有人类我喜欢上他,他指不定还会很高兴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沉默”的含义

  “沉默”是个中性词,但我却吃过它的苦。因为中国是最重人际关系社会,“活跃”这个词对人来说是种赞美,不管你爱说些啥,有没有头脑人们看见你很活跃就会说你会来事,很会交际,人们看来很多现实利益似乎就随之而来一样,更不用说你从平时的言谈说笑里学会了吹嘘拍马,那可是飞黄腾达的迹象,谁不知道中国的官场都是这种人的天下。一个少年沉默寡言的人出去闯世界,回来突然变得夸夸其谈,吹得自己在外面混得有多好,于是人们便会对他刮目相看。但你如果一直都象那句歌词说的:“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我个人以为这两句诗十分真挚感人人家就会说你书呆子,这还算好啦,至少你还能读书,虽说读书这件事再也没有旧时的辉煌,书呆子颇被人訽病的。处于青春期雨季的我,完全一副黛玉般多愁善感的样子,见到什么远房亲戚,也是一副木然的样子,因为象这样多梦的时期好象也只属于文艺青年专属的特征,好多人是一开始就挺现实的,所以你那些青春的痛啊、苦啊、伤啊、悲啊,皆被人认为是“呆”,不会来事,至少荣华富贵是与你这种人无缘的,很少有人会理解地说:他还处于青春期多愁善感的雨季,过了这段时期就好了。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是自己也经过这一段时期,才能对你有贴己的感受。而我要再加上的是,他正在从一种幼稚期向拥有真正的自我的时期过渡,因为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所以他必须在沉默中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心声,倾听自己的内心,开掘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这段时期他利用得好,也会有属于他的未来,至少他不会是一个平庸之辈,有自己的思想,不会人云亦云,苟活于世,不管他现实有多么的不济,天哪,这些说词完全是在替自己辩解,世上真有人这样认为,必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也算是老天有眼,过了自闭的青春期以后,我也逐渐由初时的林黛玉变成了现实的王熙凤了,也就是说婉约派变成了豪放派,总算没有辜负亲友们的期望,个个都刮目相看,虽然他们并不懂得你的心,也不懂得你真正的变化,他们哪里知道你有着更深切寂寞与更“伟大孤独”,夜深人静的时候也难以入眠,忘情的时候也会痛哭失声。而这些,则是深藏于心,背对人的时候才会独自养疗伤,而平时却和普通大人一样,谈笑风生,甚至一起说三道四有没有?总之,别人眼里的你更成熟,而你自己却知道真正的自己,仍然和当初的那个人一样,渴望一个梦一样的世界。

  然而刘小波却将书本与沉默相对立了,也许是那个独特时代的独特产物:“总而言之,假如对我的那种教育完全成功,换言之,假如那些园西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我的期望得以实现,我就想象出现在我怎能不嗜杀成性,怎能不残忍,或者说,在我身上,怎么还会保留了一些人性。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我想他此处所说的“沉默”不仅是只自己的沉默,还指他人的沉默,静下来,将那些话语撇开,专心地去倾听自己和别人心灵的呼声,就象当年鲁迅的呐喊,不一定指的就是人们嘴里吐出来的真实话语,那些话语,在某种时代可能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所以刘小波这里的“沉默”一词是别有怀抱的,有着他很深的含义。即是以前专注于个人的世界的我所很少想到的,他对现实的讽刺,对某种极权的控诉,他甚至说他们人性的一切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我以前只知从世俗与脱俗的角度反驳和分析人们对沉默的人的评价,但确实没有想到,沉默对人的教育的力量,他的“沉默”与古来俗语“沉默是金”不一样,在这里人们提倡沉默实际是一种世侩的狡黠,所谓“祸从口出”,“口不臧否人物”,“言多必失”都被人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策略,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下策,是人自己实在不能干,便出此下策以避祸。当然阮籍则更是别有怀抱的,这可以从他的咏怀诗能看出来。而阮籍的沉默自有一种沉郁与悲哀

  对于话语,小波是持否定态度的,大约他听到过太多极权话语的贫乏,认为话语的“阴”的一面,是来丑化生活的。而在西哲海德格尔那里,又把语言放在了一个至高无上位置,觉得语言是存在的方式,怍一看还以为他们两的世界观一致,其实仔细一想却是一样的,极权话语其实并非对语言的尊重,而是对话语的一种消费和利用,将话语当作了权力的一种工具,来对别人进行一种控制压迫,或者再高级一些,会产生一种所谓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法西斯主义”,其产生一种力量,可能会是杀人不见血的,小波则称之为“话语圈”,他对此一律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扩大到一切“话语圈”。所以说这个并不能代表语言的本质。也许必须在一种“孤独”的状态,语言才回到了他本身,而成为一种存在的家园。我们这个世界不知有多少事物都因此失去其最本真的状态,而沦为人的一种工具。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沉默也是金,这种金不是一种狡黠,小波将它视为一面镜子,供各个话语圈来检查自己。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另一种思维思考

  对于王小波其实我并不是很了解,某天听朋友说他的文章很好,于是我也便跟着一起看起了王小波的书。说来最初看的文章就是一种特力独行的猪。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写着作者在插队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猪,开始他们关系很好,可在指导员和副指导的枪下脱险的猪开始对无视他生死的作者冷淡了。一篇很短的故事类的小说,却一下子让我记住了很久。当我在这本王小波传世经典中也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由的偷偷乐了起来。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是中国近半世纪苦难荒谬结晶出来的天才。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当年人们生活中发生的的荒谬和苦难,并且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比如说他为亩产三十万斤粮食和土平炉炼钢的事情,他戏谑的称想起了炼钢就想到了屎,知道产三十万斤粮,然后就饿得要死。他对愚昧进行无情的嘲讽,其科学理性的宣扬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做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的这种文章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文章中多以第一人称叙事,而这个人总是个总是个受到委屈生活中不顺心家伙,从历史的角度看,文章里内心状态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游离于当时的主流。作者文中流露出的批判、思考的精神,显示了他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这可能是知识分子特有的良知,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摆脱陈腐过时价值观,产生真正的时代精神,他的小说影响一代人,已经成为了追求自由。智慧。有趣的一种隐秘象征

  本书虽以沉默的大多数为题目,说了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选择,并由此阐述了沉默出现的根源中外对比。相比于这样的揭露小说,我更偏爱王小波的短篇文章,写的更加通俗易懂。那篇虚伪毫不利己,写出了生活中应该有的人生观。 不是为别人而活,致力于他们的幸福,而是希望自己有些成就,为人所羡慕;有一些美德,为人所称道。看他从社会常见的思想着手解剖,给读者看到了不曾知道或者未曾想到的另一面。我常常一边看他的文章一边轻笑,看他呈现的不一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我想幸而是早些年间报纸,可以允许作者肆意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如若不然,怎会给我们展现现实社会的另一种思考呢。

  最后用王小波的话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一切摧残,想通了这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无论怎样的生活,都希望随着看过这样的传世经典之后各自好好生活。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说话的人

  1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读到卡夫卡的小说,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一次短暂的中午睡眠之后我睁开了眼睛,我听到——毕生我都弄不清楚,——我的母亲用十分自然语调阳台上向下问道:“你在做什么,我亲爱的?天可是太热呀!”一个女人庭院里回答说“我在树荫下吃点心呢。”她们随意地交谈,说的也不怎么清楚,好像那个女人有什么要问,我的母亲在等着回答”(《一次斗争的描述》),总觉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似乎他在这里描述了一种被物化的东西。他的母亲和邻居的日常谈话成了一个冰冷的异物,并把我隔绝在外面,我像瘫痪一样软塌塌的。卡夫卡在小说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描述,比如他会说“把手送进口袋里”,就像直勾勾地盯着这只手,让你顿时觉得僵硬失去控制。但生活中的实例告诉我们,直盯着别人看是很不礼貌的,你要时不时地眨眨眼睛,看看别的地方,然后让视觉兜上几个圈子再回来。

  我的周围也会碰到这样的人,在我上街的时候,就偶尔会碰到有人盯着你傻笑,你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作为男士,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裤子拉链没拉好,然后是扣子系错队了,但经过检查你发现一切安然无恙,再后来你会恼羞成怒,恨不得上去抽他一耳光,但旋即作罢,愤愤地说一句“神经病!”而且还要伴随着跺跺脚,像某个国家的风俗一样,把这种不自在的感觉跺掉。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这样去直盯着某物,又委实觉得可笑,很多幽默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细节生硬地放大给你看,变的扭曲变形,如同寓言一样,你如此去看那些说话的人,会觉得可笑,并伴随着恐惧,尤其是在一亩地产粮食三十万斤、保卫党中央、捍卫毛主席的时代,禁不住自然科学常识的推敲,变得尤其吓人。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以很多方式随笔或者反复描述这样一个角度,他就是那个盯着别人说话的人,并随时准备头上挨那么一指头。

  2

  卡夫卡在午后醒来听到的那段谈话,最终听到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他从这种日常生活中却发现了令人恐惧不安的成分。日常性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词,一旦我们从中挑出一个词深究时,它们就开始膨胀,在我们眼前变得越来越大,从屋子飘到窗外,变的比院子还要大,最终升上天空变成启明星,指导我们上学的路,这也就是说它变得具有了目的性,并变得放之四海皆准。这是可怕的事。

  日常一词的含义,想来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琐微而数量庞大,二是具体实用但不具有抽象理论性,三是不是形而上,而是形而下。我们惯于从理论上考虑问题,咋一下你举不出实例来,其实任何抽象的东西说教有了权力,大而化之,就进入了日常。我们的生活从来都是这样富于政治意味的,像我小时候某某人家里桌子上充满了水的海绵布,放在桌子上好好的,一旦拎起来水就会外溢。说话的人正是如此,一旦说话的欲望与主席台上的麦克风连在一起,说话者的思想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就会进入你的日常生活,一亩地产三十万斤,这个数字无论王小波的姥姥信还是不信,这个命题还是会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

  如果有一天夜里,你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那么你就成为了一种对抗的力量,初看,你是反对日常中的一件不合理的小事,但你对抗的确实那个放在主席台上的麦克风。正如我读到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喜欢这样写东西的人,说了真话,并且说的有趣,无论他东西写的是否高尚是否具有教育意义,首先是写的有趣,并且是符合我们的趣味,他常常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让你禁不住对那喊话的麦克风发笑,然后再用一个铆钉把这个地方铆起来,让你笑的更持久一点,而这个铆钉又是我喜欢他的另一个地方。

  3

  《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很多沉默的人,包括王小波本人,毕竟主席台上说话的是少数,于是,沉默就成了这大多数人认知周围世界的方式,也是沉默着参与世界、评论的方式。以一种不作为的,反话语的方式参与对话,因为沉默者一旦开口,无论他说的是什么他都已经以行动告诉了别人,他叛逃到了另一个阵营。

  沉默者的声音永远不存在,就像装睡的人永远喊不醒,这就像海德格尔提到的一个命题,“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初看像一个绕口令,细看像一个急转弯,再看感觉是句废话,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句子却隐隐觉得那个“无”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像哑巴吃黄连一样,这种感觉挥之不去,并终于觉得沉默的人无论他们怀揣的是什么,鸡毛信或者是孩子,这种孕而不生的道理实在难受。

  在这里我却想起了一句话,“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后来又有人补充道,“成功就像怀孕,大家都来恭喜你,可是没人知道你被×了多少次”,哈哈一笑的同时,至少这描述了同一类地下的,没有话语状态的状态,就像没说话之前的王小波,没人知道他被说话人的喇叭喊了多久,心中多么烦闷,终于写下了《沉默的大多数》以及他的杂文、小说,并变得有点像个“炮”孩子。

  玟涛2013年5月25日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六):思维的乐趣

  第一次和王小波神交是在1994年九月份的那期《读书》杂志,至今差不多快20年了,这本在读书界颇有影响力的刊物刊发的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这篇文章。我被文章的中文字所吸引,至今我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大意。

  作者笔下文革是农村精神生活之贫乏给我很深的印象,作者去农村插队时带去的其中一本书——奥维德的《变形记》,看的都成一卷海带了,可见当时农村可读书之少。没有书读,精神生活之贫乏可想而知。样板戏本身并不坏,但看多了肯定让人厌烦。你想想看,一个戏看上两三遍没问题,但重复地看上十遍、二十遍,甚至三十遍,那肯定受不了。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他的父亲,一位哲学教授,他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研究工作。他老年告诉作者,自己的学术经历就像一部恐怖电影。这简直不敢想象。来看看作者的父亲是如何搞研究的?他要立论里,先要在大一统的官方的大的思想体系中找自己的位置,再动笔小心翼翼的写他的文章。你想想看,这样缩手缩脚地写文章,能有什么大的学术创新和收获,没没法体会到思维的快乐和乐趣。作者的父亲在身后总算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逻辑探索》,在他那代学人中,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学者连一本书也没有留下来。

  要能够体验思维的乐趣,必须有书读,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可以读到不少好书,也可以说出自己比较真实的想法,一些不能在平面媒体上发表的文字,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也让我们普通人充分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我们不用羡慕和期待伟大思想家的出现,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也代替不了我们自身的哪怕是幼稚的想法,把自己的大脑作为别人思想的过道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思故我在,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享受一下思维的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思维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是障碍,可能也会感到痛苦,借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痛并快乐着”,也许这是对人的思维更为贴切的描述。借用王小波一个曾经很流行的说法,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可能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爱动动脑筋,爱想点问题,爱发点牢骚的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选择可以让我们多享受一点思维的乐趣。

  这本书是王小波先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值得我们认真品读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