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10篇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哪个说是书评了

  昨晚上斗胆发了“郁达夫的闷” ,简而言之绝望之中的无忧无虑。想起一种颇为自己贴金的形容:孤独不是你绝望罢了,而是一个圈子无话可说。不过我没骨气,只能满心赴死地苟活,写不出什么要命东西和同仁有什么思想的辩诉,对事实就更是无心参与,虽然我是逃跑能手,哲人王我是瞧不起的,故而最相似的还是穷。

这样一路散步到了书店自然只能犯难,因为计划马尔克斯和王小波选其一以连夜读,以期缓解自我审判一股脑批到死的冲动,两位都是高级的话痨,我喜欢与话痨共度夜晚,读的时候造成一种惯性快感十分有效于停止自我。朋友说(往日)选马尔克斯 但要是蹲了监狱那还是王小波 。遂遵从。合上书我是没有一点爽快真相大白怎么会让人爽快?也许我也很想如此,但已经不见得有什么真相做得到,如果今天做得到,我可能还要怀疑是不是真的真相到底了。倘若只读成了一纸爽快的谩骂不也是“有痰气的读者”吗?我是真的堂而皇之的幸灾乐祸不知道是不是形容妥当了,写到这里竟然有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放逐感。到了今天早就已经没什么事能让我觉得委屈受气看不顺眼了,反正只要事不关己,我且看笑话怎么胡搅蛮缠,不管笔触幽默毛病本来就让人哈哈,唯恐天下不乱可能是我的一贯…要说作风这个词,一定会把自己恶心很久。幸而我没有看霍乱时期爱情,不然这点绝望不仅不能在洞察一切的无忧无虑中有一点自欺欺人的缓解,还要被丰饶的想象力剥去一层皮:关于马尔克斯,没有一次读完我不加剧拜金的思想的,一个欧洲学者可能还要把这个想法分析为被压抑的性冲动的转移表现。而我并不以此为耻,因为否则还指望哪个救世主了?这话不知道能不能说,管他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王小波:我对国产片的看法

  我很少出去看电影。近来在电影院看过的国产片子,大概只有《红粉》。在《红粉》这部片子里,一个嫖客、两个妓女生离死别演出多少悲壮故事,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由此回想起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国产片《庐山恋》,男女主人公在庐山上谈恋爱,狂呼滥喊:“I love my motherland!”有如董存瑞炸碉堡。不知别人怎么看,我的感觉不够妥当。这种不妥当的片子多得不计其数,恕我不一一列举

  作家纳博科夫曾说,一流的读者不是天生的,他是培养出来的。《庐山恋》还评上了奖,这大概是因为编导对观众的培养之功,但是这样的观众恐怕不能算是一流的。所以我们可以改改纳博科夫的话:三流的影视观众不是天生的,他也是培养出来的。作为欣赏者,我们开头都是二流水平,只有经过了培养,才会特别好或是特别坏。在坏的方面我可以举个例子,最近几年,中央台常演一些历史题材的连续剧,片子一上电视,编导就透过各种媒体说:这部片子的人物情节、器具、歌舞,我们都是考证过的。我觉得这很没意思。可怪的是,每演这种电视片,报纸上就充满了观众来信,对人物年代做些烦琐考证,我也觉得挺没劲。似乎电视片的编导已经把观众都培养成了考据迷。当然,也有个把漏网之鱼,笔者就是其中之一。但就一般来说,影视的编导就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凭良心说,现在的情况不算坏。“文化革命”里人们只看八个样板戏,也没人说不好。在那些年月里,培养出了一些只会欣赏样板戏的观众。在现在的年月里,也培养了一批只会考证的观众。说到国产片的现状,应该把编导对观众的培养考虑在内。

  作为一条漏网之鱼,我对电影电视有些不同的看法:我想从上面欣赏一些叫做艺术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产片的一些编导犯下了双重罪孽:其一,自己不妥当;其二,把观众也培养得不妥当。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电影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些片子还在国际上得了奖。我认为这些片子是好的,但也有一点疑问:怎么都这么惨咧咧、苦兮兮的?《霸王别姬》里剁下了一根手指头,《红高粱》里扒下了一张人皮。我们国家最好的导演,对人类身体都充满了仇恨。单个艺术家有什么风格都可以,但说到群体,就该有另一种标准。打个比方来说,我以为英国文学是好的,自莎士比亚以降,名家辈出,内中有位哈代先生,写出的小说惨绝人寰——但他的小说也是好的。倘若英国作家自莎士比亚以降全是哈代的风格,那就该有另一种评价:英国文学是有毛病的。最近《辛德勒名单》大获成功,我听说有位大导演说:这正是我们的戏路!我们也可以拍这种表现民族苦难的片子。以我之见,按照我们的戏路,这种片子是拍不出来的。除非把活做到银幕之外,请影院工作人员扮成日本兵,手擎染血的假刺刀,随着剧情进展,来捅我们的肚皮。当然,假如上演这样的片子,剧院外面该挂个牌子:为了下一代孕妇免进。话虽如此说,我仍然以为张艺谋、陈凯歌不同凡响。不同凡响的证明就是:他们征服了外国的观众,而外国的观众还没有经过中国编导的培养。假如中国故事片真正走向世界,情况还不知是怎样。

  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吧。我举这个例子,当然是想用莫泊桑和读者来比喻影视编导与观众。敏感的读者肯定发现其中的可笑之处:作品培养了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再来影响作者,像这样颠过来、倒过去,肯定是很没劲。特别是,假如编导不妥当,就会使观众不妥当;观众又要求编导不妥当,这样下去大家都越来越不妥当。作为前辈大师,莫泊桑当然知道这是个陷阱,所以他不往里面跳。他说: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读者才会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写出真正好的东西来。他就为这些读者而写。我也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观众,所以也这样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去拍片——但是,别再扒人皮了,这样下去有点不妥当。对于已经不妥当的编导,就不知说些什么——也许,该说点题外之语。我在影视圈里也有个把朋友,知道拍片子难:上面要审本子审片,这是一。找钱难,这是二。还有三和四,就没必要一一列举,其中肯定有一条:观众水平低。不过,我不知该怪谁。这只是一时一地的困境,而艺术是永恒的。此时此地,讲这些就如疯话一般。但我偏还觉得自己是一本正经的。

  * * *

  本篇最初发表于1995年第10期《演艺圈》杂志

  本文选自《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国华书院阅读导读第112期:《沉默的大多数》

  讲序:国华书院阅读导读第112期

  代 码:112-180324

  书 名:《沉默的大多数》

  作 者:王小波

  时 间:2018年03月24日(礼拜六)

  地 点:吕梁·國崋書院

  主 讲:杨国华

标题:不顺人情

  朵朵,是妹妹孩子,适值一周岁生日,丽星带丁丁回运城以贺。

  夜深,丽星发来一张图片,是一本书上的某一页,纸薄而粗粝,一看就很有年代感,我知道这是母亲的专用书籍书名叫什么,想不起来,但内容显得非常专业而偏门,除了和我有关的那几十个文字以外,我对这本书没有任何兴趣奇怪也不奇怪的是我母亲一辈子几乎只看这一本书,是的,这是她的枕边书,在这方面她绝对专家

  那张图片上有段话是这样写的:“五行大海水,林下之猪。为人刚直,不顺人情。财谷不缺,六亲疏远。自立权衡则晚景胜前,乃兴家创业之命。女人持家,牲畜兴旺,具福寿绵长之命。”

  我印象中,好像还有一段说我命带桃花,从事文化事业小学的时候,就模模糊糊知道这是说一个人有女人缘,但那时候,把身边的女孩子脑子里过了好几遍,丝毫感受不到桃花到底在哪里。至于文化事业,当时小,想不明白,也根本关心

  恍惚觉得这些都是忽悠人的,不然,一个人的命运居然被清清楚楚摆在一本书里,提前让你看到,岂不太可怕日子过起来岂不太没意思了?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命运册,但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段故事,不是让红楼里的人明白的,而是让读者明白的,读者在读的时候会先知先觉的去看人世

  但如果我们对自己命运先知先觉,我就觉得不好玩。人对未来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知。说远了,但这个书感觉又不像胡编乱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阅读——带给我最初的思辨性体验也由此产生,说白了,就是半信半疑将信将疑状态

  今时再读上面那段话,“牲畜兴旺”,不知从何讲起,我养乌龟,养鱼,都养不住,换了一茬又一茬。“六亲疏远”,暗自忖度,似乎确实如此。多年前在烟台某寺庙,迎面走来一僧人,驻足短语突然冒出一句话:“施主不是吃家乡饭的”,说的我莫名其妙

  日前,有人问我为何不回运城做书院,说那边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我说,可能有的人生来注定就是要背井离乡远走高飞。就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又突然想起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的一段话,他说:“我总觉得有些人没有出生在正确地方,偶然的命运将他们丢到特定的环境里,但他们总是对某个不知在何处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是生身之地的过客。”我对吕梁并非念念不忘,只是多了随遇而安,当下即家的意思。

“不顺人情”这个评语,我觉得准,且情有独钟

  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命理学上怎么解释这四个字,仅从字面上揣摩开去,我愿意把这理解为“不顺人之常情”,也可以理解为“逆向思维”。我喜欢这种独家的私人解释,就好比“牧心者牧天下”,听起来很有仁者王天下之意,但在我眼里,看重的是“牧”字,取其有心无意之间,收放自在之意。

  人之常情,往往是一时之风尚之潮流,我的“不顺人情”就成了逆流而动,有时简直是逆龙鳞,至少也是冷眼旁观,将信将疑。

  刚上大学那会,看到校园明目张胆买卖英语四六级考试答案老师照本宣科,总之与我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我想象中该是什么样,也不清晰,但最起码不应该是我看到的这样。看着挤过高考独木桥的众多天之骄子,虽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子,但高兴不起来。这俨然是成功者队伍浩浩荡荡往前走,我却坐了下来,思考一些看起来毫无用处问题,比如,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自己到底该往哪里走等等。

  再比如,世人都以为开个辅导班就是搞教育,或者开个学校就是搞教育,在我的“不顺人情”下,就觉得教育不该那样简单粗暴,教育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教育不应该除了考试还是考试,教育应该是点燃彼此的激情,教育应该是人和人之间的事情,教育应该是从培养一个爱读书的人开始

  又比如,有家长一边觉得让孩子参加读书会挺好,一边又觉得让孩子参加考前丛林训练很有必要,然后问我能不能届时专门请假给他延期去冲刺。我的态度是要么免费听,这是我对孩子的情谊,要么缴费但不给你延期去冲刺,在我的“不顺人情”之下,缴费意味着你认同我的理念,在孩子还不知阅读为何物的时候,我不想让你给他一种认知,也就是阅读比考试还重要

  从功利角度讲,没有一样不比阅读重要的。当下阅读的大敌,恰恰就是这种功利思想。学习固然会给人职业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但是把学习当成投资,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态度了。当你担心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你已经输了,你输在了担心上,你的担心会像病菌一样迅速异变为控制,进而失控焦虑,再控制,最后陷入“加强管理”的死穴。

  因为如果孩子不跳出课本,不经常阅读,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稳定的兴趣。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木心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世人追捧的人和事,私下里,他多持怀疑态度,事后看,这种怀疑往往是对的。读书如果不能够开阔视野,不能够训练思考力,不能够砥砺自心,不能够坚持自我,不能够树立怀疑精神,那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说她家里藏书丰富,苏联铁幕后面的书也有,他们阅读面非常广,所以人心惶惶时,他们并不惶惶然。

  有没有大家不惶惶然,甚至精神抖擞目标明确,集体发癔症的时候呢?有,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自己插队当知青时,有一些军代表,他们是单纯好人,他们认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是应该的。勤学的最大两个表现就是早请示,晚汇报。毛氏思想自有他独步天下的妙处,但是一旦用这种威权手段强迫人学习,再好的东西都会引人反感。今天这种情况还有没有呢?答案就不用我说了吧,你比谁都明白。

  沉默的大多数,有人是真糊涂,像老黄牛一样,听着鞭子响,默默往前走,像梦游一样;有人是装糊涂,左右逢源,闷声发大财,它怕叫出声来惊醒了梦游的。我之所以推荐《沉默的大多数》,是因为王小波他是那不顺人情的极少数。

做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不顺人情的极少数?这是个问题。(文/杨国华)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身处“可悲”的时代,先独善其身再兼济天下。

  这本书讨论的范围其实蛮广的,有论国事的有论文学的也有论人文的,从点评来说,有精辟,有智慧,有学识,有黑色幽默,也有不敢苟同的。不敢苟同的是论国事的,王小波当时身处的“文革”时代,暂且不说别人,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绝对痛苦不堪,他很犀利的点评了国中的坏处,数说了很多不喜欢中国文化的原因,从现在的中国来说有两篇不敢苟同,因为中国的确改变了,进步了。同时我从他的角度看出了别的道理,我一直是属于爱国的,最大的爱国原因是觉得今天的中国来之不易,想想自己的祖先都曾葬身战斗之中就是一阵痛,看到熊熊燃起的红旗感觉非常庄严而且神圣,可以说爱来自珍惜和震撼!中国一直在进步。也希望自己努力尽到社会一份子的力量。但是王小波却不是这样的,可以说他当时身在“苦海”当中,你叫他怎么爱?……如果没有文革如果没有插队他应该能做到更伟大的文学家的。然后呢,关于 思维的乐趣,和沉默的大多数,还有论尊严的,我都觉得,记忆犹新,刷新了我的知识,其实里面很多篇都特别能引起大家思考,而且学到智慧。推荐阅读。(如上如有补充和不一样的看法请大家踊跃告知 谢谢大家 么么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