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5 05:3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10篇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由龙应台 / 安德烈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

  本来计划一周读完的书,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这本书见证了两代人相互认识理解包容历程,与其说是这本书让龙应台找回了亲爱的安安,也让安德烈重新认识了母亲,不如说是这本书让读者重新认识了自己父母(或者说重新认识了自己和子女,自己与父母,以及自己的成长历程),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构筑了爱的桥梁,既有亲情也有友情。回想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也曾任性过,也曾和父母有过分歧,也曾尝试过逃离父母的“约束”,换句话说,我是在大陆成长起来的学生,受到的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影响都与安德烈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相同地方是,我们都曾不满于受到父母和老师,乃至学校和社会的各种“限制”,不满于“你应该这样”,“你不准那样”,“年轻人单纯”,“缺乏经验”,“纯洁”,“缺乏锻炼”,“你们这一代人呀”,“没有吃过苦头”,“不知道厉害”,“我们那一代人那,经历过的事情……”等等一系列语重心长教导不屑一顾话语,带着“宽恕”其实是轻蔑的语气……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大多是如何用宽容的心,包容但心,积极的心,乐观的心,谦逊的心,尊敬的心(总的来说是同理心吧)去处理生活中的种种,包括与父母的交流,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处理人生中选择,看待社会的眼光等等。对待父母,我们既要理解他们的苦衷,但也不能因为他们爱我们,就顺从到什么都听从他们的,如果当自己的爱好喝父母的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理应坚持自己,用自己的行为去说服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带给我们幸福的是自己的选择。前天读完了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有一些观点比较认同:当自己的愿望与父母的意图发生冲突时,坚持自己的,然后用行动证明;在努力过程中,父母会观望;当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时,父母也会反省自己当初的阻止,从而认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对待身边的人,朋友,同学和老师,我们视他们为知己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等等。对待社会,我们不过是很渺小大一部分,但是呢,既要找到自己的角色,也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能力有多大就做多大的事。

  读罢,忍不住要写一点点感触。最后,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精神盛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二):216页到最后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第31封信 两只老虎跑的慢、跑的慢

  从MN得知安德烈争取留学“落榜”开始,MM就说了以前从乡下去城市初中体育课的一幕,MM因为不会丢铅球被城市的孩子,老师嘲笑。一次“失败启蒙”的教训让MM永远不会忘记城乡差距富贵不均是什么意思,这次教训教给MM的,也告诉安德烈的,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要去挑战,质疑“成功者”的定义

  第32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

  安德烈通过禁烟的问题,德国禁烟,在德国媒体上起码辩论了两三年,香港禁烟,政府说做就做,香港没有民主但有自由,很少有认真讨论冲着“公民权”,香港媒体只有一些很少很零星的讨论,讨论的也是禁烟区要多大,酒吧餐厅可以怎样领到“准许牌照”,空气污染会不会变好等琐碎细节。香港媒体还是把钱和力气花在影星八卦身上,而没有为民主做点努力。

  第33封信 人生诘问

  MM回答安德烈的一系列反问

  反问一:怎么面对自己的“老”?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MM:“老”已经开始了,第一个特征健忘

  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MM:卒子一过河,或动或静都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着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

  反问五:你怎么面对人家总是期待你有思想、有智慧这个现实

  MM: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受宠不惊”。人们的“期待”,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假装聪明

  第34封信 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

  安德烈的二十一岁,已经面对人生未来压力和挑战——学业的和事业的,在家里感觉被MM像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一样看待,在外面又是一个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成人。在亚洲同学之间,同学们又都看起来如此的稚嫩。处于几种奇怪情景转来走去,对未来更加充满着疑惑不安

  第35封信 独立宣言

  母子的独立抗争,母子之间的矛盾,不是由于两代人之间的,更多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MM面对安德烈们的“欧洲价值”,心里彻底的失落,安德烈们努力抵抗着MM身上的某些“亚洲价值”也觉得“有点累”。

  第36封信 伟大的鲍勃·迪伦和他妈

  作为父母,除了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以外,更应该鼓励孩子去做喜欢的事。

  作为子女,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孩子。

  全书最喜欢的一段话(摘录)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三):并非亲子之书

  龙应台是以犀利大胆针砭时政的《野火集》出名的,但后来的系列亲情散文集使她温暖地接近更普通大众

  《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三本散文集,是为“人生三书”,流行甚广。说实话,我一直对这些亲子类的书不是特别感冒,觉得大多腻腻歪歪,说不了什么正经事。况且,这些书中的某些句子早已被各种引用转载,实无专门去读的必要

  《亲爱的安德烈》是偶然得之。拿到之后便不忍放下。这是一个母亲和即将18岁成人的儿子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持续了三年,直到安德烈21岁。有人说是作者对儿子渐行渐远无奈的最后挣扎。但我看到了两代人之间的坦诚和宽容以及理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四):人生之书

  之前断断续续的看《亲爱的安德烈》,现如今终于一气呵成的读完。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二 ,成书于《亲爱的安德烈》之后。庆幸自己在读完《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后温故此书。抚今追昔 ,有《亲爱的安德烈》里所提的情节,也有《目送》里的观点和影子。读起来顺畅亲切。 是两代人的对话,母亲和孩子两种角色,尝试通过书信沟通,缩小差距。“那个差距是时代之差,也是文化之异,甚至是阶级的分野。”理性感性的母子,没有忽视差距使之演化为“鸿沟”,更没有不现实的试图磨灭“代沟”。一纸信笺笔墨相接,都留在温吞的时光里。“代与代之间的情感密码暗香浮动,像巷弄里看不见的花香。” 是两代人思维的碰撞,透过现象本质探讨分析现象背后的文化要义。关于公民和公民权,关于自由、文化的大概念……印象很深的是关于德国人圣人般的“静”,香港人每天都有故事发生的“闹”,台湾人经过长期的“抗暴”走出来的“不那么温和理性”的解读。 是妈妈放手宣言,父母这个角色,总是在拽掉风筝线和追着风筝跑之间游离。“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欣喜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很赞同文中回信读者的观点,安德烈和菲利浦是幸福的,有龙应台这种“再失落也愿意反思的妈妈。”龙应台反思过后,选择接受。接受自己只是孩子的“旧房子”。我的“爷爷的爱是屋顶”和龙教授“旧房子”理论不谋而合,想隔空击个掌!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 去沟通。去体贴它 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 ,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五):书信中那些有所感触的句子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如果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六):仔大仔世界

  我是一位妈妈,我家小宝尚未成年。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好奇,等宝十八岁时,咱俩会如何交流、会谈论什么话题、我也能和他“聊得来”吗?

  政治,龙老师和安德烈常聊到的话题之一,感觉挺深奥的,但也有所获!嗯,很难想象到“战败国”对德国人民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刻!另一个是,现在香港问题的起因大概也能在对话中的相关看法中得以剖析!

  此外,两代人代沟的客观存在显而易见,毕竟成长背景差异悬殊,亲子交谈不可能消除代沟,但可以让彼此感受对方的爱,足矣,是吧?

  孩子的诞生就是一个新世界,孩子的长大逐渐积累着奔向自己世界的义无反顾,父母与孩子从交集转变为平行!嗯,珍惜孩童时代的亲子陪伴期,仔大仔世界,小鸟总有一天会飞离学飞时的巢穴!日后,如果小鸟能偶尔在那个巢穴投下他的身影,就很满足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七):你好,这个世界

  花了好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看着别人的十八岁,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一岁,再看看自己,我的思想停留在一株草上,而别人的已经是一片森林了。他有完整世界观价值观。我还在不停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十八岁的我在一中的教室里,想的是高考。同桌男生因为我把他惹生气之后,一整个学期没理我,前桌的一个男生特别逗,每次回头跟我讲话,我总会让他回过头去,每天都能让我笑的趴在桌子上。后桌的女生是一个全班不喜欢的人,大家会把桌子搬到最后而不愿意坐在她旁边。后来,换了位置,前桌的女生和男生每天打打闹闹,总是男生在欺负女生,而我总是在欺负前桌的男生,抢他的东西,笑他。同桌的女生是一个追星族,特别喜欢张翰,特别爱看小说,可以不睡觉看的那种。后桌是班长和一个女生,一个眼睫毛很长很长的男生和一个我不喜欢的女生。大概这就是我的十八岁,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时政,只有每个月回一次的家和搞笑的班主任

  十九岁在武汉,我们被学校安排去了封闭式管理校区,去一次市区要一次一次从起点坐公交到终点。有了电脑,有了手机,依然不关心时政,不关心自由,不关心平等与否。

  二十岁,回了本部,进入一环的校区。依然什么都不关心,但和父母的沟通渐渐多了,对事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二十一岁是现在,想去了解这个世界,想去了解政治,但依然不喜欢。和父母多了很多联系

  安德烈从十九岁开始寻求自由寻求平等,我不在乎的原因可能是我父母给我足够的自由,给我足够的平等,我生活的环境简单,并没有限制我的自由。父母关系,从小就不是问题,我爱他们,他们也给我足够的选择权,无论学校还是专业还是和谁交往,他们都只是适当的在我寻求帮助的时候给我建议。可能是从小就住校的原因,父母并没有要求说多长时间一定要见到我,相反是世界那么大,让我去看看。说到父母的爱,我只知道他们爱我,但偶尔会从妈妈的口中知道原来爸爸真的有这么爱我。他们不告诉我是不想成为我的负担吧。父母的爱没有给我压迫感只是让我知道在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直在。

  我和安德烈都有的想法就是,想去看看这个世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八):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写信曾经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如今被电话、微信这类即时的通讯方式所取代。即使写信也多出现在工作中,往往很多时候是一种证据般的存在。能耐着性子提笔写信,首先是一种幸福的表达。

  《亲爱的安德烈》收录了龙应台与她儿子来往的36封信,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是八卦龙应台作为名作家的家长里短,是喜欢母子间这种交流方式和内容更多些。

  36封信,绝大部分是龙应台和她的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来往,也有一封信是龙应台的小儿子菲利普跟哥哥安德烈关于香港文化的讨论。两个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国家长大,有不同的文化影响和对人生的思考;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一直待在妈妈身边。龙应台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多地来回,德国、香港、台湾,即使孩子进入大学也是跟母亲在两个国度。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其中妈妈代表了中国文化,安德烈代表了欧洲文化,两代人的隔阂是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他们的沟通更是文化交流的表现。

  从他们母子的写信对话中,囊括了生活的一些琐碎,融入了对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思考。通过信的内容,能感受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孩子的思维方式。

  龙应台34岁第一次做母亲,我跟她有着同样的经历。恐怕以后在孩子的沟通问题上,也会有更多的相同点。在龙应台的内心描述中有着母亲对孩子的担忧,从中我似乎寻到了自己的影子。

  经常目睹听闻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畅,这也是导致孩子与家庭矛盾的关键因素。读这本书的目的,我就是想要了解作为母亲,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是等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她交流,以及交流的内容。我希望了解她的思想、行为和各种状态,但不一定会去参与或者干涉,只要孩子快乐幸福就够了。可是,我怕我做不来这些。

  龙应台的信,让我第一次明白喜欢和爱的区别。她说儿子跟她没有交流的渴望,对于她的关心也是寥寥数语,感觉到儿子对她只是爱而没有喜欢,她发现是缺少了及时对彼此表达爱,加上母子不在一起生活更是鲜少沟通,母子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为了重新了解已经成为大人的儿子,龙应台和安德烈商定以写信的方式来彼此沟通、了解对方。结果,龙应台是幸福的,因为儿子没有拒绝沟通,而且乐意以写信这样需要耐性的方式与母亲交流,接受妈妈走进他的世界。

  这本温暖的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想,众多的读者也是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吧。原意了解孩子的父母不少,可是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能真正能走进孩子世界里的却是极少数。真正稀缺的,是原意聆听妈妈诉说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有内心的交流,这才是父母们真正应该反思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是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九):找到我们之间的那个份

  这样一本书,母子之间36封家书合在一起,就像安德烈说的,这件事的重大意义:“我和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人的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

  我也想象着,在儿子18岁成年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得到这样的‘份’,去走进对方的世界,去彼此理解,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连结。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都曾给自己带来心底的共鸣,而《亲爱的安德烈》,带给我的却是震撼,一方面,我喜欢他们母子之间偶尔的小幽默,喜欢那种透露出来的淡淡的温情。但另一方面,我更欣赏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对于成长、年代、社会、国家、文化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探讨。虽然各自都带有自己不同的年代和东西方文化,但丝毫没有针锋相对的锐利,有的是互相理解的尊重。

  18岁安德烈,个性,有思想,有主见,也许这是德国包容、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给予他的养分,是一个开明温暖的家庭给予他的鼓励,是一个即便不舍也成全放手的母亲给予的爱。

  书里有很多赞成的观点,很多印象深刻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平庸”,关于工作的理解,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的你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重,给你快乐!“平庸”是和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和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多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真正理解这段话的意义,成就感、尊重、快乐、心灵的安适,人生的意义有很多元,只要我们,最终对自己负责。

  在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方面,书里也写到很多。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赏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我们都明白彼此的爱,但是不能借着爱的名义去不喜欢、不沟通、不认识,因为爱,我们更要认识彼此,找到我们的那个“份”。

  咖啡小居

  2016.6.2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十):当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

  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做父母的,如果还是把他们当成一个小孩子而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和要求,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加剧彼此之间的矛盾,造成“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的局面。

  龙应台这位母亲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想到了一个新的路径——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儿子安德烈进行交流。而他们之间要跨越的,不只是年龄、身份之间的距离,还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龙应台做到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两人的书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有着青少年的迷惑和烦恼,但其实他也是一个对人对事很有思想的青年,而龙应台也没有直接地去指导他,而是选择和他平等地进行交流探讨,尊重他的想法和选择。因为她把他当成了一个成年人,一个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的人,虽然她也有忧虑和担心,但是她选择去完整地表达一个母亲的担忧和关心,而不是强制安德烈去做什么。这正是她的明智之处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