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荒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出荒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0 04: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荒野经典读后感10篇

  《走出荒野》是一本由谢丽尔•斯特雷德 (Cheryl Strayed)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荒野》读后感(一):遇见生命的荒野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或许在年轻时,有大把勇气,誓死走出荒野,或许在中年时,已日渐妥协,只想荒野求生,又或许,在年老时,竟能坦然接受,窥见荒野的另一番美景

  谢莉尔好像是前者,24岁,在国内刚是大学毕业年龄,可是谢莉尔已经结束了一段婚姻,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了。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去徒步著名太平洋屋脊步道,独自一人。于是这个原本只是”模糊的、古怪想法“却带着她,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找回了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都在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书中,谢莉尔说了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旅途中的艰辛,让我人生中其他的艰辛显得轻了那么一丁点儿,虽然说来奇怪,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或许我在上路之初就有所察觉了吧。或许,几个月前买下太平洋屋脊步道旅行手册的一时念起,其实就是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因为我的人生之线已被剪断。”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突然间有点明白那些说着“不去会死”,抓起一个包就可以背对着整个世界上路的人,或许,他们为了上路放弃了一切,却让灵魂陌生地方得到了重生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旅游书,翻开来却没有一张照片,是游记,像回忆录,像小说,原来谢莉尔要说的,是一段关于放弃与寻找的故事。这段故事,以不同形式发生在每个人的人生生命中

  好的游记让人想跟随作者步伐踏上旅程,好的书本让人从中看到自己的人生找到勇气,谢莉尔做到了后者,没有照片去堆积美景,没有引人入胜风景描写,她只是告诉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需要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种可能性,需要坚持,坚持每一步,都更接近你的内心。

  谢莉尔说“这种坚持,我晚懂了将近十年”,可惜我们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曾懂得。

  记得少年时听见黄玠唱的香格里拉“我以为认真去做就能实现我的梦 以为写首好歌走路就能抬起头 以为骑摩托车旅行就能变英雄 现在的我失去了冲动”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现在再听,心里觉得怅然,想起前阵子看到北岛的一句诗“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声音”,突然心里一怔,不禁想,在这逝水般的岁月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总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树,它或许会在现世渐渐枯萎,或许根深叶茂谢谢谢莉尔的这个本书,它让我心里的那棵树,在快要枯萎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丝阳光。总有一天,我也会遇见一片生命中固然存在的荒野,又或者,我其实一直生存在荒野中而不自知。无论怎样,我会知道,只要坚持每次迈出一小步,纵使岁月无情,我们也总有一天,会得到岁月的回报

  《走出荒野》读后感(二):【小花-悦读】100books-074《走出荒野》勇敢迷惘,如同你我

  《走出荒野》勇敢又迷惘,如同你我

  极其好看的一本书,一口气读完,期间2次落泪。

  对于这类踏上寻找自我,救赎认知作品,总是毫无抵抗力。从《一个人的朝圣》到《走出荒野》,从《荒野生存》到《骑行环游台湾》,到大冰的《乖摸摸头》,《他们最幸福》,怀抱各式的信念,长距离开始并坚持自己的旅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力量

  谢丽尔,26岁,父母自小离异,19岁早早结婚母亲生病去世,开始放纵自己堕落:吸毒、滥交,与丈夫感情渐行渐远,最终决定踏上这段漫长旅行--挑战太平洋屋脊布道。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完全真实回忆

  注:太平洋屋脊步道(英语:Pacific Crest Trail,简称:PCT),是一条贯穿美国西部荒野、大致沿着内华达山脉及喀斯喀特山脉行走、全长4,286千米(2,663英里)的远足径,南端由加利福尼亚州接壤墨西哥的边界开始,途经俄勒冈州,一直连接到北方华盛顿州近加拿大的边境地区

  1个人,4个月,4000公里。

  她背着一个巨大沉重背包亲切称呼它“怪兽”。和《一个人的朝圣》中的无任何准备老人不同的是,她做了自认为充足的准备,攒钱、买装备,制定路线。而上路后的艰难和意外让她一次次的崩溃,退缩,想要放弃。经历很真实,并不多么鸡血和高大上,充满了小女人特有的纠结、犹豫、多愁善感软弱

  壮丽无边的旷野自然在眼前展开,同时回忆也在头脑肆无忌惮的蔓延。

  《海边的卡夫卡》说:“回忆会一边在身体内部温暖我们,一边在外部剧烈的切割身体。”

  她的回忆也是如此。

  母亲对她毫无保留的爱在持续温暖她,而父亲粗暴自私切割着她。

  丈夫的温情爱意在温暖她,他们的渐行渐远和冷漠在切割着她。

  母亲一家生前留下的美好在温暖着他,她不得不射杀母亲留下的马那痛苦眼神在切割着她。

  其实或许,在亲人离去后,所有的记忆-无论美好的还是悲伤的,都无一例外地在一次次重演,如同空无一人空旷剧场,戏散了,人不舍离开,于是一次次疼痛

  有的人,过去就是过去了,能够哭一场就毫不留恋的继续前行。而有的人,心思缜密敏感,会迟迟陷入过去的泥塘无法迈出。

  访谈作者,问:走了这么久的路,最难忘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回答:是接受。

  是的,我们唯有接受。生命给予我们太多苦涩,你的父母从没给过你渴望安定和爱,你总是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你一次次把事情搞砸,你期待永远没来,你爱的人终将离你而去,你会贫穷、生病、失业,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在冷酷现实泥塘里辗转反侧。

  但是唯有接受---把生活的苦涩一一的、沉默的、按照吞咽下。

  有的人很幸运,可以得心应手的在日常生活中,吞咽,消化,酿造成美好的东西

  但有的人,必须要在某个契机下,经历漫长曲折才能顺利接纳和转换

  作者,是后者。而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前者。

  我们经常津津乐道于:行走,出走,到远方,换一个环境,活出自我。

  而我相信,远方其实无处不在,不在太平洋屋脊,不在西藏、尼泊尔、印度、北极、或者外太空空。

  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每一条繁华街道,在家里一处静谧的小空间,在上班路上的地铁里,在清晨起来孩子酣睡笑靥里。

  其实,从来都不需要离开你在的地方,你就可以到达你想要抵达的地方,触及你遥不可及的梦想。

  存在的终将消逝,拥有的终将远去,我们爱的人和珍视的事物亦是如此,我们自身的肉体精神也是一样,终将消亡、被人遗忘

  所以啊,我们才要格外珍惜,好好爱,好好活,不留遗憾。不枉此生。

  《走出荒野》读后感(三):书与电影对比//跟随书从荒野走向回忆走进痛苦走向他人走回现实

  书中详述了走太平洋屋脊步道的过程,其中穿插着回忆。在作者刚开始踏上步道时,回忆尤其多。前段以及中段之中穿插交代了为什么来步道以及想要得到什么。难过的回忆,自暴自弃态度糟糕的生活,还有那些爱自己朋友家人。

  书的连贯性很强,也是因为有足够篇幅讲述细节也很足。电影似乎讲不了这么多前因后果就省略与整合了一些角色与人,看时有些匆忙,但勉强连贯。毕竟三个月的徒步不是能简单交代的。但是也许,在书籍剧本上仔细推敲,会让电影能更丰满些。不过那种糟糕人生、痛苦、困难、释然,在电影中还是呈现出了书中的感觉。电影的优势是,呈现了宏大自然景色,那是书无法给予的视觉震撼

  每个人看书都会对其中的人物特定事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感受,也许我对某些关键场景没有得到展现而遗憾。电影似乎整合了太多瞬间,有些失去了真实感,但这只是看书的马后炮。只能说电影差了些东西。

  至于书本身,不是看英语原版不好评价,就看的翻译版而言,文字描述应该是很好的,回忆穿插的结构安排也很精妙。似乎快到尾声有些仓促,但或许当时作者的心境就是如此。作者对袒露自己的心境感觉非常诚实,整本书非常纪实。

  每个人都有对糟糕生活的定义,也都得自己面对。当生活烂到一定程度,只有走头无路的感觉。找人倾述帮忙、看医生、换工作,做一切象征重新开始的活动。但是往往会深刻意识到,那一切的糟糕已经深入骨髓,仿佛你病入膏肓。过去的痛苦回忆和没有珍惜的美好,互相交错折磨着你。对于作者,在郊外自然有过一段清苦却幸福的童年时光,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这个念头就吸引了低潮中的她,从一本指南书开始。筹备然后到真正踏上路途想象的与实际那样巨大,因为当你之前知道困难,困难在你脑中,而走在路上,困难痛苦在你身上。巨大沉重的背包,有点小的徒步靴,无经验的上路。一切都给作者带来痛苦与折磨,它们实质表现在身体上,淤青、疤痕伤口水泡、疲累、酸痛…每天唯一要做的就是走路,一直沿着道路向前,唯一变换的是几乎一成不变的风景与无时不在的身体痛苦。尽管脑子也在不停回忆与乱想,但当你的身体在做机械迈步,承受浑身发出的疼痛抱怨时,脑中的痛苦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唯有长时间的徒步才能这样,让你那些悲伤懊恼一切化作你承重迈步,每一克重量就是你负担烦恼,每一步就是为过去赎罪一般。你脑中的折磨转换为身体的痛苦,浮现为皮肤上的伤口与结痂。你的前进就是于痛苦的牵绊,而这一切慢慢成了习惯

  然后你在这漫长的路途中,风景会变的,人会遇见的,经历了那么多,你还是你自己,但有些东西改变

  《走出荒野》读后感(四):一条“朝圣”路

  母亲去世,继父再娶,手足疏离,大学肄业,离婚……

  她觉得自己的世界轰然崩坍。

  她选择了一条近似自毁的行程,独自上路,去著名的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从莫哈韦沙漠出发,穿过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州,最后到华盛顿州,2000余公里。出发前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包裹过重,登山靴不合脚,不会用冰镐,搞错汽化炉的燃料等等,甚至带着一整打的保险套,而且即使迷路也不打算求救,彷佛随时准备好自我毁灭……

  一路独行,她的身体受尽磨难心灵却渐渐圆满,彷佛朝圣,Bridge of the Gods,是她行程的终点,当她亲触那白色的桥墩时,她的世界又回来了。

  语言极其平实,或者说就是流水账。

  但是字里行间传递的,却很重。

  读书时,总会想起,叩长头的藏民。

  以及一句话,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陪着作者一路行走的书籍;二是,徒步者间朴素情谊

  从未有过交集人们,漫步在同一条步道上,因留言簿或者他人的转述而知道彼此。未曾见面时,便在心中有了模糊的印象,以及小小的竞争心。因步速或者迷路或者其他原因,他们或能相遇,或者错过。相遇了,便是惊喜!互相关心,一同欢喜,然后再分别前进。这一次的相遇,便可能是一生的牵挂,比如作者与道尔。

  但是,对于本书,我只能给三星

  很多东西,都是读出来的,而不是作者写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这是本时隔多年的回忆录的缘故吧。一些旅途上的细节或许当时是惊心动魄的,但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却没了波澜。有些事情可以坦然面对、公布于众,比如当年的吸毒、滥交,可有的还是不想为人知晓,便一笔带过

  书中吸引我的是:太平洋步道的原始风光、沿路相遇的热情背包客、贴心的步道设置(补给箱、步道登记表等等),以及一点点登山常识……

  读完书,也有种出去独行、面对自己心灵的冲动。

  《走出荒野》读后感(五):也许我们只是习惯得到,还没学会怎么面对失去

  虽然线在这里被割断,但这还不是终点。

  ——鲍勃.迪伦

  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普通的旅途游记或者是心灵鸡汤,讲述一个人在路上的见闻成长,找寻生命的意义,给自己一个勇敢活下去的理由。可封底写着“我没有‘找到自己’或是获得疗愈,我只是每次迈出一小步,这种坚持,我晚懂了近20年”。等会,您不找自己,您不疗愈,上路难道是为了做旅游节目吗?!而这坚持又是什么?

  开始读就发现,这本书虽然坦诚生动,但却不讲道理,没有寓言。作者谢莉尔.斯特雷德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女人,当母亲去世,自己离婚后,她决定第一次背包上路,一个人徒步跨越著名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从莫哈维沙漠出发,穿过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最后到达华盛顿州边界。她完全没有旅行经验,开始的时候行囊重得连背上卸下这样的动作自己都无法完成。在过程中,她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环境,体能的极限,还要提防随时随地会突袭她的响尾蛇。但这次行走,不琐碎,不矫情,有认真,有情怀。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时候只有境遇到了,才能有一种心境和机缘。有人说生活总是在别处,所以找自己,找别处的生活,成为了很多人出发的理由。可走了一大圈才发现“那个自己”哪也没去,就在原地。所以出发不是寻找,而是离开。暂时离开过去的生活,也暂时离开过去的自己。这种离开不是为了抛弃,而是为了看得清楚原来的那个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走了一段路,觉得包袱轻了,而心灵却充实了起来,突然发现生命中重要的原来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本身。

  英文有句话叫“你有一个老灵魂”。时间会让人慢慢变老,牙齿掉光,记忆衰退,但研究表明人们最先忘记的总是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者我们惯常认为重要但其实不重要的,被记得的反而是那些值得被生命真正擦亮,闪闪发光的。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迈出的坚持”吧。

  有时候我会觉得作者所说的屋脊步道就像曼哈顿最繁华的那几条街啊。因为尽管身在闹市,你不也会感觉到一种孤独么?既然孤独,那和身在荒野其实又有什么区别呢?可能我们都是一个人任性地走了一大圈,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只是来自一直只习惯得到,还没学会怎么面对失去。关于什么是重要的,这道题我们总是做错。

  于是,要“走出荒野”,要么上路,要么翻这书。

  《走出荒野》读后感(六):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看书简介之前,我认为这是一本女性对于自我心灵救赎的书,遭遇不幸,身心俱疲,利用一段只身徒步跨越太平洋屋脊的艰难旅程,使自己的心灵和精神都能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书是从作者母亲去世开始写起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段旅程的一个原因和起始点:

  “我的双脚已经踏上了旅程的起点。

  尽管险恶层出,我还是咬着牙走完了全程。途中,我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大熊、响尾蛇和美洲狮,也惨遭水泡、过敏、擦碰和划伤的折磨。我一路上忍受着疲劳和饥饿、严寒和酷暑,挨过了日复一日的单调,只身从莫哈维沙漠一路走到华盛顿州。

  终于,在经历了漫漫日夜后,我走完了这条长路。我发现,实际上,我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之旅的起点并非始于我心血来潮决定上路的那一刻,而是始于我产生这个想法之前。那是四年七个月零三天前,当时我站在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医院一个狭小的房间里,我刚被告知:母亲就要撒手人寰了。”

  作者在开篇就记叙了母亲去世的过程,母亲才45岁,却罹患肺癌晚期,当时才21岁的作者几段话就叙述了母亲的一生:出生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军人家庭,少年时代就住过2个国家以及美国的5个州,痴迷于马,狂爱一个歌手,19岁时奉子成婚嫁给作者的父亲,新婚不过三天就遭遇家庭暴力。28岁时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离开父亲,再也没有回头。

  定居一个小镇,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没日没夜的辛苦,却依旧是一个热爱孩子,纯真善良宽容大度的人。后来母亲遇到小她8岁的作者的继父,买到一小块杂草丛生的土地,一切从零开始。一家5口几乎脱离现代社会,连住的房子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用树木和木头边料搭起来的。

  作者上大学后,母亲虽然已经年过40,却依然决定和女儿一起念大学,而且是同一所大学,并且在大学里摘取了全A的好成绩。

  就是这么一个开令作者热爱和骄傲的母亲却在再修几门课就能顺利大学毕业的时候被查出患有癌症。母亲的弥留之期非常短暂,一向坚强的母亲在剧痛的折磨下依赖吗啡而苟延残喘,作者当时几近痴狂、疯癫的日夜向上帝祷告并没有留住母亲的生命,很快便撒手人寰。

  这是这本书第一章“爱,万物生”的内容,开篇便看到这样悲伤的内容,实在很令人唏嘘。在失去母亲的打击下,作者的生活徒然变的一团糟,19岁就结婚的她对待自己的婚姻也开始茫然失措,作者坦承自己在婚内和几个男人有染,一方面觉得对不起丈夫想要好好过日子,一方面又在精神压力下几度出轨。在一段时期的纠结过后,作者终于离婚,却又抵制不住大麻的诱惑,开始了瘾君子的生活。作者形容这一段废弃的人生:“在这片幻境之中,我多舛的命运却不显得的有多么凄惨了……但早晨醒来时,我的苦痛仿佛被扩大了千百倍,萦绕心头一的,不仅仅是我那悲惨的身世,还有我的无能和放纵。”

  在这样一方面沉迷毒品一方面又对自己极端厌弃的两级分化下,终于是作者的朋友和前夫把作者拽出了泥潭。作者终于下定决心远离毒品,重整旗鼓,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而新生活的开端,便是这一段孤独艰难却又自我拯救的旅程。

  《走出荒野》读后感(七):在荒野跋涉洗去心灵尘埃获得新生

  是看了电影《走出荒野》知道了电影是根据斯特雷德写《走出荒野》改编而来。电影拍得不错但是感觉作者的这段荒野之路内涵丰富,就特意去找了作者写的书来看。细看之下,果然电影里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都有了交待,电影和书各有所长,电影让我知道了一对声音有如天籁的歌唱组合知道了好听的《老鹰之歌》,更是因为喜欢听他们的歌进一步找出了《寂静之声》还看了电影《毕业生》哈哈简直就像是一个大宝库,越挖越有货。书也很有特色,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对生活已经绝望的离婚女子通过独自在荒野上跋涉,在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过程中洗去了心灵的尘埃,终于众神之桥获得新生。她最后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充分说明只要有信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整体是很励志的故事。

  《走出荒野》读后感(八):追随内心,勇敢面对--释然

  作者在她妈妈逝世四年后,离婚不久后独自一人去徒步(很小父母已离婚),当初为这徒步没准备多久,也没啥理由,或者就是为了理清心中噶情绪,理清那对母亲的无限眷恋而做出的一种举动,为的是寻求某些东西。最后,几经艰辛,终于一个人,成功地独自完成2000公里的徒步旅游,而她也能为她母亲的逝去感到释然,终于能把这一切写成书,与人分享~~

  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蛮深有同感,情到深处泪自流。爸爸逝世有十二年,而头七年,我选择逃避,我不愿相信,我选择永不揭开这个伤疤,不谈、闪开话题是我的对策,所以我在大学没有谈论过,没有提起过爸爸,就这样时光夸啦啦地过了七年。我不知道我的大学同学、舍友是否知道我爸爸不在生的事实,只是我感觉到她们会估计到,不过大家都很识趣地不提,是对我的理解。正如作者,作者就用了四年来逃避。。。。但是,要面对的始终要面对,只是各人的方法不一样。作者的方法是徒步旅行,寻求内省,也是追随内心的表现。而我,接近毕业的时候,我提起过一次,也渐渐打开内心的伤疤,面对它,毕业后,其实陆陆续续地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那么多这方面的书籍,为的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困惑,为自己多年的逃避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释然。

  虽然又用了五年的时光,但是当内心得到释然,那种感觉的确挺好。因为那叫【坦然】。既然事情是这样了,只能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当然,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是因为TA面对这个事情的时间状态不同。当年妈妈也很痛很伤心,但是她似乎很快挺过来了,因为她要照顾我(当然我知道,即使现在,这等伤痛永远不会好,只是不再表现出来而尔。。。。)又如一好友,她妈妈在她大四的时候过身了,时隔五年,两个月前见距,无意中提及她妈妈,马上声音哽喉,眼泪打滚,那刻我知道她很心痛,永远的无法忘怀~~

  即使在外人面前故作轻松或很坚强,这种至亲的离去,永远都是一种伤痛,永远不会好,但是,随着时光的离去,会看得比较通透,这通透,叫【释然】。

  现在,我终于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个事实,虽然每次,我还是会心痛,会难忘,会思念。或者我依然不会随便讲出事实,我或许还是会闪烁其词,但是至少我的内心已经舒坦了。

  勇敢地面对失去,得到的,是【释然】。

  《走出荒野》读后感(九):当我们有勇气去害怕

  “夜雾那么浓,开阔也汹涌,有一种预感,路的终点是迷宫……”

  最近看纵贯线台北演唱会的视频,四个老男人抱着吉他在炫目的舞台上吼着《亡命之徒》,高清镜头下难以掩饰的皱纹、皱纹下清晰铭刻的岁月,强烈戳中泪点。也许,除了对旧日时光的感怀外,看着几个已年过半百的乐坛大佬在这首歌里对人生的精辟总结,不免伤感,或多或少还掺杂着对未来的畏惧。我们举步维艰的行过一程又一程,以为就要风雨之后见彩虹,却常常发现,面前不是阳光坦途,而是更大的迷宫。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混沌,掉进或深或浅的漩涡。区别在于,有人凭借聪明或运气,找到出路;有人走进死角,兜兜转转,终得以华丽转身;而有的人耗尽一生气力也没能看清原委跳脱出来。

  《走出荒野》的作者谢丽尔应该属于第二种,她的迷宫过早就横在了她的面前。6岁父母离异,22岁母亲突然癌症去世,兄弟姐妹因悲痛渐行渐远,让这个她一直努力维系的家分崩离析。我想人是不是骨子里都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基因,当身陷漩涡不能自拔时,一方面会大呼救命,奋力扑腾,另一方面却想加速堕落,彻底毁灭。谢丽尔在伤痛中沉沦在毒品和一大堆男人中,把自己婚姻和人生都逼上了绝路。4年后,一无所有的她做出了最冲动的决定——去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

  1个人,4个月,2000公里。

  起初上路的时候,谢丽尔一直对自己说“不要怕,不要怕”,这成了她每日的祷词和自我暗示。但对于一个徒步菜鸟,一个单身上路的女生来说,身处一片经常几天不见人影的荒野之地,加上途中随时出没的眼镜蛇、公牛、黑熊,害怕只能是拂不去、赶不走的影子。当然,更难以对付的是心理上的挑战——绝望、孤独、焦虑。上路头几天,她的肩膀、后背、臀部,所有与背包接触的部位都在背包的重压下磨出了血,这种始料不及更是让她对自己心生怨愤。然而,身体上的酸痛促使她集中全部注意力在每一步上,反而忽略了各种心理上的困扰。从每天歇下来便草草钻进帐篷,到慢慢地开始欣赏途中的野花、蓝天、溪流,开始体会到其中的美,再到接受害怕、疲惫、孤独为旅途的一部分,而安然享受其中。直到走了两个多月,“我又开始念不要怕,但这次感觉跟平常有些不一样——”

  “走了这么远,也许,我已经有勇气去害怕了。”

  这是作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看过一个奥普拉对本书作者的专访,她问谢丽尔,这趟旅程教会了你什么?谢丽尔想了想,回答了两个字:接受。“我必须接受时间的事实、里数的事实、人生的事实……我发现一旦接受所有的难题,其他所有的事就会跟着退让几分……伤心难过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体会到这个事实,对我就意义深远。”

  接受。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接受心碎,接受自己的一无所有,自己的无助和恐惧。正如李大叔唱的,“人再有本事也难抵抗命运的不仁慈,不要命运做的蠢事变成你自己与自己的争执。”

  然而,平日我们更熟悉的调调是被教育要积极与命运抗争,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摒弃所谓不好的,却鲜有课程告诉我们该如何学着接受。接受生活的不顺利,接受脆弱、孤独、焦虑等这些我们头脑中一直抗拒的情绪。而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抗拒,反进一步加大了这些情绪的威力。我们到底是害怕,还是害怕自己会害怕?

  当我们已经敢于接受害怕的时候,错综复杂的生活似乎瞬间简化下来。不必抗拒,也无所谓坚持,所需做的就是每次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我们都会伤心难过、都会碰到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能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这一点、接受这一点,也许在走入迷宫时就不会先慨叹“谁敢比我惨”,而是会更坦然从容地面对,如吃饭睡觉般自然。

  罗大叔说,“我们都不必在意未来的样子,像是精神病患写的诗,或是烟花绽放的节日”。或许,当我们有勇气去害怕的时候,未来的模样也就不会再面目可憎,而会显得越发可爱了吧。

  《走出荒野》读后感(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才能在大世界里找到另一个自己

  我们都曾经有个糟糕的过去,但是重要的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当下和未来。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父母们未曾给予过我们的,我们需要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策马扬鞭一一学会;父母们给予过我们的,要牢牢记在心里,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或许,只有在路上,才是最清醒的。回想往事,一件件,一桩桩;计划未来,一段段,一条条。或许只有在路上走过,用脚步丈量过大地,才会真的理解到作者的悲欢离合吧。

  如果你想去流浪,那么现在抓起包就走吧。过去不会牵绊你,现实不会牵绊你,未来亦不会牵绊你。加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