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念,半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念,半生》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4 05:5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念,半生》经典读后感10篇

  《一念,半生》是一本由陈麒凌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念,半生》读后感(一):欲爱而忘言

  很久以前有段时间,我拿言情小说当鸡血。最俗气的那种,比如其貌不扬的女实习生年轻英俊集团老总从相互憎恶到爱得死去活来。我休学在家,独处的日子容易习惯,有时精神好点,主动去帮母亲看店。店铺的隔壁是一间租书屋,那时租书还比较时兴,架上的书籍虽旧,倒不至于长毛发霉。租书店老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架了副眼镜熊在桌前看武侠,我一天能读三本书,他却只收我一本书的租金五毛钱,不过照旧很认真地,一笔一划记在在打了格子的本本上。

  那是个走火入魔般的夏天。一大排席绢,一大排叶雯,还有记不得作者名字的书一大排。我还记得那时的言情小说封面不像现在这样潦草俗气花花绿绿,虽然都是美女图,却依据人物个性角色年代背景等各有不一,有的甚至算得上清淡雅致故事无一例外圆满结局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高富帅爱上了女屌丝,穿越到古代的那些,最后总是寻了个无人的地界过神仙眷侣的日子。

  好白痴是不是?很假,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狗血。但世间上若有一件事物即便白痴俗气狗血假透了却仍旧能使人感动,我想只有爱情

  即便年龄稚弱,我也并非不知那些故事太假,哪有那么美好幸运。然而却着了魔似的看着,情节大同小异,页码也均在200页上下完全需要任何停顿思考,待到三本看完,一个下午的时光悄然逝去,从书中抬头,但觉外面行人车流在夕照下有种说不出的遥远。整颗心满满的,又空空的。

  陈丹燕说爱情是疲惫生活里不死的英雄梦想。而对于一个少女来说,即便再呛俗的爱情故事,当它有着百转千回过程和美丽结尾,也不能说是全无期待的。那年的我,已经初尝人世的冷眼和命运艰辛,自以为略晓沧桑,因此并不如何憧憬爱情。但我如饥饿暴饮暴食那样,在很长日子里,靠着这些浅薄文字制造出来的彩色泡沫,让灵魂稍稍挣脱于现实困顿

  麒凌的这本小说集,拿到手已经有些日子,没有仓促地翻开,一来是习惯,二来是顾忌。我愿意存着一点距离平常心,不希望宣传汹涌声音牵连它,让我对它产生任何有失公正评价。麒凌的小说我是看过的,不多,可能她写得不多,且我自己已经很多年不看纯粹的爱情小说,尽管偶尔也写。

  今天清晨开始阅读时候,天还没有完全亮,鱼缸里淙淙流水声,窗外有鸟鸣飞溅。我看了第一个故事之后,忍不住私信给麒凌道:仿佛身在山中,不知岁月

  陈麒凌的小说的确有让人忘却时光之感,因为慢,很慢。木心那首诗怎么写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写得快容易,慢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自以为是个慢人,却大多体现在生活行动认知能力方面,说到写,还是毛毛躁躁,故事讲到一半就没了耐心,好像后面有鬼在追。看到陈麒凌的慢,不免就有了种惭愧感觉,她的故事都那样清白,像一盅食材简单的汤,天长日久地小火慢炖,其中滋味渐渐醇厚深沉,直至不可言。

  对于爱情小说的写法,我曾经烦恼于怎么写两情相悦的开始,在一向的思维里,爱情的发生纵然不一定要天雷地火,至少也是电光火石。我写不好那个开始,于是我笔下的爱情故事,总是行将结束,或是事后追忆。看陈麒凌的小说,我才发现,爱情的开始可以写得这样单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不,甚至连话都没有。故事里的男女,往往是在那样不经意情形之下就完成了这个伟大开端表面不动声色,内里早已换了天地。她写得真,写得细,后劲绵实缓缓推进,你不由得不信那一瞬间的惊动,你不会将它误解为一个寂寞潦草的思想分叉。

  她故事里的女孩总是退守的,安静的,好似胆怯,却有无穷无尽的勇。若非如此,怎样在烽火岁月里坚持下来。她故事里的男子,爱穿一袭白衣。我想那与人物无关,而是一种爱情的象征,不可沾污,不可靠近。

  梅华最后也没有去见那个她爱了救了付上了多年相思的云先生,她是不够执着吗?我看恰恰是太执着了,执着于一份爱情完整,不愿意看到心中最珍贵东西尘世间沾染了别的痕迹。她太珍惜自己的感情

  好几篇故事里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情节,一人要告诉痴心的女主角爱的男人有多平凡或是多不堪。女子回答,我不必知道。她不是用的“不想”而是用的“不必”,可见有多决然,她说“若可以有将来,她绝不容许她一身白衣的云先生,在这样的生活俗琐里慢慢失去光彩,慢慢萎靡平庸,慢慢地死。”

  不发生就是最好的发生。

  她是决意要保存爱情这件白衣了,就像保存着一颗遥不可及星星

  我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里想,我们多么相似不同的是,我的故事里很少保留,我将爱情拖入凡俗生活,看它被煎得皮开肉绽面目全非,最后谁都不要撒手而去。麒凌比我温柔太多,就像她的那些文字,精致从容娓娓道来,古意盎然。你虽觉得这不可信,嗤笑世上哪有这样赤纯的人,却又忍不住为之心折。

  一本书慢慢看到后面,才知道麒凌不仅如此,她不是没有过尝试,不是没有做过梦,看看将爱情丢到生活这一锅温水里到底会不会煮死。呵。她原来大大地残忍本事,写尽了爱的纠缠和不爱的厌倦,她写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怀疑人性热烈和凉薄在《缠》里挥洒得淋漓尽致,恐怕再不能更彻底了。

  我也爱写厌倦爱情后转身投奔世俗烟火寻找一丝平淡温暖的结局,但与麒凌的沉着铺垫后顺势而去的自然相比,我写得急转直下,如挥刀断发,总有点负气,有点绝望,不够平静一面读一面自我观照,深知这也是源于时间不够长,耐心还不够多,看的经历的都还不够饱满

  对于一个写得很慢的作者来说,被读者一天看完一本书,不知是开心还是郁闷。我晨起读了一个小时,例行做早餐,换衣服上班,去银行,下班做饭,睡午觉,起来再看。到黄昏,只剩薄薄数页。我已不是稚时,麒凌的文字也不是鸡血,我有点疲倦,还有些落寞安慰,为文中的人物,为抬眼望见的这寂静的生活。放下书再去厨房,炖了一碗冰糖雪梨汤,吃罢晚饭,洗了澡,坐在沙发上一面擦着头发,一面拾书来继续看。如此一日将尽了。就像多年来持续不变的节奏,我说家中植物繁茂,自己如住古堡,恐怕不算十分夸张。这一日的心情却别有些温柔沧桑,恍惚之间,仿佛大半生已逝。

  我不能说这是一本给我惊喜的书,因为它是那么熟悉,沉缓,过于优美,让我想到琼瑶早期小说里的一些片段曲折委婉,欲说还休。它在我眼里不仅不奇怪,而是太平常太平常,仿佛在镜子里照见了一个熟悉的影子。这一年我也有了一些白衣,年龄越长,越觉出了白色好处,那样简单明了,却又那般饱含深意少年时我常嘲笑别人穿一袭白裙,深觉作态,自己打死也不肯穿,但心里免不了偷偷艳羡。

  穿白色,需要一些底气,一些阅历,就好像写得缓慢而简单。越一目了然的东西,往往越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经历作为沉淀才能够从容沉静。时间沥尽了流沙之后,那般清透似与初时相同,却早已万水千山,欲爱而忘言。

  麒凌与我一样离群索居地生活着,她的大概更彻底一些。此次她在广州做书的宣传活动,我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心中只是一动,我见过她的啊。我也这样告诉她,她说有了这句话,便什么都不必说了。但我到底修炼未够,多少次告诉自己等一等再等一等,却还是急吼吼地来写下这些。

  书翻到最后,忽然看见封底压着两三点红,不由得伸手去摸了摸。其实知道是印出来的花瓣,但触及书页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自觉傻气地笑了。理应如此嘛——仍是微微遗憾

  《一念,半生》读后感(二):十八个故事十九个女人

  这本书就像封底里,对作者的描述一样“读她的文字,你是可以略带一点猎奇的。书中女子,或一身孤勇赴会,却在万水千山后蓦然止步;或卑怯柔弱,却会为一个疯狂念头孤注一掷。藏在文字背后的讲述者有时像是一位天真善言的少女,有时又似惜字如金的沧桑老人,哪一个都是她,哪一个又都不全是她。”

  而里面的故事,也都像概述里写的“她的故事,永远颠覆你的预期,永远留有一丝希冀,似不经意,却总不偏不倚直击人心。如同平静海面下暗潜的风暴,在其克制的叙事方式下,你既能感念爱之炙热、温柔,又可体味命运之冷酷无常。”

  其实我觉得读故事,就像经历了一次人生,读了书里的十八个故事,没有叱咤风云豪杰人生、也没有亡命天涯狼狈之旅,只是平淡细致的故事,从这些小故事里体味了不同的人生,从里面也感悟出了不一样的岁月、柔情风云变幻。作者的确是写故事的高手,每个故事都能把读者带入其中,好像跟着男女主角走过大街小巷、穿过四季轮回、风起雨落。

  那些感情描写细腻感人,我被一个个女人感动,会潸然泪下、会忍俊不禁、在她们戛然而止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心会突然踏实下来,想这样也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人看女人写的东西,会更容易理解原因,这些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身边,而我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听她们讲自己的故事。

  《一念,半生》读后感(三):一念,半生

  世间的圆满大同小异,残缺却可有万千种演绎

  书中都是一个个小故事,但是写的很细腻,生动,感人,人生百态

  最喜欢的还是第一个故事 《白衣》,梅华的勇敢最求,在最后要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先生的时候,果断的转身,也许因为这样她才是最幸福的吧,也达成了自己的愿望

  也有令人心疼的故事 《 擦肩》,不知改如何形容,火车相处的两日,感情根深蒂固,因为韩煦的自卑 不敢面对,在她抛弃一切面对的时候,发现毕盛 已经因为意外去世了10年了,惋惜心碎

  《缠》中的梅尚宝,太执着,以为付出一切就可以感动尚健生,其实不然

  《一念,半生》读后感(四):正在爱或是还没爱的人都该看看这些话。发人深省……

  1.人世间,还有另外一种隐身,无须法术、口诀,停影液和定影液。它的名字叫,卑微

  2.他哪里是什么记忆力超强的神童,什么过耳不失,过目不忘,他明明是想忘却,却永远也忘不了。

  3.“我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用来爱你,整整十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只为了这一件事。你认为,这世界还有什么人能取代你呢?”

  4.我只要,一个男人,一次,一辈子,到底。

  5.如果有一天我必须停下来,我最想停在你身旁。

  6.有时候故事编得太像,自己都分不出真假了。

  7.他喜欢登珠峰,深海潜水,徒步穿越大漠,那样的难度让他着迷,他爱的是不是她的难度?难度让人痛苦,又那么让人激奋。

  8.她哪里会知道,她骗他,真的骗了一辈子。该如何,让他知道,她爱他。原来,年华是一刹那的事,生命是一刹那的事,真的来不及。再也来不及。

  9。她笑了,脸上的皱纹细腻如菊。她把手轻轻地放在上面,这一刻她在思量,这一生她在思量——翻开,还是不翻开。

  10.老夫老妻有时候是用不着那么多废话的。爱到不说话,是另一种段位。

  11.说话容易,懂得却难,不说话容易,而不说话却舒服自在,不说话却默契心照,不说话却胜似千言万语……你说难是不难?

  12.其实,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与这南海渔村山路于我有何区别,只要身畔是他,只要这么相依相惜,只要懂得欣赏生命中随处可觅的——开心。

  13.波光淋漓梦幻泡影,我们在世事变迁中看淡你我。如果有停下的机会,下一秒的回望,我将看到谁?

  《一念,半生》读后感(五):隔壁家的女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爱情,可以没有情人,但不能没有对爱情的癖好。

  ——杜拉斯

  读了半截的《一念,半生》,八个故事。跟着进入一场又一场的爱情,它们好似都是一个模样,既没有多好看,也没有多难看。虽然读起来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意思,因为这是半截的爱情。听作者陈麒凌无关痛痒的讲着爱情的某些东西,虽然爱情是一件特没劲事情,但是谁都想爱,谁都会爱。那些爱情是卑微的,尴尬的,甚至痛苦的,但从来不会妨碍它成为那些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了。

  《白衣》、《擦肩》、《不是相思,是红豆杉》,四个人都是一见误小半生,这不是爱情,又是什么呢。尽管她(他),到最后都没表过自己的一心喜欢,却也付出一片痴心爱得那么狼狈。哪怕这一切都作废,不恨不悔的事了拂衣去。梅华留下十七岁为他抄写的一篇作文;韩煦寄出了一封永远不会被他读的信;小郑连他的背影都不忍再多看一看。韩煦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迟早会要退出,而且自己注定是那个最早退出的人。即使不舍,自己也做好了舍弃的准备。可是真的做出选择,却还是那么的痛苦。梅华她从山高水远的追爱,多少言语不提,只是安静的离去。

  在自己的爱情里,她们终于向自己认输。因为你我,其实没有结局,却也赢得了另一种胜利。可是那个人却永远不知道,有那么一会儿,全世界只有她最爱他。

  《半局》我爱你,你知道。你也爱我,可我们不能在一起;《缠》我爱你,你知道,但你始终不爱我;《隐身》我爱你,你不知道。你终究不会爱我。种种得不到的爱情,只为他,她的心才翻起波澜。但它们只能让人流泪,只为体内的亚当(夏娃),带着爱情走出了我们的肋骨。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马缇尔达对莱昂说,我想是爱上你了,因为我的胃有暖暖的感觉。胃的爱情,在吃的食物里。我为你做不同的点心,我费心为你做野菜,我费力为你买特产,一切的一切只想温暖你的胃,换得一次小小抵心。可是她们并没有像《金式漂流记》那样在杂酱面的袅袅热气中,磨出了一碗饭·岛·爱。我的饭,虽然渗透了你的生活,却盛不下你的整个人生。也许,爱情并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

  梅宝对尚建生说,“睡了我吧”,可躺下是得不到爱情。一具躯壳不过如此,我们只希望爱的有意义。我们的爱情,再怎么可笑,再怎么卑微,也需要观众。你的眼神,你的大笑,让我看见爱情。但你我好比站在橱窗内外,一个瞬间便是咫尺天涯的不见。也许这样的爱情只能重在参与,然后两人各自转身,向左走,向右走。

  《青鸟》我爱你,你知道。即使你不确定和我在一起,但我会等你。因为你,无可取代。这样的爱情有着必然的纠结苦痛。即使别人告诉虞敏,走的是一条错路。她觉得如果你爱一个男人,那么你会相信他和其他所有男人都不一样,那么他一定是好的。哪怕自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己在想什么,只想把自己最好的时光,全部留给了他。因为每个人的爱情只有一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急情,却是那么的慢。

  这么多年,他和她并没有变化,也似乎没有什么可能了。但是她在等他吗,似乎也不是。虞敏只是守着一个空房间,仿佛存在一个人在爱着她。那是她一生一次的爱情。直到颜峻残了,两人才算真正的在一起。也许爱的人碎了,爱情才不会被打碎。

  《买春》的怪蜀黍因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忍老二去心酸。不谈爱情,只想脱脱女人的裤子,再回味年轻时的勃起,找回曾经一夜几次的痕迹。无奈这一切都不能再发生过。岁月,还有一把阉割的刀。它会让你在精神上彻底的不举。突然觉得,怪蜀黍们要比某些年轻人要好很多,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他们真的照顾她们了。

  女子十八,十八女子,那些未成熟的魂灵,始终在寻求爱情的殉道。而那些流动着的爱情,颤动着一些时日。她们是隔壁的女人,借着小小得爱情,成为了房间的主人。而还有的你,是她们的邻居。

  《一念,半生》读后感(六):感念

  最初看到这本书,我也是被书名给吸引住了,我觉得会是一个仓惶的或许不那么完美的故事,要么就是男女主人翁相爱却不能相守;就是像泰坦尼克的杰克和罗斯一样。但是读下去却让我不胜唏嘘,故事也许没有那么长,但就是那么吸引热;结局或许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写尽了尘世的彷徨与无奈。很真实,很唯美,也很露骨,赤裸裸的展现了人性的本质,也光秃秃的描述了人性的爱恨痴缠。忽然觉得越来越能接受那些不完美的故事了,或许我们的生活本来就不完美。

  看完第一个小故事‘白衣’,我是激动的,我总觉得会有那么的遗憾,明明就在眼前了,明明那么努力的结果就能看见了,可梅华还是转身了...之后想想,梅华是对的,在云一川眼里,梅华只是个陌生人,可能曾经有过接触,但也只是能讲上那么一两句,他的世界里,梅华只是路人甲,而在梅华的世界里,云一川却是整个世界,她爱云一川,她对他深深的痴迷,为了他,放弃了许许多多,但是如果真的在一起了,会幸福吗?答案是不会。网上曾有人说,你倾尽所有,买了一筐苹果给我,可是我没有欣喜万分,并非我冷血,只是我不爱吃苹果,我爱吃的是橘子。有时候,爱情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有些东西,你可以努力获取,有些感情,却无法企及。得到的也并非是你所要的,感动,不是爱情。我们可能会觉得梅华比较可怜,为了云一川放弃了许多,云一川却什么都没做,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梅华爱慕云一川,其实是梅华自己的选择,梅华自己的爱情,云一川至始至终或许都不知道,梅华苦就苦在陷入了自己的欲望之河里不能自拔,还好最后她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未必适合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又何尝不可,那一种痴念,或许也是一种美,若干年后梅华拿着云一川的自著,或许她也在笑那时自己的奋不顾身吧,想起来确实美好的,曾经,那么用力那么努力的爱一个人,就够了,所有美好,都留在了年华里。

  ‘擦肩’ 每天,有多少人与我们擦肩而过,每天的每天,总有人与我们擦身而过,仿佛曾经,我们也曾遇到过。这篇谢的是个小姑娘和小伙子火车上邂逅的情节,多么撩人的相遇,多么明亮的男孩,笔下的男孩真的是我心心念念所期待的那种男孩呵,只是他只出现在文章里,只出现在韩煦的面前,后来只出现在韩煦的眼睛里,再后来是韩煦的心里,那个叫毕盛的男孩。故事一开始便看的人暖暖的,仿佛是又回到了17岁的年华,是否也向往着有这么个男孩的出现,那个年纪的我们都有点争强好胜吧,或许脾气也都那么倔吧,也都有那么点小叛逆。我以为这总会是个好故事了吧,或许一开始存了点欺骗,存了点隐瞒,但是青春期的小好强还是能够理解的,化开了便是一对幸福的小情侣。只是似乎进展的不那么顺利。似乎是命运开了个极大的玩笑,毕盛年轻的岁月顷刻而过,似乎还没有好好的跟心爱的女孩在一起,而韩煦,最后拒绝了结婚,回去找到了这样的结果,会是怎样的遗憾呢?否则也不会淋着雨去他的母校拍照了~我不知道这通篇要表达什么,珍惜吗?还是勇敢的面对?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的意图,但我似乎觉得可能也是命运的一种捉弄吧,世事无常,且行且珍惜,爱该爱的人,惜该惜的福。但是孰是孰非,又岂是深陷的人能够分清楚的,旁观者都未必清楚,何况当局者呢,或许终究有命数一说吧。

  之后的故事就不一一细说了吧,倒像是总结篇了,最爱的还是丑妻那一段,我曾一度为那包中药难过,但又一度因为那包中药欣喜,果然,沟通是拉近彼此距离最好的桥梁,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多勇敢一点,主动一点,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故事会有些许悲伤,但是我们应该在爱情里多爱自己一些,谁都不会比我们更能够好好的爱自己,爱情不是交易,不需要你付出所有你认为值得的东西,如果他说需要,那你该审视一下是你的道德观出了问题还是你的爱情出了问题,其实爱情跟亲情,跟友情,跟道德观,跟社会不会格格不入让你两难选择,爱情会让你变美,变的更好,变得更成熟睿智,如果没有,审视一下你的爱人,是不是你爱错了人,或者你用错了方式。我们的生活,不会只剩下爱情。

  致自己:有些东西,该放手的就不必执着,执着了也得不到,何必苦了自己,伤了自己,想走的你留不住,想留的不用你留。

  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

  你若在我身旁,负了天下又怎样。

  你若与我相许,一世浮华又何惧。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爱情,不分对错,不问缘由,爱情没来,任是你倾尽所有,感动了世界,他亦不为你动容;爱情来了,任是你不为所动,万般抗拒,他亦能让你颠覆。

  瞧,不就这么简单,爱情他来过,但是他又走了。

  (我爱你,我还爱你,我明白所有的大道理,但我就是放不下你。)

  《一念,半生》读后感(七):折锦年,笑苍凉

  这世间总有诸多不完满,在告别曾经的幸福童话,在各种浮夸的今日,不完满,也许才更现实。

  陈麒凌老师的文字,淡淡地描述着一个个都市情缘,不需要繁复的文字,它本身是影,潜于每个人心中,又现于每一番回首;它本身是刀,在每个不经意间深深扎入心口,是无奈过后的疼痛,是面临鸿沟的忧伤,既是求不得,也是爱别离。

  一曲当年,春日迟迟,两番相见,浅语呢喃。轮回遣倦,比翼相连,流年风雨,回首无眠。暮然间,一别经年,犹自流连……

  十八个故事,十八段情缘,有人为爱飞蛾扑火,有人为爱如痴如狂;有人潇洒,有人执着;有人放手,有人沉迷。

  缘,起于相识一眼,情,始于无微关怀,欲,生于求而不得,贪,源于无尽占有。

  一眼,万年,一念,半生。

  这些故事中的女子,是情爱的俘虏,忘不了,逃不掉,离不开,毁不去。只能死死追赶,在一次次跌倒,一次次被无视,一次次受伤之后,仍如飞蛾扑火般决绝。蓬勃,绚烂,枯竭,寂灭……

  他一身白衣,是她毕生的憧憬,想要靠近一点点,再靠近一点点,哪怕前面是悬崖,是地狱,她是那么奋不顾身,赌上一切去追寻,一次次努力只为让两人的距离缩小一些,更小一些,却在唾手可得之时翩然转身。相爱又何必相守呢?喜欢又何必说出口呢?也许这样就是最好,努力了,追寻了,期间的苦楚谁能知?但他是她的梦想,一念想要追寻的梦想,有时候,求而不得是最美,他在她心里,还是温润如玉,还是谦谦君子,白得无暇,白得纯粹,就像她的心,一腔执念,挥洒半生。

  恋爱中的人总是卑微,她或者他,偷偷得恋着,悄悄得珍视,而他或者她,却早已有了另一半。他们也许有着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异,也许有着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更或者,有人只想一辈子找寻“自由”,兜兜转转停不下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有人,早已忘却爱情的真谛,生活是多么无聊啊,不如玩一场轮回游戏。因为相守不易,所以害怕失去,又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更想占有。人性,在这一刻面临了考验,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一念,荆棘丛生,尸横遍野;一念,天地悠悠,山高水长,有人扭曲了灵魂,有人释放了自己,爱不爱,恨不恨,在这一刻又回归到虚无,疲惫过后是重头开始还是甘愿放弃?我想,这是他们,也是我们要面临的难题吧。

  芸芸众生,谁的心里没有一个白衣?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擦肩而过后,我们已无力强调不是相思,是红豆杉的问题,相思与否还重要嘛?在这样一个社会,谁都可能是隐身的,被自己所爱视而不见,被整个世界视而不见,痴念成了缠,束缚住你我。生存的压力最后让人缴械投降,如果回到青葱岁月,谁都无法理解婚姻竟然只是凑合生活,或者在充满名利的世界里被定义为“丑妻”——你看,身份、财富、地位都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美与丑,不仅仅只是相貌而已。

  这样的人生就是个半局,青春已过半,跨不出去又难以继续,谁都渴望幸福的青鸟,可是谁也不能未雨绸缪,忘不了过去的点滴,又无法看到未来,倏忽已是半生,犹自买春,却早已是夕阳晚钟,这样碌碌一生,不经意间又是一个轮回。可笑否?无奈否?痛苦否?

  我想,这样一部书,写的并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人生,是选择,是追求,是执念,更是生活的思考,是生命的真谛。

  一念,半生。

  《一念,半生》读后感(八):平凡真实的我们

  女人总是有着特别的细腻。她静静地伫立,轻声慢语,语调不激不昂,只在一低头,一撩发,一蹙眉中带着心底的想法和情绪,用沉静的眼神、微红的眼眶和温柔的笑颜掩饰着哀伤。作者以这样平淡的细腻的笔触,讲述一个个故事,我却从中看到了平凡真实的自己。

  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综合体,绝对无法用二元论去判断。各种关于人性的正面的、光辉的、阳光的、善良的和负面的、阴暗的、龌龊不道德的词汇都可以在我们身上找到痕迹,自卑、虚荣、迷茫、不安全感也有我们的心理投射。六旬的鳏夫老中医忍不住对着姑娘小媳妇意淫,却在卖春的女人面前没有丝毫淫秽,这是真实的他。对双胞胎姐妹都动了心的苏亮,最后决意选择了先遇到的妹妹,心里仍是百般纠缠,已不知生活的真相。小小的女人全安体贴周到地照顾着爱人,竟不料热情开朗干练的背后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她时时刻刻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一切,最后她赢了,却只留下空荡荡的房子和孤独的自己。

  作者笔下的女人在我眼前浮现的都是娇小柔弱安静如水的形象,不娇艳,但都惹人爱怜,心生爱护。可是女人柔弱的身体里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勇敢、执着,甚至飞蛾扑火, 不顾一切。她们面如静水,却步履坚定。《擦肩》是让我痛哭出声的一篇,回忆曾经错失的爱情,我们有没有后悔自己不够勇敢?《青鸟》最让我为虞敏忿然,遇到爱情就会变的盲目,象张爱玲所述的样子:“遇到你我变的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这样的爱到底是为他,还是为自己爱着他的样子?

  我逐字的读完,象是她们一个个对着我诉说心事,情绪丝丝袅袅缠住我,已不知那哀伤里是她们还是我自己。

  《一念,半生》读后感(九):寂寞,爱与自由 (文/金陵雪)

  这本书一共18个短篇,讲述了18个完全不一样的小故事,事关男女情爱,不是家国江山的大事,却十分令人动容。

  我一向觉得短篇比长篇难写。给你二十万字的篇幅,什么故事都可以讲得完。但若是在几千字内就要让角色立体,情节精彩,那是非常考功夫的一种写法。更何况这本书的18个短篇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角色与情节。同样是暗恋,《白衣》中的俏学生思慕国文老师,不远千里追君去,是欲语还休的民国风情;《隐身》中的超市小妹暗恋电台主持,不惜隐身做田螺姑娘,又加入了轻奇幻的元素。同样是三角恋情,《晚钟》中的铁娘子一直坚持最初的选择,一再忽略soul mate的呼唤,直到已经无路可走,才停下来思索;《孖姊》中的多情医生一直游移在同样优秀美丽的姐妹之间,命运送给他的玩笑在婚后才开始展开……

  同样的情感,能写出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巧思在书中随处可见。

  很感谢作者将一一场场暗恋,明恋,痴恋,姻缘,恶缘,孽缘,或不动声色,或荡气回肠,或激烈,或缠绵地用她那林间小溪一般清澈冰凉的文字娓娓道来,间或有浓艳的色彩点缀,在这个炽热的夏天,如一杯浮沉着透明冰块的鸡尾酒,一饮而醉。

  因为寂寞,所以爱上一袭白衣,一把声音,一种态度,一种错觉。无论这爱多么无望,多么卑微,多么脆弱,却终究没有禁锢住他们的灵魂。

  在爱里,人人都自由。

  《一念,半生》读后感(十):一念半生

  第一次看到陈麒凌的文章还是在《南风》杂志上,就是书中的那篇《未雨绸缪》。

  不长的一个小中篇文章把一个大龄女人心底的那份细致、不安、胆怯与算计描述的淋漓尽致 。

  莫怪安安如此算计,为你,我可以全心付出,但是心底的那份自卑感让她只是一个在感情路上留有后手余地的赌徒。就算是看走了眼也不要紧,我未雨绸缪,我有备无患,不会让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可是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的便越多。年少时我们可以不在乎,放任自己去爱去付出,反正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输得起,大不了一切重新再来。但当岁月流逝,年华渐老,看尽是是非非,手中可以支配的筹码越来越少时,便渐渐变得如同安安一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不信任别人。爱情与婚姻成了一场交易,你爱我多少我就付出多少, 你硬件条件拥有几分我就爱你几分。如果你想抽身离去,呵呵!不要紧,我还有后手等着你,就算失了感情也有财产傍身,总好过一无所有。

  陈麒麟是当年我看《南风》杂志必追的几位作者之一,她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不过二十几岁,但是却已将人性看透。她的文章没有什么太大的情节冲突,却在不经意间将现实中的人性揭示出来,结尾又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作品不多,几乎都是中短篇,但基本都是精品。

  如今的言情市场乱相冲天,各类没有节操没有下限的网文充斥着网络,想淘一本好看的书是越来越难。这个急功近利的图书市场中强烈推荐这本《一念半生》,文章随平淡,但却会带你看遍人生,读尽人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