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快思慢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快思慢想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8 02:0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快思慢想读后感精选10篇

  《快思慢想》是一本由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著作,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NT$500,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思慢想》读后感(一):评《快思慢想》

  这是一本好书,我们对自己的头脑的了解真的不够多。

  一如我读过的所有的美国作者写的书,没有很多的理论和说教,大量的案例和例子,生动形象。我以前常常听说的,比如“90%的存活率”和“10%的致死率”之类的对比,造成的偏见,在书中找到了出处和解释。指出这种差异并不难,难在解释和预测,书中的几张图都是经典。

  而书中“常模”的概念,让我想起柏拉图的“理想论”。

  锚点效应的章节中,关于“你现在觉得你的左腿麻么?”的问题,让我想到 了赵本山的忽悠系列小品。

  书中200多页吧,说到历史的偶然性的时候,提到了三个人,希特勒、斯大林和mzd,说如果诞生他们的染色体是xx的,世界可能将会大不同。不知道大陆版的翻译是如何处理这一段的。

  也看到一篇评论说,这本书无非是把他的两篇论文扩充了一下事例而已,没有什么新的内容,说实话,看了书中附录里的两篇论文的原文,我同意这篇评论的看法,当然,对于我这个非心理学、非经济学、非行为经济学专业的人来说,还是觉得不错的。

  《快思慢想》读后感(二):不要臉的劣譯--不是所有的台译都是好的

  不要臉的劣譯

  加州州立大學教授王偉雄

  (洪蘭的翻譯,最近在台港都被人罵到臭頭,想不到原來她在大陸有不少知音。。。有些大陸人看到簡體版翻譯差劣,會一廂情願地以為台灣的版本好得多。)

  臉書上有朋友貼了一則網上討論,內容主要是批評 Steven Pinker 的成名作 The Language Instinct 的中譯本,譯者是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洪蘭,她翻譯的科普著作超過三十本,在台灣是有名的。該網上討論指出洪蘭的翻譯錯漏百出,例如將應該譯為「塞音」或「閉止音」的語言學用語 ‘stop’ 錯譯為「停止」(p.185)、將 ‘part of speech’(一般譯為「詞類」)這個十分普通的文法用語錯譯為「口語的一部分」(p.115)、再將 ‘part-of-speech categories’ 錯譯為「口語的類別」(p.258)。

  這些錯誤實在太離譜,我有些懷疑,於是找來洪蘭的譯本查證,結果證明上述討論裏的指控全部屬實。然後我隨便翻到譯本的一頁,那是 p.226,看看會不會這樣隨便翻看也能找到有問題的翻譯,誰知一眼便看到一句可疑的:

  「所以在電腦工程師之間流傳一個笑話: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那句英文相信不少人都見過或聽過,不是一個笑話,只能說是 word play(玩的是 ‘flies’ 和 ‘like’ 這兩個字的歧義)。我拿原著來對照,果然又是錯譯!原文是:

  “Among computer scientists the discovery has been summed up in the aphorism: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p.209)

  洪蘭不但譯錯了 “aphorism”,而且原文的 “the discovery has been summed up” 在譯文裏也不翼而飛了。

  我翻看了幾頁,每一頁都找到翻譯錯誤或譯得惡劣之處,不在這裏一一列出了;總之,這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譯本。Steven Pinker 為這中譯本寫了一個短序(也由洪蘭譯爲中文),假如他知道洪蘭將他的傑作譯成這個鬼樣子,恐怕會氣炸肺!

  我在臉書批評了洪蘭幾句後,有網友立刻問我有沒有看過 Thinking, Fast and Slow 的中譯本 --- 原來那也是出自洪蘭手筆:

  Kahneman 這本書我曾在這裏大力推薦過,當然不希望這樣好的一本書會遭洪蘭的毒手。終於在網上找到洪蘭譯本的第一章,不看猶自可,一看把幾火,只見第一章的第二段已譯得十分離譜。先看原文:

  “You knew immediately that this is a multiplication problem, and probably knew that you could solve it, with paper and pencil, if not without. You also had some vague intuitive knowledge of the range of possible results. You would be quick to recognize that both 12,609 and 123 are implausible. Without spending some time on the problem, however, you would not be certain that the answer is not 568. A precise solution did not come to mind, and you felt that you could choose whether or not to engage in the computation. If you have not done so yet, you should attempt the multiplication problem now, completing at least part of it.” (p.20)

  然後看洪蘭的翻譯:

  「你立刻知道這是一個乘法的問題,如果你有紙和筆的話你會算算看。如果沒有紙筆的話,你就不會做,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心算能力。你同時也知道這個答案的範圍,你馬上知道 12609 和 123 都是不對的答案。但是假如你沒有花時間算它,就不確定答案是不是 568。」(p.38)

  每一句都譯錯,最後兩個長句索性刪了不譯!(錯譯舉例: “could solve it, with paper and pencil, if not without” 的意思很簡單,是「即使不能心算,用紙筆當可計出答案」,洪蘭的翻譯簡直是不知所謂!)

  這樣的翻譯,對不起付錢買書、花時間看書的讀者,也是侮辱了原作者,真不要臉!不但是譯者不要臉,出版社也不要臉。這兩本都是令人眼界大開的難得佳作,假如出版社買了 exclusive translation rights,可能幾十年內都不容許有第二個中譯本,那些英文閱讀能力夠不上讀原著的讀者,便只有望書興歎了。

  (後記:博客來網頁上的讀者評論,對《快思慢想》的翻譯幾乎一致劣評。)

  --------

  洪蘭殘害了多少蒼生學子,你知道嗎?這種爛英文水準,偏偏不知道要停手,還得意洋洋地說她每天可以翻譯接近1萬字!我認識以前出她書的一位責任編輯,罵她罵得半死,文筆不通,錯誤一堆,還不肯讓編輯替她順稿。英文破得可以了,你認為她做的研究有多少是沒問題的?偏偏佔了報屁股一角,儼然社會良知,教育權威,真是讓人吐血。

  -------

  评《脑内乾坤》

  書名:腦內乾坤

  譯者: 洪蘭

  出版資料:台北,遠流,2000

  原書名: Brain Sex

  原書作者:Anne Moir等

  評譯者:震澤

  最近我在中央副刊寫了篇專欄,評論了《腦內乾坤》這本 書(1)。原因是這本有十七年歷史的老書(原著於1989年出版),在台問市五年多之後,居然於今年初再版了。我在遠流網站上讀了譯者洪蘭教授為新版寫的 譯序(2),序中一開始說「科普書在台灣能再版算是大事,表示這本書所帶來的知識是有民意基礎,符合民眾需求的。」最後又說「這本書值得再版,因為它讓我 們以正確的態度去看待性別差異。」

  我記得當年道還曾經評過這本書,上網google一番,果然網上還看得到(3)。我從書架上把該書取出,發現書上有不少當年畫的問號;由 於在台時手頭沒有原文書,也就不了了之。這會兒倒不禁手癢起來,想看看這本書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於是到圖書館借來了原文書,與譯本對照看將起來。一看 之下,發現原先作記號處,譯文確實都大有問題。我針對該書內容寫了該篇專欄,由於中副專欄的篇幅有限,不可能以中英對照方式作長篇的比對,因此借翻譯坊一 角,指出一些該書譯文的缺失,也為個人的批評留下證據。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手上的《腦內乾坤》是2000年9月1日的第一版,不是新版。但從洪教授的序看來,新版似乎並未經過她的改譯。如果新 版與舊版有所不同,還請國內朋友幫忙指出。

  在進入正文之前,對於洪教授的新版譯序,還有一點可說。序中提到了去年初哈佛校長的演講風波,摘要如下:

  今年(二○○五年)一月,哈佛校長桑默士(Larry Sammers)作了一場演講,談到哈佛享有永久教書權(tenured)教授中男女比例的差異,他認為女教授比男教授少的原因是:(1)女生不像男生願 意為高權力的職務犧牲;(2)男生對高階的科學比較有天生的性向;(3)過去女生受歧視,不被鼓勵去念科學。他這場演講引起軒然大波,最後導至他辭職下 台。這個事件更引起很多人對男女性別在大腦功能上的興趣,大家好奇的是男女究竟有沒有IQ上和性向上的差別?桑默士下台是無辜的呢?還是罪有應得?

  這段話裡有兩個主要的錯誤,首先哈佛校長的全名是Lawrence H. Summers,不是Larry Sammers;再來,他也沒有因此事件下台。這兩個錯誤可以當作一個指標,也就是洪教授經常「疏於查證、忙中有錯」。至於哈佛校長在那回演講中到底說了 什麼,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閱讀全文(4),與新聞報導頗有距離。

  〈作者序〉(2,這部分無頁碼,不過網上有全文)

  洪譯:要說他們的態度、技巧或行為都相同,那是把一個社會建立在生物學和科學的謊言上。 原文:To maintain that they are the same in aptitude, skill or behaviour is to build a society based on a biological and scientific lie. 譯評:aptitude是「性向」非「態度」,「一個」是贅詞。要說以心理學為專業的洪教授不知道aptitude這個字,是不可能的;該書後頭再出現這 個字時,她又譯對了,只能說是看走眼,把aptitude看成attitude。

  洪譯:至少我們現在對這種外行話:「為什麼女人不能多像男人一點?」有了很好的答案。 原文:At last there is an answer to the exasperated lament ‘Why can't a woman be more like a man?’ 譯評:道還曾經指出洪教授譯錯lament(悲嘆)這個字,在這裡還是錯的,顯然洪教授不喜歡查字典。At last是「終於」、「總算」,不是「至少」;答案也沒有「很好」。整句話是說「對於『女人為什麼不能多像男人一點?』這個讓人惱怒的喟嘆,終於有了個答 案。」

  洪譯:但是,接下來你將會發現,光是荷爾蒙是不夠的,造成我們的不同除了荷爾蒙以外,還有一開始就已經設定不同的男女性的大腦,腦與荷爾 蒙的交互作用造成了我們今天的相異。 原文:But, as we will discover, hormones alone do not provide the whole answer;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i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ose hormones and the male or female brains, pre-wired specifically to react with them. 譯評:這一段譯得不怎麼通,應該是「但我們將發現,荷爾蒙本身並不能解釋一切;真正造成差異的,是這些荷爾蒙與男女大腦之間的互動。同時,男女雙方的腦部 線路都已經接好,專門針對這些荷爾蒙起反應。」

  洪譯:有些研究者很坦白的表示對他們研究不被重視感到不滿。有些研究成果如果不是被壓下來了,就是被束諸高閣,因為這些發現可能對社會造 成震撼。 原文:Some researchers have been frankly dismayed at what they have discovered. Some of their findings have been, if not suppressed, at least quietly shelved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social impact. 譯評:這一句大錯,應該是「有些研究者對於自己的發現,明顯感到沮喪。由於這些發現可能對社會造成衝擊,就算沒有全盤被壓下不發表,至少有一部分給悄悄地 束之高閣。」

  洪譯:但是真相還是應該被公布出來,不應該為了社會的穩定,硬是把真相攔下不讓女人知道。誠實,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最好的策略。 原文:But it is usually better to act on the basis of what is true, rather than to maintain, with the best will in the world, that what is true has no right to be so. 譯評:.這一句譯文與原文有差距。應該是「凡事根據事實真相去做,總是比較好;而不能因為心懷善意,而主張事實真相不該如此。」

  洪譯:女性應該把她們的長處發揮出來,而不是浪費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男性化。 原文:Women should contribute their specific female gifts rather than waste their energies in the pursuit of a sort of surrogate masculinity. 譯評:surrogate是「代理的」,好比surrogate mother是「代理孕母」;在此surrogate masculinity不是「自己的男性化」,而是「替代的男性特質」。

  洪譯:現在我們應該拋棄男性和女性是同樣平等創造的觀念了。 原文:We could then build our lives on the twin pillars of our distinct sexual identities. 譯評:這一句全錯,原文既沒有「拋棄」,也沒有「平等創造」,twin pillar完全不見了。這句話是說:「我們可以在人類獨特的兩性身分這一對支柱上,安身立命。」 洪譯:了解男性哪裡強壯、哪裡弱和女性正好哪裡強、哪裡弱,是一段兩性關係快樂的開始。 原文:Understanding that men are strong and weak in areas where women are weak and strong could be, in the boardroom and the bedroom,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and the start of a happi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es. 譯評:這一段譯文有省略也有贅詞,「無論是在會議室還是臥房,了解男女強弱互異之處,將會是智慧的起源,兩性更幸福關係的開始。」

  正文

  . 6, l. 3-4

  洪譯:在一九五○年代,魏克斯勒發現三十幾個測驗有區辨力都是某一個性別做得較好,另一個性別較差,「區辨力」(discriminated)就 明白的表示了測驗本身是不同性別有不同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原文:In the 1950s, Dr. D. Wechsler found that over thirty tests “discriminated” in favour of one or the other sex. The very use of the word suggests that the tests themselves were somehow to blame for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sexes achieved different success rates.

  譯評:這段譯文錯得相當離譜,discriminated在此是「歧視」而非「區辨力」。這句話是說:「一九五○年代,魏克斯勒發現超過三十種智 力測驗都有『性別歧視』。他使用「歧視」一詞,代表的意思是:兩性的表現之所以會有差異,測驗本身才是罪魁禍首。」

  . 8, l. 1-4

  洪譯:假如我說男的比女的高,即是說在一個擠滿人的房間中,放眼望去,這就是你所看到的。(譯本分段) 當然,有些女人會比男人高,最高的女人也有可能比最高的男人還高,但是,就統計上來說,男人有百分之七是比較高的,而且全世界最高的人是男性(在房間中就 不一定,但是就全世界來說,這是一定的)。

  原文:In the same way, we might say that men and are taller than women. Look across any crowded room and this will be obvious. Of course some women will taller than some men, and tallest woman may possibly be taller than the tallest man. But statistically men are on average 7 percent taller, and the tallest person in the world, rather than in the room, is certainly a man.

  譯評:這段話並不難了解,但譯文有多處錯誤(以「男人有百分之七是比較高的」最離譜),尤其在不該分段處分段,造成邏輯不通;最後才又畫蛇添足, 以括號說明。其實原文前三句談的都是在一個房間裡可能出現的情況,最後一句才是兩性身高的全面情形。我的譯文是:「同理,我們可以說,男性要比女性高。你 從任何擠滿了人的房間放眼望去,都可以證實這一點。當然啦,有些女性會高過某些男性,甚至某個房間裡最高的人,還可能是女的。但統計上,男性平均要比女性 高出七個百分點;同時,全世界(而非某個房間裡)最高的人,絕對是男性。」(附註:七個百分點的算法是:男性平均身高168公分減去女性平均身高157公 分,再除以女性平均身高。)

  .8, l. 5

  洪譯:性別差異在統計上的變異性比高度上來得大得多,

  原文:The statistical variations in sex differences which we will explore, in skills, aptitudes, or abilities,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ey are in relation to height;

  譯評:這一句緊接著上一段,height指的是「身高」,而非「高度上」,中間還有好些省略。這句話是說:「接下來要探討兩性在做事技巧、性向或 能力上頭的差異,在統計上可是要比兩性身高的差異,變化更大。」

  . 20, l. 7-8

  洪譯:傳導荷爾蒙這個化學訊息的神經通路也不一樣,不同的神經通道把荷爾蒙送到不同的地方。

  原文:different pathways which the chemical messengers of the hormones take to reach different destinations in the brain

  譯評:這一句話,需要一點神經及內分泌學的知識,才好了解;洪教授用了兩句話反覆解釋,都沒有抓住重點。性荷爾蒙這種小型脂溶性激素,可以到達腦 中各處,不需要神經通道的幫忙;重點在於兩性大腦的接線不同,可將性荷爾蒙的訊息以不同方式傳遞(不是荷爾蒙本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荷爾蒙這種化學信 使,也經由不同的神經通路,作用在兩性腦中不同的部位。」

  . 24, l. 8-12

  洪譯:醫生後來發現她的腎上腺不正常(adrenogenital syndrome),會使過多的激素分泌出來,這個激素跟男性荷爾蒙有關係,所以當珍還在她母親的子宮時,她的大腦就已經接受了很多。(譯本在此分段) 這種情況通常會是男性的外在性器官發育不全,也會使這個孩子有一套正常的女性生殖器官,

  原文:While the doctors were sorting out her problems as a baby, they discovered that she (Jane) had an abnormality in the adrenal glands of her kidneys. This so-called adrenogenital syndrome resulted in the secretion of a substance much akin to male hormone while she was in her mother’s womb. This condition often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underdeveloped male sexual external genitalia, along with a normal set of internal, female, reproductive apparatus.

  譯評:這段譯文除了在不該分段處分段外,還有個大錯。這整段文字都在談珍這位女孩,而譯文分段後的兩句話,好像在說不相關的人一樣。這裡 還顯示出原作者的偏見;腎上腺性生殖器症候群(adrenogenital syndrome)的女性患者,並不都像作者所說有個男性的大腦,一輩子都變不回女性;這些人小時候或許男性化多一些(tomboyish),長大後仍可 能是正常的女性、妻子及母親。這段話的譯文是:「當醫生抽絲剝繭,想找出珍從出生起就有的毛病時,發現她的腎上腺不正常,屬於腎上腺性生殖器症候群 (adrenogenital syndrome)患者。當珍還在母親子宮裡時,她的腎上腺就分泌了大量屬於男性荷爾蒙類的物質。這種毛病通常會造成女嬰長出發育不全的男性外生殖器,同 時卻擁有一套正常的女性內生殖器官。」

  . 37, l. 9-10

  洪譯:我們對某一件事比較在行,做起來得心應手,對另一件事做起來卻笨手笨腳,老是出錯,主要是在於我們大腦有多少區域是撥來做這件事的,這跟大 腦及中還是分散的組織方式無關。

  原文:What makes us better at one thing or another seems to be the degree to which a particular area of the brain is specifically devoted to a particular activity—whether it is focused or diffuse.

  譯評:在這一句話之前,有一整段原文漏譯。這一句前面添油加醬,中間不精確,最後則意思完全相反。原意是:「我們對某些事情是否在行,似乎與腦中 特定部位專門用來從事某些活動的程度有關;那也就是說,與我們的腦屬於集中還是分散的組織方式有關。」

  . 45, l. 12-13

  洪譯:男性分數在○分以下,女性分數在一百分以上,則表示其大腦的線路裝配比異性的還不同,然而不同也有它的吸引力。

  原文:Male scores below 0 and female scores above 100 point to a very different “wired” brain than that of the opposite sex…yet differences also attracts.

  譯評:這段話位於書中所附的「大腦性別測驗」後頭;類似的測驗,網上還有許多。英國廣播公司去年又推出了一系列以「兩性的秘密」(Secrets of the Sexes)為題的電視節目(5),其中第一集仍以「腦中乾坤」(Brainsex)為標題,看來這個題目確實有吸引人之處。該網站有個「性別身分證測 驗」(Sex ID test,6),是我做過最詳盡的測驗,大家不妨一試。但問題仍在於:什麼是百分之百的男性或女性大腦,由誰來定義? 這段譯文的問題出在「比異性的還不同」這一句,其真正的意思是:「得分在○以下的男性,以及在一百以上的女性,其腦部『接線』與異性的非常不同……不過不 同也有它的吸引力。」。

  . 64, l. 1-2

  洪譯: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只是兩個不同引擎的設計和發展,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當把燃料加進去,啟動開關時,它會是什麼樣子。像男孩和女孩的差異 那樣的不可追溯,這個最大的改變就要來臨了。

  原文:So far, we have see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wo separate engines; now we will see what happens when you put in the fuel and switch on the ignition. Great, distinct, and irreversible as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the greatest change is yet to come.

  譯評:這段譯文的問題,出在最後幾句。「不可追溯」是奇怪且錯誤的譯文。這段話後半的譯文是:「……啟動開關時,會發生什麼事。雖說男孩與女孩的 差異已是如此巨大、獨特,且不可逆轉,但最大幅度的改變,才正要開始。」

  . 69, l. 14

  洪譯:自我下降,焦慮出現,和疲倦一起製造了憂鬱。 原文:Libido drops, and anxiety conspires with tiredness to produce depression. 譯評:把libido(性慾)看成ego,是這一句主要的錯誤。「性慾下降,焦慮與疲倦沆瀣一氣,造成憂鬱發作。」好玩的是,p. 192又出現libido一詞,這次不單譯對了,還加註了英文。

  . 75, l. 2

  洪譯:服用一種人工合成的荷爾蒙

  原文:prescribed a course of synthetic progestins

  譯評:本書談到許多荷爾蒙的名稱,其中estrogen, androgen與progestin都是集合名詞,分別是「雌性素(雌激素)」、「雄性素」及「助孕素(黃體素)」。洪教授之前(p. 69)把屬於助孕素一員的progesterone(助孕酮)譯成「黃體素」,在此progestin就不曉得該譯成什麼了,只好以「荷爾蒙」打馬虎眼過 去。 p. 80, l. 4-6 洪譯:男生和女生喜歡看的書很不相同,現在市面上常有一批所謂「中性」的兒童書,其實中性書對兒童行為並沒有什麼效果,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只不過是白化 力氣而已。 原文:Boys and girls enjoy different sorts of books. The attempts to produce sexually neutral children’s books is (sic) unlikely to have any effect on their behaviour. 譯評:這一段譯文,有太多的添油加醋,應該回歸原文:「男孩及女孩喜歡看的書不同;推出中性兒童書的嚐試,不大可能對他們的行為有任何影響。」

  . 81, last line

  洪譯:在動物界裡,居王位的動物都是過攻擊性的洗禮的。

  原文:Throughout the animal kingdom, the top dog arrives at the summit through aggressive determination.

  譯評:這句話是:「在整個動物界裡,爬到頂點的動物,靠的都是積極進取的決心。」作者在上一句才說,雌雄差異不只是攻擊性 (aggression)而已,還有支配、堅持、野心等相關行為,這些就構成了「積極進取的決心」(aggressive determination)。

  . 82, l. 1-2

  洪譯:在階級統馭性中,首推猴子。 「在猴子身上,我們清楚的看到血液中睪丸脂酮的濃度和社會階層以及攻擊性的強弱有明顯的正相關。」

  原文:When it comes to dominance, top monkeys show clear-cu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testosterone levels and social rank and degree of aggression…

  譯評:這一段原文雖然分兩段,卻是相連的,因為從show開始是引用他人著作。然而洪教授的譯文卻分成不相干的兩段,top monkeys變成了「首推猴子」。這段話很簡單,就是:「談到支配行為,位於上位的猴子 其血中睪固酮濃度與社會地位及攻擊性的高低,具有明顯正相關。」

  . 83-84, last to first line

  洪譯:鐵並沒有任何遺傳上的需求得對磁鐵做反應,但是它的物理構造使它有對磁鐵做反應的傾向。

  原文:iron has no inherent ‘need’ to respond to a magnet, but the tendency to respond to the magnet is inherent in its physical make-up.

  譯評:inherent是「內在的」、「與生俱來的」,不是「遺傳上的」。看到無生命的鐵有「遺傳上的需求」,是很奇怪的。

  . 84, l. 14

  洪譯:狄波維爾(Simone de Bouvoir)

  原文:Simone de Beauvoir

  譯評:「西蒙波娃」算是相當知名的法國女性作家,尤其是她的作品《第二性》以及她與沙特的關係。譯本不單用了奇怪的譯名,連原文也寫錯。這本譯書 引用的原文錯誤還有一些,包括Musium (Museum, p. 4, last line)、perspectire (perceptive, p. 11, l. 4)、one-off (on-off, p. 22, l. 6)、toxamia (toxaemia, p. 28, l. 5)、Gnter Dorner (Gunter Dorner, p. 116, 12) 等。至於除了人名外,什麼詞會加註英文,並無章法。感覺上是洪教授查了字典的字,就列上原文。

  . 91, l. 6

  洪譯:先天性腎上腺過多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原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譯評:身體組織有兩種增生方式,一是細胞數量的增多,稱為「增生」(hyperplasia),另一是細胞體積的增大,稱為「肥 大」(hypertrophy)。沒有什麼「過多」。

  . 110, l. 12

  洪譯:(無)

  原文: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

  譯評:這裡作者引了一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Sonnet, no. 129)裡的一句,洪教授並沒有譯出。這句詩還滿有名的,查查網路就可以找到全文及翻譯:「把精力浪費在可恥的放縱」。

  . 115, last 2 lines

  洪譯:現有的證據已經完全指出性行為的偏差(deviance)是生理上的原因,它是自然的產物,就好像男女兩性的性交被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自然」方式一樣。

  原文:And the evidence now points overwhelmingly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exual deviance is as much a function of biology—as much a product of nature—as the orthodox sexuality which society accepts as ‘natural’.

  譯評:’points overwhelmingly to the conclusion’ 與「已經完全指出」還有點距離。應該是「目前已有壓倒性的證據指出,偏差的性行為與社會接受的兩性正統關係,都有生理的基礎,也都是自然的產物。」

  . 116-117, last and first lines

  洪譯:你可以想像杜納的研究所引起同性戀者憤怒的情形。同性戀者認為杜納是把同性戀和疾病畫上等號,或是像一九三○年代那種集權主義的看法,把同 性戀看成是內分泌學的安樂死個案。

  原文:Dorner has, not surprisingly, attracted anger from homosexuals, who see his theory as equating homosexuality with disease, or as a 1930s-style sexual totalitarianism involving ‘the endocrinological euthanasia of homosexuality’.

  譯評:這段譯文主要錯在最後一句,「把同性戀看成是內分泌學的安樂死個案」,1930年代指的是希特勒開始掌權的德國納粹時代。整句話的意思是: 「毫無疑問,杜納引起了同性戀者的憤怒;他們認為杜納的理論,是把同性戀和疾病畫上等號,或是像一九三○年代的性集權主義,『利用內分泌學的方法,造成同 性戀的安樂死』。」

  . 121, l. 6-7

  洪譯:杜納發現男同性戀者的下視丘表現,跟注射女性荷爾蒙進去時一樣--它的反應與女性交配中心的方式相同,它對雌激素的反應方式是製造更多的雌 激素出來。也就是說,男同性戀者大腦電路的設定是女性的反應方式,他們的大腦在注射女性荷爾蒙進去後,並沒有女性荷爾蒙增加的現象。 原文:Dorner found that the male homosexual hypothalamus did exactly the same thing when injected with female hormone—it reacted in the manner of the female mating centre. It responded to oestrogen dosage by producing more of the female hormone. The homosexuals’ brains had been wired in a female response pattern. Heterosexual men showed no such rise in female hormone levels after being dosed with female hormone.

  譯評:且不論這項發現未能得到證實,譯文的最大錯誤是將最後一句談異性戀者,與前一句談同性戀者,都攪和在一塊了。簡單的譯文是:「杜納發現,男 同性戀者的下視丘在注射女性荷爾蒙之後,其反應與女性交配中心的方式相同:製造出更多的雌激素出來。也就是說,男同性戀者大腦線路的設定,是女性的反應方 式。而男異性戀者在注射女性荷爾蒙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女性荷爾蒙增加的現象。」

  . 122, l. 13

  洪譯:男同性戀者一生可以累積到幾個不同性交伴侶的紀錄。

  原文:male homosexuals might number their sexual partners in thousands over a lifetime.

  譯評:男同性戀者終其一生,可能累積數以千計個性伴侶。

  . 129, l. 5

  洪譯:一位老諧星曾說婚姻是個很棒的公共設施(institution),但是有誰會想去住在公家機構呢?

  原文:Marriage, the old comedians used to say, is a great institution; but who wants to live in an institution?

  譯評:institution在這句話裡用了兩次,兩次的意義不同:前者指「社會制度」,後者指「精神病院」,這樣笑話才有笑點。Old comedians不是「一位老諧星」,是「老一輩的喜劇演員」。這句話可以這麼說:老一輩的喜劇演員常用下面這個段子:婚姻是個了不起的「社會制 度」(institution);不過,誰又想去住「精神病院」(institution)呢?

  這本書的譯評就寫到這裡了。挑同行譯者的毛病,不是什麼讓人高興的事。我還讀過洪教授譯的《腦中有情》及《透視記憶》這兩本好書,可惜都 因同樣的問題而難以終篇,這是十分讓人難過的事。有時我寧願洪教授動作放慢一點、少譯幾本書,同時每譯完一本後,多請其他同行看過修正後再出版,當減少許 多不必要的錯誤。

  《腦內乾坤》談的雖然是值得大家重視的問題,但過時且偏頗的論點,對於釐清真相並無助益。這本譯書五年前不該出,五年後更是不該再版。如 此而已(7)。

  另外,關於洪蘭的翻譯水準,中研院的王道還也寫過一篇評論,評的是 揭開老化之謎,結果文章登出來後,就發生這樣的事情...王道還說:本文刊 出後,公元兩千年九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許,筆者接到電話,受到尖銳指責。王道還也算是國內科普界的大頭之一了,譯筆向來準確通順,學問不錯,又是 Harvard 畢業的,洪蘭都敢打電話罵人,出版社的小編是什麼東西?

  ------------------------

  書名

  《揭開老化之謎》(當選中國時報開卷版一九九八年十大好書)

  譯者 洪蘭

  出版資料 商周出版,1998年

  原書名 Why we age?

  原作者 Steven N. Austad 1997

  譯評人:王道還

  《揭開老化之謎》(原刊於明日報公元兩千年九月)

  王道還

  據說有一位羅馬皇帝,受到萬民歡呼的擁戴時,驚惶地向左右問道:我做錯了什麼嗎?這位羅馬皇帝的反應,提醒了我 們一個人文真理:「熱門」的玩意,也許只是「症狀」,沒有什麼實質。所謂民意如流水,就是這個意思。我並不在談政治,我談的是熱門科學研究。

  老化研究在生物醫學界,現在火紅得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老化相關的知識與商品,最近似乎也開始暴增。其 實,這都是高齡社會的「症狀」,未必反映研究上有什麼突破,或者流行「講法」與商品有什麼神效。最重要的高齡社會「症狀」,就是留戀紅塵的有錢老人多了。 沒錢沒勢的人,生有何歡,死又何懼?要是沒有那些有錢老人,老化研究火紅不起來的。

  這本《揭開老化之謎》,對目前許多流行的「科學迷思」 尤其是「基因組定序完成後,人類可能可以活到一千兩百歲」 有簡潔道地的針砭,文字流暢、說理清晰,作者幽默的筆法,尤其餘事。

  不過我指的是英文原著。中譯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例如作者在第五章,對於生物醫學界提出的「老化理論」做了一針見血的批評,他的立論根據是:「解釋」有兩種,一 是「近因」(機制),一是「遠因」(終極原因)。作者以汽車為例,指出修車技工對汽車原理的解釋往往是關於機制的:燃燒汽油、產生動力、運轉引擎,然後動 力經過傳動軸轉動輪胎,云云。但是物理學家即使對汽車的機械一竅不通,仍能解釋汽車運轉的原理。

  請看中文本第七八頁譯文(第一行起):

  並不是所有解釋的解釋程度都相等。有些解釋是關於這個現象是怎麼發生的(how),也就是說它運作的機制。有些 解釋是關於它怎麼會發生,但是在語言上,我們都是用「為什麼」(why)這個字來問二個不同的問題。

  達意的譯文:並不是所有的解釋都是等效的。有些解釋,說明的是現象發生的機制,也就是說明「現象是如何 (how)發生的?」另一種解釋,說明的是:「現象為何(why)會發生?」不過在日常語言中,這兩種不同的問題,我們都是以「為什麼」(why)三個字 引出問題。

  第七八頁譯文(第四行起):

  假如我們用汽車來比喻,當你問為什麼你的汽車會跑時,你所得到的答案取決於你問的是修車廠工人或是物理學家。修 車的技師會給你機械上的回答,告訴你鑰匙發動時會使電流傳到點火栓上使引擎發動。然後,假如這部車有足夠的汽油,它會使引擎開動,引擎是連到輪子上的,在 經過轉換器後,車子就開動了。

  評論:修車技工提出的,是「機制解釋」;他說明使汽車運轉的機制。而且引擎不可能「是連在輪子上的」,引擎與輪 子之間,有「傳動裝置」(the engine is connected to the wheels by engaging the transmission)。

  第七八頁譯文(接上引文):

  但是假如你問的是一個物理學家,他會告訴你汽油的燃燒在空氣中會產生動能,因為它破壞了化學的連結,這個能量可 以透過機械來做工,如使汽車移動。這兩種答案都對,它們只是在作不同程度的解釋而已。

  評論:

  一、「汽油的燃燒在空氣中會產生動能,因為它破壞了化學的連結」 >汽油在空氣中燃燒,會產生動能,因為「燃燒」打開了化學鍵。

  二、「這兩種答案都對,它們只是在作不同程度的解釋而已」 >這兩種類型的答案都正確,它們只是不同層次的解釋。(按,「機制」與「終極因」是不同層次的解釋,不是「不同程度」。)

  第七八頁譯文(接上引文):

  這種差別很重要,因為修車技師可以用第一種解釋來修理你的車,但是他不了解物理學家在說什麼,可能也無法去解決 新的機械上的問題。

  達意的譯文:這種區別(「機制」(how)與「終極因」(why))很重要,因為修車技工也許可以利用第一類型 的解釋來修你的車,但是,要是他對物理學家所說的不怎麼了解,可能就無法解決任何新奇的機械問題。

  第七八最後一行 七九頁譯文(接上引文):

  演化生物學家稱技術工人的那種回答為近因的或機械性的回答。我認為雖然老化有三百種理論,但是它們全是機械性的 理論,許多可能同時都正確。從另一方面來講,生物醫學的研究者就像技術工人,他不懂得簡單的物理,他不太可能了解老化的基本過程,除非他了解為什麼老化會 發生,也就是說老化的原因。

  評論:這一段有一處漏譯,因此不易理解。而且「機制」(「機制的」)全譯成「機械性的」,不正確。因為說明 mechanism(機制),不是「機械性的回答」。所謂「機制的答案」,就是找出產生現象的機制。

  達意的譯文:修車技工提出的那類解釋,演化生物學家通常稱為「近因」,或「機制因」;物理學家的,稱為「因 果」,或「終極」答案。我主張:雖然現在解釋老化的理論可能超過三百種,它們其實都是「機制的」解釋,其中許多可能同時正確。另一方面,生物醫學家和不懂 簡單物理的修車技工一樣,要是對老化的「終極因」(為何會老化?老化為什麼會發生?)沒有什麼知識,就不可能了解老化的基本過程。

  筆者花了這麼多篇幅討論中文本第七八 七九頁的譯文,不是因為那是全書唯一有問題的譯文,而是想強調原作者據以討論老化理論的論據。「機制」(how)與「終極因」(why)的區別,是任何演 化生物學導論課第一節就會說明的概念。

  以下再舉一些例子:

  (一)中文本頁四九 五十:

  所以雖然我們現在認為亞歷山大大帝三十三歲就死了,是早夭,其實在他當時人的壽命長度來說,他算是老的了。

  達意的譯文:舉例來說,亞歷山大大帝過世時,得年三十三,古人也認為早夭,儘管當時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歲。

  說明:作者在這兒要說明的是,身體的「老化速率」,沒有古今之異。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超過古人近半世紀,可是對 於「老朽∕老年」的主客觀定義,古人與今人同。

  (二)中文本頁五二:

  證據顯示:在歷史中人們只活了三十歲到四十歲左右的年紀。

  達意的譯文:歷史上,成人一般只活到三十歲到四十歲左右。

  說明:作者說明壽命歷史的研究,有重大的限制,例如低估嬰幼兒的死亡率,因而高估了成年人的平均餘命。而嬰幼兒 死亡率偏高的社會,也不易推估成年人一般而言可以活到幾歲。

  (三)中文本頁五五:

  從這些骨頭上看來,這些人都只有活到四十出頭一點而已。

  達意的譯文:根據已發現的尼安德塔人化石,沒有一人活到四十出頭。

  說明:尼安德塔人只有少數人活到四十出頭,那是他們的壽命上限。大多數尼安德塔人活不到四十歲。

  (四)中文本頁六六第四行:

  這些基因的研究是來自於同時研究好幾個基因的效果,

  達意的譯文:這些遺傳研究(例如分析族譜),描述的都是好幾個基因的綜合效果。

  (五)中文本頁六六,接上引文:

  有沒有辦法去看單一的基因對人類老化速度的影響,…這種…基因有可能在人體找到嗎?

  這個答案是相當肯定的,不行,除非我們願意相信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還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一五○歲人瑞,或是我們 願意去接受更小的基因效果,比方說一○%到二○%。但是,現在專家仍將基因效應排除在外。不過,我們是否可以從另一個方向著手,與其去尋找減緩老化的基 因,我們是否同樣可以在加速老化的基因上學到一樣多的東西?

  達意的譯文:除非我們願意相信世上還有個沒發現的社群,人人可活到一五○歲,或者這個基因對於壽命只有相當「溫 和」的影響力,例如一○%到二○%。即使「溫和」的影響力,專家仍無定論。但是,何妨從另一個方向下手?對於老化的機制,要是能發現加速老化的基因,也許 我們能學到一樣多的東西;何必一定要找到延緩老化的基因?

  (六)中文本頁六七:

  很多人因此認為老化是由一個基因所控制的,因為這就是加速老化的疾病。

  原文:It (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 is popularly thought of as the disease of accelerated aging, and suggests that aging itself may b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gene.

  達意的譯文:

  流行的看法是,這病(早衰症)使人加速老化,它顯示:老化也許是可以由一個基因控制的過程。

  說明:請留意這句話的因果關係。

  (七)中文本頁六九:

  唐氏症大約是七百個人中就有一個,不過母親懷孕的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它發生的原因是第二十一號染色體多複製 了一個自己,唐氏症患者的外表顯著到可以從人類頭骨的化石中看到。唐氏症患者的智力有某種程度的缺失,在過去一直被社會所歧視和忽略,認為他們不可能活過 四十歲。

  原文:Down syndrom occurs in about 1 per 700 births overall, but much more frequently among older mothers. It is caused by an extra copy of one small chromosome (number 21) on which lie many genes, and its physical signs are so characteristic they have been noted in fossilized human skulls. People with Down syndrome have mental deficiencies of varying degrees throughout life, and in the past were sigmatized and neglected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were thought to be unable to live past the age of 40.

  評論:唐氏症患者多了一個二十一號染色體;多的一個,不是「多複製了一個自己」,而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有的生 殖細胞因為「染色體不分離」而多得了一個染色體,有的因此而少了一個染色體。

  達意的譯文:

  大約每七百個活產胎兒中,就有一個是唐氏兒,但是年紀較大的母親,生出唐氏兒的機率會大增。唐氏兒的症狀,是多 了的一個二十一號染色體造成的,這個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由於唐氏兒有明顯的體質特徵,即使在人類化石頭骨上都可以鑑定出來。患唐氏症的人,智力不足,不 過個人差異很大。在過去他們受歧視、漠視,以至於大家誤以為他們根本活不過四十歲。

  不論剛入門的學生,還是感興趣的外行人,翻譯的「科普」著作都是重要的學習資源。閱讀「科普」書,讀者不可能抱 著讀閒書的態度,記誦事實與推敲邏輯,都得花心力。因此我們對於翻譯的「科普」書,不得不用較高的標準檢驗與要求。改善國內翻譯書的品質,牽涉或許很廣, 但是讀者要是沒有消費者意識,任何改革呼籲,都不可能產生實質結果。

  【附誌】本文刊出後,公元兩千年九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許,筆者接到電話,受到尖銳指責。

  《快思慢想》读后感(三):记忆、经验、认知

  看评论说,这本书不好看,不好看的原因一大部分是因为翻译的不好,我认同。翻译的有问题,语言没有完全转化成中文模式,不得不抱怨说,这本书太长了!加上是繁体字,真是难读的一本书,但是书是好书。

  这本书2013年从台湾扛回来,一直断断续续的读,直到今年才下定决心把他读完,其实是重新又读了一遍开头读过的部分。

  这本书其实把思考从三个方面解读了一遍:两个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经纪人和普通人(理性和偏好),两个自我(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但是作者说了整整五百多页,真是佩服这样的人的能力。

  人类进化的结果:重视结局,损失规避,对坏的夸大关注。。。。

  系统一是自动化完成的,不能关闭,核心是联结记忆,能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筛选出对当前情境有用的部分。系统二就像监视系统,默默地在一旁记录,偶尔发表意见。看起来,貌似系统二更高级,可是只有读完整本书,你才会明白,系统一才是心智的核心,系统一能够对阅历进行累积(不是完全正确、准确的累积),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表现为当前阅历下的智力,指导经验自我决策、选择体验,这个过程又反馈给系统一的记忆数据库。结局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统统录入,但是不是无差别的,好的记忆成愉快的时刻,坏的被放大、加权,投放更多注意力,以提醒以后有可能面临的情境。耗费心智的经纪人(理性)模式,不是一个愉快的模式,大部分情况下,是普通人(偏好)模式。如果代表偏好的直觉和代表理性的逻辑出现分歧,心智会出现困难的选择,不愉快的体验感。

  《快思慢想》读后感(四):heuristics翻译成什么好呢?

  这个词在这本书中非常重要,甚至出现在第二部分的标题中,原文标题为“Heuristics and Biases”。然而对它的翻译,却很让人纠结。在胡晓姣等翻译的《思考,快与慢》中,将heuristic翻译为“启发”;而在洪兰翻译的《快思慢想》中,将这个词译为“捷径”。

  在第九章第一小节,作者给出了Heuristic技术上的定义。原文是:The technical definition of heuristic is a simple procedure that helps find adequate, though often imperfect, answers to difficult questions. The word comes from the same root as eureka.

  这一小段可以理解为:heuristic在技术层面上的定义是一个简化过程,这个过程能为困难问题找到适当答案,尽管找到的答案经常是不完备的。这个词和希腊语eureka是同一词根。(而eureka的意思是“找到或发现某事时高兴地惊叹”。)

  那么到底将Heuristic翻译为什么呢?我感觉,将“heuristic”译为“启发”偏向褒义,而译为“捷径”好像也不太妥当。 将heuristic译为“启发”,因为“启发”似乎意味着较多的慢思考成分,好像由一个复杂问题“启发”出人们对简单问题的思考。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不由自主的,人们甚至不知道这个过程的发生。而“捷径”作为一个名词,似乎不适合来表述一个思考过程。

  我更倾向于翻译为“触发”,来形容一个复杂问题“触发”出另一个简单问题,就像简单的物理反应。

  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快思慢想》读后感(五):眼见不为实

  因为《万万没想到》以及《新卖桔者言》 多次提到Daniel Kahneman,再加上广告上说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且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买下了这本书。本来想买简体版的,简体版的标题是《思考,快与慢》,不得不的说对于原书名《thinking,fast and slow》,简体版更贴切,但是繁体版更传神。比起繁体版来说,简体版便宜很多,差不多前者是后者的2倍价钱,但因评论说简体版翻译得很糟糕,而且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于是买了一个翻译不错,但是翻译风格有争议的台湾版(因为译者是个心理学家,所以有些东西有点偏向他自己的观点)。我已经极其害怕再读到翻译很糟糕的简体书了,行文之晦涩,翻译之朦胧,简直会毁了一本好书。最好的办法是看原版,事实是我的英文阅读能力还是差啊,看起来太是费劲了。

  一位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怕是很多“火箭科学家”难以接受的吧,因为我们总以为我们自己很理性,我们通过学习和认知,避免了很多误区,实际上,遇到了坑我们还是一直往下跳。譬如大家炒股,明明说好了跌倒阈值一定割肉,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明明说好了,盈利超过一定数量就要卖出,但是到了那个点心理又继续把哪个数量变大。面对损失,我们选择风险规避,面对盈利,我们选择追求风险,最好大部分的结果是损失会比预计严重,而受益比预计要小得多。这只是我们思维误区的其中一小部分。

  作者提出了我们思维模型是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称为感性的系统一,反应非常快,直觉嘛,几乎瞬间就有结果的;另一个称为理性的系统二,就是要通过思考计算,调出知识储备,相当费力之后才有结果的。其实这个模型,还真有点像冯诺伊曼提到到,人脑分成不可量化的模拟系统与高度数字化的数字系统的假说一样。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是有说服力的实验,而不是那种为了结果而去故意设计的实验,因为作者本身就在探索思考模型,通过理论来解释这些试验结果与我们的日常行为,这个过程和五常先生坚持的经济学要解释现实时间一样。我们的心智会对显而易见的东西看不见,而且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看不见,我们在数学测验时,交卷子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地,既是检查,也会遵循着自己想的那个方式去检查,直到发下卷子来,看到了红叉,然后万分懊悔的说我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看看这两个系统,明显就是系统一做预处理,然后系统二做校验,但是系统一提交了结果,不存在太大的疑问的时候,系统二会照单全收,相当于跳过了做校验的过程,只有系统一觉得不对路的时候,才会调动起系统二的校验功能。思考是耗费精力的,当前最热门的alphago如果只给它一块牛扒一大碗米饭来提供能量的话,它连开机都困难啊。实际上,我们遇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的时候,毫不思索的就会涌现答案,但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的时候,你涌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个类似情景下你容易回答的答案,所以问非所答是人类一项天生具备的技能。

  图片

  那天和朋友聊中医谈佛学,朋友提到,不要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对于经典的Muller-Lyer错觉,你第一反应或许每一次都会觉得下面的线段比较长,其实你的系统二会说去量一下的,但是总会被忽略过去的,然后下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主动的告诉自己,不要信任自己的印象,他们是一样长的。书上继续谈到,当你对一项工作变得熟练的时候,对能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如果有好几个方式能达到同样的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选择能量最小的一条路径。比如打羽毛球,专业选手大量时间练习挥拍,跑动与跳跃,面对同一个来球,专业选手的反应和非专业选手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专业选手的练习几乎都是最优化的路径,而且这反应是相当熟练的,能量也耗费最少,非专业选手,就得重新思考调整去找到一条相对优化的路径,由于没有大量的练习,同一时刻能找到相对最优化的路径的机会是很小的。系统二的调用需要注意力和努力,大量的使用系统二导致自我损耗增加,系统二的调用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体内可以供系统二消耗的葡萄糖越来越少了,在面试过程中,疲倦和饥饿的面试官会容易倾向预设立场,就是系统一的直觉,这个时候,补充甜食会改善系统二的能量。同时,训练注意力和控制力也会降低系统二的消耗,正如专业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另外,打游戏机也会有相同的效果,我更加肯定了我的笨是来源于小的时候家里不让打游戏机!

  系统一有个癖好,就是会主动发散思维,接着创造一个因果关系,然后从内心接受它。所以其实每个人天生就是个有赌徒心理的人,天生就有追逐宗教的本性,通过视觉听觉会强化某些观点,比如企业文化。作为一个认知系统,对于某种不断重复的理论,即使是谬论也会接受的,时间久了,系统就无法区分出真假了,因此自我暗示的假话说久了,就会变得笃信了。人会在不自觉的时候产生偏见,预置立场,所以通常说集思广益会出真知灼见,是必须有前提条件的,就是这个群体是不具备偏见的,或者是没有共同的偏见的,一旦这个群体出现了共同的偏见,那讨论的结果害真不如个人决定的。在《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所谓的有光环的高管,到底在企业决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因为很多奇葩的商业决定,甚至公司破产,都是这帮有光环的高管做的决定。所以一个有前瞻性,相对思维上独立,能规避认知缺陷的老总,会比一帮智囊更强,好吧回到我以前的观点,世界只有一个乔布斯,也只有一个杰克韦尔奇,好的公司和制度是因为有好的boss,不是有好的制度造就了好的boss。

  统计学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很多人会说,但是不见得大家都能认识到。因为认知模式的运作,对没有经过训练的眼睛来说,随机看起来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拿数据说话,但是那个数据究竟能不能说明问题呢,作者举例:一项对美国3141个郡县做的肾脏癌的研究表明, 发病率最低的多半是乡下,人口稀少的州。咋一看,我们的认识就会解释,乡下,污染少,压力小,添加剂少。同一个调查还发现,发病率最高的多半也是乡下,人口稀少的州。我们还会辩解,贫穷,医疗条件不好,高脂肪的食物和过量的酒精。比起人口稠密的州,只是因为人口稀少的州的样本比较小,某年可能出现了极端事件。如果多取几年的数据对比一下,再结合其它大样本数据,发现其实发病率是稳定的,并没有因为人口分布而产生变化。正如某日,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消息,说中国的公务员数量太多,机构设置太繁杂,我饶有兴趣的打卡,发现只是罗列了机构设置和人群总数,那如何说明是多而且是太多,如何说明机构设置繁杂,没有对比,没有更多的统计样本,如何能说明问题?但是却激发了不少人的情绪,对!这就是我们认知系统的缺陷,凭直觉,用了系统一,系统二也没把好关。

  人类发明了风险的概念,本意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和应付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然后各种专家就应运而生。实际上,当人们喜欢某件事物,便会把风险评估得很低,厌恶某些事,便会把风险评估得很高。评估的前提,就是要假设出现了什么情况,假设民众怎么选择,假设选择的结果,然后通过统计学出来评估意见。又是统计学,这些评估的事件,本身出现的可能的事件就很多,专家用他的喜好,筛选了事件,建立了自己的样本,从而支撑自己的意见。专家也是有偏见的,甚至偏见不见的比大众小,书中写道“大众与专家,应该尊重对方的洞见和智慧”,所以界定风险是权力的角力,也是公共政策优先度不对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而新闻媒体的报道,加上带有偏见的专家情绪,以及受影响的群众的情绪,再添加权力的角逐,一个有关公共安全(健康,饮食,恐怖事件)新闻是很容易酝酿出不合理的公共政策。因为认知系统的这样的工作方式,导致恐怖袭击对民众的影响会远大于袭击造成的伤害,恐怖分子知道,政府专家也知道。

  作者曾在以色列建国期间,参与了军人能力测试的设计和评估工作。有飞行专家对他说,表扬一个飞行员,下一次他很有可能飞的没这么好,但是批评一个飞行员,下一次很有可能飞的更好。同样的理论,我们在生活中无数次的出现,但是只是因为每次飞行都是关于飞行员能力的一次随机事件,意味着从统计学来说是关于他能力的一个回归,就是有时好一点有时差一点,基本都在回归线上。统计学的回归,大部分人都学过,但是能把现实出现的情况归结为事件的回归,而不是自己想象的伪因果关系。 即便是学过统计,关于回归和相关,或许自己也是不清楚的,我也是指导这一刻才明白,回归是表征一种稳定的情况,而回归只是表征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虽然大部分时候是两条直线,但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经济危机出发,大部分专家并未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出现,直到出现之后,就有很多马后炮的理论专家跳出来。人类总觉得自己可以预测未来,建立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但是我们了解的所谓的历史,比真实的需要了解的历史少得多。马后炮的专家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同时会培养出不从程序来着眼,以结果来评判对错。马后炮效应对做决策的人,相当不利,一件事情失败首当其从的责怪决策者,哪怕决策是好的,执行坏了。然而,这个决策对了,大家几乎不会太感谢决策者。决策者不傻,这种明显的后果偏见,造就了“标准操作流程”,只要流程对了,结果无所谓,医生就是最常见的决策者。这种认知偏见会对不负责任的追求风险者不应该有的报酬,有理智的有前瞻性的人反而会被认为是胆小,差劲和没有作为。同时,这种心态造就了众多的成功学作品,因为我们的认知系统对一个简单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故事,忽略了运气和回归效应。

  专家在什么情况下会比较靠谱呢?每个人对专家的认可度和期望值是不同的,但是如果符合下面两个条件的时候,专家的专业水平是比较靠谱的,一是有一个很规则可以被预测的环境,二是从长久的练习中有机会学会这些规律。在这个背景下似乎只有棋牌一类的东西是符合的,在一个不可预测的世界去责怪别人未能争取预测,或者对某些因为专业而作出的信誓旦旦的预测深信不疑都是不对的。在一个无法被预测的社会,专家的专业直觉的可靠性重要取决于回馈的品质和速度,以及有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互联网+就是这么一个行业。过度自信是系统一的特质,可以被驯服,但是无法消失。

  又回到经济学的效用的理论了,百努利认为10元对一个手里有100元的人的效用等价于20元对于手里有200元的人的效用。然而如果两个人每人手里都有1000元,那么他们的感觉是一样的么?如果一个人昨天只有500元,今天变成了1000元,另外一个人昨天有2000元,今天有1000元,他们的心里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作者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有参考点的,递减的敏感度适用于感官和评价财富的改变,最最重要的是人要规避损失,因为损失带来的痛楚远大于获得,简单的说损失100元的心里需要获得200元才能平复。这个观点就是作者最出名的一个理论,论文在1974年发表在Science上,作者命名为展望理论,

  图片

  这个理论是描述普通人在受到获利和损失情绪的立即影响。同样的认知模型会导致禀赋理论的产生,这个理论源于有一位R教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喜欢红酒,但是他购入红酒的价格不会超过35美元,但是有人要买他的酒的话,不超过100美元他是不会卖的,这是一个违背经济学理论的。于是瑟勒把这种没有规律性买卖的,因为拥有某个物品然后对该物品的价格评估要大于没有该物品时候的效应称之为禀赋理论

  ,尤其对那些不可量化的东西,比如休假时间,生活标准。也没有没有禀赋效应的人?有,穷人!在展望理论下,穷人的的生活在参考点一下,很多物品需要但是买不起,所以他们一直在损失中,任何赚到的钱都会看成减少损失,而不是获得,导致穷人的认知状态一直在相对损失的陡坡,或许就是所谓的“穷人的思维模式”的根源。商人和穷人不一样,商人对得到和放弃中间的差异没有感觉,穷人认为一切都是损失,花在这个东西上的钱是另外一个东西的损失。

  图片

  上图就是展望理论在财产得失的时候出现的选择状态,右上角就是人类很多不幸的来源,面对不好的状态是,愿意去赌一把,以至于出现比预期更糟糕的结果,而本来可以选择一个可以比较确定的损失。所以大家在赢的领域规避风险,其实可以赚更多,在输的领域寻求风险,其实可以输更少。

  我们总以为满意就是幸福,其实这根本是两个概念,只是我们的认知系统偷换了概念。从一些调查发现,人们经验的幸福是过他们想过的生活,评价幸福往往知识评估自己当下状态的感受。高教育程度和生活的高满意度连接在一起,而不是高幸福感,换句话说,你书读得多了,会让你想要的东西多,而不是幸福多了。贫穷会放大生活中其他不幸的经验,尤其是疾病。收入的增加会增加你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然而如果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8.65万,暂且说50万吧,过了这条线之后财富的增加对你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增加作用是很微弱的。

  《快思慢想》读后感(六):理性和情感,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

  快思慢想是一部坊间诸多赞誉的书,也正是因此,我没怎么看就急急忙忙在诚品书店买了下来,打算通过说得到一些理性的思考,来帮助我做复杂的判断。

  希望吸收了书中的知识后,晚上吃海鲜大排档还是牛肉拉面的事情也迎刃而解。

  书名的由来,快思说的是应激反应;慢想说的是理性思考。

  全书的中心思想是,人们决策的时候,老是觉得自己理智,其实他们总被各种感性思维左右了情绪,自己还不知道。然后就是案例案例案例。作为一个从不在大事儿上纠结的人,这本书对我来讲没有什么帮助,反倒有一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赶脚。

  它主要提出的观点,不外是排除偏见和主观臆断,增加多方面的理性思考,不要拿老经验来套新问题,但是这些事儿,是我家大老王整天对我们耳提面命并频频质疑的。

  对我而言,感性和理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遵从感性,得一时快乐,随时死了也不后悔;遵从理性,得长久快乐,也可能一直都没等来最后那一下,老在做牺牲什么的。根据我切身的经验,小事儿随感性,大事儿随理性,一般问题都不大。

  所以如果你也因为天花乱坠的好评对这本书产生疑问的话,可以先去书店翻一翻或者试读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到自己,再购买比较好。

  :该书最喜欢的章节是从科学上论证了人们在纠结的时候,会消耗比较多的血糖,俗称内耗。所以我看完以后对每个纠结的人,尤其是处女座说:你的低血糖是有来由的。

  《快思慢想》读后感(七):對不確定性沒有偏見,其實是理性的基石。

  這幾年所讀的財經管理與趨勢分析的書,一般都隱含著以"行為經濟學"為核心,也就是以探討影響市場行為的心理模式,來解析各類財經金融事件的發生緣由。在自己切切實實讀完這本書二遍後,便發現這本書幾乎是時下流行財經分析類型書藉的母本了。它從人類行為的直覺、可用性捷徑、偏見、錨點、錯覺、外在看法、注意力、損失規避、月暈效應、框架效應、禀賦效應、沉沒成本、記憶自我等等,一一觸及,幾乎涵蓋了所有行為心理學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而作者充滿理性思索與科學精神的口吻,更強化了其文字的說服媚力。

  讀這本書,並不容易,但非常值得。前幾個月我以為可確認今年最好的閱讀經驗,是讀另一本【記憶的風景】的書,很顯然,這本【快思慢想】又更為出色。雖然我對以大學生為主要樣本的心理學實驗研究,仍有疑慮 ( 因真實世界的人、事、物相對複雜許多 ),但讀這本結構紮實、內容豐富的行為心理學書本,確實讓人收穫不少。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不經意寫出的一段文字,也就是不加粗體或括弧的一段文字,我刻意把它挑出來框著 ~【對不確定性沒有偏見,其實是理性的基石。】~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出理性的決策,但心中須知:事物的結果永遠有著不確定性。而人類所謂的理性思考,也沒有想像中的理性,我們的理性其實內隱著直覺、偏見與情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