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冯友兰追问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冯友兰追问人生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8 05:5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冯友兰追问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冯友兰追问人生》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32.8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321,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一):人之生,是为了去赴死。人活着,是为了不枉生。

  冯友兰先生行文流畅富有哲思。似不着力,侃侃而谈实质引人深思自然而沁人心肺。文章层叠铺叙,段落分明大师之作,值得推荐。    人生是个大话题。生之为人,总是不免想想自己到底为何而活。活着,为了什么。如果不为了什么,哪是否有必要继续活着。记得幼时好读青莲之诗,既欣赏诗作中异于常人神采,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是仰慕他行墨外的英爽之气,神往他人生观里活着的那份超然洒脱。青莲君有首诗,叫《月下独酌》,这诗波澜起伏,静中带动,丝丝入扣,为历代文人雅士传诵。我也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当如这诗句一样,“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活着,能分享,能豁达,能及时行乐便好。至于与旁人的缘深缘浅,倒是不必太过介怀。歌尽酒醒各人散。我对自己说,但凭我还活着,便该有青莲君的那份豁达和写意。    难道不是?活了20多年,我还是觉得。人生,活着便好,能及时行乐更好。活着没有你想象得那么艰辛,亦没有你幻想中的那般美好人生中有许多问题,任由你穷极一生,亦难得出一个所以然。所以何必追问,何苦质疑。你自当经历生离,亦当经历死别。人之生,是为了去赴死。人活着,是为了不枉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二):学海无涯生有涯

  冯友兰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慕名收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却因本人的慵懒而徒留门面了。冯友兰的学问不得了传奇故事也多得不得了。据说他曾经有一个了不起梦想——成为帝师,残念的是造化弄人,该开慧眼时候慧眼却偏偏未开。言归正传,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说实话,我觉得这位大师有点唠叨,就这么简单的一点事让他说的这么复杂繁琐。不过就是自然人、俗人、超自然的人嘛,况且窃以为他老人家那个“天地境界”的表达远不如“超自然”这个词好。

  冯友兰不但高寿而且笔耕不辍,晚年还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他对于学问的追求让人敬佩。95岁的高龄对于人生来说已是大幸了,对于其学问来说不过须臾,真是学海无涯生有涯。一直都觉得:境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人生不是问出来的,也是活出来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关于人生智慧生命启迪理论箴言从来都不缺乏,甚至可以说一个老庄就足够了。既然如此,我再来读冯友兰的这本集子,该当如何呢?假如冯友兰没有那些丰厚学术论著作为支撑;假如冯友兰没有那些褒贬不一的传奇机遇作为渲染;即使他拥有漫长曲折的人生境遇,又会有谁来听他唠叨人生呢?!其实这本书也算不上什么追问人生,它不过是冯友兰文章的一个选集。若是放在手边偶尔翻翻、了解熟悉冯友兰的学术思想确是不错的,方便简易又快捷。可不知为何要冠以“追问人生”这样的大帽子,让内容帽子不好相衬。哎,原本就是,人生二字说着就虚无活着才叫真实。所以我想还是赶紧合上这本书,去读他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吧。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三):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生命是有限的,哲学家对人生的思考却从未终止,无论使用何种方式人们都一直在追问似乎永远回答不完的有关人生的问题。冯友兰先生基本上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同龄人。他于1895年出生,1990年去世,活了95岁,大体是跟20世纪同龄的,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特殊时代,让这个世纪老人和我们谈人生,谈哲学实在是一件美妙幸事

  《冯友兰追问人生》这本书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来自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人生为主要话题,哲学为汤底,将全书成人真相、人生境界、道德修养及人生漫谈四个主题,冯先生用充满哲理语言阐释人生,参古纳今,视角广阔,散发出其独特魅力,让人领略到一代大师的渊博知识国学修养的深厚

  或许时代不同语法表述习惯有些差异文字读起来有些吃力,有些概念定义抽象理解起来需要费一点功夫。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名句典故,大部分来自于《大学》、《中庸》、《世说新语》、《三国志》、《老子》、《庄子》等名篇,所以读起来并不轻松,费了许多时间,断断续续终于将此书读完。看来自己的知识实在是太浅薄,对于国学经典接触得也太晚了太少了。

  冯先生对人生有着深刻体验和理解,人生有什么意义,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追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因为他抱有悲观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他创立的“人生境界论”,到现在还是很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境界有高低,按照觉解的多少可以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不需要努力即可达到,天地境界是最高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谓之圣人,邰康节曾说,圣人,人之至者也。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一本教你如何看待人生的书,不需要一口气读完的书。哲学并不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其实它一直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戚戚相关。面对充满竞争挑战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理想现实矛盾,许多人无法在疲惫浮躁中寻找到内心安宁阅读这本书要像品茶一样,慢慢读,慢慢品,才能理解其中的味道。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悟性,生活的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四):严肃老师

  第一次读冯友兰的文字。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形象跃然于纸,扣词扣字跟你讲道理

  比如《论悲观》这一章: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一出现,就会让无数敏感青年迷惑、踌躇,感到空虚和悲观,老师觉得对于一个字或者词,意义等于解释。若是对于一件事,意义等同于目的。比如修青藏铁路有何意义,等同于修青藏铁路的目的,回答会是加强经济发展,如果再问下去,最终回答会是让人民生活幸福,这时就不能再问下去了,因为生活幸福的目的就是生活幸福,目的本身不是目的。人可以问 修铁路有何意义,但不能问青藏高原有何意义,因为那脱离了人类范畴。同理,人生的意义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人类已有知识领域逻辑范畴内,人生的目的就是人生,冯先生觉得,让悲观的青年首先认识到他提的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这至少能让他轻松一些,这里我个人猜测冯先生希望我们,不要问人生的意义,而是问如何有更好的人生。

  比如《谈主客》:他强调看待事物,必须在事物的外部,主体看客体,必须和客体脱离。但往往经常的现象是,主体在客体里面,比如我来谈中国。如果我说中国未来必定取得某某成就,因为我在“中国”里,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她的每个成员(包括我)的努力。如果我在谈中国的糟糕之处,那离不开我的“过失”,我很同意,我觉得如果谈论一个包含着你的整体,你就必须担起责任,你为整体自豪,因为你是一分子,你有功劳才能自豪,自然你批评整体时,责任也必定在你身上。对,我是在讽刺一些谈论着祖国尽如人意之处仿佛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

  而对于《论信仰》他觉得信仰应该只限于这一范畴“没有任何理论证明明天太阳一定会出来,但是我相信它会出来”。这一点对于宗教的信仰是驳斥态度的,耶稣说“看不到我就信的人有福了”,这种信被宗教人士赋予崇高地位,想必在冯先生的思想中,这属于不合理的信,未可知的事物是需要科学精神去探寻,而不能用“盲目的信”去占据。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我相信康德所讲的,人类认知必定的局限性,也就是永远有一个领域是需要你的未可知的信的。这种信不属于冯先生所认为的“不合理”的信。

  总体来说,冯先生的言行价值观是很切合儒家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的,您如果也是这类思考方式,这本书就非常适合您。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五):他在天地界,我们呢?

  最早知道冯友兰先生,是因为他的哲学。还在喜欢无事寻愁觅恨的年龄时,就不知为何原因去买了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厚厚的三大本放在宿舍床头蔚为壮观,还经常象模象样的捧在手里翻翻,一副醉心于学的样子,从而在众人惊异的眼光中得到一种傻乎乎的优越感。现在想来,那大概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为了装逼——因为我对于他的书到底讲了什么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了。

  第二次关注冯友兰先生,是因为他的人生。当年,他的女儿为了维护他的名誉而在学界掀起了一场口水战,为了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而吵得不亦乐乎,把一些陈年旧事翻了又翻,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好象埋头书斋的钱钟书夫妇也没能幸免而被牵连了进来。借助于媒体对其的关注,我也模模糊糊的了解到他在建国后,特别文革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包括向毛泽东表态,包括重写《中国哲学史》,包括后来的告密,包括“梁效”,知道他在德行上是有亏的。当然,也就知道他在之后又是如何老骥伏枥,以八九十岁的高龄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

  而最近一次又提冯友兰先生,则是因为他的哲学与他的人生——我因为他的人生而对他的哲学发生兴趣,想弄明白是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导致了如此多变的人生,就读了他的《冯友兰追问人生》。这本书是他有关人生哲学的文章、观点的一个汇集,大多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那时与今天的行文习惯不同,而且探讨是非常严肃的人生哲学问题,还时时用专业术语,我读得很不顺畅,也无法认真(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这本书并不推荐,对于想简单了解他的人生哲学的人来说,此书并不是首选)。以致最后所能记得的,只有他所谓的人生境界理论,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想到此节,我就很想弄清楚,冯友兰先生自己又到了人生的哪重境界呢?其实,这中间有大大的一段过程要讲。

  这首先要追溯到他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的一则轶事:一次,他在去授课的路上遇到了同为哲学家的金岳霖先生,金先生问:“芝生,到什么境界了?”他答:“到了天地境界了。”两人大笑,擦身而过。虽为调侃,但也由此可以看出,冯先生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着很高的期许评价。可是,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则更象是对他自己这一断语的绝妙讽刺——建国后他终没有逃脱传统文人的窠臼,要把全身学问货于帝王家。他不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改造自己改造自己的哲学,而且还依附于政治势力来获得个人的安全,颇有苟且苟活之味。很难让人相信,他这是由衷之举。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最注重道德气节,这种气节之亏使他作为大哲学家的魅力光环减色不少,也深为学界同人所诟病,甚至不齿——辜鸿铭就因此而不赴他的寿宴。可喜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他终于又一次焕发了新的青春,以强烈的学术使命感用十年时间重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一生三写中国哲学史,成为学界的一桩传奇。他为妻子所写的挽联“同荣辱,共安危,出入相扶持,碧落黄泉君先去;斩名关,破利索,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很能说明他后来的心迹,应该说此时的他才真正达到了天地境界——距他初次为自己下断语已经30多年了。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与20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社会的动荡变迁密不可分坎坷而又曲折,但也最终成就了他——他活了95岁,有足够长的寿命实践和印证他的人生境界之说,不管历尽多少艰难困苦、不管历尽多少自我批判,他的追问最终有了答案,到达了所自谓的天地境界,可谓善莫大焉。于我而言,他的哲学是我无力讨论和评价的,也只想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对自己人生的启示——他在天地境界,我们呢?对此,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会自己的反思,都还要用自己的生命历程给出自己的答案。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六):实在的哲学

  冯友兰先生生于1895年,1990年离世。在近百年的人生中,他历经了晚清、民国、抗战时期、新中国,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人生的思索更加的清晰和深入。读冯先生讲哲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今天的阅读大多都是不求甚解的白话阅读,但是冯先生的文字就像他的治学,是一板一眼,自斟自主的,也是严肃和严谨的。由于接受的教育还属于上个世纪,他的白话写的并不如他的文言,而坦白的讲,文言文对于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是2012年一个哲学合集中的一本,想来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编辑者的一厢情愿。在读冯老的文字中,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对学问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达观。正如他所说,人们可能都在思考人生,只不过不会用理论来阐述。其实事事皆是人生,只不过境界有高低,人所能读懂的人生真相也有深浅。我想他这样体味过人生百味的治学大师,其实是不屑于“追问”人生的。是什么,为什么,很多人都想知晓人生的真相,特别是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但是事实上,哲学不会让一个不懂人生的人真正的明白人生。所谓的“追问”,不过是冯老一生中致力在研究的学问。只是我们在反刍他的学问的时候,也未必就能懂得他笔下文字的真正含义。

  冯老的文字中多引用孔孟老庄的文学,想来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根基还在古典文学中,哲学的最原始解答也在那些言简意赅的文言中,只是今天的我们,好像已经完全丧失了能安安静静的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心智了。比起冯老的文字,我更欣赏和崇敬他的为人为学。他的一生都在很踏实的研究学问,致力于思考,哪怕在遭遇挫折也心无旁骛。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文字才是货真价实沉甸甸实在在的东西,或许现在我们不懂得他的篇篇理论,但是总会在人生的某事某刻,和他心神教会。他不是一名道德导师,相反我觉得这样的哲学,大部分都是实话。比如,他不相信盲目信仰中的力量,不相信没有“运气”的成功——这个“成功”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从他的文字中,就能读出这位老先生的“安分守己”和“踏踏实实”。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七):哲学解读人生

  哲学启人智,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人生,分“人生真相”“人生境界”“道德修养”“人生漫谈”几章,深入浅出,讲述各种生活的道理,回归生活智慧。

  冯友兰是公认的哲学大家,是中国第一部完整哲学史的写作者,也是倍受国人推崇的大师级人物,对大师他们,我们只能远远地瞻仰那些高大伟岸并吸取这些流传下来的智慧能量。

  说起哲学史,其实胡适在冯友兰之前便有写作半部哲学史,可惜只有半部,让冯友兰抢先写出完整的一部,是胡适的终生遗憾。这两人就像既生渝何生亮一般,是学术上的老对头。他们之前的学术之争,各种八卦闲事趣事都不暂且不提。回到这部追问人生上,这却是冯友兰老前辈留给年轻一辈人的精神财富。

  好书值得细细读。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都不问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发生了问题,发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要问:“人为什么生活。”这就可以证明“人就是为生活而生活”的。题言的这几句话,也是冯老一生的追问。他一生坎坷良多,在那些动荡岁月里苟全生命,并努力钻研业务,学术上终有所成就。他所有的感悟、体会与过人的智慧都融地他这部《追问人生》之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正是冯老一生的追求。 以前有学者批评冯友兰作文章,古文修养非常好,常有引文;有时亦趣味十足,传达着生活艺术的真理明白晓畅,可就是“的、地、底”不分,说是他混着用这三个字眼,如今看他的文章,果然如此。文章中“的地底”的使用并没有改动,基本保持当年模样。让人一笑。

  内容上,当年提的许多提法比如行忠刷存诚敬之类虽然现在明面上都提得比较少了,但是道德上的事,又哪天离我们远去了呢。

  冯老最后分享了自己八十年的读书经验,总结了几条:

  一是精其癣二是解其言,三是知其意,四是明其理。

  多书要精选为上,二是随自己的专业圈定一个范围钻研。再是读书要知弦外音、味外味。把书读活,学以致用。这些经验让人受教了。从“六经注我”慢慢过渡到“我注六经”吧。

  2012-11-29 12:55:10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八):生活的哲学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向前奔涌。谜一样的生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我的奶奶,在人世间走了九十二周年,她离去之前的十来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返老孩童”,什么叫“回光返照”。那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她时而清醒,时而陷入过往的回忆里无法控制自己。她曾试过连续好几天睡着就走出房间(此前她的身体已渐虚弱,站立时间不长),在客厅和饭厅的过道间走来走去,大声且激昂地回忆着那些过往的岁月片段、那些难以忘记的沉痛的事、峥嵘的岁月里走过的周遭……原来都淡忘了,无痕无迹,又潮水般涌上来。七十多年前的事,经历战争,逃难向西;与父母分别,只能书信来往,从此不再相见;青春年少相识的那个人,后来成为我爷爷,又在壮年之时抛下她先行而去。她真的吃过很多苦,一一咬牙扛过来。那个年代的人,谁不是这样呢?她说。这是她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贯穿她的始终,让她一辈子活得平和、恬淡。

  可是,终究是在告别的最后时刻,以回顾的方式涌上来做最后的告别。这也是人生哲学里的一种必然方式?自她以后,我接受了死亡的必然结果,心平气和。

  以前我们会谈及人生。确切地说是谈论人为什么活着,最后又会如何。

  二十多年前,我还小的时候,她偶尔叹气:够了,人生待我不薄,多少昔日的同事如今病的病,走的走。那时我不懂,就不知道怎么接。

  再大一些,她还是在生日的时候年年念兹:一年过去又是一年——我们便打住:这多好,今年过去再过明年。

  她说,一个人,终身要受局限,要么局限于环境里,要么禁锢在肉体上,唯有思想看起来可以驰骋千里。然,人的念头、想法、见解又何尝不是受社会的大环境,或与外界的人和事接触交集之中产生化学反应,深受影响?

  一个人最终何去何从,走向终点的过程大约存在无数变数,注重养生,小心谨慎的人也会因为意外之事突然离别,伤怀来自未知不可预料甚至无法逆转的偶然性。然,偶然和必然又是这样地深度契合,无法分离。譬如我,是最终要走的,人生长长短短,该经历的经历了,总是等着老天爷有一日用它的方式告诉我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我便总是等着,在等待的过程里,唯有无尽地忍耐、接受,敞开心扉迎接面对一切,这是必然要持有的态度,要经历的事——如此,有一日要走了,谁知道是哪一日因何事突然离去呢?这就是偶然性。偶然和必然,是我的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我想了一辈子,如今不想了,就静静地等待。她说。

  我的四岁的干女儿小名叫葵葵,活泼好奇、胆大率真。

  她在我家弹钢琴必然要拿一本书搁置在琴板上才开始煞有介事地弹琴。问她为何,答曰:看谱!众人大笑,大字不认识几个,她所了解的便是她平日观察到的,如此才算是完整,这是她的思维方式。

  她又喜欢画画,涂抹各种色彩自有一套理论:细心涂抹,不脱离线条以外,使用各种色彩无师自通自有主见,使用颜色大胆多种然而却非常有层次感。我看着饶有兴致于是便问:你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吗?她乐呵呵地蹦跳:最喜欢的颜色都要用上去!

  现在想起来,老人有老人的智慧,小孩子的童真里面隐藏无言的哲学。以前总是觉得这是老人对过去的伤怀感触,对未来的必将之路的忧惧。即便是正值最好年华的我,关于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而活,存在的价值如何体现,为何会有各种的忧虑甚至恐惧,为何会感觉快乐、充实,喜悦又从何而来,悲伤何时抑止……所有的这些,无时无刻,难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思考、追问的人生哲学?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都不问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发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要问:人为什么生活,这就可以证明人就是为生活而生活的。”可是,宇宙间诸事物,皆因缘凑合,自然而有,本非有所为,更遑论刻意而为之。中国人的哲学,在我看来,有很大一部分是只源于功效性和实用性。 一个原本没有信仰的人,倘若突遭横祸,生一场重病,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事业遭受到巨大的重挫,那么,他就会寻找一个信仰来说服安置自己。此前很少去做的虔诚的事,就变得合情合理自发地去做。归根究底,我觉得这是害怕,害怕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思考:为何如此,做出何种改变能努力变得好一些。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密不可分,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的哲学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的区别在我看来分别在于“对于人生日常行为的直接重大影响”有多大。人生来希望“尽心尽性”,然,人生来又受才与命的限制。承认世界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哲学归根到底也与科学完全不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日常生活、家事国事、工作旅游,人际交往……处处可见哲学。哲学不是常识,所以它并不是常识的延长,不是与常识在同一层次上的知识,它只是一种自发的思想出发。即,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各自的表现、判断、区别、共通,种种来自于每个人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

  “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生的真相,穷其一生,我们也不得而知。世界太大,宇宙是如此浩瀚,发现了一个问题,解决了它,下一刻又会迸发新的问题,无知无解永远这样周而复始进入循环。通过思考,养成清楚的思想,养成怀疑的精神,养成容忍的态度,养成广阔的眼界。我以为,这就是哲学的真正意义。明辨是非,尽心但不能完全肆意尽性,甘愿忍受于一些必要的束缚,责任和担当之感因此而生;敞开心扉容纳、接受未知,“知觉灵明”,心存敬畏,才不至于无法抑制,如洪水般泛滥。

  我看冯老先生的《追问人生》,获益良多,思虑所及,多有答案。然,答案也许又是另一个新的问题的延续。人生的真相,路漫漫而远兮,我们仍在探索之中;人生的境界实际上是为人的心态,乐观知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就又得借助道德修养的完善而进一步安置、限定。

  愿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平常的人,是生活里的哲学思考者,是人生漫谈里的沧海一粟,愿我们始终心存敬畏,且如落日长河,升起落下,绚烂又平实。

  稿约,勿转,谢谢。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九):有觉解的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在长时间内被作为一个热点研究和讨论着,观点虽然大都不一但也基本上集中在如何让人生变的有意义、有价值上。然而从哲学上深入理解和思考人生,冯友兰先生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冯友兰先生早年的专业并不在中国哲学,而在西方哲学,也因此冯先生在哲学上的造诣可以说具备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冯友兰追问人生》是冯友兰先生一生用哲学思维思考人生的智慧成果,或许有人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认为没有人会觉得冯先生是一个“简单”的人。

  人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要活着。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探讨人生价值的开始,人生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都是不公平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又是公平的,因为它给了每个人一次生存的机会,而大多数人都是有机会主导自己人生轨迹的。冯先生认为人生在世必须要使自己生活的有境界,这并非是一些人所想的那样仅仅是追求了虚无缥缈的自我满足感,而是要有着自己的觉解。人生的境界在冯先生看来主要有四个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其实代表了四种不同层次的生活,在我理解所谓觉解就是一种领悟能力,或者可以说是康德所谓的那种判断力。自然境界中的人是毫无觉解的人,这些人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原始人或是希望过着原始生活的人,他们希望脱离复杂的社会,过着那种纯粹的天然的生活,这些人看似洒脱确是非常可悲的。他们不仅仅在逃避现实,更是以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事情,寄希望于外界而完全的丧失自我;其二是程式化的人,在我看来这些人与机器人无异,整日生活在固定的范围、固定的轨迹上,毫无新意和积极的内容。在对庄子的《逍遥游》深入分析后,冯先生对道教和道家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道家强调的自然并非是道教中讲究的那种彻底的走进深山修炼,道家讲的自然是在更大的范畴和理念中,它其中蕴含的空间思维则并非那么简单和直观。不过现在看来,道教也并非是完全回避现实的宗教,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对《道德经》中的“无为”作出的新解释就是“无为”是去除多余的作为,而非完全的不作为,在他看来道教中所提及的“自然”就是宇宙万物其中蕴含的“大道”,因此不应该“逆天作为”,这其实就已经提出了对道教的新看法和理念。因此冯先生对道教的批判在我看来可能也是受到了时间的限制。

  冯先生认为的第二个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这个境界在冯先生看来是与自然境界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也都是普通人所处的境界,所不同的在于其中的人有自己的觉解,也就是说功利境界的人都很清楚自己在人生的过程中追求什么才算是自己的成功。其实一直以来,“功利”这个词都被视为即为贬义的概念,但是就大众来讲这个词则始终环绕着其人生的始终。在冯先生看来功利的外延也是非常广泛的,只要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则都会被划为功利的范畴,但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又能有多少呢?这一点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也一再被思考,冯先生自己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即使功利境界是一种比较低的境界,但是它有着非常强的活力。冯先生提出了“人生成功之因素”即“天才”、“努力”和“命”,“天才”所指并非是万中无一的那种“神童”而是除了生理缺陷外的每个人都具备的一方面的才干,在我理解这种才干只可能产生于自己的兴趣之中,只有个人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才可能达到冯先生所谓的“天才”;而“努力”就很好理解,就是不断的下功夫去为一件事情奋斗;“命”则是机会、机遇等可遇不可求的外部条件的浓缩。冯先生更进一步对这三个“人生成功之因素”进行了排序和划分,这里虽然体现出了一些精英色彩的思想,但是我却认为是冯先生社会阅历丰富的表现。“天才”摆在首位的大多是做学问的人,也大多会有所建树;“努力”摆在首位的人大多是道德品质较高的人,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道德的楷模是可能的;“命”摆在首位的人大多是由大功的人,诸如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他们需要的是机遇和伯乐。

  其实冯先生在哲学上更推崇的是后两种境界,这两种境界与功利境界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前者都是以利他为哲学基础,而后者则唯我而已。道德境界中的人会让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人类社会感受到自己的奉献,但是这些人是不求回报的;天地境界的人会让宇宙万物感受到自己的奉献,他们则更显的豁达和宏观,有着很强的、真实的“大局观念”这两种境界相对应的就是贤人和圣人。冯友兰先生甚至将墨子和杨朱进行了一个对比,来说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区别,人皆知道杨朱言“拔一毛以利天下者不为也”、墨子言“兼爱,爱无等差”,杨朱固然功利然而墨子也没有跳出那个圈子,因为兼爱后面就是“交相利”,也就是说作为墨子来讲依然以利为落脚点来谈理念和思想。在我看来,功利境界其实相比后两种圣贤境界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清晰的思路,也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包括宗教在内的高尚教义也都是在成佛、成仙的基础上建立的,甚至包括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如果是为了实现这两个境界或是为了成为贤人和圣人,即使所作所为再为人称道、再福泽众生也是无济于事,仍不会超越功利境界。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弘扬功利思想,而是要以此为推力进一步释放人的智力和能力。现实已经警告我们,功利境界中的人也必须丰富自己的道德水准,只有自身的境界提升才能避免执着导致的迷失,否则功利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冯友兰先生提及的四个境界已经给人们指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生,而人生是有限的智慧则是无穷尽的,因此在有限的人生中思虑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轨迹则是无比重要的。不论是四种境界中的哪一种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就四种境界的层次来看自然境界是万万不可取的,这种境界不会给人带来任何裨益,只会让人生活的更像禽兽而已。

  人为什么要活的问题解决后就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死亡。任何人都要死,死也会让很多人害怕,这其中的很复杂,甚至包括孔子都没有直面,而是以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回复了学生。冯先生虽然认为这并非孔子的搪塞之语,却也并非不能思考死亡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死亡就认为是一种新的开始,他反倒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死亡可能给他带来的是一种更为渴望的求知道路。冯友兰先生认为死亡也是要以四种人生境界来区分,自然境界的人毫无觉解也就谈不到害怕或是不怕;功利境界自然是怕死亡的,因为一旦肉体亡灭一切的功利思考也就顿时化为乌有,但是功利境界的人会有办法来应对这种恐惧和问题,那就是对宗教的信仰,这里并非是污蔑宗教的崇高,人生的延续无非是两种其一生儿育女延续血缘,其二相信灵魂不死能够永生或是轮回;道德境界的人在冯先生看来自有觉解后就“尽伦尽职以尽性”,他们并不恐惧死亡,死亡对他们而言也只是奉献的终止而已;天地境界则更加超凡脱俗,他们知道自己的肉体是必然会灭失的,但是他们站在宇宙的大环境下是不会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的,这种精神是值得人人敬佩的,也是永恒的,它已经和宇宙化为一体。

  冯友兰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的大哲学家,是有充分的理由和基础的,对于《冯友兰追问人生》中的一些观点我也能完全认同,例如对于《离骚》的评价等,但是有一点必须提及那就是冯先生的广博学识和深邃的思想已经震撼了我。哲学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很遥远,但是冯友兰的哲学则会让人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人生也会因此有了新的航向标。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十):人生境界——评冯友兰追问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写下的这段著名的诗句很深刻又很形象地揭示出了“求索”的艰难,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对于“求索”的不懈追求。而在其之后的无以计数的诗人和哲人们,依然走在这艰难的路上,并且同样走得执着。几千年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追问着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宇宙的意义、爱的意义,乃至性的意义、欲的意义等等等等。而冯友兰先生,无疑也是在求索路上走得艰难而又坚定的一位。

  说到冯友兰,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那部大胡子,然后就是他的《中国哲学简史》,而我想到的第三点就是在冯友兰曾被捕入狱之时鲁迅说的那句“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从鲁迅的这句话当中,我们也能感觉得到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院派,他的一生基本都在致力于哲学上的探索,而且也颇有成就。我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言:冯友兰之后,中国内地的哲学家还没有谁能够超过或者达到冯友兰的境界。

  说到境界,就要说到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这本书是编者把冯友兰先生的文章编辑成册出版的,也就是说,冯友兰先生自己并没有写过这样一本《追问人生》。编者说得很清楚,本书的文章主要来自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然后分成四大主题,分门别类地编撰而成。对于这类的编撰书,我在评论其他的书中也表达过一个观点:即此等编撰方法,首先是要把一个作者本身或是这个作者的作品进行一个定位,打好一个外壳,再把该作者的文章进行筛选,然后塞进这个壳中,即成书。比如国内有一本加缪的散文集叫《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编者就是把加缪的散文中关于阳光和苦难的书进行筛选,选好了即结集出版。还有与《冯友兰追问人生》这本书同一系列的《朱光潜美的人生》也是这种,因为朱光潜先生是美学大师,于是就主要把朱先生关于美的文章筛选出来,再塞进那本书中。《冯友兰追问人生》也是如此,因为冯先生是“上下而求索”的哲学家,于是编者就把他的文章按照“追问人生”这个主题进行了编撰,然后成书。

  当然,这倒不是说此书不好,事实上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我们不一定要读遍他所有的文章,而能够读到他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也就基本上够用了,当然,如果你要专门去研究他的哲学则另当别论,而对于只是想了解冯友兰,想从冯先生的著作中学到一些人生境界的我们来说,这样一本书也已经够好了。

  说到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还要多说一点。冯先生认为人生当中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在中国的古老智慧中,是很把“天地”当回事的。但是,由于近现代的一些历史原因,人们开始鼓吹“人定胜天”的思想,于是“天地”的境界就被抛在了脑后。而又由于社会的转型,人们眼里只有功利而连道德也失去了,偶有人提倡“道德”,其实还是为了争名逐利。甚至还有一些人把性自由也鼓吹到极致,提倡不受道德约束的性自由,这样就又落在了“自然境界”中去了。

  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友兰的书应该被大家多读一读,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示意图更高的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