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谈修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谈修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1 05:2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谈修养》读后感精选10篇

  《谈修养》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谈修养》读后感(一):做人

  前段时间有一个词叫“空心病”,描述的是当代青年空虚迷茫状态。很多中年人感慨,生而为人,着实不易。这世道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似乎做一个人,好好地活在世上,越来越难。

  做什么样的人?做自立自强自在的人。拥有健全身体,优良的品格高深学问熟练技能出众才华澄明通达的心,事事得其宜,而无过无不及。这境界如此之高,确是难以达到。但我们得努力,因为我们是人。

  要做人,就得有彻底的觉悟,能自省学会静观默察,才能生机。要有强毅的意志力,用以征服一切困难。要做脚踏实地准备,多读书明理,谋定而后动。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一书作几遍读,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并且读过的书要形成知识系统。要信赖自己,能打出一个江山来。能权衡轻重缓急。生活有规律起居饮食劳作休息有时。

  你绝不觉得这样做人太辛苦。朱先生也谈到人生须有生趣才有生机。不休息的工作才真是浪费事件自然事物都有一个节奏

  朱先生的很多建议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若是今后能谨遵先生教诲必然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天地的人。

  志气大总比志气太小好些,前者让人痛苦,后者让人麻木堕落。我不想麻木堕落。自己的心病靠自己的努力去医治。不仅自己要努力,还要维护挺身奋斗者。

  《谈修养》读后感(二):《谈修养》

  很意外,七八十年前的文章现在阅读仍能恰巧照进自己心中摇摆不定犹豫处。我想,更不意外的还有,若一年之后我重新阅读这本书,原本并不觉得读完会感到豁然开朗段落,会带给我惊喜

  今年没有买新书目的在于使自己正视一筐只翻过几页便束之高阁的“旧书们”,这本也是“旧书们”的其中之一。起初读很粗略,后找到方法朗诵一字一句念出声来就避免了囫囵吞枣完成任务似的阅读。念到精彩处,记在摘记上。

  给我启发较大的是《谈处群》这一主题,现在的风气似乎过度高估了“独处”的优点,诚然独处有气好处,但活在世间,我们不得也有必要去与人群接触。遇到烦心事,光靠自己很难完全排除,内向人也需要听者。我们为什么不适应处群?如何平衡独处与处群之间的关系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反映在现代社会中,大概就是如何解决拖延症的问题。但说来惭愧,晚上看完这一章入睡前下定决心明早早起去读书馆,结果计划还是落空。可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想要偷懒前先默念“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有八成的几率会静下心来。

  与其说看这本书你真正看明白了什么,还不如表明这本书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喜欢价值观之间碰撞产生花火

  在利己主义盛行的现在,仍要坚守社会本位,也相信这为人着想的必要性。原本一直偏向老子“无为”的思想,看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后,开始直视儒家重要。入世与出世,我的心开始有点偏移。

  很久没有写长评,偷懒了。最后再次附上一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走”,希望自己可以没月写两篇长书评

  《谈修养》读后感(三):家父十七八年前推荐

  人生一晃,三十有四。才翻起家父十七八年前推荐的,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阅读中难免羞愧。一本简单190多页的小册子,充满作者对于,本民族国家青年的,殷切教诲与期望。作者用自己多年的经历感悟,道出自辛亥到抗日时代间,中国青年的问题与出路。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问题故在。然,今日无亡国灭种的危险罢了。人生白驹过隙,转眼我也即将脱离青年行列向中年奔去。至今,时不时想起大学求学时代,种种浪费时间,种种谋杀自己的生命,感到十分后悔。而工作中曾经好高骛远,也多么的可笑可怜。唯有近五六年没有混沌而过,心下略有宽慰。也时时自觉充电,彻底告别那些盲目吃喝玩乐。对于当下一些朋友们,周一盼周五,上午盼下班,下班就放羊鸟兽散,到各种夜场醉生梦死,不胜唏嘘。不由得想起家里,几位经历十年动乱长辈,在恢复高考后,上班,有家庭,带着孩子,还不忘理想,夜夜秉读,复习功课,最后都得偿所愿入大学,夫妻携手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高下立判。时时想,自己早些努力不懒惰,脚踏实地,如今事业也应略有小成,再也不敢浪费时间,也算为女儿做个榜样

  《谈修养》读后感(四):曾经失之交臂

  人生一晃,三十有四。才翻起家父十七八年前推荐的,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阅读中难免羞愧。一本简单190多页的小册子,充满作者对于,本民族本国家青年的,殷切教诲与期望。作者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感悟,道出自辛亥到抗日时代间,中国青年的问题与出路。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问题故在。然,今日无亡国灭种的危险罢了。人生白驹过隙,转眼我也即将脱离青年行列向中年奔去。至今,时不时想起大学求学时代,种种浪费时间,种种谋杀自己的生命,感到十分后悔。而工作中曾经的好高骛远,也多么的可笑可怜。唯有近五六年没有混沌而过,心下略有宽慰。也时时自觉充电,彻底告别那些盲目的吃喝玩乐。对于当下一些朋友们,周一盼周五,上午盼下班,下班就放羊鸟兽散,到各种夜场醉生梦死,不胜唏嘘。不由得想起家里,几位经历十年动乱的长辈,在恢复高考后,上班,有家庭,带着孩子,还不忘理想,夜夜秉读,复习功课,最后都得偿所愿入大学,夫妻携手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高下立判。时时想,自己早些努力不懒惰,脚踏实地,如今事业也应略有小成,再也不敢浪费时间。

  《谈修养》读后感(五):时时翻阅一二,使人清明自知(内附精华摘抄)

  看到作者名字时候最先想到朱自清先生,中学课文背影》太出名了……查了才开始认识朱光潜老先生。那个年代太多才华横溢的人了,虽然如此朱光潜先生依然是其中闪闪发光的一颗。

  朱光潜先生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 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也许因着职业原因,先生的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让人感触颇深。《谈修养》就从谈立志、谈恻隐之心、谈冷静、谈性爱问题、谈青年与恋爱结婚、以及到谈价值意识及谈美感教育等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阅读过程中不由省视自身,也谈到了很多建议及方法,总体是一本很正又落地的书。

  《谈修养》是由若干个小主题的文章汇集的,每一篇主题都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虽然写于70多年前,有些内容还是让人醍醐灌顶,虽然有些道理我们知道,但是由老先生引经据典一一道来,就像听名师上课一般,依然让人受益匪浅

  老先生谈的比较全面,有几部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收益良多。摘录其中部分精华片段和大家分享

  谈立志

  老先生说,如果说从前的青年人病在之气太大,目前的青年人病在之气太小,甚至于无志气。志气太大会失望烦闷,志气太小会至于堕落。所以我们宁愿青年烦闷,不愿青年消沉

  烦闷是感觉到困难,消沉是无力征服苦难而自甘失败总结起来就是经不起挫折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禁不起挫折的人往往又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

  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作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心理,对于自己全不肯负责。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么价值。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已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

  先生有一个个人做人的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如果现在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说谈立志,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觉得假大空,昏昏欲睡。现在都是向钱看,挣钱就是志向。但是就是这个最有吸引力的志向,依然有很多人心心念念却没有多少人真的做到。老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依然是我们现代青年存在的问题。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洗炼推敲要吃苦费力,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福楼拜自述写作的辛苦说:“写作要超人的意志,而我却只是一个人!”我也有同样感觉,我缺乏超人的意志,不能拼死力往里钻,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常是一种引诱。我们可以说,凡是引诱所以能成为引诱,都因为他是抵抗力最低的路径,最能迎合人的惰性。惰性是我们的仇敌,要克服惰性,我们必须动员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走通了,抵抗力就算被征服,要做的事也就算成功

  其实我们涉身处世,随时随地都横着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最低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我曾穷究目前中国社会腐败根源,以为一切都由于懒。懒,所以因循苟且做事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生计;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懒是百恶之源,也就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如果要改造中国社会,第一件心理的破坏工作是除懒,第一件心理的建设工作是提倡奋斗精神。

  谈交友

  交友是寻常事,却不是易事,很少人有真正的朋友势利之交固容易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有时不免闹意气之争。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陈颢诸人在政治学术上的倾轧便是好例。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彼此互有相当的友谊,而结果闹成和世俗人一般的翻云覆雨。交友之难,从此可见。

  视朋友须如自己,要急难相助,须知护友之短,但“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谈学问

  先生说,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学问是为生活,但是很多人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错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

  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谈读书

  先生认为,有些人读书,全屏自己的兴趣。如果一个人有时间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未尝不可。但如果有成就学问的志愿,就要有有预定计划与系统。有些有趣的书须得牺牲干燥的书也要硬啃,啃久了自然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精读的要诀以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先生说,在三十岁以前,一个人加入不受爱情的搅扰,对男女间事不发生很大的兴趣,专心致志地去做他的学问,那是再好没有的事,他可以得到些成就感,少得些苦恼

  在这一篇,先生谈了很多,尤其对上面这个观点印象深刻。时代进步到现在,接受的人依然不多,现在到了三十岁如果没有结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能够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烦恼

  现在的老先生老太太大多催着自己的晚辈婚生子,似乎人生就是为了这件事一般。70多年前,在那个没有限定最低结婚年龄普遍早婚早育的年代,先生就已有了此番见地。

  这本成型与战争期间的书籍,从民族大义说到青年人的没有意志的现状,其实现状青年的状况也并没有多少进步。现在的青年普遍的状况就是浮躁,空虚,看着现在社交软件及各种求聊骚的贴就可窥一斑。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愿意朝抵抗力最低的路走。

  这本书很适合中学时期,正在形成独立人格与意志的青年学生看,但是无论何时读都不算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讲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翻阅一二,看到生活,重新认知这个世界,调整自己的内心与状态。

  《谈修养》读后感(六):《谈修养》读后感之读书与立志

  一个月前我曾经粗略地读过这本书,甚至不能叫做读,只是大概地浏览了一下。因此印象不是很深刻,也未觉得有太多的收货。近来重新从书架上信手拿下来一读,却获益匪浅。原因是这次认真读了,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读。认真读书和不认真读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前者能够让你疑难问题获解,心灵获得寄养。后者却只是让你 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是读过某本书了,其实功效却是近乎于不曾读过。

  《谈读书》这个章节让我对于如何读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待一本好书,自然要认真读来,读个透彻。不仅要读,而且要多次的读反复的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光读,甚至是多次的读也还是不够的,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判断,形成自己的认识。才不辜负了一本好书作者的心意。另外,在读之前,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合理的书籍来读。因为书籍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不可能书书尽读。所以要学会选择。作者批判了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读者只把读书当做享乐和消遣,遇到感兴趣的书籍则打游击似的一读为快,虽然让读书成为乐事,甚至养成不凡的思路。但是却不能有“经院式“的系统训练。这个问题在我身上亦有之。“一人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兴趣的书他必须得牺牲,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要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对我而且,目前似乎缺少这样一个系统化读书的理念,往往东打一耙,西打一耙。确少系统性的结构知识。应该引以为戒。那么如何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呢?关键在于读书的时候要自己定一个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有组织。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又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当获得新知识的时候,就将这些知识归入到相近的系统里面去。如此,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则知识就可以系统化,体系化,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谈立志》。我也曾经有过许多的志向。立志要干这个,立志要干那个。结果到头来,好像很多曾经立的志向,实现的并不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生出许多的烦闷,苦恼,郁闷甚至是恐惧来。朱光潜分析了这种过程,称之为人生悲惨三部曲。第一部是悬一个很高的理想,要改造社会;第二部是发见理想与事实的冲突,意志与社会恶势力相持不下;第三部便是理想消灭,意志向事实投降,没有改革社会,反被社会孵化。所以这是一个“追求-彷徨-堕落的”悲剧三部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 首先,立志要兼顾事实,不要立理想与事实背驰的理想;其次,立志当度德量力,一个人应该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能做的事。第三,切勿犯“志在将来”的错误,而应抓住现在,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所谓“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想中的另一地位去做。所以人要有志向,而且立志当合理,且要脚踏实地地去践行,才可以。

  今后我当更加科学地去读书,并努力践行“三次主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