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历史·宋朝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历史·宋朝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2 05:5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历史·宋朝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微历史·宋朝人》是一本由赵家三郎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微历史·宋朝人》读后感(一):何以称宋

  老三这本书成功了,成功之处很值得我们去学学;我不告诉你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不告诉你这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年代,我只告诉你,这个朝代,有岳飞,有文天祥,有韩世忠,有赵匡胤,有陆秀夫,有梁红玉,有满门忠烈杨家虎将,有替天行道水泊梁山,我还要告诉你,名人也是人,我要爆他们的料,出他们的糗,卖他们的乖揭他们的短八卦他们的隐私,我还要说说那个朝代的那些小人物,说得活色生香说得兴味盎然。

  这是一本三维立体全方位死角读本,你看得见喜怒哀乐你读得到王侯草根

  宋人若有微博,相国寺的和尚必是舌尖美食,硕儒徐林必是褒贬时事,至于赵氏子孙,恐怕也会学英吉利的王子,曝它一次裸照以谢天下粉丝吧。

  《微历史·宋朝人》读后感(二):高天流云李浩白陈瓷黄如一他他陈维都公输然王雨辰顾非鱼求无欲@@@鼎力推荐

  先说一点我是写宋史出身的,深有感悟,宋代资料极为繁杂。通常一个事件有多种版本需要去用筛查、考据和逻辑分析,方能得出近似史实的结果。正史如此,野史更是如此。宋人笔记资料名目林立,不完全统计约有上千种。清人丁傅靖先生穷尽毕生精力,阅遍所有宋人笔记史料,存真去伪,编纂成《宋人轶事汇编》,全书65万文言文,记录两宋600余人的趣闻故事。《微历史@宋朝人》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白话译本。赵三郎这厮的写作实力有目共睹,又有杂志主编工作经历,驾驭起来游刃有余,所以该书必将成为经典版本。

  ——高天流云,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如果这是宋史》系列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足可见宋代的历史地位,在文化、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与当今社会息息相通。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亦多半能从宋代找到与之映照的源头。本书剑走偏锋,撇开了浩瀚的正史长卷,从草根野史入手去展现宋代的中国社会。这样的思路本就令人耳目一新,又用“微博体”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来,可谓“精妙入微”。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以短小精悍的故事,配之以生动活泼语言,将每一则故事都静静引入了读者的沉思之中,别有一番理趣。

  ——李浩白,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司马懿吃三国》

  读书多年,当微生物也有年头了,却许久没有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今日《微宋》将两者合而为一细小处见大事,数分钟观遍千年,一个微字既是此书精华所在,又足作者见化繁为简的深厚功力。一部《微宋》,嬉笑怒骂文章,时而拍案,时而戏谑,时而抖落书生糗事,时而爆料官家秘闻。窃以为,三郎一蹴而就满腹文史化为一条精干微博,既有真实历史,又有生动故事,还有观点独到的评点。学家云,唐朝是中古世纪终结,而宋朝是现世开端,《微宋》这种现代手法来表现宋史,似以我手中一卷书跨越千年,连线大宋,使人一时心潮澎湃,难以释卷。

  ——黄如一,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铁血强宋》《煮酒话太宗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想这倒不是因为历史积淀人类智慧,而是因为历史是琐碎庞大的,读史是很累人的,最能锻炼人的智力。有没有一种既能传达历史智慧,又能让人轻松阅读的历史?《微历史@宋朝人》就是这样的历史。这本书由一个个轻松风趣而又启人心智的段子组成,可以从任何一页任何一段读起,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即兴每次读那么几页,这种“随意式的阅读”,能够让人在舒适的阅读中领略历史的风情和智慧。

  ——陈瓷,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如今人浮躁,能够静下心来细读史书的愈来愈少。《宋朝人@微历史》通过精悍的叙述有力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宋代真实的社会,非常适合时下快节奏生活的读者阅读。从庞杂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去糟取精,将琐碎的帝王将相文坛曲艺、社会教坊等诸多奇闻轶事融于一炉,与现代微博体巧妙融合,使枯燥的历史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赵老三以扎实的史学功底讲述了一则则有故事的故事。

  ——他他,《怖客》《爱客》《怖条儿》执行主编

  三郎同学的书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原因,无外乎有四点:其一史料考据严谨;其二逻辑分析深刻;其三观点一针见血;其四行文诙谐流畅。已经做到了通俗与深度兼顾,这本书就是有力的证明。大到王侯将相,小至市井草民,无不栩栩如生。语言简练之中不乏幽默睿智之中不乏搞笑,让我们了解繁荣宋朝时,又能很欣然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最推崇的是本书写作观点:不评功过是非,只写人物性情

  ——陈维都,台湾普天出版家族有限公司社长

  上至上层建筑、王侯将相,下至草根教坊、市井小民,以人物事迹基础,将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一网打尽知识与娱乐兼备,高深的历史学问一目了然。这本历史书很有趣,让人欲罢不能,非得一口气看完。虽文风严肃,但又不乏冷幽默。每一则故事都认真对待尊重史实,没有为搞笑而刻意恶搞,完全抛弃时下戏说历史的恶搞之风。一本作品没有质量,也就不会有将来,历史作品更是如此。

  ——求无欲,小说畅销书作家,著有《诡案组》系列

  宋朝,一个常常被后世误读为积贫积弱的王朝,却是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发展高峰,宋代无论是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上都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为先进的,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富庶 先进的王朝却在几百年的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委曲求全,年年以岁币换取奢侈和平,直至崖山一战,大宋二十万君臣百姓壮烈殉国!崖山之后,已无中国!几百年来,这个王朝的兴衰荣辱常常让人费解,更令后世扼腕叹息,赵老三用犀利敏锐笔触,在尺寸之间挥洒四百年大宋王朝的兴衰荣辱,用“微历史”的形式放大历史,读罢《微历史@宋朝人》,大宋王朝的一幕幕悲喜剧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引人沉思。

  ——顾非鱼,小说畅销书作家,著有《西夏死书》

  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是多少年在大家心中一句既悲愤又苍凉的话。宋朝,作为一个让文人向往商人崇尚、军人惆怅的王朝却很少为大家所知,留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只有软弱迂腐、受欺辱的形象,甚至还是通过金庸笔下的小说才知道少许。而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宋代是个伟大的王朝,如果你既不愿意去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历史古书,而且又是个微博控,那就来看下这本书。赵老三用现代时尚写法,在百来字间写尽大宋王朝那段又光荣黑暗时代。刷微博,不如看《微宋》 。

  ——王雨辰,小说畅销书作家,著有《异闻录》

  自开封皇城,至秦淮酒肆,由大漠孤烟至东海远航,宋朝子民被西北外族挤压,狼狈南迁,因此却成就了一个经济繁荣兴盛,文化多元开放科学发展进步,海权意识强烈的王朝。在国恨滔滔,富贵连绵的两极间,华夏一边纵情柳巷音曲,一面伤春悲秋,虽少了些悲壮阳刚,但多了许多柔情风韵。三郎敏锐地抓住宋朝小市民的生活点滴,以短小绝妙的微博体,竟然拼凑出一副华丽绝美的大宋画卷

  ——公输然,小说畅销书作家,著有《敦煌禁地:慈航秘境》

  《微历史·宋朝人》读后感(三):从此不读赵郎书

  压在宋王朝身上的大山叫做积贫积弱,是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提出,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代经济达到了中国经济的顶风,单单就国祚而言,封建王朝过300年大限的只有宋朝。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古铁骑竟用了半个实际的时间才拿下宋朝。无论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人权福利道德文化、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宋朝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不折不扣黄金时代。甚至今日现代社会的很多生活都可以再宋朝找到源头。当然,这么重要的一个王朝仅从一本草根类读物中完全了解也是不肯能的,但这本书却从很多方面展示了我平时不知道的一个宋王朝,当然,微博体都是一个个的片段,尽管作者已经分门别类的归纳了,但仍然不成为一个系统论述自己根据本书章节做一下自己的学习汇总。

  卷一 草根野史

  第一章都城风貌

  开封,又称汴梁、汴京,战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七朝古都,千年梦华。为宋朝国度长达168年,历九帝,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大宋GDP占全球22.7%,人均GDP为450美元。宋神宗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按熙宁年间米价换算,1文钱≈0.625元,一贯钱≈481.25元。)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文计,其时国库收入约为340.24万亿人民币。2011年中国国库录得财政收入,刚刚突破10万亿人民币。

  金建国十余年后,大宋使者去金上京会宁访问,只见一片原始森林,毫无建树可言。就是这么一个人少、没钱、简陋国家,竟然灭掉了极度繁荣的北宋帝国,所以繁荣不等于强大

  宋代官员薪金由料钱(即基本工资)、餐钱(即生活补贴)、衣赐(其他福利待遇,如凌娟罗锦等)组成。包拯任职南衙开封府时(相当于首都市长),头顶个头衔,钱与实物的估价所得,包年薪约为21878贯铜钱,约折合为1052万元人民币。另《水浒传》中,杨志兜售祖传宝刀3000贯,价格约为144万人民币。

  相国寺原是战国时魏无忌(信陵君)的古宅,宋时不仅是全国佛教中心,而且更是国际佛教活动交流中心,除了搞讲座培训之外,也搞大型商业活动。

  宋代商业税首次超过农业税,农业占30%,工商税为70%。文化商品形成行业,诸如诗词、卖字、卖酸文,由以卖酸文最具特点。开封餐饮业最为发达酒楼林立,大的叫正店,小的叫脚店。樊楼为七十二正店之首,共无座楼,每座楼三层结构装修豪华,可容纳酒客上千人,规模宏大,直逼皇宫

  宋代禁止私人酿酒官方专卖。酒不是烧酒,也不是蒸馏酒,类似现在的甜酒,与啤酒酒精度数差不多,所以可以大碗喝酒。

  宋时,诗才是纯文学。词属于市井俚曲,靡靡之音,乃低俗艺术。当时最著名的词作家不是苏东坡而是柳永。词亦有职业演唱者,就是歌妓,她们是最早的流行音乐人。

  第二章社会福利

  宋代幼儿救助机构很多。无论贫富,凡妊娠五月孕妇,经申报,官方给予建立档案,派专人照顾孕妇起居,临盆时,由助产医接生,所有服务免费。其夫可以进行陪护,并免除杂役一年。今日男士之陪产假也不过七天。婴儿若生于战乱年代,遭遗弃,由国家专门机构抚养,免费教育,长大后官方介绍对象皇帝亲自主婚。家庭困难养不起孩子的,国家给钱养之。宋代特别重视启蒙教育,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都是宋人编纂教材。宋时中国人口首超一亿。

  第四章坊间传说

  教坊相当于国家级歌舞剧团。章庄简盖了一套房子,名曰五亩园,在苏州城北。后苏州人唐伯虎将章庄故园重新修葺,取名为“桃花庵”

  第五章科举旧闻

  宋代当官有大致四种途径:荫袭、国子监(太学)、举荐、科举考试。荫袭好理解;国子监,国立中央学校,给官二代开设的学校,为大宋主要仕途途径。举荐,朝中大员觉得谁行,举荐给赵官家,但真才实学是少数,容易结党,所以宋代有规定大臣举荐人才不超过五人。四川眉山人苏洵即是被举荐做的官。最后一条士人的终南快捷方式那就是科举考试,选官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宋代科举考试面向全社会,范围很广很开放。北宋中后期只剩下罪犯、娼妓子弟不允许考试。宋代科举是两级考试,即取解试、省试(后有了殿试,明清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省试有很多科,例如进士科、诸科、武举科等。进士科最难考,主要考策论。诸科为明经那一套,类似填空题。宋仁宗嘉佑二年下诏,所有在省试中考中的举人,殿试皆不落弟。后世元明清沿袭了这条规定。宋代科举为了防止作弊,施行弥封、誊录制度。弥封就是封名字,誊录就是将考生考卷重抄一遍。南宋初建,各种典籍散失,科举也变得非常简单,两科,进士科、明经科,直到南宋灭亡未曾改变

  第九章士人风雅

  理学(道学)始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盛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创始人周敦颐,南宋朱熹将理学推向高峰。

  第十章宫廷官场

  在宋朝,京官不是京城的官员,指的是那些不经常列班上朝、职务较轻的官员。经常上朝参政的叫升朝官。

  开封府政治地位特殊,任职官员不仅要忠于皇帝,还要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开封是都城,府尹通常几个月一轮换,包拯算狠的了,干了一年多。

  卷二帝王将相

  第一章赵匡胤

  从赵匡胤以后的历朝历代,大臣面君全站着。

  第二章宋初宰相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原话是,“臣这里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陛下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陛下治天下。”

  男人戴花之习俗唐朝开始,在两宋蔚然成风。戴花正常,不戴反而变态,上到宫廷皇室,下到贩夫走卒。

  谥号是帝王将相死后由官方根据此人一生行为给予的盖棺定论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文正则是代表着官员的最高殊荣,所以统治阶级轻易不颁发这个谥号。宋代有140多官员谥号为文字级别,其中文正者九人,元朝3人,明朝5人,清朝8人。

  寇准也曾经和魏征一样拉住宋太宗不让走,一定要陈述完汇报才可,宋太宗怒道:“朕不想听了。”寇准道,“必须听完。”执意不让领导走,太宗无语,只得坐下来听完。

  溜须拍马之溜须,指的就是丁谓用官服替寇准擦拭胡须。丁认为是尊敬,寇准认为是拍马,以此结怨。寇准能喝,大海无量,罕有人敌。

  卷三镔铁大辽

  契丹人的政权在中华大地存在三百余年,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发明了涮羊肉,引进了西瓜种。时至今日,世界上许多语言中依旧以契丹称呼中国。

  辽国全盛时期势力范围约450万平方公里,时至今日,俄语中国一词,实际意思就是契丹。

  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对辖区实行一城两制。契丹人的主要姓氏有两个一是耶律,另一个是萧。

  北宋王朝共有四个京城,即东京开封、西京河南府(洛阳)、南京应天府(商丘)、北京大名府(邯郸大名)。辽国则有五个,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北京)、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

  其实看完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其实是很差的。宋朝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王朝,很多东西要学习研究,可这本书实际上主要说的是北宋初的一些事情,而且实际上写得乱七八糟,更可恨的是从当当网上买的这本书竟然有16页的空白,这不是坑人吗,由此赵家三郎的书以后一概不买。

  《微历史·宋朝人》读后感(四):接地气,才可与民同乐

  有的历史是篡改的,有的历史是意淫出来的,有的甚至就是一笔公文流水帐,冰冷生硬,距民甚远。老三笔下的历史处处透着一种百姓活气息:用以下至上的角度看官员和政府的种种功过,再以上及下的视角观苍生社稷的澎湃起伏和芸芸众生的喜乐年华。

  这才是真实同时又富有人文精神的历史。

  “以史育人,以史鉴今”是当朝执政者常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但他们忘记这育人和鉴今的“史”必须是“以民为本”的真实史料,绝不能像新闻联播一样以蓬莱虚幻去舔当权者屁股一般捂着老脸吹牛逼。

  然而,老三笔下的宋朝就是百姓角度的宋朝,“微历史”评论的宋朝人也是以群众的标准去论断是非曲直。

  书写历史的笔只有接了地气,人民群众才会与你同感同乐。

  但愿所有写历史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作者都能像赵家三郎这样,以一种不装逼的心去面对真实的历史,让史离民近些,民们才知道现在的自己幸不幸福。

  《微历史·宋朝人》读后感(五):真心觉得写的不错的一本书。

  历史不同于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宽容,但史学必须严肃地面对历史事件,研究历史更要如此。这一点,赵家三郎做到了。

  研究历史必须要细致搜集、鉴别史料,史料不一定就是人物和事件的原貌,但要进入历史现场,必须有将残缺史料变成连贯史料的历史责任感。

  在我看完他这本书时,我觉得他也做到了。

  史学面前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研究历史,一种人创造历史。

  我不能给作者定性,但我觉得他二者兼而有之,是为数不多的年轻作者中能让我刮目相看的一位。

  很少读历史,但一直爱读赵家三郎的历史,他的笔锋犀利是有目共睹的,他总是能从另一角度写出我们不一样的历史,这也是看他所著之书的最大乐趣。写太多了好像我是书托,一句话,看了才知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