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10篇

2018-09-03 04:5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10篇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是一本由刘湘晨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1-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一):生命细微感受

  写书评之前,曾和同事讨论过这本书。阿姣说:“这个作者文字镜头感很强。”于是暗暗留了心,翻开书页,第一篇文章是《穿越卡拉其库》,浏览的同时心里默读出声,读到塔什库尔干河,读到帕米尔高原,读到水滴、沙沙声、砾石层,然后看到作者的句子“有一种低沉深远声音正在讲述一个惊心动魄故事”,不禁一笑。好熟悉语言啊,这不《人与自然》的画外音吗?不知道作者的语言风格是受了《人与自然》栏目的影响呢,还是纪录片拍摄者在语言风格上有共通之处?

  浮光掠影扫了一遍,我喜欢这书,喜欢作者的认真用心,喜欢有画面感的文字和出色照片,下来也挺好奇

  我也写过所谓游记这类东西,多的是空洞内容,不真实的感情,腹中无物,勉强写来实在力不从心,更不提思想深度眼界开阔了。旅游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工作族不过是一年中几次跟着导游景点转上一圈,或者到山里走走路,野炊一回。短则半天,多则数日,很难留下多少印象。所以当我不得不写游记时,我苦苦搜罗一切印象(如果还有印象的话),没有就只能去网上找别人的文章借点来,更糟糕的是感情,常常没有什么感情,或者当时有但下来早忘了,但为了写下去,不得不尽力去还原甚至编出感情。这样的文字,自己看了都嫌恶,更别说别人了。

  所以看了作者的文章,将自己作对比,换我来写《远去乔戈里》,我会描写景物,但是同样的景致,我只能见到其一其二,很难像作者观察得那么细致,感受得那么深。比如说,作者看到骆驼眼神能见到其中的“几分妩媚”。我好奇作者的这种感受力源自于什么?天赋、工作的训练生活经历还是对生活的爱?进而又想到,是什么驱使着作者去写这些文字的?为了工作或者研究?出于对自然的爱或是情感充沛而不得不写?既然欣赏这个作者的文章,我就不能不去想,是什么使他能写得这么好。所谓文字的美、思想的深、眼界的宽,其实根本源自于作者的创造力。而这股力的源泉在哪里呢?

  我非常好奇。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二):谁人不愿沉浸在她们那一汪碧水般的美眸一瞥中呢

  老实说,写了这么久的书评,关于新疆,关于人文地理书籍接触过多,我已然有些审美疲劳了。拿上《凝瞩之下》虽然知道是慕士塔格文丛的一本,也并非抱有太大热情阅读此书。但当发现作者是刘湘晨时,我来了一些兴趣。于是,当我翻开书浏览时,其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本书的作者刘湘晨先生,是一位阅历丰富深入走访新疆各地,特别钟情于帕米尔高原和塔吉克族的探险家。天生渴望着高原,血液里的一股激情驱动着他攀登着一座座山峰,前进至一个个村落。多年的走访,更令他钟爱上这片干涸却充满力量的热土。令读者注目的,不仅仅是他享受着充实精神之旅,更多的,是通过他双眼所看,他笔尖所述的那些鲜活民族的日常生活;是那些封闭历史尘埃中的破碎记忆;亦是接近天堂区域中的一花一世界。由于他自身是著名纪录导演缘故,所以他的文字更趋向于一种纪录片脚本的风格。凝练,理性,纯记述性,是他文字的最大风格。虽然在每一章节中,都充斥着一些塔吉克族人的生活片段,但也仅仅是用这些片段来反映整个塔吉克族人的生活状态,文字不夹杂太多感情色彩,这种叙述方式却让读者能读出作者的深情饱含,以及心中难以抑制的火焰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部落。他们主要聚居在塔什库尔干,为群山所环绕,几乎算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生活状态。在恪守着祖辈留下的故土,在对抗忍耐着自然条件恶劣,塔吉克族群众走了很久很久,从前没有中断,将来也不会止步。

  书中有许多关于塔吉克族的插图,这些插图中的人和景,或处于一片明亮中,或处于一片昏暗中,可是不管是哪种,它们的色调都是冷而淡的,这和塔吉克族群众所生活的地域所贴合。塔吉克族女性极爱穿红衣,书中插图里,不管是少女少妇还是老妪,都着一身红衣,像是在蓝天雪山中燃起了生命之火,画面富有极强的对比。这些女性也是极美的,即使她们没有名化妆品为其保养与生俱来的丽质,以及大自然独赋她们的淳朴之美已足矣。望着她们的凝瞩,我似乎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给这本书起名为《凝瞩之下》,试问,谁人不愿沉浸在她们那一汪碧水般的美眸一瞥中呢?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三):净土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意思是“世界屋脊”,由于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都与帕米尔高原有关,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我们说高处不胜寒,海拔每上升一千米气温就下降六度,那里的气候状况可见一般,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就生活着塔吉克族人民。他们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流域,是高原上的主体民族。我不禁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能不顾艰苦的环境,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足见他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有多深沉

  作者笔下的高原上的少数民族同胞质朴热情,高原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在物质匮乏地方人们心灵就会无限的纯净。书中的图片为证,图片中的小孩妇女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种宁静祥和感觉,一点也不浮躁。我们现代都市人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却是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他们却觉得稀松平常

  本书的作者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影视导演、文化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常年游走在中国地理的最边缘,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

  本书适合对新疆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阅读,书中所讲的许多地理历史知识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是深入了解新疆的一本好书

  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价值有三。第一,本书有助于对推广新疆的人文地理。从书中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几次进入帕米尔高原,与当地的群众非常熟悉,有深厚的感情,及其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又加上作者本身还是一位导演,所以他能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风光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带有镜头感的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体会新疆独特景色的少数民族风情。第二,本书体现出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应该说作者有一种高原情节,对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少数民族同胞充满了盛情厚意,能驱使他十几年间多次去往帕米尔高原,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发展。第三,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习俗,作者在书中着重介绍了塔吉克族的婚俗以及从各个章节中可以体现出的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这对于想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来说是及有吸引力的。

  书名《凝瞩之下》,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满目沧桑老人凝望着远处的帕米尔高原,不知他在思考些什么,是凝望玄奘远行的背影,是回忆帕米尔久远的历史,是放心不下高原上的亲人,还是……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四):帕米尔高原的云彩

  新疆常被人提起的地方一个是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和西部的天山,两山之间延绵的草甸和河流以其极致的自然风光让所有亲眼目睹的人无不为之叹服。另一处便是被世人称作“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位于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三大山系交汇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也是唐玄奘西行历经磨难之地。由于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都与帕米尔高原有关,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流域的塔吉克名族,是高原上的主体民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与这片土地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他们勤劳勇敢坚毅,他们善良朴实,他们在这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享有“世界屋脊居民”、“高山之鹰”、“云彩上的人家”的美誉

  读《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将带领你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帕米尔高原上,感受着和太阳一样热情的暖意,这是远非绚丽风景可比拟的。塔吉克族人的眼睛,就像雪山上的水一样纯净,心,比太阳的温度还热。作者刘湘晨多年行走在这片高原土地上,以其细腻和凝练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高原上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塔吉克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切关注

  全书分为《穿越卡拉其库》 《高原上的河》 《远去乔戈里》 《高原上的女人》 《帕米尔高原的转场》 《帕米尔高原的婚礼》 《烟尘腾起》等篇章,以镜头式的文字刻画了一幕幕独特的高原风情。讲述了高原上的河流、高原上的女人、高原的转场、高原的婚礼等人、事物及其活动。描写了塔吉克族人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相互关照、相互依存和相互之间厚重亲情。高原的严酷自然环境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很多在常人看来及其平常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成为一种奢侈,但生活在这的人们却异常坦然与朴实,他们选择以无限容忍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展示渺小人类群体残酷的大自然的对峙,在这里大自然令人生畏,而顽强坚韧的生命更加令人敬畏。

  帕米尔高原的风光远不止边界凄凉,太阳之下久经暴晒的土地,触手可及的高原雪山。在无限荒凉的路上行走,转角遇到一个热情的塔吉克乡亲,接过一碗热气腾腾奶茶,一种浓浓的温情会丝丝沁舒缓你疲惫的心。

  《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读后感(五):大山深处的故事

  桃花源不为世人所知,桃花源中之人与世隔绝,他们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快乐神仙。桃花源令世人神往。帕米尔高原和喀刺昆仑山脚下也住着一群居民,鲜有人知道他们和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对大山之外的生活知之甚少。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特有的习惯传统?心中不禁充满了好奇和诸多疑惑

  刘湘晨老师的《凝瞩之下》将会引领你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刘湘晨老师数年来游走新疆各地,甚至多次涉足人迹罕至之地。帕米尔高原、喀刺昆仑山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作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所见所闻,并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向读者讲述了大山深处的自然环境、高原上的河、高原上的女人、高原上的婚礼、高原的转场等场景。读者虽不能至,却能和作者分享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上作者的一幅旅途中的照片。透过这张照片,读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更好的体会此书。他的眼睛望向远方,深邃而坚毅;凝视远方的神情,显示了他对远方的热爱一个眼神便告诉我们他喜欢旅行,路途艰险,但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他拥有一颗柔软而充满爱的心。从他照片中的神情、文中的语言以及他的心里活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背景中两块光秃秃的大石头,手中的照相机,身上的装束和脸上的沧桑无一不让我们觉得:他到过很多地方,他有很多故事,他能告诉我们有关这片土地和这里居民的故事。

  文中的语言简单,质朴,没有太多的修饰。这反而更能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是那么真实,那么亲切而自然。会让你突然感觉和这遥远的土地以及那里的人们近了许多。文中的插图也是这一风格,简单而美丽。几幅插图无疑是锦上添花,使读者对高原上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有更直观的了解。

  世间有没有桃花源?刘湘晨老师告诉我们,你喜欢的地方就是你的桃花源。也许每个人的桃花源都不一样,但那一定是个令你快乐的地方。也许大多数人觉得高原、大山深处的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但新娘西仁•达吾提到了喀什就感到无措,偷偷抹眼泪,回到自己熟悉的大草原就露出了笑容。也许在她心中,草原就是她的桃花源。

  一本好书会让你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凝瞩之下》就是这样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