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空间 文化 表演》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空间 文化 表演》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7 04:4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空间 文化 表演》经典读后感10篇

  《空间 文化 表演》是一本由富晓星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一):短评。

  中国今年比较新的同性研究包括富和魏的两本书。富晓星的书强调列斐伏尔的一二三空间概念,但未免在套用时显得太过于牵强和晦涩了一些,材料运用也给人一种倾听点水,至于猎奇之感,甚至让人感觉用个例在胡说八道。魏伟的书(公开)虽然写得更加所谓“肤浅”,但其公开的概念之下,隐含着确实有更多的关于新时代洞见,这些洞见在他之后对于飘飘,对于同性恋内化的异性正统主义可见一斑,还待发展的,可能是他在书中所说的圈内鄙视链条

  富的书终于在最后一段爆发了她的思考,在此记录: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的这个新位置是在制度中力图改变命运,然而缺乏反抗的一种平和主体性,是共享圈中的符号系统意义,框定特有空间和私领域的一种执着的排他性,是渴望一对一真情,然而却缺乏规范约束进行多性伴交往的一种惯有的无序性,是套用时髦外来名称,然而却按照地方历史和文化脉络形式行事的一种强韧的本土性,是想与同性伴侣组建家庭,然而却优先考虑家族认同欺骗父母妻子的一种无奈的矛盾性,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二):感想一篇

  这本书算从开始看到看完,期间一直断断续续,这回用了一天时间把它过完。在看这本书之前是在看魏伟的《公开》,所以忍不住会将两本书比较的想法

  魏伟的思路在于身份,整个脉络都是建立在1990年代出现的(男)同志身份之上,从认同最后一直到运动

  这本书其实试图放在更大的时间线索里面,所以更愿意用“同性恋”,许多交往内容在1990年代之前都和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但我认为,这构成了此书的一个模糊点,就是身份究竟摆在什么位置。中国大陆在1990年代以来形成了这种身份,那此书的论述并没有给予此事独特关注作者试图放在更大的脉络里面做的话,以后可以详细对比下身份的独特作用。身份形成前的表演和身份形成后的表演有什么不同?这中间的进程自然而然的吗?

  其次,书中论述中国家观念,以《孟子》等书的原文例子,这种做法有待商榷,毕竟日常生活经典作家作品还是不同的。

  最后,是关于阶级视角使用公园的,使用浴室的,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同性恋本身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所以阶级视角是有必要的。

  ---------------------------------

  以上所述其实不能算是本书的问题,应该说是阅读带来的思索,对于未来的研究是一种思路。

  本书对于眼神的论述堪称是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在缺乏制度化的社会背景中的独特前后台运作。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三):随感

  下午拿到书,粗翻了一下。书名三个词的关系和作用我也有和教主类似感受。地缘学缘关系,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是空间。

  作者给我的最初感受是意欲说明点儿随城市现代化的扩展,但是或许是论文时间抑或报道人所知的影响,有的地方稍显单一。例如谈到清末以来点儿从方城内向西的扩展,以及和杂八地之间的结合,与“时尚”相向的关系,以我对谋克敦历史的粗浅了解,也多少知道方城东小河沿一带诸种游艺、坤书之流行,以及诸如八卦街、南市一带这样声名影响或许不如北市那样兴盛的杂八地。这些似乎可以更多地丰富整个城市的图景。比如作者略点一下的FX广场一带,无疑LY市场的建立对FX广场和NH西门,甚至LM一带的影响很大,但是考虑到这里与南市的距离之近,其中是否有扩展的因素在?

  而历伪满至20世纪80年代城市东、西两侧大型乃至超大型工业区的布局,以及它们独立王国一般的意义在作者的叙事中较为模糊,以至到了20世纪8、90年代,给人感觉似乎整个城市的相关空间与表演,依旧还停留在旧满铁附属地及方城之内。这或许有不得细说之处,但多少让人感觉遗憾。尤其我无凭地赶脚铁西20年来历经的巨大变革,与书中一些现象的生灭之间,或许会有些关系。

  当然,书中也有很多细节丰富了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比如BY公园、ZS公园一带等等。作者近于拓荒的工作也无疑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为此无疑要向她致敬。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四):如何在人群中快速识别对方的性向?

  先讲一个亲身经历, 读本科时有个女性好友看到身边出现某些行为时候,跟我们提起。她说高中时他们班有个女生是弯的,刚开始全班还不太确定,后来几个人凑在一起聊天时发现了该女生有一个特殊动作,就是喜欢寻找一些契机,比如下课时看到其他女生手里吃好吃的,或者买了什么新奇文具或者饰品,以此为契机,从后面抱住一个女生,然后抱住的时候并不是抱腰,而是抱胸,会触碰到女生的敏感部位,一般直女会觉得不适,能躲的就会躲闪,实在是抱着太紧了也会脸红或者表示不快,但是如果被触碰时反应舒服的感觉,那么该弯女就会与其发展。她说当时刚上高一大家也不熟,一个学期之内全班女生只有一个个字太高了,没有被抱,其余都被抱过了,后来有一个女生就明显感觉跟那个女生关系更为紧密,高考之后宣布了关系。

  关于触碰敏感部位后看对方生理反应这一点,后来我读了人大社会学系富晓星老师博士论文《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本书绝版多年,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知网上搜富老师的论文,重点篇章知网都有)之后,得到了理论证实。

  富晓星老师是潘绥铭教授的高徒,也是国内研究男同性恋群体最权威学者,作者本书是根据沈阳近半个世纪以来男同性恋群体的一系列人类调查研究的基础总结而成。作者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在相貌上呈现出攻、受组合,国外的同性恋情侣有很多存在两个攻、两个受的状况,所以简单的从装束而言,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最初,多数男同性恋会在公共澡堂去发现同类,因为公共澡堂人多水深,同性恋人群会用刻意不经意手法,去触碰到同性的敏感部位,然后看起反应,如果脸不变色身体也不躲开,甚至非常享受的,那么一定是同类人群了。后来城市公共澡堂的大量关停其实也有考虑到许多人抱怨被骚扰这方面的因素。

  其次的话,同性恋群体的生理需求比异性恋的生理需求更旺盛一些。一般大城市都会有一两个城市公园被同性恋群体占据,且这种公园里面一定得有数量足够的公厕,然后群体会在公园的某个核心区域聚集之后,谈的开心的就直接去公厕了....故而同性恋更注重外貌打扮特别主动的爱锻炼、秀肌肉,乃至爱化妆的人群中,同性恋人群数量更多,直男直女大多是因为太胖了被逼着去锻炼的。同性恋群体中的洁癖人群比例更高。

  因为同性恋人群更爱打扮,进而有些人善于“伪装”、善于“表演”,加之社会风俗舆论氛围压迫,所以使得其中的一部分人伪装了起来,造成了社会上数量足够大的“同妻”这一弱势群体。作者在采访一定的“同妻”指出,虽然初期接触时,弯男会善于伪装,付诸亲吻亲密行为等,但是弯男大多对女性的乳房不感兴趣,而直男一般对乳房会有一种出于生物本能执念

  也是因为弯男对生理需求更加执念,所以有很多人并不在乎是否存在精神需求,故而有些比较有道德结婚了的年龄较大的弯男,一般会定期去公共澡堂或者城市公园寻找合适对象解决生理需求,而并不发展恋情,为了照顾妻子感受,也不会带同性伴侣回家,所以有些年龄很大的弯男甚至当爷爷了,都没被家人发现他们的特质

  本书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作者特意强调真正的同性恋群体在寻找恋爱对象时,最痛恨遇到的对象,并不是坚决不从的直,而是随时性向会发生变化的双,关于双,有一个特别的俗称,叫做“红蓝铅”,就是说这些人像那种两头都能写的“红蓝铅笔”似的,随时就变了,你还拿他没办法

  总之富老师这本书相当好看,可以说是如何教你在人群中快速识别同性恋的一级教程全书猛料案例颇多,可惜已经绝版多年,全书精华部分的论文有两篇,一篇叫做《男同性恋群体的城市空间分布及文化生产:以沈阳为例》(《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0年第1期)和《市场经济、空间演变与性:东北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1980~2010)》(《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下载阅读。

  这篇书评文风有点儿皮,但我真的好爱这本书,最好的书不就是可以学以致用的嘛!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五):演戏的人假正经,听戏的人最无情。

  这次回家,我的几个小时候好友相继结婚。在28岁的大背景下,似乎结婚是无法逃脱的一种宿命。问及原因,好友好不回避:“就是完任务呢。”

  富晓星博士的著作《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在书的封底谈到:“人生如戏。表演是同性恋贯穿人生历程重要生活方式,他表现为眼神在城市空间中的表演情欲直觉性的营造情境能力在家庭空间中表演责任和权威,以及性愉悦实践商业空间中的表演消费。它将‘空间’和‘文化’有效的连接起来……”

  从我的几个童年好友的结婚理由来看,他们也无外乎在表演。当年纪大限将至,活在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的现实人生中的时候,所有的表演都是必须的。我并非认为作者的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是想说,“表演”这件事情,其实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其实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人即政治。”我们是活在一个无表演不能活的世界之上。

  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一定看过他的两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一部是《花样年华》,一部是《春光乍泄》。眼神暧昧与情欲写真是人类永恒主题,只是表演的内容,确实有所不同而已。在一个由主流价值观被异性恋定义的社会中生存,同性恋只是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表演。从这个角度而言,身为一个同性恋,确实比异性恋更多的要参与表演,甚至有时候演的出神入化到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了。

  作者深入了中国同性恋非常现实的语境,深入探讨了“形婚”、“同妻”、“MB”等问题。做了非常详实的文献资料梳理以及访谈、田野等。可谓下了苦功夫。本书在以下几个地方做的相当出色,值得同性恋亚文化研究者以及同性恋人群自己来研读。

  1. 沈阳乃至东北的同性恋空间的形成、布局以及衰落。如同学者赵鼎新的研究那样,作者通过访谈与田野来总结沈阳城的“点儿”的空间想象

  2. 从同性恋的生命历程来解读同性恋。曾经同志网站飞赞网有人写过一个帖子《同性恋的人生结构》来大致总结同性恋一生的会遇到的问题。作者从同性恋的出道到衰老(结婚)等探讨同性恋的人生历程,比李安的《断背山》更加直接的给出了自己对于同性恋一生的看法

  3. 中国语境中国同性恋的爱与罚。这包括孝与婚姻。作者直接对话已婚同性恋、同妻,甚至老年已婚同性恋等,作者通过不同处境、人生历程等来直面同性恋的人生难题

  4. 同性恋少数人群的研究。在同性恋中,还存在一群“少数人群”,那就是MB、异装癖等。这些人在媒体上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成为人们猎奇的地点,但是作者笔下却将这部分人还原为普通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苦难与生命困惑

  可是我本人作为一个同性恋,当我自己所处的群体被当成调研对象,而且我自己有更加深入的代入感,我的不够长的人生也几乎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于同性恋本身进行探索。对于我自己,对于跟我一样的人,我充满了好奇,并且也非常想要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作者作为一名女性,异性恋,似乎在很多问题上无法体会到我这样的同性恋的切肤之痛

  绝对不是批评,我想,如果作者继续这个话题的研究的话,尤其是以人类学的学术思维作为研究入口的话,我希望未来能看到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1. 深入到文化语境中,东北文化中的同性恋,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中的同性恋有何不同?这些又如何反映在“空间”、“消费”、“表演”等同性恋文化与人生结构之中?

  2. 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对同性恋文化的冲击到底有哪些(尤其是从生命历程的角度)?是否会存在年纪较大的同性恋仍旧活在从前的生活方式中?如果他们也迅速转向网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3.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而言,同性恋的“表演”在不同的阶段有何不同的特点?除了作者文中提到的传统束缚之外,新的交往关系与交往模式之下“表演”会有什么特点?

  4. LBS技术兴起之后(如Jack’d软件等),作者讨论的同性恋的“空间、文化与表演”又会有什么新型问题?

  最后,如果作者能看到拙文的话,我想问问作者,您在书中几乎没有谈到“爱情”。请问您做了如此多的访谈、田野,见识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很多同性恋之后,您如何看同性恋的“爱情”这件事?

  生活不同于做学术、写论文。虽然我们都清楚,深刻的看清楚一件事情与解决一件事情的能力并不相关,但是身而为人,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人生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却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确认现在,从而我们在未来才会活的更加坦然,也更无悔。因此从终极意义而言,生活与做学术一样,都要脚踏实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之上。

  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对于中国同性恋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好书。感谢作者。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书中最后得到的结论的结构敲出来如下,希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来读。

  结论:

  一、 作为“公领域”的家庭空间

  1. 隐性“婚”是对制度婚的策略性实践和文化性适应

  二、 作为“私领域”的城市空间

  1. “点儿”为同性恋的行为、情感、身份的流动建构能动平台

  2. 改革开放为同性恋群体提供空间设置的意义分类

  3. 市场经济扩展同性恋群体互动的空间类型和数量

  三、 作为情感和身体消费的商业空间

  四、 表演生产文化表征的“第三空间”

  《空间 文化 表演》读后感(六):需要抓住性别表演嵌入社会空间的经纬脉络

  很长时间没写书评了,在阳光和煦的周末下午看完此书,我想,我必须为之贡献时间,写点东西。

  很喜欢这种很理论的探讨,这几个段落尤其中意:

  1.分历史阶段梳理人类学及其他学科对同志的研究文献,

  2.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分不同历史阶段,探讨同性恋的性别空间,从断袖到互联网。

  3.关于Gaydar的眼神那章,眉宇间的某个片段,就能勾连出一簇簇的理论论述,很过瘾。我记得某一年的人大性学会议,午餐的时候,童戈提起同志审美的标准,提到有的同志会因为”看到某人的剑眉“,就有一种喜欢的感觉,所以他提议以后有谁能做关于同志剑眉审美的研究好了。我想这个眼神的分析就属于这一类吧。

  4.作者试图就与同志生存空间有关联的所有面向都进行探讨,给读者一个全面理解同志空间的路径,令此书成为阅读同志,理解同志的一副完整的同志生活图谱,社会意义很强。

  当然,也有一些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如果能够展开论述,会把相关问题说的、更为清晰一些,或许会如同Tom Boellstorff的《同志群岛》(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902770/)一样,拿下露丝·本尼迪克特奖,呵呵。以下权当是我作为读者的吐槽吧:

  1.“男人一条街“的出现和消失都是“点儿”变迁的关键节点,作者在这些关键变化的节点上的着墨并不是很多。例如“男人一条街”为什么会出现这片区域,和A市的其他区域有和差异或相关性,城市管理者或者街上的其他居民或路人,如何看待这条男人街?1998年 中国跳酒吧为什么会关闭?浴室的管理很严,虽然大活时间受到限制,那一般的小活呢?浴室老板是否干预?

  这些似乎都没有太多提及,给人的感觉是,作者太强调从同志社群内部来回忆这些“点儿”的历史,当然这些口述资料非常重要,但是从学术论述上来讲,如果只用这些资料就显得相对单薄。这就是我说的”包饺子式写论文“的方法里面,”只有馅,没有皮“的情况。

  2.点儿的形成与A市的近代城市化这一节,讲历史上的A市如何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讲建国前的城市规划及外来移民潮,也说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规划的变化。但是,怎么变的?为什么要这么变,不那么变?没有具体展开。也没有说点儿主要分布区域“杂巴地”的前世今生,这些都是和这个区域出现“点儿”是有关系的,但是没有具体的田野资料来论述。

  不仅如此,读者很希望看到使用这些“点儿”的同志如何来看到这些点儿的变迁,从他们的立场来解读他们选择这些”点儿“的原因,但是作者直接跳到美国的同志空间研究的个案,用此来做理论论述。

  这就是我所说的”包饺子式写论文“的”只有皮,没有馅“的情况。因为在引用美国研究来理论说理的时候,需要有田野资料来支持这个美国理论是否能够用来解释”杂巴地“的点儿出现的原因。

  3.作者讲互联网的出现影响了,物理空间中的”点儿“的消失,但是问题是,互联网只是一个找人和约人的平台,要发生进一步的关系还是要在物理空间中进行,那在网络时代的”点儿“在什么地方?互联网的出现对这些线下“点儿”的延续或兴旺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互联网出现之后,老一辈同性恋们觉得失落,而年青一代觉得健康、安全?互联网与同志身份的代际差异有什么关联?互联网的使用也可以看做是性别表演的一部分,同性恋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包括下面我提到的地域差异)都是同性恋研究往纵深发展的研究方向,一是少有人涉及,二是意味着更深入的探索同性恋社群内部存在的身份冲突,能通过研究找出解决方法,造福社群。

  4.作者在84页讲“他们本身也不具备建构自我的力量”,但是在我看来,把公共浴室变成”点儿“,这就是最大的建构自我的力量啊。建构自我并不一定是要打出个招牌写得清清楚楚说“这是同志的空间”才叫建构自我,从异性恋空间里拓殖,也是一种建构自我的途径。德勒兹和瓜塔里的deterritorialization理论说的就是这种类似于”雀占鸠巢”的自我建构。

  5.比如在105页,谈到同是东北兄弟的大连同性恋对A市专属澡堂的”水土不服“,作者说”折射出东北文化同质大背景下的微观差异,这是诸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非常期待的以为下面几段会讨论这个观点,但是接下来引用J姐对于不同东北城市的同志浴池的不同环境,只用来说明”和平浴池被同志‘殖民’“,这个引用和前面提到的东北不同城市的同志对浴室的不同要求没有直接的关系,反倒是可以用来证明同志社群是可以通过这种”殖民“来建构自我的,但是作者在84页却说他们本身不具有这种力量。

  6 依然是讲东北文化对同志空间的影响,在117页,作者谈到”东北人办事说话直来直去……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一旦有了合适的情境“就会演变成群体参与的狂欢,……男人一条街也如是” 如果把东北人的性格作为一块铁板来理解,用来解释男人一条街的形成的原因,那么105页讲不同地区的东北同性恋对浴室的接受程度不同,那又如何解释呢?

  7.关于眼神那一部分我是很喜欢的。但是作者在用前后台表演理论来分析眼神的时候,认为“同性恋的表演消解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嗯,这个论述很有point,但是问题是,这一部分里面,作者并没有详细解释,Gaydar的前台是什么,后台是什么?

  如果Gaydar眼神是一种前台表演,那么为什么眼神作为信息传达渠道如此重要,而不是跟异性恋一样,是直接打打招呼,或者更加直接的身体语言?这是在异性恋空间中的策略性选择,还是具有同志符码的象征互动?

  如果Gaydar眼神是从前台(异性恋空间)转场到后台(同性恋空间)的必要通道,那么这种眼神的识别标志是什么?我在田野的时候,也跟小gay们坐在商业街的马路牙子上,看走过路过的男人,看谁身上的“Gay气”十足,通过gay气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同性恋。眼神的判定,是否意味着一种同性恋气质,而这种气质与当时的社会空间有何相关性,为什么在那个场域,会有那种”眼神“出现?在同志浴室和在同志酒吧的Gaydar眼神一样么?这些都是可以深入讨论的,但是可惜,作者只用一句就带过了。

  8.依然是关于表演的,在讲到“被消费的性别”一节,易装同性性交易的表演,比如说服装造型、表演内容、表演场所, 和变性人的性交易表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的造型、表演内容及场所能够吸引到异性恋顾客?我们的确是可以用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的理论来解释,甚至可以用gender mask来分析这些易装表演的装束和表演,但是可惜的是,作者只有现象描述,简单的套用理论,并没有用理论分析现象,这就是我说的”包饺子式写论文的",既有馅,又有皮,但是煮到最后煮破了的情况。这些点如果能够展开讨论,会出很多有意思的内容。

  9.关于素质,作者在文献回顾部分提到,国内外同志研究研究中,关于素质的讨论应该算是凤毛菱角。在219页也提及关于素质的讨论。但是作者似乎没有定义“素质”。我一开始以为是讲技巧、体型或者其他审美标准,但是仔细看下来主要是在谈职业道德。结合到散卖这个章节,似乎更多的是在谈散卖的男男性服务者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更少讲职业道德,但是也没有更多关于其他场所的职业道德如何的论述,只是提到老一代同志对年轻一代的谋生方式的不齿,并未解释为什么老一代会这么想。

  而且当开始要讨论为什么老一代对新一代的做法不认同,以及散卖的组织形式和这种职业道德缺失是否有关系的时候,作者又跳到更为宏观的层面讨论,整个中国社会在后毛时代出现的消费化的问题。

  如果社会主流的性别社群和性少众同处一样的社会大背景,就能用这样的大背景来论证解释性少众人群的生命意义的话,那这个群体还能算是性少众么?

  时代背景的确没有错,但是并不能直接用来解释男男性行为服务者的职业道德,需要更多的直接资料来论证。

  好吧,基本上吐槽很多,请作者多包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