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浮生半日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浮生半日闲》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4 04:2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浮生半日闲》的读后感10篇

  《浮生半日闲》是一本由李延祜 编著著作,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一):玩味笔记

  笔记小品是写给自己看的,供备忘或自娱,故真情自然流露个性鲜明,纯属个人笔调,读来倍感亲切。记个人感情生活经历故土之思、家国之恨等,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家国情;记闲情、乐情或哀情、愁情,直抒胸臆真实亲切,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或精于书画鉴赏,笔记中亦有喜记书画创作、鉴赏心得乐趣多为辨析史事,月旦人物,品评诗文,谈禅论道,发表作者历史社会人生艺术独特见解,具有哲理意味,充满智慧和理趣描写各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写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琐事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二):前人论笔记小品的由来

  笔记,是一种随笔杂录见闻感想文体的统称,相同相近名称还有随笔、笔谈、闲话、闲谈、杂俎、杂记、漫记、散记、偶记、日记、清言、小品等。它内容博杂,无所不包。其中杂记考辨野史旧闻、典章制度、名物文字地理沿革等内容的,颇具史料文献价值,但多缺乏文采趣味,不属文学范畴。笔记中,较有文学趣味的称作“笔记文学”。

  笔记文学又可分三大类:一类是有虚构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称作“笔记小说”或“文言小说”,一类是较严肃、正经的“载道”、“经世”文字,皆不属“小品”。“笔记小品”则指笔记中随兴所记见闻感想、表现个人闲情逸致韵味隽永的闲谈絮语式美文,是纯文学散文。笔记小品非“文章正轨”,不同庄重矜持的长篇阔论,不摆架子,不板面孔,不虚伪做作,只是业余闲暇时随笔记录妙然偶得的随想杂感及日用家常琐碎小事等,兴之所至,娓娓道来,真真切切,如夏日豆棚闲话、冬天围炉夜语,笔调轻松风趣淡雅闲适,有哲理,有诗情,有美感,有画境,娱人耳目,怡人性情,益人心志,是娱乐消遣的“消闲文学”。笔记小品散、漫、琐、杂,虽闲谈小语,漫笔偶记,却能小中见大,微中见著,于漫不经心轻描淡写中见出深意。笔记小品是写给自己看的,供备忘或自娱,故真情自然流露,个性鲜明,纯属个人笔调,读来倍感亲切。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三):言约旨远 隽永有致

  明清尤其是晚明笔记小品,首先接受《世说新语》的影响。隆庆、万历以来,《世说新语》大行东南天地间。晚明文人爱晋宋人放达清谈、潇洒闲逸,赏其高情远韵、文采风流,《世说新语》“言约旨远”、隽永有致的风格正是他们心目中的“小品”典范。晚明产生了不少“世说体”笔记小品,正是学习《世说新语》结出的硕果。许多清言小品的隽言妙语中,皆可看出模仿《世说新语》的痕迹

  宋人笔记对明清笔记小品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大。欧阳修的《于役志》《归田录》、苏轼的《东坡志林》、黄庭坚的《宜州家乘》、范成大的《吴船录》《骖莺录》、陆游的《入蜀记》、洪迈的《容斋随笔》、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张磁的《梅品》、周密的《澄怀录》《武林旧事》等多随事记录,写人形象传神,绘景生动清丽,闲雅清逸,隽永有致,趣味横生,成为明清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笔记小品典范。萧士玮《南归日录》云:“余读欧公《于役志》、陆放翁《入蜀记》,随笔所到,如空中之雨,大小萧散,出于自然。”何宇《益部谈资》云:“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他们有意识地模仿创作,如张大复《闻雁斋笔谈》仿《东坡志林》,朱国祯的《涌幢小品》仿《容斋随笔》,袁宏道的《瓶史》仿《梅品》,李日华的《玺召录》、王士祯的《南来志》仿《吴船录》等。施清臣的《东州几上语》、《枕上语》以俪偶之语,阐发禅、道之旨,而以儒理附会之,是明清清言小品的滥觞。周密的《澄怀录》采录唐宋诸人所记登涉之胜与旷达之语为一编,晚明人笔记喜摘录清谈,明显受到此书影响。晚明一些小品丛书屡次选录刊刻宋代笔记佳作,视为小品,亦可看出宋人笔记与明清笔记小品的渊源关系。宋代禅宗语录也直接启发了晚明清言小品的创作。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四):指尖上的悠然时光

  似乎总是很忙,又不知在忙些什么,内心焦躁空虚。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拿本喜欢的书,临窗而坐,阳光透过稀疏叶子斑斑驳驳地洒在身上,偶有几缕清风拂动额前的发丝静谧而又淡然,时光仿佛静止,永生永世就是这般摸样了……阅读,常常能使我静下心来,浸满书香的纸页随着手指慢慢滑动,闲静淡然,不知不觉间,悠悠然的时光便静静溜走。

  初见《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中有云“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而编者匠心独运地选取此诗末句的后五字来形容笔记小品的赏读,既指出了笔记小品轻松有趣的风格特色,又道出了读这本书的人所获得的悠然心情实在极妙。

  著名作家池莉曾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便像阳光。”事实确然。《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由李延祜先生选编并作赏读,共收录随笔、杂录、杂记等185篇,或是一种心情,或是一点感怀,或是一股牢骚,或是一丝幽情,道尽人情百态,世间万象,读之,仿若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阳光里,温暖舒适

  读之,常常想起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中所说的“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想起英国诗人布克莱《天真预言》中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木一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间收藏”的确,这样的时光是用来好好享受,更是用来好好珍藏的。沉浸在这抹书香里,粘一朵微笑,嗅一丝阳光,任自己在这悠悠然的时光里恣意的品味遐想,荡在心里的,是那份恬静与安然。

  作者:武真真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五):闲翻闲书

  初看书名,《浮生半日闲》,我以为这是一本懒洋洋的书。

  浮生半日闲。偷得浮生半日闲。有个叫李涉的诗人,某天,登山,山中有鹤林寺。那是暮春时节,诗人惊觉春将尽,起兴登山,大抵是想着,既然无计留春住,那就趁着春未完全褪去,多看几眼春色。山中逢着一僧人,两人竹下清清淡淡又十分有兴致地说了半天话。是所谓: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以为,书中多的是“竹院逢僧话”这类清谈,又或是诸如“花香云影,皓月澄波”之类的风景记,人在闲时读,读着读着睡去了,若有梦,梦也清闲。不料,翻开,竟多的是故事。怎样的故事?人情百态,世间万象,嬉笑怒骂字里行间

  故事则则皆甚是短而悍。如同今时微博。不,今时微博多的是丑的浮的躁的,无病呻吟的,或故作惊人之语,此等内容多的是。看上半晌微博,若不是茫然无绪一无所得,便是满心厌倦,觉得这世界没了日光没了明月,处处黑暗,黑深处埋着刀。而《浮生半日闲》,其所记之事,虽也冗杂,现了人性的丑或俗世的恶,但文字简练精致,寥寥数字,世间百态人情万象跃然纸上,说得清淡雅丽。

  两个人在春日或秋日黄昏,花都开好了或山山黄叶飞,两个人在那样的日子里,面前一小几,几上两盏茶,坐着说话,各自说所历经所见闻江湖事,再浓烈惆怅的江湖事,冲在茶里,都淡了。又或是在夏日豆棚,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或冬夜围着火炉,说着别人家的闲话,正好下自家的酒,又热切又清浅。对,正是这种感觉,《浮生半日闲》所给的。

  每则故事后,有个“赏读”。现今所见大多注释古书的“赏读”,无非是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或仅仅注释古文中个别字句。《浮生半日闲》不一样,“赏读”是为解惑更为延伸升华原文。比如《张乖崖惩贪官》。张乖崖仗剑斩了一个从金库中拿了一枚铜钱的小吏,理由是“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赏读”中称赞了张乖崖反贪倡廉的精神,但也另举了一例说明张乖崖性情急躁容易感情用事,以情代法。我认为这个好。一个人,一则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去看待。最见不得一边倾倒,说某好,某全部都是好,倘某天又说某坏,某全部都是坏,先前所有的好也是坏。世间人人事事都是多面性的,那么,看人人事事应也要多几个视角变换打量。

  另外要说的是,这本闲书看着省心,随便翻到哪页,随时可读,不要看了,合上,下次再随便翻随便读,翻到哪儿都是精彩。我最讨厌的是书看到中途,放下,再去看,要费力去想前面讲了些什么。这本书不讨厌。

  封面很赞,完全对得住“闲雅小品丛书“之“闲雅”二字。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六):读《浮生半日闲》

  指尖上的悠然时光

  ——读《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

  武真真

  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拿本喜欢的书,临窗而坐,阳光透过稀疏的叶子斑斑驳驳地洒在身上,偶有几缕清风拂动额前的发丝,静谧而又淡然,时光仿佛静止,永生永世就是这般摸样了……阅读,常常能使我静下心来,浸满书香的纸页随着手指慢慢滑动,闲静淡然,不知不觉间,悠悠然的时光便静静溜走。

  初见《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中有云“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而编者匠心独运地选取此诗末句的后五字来形容笔记小品的赏读,既指出了笔记小品轻松有趣的风格特色,又道出了读这本书的人所获得的悠然心情,实在极妙。

  著名作家池莉曾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便像阳光。”事实确然。《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由李延祜先生选编并作赏读,共收录随笔、杂录、杂记等185篇,或是一种心情,或是一点感怀,或是一股牢骚,或是一丝幽情,道尽人情百态,世间万象,读之,仿若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阳光里,温暖、舒适。

  笔记简言之便是一种随笔杂录见闻感想的文体的统称,又称随笔、笔谈、闲话、散记等,或考辨野史旧闻、典章制度、名物文字,或记录日常琐事、岁时节俗、随想杂感等。笔记小品随手而录、不拘形式,笔调轻松闲适,读起来妙趣横生。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说:“正史所载历史人物的言论多半是大庭广众下的官话,可能言不由衷,而笔记小品往往是肺腑之言,流露的是真性情。笔记反应的多是达官文人失意或退隐后的闲情或孤愤,多半有所寄托,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他们率性写作,记有趣之事,抒真实之情,摆脱了科考八股、奏议表章的刻板,因之文章也鲜活生动、活泼有趣。”

  读之,常常想起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中所说的“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想起英国诗人布克莱《天真的预言》中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木一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间收藏”的确,这样的时光是用来好好享受,更是用来好好珍藏的。沉浸在这抹书香里,粘一朵微笑,嗅一丝阳光,任自己在这悠悠然的时光里恣意的品味、遐想,荡在心里的,是那份恬静与安然。

  《浮生半日闲》读后感(七):卧读闲书神自爽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一边听窗外雨打芭蕉;一边躺在床上看书,尤其以看闲适的古书最佳。我手里这本《浮生半日闲》就属于这样的书。

  这本书是闲雅小品丛书(共五本)中的一本,全名是《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1日出版,李延祜编著),内容分古文原文、注释和赏读三部分。古文原文辑录了从汉末魏初至清末的一些奇人异事。篇幅短小却韵味悠长。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时的风貌古人风采

  比如,开篇第一则《汉世老人描述了一个吝啬的老人。这老人无子女,虽然很富有,但却很吝啬,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却省吃俭用,遇到乞丐乞讨,会像被割肉般心疼。死后家产充公,一点也带不走。这个吝啬老人的故事让人深思: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幸福,还是为了钱?

  《雪夜访戴》讲述了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访友的故事。他夜里喝酒吟诗时,忽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戴安道,于是便乘小船连夜去找对方经过整整一夜,才到了戴安道的家门前;但他却没有敲门,又原路返回了。人们问他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短短一语,便显出名士风采。我不禁倾慕古人的率性放达,做事但凭本心,不必在意他人看法

  《人面桃花》一文则讲述了一个比我们所知的更加曲折新颖的结尾,崔护题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女孩相思而死。崔护得知后,痛惜不已,抱着女孩的尸首大哭“某在斯,某在斯”,女孩又活了过来,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祭文》短小精悍,让人忍俊不禁:“某医士卒,或祭以文云:公医,公名医;公疾,公自医,公薨。”

  全书近二百则小品文都很有意思,比如因谣言皇帝要选绣女,民间无论贫富,有女子的家庭都大为惊恐,匆忙趁晚上嫁人;比如曾国藩被拍马屁者骗走巨款后捶胸顿足悔恨交加的故事等等。读完全书,书中那一个个奇人名士,一件件奇闻趣谈都还鲜活地留在脑海里。

  这些文章都属于古代学者文人的私人著述,所以从主题上说,抒发的是肺腑之言,流露的是真性情;从语言上说,比起官方文章,也要鲜活有趣的多。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不期然走进了古人的生活中,各种各样服装风格和说话口吻迥异的人们都争先恐后和我交谈了起来,我还见到了很多古代名人。大家觥筹交错,把酒论道,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禁大笑起来,这才发现原来是黄粱一梦。

  这套书的其他几本,也都不错,读起来,犹如在野山里登高望远,洗心养气。

  本文写作于2012年7月底,分别在8月7日《处州晚报》9月20日《保定晚报》10月22日《南方法治报和》9月下旬的《晚霞》杂志发表。

  作者:张宏涛,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简书心理专题首批推荐作者/自传写作班创办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致力于家庭教育,帮助有自省能力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在宽松愉快、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致力于帮助人们提升心智成熟度,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提高婚姻、工作方面的幸福指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