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20 04: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经典读后感10篇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是一本由汤凤龙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19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一):感悟反思

  学生时代拜读了大师作品,有些东西懵懂懂。如今从业多年,再读其作品,真正感受到为什么他们可以称为大师。

  联系到中国的建筑行业,现在回头看,会逐渐意识到,许多中国建筑师没有掌握领悟现代主义精髓开始求新求变,所产生结果就是:迷恋新奇形式,最终形成许多僵死的毫无深意的异形。当然这也源于中国建筑学教育问题,正如张永和老师说的,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不合理要求学生通过个案研究自己寻找建筑设计规律(没有系统的设计原理,或能够指导建筑实践的建筑理论),这是建筑学的一个奇特现象

  所以,即使我们想迫不及待的与世界接轨,也要基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内在本质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为中国以后的建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二):设计不是发明,而是进化

  作者对密斯一生几个重要建筑的节点进行分析,以一种建构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密斯思想的连续性。看完之后感觉密斯的作品更加了清晰明了了,甚至可以指导实践,但深入下去,又感觉还有一些疑惑,所以作者在书的结语中所引用的塞克勒的《结构,建造与建构》给读者以警示,无论什么一旦为了分析的目的,被以一种刻意的评论范式从整体中离析出来,他就难逃孤立片面)。就建构论建筑同就空间论建筑一样都只能看到庐山一面,建筑理论也必须向将分裂的经验整合为一的方向发展。建造是贯穿密斯一生的线索,当作者从建构这个角度去分析密斯的作品无疑是最明智选择,但也不可避免的忽略一些其他因素,也难以全面描述建筑,就像在对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描述中,作者直接跳过了关于抽象形式操纵的过程而直接从网格的介入开始谈起等等,但是不可否定这是一本好书,它在揭示密斯的创作历程,揭示一个事实,设计不是发明,而是进化。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三):《“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书笔记

  「丛书前言

  1`路易斯康的三个阶段的创作过程:第一个阶段时空间的本质。第二个阶段是秩序。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到外向的设计阶段。

  2`密斯的"结构"表现为"匀质"的几何网络秩序,它促成了密斯对"清晰的营造"的永恒追求。康的"秩序"表现为"间隔"的井格结构,契合了康对"事物区分"的无限苛求。而赖特"原则"表现为整体"有机"的灵活秩序组合,实现了对"材料本性"的终极诉求

  「序言」召回秩序

  1`后现代主义攻击系统性和秩序,即所谓的历史社会文化的"元叙事"。

  2`后现代主义这种具体性的获得肤浅依赖与对建筑进行充满符号`隐喻和象征的形式贴图和意义附加反而牺牲了建筑的实在性。复杂 旁征博引深奥哲学六年等非建筑语言来阐释和理解建筑,其恶果大地扩张来建筑学地外延,这个庞大华丽的外延往往成为我们津津乐道话题趋之若鹜。而建筑的本体——建造/秩序/营造等却被忽略。

  3`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四):向Mies致敬

  读完整本书,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精彩文笔

  作者每章主讲一个建筑,几乎是把Mies主要的几个代表作拆成一个构件一个构件地讲解配合大量的资料图纸和自绘图纸,从大的平面剖面,到每个细部的轴测图,再加上作者自己整理的分析图,以前耳熟能详的mies的建筑仿佛从未如此这般清晰图文并茂地在眼前拆解、展开,可以通过作者的分析透视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这是我读以往的书很少能体会到的。其次,作者的文笔不得不说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读全书,总能有一些妙语连珠出现在眼前,在读惯了众多蹩脚翻译书籍和古板的晦涩文字之后,作者的文采似乎不像是出自一个搞建筑理论研究者之手,反而更像是一个文学青年。现举几例:作者在评论后现代主义之后更迭的各种思潮是说“各种关于建筑的信息竞相粉墨登场,来去匆匆,过气得比港台二流歌星口水歌还快”;再如,讲德国馆对地面铺装的被动剪裁时,“这对于视构件完整性如生命的密斯而言如同割股,但他还是不得不强忍着痛苦讲这一裂痕掩饰的天衣无缝,以一副光鲜外表示人”;将范斯沃斯住宅入口的灰空间是“密斯仍未完全摆脱德国馆那种奇妙空间形式所带来的诱惑”,“使整个建筑不至于成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盒子而仍带有一丝灵动”,而后说道其对建构完整性的破坏时说“这样的一丝纵欲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诸如此类。正如作者导师给此书作的序中所言,作者“进入了一种写作”,“以一种浪漫表述”,“脱离了论文样式束缚后,文字显得更加自由,叙中有议,更能引起读者共鸣”。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给全书增添了很大的吸引力

  再回来说说Mies。

  Mies建筑那种圣殿般的意味很大程度来源于其清教徒式的理性克制和对清晰建造孜孜不倦的追求。作者从Mies童年时期石匠儿子经历和青年时期的求师经历入手开始分析,提出匀质的秩序和清晰的建造是Mies一生追求的建筑理想,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是其建筑推进演化的内在动力。备受赞誉的德国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Mies作为建筑先锋派追求的流动空间的抽象形式,但是从“清晰建造”这个角度而言,德国馆还很不清晰,作者认为这也是Mies从流动空间向后期“全面空间”过渡原因,是“他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先锋派运动中没有完全堕落成一个纯粹形式主义者的主要原因”。尤其当作者娓娓道来讲到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西柏林美术馆时,神殿一般的建筑从照片上就能给人以心灵震撼,不得不感叹Mies的强大,通过对一个主题的毕生追求,做足自己,建筑升华为一种“营造法式”一般的范例,正如Mies本人所言,“我相信我的作品对其他人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的合理性”。这是何等的霸气!哥特建筑三百年,只在一个主题上不断地深入和追求;Mies穷其一生追求理想,通过一个一个的建筑散发出来的气息,确实足以和青史留名的那些伟大建筑相提并论。而Mies身后如过眼云烟般的种种现象,种种“明星”,与之相比,确实缺乏内心的强大,因而也就显得底气不足

  在这里,抛开过度解读成分,我是很同意作者的观点的。Mies贯其一生的“结构”的思想,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都能有所共鸣。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沦为形式主义的产物,而建筑确实是需要一种内在的东西去控制,而不仅以形式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Mies对于我们的启示,不仅在于“活学活用”的层面(况且很多人还没用好),更在于思想的层面,以一种“结构”思想去约束,去克制,去不断地改进,最后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精神,甚至一种宗教。而在现今设计院动辄几十万平米一个的项目中,随兴而为的“手笔”还是太多了,类似的思想还是太少了。我自己在设计院的实习就深有体会,十几万平米的项目,在形式层面上都缺乏控制,更何况Mies那种对每一个细部,甚至是看不见的钢构件的统一的苛求了。

  然而,Mies这种的一贯的追求却总是还不同地方留有遗憾,留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这一问题的症结,作者在书末提出一个颇为悲观的论调:“问题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其毕生坚守的匀质几何秩序体系”“自身的浑然一体已经从根本上排斥了柱、墙等厚度元素存在,即它无法从根本上为这些竖向建构元素的存在提供根基和空间”。这一自相矛盾悖论,仿佛让人感觉Mies一生的探索其实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其实我个人感觉,包括德国馆那种抽象形式和建构秩序的矛盾,范斯沃斯住宅入口灰空间的处理所带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重要的是在于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无论是空间还是建构,都是为作者的表达服务的。就像本书作者批判Frampton评论Mies时过渡运用结构理性主义的观点一样,我觉得这种争论无非是后人以自己的观点对于前辈的解读,最根本的还是作者自己想在这个建筑中表达什么。空间和建构,谁都不应该居谁其上,都应该统一于一个更高的、由建筑师内心控制的concept,只不过Mies的concept可能是一种“法则”,一种毕生的理想罢了。作者在结语中也警示性地引用赛克勒的语言:“无论什么一旦为了分析的目的,被一种刻意地评论范式从整体中离析出来,它就难逃孤立。就建构论建筑同就空间论建筑一样都只能看到庐山一面。”这也许是更高层面上的“结构”,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大局观思想。

  作者在结尾抛了一个“砖”:“密斯的这种局限却被20世纪另一位伟大建筑天才轻易化解。这是因为他采用了与密斯匀质体系完全对立的另一种宏观的建构秩序法则,那就是为结构、墙体等建构元素提供无上礼遇的,以间隔系统为特色的秩序体系。这个人就是路易斯·I·康。”这个引子,不得不说令人有点期待续集呼之欲出了,看看作者能给出什么样的解答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五):《“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读后感

  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是Mise一生建筑探索的两条主线,作者紧紧抓住这两条发展线索的矛盾纠葛,从实际设计、建造入手,将原本孤立的具体个案以严谨逻辑缜密思维整合串连到了一起,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四大领军人物之一的Mise的建筑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全书开篇以《召回秩序》明确了作者研究与写作的目的,以对后现代主义及其衍生物强有力的批判、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深刻反思揭示并强调了回归现代主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推出本书论述主角Mise。在《召回秩序》中,作者对Mise的建筑思想进行了宏观、概括性地阐述,提出了本书的论述要点,如“结构”、“匀质”、“秩序”、“建造”……为后文的详细叙述打下了基础。在之后的五个章节中,作者按时间顺序,以巴塞罗那德国馆、Farnsworth House、Crown Hall、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为四个重点案例展开分析,其如同推理小说般一环扣一环的叙述方式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第一章回顾并说明了Mise在设计德国馆之前的建筑思想的起源及其成长历程,引入了对Mise建筑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几位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如Berlage(贝尔拉格)及其Amsterdam Beurs(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Schinkel(辛克尔)及其Altes Museum(老博物馆)、Behrens(贝伦斯)及其德国领事馆、柯罗勒——缪勒住宅等。对这些人物及其作品的线性陈述总结与分析为Mise建筑的发展找到了根基,准确定位了它在历史纵向和时代横向上的位置。接下对Mise前期作品的介绍,如俾斯麦纪念堂、柯罗勒——缪勒住宅、腓特烈大街摩天楼方案玻璃摩天楼方案、混凝土办公楼方案、钢筋混凝土别墅方案以及乡村砖住宅,描述了Mise早期新古典主义几何秩序、先锋派抽象形式美学、本体建造的探索历程。

  从第二章开始,作者以Mise建筑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例,生动再现了Mise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详细、精准的叙述,大量的文字、细部构造图片引用,特别人称道的作者的手绘分析图,缜密的逻辑思考等,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关于Mise的书籍、论文的几个特点,尤其是作者的论证角度——匀质的秩序和清晰的建造以及对Mise设计、思考过程的完美再现和剖析别开生面与众不同难能可贵。之前读到过的关于Mise的介绍、论述不可谓不详实、丰富,但相较于本书而言,都缺少一种根本的、内在的、核心性质的主线,足以将Mise一生的建筑探索联系起来。当然这一发展过程不尽是简单的、线性的,但毕竟作者挖掘到了Mise建筑的一条重要脉络,清晰地梳理了前前后后不同时代作品之间的关联,澄清了我对Mise认识上的诸多误区,如曾经以为德国馆可谓是Mise登峰造极代表作,却发现那仅仅是Mise探索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我对Mise始终强调的“结构”、“匀质”、“通用空间”等也仅仅很肤浅地知道而已,可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发展的我却说不上来。之前看Mise的诸多作品,觉得甚是乏味、枯燥,除了材质“缤纷绚烂”、空间“流动婉转”的德国馆以外,其他的就只剩下盒子、长盒子、方盒子了,甚至觉得Mise这老头子太呆板了,从前到后就一个盒子。对他的名作,如Farnsworth House、Crown Hall、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人皆云这些为“神作”,美不可言,我也能感觉到她们的“美”,可是为什么“美”,怎么“美”我就无从知晓了。

  读完全书,掩卷而思,才意识到自己过往对Mise及其作品的认识是如何的肤浅,又存在着多少的误区,没想到Mise建筑竟然是如此的“闷骚”。一个接一个案例读下来,常常令我屏息凝神、不能自已。只能说作者的论述实在是精妙、劲道,让我对Mise和他的建筑有了崭新的认识,让我借助作者的手绘分析图和大量的细部图片有了更多深入感性的体悟,弄明白了为什么“流动空间”在乡村砖住宅和德国馆中出现过之后便难寻踪影,为什么Mise是如此强烈地“偏好”空空荡荡的“大空间”,为什么Mise要在Crown Hall、西格拉姆大厦等作品中大量地施用H型钢竖框,仅为装饰?这H型钢竖框是如何源起、发展、转变的?为什么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的Mise的作品可以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难道Mise 的重大贡献仅止于开创了适合我们这个时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和钢的完美演绎以及板式大楼?为什么Mise的采用现代工艺、材料、结构和建造施工的作品有种超越时代的永恒禀性以及高贵的古典精神气质?Mise的名言“少就是多”究竟是什么“少”了,又“多”了什么?“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说的细部指什么地方,“上帝”又是如何存在于她们之中的?Mise到底是如何认识看待建筑的,又是把什么精神品质注入到了他一以贯之的盒子中?作为Mise最后作品的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毫无疑问应当是Mise一生建筑探求的集大成者,那么这一被誉为具有希腊神庙古典气质的方正玻璃与钢的盒子是如何展现Mise一生所求的,她的高贵古典气质根源于何处?这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一一得到了令我满意的答案,或者至少说令我满意的一种解读方式吧!

  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构造、建构、建筑学自律性自明性,学科范围等话题,而Mise一系列的作品在作者的解读下为这些论题做了强有力的阐释,让我对国际国内自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建筑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和认识,也理解了Mise自身的局限性。

  回头翻看整本书不禁由衷赞叹,一方面赞叹作者大量扎实的工作、深入细致的思考和长期艰辛的付出,另一方面赞叹Mise一生的建筑索求。大师之所以是大师自有他的道理,肤浅无知如我者还要多读多思考才是。

  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去读作者的Louis·Khan的专著《“间隔”的秩序和“事物的区分”》。因为长久以来,Louis·Khan一直是萦绕在我心中的又一个谜题。

  2013-1-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