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陪伴生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陪伴生命》读后感10篇

2018-09-20 04:5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陪伴生命》读后感10篇

  《陪伴生命》是一本由(美) 凯瑟琳·辛格 / Kathleen Dowling Si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陪伴生命》读后感(一):不再让你孤单

  建立在肯威尔伯“四级二元论压抑投射”的理论基础之上,《陪伴生命》逆向而行超越了一道道界限”,消解了分别心,一步步达到整合,恢复完整身心。它温柔且令人动容地陪同我们穿越生与死的生命体验,像亲密朋友陪伴我们同行于回归之道,揭示了一个全人类共通的意识开展过程

  《陪伴生命》读后感(二):值得认真研究好书

  习惯了买书前先看豆瓣的评论,基本上都买到了中意的好书,不过从来没发过书评。为了这本陪伴生命,今天贡献出第一次啦。

  我是典型摩羯座做事喜欢先问有什么意义。对于人生也是一样,总想弄明白为什么活着。也许因为如此,总感觉焦虑,既不活在现在也不活在未来。试过从心理学哲学小说名人传记答案,可发现大多数人都只提出了问题,并未给出答案,一直这样纠结焦虑的活着。其实,我隐约感觉到根源可能在于对死亡的焦虑,但无从证实。直到遇到这本书,才明白了我在想什么,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其实这本书应该属于超个人主义,与威尔伯一脉相承,还好之前对威尔伯有一定了解,也看过恩宠勇气,还收藏了西藏生死书,所以对此书应该算是一点即通。

  这里就不剧透了,总结就是,活在当下,保持呼吸,对于生和死都心存感恩

  《陪伴生命》读后感(三):精彩的同修体验之书

  临终的话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有点儿神秘本质的话题。要论述临终的内容是很困难的。从外在来讲,涉及形体的分解,一大堆医学名词再加上貌似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描绘;从内在来讲,由于临死者状态所限,超越意识感受上的非语言性,描绘起来也是相当的困难。

  西藏生死书的方式是以佛将术语立论次第展开,层次比较强。这本书的方式我认为更接近“体验感”,尤其是作者作为旁观者的体验,并且将作者在灵修上的认识一并代入来描绘。

  读者须怀着对作者本人深深信任感,才能阅读时抓住某种感觉。或许,这也是男性女性灵修者在分享自己心得时的不同之处吧。

  总体来说,这本书可以视为一位同修对自己独特经验无私分享。文字所及,也验证部分我个人的感受,增强了实信心。深表谢意

  《陪伴生命》读后感(四):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顾言未知死,何知生,生死问题一直困扰人们的思绪,死亡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讨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人生之旅的终端,是茫茫宇宙必然归宿,但是人们大多对死亡持回避态度,因为死亡意味失去金钱学识地位亲情爱情等人生财富全都“死不带去”;死亡意味着未知,离开一去不复返,转眼成空。如果有人说,借着了解死亡,我们更能全然、自在的活着,死亡不是悲剧,而是恩宠,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美国超心理学专家凯瑟琳•辛格,她摒弃了人们对死亡的悲观看法,从临终关怀角度体会本性的内在光芒。她从生死与心灵转化起笔,到迈向自我的旅程,最后落笔于生命的边缘,十部曲层层递进,探究死亡与临终的奥秘

  读着《陪伴生命》,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敏的身影,“芳,你在哪,等我”,我感觉她好像还在我身边,我左右,我清楚地记得,她患癌症住院,我到医院看她,她说,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每天睁开眼能看见升起的太阳,能多陪陪父母

  忘了这六年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每当读到自己书写的文章,就会惊喜的看到,原来软弱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性格越来越开朗爱好越来越广泛,就像她的忌日,我在祭文中书写,从她身上我学会珍惜,珍惜身边每个人;从她身上我学会坚持,坚持良好的习惯;从她身上我学会快乐快乐面对生活……

  好友敏的离世,让我顿悟了许多,人生短短几十年,何故争抢,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有莫强求。佛曰:戒贪、嗔、痴三欲,行走于人海,走走停停、观赏途中风景,也该用自己的一生画卷,用自己的思想画笔,洋洋洒洒画出一幅写意画,是中国山水画那般简约典雅清香扑鼻;还是西方油画那般复杂、浓艳,异香扑鼻,全由自己做主,沧海一粟,何必虚度光阴

  面对死亡,是为了让我们反思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在自己临终盘点人生时,不留下憾事,虽然我们不会像贝多芬、莫扎特、曹雪芹那样留下生命的痕迹,但是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后代,留下一种拼搏向上的品格证明我们来过这个世界,留下休止符,仅此而已……

  《陪伴生命》读后感(五):向死面生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生活的意义!——Leo鉴书97

  千古艰难为一死,除死之外无大事

  本书是作者进行临终陪伴时的经验分享,作者无疑对佛教、基督教以及其它一些宗教的死亡观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在书中运作起来比较自如。书中作者不但分享经验,也分享了面对死亡、经历死亡的智慧,很值得一读。书英文名字叫“The Grace in Dying”直译是“平静地死去”,现中文名叫“陪伴生命”也算合理

  鲁迅写过一个在关死亡的小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另一个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

  可见我们对这将要发生的事、迟早要发生的事是很忌讳的。原以为只有中国文化才回避谈死的话题,看了书才知道这基本是所有民族特点

  平时,大部分人的死亡观大概是“平时忙活,压根儿不觉得死亡和自己相干,仿佛真以为可以长生。虽然知道自己终有一死,可是感觉还远。不去想死亡这回事,一点也不想为此伤神。虽然人人都会死,但明天不是我,下一个不是我。”这种态度的好处是可以暂时搁置对死亡的恐惧,但问题仍然存在

  读了书后,我更加明确应该向死而生的道理。当然,直面并不为了与“死”斗争,而是有机会学会平静地接受。书里分享了很多这方面例子,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之后会经历从否认、愤怒、读人还价、沮丧到接受的过程。最终的接受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更高层次的自我认同

  此外,不回避死亡才让我们更好地安住当下一刻,努力地好好活着。书中作者也持类似观点,其中还提到“禅修是在活着的时候学习死亡”。比起生人如日中天之时骤然发现大限将至,而留下诸多未了心愿的人来说,有幸在人生各方面都臻至完满的人,撒手人寰时通常了无遗恨,而时刻提醒自己“人生无常,我们并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命运”无疑是准确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由此我们也更愿意找到合理的方向让自己变得完满。

  读完书感觉我应该像书里说的“静默”以达到更接近真实自我的目的,不过如果真这样书评就木法写了。分享书里的内容,希望有兴趣了解生命意义的朋友有机会来读这本书,也许这会让我们当下的生命更有意义价值

  生命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在做到自己有幸身处其中时让河水更加清澈,更加波澜壮阔现实此生身而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能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

  《陪伴生命》读后感(六):一条命

  生老病死,是一个叫“生命”的游戏规则,简称为“一条命”。

  规则总归如此,没有谁告诉过谁为何如此,也没有谁能够改变诸如此类的还有,水往低处流,地球始终自西向东自转。

  我想,应该会有那么一些人思考过生命、思考过自己存在的意义。毕竟,我们只有一条命。

  莱文有首诗这样写道:

  “人因为相信自己先有生而后有死,所以才怕死。

  但是生者是谁?

  死者又是谁?

  反省一下,

  你出生前的面容是什么摸样?

  真正的你从未降生

  也从未死去。

  放开自我的幻想

  才能找回本来的自己。”

  我是谁?

  死又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多活一些时间特别是在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模拟、还不能置身处地,或者你可以试试这样的机会,亲近那些因为自然疾病挣扎病床前的临终者。作者凯瑟琳•辛格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去陪护临终者,以至于她对死亡的参悟如此之具体丰富

  我记得这本书自序第一句话这样写道,前半句是“我花了不少心血完成这本书”逗号,她确实花费了不少精力,我未曾想过这样一本书竟有24万字。想必,这本书译者工作也相当不容易,因为它不但包含了作者的亲身经历,还包含了作者从各个智慧传统中学到的知识,比如我记得有这么一段,印象深刻,“当我们开始探索临死体验里的意识转化,或在不同的智慧传统里寻求真知灼见时,我们都会遭遇到神的诸多面貌。人们用同样的方式、语调称呼它为(高潮来了)圣灵、存在本源、圆神、神圣之源、本心、圣爱、存在之光、本体、道、法界、空性、大梵、太空、阿拉、太一。”

  自序第一句话的后半句是这样写的“(前接‘我花了不少心血完成这本书’)无非是要说明临终、修行和灵性成长三者密切相关,在根本上是一体的。”可以说这就是本书的中心思想一部分。

  对于我个人来讲,目前最大、最直观收获是,了解了人从生到死,意识层面发生的各种演变。当然这24万字给我带来的影响不绝于此,它将异常深远。我曾思考过死,死可以是离开,也可以是解脱;死可以是放弃,也可以是臣服。如果能多一条命就更好了,游戏将重新开始,而我会继续这样活着。

  用书中这样一首诗来作为结束吧。

  “我要鼓励你们,走出生活里正常的“框限”之外,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自己。

  我要鼓励你们,在时间的边缘活出生命,让自己分分秒秒降生在新生命里。

  我要鼓励你们,让自己的生命体验只稍染俗世尘埃。”

  《陪伴生命》读后感(七):用书籍参照你的心灵,提升活着的质量

  用书籍参照你的心灵,提升活着的质量

  ——我读《陪伴生命》

  文蠹鱼

  《陪伴生命》,是凯瑟琳·辛格所写。是她从临终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也是写给你我的一本书。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行文中体现更多的是佛教、圣经、道教等综合性的哲思,佛家意蕴更大些。

  我相信每本书和我的缘分,一如见到这本,我就欢喜。我是一位长期思考死亡的人,也曾多次恐惧过,如书中那些临终病人一样,曾经和他们的感受无区别。——小的时候因头痛,头痛一发作,就呕吐。小的时候,对于我,那是一种无奈的煎熬、,曾和妈妈说过,我一定活不过她。妈妈也常说我是傻孩子。我呢,身体素质向来不是太好,再如,记得小时候被狗咬过,母亲带我去打针,一句话重复数遍,问人家,真的不用做试敏吗?我知道母亲的担忧。成家后,这么些年来,也是我常和爱人探讨的一个话题。诸如:人如何死?怎么死?谁先死?或,假如我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一定对我不要隐瞒,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告诉我,我好知道余下的生命我该如何选择……。因自己一直认为,死亡离我并不远。所以,这样的问题一直在脑子转来转去苦闷过。后来接触了老子的五千言,解脱一些,再接触佛教典籍,算不得通透,但是有种看破生死的自在。

  本书中利用卡氏量表渐次分析,明确其中各个心理状况。还有根据苏菲意识图谱帮你解析那些临终病人处于哪个阶段;是混乱期还是臣服或超越期等。再用佛教等典籍,以及临终陪护中的切身体会,为你排忧,为你减掉那些负荷砝码经过历练,心灵转换同时,更好地迈向自己的旅程。蜕变后,在禅意享受拥有时的幸福,活着的美好

  接触这本书,仿佛字字都在我的心坎里,为不谋而合共鸣欣喜。无论哪一句,都好像和我息息相关。这是一本可以跳跃阅读的书籍,作家在自序里就已经作为一种心灵的指引者,令你沿着她的思路,在深邃中一点点深入,参悟。书中主要写临终、修行和灵性成长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活着的人,了解死亡的同时,更能好好地活在当下。因经过阅读后,书中明确告诉你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看破死亡,如何消减那些顾虑,因为死亡告诉你:你很安全。通过这些帮你分析与探讨,令你清朗达观,把苦闷转成欢喜。如泰戈尔所言:死亡属于生命,一如诞生。举足是行走,落足也是行走。

  还有何求呢?只有更好地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理由

  《陪伴生命》读后感(八):《陪伴生命》——关于死亡的教科书

  作  者:【美】凯瑟琳·辛格

  译  者:彭荣邦&廖婉如, 陈寿文 审校

  出  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5

  我们永远无法停止对于死亡的窥视,如同我们对于外太空的探索。也许这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本能渴望,死亡便是离我们最近在咫尺,却始终无法被猜透的一个。因为去到那个世界的家伙们没法儿亲口告诉我们。

  好吧,我想即使有人那么告诉我们了,想来也没多少会相信。

  这本书看得相当累人,因为当中充斥着太多的理论和概念。让我每每读了十多页,也许二十来页的时候,便忍不住放下书,找到其他事情来做。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不好,只是也许不够好。它让我联想到了学生时代的教科书。

  书中引用了很多来自东方先贤的智慧语言,而每每在枯燥无奈之时,便期待着从书中看到更多这样的引用。只是因为总能从那些简单的只言片语当中获得某种力量。很遗憾的,在其他更多的部分,它尚未能将智慧表达得更为深入浅出。同样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哲学,恰恰是难够简单到每一个“凡人”的日常生活当中,简单到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

  就佛教的说法,所谓“智慧”、“光明”、“圆寂”、“涅槃”所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想必很多人都还能记得小时候家中时常会有发生停电,随着城市的发展,电网的广布,这样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少了。然而相信在记忆当中,这种情景依然有所记忆。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齐聚家中,而突然所有的电器都无法工作,灯火突然熄灭的时候。须臾间的停顿之后,大家便会开始找寻蜡烛,检查家中的设备。于此同时,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阳台,开始在在对面寻找亮光。或者正好借此时机欣赏月光。

  小小的光明被剥夺之后,在一片寂静当中,人类本能地开始寻找更大的光明。这是人类最为原始和本能的智慧。

  这个说法来自于我的恩师,是他所杜撰,或者来源于其他什么地方便不得而知了。但是这种说法却相当美丽,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当中,却蕴藏着先贤们的智慧。多好。

  关于死亡,关于我们所未知,或者遗忘的更高次元,想来应该有更简单的关联。如同书中所提到的濒临死亡的人们,他们更多的正是普罗大众,甚至有些并没有受到什么良好的教育。

  然而这也许并不重要,体验本身便是一本最精彩的教材,无需其他的赘言。好似我们的先贤,没有今天的科技,唯一所拥有的便是大把大把毫无用处的时间,于是他们仰望天空,向浩瀚的宇宙发文,然后依照自己的直觉,将那些智慧融入到最最简单,最最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有一个电影叫做《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叙述了一个从洞穴人时代存活至今的人类。经历了佛教的盛世,甚至曾经“扮演”了上帝,在他的《新约》当中,只是如此平凡而又简单的话语。

  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神迹,而是追随者们的想象。

  于是如今,我们将这些想象不断丰富,从而传播,却没有人在意真相是什么。或者,我们无从知晓真相。

  当然,想象其实也是很美的,不是么。

  只要它们没有蒙蔽了我们自己的眼睛,那个心灵当中的觉知之光,去细细观察,每一个生命当中的点滴,它们就在那儿,在再平实不过的简单生活当中。如同停电后本能地走向阳台,寻求同伴,即使他们在对面的另一幢大楼里。

  话说前两天好像正好是全国高三学子们高考的日子,上海卷的作文题正好是关于心灵的微光,不知道这样的一篇随意的游戏文字能有多少得分呢。好在我不必等候诸位先生们的评分,甚好甚好。

  2012.06.10

  王择成

  《陪伴生命》读后感(九):直面异度空间

  直面异度空间

  偷爱警/文

  当妊娠过程出现,到临终的依依呀呀。新生与死亡,在生命尽头,有了相同的属性。起点与终点,见证生命的两极。有疼痛的绞杀,也有拆卸疼痛的药方。实则不尽其然,用一无所有的生,到衣食无忧的死,这样的过程,需要家庭、亲情、感情凭吊和转换。有人在终点,体验到自我喜悦的感叹,有人则放不下活着的权利,活着的空间。如果偶然性促就了生命的收获,那么死亡,就是收获后的再次培育与播种。

  透过陪护者的临床描述,拟画出人生境遇的各种场景,陪护者自身,在观察人生终点的同时,也在揣度人生的幸福过程。阡陌、苦楚、怨愤、悲伤、享乐,百态人生的色彩,在死亡面前集中爆发,有人憔悴不已,甚至遮掩虚伪的面目。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信奉执念,换取不到神佑的眷顾。许多人都会在黑暗的夜里,淡淡伤感。对走过的人生路,进行一番小小的回忆总结。实际来看,癌症、绝症、不治之症都是在死亡临界前的一种准备,是人生的另一种恩宠,它是一份专属自我的请柬,并不是毁灭的审判书。沉重的生命体,会拖沓的不以为然,还是无法割舍人生中精彩的瞬间,但生命需要进化,需要本院的进阶。对于躯壳内的欲望,会随着生命载体的转化,而得到全新的变化。灵魂的内核,会挣脱束缚的皮囊枷锁,抛弃世俗的界碑,愉悦的感受,生命的另一番憧憬。

  心智修行,被神谕指引,被佛法指点,被灵修挖掘。一切都能超越,甚至超自然个体的超越。通过一部书,可以感受到嶙峋的死亡丛林,不仅仅有敏感的映射,惴惴不安的忐忑,还有一份源于自身的超脱与凌然。生活的禅思,可以修行心智的改善。帮助自我在死亡逼近的时候,微笑着平衡,即将到来的恩赐。

  存在意识,强化自我模式的引擎。当儿时的孩子,面对我与非我的时候,作为家人开始指导孩子的独立个性,面对身边触感的存在,渐渐看到自我存在的真实。从非我的角度,证明生命的存在性。孩子在一步步证明中成长,完成人生的剥茧抽丝。

  当存在主义扎根于内心之中,许多人开始被社会、政治、生存性质团团包围,甚至是封闭起来。压力、痛苦、迎合推置为生命意义。在寻找自我的层面上,有人迷路,有人止步不前,因为参透不到,生命的预言。生命品质被存在欲、占有欲、世俗欲占据,从各个角度分辨不出生命终极目的所在。生命色彩与人生过程,被定义为,挣扎的欲望斗争。社会如此、家庭如此、人也应当如此。而死亡临界,突兀的生命,即将开启新的征程。自我的存在意义,忽然间变得飘然不清,拥有的、得到的、私利的,都不过是时间长河里,淘洗的泥沙。生命在瞬间,被边缘戏剧化,所谓的豁免之路、富裕之路、荆棘之路,都是欺骗自己的惶恐诺言。

  接下来,一个家族会得到欲望的沿袭,得到所谓传承路线的延续,能否抵挡住折戟沉沙的意识文化,只能凭借个人主义,生命修行的浓度与高度来区分。生命在惊诧中,启动更迭计划,使得生命进入二元性时空,造就新的拐点,生命从新的落差角度,看自我的生命历程。

  书中提及的术语,会感觉有些难懂,难以消化。有点晕菜的感觉。不过对于心理、心智、心灵的培养与修缮还是有着,潜移默化的提示性。通读过后,再来看看前几章的文字,不难看出作者对死亡图谱的描绘中,涂抹黑白色调的穿越,并不显得,生涩呆板。没有强烈的急促感,甚至在空气中,并不会感觉到窒息和麻木。作者从生死问题上,提供了一些理解和消化的法门。对寻找生存的幸福感,起到一点小小的帮助作用。生死话题,虽然并不受欢迎,但骨子里的人,总是以福寿绵延的美好畅想,来祝福和提醒自我,直面生命的更替,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

  通过文字,会发现许多地方,有人生境遇的相同感、认同感,或许那内心中,最隐晦的心灵异度空间。

  《陪伴生命》读后感(十):静默

  静默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宇宙间没有什么比静默更像上帝的了。

  ——艾克哈特大师

  进入临终过程后,我们身心变得虚弱,也越来越沉默。当我们离临死经验越来越近,和人交谈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有的话也只说些至关紧要的事。在静默中,心智自我所依恃的内在对话缓慢下来,乃至完全停止。静默如同定位安坐、隐退、临在和谦卑之姿一样,是另一种修行方法,能够带领我们脱离文化的生物社会层的筛检和扭曲的力量。

  静默帮助我们进入存在觉识的直观经验,静默也滋养着临在感及对经验的直接领会。的确,大多数的文化都认为,听从贵格教徒所谓的“良心的呼声”可以涵养丰富的直观智慧,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入那具有神圣空性、靠近存有核心的内在空间。那里头蕴含爱与慈悲、怜悯与感恩、宽恕与智慧——总的来说就是生命进化的人所散发出来的质量。内蕴神圣空性的人所展现的特质,以及达到这境界的关键,即是静默。

  祷告和禅修帮助人寂止入定和安住当下,而入定和临在也是祷告和禅修的特性。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智慧传统皆把静默视为心灵转化的“特殊条件”。静默不但滋养也促进内在的心灵转化。在静默中,内在的对话慢慢停止,我们看见思绪、情绪、觉知、幻想、希望、恐惧和梦想生生灭灭,觉识因而更加敏锐。由于觉识大增,我们更有机会发觉,我们在自我和他人之间、自我和环境之间所划出的界限是虚幻不实的。在静默中,我们自然而然从自我的框限中游离出来,并且体悟到,自己和其他一切之间的划界区隔,全是我们的脑袋造作出来的。

  默观修会的僧侣修女,往往会发愿静默,借此滋养内在生活。默观是我们生起出离心,退出凡尘俗世之后额外的修持。伊斯兰密教苏菲教数世纪以来一直实行“静修”(essential silence)。修行者只在绝对必要的时候开口说话,说的话也自然简练。在静修时观察自我如何斟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很有意思。静修是个具有强大的转化力量的修行方式。

  临死经验时的身体虚弱和心灵转化,把我们带往菩提曼茶罗,静默的心灵炼金场。

  静默生出了道家所提倡的“斋心”(the fasting of the mind)功夫。“斋心”则涤虑,也就是清除时时盘据在心中,喧扰不休的杂念和影像,找回清净心。在临死经验的人常会自然地练起这斋心的功夫,因为外来的刺激少了,理性的运作因为身心虚弱而变得迟缓,对这婆娑世界也渐渐不感兴趣。因为静默,我们的心不再随世事流转,于是我们在寂止之中,观照心灵的细微活动,证悟造化的生生不息。

  静默帮助我们退出大脑皮层旺盛的神经活动,就某方面来说,静默改变了人的生理作用,而这些作用总是和觉识的状态息息相关。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清明。禅坐的人常用一个优美的比喻来形容心在静默中变得澄明的过程。他们说,凡夫心,也就是正常的清醒状态,好比是一杯充满杂质、混浊不堪的水。把这杯水搁着不动,一会儿之后,杂质会慢慢沉淀,水会渐渐变得清澈无垢。这就是静默对心灵起的作用。

  静默孕生了一个空间,本笃会修士史坦德—拉斯特(David Steindl-Rast)把它形容得极为动人:“沉浸在神之中(God bathing)。”此时,身体是停歇的,言语是无声的,心是平静的。我们任自己就这么融化,沉浸在神的临在、神的存有之中。我们任凭所有的思绪和情绪来来去去,不攀缘执著,无意抗拒。禅修时,我们因为潜心修持,蒙受恩宠,而放下执念,不生抗拒。在临死经验里,我们因为身心持续耗弱,蒙受恩宠,而一无执取,无所抗拒。因为了无执著、抗拒,因为蒙受恩宠,平静油然生出:体悟空性和敞开的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