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落俱乐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落俱乐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22 03:1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落俱乐部经典读后感10篇

  《日落俱乐部》是一本由(印) 库什万特·辛格 / Khushwant Singh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一):日落俱乐部

  从没有关注过印度作家,也不了解关于印度上层社会文化印象中好像印度比我们还穷,但这个民族比较神秘喜欢看他们的电影舞蹈,看过好多关于印度贫苦地区照片。除此之外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我一无所知

  对于这本书,原来以为是一个完整故事,读了才知道貌似散文那种的回忆,从三位富豪的回忆里了解印度高层的文化。

  显然作者更让我们吃惊,在我们这里这么高的年龄早就每天蹲门口晒太阳了。哪有这种功夫!赞!!!

  对于内容却是不太感兴趣,没有看完!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二):有一天,我们老了……

  80岁以上的老男人,三个,印度,罗迪公园老人凳。这些元素构成了这本书的脉络,哪本书?《日落俱乐部》。日落,太阳留在天空中最后的辉煌,有如人生最后阶段,所以从名字就知道,写的一定是老人。老人,虽然日薄西山,但一辈子的经历,让这些人成为人类中的“宝贝”。读读他们的故事,会有不一样感悟

  以三个老人为主角的故事,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节女人美酒信仰,男人挚爱选择项还有无其他?

  三个男人,宗教信仰不同职业不同,对待事情看法也不同,他们组成了日落俱乐部,每天都到罗迪公园老人凳上聚会,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三个老人,日暮时分为朋友。他们在一起谈论的是什么?政治、宗教、最终谈论的是女人和性。印度,我们知道,贫穷者众多,而这三个人,他们都是上层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生活得比较自在。所以能在年老的时候悠闲地度过每一天。

  一生走过,当你已经年老,唯有的便是回忆。回忆年轻时的冲动,回忆年轻时的鲁莽。哪怕是为青春添油加醋,也是老年生活的一种调剂。宗教的不同,让玛莎和布塔总是处于争论之中,而贝格总能调控他们之间的争执,没有争执,日落成员过于平淡,争执起来,贝格总能及时为他们降火。布塔的荤笑话,玛莎的说教,贝格的与世无争让这三个人各具特色

  三个老人,分别代表不同的宗教,于是宗教之争出现在他们的言辞中,每一个人的语言都代表着一个阶层思想。他们关心国家,他们对政坛人物进行品评分析,都有其独到之处

  书中是诗很美的。每一天的聚会,总会适时出现诗歌,而且和他们三个聊的主题情景很是贴近。

  贝格的妻子是个对政治很敏感的人,每次回去,她都会问贝格谈什么了,贝格不会告诉她我们谈论了女人,每次都会问他一些政治问题,她总能如数家珍般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女人有如此敏感度,很让人佩服,虽然成为本书中的配角,但她的出现必不可少

  文中结尾很是凄凉,但却在人的预料之中,八十多岁的老人,最终就是走向死亡,日落俱乐部散了,但散得扣人心弦

  我在想,有一天我们老了,我们会如何度过每一天?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三):日薄西山之福

  又是一本小说,还号称最畅销。最近看的小说不少,不过大多都是那些代入感极强的YY小说。网络上的YY小说并不是文学主流,但目前也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定地位。别的不说,这类的书读起来爽,让人舒服。本书自然不是YY小说,因为那些YY小说基本上都是歌颂青春的,但是本书写的却是日薄西山的生活。

  自己二十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很清楚自己老的时候想到的和做到的事情。可是当自己到了三十岁,却发现,十年前的自己其实都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个什么想法。十年的磨历就让自己的想法变了太多,也许是成熟老到,也许是不思进取,反正的确是没有十年前的那种锐意。这仅仅是三十岁,试想一下,到自己真正的日薄西山之刻,又会想些什么呢。我们只知道生命的中期,不知开端,也不知结局。三岁以前的记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结局尚未发生,自然不能未卜先知。只是这生命的中期,自己就真的明白嘛。

  最近看了一些重生小说,重生小说之所以火,是因为可以重新来过。人生当然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却可以借助别人的记忆还填补自己的空白。这是一本讲述回忆的小说。书中的三位主角回忆了很多,回忆中的生活有些自己已经经历,有些尚未体验,但是这些回忆却着实丰满生动,令人动容。回忆,这也许是年老之后唯一的优势吧。他们有更多可以回忆的东西,他们终日里无事可做,无事能做,便只有回忆。回忆其实也是一种乐趣,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不去退化。

  严格来讲,这本书并不是很有趣,算不上吸引人,但确实又很耐读。你随便翻开几页,总是可以读下去。其实这样的书最好,它不会揪着我们一口气读完,也不会令我们完全看不下去。我们只需有时间就翻看两页,没有时间就暂且放下。读与不读,全在自己。

  这个题材,这种写法,这样风格,都是不错的。不过对于印度的生活,自己还是相当地不熟悉。除了知道那是一个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国家之外,别的真不太清楚。最近几年中,印度的电影似乎很火爆,除此之外,真的就不知道其他了。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还查了一些资料,这才勉强看明白其中的一些段落

  日薄西山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幸运。就像金婚,那又是谁都有幸获得的?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四):无聊闲扯中有料

  初读《日落俱乐部》(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觉得这位95岁高龄的印度作家库什万特·辛格写起小说来真是无聊之极。三位在罗迪公园散步的老人聚在一起闲聊闲扯,竟然构成了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日落俱乐部。

  随着春花秋月谈什么?结识之初,谈性,谈女人,谈各种艳遇。随着金链花开炎炎夏日的到来,又七嘴八舌地谈印度节气、各种时事。这三位老人各有不同的身份,印度最高贵贵族身份婆罗门家族的沙玛、穆斯林显贵贝格、锡克教徒布塔。说起话来也是半真半假,满嘴里跑火车,张口即来的艳遇纤毫毕现。看着这三位老人兴致勃勃地大谈特谈情爱,包括对爱的理解,让人怀疑难道是人之将老,对旧日时光好日子怀念心力不足,于是只能在口头上过足瘾?

  除了性,艳遇还谈了些什么?当然还有各种印度知识的穿插以及三人偶尔正经争辩政治。全书共十三个章节,从春天花卉之月到蓝月年的十二月,再到真正的人生日落时分,随着节气变化,作者随处拈来各种印度的传统风俗掌故,点缀于三位老人的生活和一次次口舌之中,连带着我们也从这些风光之中观摩印度各阶层代表人物的立场态度观点。这三位不同群族的大相会,有信仰有祝福,也有着对时政的讽刺和挖苦,甚至三人之间也有立场与观点的亲疏分别,作者落笔随心所欲,却又机锋不断,三人的每一场聚会由女人而起的话题总能聊出新意,别出新裁,又显得滑稽可笑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鲜亮艳俗的明丽包装下,仍让我们读出许多关于印度的种种。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沙玛精神上的优越感,印度男人和女人对圣雄甘地的不同态度,种族屠杀,卢之野圣战,印度选举,党派之争,印度治安,圣河的肮脏同性合法化等等。老而有智的逗趣闲扯中,也是对当下印度社会的忧心忡忡

  三个老头在公园里辩得不亦乐乎,一日不见就觉得生活索然寡味。连带着三人在牵就老婆上也有相似默契。比如,男人们在外滔滔不绝地谈各种话题,比如甘地比如选举,义正言辞,可是回到家在老婆面前却只沦落到不得不闭口听老婆或断言反对兴奋长篇大论

  除却初读的无聊感,渐次深入,倒越来越品出作者的别出心裁来。全篇十三章,以三人老不正经的逗趣对话入题,再加入各种印度时政的讨论,若是对印度不太了解者,读来多有些枯燥。不过,逆转在结尾,不过一年欢聚时光,老友相继离世,人生又回归苦闷,如此,人生无聊,人生艳遇,人生沉重欢愉又如何,终归不过是一个土馒头----其实这个结论也蛮无聊。

  这样的人生小说,我想改编成电影或许因为无聊中有料而更有意思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五):TIME TO SAY GOOGBYE ——回忆你,在《日落俱乐部》

  TIME TO SAY GOOGBYE

  ——回忆你,在《日落俱乐部》

  多少次,我们回眸青春,以为记忆中永远是满满的幸福,然而,青春最终告诉我们的,是永远不会离开遗憾

  ——题记

  说实话,我对于印度文学的印象,也不过是小学时读过的泰戈尔诗集想象世界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以为印度的梦想家们,是对虚无感知最为深刻的人。印度的哲人们,在唯心的思想星空里,构筑他们的星座,成为无法忽视的伟大景致。但若你读了本书——库十万特·辛格的《日落俱乐部》,你会发现,对于永恒哲学命题思考,他们是如此扎根在脚下的土地,直面人生和过往,终将走向归宿,在生命的中期,与陪伴着我们的众生说声再见。

  小说的开头,没有因为变老而变成老好人的三个老头,在他们的“日落俱乐部”里聚会。他们凝视着清真寺如同少女酥胸的大圆顶,在公园里,开始了他们的故事。

  退休的前教育部一号人物出生婆罗门的沙玛、穆斯林逊尼派显贵贝格、耽于骄奢淫逸的锡克教徒辛格,三个代表印度文化组成的成员,在同一条老人凳上,交换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健康状况、年轻时候的花边故事、性、政治观点和八卦……在荒唐不羁却反映时代和人们的本性坦荡荡的吐露中,我们看到了在复杂的印度社会中五光十色赤裸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冷峻、残酷却又不得不让人感叹权势罪恶金钱的肮脏与纯粹友情可以矛盾却又和谐的共生在同一个夜幕下。

  这是告别者的故事,他们用不着撒谎,他们真实地,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只知生命的中期,不知开端,也不知结局。”这才是生活最残酷最公平面目——死亡。来来去去,轮回中,最根本欲望渴求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人变了,叙述者换做了他人。在告别时刻,伴随着朋友们突然离去,书中的辛格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电话簿上,与朋友信息排列在一起。“他在自己名字的旁边补充写道:死,日期月份年份?”无法预期造物主随时都将带走我们,是的这就是生活本质,真实得可笑。

  我想,95岁的作者,在写下本书的时候,大约就是想要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箴言。生命的长短我们未竟可知,青春的光阴永无回头日,在过往里,我们欲壑难填,压力重重,而生活本身,不过只是一场夕阳,终将落下,我们定是有遗憾的,但是最为珍贵的东西请别忘记,友情和自我,让他们留在心里。

  TIME TO SAY GOODBYE.

  y 林怿

  2012年8月29日22:27:43

  写于蓝牙小筑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六):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

  其实对印度文学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对于印度的宗教文化风土民情,似乎还停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阶段》。小说《日落俱乐部》不像印度电影那样,以浪漫曲折的故事和歌舞升平桥段人心魄,它是以散文风格的段落叙述三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在生命尽头所发生的故事。书中的全部章节就是记录他们从2009年印度共和日到2010年印度共和日的平常生活,不煽情,不做作,不故意惹人怜悯,似乎老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没有特别出色、有趣的地方,但读过之后却让人在心灵平静产生无限的感慨回味

  沙玛、贝格、布塔是有着四十多年感情的至交好友,由于常逛罗迪公园又均已年过耄耋之年,三个老人组成了“日落俱乐部”,相约每天日落十分,坐在公园的老人椅上畅谈政治、社会、自然和女人。沙玛是看书需戴老花镜听话需戴助听器吃饭需戴假牙套的“健康”文化老人,贝格是身材魁伟家世显赫又偶尔风流的穆斯林显贵,而布塔,也就是小说中的作者本人,是热爱自然常常便秘又有点愤世嫉俗的锡克教徒。三个老人信仰不同,性格迥异,从他们的谈话内容可以领略印度各色宗教、艺术、阶层人物的现状特点。三个好友互相关爱,时时争吵又彼此安慰,在仿佛闲谈的散文气质背后,是对日薄西山的生命的顺其自然接受,和对亲情、友情、爱情思念眷恋。文中着墨最多的段落是女人,虽然身体已经老去,但心灵仍然年轻的80岁的他们,仍然能够回忆起年轻时留给他们美好影像的女人们的温暖和感动,并对这些经历心存感激。2010年初,贝格和沙玛相继离世,布塔思绪万千,明白自己也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同时,面对死亡也更加坦然……

  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我们现在在做什么,给亲人带来了什么,将来还要做哪些?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生命也似乎没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作者以12个月份作为隐喻,时光流转,岁月轮回,终其所述,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烦恼苦闷、欣喜欢愉,也都只不过是命运的一次旋转罢了。

  《日落俱乐部》虽然语言平实,充满反讽和自嘲,却暗藏丰富感情。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一股温暖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似乎应该以更温和平复的心情多读几遍。摘录了书中几处精彩的诗歌,供读者们一同欣赏。

  昨日轻浮已去何处?

  往昔青春又逝哪方?

  ——迦利布

  我祈求长寿,

  只得到四天。

  两天在期待中流逝,

  两天在等待中消失。

  ——阿巴克.沙二世

  我不与人争斗,没人值得;

  我热爱自然,艺术次之;

  我用生命之火温暖双手;

  火慢慢熄灭,而我也准备好离开。

  ——沃尔特.萨维奇.兰道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七):跟着神的旨意“随波逐流”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女生宿舍的话题往往由男生开始,然后波及到全世界,而男生宿舍恰恰相反,大家会在聊完一圈之后,回归到女人的身上。从这个角度看,异性之于女人是一切的起始,而之于男人则是一切的终结。

  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解密了为什么《日落俱乐部》中的三个年迈的老者如此爱讨论世间万物,每一章固定不变的却是女人与性,以及为什么作者写的最有意思的内容都发生在男女之间。

  在我看来,《日落俱乐部》中三位老者所谈论的事情,无论是女人,性还是政治,都是要消耗掉人精力的。即使自然也是如此。我有个当瑜伽教练的朋友,她对我说的我觉得最颠覆的话,就是其实她并不推崇在户外做瑜伽。因为自然都是有生命的,会给你滋养,也会吸收你的气。因此在印度的瑜伽圣地瑞诗凯诗,人们早上起来会在阳台上打坐冥想,而不是静修在深山老林。

  在《日落俱乐部》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的场景,但事实上,作者借由书中的句子告诉读者“印度人很少关注树木、飞鸟或动物”。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大概全世界都是一个样,永远马不停蹄的在赶路,直到老去了再也迈不动步子了,才会静下来听听风的声音,看看叶子的脉络。自然之于这些老人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十分微妙的,这也是年老带来的智慧吧。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自然交替皆有法则”,甚至在小说的末尾,对于两位老朋友的离世,借由布塔和园丁的对话,作者指出“神的意愿谁也不知”。的确,生活在尘世之中,每一个能消耗掉人精力的事情他们都做了,他们的光阴没有虚度,甚至在年老了也值得不断的拿来回味。比之国人追求养生之道妄图和老天抢时间,他们愿意相信每一个变化都是神的旨意,并认真的遵循神的意愿“随波逐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智”,一种悠然的人生态度——当然这种态度来源于他们富足的生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信仰对于印度人慵懒和随意的影响也蕴藏其中。

  《日落俱乐部》依章节区分了每一个月份,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前面四个月作者花掉了更多的心思,写得更加细密,铺陈也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后面的月份只是利用政府的事件和一些情色的场面支撑的几个老年人的逗趣交流而已。我愿意把他理解为这是作者对于人生的见解,因为日出之时风华正茂,而日落之后暮霭沉沉,以这种写作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季节乃至人生的无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写作的方法无论是否有意,在可读性上都大打折扣。

  而过多的对于政治的评论相对于并不了解其文化的读者来说难免有些乏味,作为科普读物,内容又浅尝辄止。书后刊印着《论坛报》对此的评论是“绅士般的文雅”,想想也有几番道理,大概是各花入各眼,深藏在皱纹里的智慧,还要靠慢慢的研磨才能体会出来。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八):暮年风景

  暮年风景

  读《日落俱乐部》

  文/一念千尘

  《日落俱乐部》的作者是印度有名的作家,但是他写作此书时却已高达九十五岁高龄,看到这个介绍时,不由地吃了一惊,也便提起了兴趣,他与我们印象中活着只是为了活着的老人颇不一样,因为觉得无所事事,便开始写书,不管怎么说,都是让人佩服的事情。

  不止是人到老年,人的一生,其实不都是在怀念与留恋中度过的吗,逝去的远去的人与事总是纠缠在心底,有些人舍不得,便开始用文字建立不朽,作家正是基于这种思恋,而作此书。或者此书就是他曾经拥有过的,或者有大量的虚构,但是他的作品,仍然是为我们打开了老人们那越来越孤独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所谓的老去,只是身体上的无奈,原来老人们依然有着雄心壮士,依然顽强地与信念做着斗争。

  俱乐部的成员只有三名,三位很有钱的老人在公园里慢慢相识,于是每天的聚会成为必要的功课。其实此书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只是以三位老人大量的对话进行,而恰 是在这些有趣无趣的对话中,我们一方面了解了印度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人老了以后颇有些可爱的样子。

  作者在前言中自述中称,也许你会觉得他的东西品位不高,但随即一副耍赖的样子,就这样吧,反正一般人的印象中,我这个人从来没什么文明可言。所以你在他的书中会读到大量关于女人与性的话题。三个老人不仅整日为了政治话题吵吵闹闹,也常常不顾形象地讨论身体上的需求以及当年的风流韵事,或者,这就是真实的他们,虽然身体老去了,但精神上的渴求一刻都不曾消失,老去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我们总是到很久很久以后才肯相信,自己是真的老了。

  故事背景时间并不长,也不过是一年有余的光景,季节背景,政治背景,放在眼前的却是一天天的去日无多。于是一个摔了一跤后就走了,一个在睡梦中就告别了,三个人中走了两个,只丢下一个老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意思是说,真正不朽的作品,恰恰是那些日常琐事交织起来的,像是《红楼梦》,吃吃喝喝的,一个家庭就崩落了,这篇文章其实恰是这样的感觉,三个老人也不过是每日去公园的长椅上聚会,也无非就是发表些高谈阔论或者表示沉默,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溜走了。生生死死,是必然要面对的人类命运。我读小说,有时更喜欢抛开作品的国籍背景与政治背景,更喜欢看到的是人性与精神,毕竟这些东西是离我更近一些的,也更容易触摸。所以我读到的只是人本身,而不是关于印度的大背景。

  简直不敢想像,自己也会老。

  20120914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九):男人,不曾长大,只会老去

  在罗迪公园里有一座建于1494年的迦米清真寺,清真寺南面是一处开阔的草坪,那是人们最喜欢待的地方。草坪上,有一条长凳面朝着清真寺,平时总有三位老人在步履蹒跚地绕着公园散步之后坐在上面。而我们《日落俱乐部》的故事就是从开始。

  所谓日落,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日薄西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象征着暮年的无奈。我们歌送过青春的驿动,盛年的辉煌,但谁也不愿意面对年老,就好像老去这个事情不会降临。然而作者自白,动笔之时已经95岁高龄,既然连自己能否写完都无法确定,那么写什么也就无所避忌了。这种感觉有点像我们那些“说真话的老人”,年轻人还在奋斗,中年人有太多牵绊,只有老人才真正敢于说出体制问题,所谓老小老小,多半都有颗赤子之心。

  故事一开始,就流露出无所顾忌的嬉笑。“2009年1月26日下午……日落俱乐部三位成员一个接一个来到了,先后在老人凳上就座。”布塔半询问半炫耀地问伙伴:“昨晚我遗精了。你是个医生,我得问问你,我这把年纪还遗精,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没等医生回话,另一个伙伴沙玛就开始抬杠:“那是因为你思想肮脏……你现在根本硬不起来。”而医生贝格在思量了一会儿说出实情,是因为便秘常常引起梦遗,更为要命的是,贝格一下戳到了布塔的伤口,“肚子胀气的人不可能成为好情人,他们很少能成功地让女人达到高潮,我说的对不对?”这要在别人听来,真是彻底的为老不尊。

  然而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男人间的对话,又哪次不是这样?先开始于政治讨论,争辩得你死我活,然后莫名其妙地将话题转换为性与女人,这是一个相互比拼吹牛技术却从不需要认真探讨的话题。即便布塔经贝格提点似乎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不堪,他也不会承认。而到了情人节,沙玛更是在寒暄完毕后马上告诉两个好友,“我今天收到了四张圣瓦伦丁卡(情人节卡片),有四位小姐说她们爱我。”于是“思想肮脏”的布塔连忙问“那你跟她们上床了吗?”如果单拎出他们私底下的对话,你还真搞不清他们现在都已经年过花甲。

  然而虽然未曾长大,却已经老去。在每一个难过的早上和上午,布塔还在为他的便秘苦恼,每一次使劲都似乎要把心脏拉下去,而沙玛也有着前列腺肿大,前一段刚刚由于膀胱癌做了手术,因此小便总是像拧不紧的水龙头,断断续续地滴着。这些经历写得如此之传神,大概因为作者也在经历着类似的遭遇。而面对死亡,作者却显得从容的多,甚至有点当做玩笑了:“印度人对死者极为尊重。如果一个办公室的总管去世,那么整个办公室成员都休假一天,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心情。有的带着家人去看电影,有的带着家人去动物园……第二天,在默哀一分钟后,大家各自回到办公桌旁,把文件推开,一杯又一杯地喝茶喝咖啡,继续聊天。”这种原谅世界的无情,也只有活够了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春去秋来,这个故事从2009写到了2010,而俱乐部也面临着解散的“危机”:沙玛死了,贝格也走了。布塔参加完葬礼,打开自己的电话簿,从A到Z,按照字母顺序一个个翻看着人名,每隔一个或两个名字,就有一个的下面画了一条线,线下写着:死,1981;死,1985。当布塔最后一次坐在长登上,凝视着头顶上清真寺的大圆顶,忽然想起伙伴的话,“它的确和年轻女子丰满的胸部很相似”。

  《日落俱乐部》读后感(十):罗迪公园的老友记

  2009年1月里的某天。

  新德里的罗迪公园里的长椅上,三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耄耋老人沙玛、贝格和布塔又坐在了一起。他们总是先从用各自的母语,再用英语向对方致意问好,开始了一天必有一次的口水战。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就因为喜欢每天傍晚在新德里的罗迪公园里的长椅上闲聊、斗嘴,久而久之,“日落俱乐部”由此诞生。

  三人中以门第高贵的沙玛最年长,婆罗门种姓,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经的外交官,退休前是印度教育部的高官,称得上高龄钻石王老五。信奉印度教,自认为婆罗门乃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瞧不起靠经商起家的贝格,爱挖苦揶揄锡克教人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大吹牛皮,还喜欢时时不忘摆出个有学问的样子。

  一位是穆斯林显贵贝格,祖先阿富汗人,在印度因继承祖业而发家,商人,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是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每每到了印度教的沙玛和锡克教的布塔因为某个话题争论不下时,贝格便自觉保持中立,当起和事佬来。是三人中最为富有的,也是最早离世的。

  再有一位是布塔辛格,锡克教徒,奉行享乐主义。留学英国,曾在伦敦和巴黎为印度政府工作过,后回国,为一家报纸写专栏。虽说是个鳏夫,爱讲些粗俗的荤段子,却因为有学问,说话风趣,爱旁征博引,颇有些女人缘,是三人当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也被认为其或许就是作者自己。

  这便是中国引进出版的印度畅销书《日落俱乐部》里的三位老友。

  其实,熟悉印度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里,至今仍保留着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而出生于1915年的印度著名专栏作家、小说家库什万特辛格也许是目前仍保持创作活力的最老的印度作家。在他的笔下,三位老友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也不同,却能够每天坐在一起,谈谈时政、宗教、选举、社会,也谈男女情爱,乃至日渐衰老的身体带给他们的种种不适。通篇充满着回忆的温情,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般的伤感。这其中有真实的故事,也有虚构的情节。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多采用各种对话形式作为记述,看似不经心的唠叨,却刻画出一幕幕生动感人的印度版“老友记”,老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从中展现得一览无余,读者既能从中品尝到优美文雅而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认识。

  据说因此,2011年《日落俱乐部》一经出版,便登上了本年度印度最畅销小说榜首,并迅速在欧美引起关注。已经年近96岁的库什万特・辛格,继2004年以《海葬》一书,在世界文坛广受追捧之后,又一次以他睿智、幽默风趣的文字征服世界各国的文学爱好者。

  此次,四川文艺版封面设计选用一种渐变的红色调子,犹如夕阳下,矗立于草坪上的一棵树,连椅上悠然坐着的老人的背影,更为本书增添些许浪漫,愉悦……

  2012-09-2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