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性的因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26 03: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精选10篇

  《人性因素》是一本由[英] 毛姆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6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一):吟游诗人毛姆在世界各地收集故事

  吟游诗人四处游荡,收集各种地方传说,四处传述。他以音乐施展魔法,让听众时而落泪,时而欢欣,这正是游唱四海生活。吟游诗人必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因而他们常成为外交官、协调者、传讯者、密探或间谍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的背后,毛姆正像一位吟游诗人,在世界各地游荡,像个民间故事的收集者。你很少在他的故事中很明显感觉到有"我"这个主体存在,"我"只是为了"听到"或者"见证"别人的故事。

  《愤怒之器》从女性视角点出了女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对男人产生爱情,让我想到昆德拉在《享受意义》中说对女性表现得并无多大兴趣男性,反而更容易俘获这位女性。

  《身不由己》则展现了男性对待婚姻和生活的实用主义。面对远去的真爱,男人会选择追逐吗?毛姆认为不会,男人会选择另一个能老老实实为自己孩子的女人一起继续生活下去。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二):这年头走的最曲折的竟是英国作家套路

  概述:一个典型英国政府官员,过了20年美满幸福生活,可是爱情以消逝。为了自己的名声是断不能离婚的,但是双方却早已分居,暗自给与对方自由。一个正派的五旬公务员要找新侍女,总不能找年纪轻轻的吧,坏名声!条条框框居多,人却找不到。不过从天而降一个在男管家手下工作数年的中年侍女,非常符合要求日子久了,她以完全掌握并挤入他的喜好习惯,男主人早已离不开她,他的朋友们都对她赞不绝口。但是!!!他并不喜欢她,因为觉得她太顺从了,答话从不超两句。然而!!!机会来了,他在俱乐部无聊回家发现本应休息的侍女却在家,鬼使神差的约她一起看电影吧,约完下一秒就后悔了,可是她答应了,并且去换了得体衣服,完全不像侍女。那离得近所以就走着啦,路上就可以交谈啦,看电影时注意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结束后发现她没吃东西,就去吃饭,因为看过电影就有的可聊,越聊越投机,在回家的电梯里,情不自禁的吻了她,第二天发现自己枕的两个枕头变成了一个,另一个在他的侧边,大呼:我的天哪,我都干了什么!唉,这下我不得不辞退她啦,可是,没了她的照顾我可怎么办呐!幸好睁开眼睛没有看到她的脸。等到见到她,他犹犹豫豫,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依旧一样照顾他,绝口不提昨晚的事,他放下了心,他不用辞退她啦,简直太高兴啦!

  我的感受:看开头:噢,又是一个嘴硬心软的男人看上了自己以为自己看不上的女人。中间:果然不出所料,他对她动情了。最后:emmmmm这和我以前看到的所有结局为什么不一样!不应该离婚后和她幸福美满的过下半生嘛?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三):小说家毛姆的幽默王国

  在我浅薄认知中,我更愿意将小说家看成是一类特殊有趣的存在。他们的文风笔触都不像严肃意义上的文学大家,要么高举批判愚昧封建大旗果断投身到未知黑暗中去,情绪高涨激昂到近乎失控;要么善于洞彻社会每一个阴暗诡谲角落,将深邃复杂的人性用细微笔法一层层撕开,展露无遗,之后迎接读者的的是各种永恒庞大耐人寻味主题等等,诸如此类。当然,要能够称得上小说家,稍微上得了台面作者作品也不能像某些网络写手的风格那么低级媚俗,怎么着立意也得稍高于大众层次。小说家和文学家,有时候是后者包容于前者,但更多的时候因风格的悬殊两者又截然不同。但是深入到作品本身,从中能看到更多小说的技巧,还是文学的底蕴,就因人而异而众说纷坛了。

  这种关于界限忧虑在毛姆身上,是不需要存在的。并不是说毛姆不够格,是我认为,若要在一个高大上称谓和故事的乐趣之间做出选择,毛姆会更愿意花时间思考如何在简短的故事中把更多难言的乐趣带给他的读者们。

  《人性的因素》承接于上一部短篇小说全集《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的惊艳,毛姆依然稳定发挥成熟架构功力,从平淡得不能在平淡的日常琐碎中搜刮笑料和幽默点,再搭配其一贯以来的毒舌,自是妙趣横生。在《愤怒之器》里,温文尔雅但略显做作的教士妹妹和闯祸邋遢大王“红头特德”,两人从怒目相对老死不相往来,到最后奇迹般的日久生情,毛姆没有评价这段恋情是非好坏,只是最后知道真相长官告诉自己:我已经要昏厥了!他还讽刺恃才自傲的贵妇—《创作冲动》的阿尔伯特·福里斯特夫人平凡老实的丈夫被她自傲的品性折磨得是如此卑微,最后以丈夫跟厨娘私奔的“不老实”闹剧收尾。对了,说到丈夫曾经有多听话,毛姆也不忘抖机灵几句:

“需要他的时候他永远都在,不需要他的时候,一定消失,这种圆通敏锐若不是苦心孤诣,那就一定是本能了。”

  而至于说到人性万花筒的奇特—在《人性的因素》里,卡罗瑟斯的求爱经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自认为自己跟贝蒂是门当户对,即使屡次求婚失败,也认为得到她是势在必得,可最后还是出乎意料地败给了贝蒂人性中他绝没想到的一面—贝蒂想要的是阶层距离带来的自在心境,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拒绝了他,而选择了因阶层低下而从未被卡罗瑟斯放在眼里情敌

  毛姆笔下的这些人物冲突有一股浓浓的烟火味,就像是百无聊赖的日子里那些时不时总会迸发出来的八卦热闹。故事的灵感可以取材于大街小巷流言中,可以取材于阁楼下下棋散步的大妈大爷,甚至可以从邻居喋喋不休的争吵里面听到事态走向,有一种锅碗瓢盆朴素感。我想毛姆编织故事的高明之处可能也在于此,会写故事的他,并没有刻意营造锅碗瓢盆进化成美妙乐器戏剧性,也不会用花样手法情节的变幻描写波澜壮阔,故事的结尾也不会出现一个欧亨利似的结局扭转平淡的基调。 “锅碗瓢盆”怎么相遇的,怎么吵架的,最后以怎样的结局分道扬镳,全在于他们自己的造化。对于理想的真实性,热恋中的理智,爱情的执着与否,毛姆很少在其中直接表明是非的判断,似乎故事开篇的刹那,他就早已逃之夭夭,躲在荧幕的背后,故作淡定得看着自己的读者如何想象和思考,从中能收获怎样的乐趣。但是在这种佛系般的发展中,故事却出乎意料的好看,这种好看并不是悬疑故事般的惊心动魄,反而还有许多琐碎的唠叨夹杂其中,慢慢的让你体会俗世里那种熨帖的况味细腻之美。你看在《异邦谷田》中,对于怀揣成为钢琴家的理想坚定不移贵族公子哥,毛姆一点儿也不吝惜笔墨去勾勒出一幅“亲朋好友苦口婆心用尽好话轮流相劝、奈何公子哥岿然不动”的画面,然而当公子哥理想破灭,把玩子弹枪时中子弹的那一瞬间,沉浸在里面的我还真有点没反应过来,诶,这是自杀还是真的误操作?回过头仔细一想,咦,其实这样的结局也却是水到渠成的。怪不得张佳伟曾这样评价毛姆:他的小说就像没有管弦搭配的钢琴单奏。有点儿薄,不厚,但是滴溜溜溜溜明净流畅

  相比于毛姆的长篇小说,在短篇小说中,我看到了毛姆亲切的一面。他卸下了《月亮河六便士》中的极端理想主义负担,也暂时回避了《刀锋》中对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矛盾的探寻,真真正正让人看到了一个就是生活在“生活”中的毛姆叔叔,没事儿就坐在楼下的茶馆品茶听书,热爱搜罗八卦,犀利、毒舌,所以书中的金句频出:

“把年轻人丢在画家和诗人中奖,往往就会迷上这种荒唐的论调。艺术史种烈酒酒量差的人是会醉的。神圣火焰在用糊涂头脑来灭火的人那里,烧得最旺”。“知识分子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抽象概念而非实在事物更感兴趣,在一个无忧无虑高度审视纷繁人世,你们不担心会丢失一点点人性吗?”

  类似这样嬉皮又犀利的话语,在书中随处可见。尽管毛姆自称自己为二流作家,重在发掘故事情趣的他可能无法比肩于其他世界级的英国文学巨匠,但是外在的名次高低并不影响我们对毛姆的喜欢。我想每个人在从有较强认知能力的十几岁开始,就会不知不觉接触到各种文学巨匠,例如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等等,他们下笔洋洋洒洒,作品里随手就是一个世纪,一种信仰,一类民族精神,对于这类大家,对于他们笔下的世界,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更多的是崇拜震撼,可这种仰慕是有距离的,以致于很多时候只能从各类名言警句中看到他们的名字。但是说到毛姆,我们的毛姆叔叔,在文学的成就上也许称不上伟岸,但仍然配得上读者给他的荣誉爱戴,完全可以就用“喜欢”这样极其普通的词表述出来。他就像我们身边认识的某个有趣的大叔,有不苟言笑深刻,也有嬉笑怒骂的真性情,也许不会写故事,但是看待生活的乐趣却丝毫不减。喜欢与短篇小说中的毛姆叔叔做朋友,走进书页中,听他诉说一个个离奇浪漫事件,然后无拘无束开怀大笑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四):为啥没办法事前诸葛亮?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你看,我之前说的没错吧?”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这么和你炫耀他们的先见之明经验丰富,听过之后,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非常不爽,嘴里面嘟哝着MMB,你怎么事先不说呢!

  有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案例就是这样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这个时候,会有另外一大批人,开始出来吹嘘他们的预见性了。

  找出各种奇葩理由,什么美国民众对于移民潮的态度啊,什么双方孩子的优势程度啊,甚至是义乌商贸城卖出的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面具数量区别,都预示着特朗普会当选。

  好笑吧?但生活中,却是有非常大的一批这样的人存在的,他们的存在,不仅极大打击着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怀疑人生,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利用这种认知偏差招摇撞骗,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从根上捋一捋,这事后诸葛亮到底是什么事儿。

  这种认知偏差,又叫做事聪明式偏差/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翻译后看起来生硬、难懂,其实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事后诸葛亮”。

  意思是说:一旦知道了某个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及判断能力,同时会用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当初的观点多么聪明。

  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及脑科学大拿,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实验,关于人们产生“事后聪明式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我们并不能记起当初自己决策时的所有观点,但往往能记起与后来发生结果相一致的观点; 2、锚定于目前观点去调整推断初始观点:结果发生后我们才有了目前的观点,但我们倾向于用目前的观点代替我们已经不能记起的当初的观点; 3、认知重构:记忆并不是在我们过去的经历存进记忆库中的拷贝;相反,记忆是在我们提取它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 记忆受到主观的影响而不是客观存在。我们的记忆会重新建构、重新组织,对结果的已知状态可能诱使记忆发生扭曲,我们回忆起来的观点已经不是当初的观点了。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并且,我们都太会为自己找借口了。

  你考试失败了,事后诸葛亮会说,从你平时的复习准备情况就知道你会失败;如果你考试通过了,事后诸葛亮还会说,是因为你运气好,他们分析总是跟随着结果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投资股票领域更为常见

  再比如前几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笔迹理学,就有一种非常强的质疑,因为这种分析一般是是先接触这个人,然后才看到他的字,比如分析毛泽东字迹,人们说雄伟有力坚硬厚实,其实就是犯了事后诸葛亮的错误

  因为他在认识这个人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了一些性格特征,然后把自己的分析对应上去,这样的分析永远正确,但是永远不是科学,所以,当还有人给你下类似的套路,你就得担心了。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认知误区呢?我们有以下两个方法

1.用记录和复盘来锻炼自己的预测能力

  记录就不用多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我们的记忆是不准确的,用记录的方式记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和预测,最好能把基于什么数据理论预测也记下来,会是最为客观的方法。

  然后我们来说说复盘,复盘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其实就是指总结的意思,把自己曾经记录下来的东西,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把当时的记录拿出再看,看看曾经的预测与现在的发生是否相符,然后进行分析,为什么当时能预测对,又为什么会预测错误,原因是什么,经常总结复盘,非常有助于训练我们的预测能力。

2.跨界学习,构建多元知识模型

  多元知识模型来自于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他强调,世界上的学科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用在预测上面也是一样,只有你拥有了跨界的思维,才能在多维度上看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接近预测的真实性。

  并且,事情的发生,一定不是单一原因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思考得那么全面,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赢,并不需要成为最顶尖的人才,而只需要比大多数人考虑的多一个维度,多一层思考,就足够了。

  总结:

  后视偏差绝对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认知误区了,并且,非常难以被发现,就更别说是避免了。经常沉浸在后视偏差中,不仅不会使你的能力进步,还会让你变成一个狂妄自大的人。

  所以,当别人再次因为这种误区嘲笑你的时候,不要理他;当自己也犯病的时候,调侃一下,这只不过“事后诸葛亮”罢了。

  《人性的因素》读后感(五):读毛姆真的很享受

  不知道是大三还是大四,在某种因缘巧合下,看起了毛姆的小说。第一本看的是《刀锋》,看完只觉得,小说主人公拉里真是帅气洒脱,怎么可以那么勇敢地抛开世俗的规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读完这部小说就和打了鸡血似的,因为拉里的勇敢,自己也试着去勇敢。第二部看的是《人性的枷锁》,入戏太深,看到男主角反反复复陷入情欲就叹气。后来便是那部名声颇大的《月亮与六便士》。与《刀锋》不同,看完《月亮与六便士》,我并不羡慕主人公的那种洒脱感,反而对“故乡”这个概念产生了兴趣。书里有那么一段话: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在人为构建的概念系统里,刚出生的我们,无法自主选择国籍、性别、母语、故乡……然后,在这个概念系统里,某些东西好像成了理所当然,你问为什么,他们只回答:因为你是女的,因为你出生在这里,因为你是XX人……如果我们的诞生地给予我们的只有恐怖与不安,那么,它还可以被称之为“故乡”吗?或者说,真正的“故乡”是什么呢?

  后来又开始读毛姆的短篇小说,当时借了一册《第一人称单数》,读完觉得,短篇不如长篇。直到前阵子手痒买书,把理想国今年新译的《人性的因素-毛姆短篇小说全集Ⅱ》买来读完后,我才改变了上述想法。毛姆的短篇,一点不输长篇。

  一、如果毛姆是一位电影导演,那么他的镜头一定很有吸引力

  读小说有镜头感一点儿也不奇怪不新鲜,但这个镜头美不美,吸不吸引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毛姆是一位电影导演,那么他的镜头一定很有吸引力。这是我在看《愤怒之器》时,脑海里的第一时间蹦出的想法。他给你抛出一本《航行指南》,让你思绪飘啊飘,飘到他笔下的某个小岛,在你还没准备好上岸时,我们的小说主人公早已登场。这一过程具有很强的动态感,镜头忽远忽近,切换地非常好。这种感觉有点像什么呢,就好像你去一个热带雨林主题公园,当你站在公园门口大声说“哇哦”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跟你说:“走吧走吧,别哇哦了,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你会很好奇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身不由己》这一篇的开头亦是如此,只不过相对《愤怒之器》来说更为静态。

“她坐在门廊上,等丈夫回来吃午饭。清晨的凉意一散,马来男佣就把遮帘都放下了,不过她把其中一块掀起一角,好看到河面。中午的日光让人喘不过气,望去一片苍白如同死亡。一个当地人在河上划着独木舟,船太小,几乎全没在水面以下了。这天气里占上风的色彩总不过是灰和白,其实也就是暑气的不同调子。(它就像用小调式谱写的东方旋律,有种朦朦胧胧的单一,让人听了极为烦躁;耳朵总觉得和声该转成协和的音调了,但听到头也等不来。)知了疯了似的鸣唱,难听极了,单调得好像溪石窸窸窣窣的水声,一点变化都没有;不过突然一声悦耳的鸟叫声盖过了这一切,那么悠远,她心头一颤,想起了英国的画眉。”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开头的铺垫场景,不单单是美,当你看完整个故事再回头看这段话时会发现,原来,故事的开头和结局,早在这段话里就铺垫得清清楚楚了。

  这也难怪有人评价说“给毛姆半页的时间,你就已经进入那个故事,不想离开”。毛姆短篇小说中的谋篇布局,惊叹,与其说值得写作者学习,不如说值得导演们和编剧们学习。

  二、人物很复杂,评判需谨慎

  小时候看电视剧,总喜欢问爸爸妈妈:“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后来长大些,“旧社会都是吃人的,新社会都是好的”这样的观点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黑白总是过于分明,细节亦不够清楚。但读文学的好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读者,通读全文,你可以看到人物在不同情境中不同的表现。你读了一半,心里可能给某个角色定性了,然后一路按照自己内心的设定去读。但读着读着,前面的设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翻。

  毛姆笔下的人物,就是这样,他很复杂,还给你留了很多想象空间。比如《愤怒之器》中的几个人物:小岛的长官,又矮又胖甚至有点丑,外表看着像是个没有思想的暴发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这个岛的首长。和一心想要改造别人的传教士琼斯及其妹妹不同,他乐于接受一个人原本的样子,而且也总能在这一相对闭塞的小岛上找到生活的乐子。平时吃喝玩乐样样不漏,办起公务来也是松紧有度。红头特德,一个日常喝醉酒闹事的外来者,人人都想把他从小岛上驱逐出去,每个人都觉得他不是个好货。但偏偏就是这个人,在一场瘟疫中出了大力,后来甚至还和琼斯小姐结了婚并成了一个传教士,随便和别人聊聊天,就能让一大群人全入了教。

  再比如《异邦谷田》中,人物也是颇为复杂的。故事里,全家人都很喜欢音乐,沙龙上也是经常讨论欣赏阳春白雪,然而,当父母听到儿子想要去当一个音乐家时,他们却反对了;喜欢弹钢琴,却没有成为一流钢琴家的因子;明明是犹太人,却拼命隐藏这一身份……

  在那些故事里,毛姆总是打破我们对人物的偏见,甚至承认但又打破“我”自己的偏见(毛姆小说很多篇都采用第一人称)。在《人性的因素》这一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知道在我之前的叙述中,卡弗莱·卡洛瑟斯不是个机智的谈话者,就像读者也看不出来贝蒂夫人是个充满智慧的女性一样,但请相信我,他们的确被我亏待了。”“我”虽然不喜欢卡洛瑟斯,刻画他的口吻也是充满讽刺,但这并不妨碍“我”同时夸赞卡洛瑟斯身上的优点。这种“毒舌”它并不让人讨厌,反而使“我”和其他人物的形象更丰富了。

  人物是复杂的,想象空间又是很大的,谋篇布局是精致的,文风又是毒辣幽默的,这样的短篇小说,很享受。

  难得有一本书我非常想安利并且真的写了出来(恩,写的烂这一点大家多包容包容,起码写了)。但写的时候就想:哎呀,我写得这么烂,本来是想着安利,结果最后起了反作用怎么办,那我也太对不起毛姆了吧!Anyway,不管怎样,因为这一篇,我觉得今天整个下午都有了意义。

  本文首发于公号 【牧歌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