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乱说了,真正的中秋节是这样的!
去年的阳历日期是10月4日,而明年是9月13日。这意味着今年的中秋节比去年早到10天,而明年的中秋节又比今年早到11天。
中秋节的时间藏着大奥秘
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解释说:中秋节属于中国现行农历中的一个节日。
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3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农历规定间歇性的在一年中多出一个月,来做调整。
这多出来的一个月,被称为‘闰月’。每19年里,都会有12年有12个月,而有7年是含有闰月(也就是一年13个月)。
由于我们历法中有这样一个安排,所以中秋节总是在阳历的9月到10月初出现;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是自古以来节日氛围最重的一个节日,许多传说佳话都在这一天汇聚,它承载着我们中华名族的历史与神秘。
澄清!嫦娥去广寒宫是被迫!
常常听人说,中秋节的由来是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被罚在广寒宫一生孤苦。但实际上,嫦娥吃长生不老药,是被迫的!
相传,在尧舜时期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有一天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也经过此地的王母娘娘,便求了长生不死药。据说,人吃了这包药可以立即得道成仙。
后羿拿着药,十分为难,药只有一包,而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嫦娥,不愿意与她分离。他只好让嫦娥珍藏此药,两人都不吃,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
三天后,后羿出门狩猎,他的弟子蓬蒙装病留在了家中,等后羿走了拿着宝剑闯进了嫦娥的房间,逼着嫦娥把药给他。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于是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她马上成了仙,但因为思念丈夫,便落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做着催促犯了错的吴刚砍木头,监督玉兔捣药的工作。
后羿回到家,知道了事情原委,想杀了蓬蒙报仇,可是对方已经逃得不见踪影了。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天空呼唤妻子的名字。他惊奇的发现,月亮上有一个酷似妻子的身影。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他思念妻子,但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好在月亮下摆上香案,祈祷妻子在另一个地方能够平安祥和。
后来,他的思念打动了月母,月母告诉后羿: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用面粉作丸,团成如圆月的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一直呼唤嫦娥的名字,三更时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团聚。
后羿照做,果然在每年的这一天,能看见嫦娥从月亮中飞回来,夫妻两也得以团圆。
从此,中秋节成了思念家人的节日,拜月的风俗更是在民间传了开来。
《礼记》早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而中秋成为固定节日,实在唐代。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后来中秋节盛行于宋朝,在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当然了,这个节日的风俗,也是可圈可点的。
祭月、赏 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中秋节,人们将月亮神像放好,点燃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人们把天空中的朗朗明月化成可以倾诉思念的对象。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吃月饼
相传,月饼一开始被称为“胡饼”。但是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赏月的时候,觉得“胡饼”这个称呼并不好听,所以让杨贵妃给它取个雅致一些的名字。杨玉环冰雪聪颖,望望天上的明月说,不如就叫“月饼”吧。
而这个时候,月饼还只是达官显贵吃的。真正让月饼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是开创明朝的朱元璋。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军师刘伯温把密信藏在了月饼当中,计划让吃到月饼的人配合行动。果不其然,各方将领收到密信,纷纷起义,很快元朝就亡了。
从此,每逢中秋节,朱元璋都赐月饼给群臣,寻常百姓听闻了,也开始制作,将月饼的制作工艺发扬光大。
久而久之,寻常百姓也都开始在中秋节吃月饼,并且月饼要由当家主妇切开。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历史上唯一不能吃独食的节日就是中秋节),寓意着一家人一直团圆。
花 灯
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有各种各式的彩灯系上灯谜,供大家猜灯谜。
饮桂花酒
喝蜜酒,已经成为了节日中一种美的享受。人们常在中秋节制作桂花蜜酒,表示一家人喝下这酒后能长长久久、甜甜蜜蜜的在一起不分离。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南宋文人周密更是用文字,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烧塔
部分地方又称之为“烧塔仔”,是南方诸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它的意思是“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通过烧塔表达收获的喜悦,祝福生活像圣塔火焰一样红红火火”。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寓意着一家团圆。同时这个节日也藏着万千父母对儿女的呼唤:无论你在哪,都要记得,我们在等你回家。
一轮明月,撒下万缕思念;
一袭桂香,醉人的幸福在身边;
一封月饼,品尝生活的香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