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喜福会》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喜福会》经典影评集

2017-11-15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喜福会》经典影评集

  《喜福会》是一部由王颖执导,周采芹 / 温明娜 / 俞飞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福会》影评(一):时隔将近二十年的二刷

第一次看应该是我在小学的时候,无意中在电影频道看的。即使不懂人情世故的我依然觉得命运的变幻无常,尤其是针对于女性。毕竟我对于母亲那一代在社会以及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深有感触。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我长大之后对女性的看法。如今再完整看完这部电影,会觉得故事主线还是有点弱,某些表演有些僵硬,一些小演员操着一口美籍华人的口音演绎的角色还是有点出息,尤其剪辑方面觉得过于简单了。时过境迁,二刷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个故事有多震撼,反而挑出了一些我不太赞许的表现手法,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变得买那么敏感敏锐,将近三十年的生活也让我表现的有些麻木,但是结尾处依然觉得很感动。也感慨每个生命的命运。无论怎样,值得给四颗星的好片

  《喜福会》影评(二):隐忍才是罪魁祸首

寻着俞飞鸿看的这部片子。电影反应的东西太多,寻着哪个点都能探寻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于我最大的触动,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塑造,实在入木三分。当然很多人说表演夸张,情节巧合痕迹太重,我确认为这是电影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层面的东西,并不影响电影主动想反应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影响下,每个个体的不同抉择与背后的逻辑,这些东西在电影里面都有看见。四个故事最触动我的是那个一直隐忍的,最后反抗的故事。婚姻是要隐忍,但这种隐忍不是没有限度的,是隐忍获得相应的回报。俞老师是一个清醒的人,中国的男权社会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从来不崇尚女权主义,但我觉得尊重是应有的底线,包括自重与他尊。

怎么样把自己放在最舒服的位置上活着,才为长久之计。靠什么信什么,都是会害自己的毒药。

  《喜福会》影评(三):母亲与女儿永恒话题

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随意打开看,画风有点阴郁却一路看了下来,四个家庭两代母女的八个故事,到最后竟然哭了…… 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无法言喻,我想跟我同样感受的应该也都是文艺女中青年了,不带引号的。弹幕里很多人问为什么讲英文,因为她们是移民啊,语言代表一种文化,由谭恩美Amy Tam小说改编。Between every mother and daughter, there is a story that must be told. 开始以为是李安拍的,后来一看导演叫王颖,是个定居美国的香港导演,而且意外发现我很喜爱的Maid in Manhattan居然也是他拍的,实在是个惊喜。

  《喜福会》影评(四):《The Joy Luck Club》一些随笔

听了两小时Chinese English 刚开始因为是女神俞飞鸿的成名作慕名而来 然后被导演细腻的叙事方式吸引 影片讲述了四个奶奶辈他们小时候与母亲一起遇到的事 还有年轻一代ABC和母亲们之间因文化差异 思想碰撞 的故事 女性在中国那个年代被物化成无欲无求的物品 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身边人以及看不见的虚无缥缈里 而君不见古往今来因为愚昧的三从四德制度害死了多少出嫁之前是“珍珠”似的清纯善良的姑娘 环境造就人 人也可以改变环境 新一代的ABC们努力跳出母辈一代的不幸 从影片上看 可以说很成功结局还是很温情

中国女性隐忍宽厚对家庭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似乎往往好人无好报 就像里面说的结了婚后的中国女性总以家庭幸福(往往第一意志丈夫)为第一目的,而不是自己怎么做才开心就去做。更为讽刺的是 至今为止的21世纪的中国主流价值观里面 这样做的女性还是值得被标榜的,这就有待人们思考了。

讲几点关于自己

一 希望终其一生可以逃出家族所谓中国人情社会的牢笼 大大方方开开心心行驶自由意志

二 希望对方永远做自己 。任何人都不值得为自己改变(包括我)

三 希望以后在中国 这样的朋友可以越来越多 世风昼转 无家族囚笼束缚 无任何歧视 (虽然这个太乌托邦了)但我还是要写 哪怕有一寸土地是这样也好

  《喜福会》影评(五):喜福会

一部电影讲述八位女性的故事,能如此从从容容,也是功力。块状的结构略显平庸,可是至少每个女性的面目是清晰的。这八位女性,她们的生命都与东方,准确地说是中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中国在这部电影中,对于四位母亲来说,是一个需要在现实空间中逃离的场所,赴美之旅使她们自我“解放”的起点;对于四位女儿来说,是一个需要在心灵空间上逃离的场所,她们需要不像她们的母辈那样活着,在内心上强大起来。就这样,女性的解放和对中国的脱离被并置。 我认为,无论是女性主义的观点,还是萨义德对东方主义的批判,都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弱者”永远是被书写和被塑造的,他们没有自我言说的机会,于是存在于主体的想象中,成为“他者”。(这里的弱者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里为了概括方便,选取了一种惯常的说法,其实他们——无论是女性还是东方社会——很可能并非事实上的“弱者”)这种概括当然无法囊括两种理论的丰富性,但是却能从一个方面来说明这两种理论的相似内核。而因为如此,东方女性便更加边缘。这部电影中,女性形象与中国影像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于是本文将利用女性主义和对东方主义的反思观点,来分析本片在塑造女性角色和描绘中国图景之间所出现的观念的不同步。同时探讨这种不同步的两种观念如何互相牵制,使得两方面都出现了即进步又保守的含混表达

  《喜福会》影评(六):不是关于华人女性坚强,而是关于作茧自缚

想先说:在我看来,这个电影不是关于华人女性坚强,而是关于作茧自缚。
最早听说<喜福会>是大学里,一个室友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用电驴下了1个月才把整个电影下完,特别值得看。我拷回我硬盘,便忘记了这件事。
再看这个电影时,我已经自己一个人在美国呆了3年多了。看完感想是:无法relate,甚至有些失望,哪来的这些封建落后扭曲的女人
那些童养媳,战争,媒婆,在我的世界里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那些abc也不象我认识的abc。电影是20多年前的了,中国人的一切早都物是人非了吧。可是,是吗?
也许很少还有人再穿旗袍,很少还有父母孩子练钢琴,但是有一种sentimental的东西一直没有改变,就是似乎命运似乎永远在一个诅咒下,一直苦兮兮的。
这也是我在美国呆这几年的体会,同样的日常生活,美国人轻松而中国人沉重。
电影里唯一试图挣脱这种悲情诅咒的只有Waverly,她真正接近美国人的自我之上的individualism,所以她嫁了白人Rich,应该是幸福的,因为电影里没具体说她婚姻,和同样嫁了白人的Rose,最后不得不离婚形成对比。
悲情的东西似乎总被中国人所青睐,比如两个选择,幸福或不幸,我们被教育得,出乎意料地,去选不幸。我们从小知道要孔融让梨,挑那个不好的才是正确,被教育树大招风,就算优异也要装怂,有好事也不敢轻松去庆祝,因为人说福兮祸之所伏,如果陷入不幸,也要自己默默疗伤,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像电影里的人说swallow your own sorrow,live in the tragic way。美国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思路更加简单,好和坏毫无疑问去选好的,高兴就要肆无忌惮地笑,悲伤也有抛弃悲伤的选择。小说里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电影里没有详细演,是说June的妈妈Suyuan招待大家吃饭,共10个人,她买了11个螃蟹,其中有一个是缺了腿的,本来是备用的,没想到餐桌上Waverly第一个挑,把最好的给了自己女儿(在Suyuan的计划里小孩不算,螃蟹只给大人,没有小孩的份),第二好的给了自己老公,自己挑了第三好的。于是那个备用的缺腿螃蟹最后分给了Suyuan,她推脱胃口不好,气得没有吃。于是电影里有她骂女儿June的那句话“Waverly挑最好的螃蟹,你就知道挑最坏的”。同样在美国出生长大,June性格更温顺听话,吸收了中国母亲那些价值观,Waverly明显更叛逆,却过得比其他人好。
还有就是让人压力很大中国父母的期盼。June对妈妈说,你的anticipation让我受不了,Suyuan却说,那不是anticipation(期待),是hope(希望)。可是这种hope在传到孩子身上是就变成了义务,要完成父母的愿望。美国人会这么想么?不会的,他们对父母没有中国人那种“欠父母一条命”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你的想法,我有自己的人生,最后反倒轻松愉快
中国人摆脱不掉的苦情,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像林夕在《时代》那首歌的歌词一样:
“一刻不开朗便沮丧 为失望而失望
这麽紧张的心 怎能放”

  《喜福会》影评(七):关于《喜福会》女性视角、民族定位和叙事手法

电影《喜福会》改编自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作为一部讲述中国第一代美国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之间矛盾关系(以母女关系为主)和融入西方社会的电影,《喜福会》立足于女性视角,描绘出八个女人分别在中国、美国遇到的种种感情生活中的辛酸和挣扎
        毋庸置疑的是,该部电影由于聚焦了美国的少数族群——美籍华人——的生活,因而受到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两方面的关注。美国的主流社会通过华裔文学和电影,得以一窥在他们眼中来自神秘东方的族群的生活;而生活在遥远东亚大陆的中国人,也能通过同样的途径来了解远赴北美的同胞。这部电影便如此展现了美籍华人在两种社会形态的夹缝中生存的状态。
        影片通过采用在一次“喜福会”聚会的过程中,插入各个女人回忆的方式展开,不断将每人的过去和聚会的秘密——即君必须要亲口告诉失散多年的姐姐们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抽丝剥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全片节奏不紧不慢,从一而终,对于20世纪初中国面貌的细节(除了演员们蹩脚的普通话)复原得十分用心,呈现给观众的每一个女人的故事都饱满完整,同时也凸显出她们不同的性格。
        然而,通篇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动同情,无法长久存在。冷静下来之后仔细回想,我觉得电影本身还存在一些遗憾
        首先要说的是女性视角。古今中外的作家、电影人,不论男女,大多钟爱以女性视角叙事。我粗略将之归为两个原因:一、女子之心细腻,借由女性视角,可以表达出更多隐含在事件表面下丰富的、矛盾的而又最不易察觉的感触。不少男性作家也青睐这样的叙事手法,茨威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对于女性主义作家而言,女性向来处于受父权社会和社会性别准则压迫的地位,从她们的角度描写她们自己的故事,不仅能更真实地反映她们的遭遇,警醒社会大众,也能赚得观众、读者眼泪。《喜福会》的原作者谭恩美以八个女人为叙述主体,正是她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所致。华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使得原作者和她笔下的八个女人处在“双重边缘化”的位置,成为“白人社会”和“男性主导社会”中的“他者”。
        然而在我看来,《喜福会》片中赋予八个女人各自的悲酸,既是聪明一笔,又难免使观者对华人女性进一步产生种族和性别偏见。在第一代移民母亲们的故事中,不管是被逼嫁人生子、被逼做妾、丈夫出轨,还是遭遇战乱疾病,无非都是一个“惨”字,令人唏嘘。西方观众看了,便觉得华人女子都是在中国饱受折磨呆不下去了才逃到美国去寻找新生活,结果仍然过得苦楚,在旁观者视角里,异族的悲惨遭遇,因为无法共情,即使再可怜也愈发“异己”;中国观众看了,要么易生自怨自艾之情,觉得旧社会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要么认为影片是在故意夸大中国女性的遭遇,要么干脆嘲讽起这些华裔在美国的境遇是自食其果。我认为,试图将一个民族的真实遭遇展现给世人未尝不好,然而“真实”之定义因人而异,而电影中“惨”仿佛成了加入“喜福会”的令牌,让人看了着实心情复杂。
        殊不知,《喜福会》中许多故事里展现出的两性关系,其实并非中华民族之特性,而具有普遍性。比如莺莺和丈夫结婚后,丈夫仍在外面拈花惹草的故事。这样充满仇恨和畸形的婚姻状态并非罕见。早在18世纪,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就在《汤姆·琼斯》中对大多数人婚姻状态做出了概括。他认为婚后夫妻双方往往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爱到彼此让对方开心,自己才能开心,另一种则是恨到彼此让对方不舒坦,自己才能开心。莺莺的案例很显然属于后者。至于婚外情这一现象,无论男女,都有可能在新鲜感的诱惑下,置早已没有激情的婚姻于脑后,更不用说天性风流的人。类似情形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中均有描述。我认为,婚姻本身既可以视之为爱情的结晶,也可以看做契约精神的实践。对婚姻对象忠诚与否,取决于个人定义或双方约定,因而婚姻并非感情的保障,而是稳定、正常的生活的保障。不过,《喜福会》电影中着重表现的角度,不光是出轨丈夫的可憎,更是莺莺受到这样待遇的无力反抗和自我沉沦。她在悲痛中误杀自己孩子的结局,正体现出封建社会中女子依附于丈夫生存和无法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惨状。
        尽管每一个支线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但作为一部电影本身要讲八个故事就已经显得较为冗长,更何况这些故事一个赛一个凄惨。所以我认为,删去其中之一二未尝不可——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当然比起两性关系,我更青睐电影中母女关系的刻画。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差异与情感上的隔阂,充分体现了移民群体面临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传承问题。
        说完电影中女性视角和民族形象,我还想指出《喜福会》在叙事方式上的一些瑕疵。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主时间线是为支线服务的,聚会只是为了便于展开各个人的回忆。值得注意的是,原著作者谭恩美在书中提到,《喜福会》小说直到出版前都是以短篇小说集的方式呈现的,这意味着小说里每个人故事都很独立、分散,可自成一章。以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构并不影响阅读,但是搬上大荧幕却具有一定的困难。一次一次的闪回插叙,一遍一遍用相同的套路,难免会让观众产生腻烦情绪,并且剧情从连贯性来讲,也犹如一盘散沙——尽管是精美的沙。因此,我期望导演以更机巧的方式来讲述这类故事。昆汀电影也以酷爱使用插叙而著名,然而他手法的优越之处便在于闪回的不可预见性,每一次闪回都会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出现。《喜福会》在叙事上假如能够跳脱固定的插叙手法,而加入更多样的技巧,也许结构会更为精致。
        《喜福会》电影尽管无法尽善尽美,但终究瑕不掩瑜,是一部展现民族差异和融合、母女和两性之间微妙关系的好电影。
------
最近重读两年前写的这篇影评,感到自己在想法上发生了一些区别,于是稍事修改。

  《喜福会》影评(八):那只大白鹅

我一直記得那隻大白鵝。
       故事壹開始,June的母親 蘇 最先出場,伴隨著悠揚的樂曲,懷抱著那只寄托了她壹切美好願望的大白鵝,踏上駛往自由之國的夢想之船,然而世事無常,那只白鵝因為種種原因被留在了過去,她依舊只身壹人。
       而與那只白鵝壹起被留在過去的,除了她所有的珠寶首飾、丈夫和家庭、安定的生活,還有因瘟疫不得不放棄的兩個雙胞胎女兒。
      
      “拋棄”,這是壹個刺眼的字眼,她的的確確是這樣做了,但我們卻沒有任何立場去指責。生活在美好時代的我們,即使只是從文字中讀來,母親 蘇 所處的那個時代依舊令人深深膽寒:戰爭、炮火、瘟疫、流離失所……而她只是壹個再普通不過的單身母親罷了,推著那小木車,她已經傾盡了所有的能量,最後的所謂“拋棄”,與其說是她“拋棄”了女兒,不如說她“拋棄”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她將身上所有值錢的物件都留在了雙胞胎女兒身邊,希望患病的自己的離開能為女兒尋得美好歸宿。
       幾十年後,當她在美國重新擁有了溫暖的家庭、體貼的老公和珍貴的獨生女兒,在內心深處她依舊記掛著那生死未蔔的兩個女兒,對於母親,她只“生”下了他們,卻未曾“養”過,這在 蘇 這壹位傳統的中國女性看來是難以原諒的過錯。於是她將所有的愛和希望轉而寄托在她第三個女兒——June的身上,她給她“BEST”,也希望她回饋“BEST”,因為June壹人獨享了原本屬於姐妹三人的所有母愛,自然也要代替雙胞胎姐姐成為母親生命的延續和全部的驕傲。
     
     在 蘇 看來,這才是屬於她的邏輯的母親角色的天平。
     一代人的痛,兩代人的傷。

  《喜福会》影评(九):评《喜福会》

      我非常喜欢片头的旁述和曲风,关于天鹅与梦想的故事。
      叙事上王导拍得有棱有角,框架套框架,点到即止,旧中国女性苦难经历的踩点也比较到位。毕竟是喜剧,毕竟是从苦尽甘来的角度去看过去,最多是为主人公感到庆幸,不算触动到心灵,相信王导也不打算拍得伤心欲绝,你看电影的名称就知道了。至于女性在婚姻中的独立和尊严的觉醒的话题,电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再赘述。
       另外,片子很多面部特写,在其中单眼皮和大众化的脸型和表情让我一度有些混乱,里面的女演员,尤其是女儿们和母亲的年轻时候的表演者,说笑来讲,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结尾阿君去中国见双胞台姐姐,当“妹妹”从胞姐中叫出来的时候,我深感矫情,说实话。
       从华人身份去看喜福会,是有喜有泪有概叹的,因为这是一种命运的解放和幸福的收获。从国人的身份去看喜福会,我想必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因为国人的心路和境况,岂能是海外的同胞能真心体会呢?话扯远了。

  《喜福会》影评(十):我们都曾热爱和憎恨那个我们最像的女人

这是属于3代女人的故事,这是属于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的故事,可这又是属于每一个女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每个女儿都被自己的妈妈影响着,她们也许叛逆、她们或许懦弱,她们都曾和自己的妈妈对抗,她们妄图摆脱妈妈对自己的控制,诚然她们爱自己的妈妈,却有太多事让她们无法接受,太多事让她们对妈妈充满了埋怨。
可是当生活不断继续、当故事一直在讲,她们终于发现,这个自己曾经怨恨的女人,有着太过跌宕的过去,她们走过人生百态,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做的每一件你不能理解的事,也许只是为了让你不再重蹈覆辙,为了让你不再承受她所经历过的苦难。
这片子讲述的故事、描述的年代离现在太过遥远,却意外的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也许每个女人都是一本书、是一部戏,看每一个人的过往,总觉得,也许换个场景,这故事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吧,那些坚强与执着不知能否在自己身上找寻到。其实,无论是什么年代的故事,总有一些感情、也总有一些精神,是让人不能忘怀的。
太多人觉得这是部关于女权主义的影片,我却觉得这是部不可多得的描述母女情的片子,也许是这份亲情太过平常,太少人去关注女人们之间的故事。
但是,这就是那个我最像的女人呀,也许是太过想象,也许是对自己的不满,我们都曾试图摆脱这个女人带来的“枷锁”,这个我们最恨却也最爱的女人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