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10篇

2017-11-15 21: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10篇

  《爱在别乡的季节》是一部由罗卓瑶执导,张曼玉 / 梁家辉 / 文希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一):这是一部被远远低估的电影

90年代的老片,因为梁家辉,今天特意找来看,有豆瓣的评分在前,结果却比想象中好太多。很多人诟病的过于黑暗、结尾过于惨烈,在我看来非常正常。早期非法移民的艰辛,现在也许难以想象。张曼玉的精神分裂,前面通过其他人的转述,已经有很多交代。巨大的生活压力,恶劣的生存环境,异国他乡危险遭遇,让她整个人渐渐如惊弓之鸟,求生的本能,令她最终为了活下来而以诓骗为生。整个剧情层层递进,不拖沓,不冒进,台语民歌成为唯一渲染情绪、标识节奏的背景音乐,跟影片的黑色基调非常契合。最后的结局虽然过于惨烈,但并不唐突。精神高度紧张时而失常的张曼玉,面对不愿意接受的过去(也可理解为长期生活在巨大压力之下自保的行为,刚开始的自欺欺人,到真的遗忘过去),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完全可以理解。

梁家辉是香港的演技之神,不管什么电影,单看他的表演,就能沉迷其中。这部电影中,他再次贡献了卓越的演技,把一个老实、忠诚、一心希望夫妻团聚的大陆贫困乡下人演得惟妙惟肖。那时候的他,颜值也是巅峰,什么样的角色,都难掩他的光芒,当然,这种魅力除了外表,更多来自他神级的演技。

90年代香港不乏佳片,从影片立意到表现手法,都远超当今大陆的制作水准。这部影片的摄影非常棒,画面精致,色调晦暗,放到今天也不落伍。总之,这是一部被远远低估的优秀影片,五星。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二):爱在别乡都是冷

对这部片子最多的评价大概是:“除了名字之外没有一丝的温情。”但我觉得就连名字也不温情,若是爱在别乡就应该是温情,或许会感到即使离了家乡,但是身边也仍有着爱,可偏偏多了“季节”这样的名词,不温暖也不冷漠,所以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结局跟解释,而往往当名字不直接告诉你温暖的时候就大概想隐喻的说这个故事悲情。只是不愿你看不到一丝希望罢了。就像故事的结局即使心寒到颤抖,也还是看到大片的血红浸染在自由下方,随着雨水聚集又消散。

经历过文革,心中的阴影还尚未去除,只身一人孤独的来到他乡,多少次的坚持与隐忍才终于挺不住说出一句我想回家,然后是了无音信。时间带走了所有的期待只留下满目疮痍。所以当旧伤新伤一次次不停不停的剌在阿红身上的时候,她终于学会了逃避。在每一个清晨忘记自己和忘记虚无缥缈的依赖,也学会了在夜晚放纵自己,来安抚因为念而不得的思绪。可是心中最深处的痛苦其实一直都在,永远都躲不掉,随身拿的锥子和嘴里呢喃的南生、山山足以告诉我们她所有的疯狂与执念。

但是这一切他不知道,所以信里劝勉,相遇时愤怒,但是他还仍是南生,为人民服务的好教师、正直、坚强、永不退缩。但是同时他也胆小懦弱。或者不如说他能够理解很多事情也承认很多事情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堕落过却也能再站起来,对生活还有着一些期待和希望,这大概是最可贵的,而且拥有治愈的能力,所以Jane或许再过三年也还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遇到他,或许是因为意识不到,更或许是在碰到南生之前她没有过勇气。所以一路上来来回回总会有一些人路过,也总会有一些人给予一些安慰,然后还是要离开。所以也要轮到南生了。

思想起,一日过了一日耕

后来给子孙较清闲,要给子孙教育有路用

自由自在个个硬

思想起,谁人愿意离开咱家乡

咱希望快可以再回来

时间啊!暂时你得等

中国人咱有忍耐性的人

或许南生最后一通打回家的电话才终于读懂爱在别乡的季节。

Awin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三):大洋彼岸没有爱

       最近都在到处搜刮当年获奖的影片来观摩学习,先是看了金像奖的,然后去找华语电影成立最早的奖项——金马奖获奖电影,无意间发现了这部《爱在别乡的季节》,以为是类似于《秋天的童话》那样讲的是异乡爱情的故事,结果发现大错特错,而且影片要表达的内容也远不止片名里的“爱”字。
        穿着类似蓝色工作服的服装的夫妻俩,妻子李红,丈夫南生,生活条件略微简陋,体现的是80年代我国普通家庭的一个状况,其实在《省港旗兵》里边所描述的广东普通家庭基本差不多,相比于同时期香港电影里的公寓简直是天壤地别,交代的背景其实也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也是主人公命运悲剧注定的一些线索(省港旗兵是大圈仔入港打劫最后和皇家警察激战,与本片同样写实但是关注的人群不同)。关于在80年代要去美国的困难程度,其实在《中国合伙人》里边就有侧面表现,除了英语要好,有经济保证之外大使馆还会关注你到美国的目的,显然80年代的中美差异之大,很多人借一些借口得到签证就会在那边“黑”下来并等待时机得到“大赦”(本片中一个香港偷渡来的纽约的女子是李红的同学,也可能是老师说自己也是没有身份只能等待“大赦”结合她所在的学校环境应该属实),因而开头所描述的夫妻二人大老远跑来上海办签证很困难,又提到了之前在广州办签证多次失败,讲明李红最后去到纽约实在是历尽千辛万苦,然而苦难才刚刚开始。
       刚开始一个月有七封信,后来渐渐失去了联络,而南生收到的最后一封信竟然是妻子要求和他离婚!这个年代,离婚对于他根本就是晴空霹雳!他出差去巴拿马的时候便以去墨西哥旅游为名从美国南部边境偷渡进入美国,这种执着和坚持看似不可思议其实都是那辈人普遍具有的品质,也可以说是一种执念,他相信这是不可能的,他必须要找到答案,然而这一路同样是苦难无数。
       影片用丈夫的行动为主线,沿途根据线索逐渐去寻找失踪的妻子,同时影片利用配角们的回忆描述出妻子在美国的各种艰辛或者是改变,达到一种触景生情的效果。首先是南生的画家老同学热切接待了南生,听说了南生从墨西哥走入美国本土“十五个人,四个被抓,一个去了别的城市,自己到了纽约,剩下九个死了”的遭遇,画家十分沉重,当即答应南生可以吃住全归他直到找到李红。入夜之时他看着入睡的南生狠狠的抽烟,最后大抵是对自己的冲动后悔,居然大半夜把南生推出了公寓,说:“自己也要吃饭撒尿,对不起”,结果南生只能睡大街,还被流浪汉偷了鞋。
       邂逅了一个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女孩,看打扮就知道是当年纽约的不良少年,关于纽约8090年代的华人帮会可以看去年刘伟强新作《青龙复仇》,讲的就是当年华人帮派和一些关于非法移民的命运的故事。这个女孩10岁吃避孕药,14岁堕胎,还对南生强调了abortion(堕胎),u know?一口标准美式英语和发音根本不准的广东话听得实在压力(我下的是无字幕版),以及她根本不识汉字,和南生相遇时可以说是鸡同鸭讲,虽然都是广东话但是由于思想不同根本无法沟通,她不理解什么叫文革,却听得懂revolution,似懂非懂,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还用肉体得到的收入给南生提供开销,那时的南生已经经历了钱财耗尽,而一路寻找妻子无果的困境,开始穿上牛仔裤皮夹克融入那种放荡的社会角落,最终在一群光怪陆离奇装异服的社会废物狂欢中晕倒........
       最后,那个15岁的ABC女孩Jane决定回乡下继续读书,还调侃南生说虽然很无聊但是我还是想回去读书,做个part time job应该没问题,你都能一块面包吃七天,我也行的(刚开始南生初到美国可谓省到了极致,背后是深深地无奈)。而南生也决定好好在这个城市先生活下来,剧情开始进入大转折和高潮。
       南生送货居然重遇了自己的妻子李红!夫妻二人似乎能够重回国内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尽管双方历尽千辛万苦,流着热泪抱在一起时,背景音乐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简直是无比的悲怆和压抑,李红遗憾自己遗失的大箱子里有送给南生的西装还有给孩子的衣服,其实南生早就拿到了那个箱子,还被里边发霉而爬满虫子的披萨而恶心到吐以至于晕倒后看见Jane送来的东西都不敢吃。李红的反应只是害怕,只是还在一直紧张之中,我以为一切都会变好,然而一切朝着失控的方向而去。
      在最开始时候画家老同学回忆自己在画展上见过李红,影片中表现的是一个衣着光鲜的时尚女性,而且根本不说广东话一个劲的说英语,此时的李红我认为早已经是变了样子,换句话说是最后的阶段;而在中餐馆夫妇回忆的李红则是差点被黑人街仔强奸而且生活在地下室及其困顿的阶段的李红;洗衣店老板回忆的李红则是从中餐馆辞工后(也可能还在台湾人开的中餐馆里工作)的李红,希望能够通过和那个上了年纪的洗衣店华人老板结婚而拿到绿卡,结果是她的护照上写着已婚,最后希望落空(和开头南生收到妻子要求离婚的信对应)。期间台湾夫妇和南生一些对话也是很反应的当时的环境,比如黑人区的治安夜晚得拿着枪上街,还有什么现在的台湾人过来都不洗碗了,都来搞金融云云,突出一代代华人的差异。还有就是保荐李红来美的一个上海的远方亲戚用上海话说:”这是人家的国家!“让南生不知所措。整部电影可以说从不同的华人嘴里说出不同的话,把一整个华人眼里的美国描述地无比真实。上海人,台湾人,广东人,香港人还有ABC,不同的来历不同的阶层(那个上海人49以前就来美,生活条件相当好,住在长岛富人区(《秋天的童话》里Jennifer去长岛的一个华人家里当家教,也是有钱人);香港女是偷渡过来的;台湾夫妇则是有了一些积蓄开中餐馆,等待着攒够钱搬到治安好的地方;李红则是申请过来学习的,一开始在语言学校学习后来则变成到华人区做老人生意的类似经纪的职业)。
       南生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妻子坐在梳妆台前化妆,对他的早安态度非常恶劣,他简直是大惊失色,妻子满口英语的咒骂他并急着出门,他提着裤子追出门去却被绊倒,还把柜子上的东西搞掉了,那些写着”中国 广东省 番禹“的信其实都是李红没有寄出去的信!然而她却声称自己寄了那么多信南生都没收到!还怀疑是不是有人偷偷藏起来了!(这个桥段在去年彭浩翔的《人间小团圆》里杨千嬅说自己烧给死去妈妈的包裹居然都被拒收了,结果是自己抑郁过度自己给自己的包裹盖的章,所以我认为此处李红已经精神分裂,白天就是一副美国上流社会人的样子,夜晚却无比害怕无比脆弱)。南生一路追到华人区公园拉着李红说自己是她的丈夫并要重头来过,结果先是被刺伤,接着强吻自己的妻子被刺穿心脏最后死在了彰显自由主义的雕像之下,菊花被雨水打残,疯癫的李红拿着死去南生身边的相片开始发呆.......令人揪心而又无比唏嘘的结局用两人的还在广东的年幼的孩子在巷子里兀自玩耍的情景结束。
有人说结局有些不解,我觉得还好,李红精神分裂误杀了南生其实并不出奇,片中她险些被黑人拉到草丛里强奸,受到惊吓的她还不敢报警因为自己没有身份(估计是签证早已过期),去差馆肯定被遣送回国。李红来到美国后想回国却被身处国内的南生劝阻,只身寻妻未果的南生打电话归家希望回去却被自己的父母劝阻,多么的可笑和讽刺,回家其实哪要那么多理由?但是家中的人认为大洋彼岸满是黄金,还回来做什么!?南生此时终于体会到了妻子的心酸,然而一切已经太迟。台湾妇女数落南生:”你还有脸找你老婆?把她一个女人送来美国,就一条命,什么都没有!“南生无言以对
       家辉哥凭借该片拿到了1991年台湾金马奖影帝,实至名归。家辉穿着80年代那些白衬衫简直是高度还原了那时候的教师(我看过父辈那个年代的许多照片),再加上他初到纽约那种迷茫,苦寻无果的无奈和彷徨,最后再一次被自己心爱的人所伤致死,这一切的悲剧被他演绎得非常出彩。从1984的《垂帘听政》成为金像奖最年轻影帝后被台湾文化局封杀了好多年,无论在台还是在港都受到打压或是雪藏,甚至只能跟人做点小生意,七年后的金马影帝可谓是突破阻碍为自己正名,好的演员总会发光。
最后推荐一本描述当代纽约华人实录的书作为参考——《飘在纽约》。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四):观后有感

从头至尾是赤裸裸,不加掩饰的残酷。 影片中的现实容不下半分的温情。 异乡,不是没有爱。 只是,那份爱在生存,在贫穷面前显得那样单薄又可笑。 李红,因为这份爱而错乱; 南生,因为这份爱而痛苦; Jane,看似潇潇洒洒,不过是因为从未拥有,而无所谓失去,可是渴望一样让人煎熬。 如果身处异乡,便要承受丧失尊严的妥协,承受打破良知的堕落,何不家去? 可是,温暖的家早已不复,只有冷冰冰叫你留下来的字眼。 于是,天地之大,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余你血淋林一条命,被异乡的黑暗吞噬。 绝望处的悲剧,也是处处可见的现实。 惟愿每一个奋斗者,豁得出来,退得回去,无愧于己,藏爱于心。 《爱在别乡的季节》男神梁家辉再度封神之作,曼神尚在路上。 我不喜欢电影中的政治暗喻,我不知道是在抨击中国的政体,还是暗讽美国的自由,我是真的没有看懂,也是真的不喜欢。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五):外国的月亮


现在挺喜欢看90年左右的老电影。周日的晚上翻出来一个《爱在他乡的季节》,主演居然是梁家辉和张曼玉。结果,这么一个文艺浪漫的名字下是一个相当阴冷的故事。
电影大概
故事的背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对普通的广东夫妇也在出国潮的大背景下追赶自己的美国梦。两个人周而复始的递交材料申请签证、被拒签再申请。从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到上海领事馆,几乎每隔三个月都要递签一次。最后一次,在生完小孩之后,终于拿到了美国留学签证。张曼玉在签证官前所说的“我们这代人被耽误的太多了。”透露着那一代人的苦难。
张曼玉一个人去了美国,留下梁家辉在国内带孩子。妻子时常写信回来,梁家辉告诉她,千万不要回来。再后来,梁家辉收到了离婚申请信。日后,当梁家辉为了寻找妻子偷渡到美国时,家里父母也是在远洋电话里说千万不要回来。
初到纽约的梁家辉一句英文也不懂,他流浪在城市,被昔日的同学收留。当听到梁家辉没有绿卡是偷渡来的,为了不影响自己已经提交的申请,把梁家辉赶了出去。流浪途中,梁家辉遇到了一个只有15岁的华裔女孩。在华裔女孩的帮助下,梁家辉逐渐找到了过去和妻子接触过的人,也逐渐明白了妻子过去的生活。
一个漂亮的女人流落在异国他乡。正如《北京人在纽约》里所展示的,住在条件糟糕的地下室、打零工、没有绿卡被人欺负了也不能报警。后来,张曼玉所扮演的李红通过结婚拿到了美国身份。李红这个角色浓缩了无数早期大陆移民的影子,假结婚几乎是那时获得美国绿卡的便捷方法,包括邓文迪也是通过结婚渠道来获得绿卡的。如果张曼玉和老华人的婚姻过下去,可能未必也会是非常幸福或者非常不幸,至少还是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平淡生活。而张曼玉偷了度蜜月的钱之后走了。
    
费解的结尾
后来梁家辉放弃了需找妻子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电影如果在这里截至,应该也算是无言的结局,出乎意料的是,电影偏偏有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结尾。
终于有一天,在诺大的纽约市,他们重逢了。张曼玉拿出给孩子和丈夫织的毛衣,一切还是那样的温情脉脉。可是第二天,张曼玉像是变了另外一个人,用英文大声呵斥着丈夫,穿着怪异的到外面欺骗各种老人。
影片最后,梁家辉要求妻子和自己一同回去重新生活时,张曼玉用改锥刺中了梁家辉。梁家辉倒在血泊中,一张全家福也沾染着血迹。不知导演是出于什么目的,还安排梁家辉倒在XX女神像下,就是某一年很著名的一个雕塑。是想说明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就是在美国的死亡吗?《北京人在纽约》里面也有一个配角,同样没有绿卡最后意外死亡,可以永远留在美国。感觉剧本写到这里基本已经精神分裂了,女主角大概也是精神分裂了。
女主角、剧本都分裂了
看别人有句评论说,导演从美国的角度妖魔化大陆又从大陆客的角度妖魔化美国。确实,比如说,夫妻重逢后,张曼玉拿出捡来的收音机播放《我的祖国》。这点实在有点太过牵强附会。《我的祖国》是上甘岭里的插曲,这几乎是80年代的歌曲,怎么会传唱到80年代末。我老娘年轻的时候(在80年代初期)就已经流传《外婆澎湖湾》这类的台湾校园歌曲了,邓丽君几乎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又何来郭兰英的《我的祖国》?还有那本为人民服务的小册子,感觉不是在讲述80年代末的故事,而是穿越到五六十年代一样。
两个人重逢之后说收不到信,张曼玉紧张地说是不是被人审查了,进而觉得是不是有人在监视他们?导演是想展现经历文革后没有安全感的中国人吗?就像是曾经在克格勃监视的压力下觉得别人会给自己肚子里安放窃听器的苏联人。开始以为导演是跟《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一样经历过文革、受到过伤害的人,内心强大的阴影才会不遗余力地展现那场运动的丑恶,结果导演根本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她到底想表现什么?
女主角到底经历了什么,留给观众想象。可是一般从各种事例来看,女人在外面拼命基本都是想接来孩子和丈夫。也不会像张曼玉扮演的角色一样对家里不闻不问。不过这样到说明了,女主角精神崩溃了。
以前看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的父亲从大陆到台湾,家里人捎话过来,不要回来,土改后家里已经几乎没有人了。不明白电影里男女主角包括家里都是要求不要回来,他们经历过什么使他们一定要离开这块土地吗?可惜电影也没有交代清楚。
男主角演技很赞
难以想象,梁家辉演过皇帝、王爷、阔少、小混混等角色,还会出演一个穿着类似中山装那种旧式西服,背着自己的孩子的知识青年形象,脸上带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茫然与无知。梁家辉的演技确实炉火纯青,从他扮演过的各种角色来看,可以把握各种不同命运人物的特点,实属出色的演员。他在使领馆外面抱着孩子拿着搪瓷缸喂孩子吃东西的镜头,让人心酸又无奈,那个年代常见的镜头。
梁家辉在纽约的挣扎和无奈,从一个知识分子到给15岁的女孩拉皮条,他的演技把角色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表现的很好。
相比之下,1990年的张曼玉还显得比较稚嫩。就从获得美国签证喜极而泣的一幕来看,有点用力过猛。跟96年的《甜蜜蜜》里到停尸间去认领豹哥尸体时哭泣中看到米老鼠纹身又笑起来的表情来看,她那时的演技还是很青涩的。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六):Farewell China 寓言

剛剛看完。剛好我是來自番禺,生於80年代初,頗有感觸。自己寫的影評因為keywords被刪了。因為他鄉生活的殘酷,心靈的創傷以致迷惘迷失,所以李红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說結局不好只是因為沒理解到對這種人生苦難的寓言,同時也是對那個時代社會苦難,香港對自己的迷失的寓言。就轉一篇更抽象更對味的影評,希望不算侵犯版權:
http://movie.mtime.com/10125/reviews/5387965.html
不一定是要美国,才是他乡。
影片的三个人物,都是identity边缘化的形象。亚红是经过强烈的痛苦挣扎失去identity,获得新的identity失败而错乱的形象。南生是找寻identity、串起亚红和Jane两个极端形象,起到见证、愤慨和悲悯的抒情功能。Jane是缺失identity,自己沉沦于此,自暴自弃的形象。
亚红挣扎着守卫着自我。她生活得龌龊而艰辛,但是仍然死死守着自我。当课上的同学有一点点轻佻的意思时,她就发疯地把他推倒在地尖声咆哮。她每个月写七封信回家,念念不忘自己的根。然而在美国受到各种侵犯,忍受各种苦难,不融入不行。所以虽然她后来心如死灰地为了绿卡而同别人结婚又骗走人家的钱,并且精神错乱记不起自己和丈夫孩子的事。然而到了晚上还是会不断写信回家,给丈夫孩子打毛衣,收集布娃娃。只是到了白天,又自我抑制对过往自我的回归,而把信统统扣下。
Jane则相反。她讨厌自己是中国人,讨厌说中国话。行事做人完全是美国的作风,跟中国味浓厚的南生(也就相当于同亚红)形成鲜明对比。与亚红的泪水与辛酸相反,她小小年纪离家,出卖肉体换来钱养活自己,抽着烟大快朵颐哈哈大笑,一副潇洒自在。但是这一切也最终不过是空壳。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归宿。因此最终她还是决定“回乡下”念书,做兼职过活。因为这一切都“不好玩”。
南生就被夹在中间。他一开始是支持(甚至是逼迫)亚红留在美国的人。如今他自己来到美国亲眼见到这里的辛苦,自己也经历了一个identity被生生剥离的过程,痛苦无比。一反教师的面貌,开始吸烟喝酒,甚至做起了拉皮条的。后来也陷入同当年亚红一样的境地,被自己的“根”弃绝,被告知“不要回来”,无处可去,无人可依。他一路找寻亚红的轨迹,一路缅怀她的本我,为她的新我而悲慨。 最后作了这三人悲剧的一抹悲艳的葬花。
 
不一定要是去美国,人们才失去自我。在这个人人都不再有所谓的根,大家都漂来漂去的社会和年代,每一天都有一部分的自己死去。人们已经渐渐习惯,而支离破碎的灵魂也慢慢消寂,不再悲鸣。这部电影代替千千万万人们消失的灵魂碎片发出刺耳的呐喊,刺痛我们的眼睛。

  《爱在别乡的季节》观后感(七):不造乌托邦

一直都知道梁家辉是个好演员,今天看了他演的黑金,剧情很不错,演的也很好,这里就不细说了。于是就找他演的电影来看,所有就看了这部爱在别乡的季节。
这是部好电影,90年拍的,而我现在才看到,好不容易在网上找到的资源。梁家辉凭此片得影帝,的确是实至名归。其实张曼玉也是可以凭此获得影后的,只是这部影片不是以她为第一视角,尤其是她卷款(洗衣店老板的)逃跑之后,到变成一个在公园里到处骗钱。这期间没有给她单独的内心独白镜头,让张曼玉在片尾见到梁家辉的时候,全靠张曼玉个人镜头表演来展示是不够的,也许她和梁家辉接吻的时候,那眼泪包含的含义太多,可导演你可想过,观众没有那么快的消化速度啊。所有张曼玉本可以变现的更成功!
另外,本片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无论是绿卡或者是偷渡去美国,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张有心去美国寻求更好的发展,可内心是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和当时国内人性束缚的影响,没能适应美国。其实很多那个年代去美国的人,现在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他们的结局也不是这么差,就像中餐馆的夫妇俩,不也混的可以嘛。还知道帮助张,说明既适应了美国社会,又还心存善念。又若珍,她是去美国的第二代,一身的美国流行文化风格,少无所谓,天不怕地不怕。他们都能适应美国社会,可以唯独导演设定张这个角色不能适应。也许出于电影本身需要夸张手法和故事情节跌宕的需要,也是出于对当时社会宣传——万恶的资本主义的需要。梁没去美国之前,自己不要妻子回来,去了之后,父母不要他回来。这就是不经历,不明白实际情况。
其实这部电影和甜蜜蜜也很像,但是甜蜜蜜的结局很好,男女主角即使在经历世态炎凉和沧桑之后,最终还是在美国的街头相遇,岁月在变,真心不变,岁月在变,初心不变。我作为一个80后,很多事情我们不在那个时代,让我们主观意识去了解、去感受,都只能得知皮毛。也许罗导演拍的对,世间事哪有那么多像甜蜜蜜一样的温暖。影片有很多暗示性的情节,都是一笔带过,比如张说很多信都收不到,是不是被监视,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梁打电话,父母不让他回来,也在暗示国内当时环境。但去了美国的两人又想回来,这是互相魔化对方,也是这是导演的平衡之术,不然我们都看不到这部电影。导演想表达的太多,如果在最后又给你一个像甜蜜蜜一眼的结尾,那怎么让你思考?有时候电影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不造美梦,不给观众内心一个乌托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