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18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经典观后感10篇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是一部由布莱特·摩根执导,科特·柯本 / 科特妮·洛芙 / Krist Novoselic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一):没有天才,只有废物

为什么艺术上的天才很多都早逝?因为他们敏感得自我都无法承受。这种敏感拿来搞音乐、画画、写作甚至拍电影,都能让人绽放出璀璨的光辉。它的反作用力会扩展到生活细枝末节,最终压垮你。因为我个人相信所有的创作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不去探讨这部纪录片是否真实还原了柯特的一生或一生中的片段。把它纯粹的当作一部影像作品来看,它成功的传达出了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遗憾的是,涅槃乐队的鼓手、柯本的孩子没有更多的面对镜头,对于想依靠此片窥探隐私的看客来说,稍显失望。但日记家庭录像的馈赠,已经让人满足,值得打个饱嗝。柯本的一生在电影中,是从一开始就坠入自闭倾向而无法浮起来的状态。父母的离异,叛逆期无人长期认养的孤独,让他敏感的感观越来越像锋利的刀子。这刀子无法切割别人,只能切开自己。那些蠕动的肠胃,是痛苦的来源之一。胃疼和高度的精神紧张一定有着关系,两次爱情体验,加上对外界含有的抵触情绪,让抑郁症患者的病况成为了创作的源泉。柯本离不开这种痛苦的药剂,吸毒无非是延续这种痛苦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只有在哭泣时才能把自己掏出来,于是柯本就常年处于这种逼自己哭泣的状态里。在假想的真实中,这位一上场就砸东西的金发男人,把身边的一切都毁掉,才能够坐下来安安静静唱首歌。媒体的不断报道,让人有一种小丑表演的错觉。伟大的歌者或摇滚之神这样的名头真像是扣在头上的狗屎,最后自杀时的枪响,也是音乐的一部分。这尾曲宣告的就是自杀本身而已,不是什么狗屁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这话你信吗?自杀就不是苟延残喘的一种方式?自杀等于从容燃烧吗?柯本从容吗?他一直都是个多动症且焦虑不堪的废物,音乐也是废物,废物是他摆脱不了的精神桎梏。现在这个废物依旧是废物,垃圾一样堆放在纪录片里,你都能闻到,闻起来像不像青春
       2015年6月11日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二):导演实在太棒!

  当我淹没在吉他solo里,淹没在女人的呻吟中,淹没在药片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曾不曾想起他。。。看了这部精彩的纪录片,kurt的故事再次感染了我。。。What else should I be/All apologies/What else could I say/Everyone is gay/What else could I write I don't have the right/What else should I be/All apologies...
  kurt的妹妹说:“He was searching for whatever made him feel like he wasn't alone, and that he wasn't so different...影片里面笔记、照片式的幻灯过场实在是太棒了。。。他太美了,每时每刻,即使是他堕落的时候。。。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三):短评放不下

受访的几个人所叙述的肯定真假参差,本来人的记忆就容易被自己添油加醋。而且外界经常不能完全理解一个心事多的不同寻常的人的内心。但是,又没有什么方式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即便是我们生活着还原自己当天的事实也是不能,因为人本来就是活在真真假假之中。

作为昔日迷恋柯本的我来说,也曾几度拒绝听他的歌。最初听Nirvana是经人推荐,那时候刚初中毕业,觉得这种音乐的感觉从未有过的,这种体验让我欲罢不能,由此进入了摇滚乐迷的圈子,并开始在二手书摊淘爱摇(其实并无毛关系)。这门一打开,就止不住得去探求更多然后暂时忘记了他们。后来每次疯狂听他们的歌都是在自己状态很不好的几段日子里,想着柯本的事,然后昼夜颠倒地拿他们的歌聒噪耳朵蹂躏大脑,因为我会把歌开到一开始觉得舒服程度的最大音量,听得久了想着自己烦的事觉得脑子都要炸。那会儿会觉得没什么事能让自己舒服。但至少让自己缓一下不至于做出某些不能挽回的事。

就这么着,状态好了就移情别恋,糟糕的时候就窝在家里疯狂地放他们的歌。今天一个不小心把这个看完了,觉得影片制作方面也极其用心,让这个纪录片电影看着极舒服有趣。做过和他同样的事,也没做过他曾做过的事。

真真假假,愿意相信影片的陈述,愿意接受这么一个柯本的形象。虽然有点想吐槽结束得太突然,但我知道有些人就是不太会结尾,比如我。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四):烦恼的蒙太奇:纪录片还需要谈论道德吗?

刚看完,感想很多,不吐不快。仅代表个人观点
烂番茄98%,个人观感完全相反:即使大屏幕放映也看不下去。炫目,丰富,大开眼界,颜值爆表,与此同时loud, exploitive, commercial, manipulated, biased, phony。这部影片简直是柯本本人生前最厌恶的媒体力量与消费时代的活生生写照。
导演有意识地利用Frances和Courtney的支持大肆宣传,言谈间自认为已成死者代言人,却在问答环节搞不清基础事实。有观众问柯本夫妇夺回孩子监护权后,政府部门要求他们定时上交尿检报告,柯本缘何又复吸?政府知情吗,是否有社工介入?导演表示“并不清楚具体是怎样”。
是的,故事的细节并不是导演关注的重点,他真正想打造的是一部五光十色的情绪过山车。这也导致这部2小时15分的电影一刻不停地充满了配乐——各种编曲版本的Nirvana songs,一遍又一遍,熟悉的变调旋律从幼年柯本起就鬼魅般徘徊。电影也充满了motion design, animation,这似乎已成当代纪录片潮流,观众已无法集中精力看一段没有动画效果的引文,无法认真听清截取的采访片段背后是否有其它含义。有观众评价动画如此生动,仿佛令人钻入柯本脑内——没错,只不过对传主私人记忆的模仿如此鲜明和确凿,几乎令人忘却这只是“模仿”,而逝者已无法反驳。
影片展示出强大到可怖的媒体力量。声光电的喧闹组合,疯狂炫目的“时代蒙太奇”,一场一场演唱会,毫不停歇的动画和媒体标题。即使不考虑感官刺激的滥用,纯从叙事层面来看,密集不停歇的刺激也消弭了叙事推进的力量。从中段开始每场演出都在表现柯本的疯狂,类似的演出片段,疯狂的观众,柯本的疯狂,Courtney的疯狂……我几乎在祈求影片快进到他的死亡。
我的反应让我自己也十分奇怪。柯本在片中颜值爆表,他也是我个人青春期男神之一,按理应该希望他的影响能停留得久一点。我想问题出在,观影时我不自觉地在替柯本辩护,因为从根本上来说,Brett Morgen拍了一部HBO和Courtney Love想让他拍的影片。这部HBO特色的露点粗口一应俱全的时髦电影,坐拥纪录片领域不菲预算,创作出几乎完美无瑕的视听盛宴。但与此同时,柯本被代表了,被消费了,而道德的疑点被掩盖在视听盛宴之下,与90年代至今的消费主义文化同流合污,再一次(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将柯本的精神遗产五马分尸。而这一切,都打着“向科特·柯本致敬”的名义。
导演自称追求诚实的表达”,但首先,他对“真实”的定义十分令人困惑。影片中所有叙事声源都没有标明来源,令人分不清是柯本的磁带录音、公共采访还是其他人朗读传记——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分界几近于无,Courtney和柯本的相处录像(珍贵,但)亲密得令人不安,仿佛被迫闯入了他人的私人领域。而死者私生活领域的一切记录均被拿来无情利用。尤其是柯本的Journal,其中内容不分虚构性“诗作”还是纪实性“日记”,不分日期,一概当作柯本本人的代言,用以佐证本片对柯本的盖棺定论。这令人想到社交网络时代的死者代言:我们经常看到,微博微信上的只言片语,被媒体不假思索地当作逝者思想、行动的合理代言,乃至死亡原因的有效解读。
导演甚至操纵了采访的时间感。每一次采访中看似从白天到黄昏的时间流逝,其实是人工改变光源做出来的效果。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发现我在怀疑每个人说的话是否诚实。Courtney可能在镜头前承认自己怀孕时吸毒,柯本死前出轨吗?尤其考虑这部片子的“委任”特色,虽然布莱特·摩根自称Courtney“并没有操纵影片制作”,但是受她“允许”才得以上映,这一做法从流程上即削弱了影片的公正性。
当然,“公正性”对本片来说,或者说对大多数名人传记类影片来说,实在太过奢侈。但是作为观众,当我们看到柯本的继母指认青春期的柯本试图伤害她的孩子,所以她才把柯本赶出门外,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她的采访可信吗?柯本的父亲在旁边紧张地抓握沙发把手,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柯本本人真正经历了什么呢?这些,导演都一笔带过了。快速的剪辑也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思考的机会。影片逻辑是,反正动画重演能说明一切,何必质询给了你宝贵采访机会的名人家人呢?
至于Courtney和柯本的婚后生活,甜蜜得流油的、从来没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家庭录像,被想当然地认作最有利的证词。是的,他们生活一团糟,他们吸毒上瘾无法自控,但看看这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对儿啊,多嘴的媒体才是恶人,是他们逼死了柯本,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也许是我恶意揣测,反正导演说了,这部影片里面没有恶人。所以他既没有深挖继母的故事,也没有责备Courtney Love的意思,甚至也没有给同时代的记者、经纪人、朋友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那么我们来谈谈电影结构,戏剧冲突在哪里呢?拍过滚石纪录片的导演,其驾驭史料素材的能力,是本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凭借Journal文字、家庭录像和影音资料,撑起了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但眼花缭乱的动画、柯本的超高颜值、Nirvana的音乐,是否能掩盖主题的苍白?柯本既在其中,又不在其中,在其中的是他在演唱会上的魅影,剥除了科特·柯本精神内涵的帅脸一张,家庭录像中的萌娃一只。乃至最后死亡字幕一出来,观众只能感受到麻木了。
死者无法辩驳,任由他人对自己的生平大做文章。这是传记最需谨慎地地方,也恰恰是本片导演(故意)疏忽放任的地方。江湖传言Brett Morgen习惯性付给采访对象酬金(尚不清楚本片是否和Courtney Love有利益分成协定),这也是纪录片界争议已久的话题。当采访对象收下钱财,说出“合乎时宜”的、你想听到的话时,纪录片如今残存的真实性更岌岌可危。本片让我想到纯为赚钱的迈克尔·杰克逊影片This Is It:你说它们是“传记类纪录片”,还是作为商业片类型之一种的“音乐电影”呢?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五):谁不是普通人

2015.5.29 早
最早知道Nirvana,还是因为高中看的一本青春小说《草样年华》。书末写到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那首歌,我就去找来听听。撕裂的声音似乎让这种地下摇滚令人向往,于是下了很多涅槃的音乐在随身听里。
那时只听曲调。且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科特柯本在我出生后的第二天自杀。
当时觉得名人世界、西方精神文化和自己很遥远,柯本的死因我并没有追踪。大一军训的时候买了本涅槃的传记,也迟迟没有看完。
直到最近看了关于科特柯本的纪录片《Montage of Heck》,才总算有点了解这个全世界都认识的人。
柯本儿时有多动症,但他的父亲总不住地耻笑儿子的行为,母亲受不了丈夫的相处,遂离婚。当时离婚并不常见,这是柯本受人指点和嘲笑的开始。跟随母亲生活开始,但他始终不愿融入新生活,或许是内心孤独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他始终想成为被爱的最多的人,但最初父母给自己的伤害造成自己无力去重新开始,只有对万事的不满意。
后来认识了地下摇滚,以作为生活的出口,并继续孤独。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给的嘲笑,可随着音乐逐渐知名,批评声也纷至沓来。他本被胃痛折磨得痛苦,后吸食海洛因才有了片刻舒缓,而这种不健康的生活和自己孤独的绝望掺杂,在察觉妻子有婚外恋的倾向时,就服了安眠药,抢救生还后的一个月,再次自杀。
或许胃痛和精神的两层痛楚,是最终促就他音乐巅峰的原因,成就尽管巨大,但确实也无法挽救他的生活。那种绝望感的渗透过程,贯穿了生命的20多年。我们无法评价他到底是得了抑郁症或是怎样,只是旁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楚,是否能抗争胜利,很多也是天注定。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
他曾写道。
年少的我曾把这句话当做励志名言,只是,现在生活还算幸福的我,也没想过要从容燃烧。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六):世人皆醉我独醒,你们的崇拜,却是我最讨厌的枷锁

科特柯本是谁?下载电影的时候,我真心不知道,冲着豆瓣8.5的评分下的纪录片。当打开电影,看到“涅槃”之后,我知道了。科特柯本,肯定就是那个自杀的人。小时候,当所有人都在听港台流行曲的时候,我听的,是重金属、死亡金属,有Marilyn Manson,有枪炮玫瑰,有史密斯飞船,有X-JAPAN,当然,也有涅槃。小时候,哥哥(其实是我堂哥)当时是大学生,暑寒假或者星期六日,我都喜欢和他腻在一起,打游戏,看球赛或者,听这些我听不懂音乐。年纪还小的我,坐在大的低音音箱旁边,音箱线连着小小的CDplayer,播出来的,都是疯狂的东西。疯狂,但深深地影响了我,大概所以我现在才会时不时疯狂吧...如今哥哥已经是个文雅的医生了,当年他视如珍宝的CD在他家早已找不到踪迹了。科特柯本那天自杀了,他成为了不愿成为的偶像,卷入了不愿卷入的漩涡,世人皆醉我独醒,你们的崇拜,却是我最讨厌的枷锁...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七):柯本的爱

     我是在大学期间才接触到柯本以及他的音乐,那个时候我很消沉,柯本的音乐在那个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安慰,躁动、阴暗、自卑在他的歌里都显得如此真诚,他是一位将自己的情绪完全揉进了歌里,所以听起来真诚和让人感同身受。再加上让人无法抗拒的帅气,和富有争议的传奇般的在27岁这个本该繁花似锦的年纪决然枪杀自己的举动,都让他在我心中占据着一份特殊的位置。了解他的歌迷都知道他小时候是怎么由一个天真快乐的小孩(电影中他小时候简直是萌化所有人)变成敏感阴郁的青年,仿佛全世界都要遗弃他,那种感受我们几乎未曾体会过的,敏感的柯本甚至会将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放逐自己、自甘堕落;如果没有摇滚乐给柯本的情绪提供了宣泄的地方,我相信柯本的自杀还会更早,柯本的艺术才华也是摇滚乐所需要的,可以说柯本在摇滚乐中找到了避难所,也将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和无与伦比的才华献给了摇滚乐。我是爱柯本的,我爱所有对自己真诚的人,所以在我眼里,我爱柯本更多的是他是完完全全的在扮演柯本而不是其他什么人,而不是他在摇滚乐界的地位。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做他自己,他活的久点抑或英年早逝,是快乐幸福的还是痛苦阴郁的,我还是坚持会说他这辈子是值得过的。
      影片中所展现的柯本的人生轨迹及重大事件,这在歌迷这里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影片中珍贵的是柯本的日记涂鸦以及家庭录像带。敏感的人可能都有记录自己心情和想法的习惯,我自己也有一本只属于自己的秘密记录本。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中一句话,是她对女儿弗朗西斯说的:我爱你,并不是出于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而是因为爱。可见,在柯本眼里,爱的地位有多圣洁,以及他心中那份对女儿的真挚的爱。我相信(或者意淫也罢),无论柯本对这个世界表现出了多么的不屑与憎恨,他内心依然充满了爱,他是渴望他自己能爱这个世界,他会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柯本的自杀不是出于对这个世界的憎恨,而是对于自己的厌恶。虽然,柯本是阴郁的、躁动的、狂躁的,但爱在他身上不是突兀的,甚至我被这份爱所深深打动。许多人都对柯本的自杀感到惋惜与遗憾,在我眼里柯本的一生是值得的。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八):纯粹因为短评写不下了

说实话,这部片子的节奏我并不太喜欢,但传记片原本就不能求全责备。这是一部走心的片子,走的是科特柯本的心,也是导演的心,就够了。上帝让有些人存于世上的目的就是做一颗流星,把自己燃烧成最绚烂的一瞬,然后不再见,因为无意义。不要用常人的伦理去苛责他,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纽约不插电的"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是我第一次接触NIRVANA,便爱上了,那种伤痛的气质太戳人。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时间顺序,纽约不插电的华美又安静和这首歌的忧郁又痛心,值得成为全片的压轴。字幕曲的最后一首,当然是全片一直谈论又隐藏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它和科特一样,不朽了!我爱我心中的NIRVANA和科特柯本,剥去愤怒与暴躁的不安的受伤的不插电的NIRVANA和科特柯本。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九):没看过电影,但是清明节快到了总想写点什么。

我想,没人懂Kurt Cobain。Krist和Dave都不懂。因为这哥俩在Kurt身旁显得那么的路人。创作,排练,演出,甚至互相之间的交流都是由Kurt主导。那么Kurt就一直用他的音乐表达和宣泄情感,歇斯底里的。
在台上看着众多愚蠢的他的歌迷:嗨你妈逼,你们他妈知道我屌在哪吗?
演出的尾声,肾上腺素飙升到顶点,fuck the fucking rock !fuck the noise ! fuck you all! fuuuuuuuuuck!!!
这样一年巡回下来应该是挺累的。
在演出现场,Kurt和观众几乎0交流。我不知到纽约的不插电是不是唯一的一场和观众,和乐队有交流甚至讨论的。那时候他是如此的平静,惬意,仿佛实现了所有追求,没有遗憾。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观后感(十):何处不是天堂,无处不是地狱

没什么能够拯救我了,自杀吧自杀吧自杀吧。无望的科特。
那些丑陋庸俗的生物,在享受性欲之快感时,培育出新生命。凭着他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将那纯洁的灵魂推至那望不见底的深渊,堕落,沉沦。
这深重的罪恶,又有谁来认领呢
那些纯洁本应有资格享受着上帝赋予的快乐的灵魂,却被邪恶的爪牙一个一个的掐死。无辜的信徒们?该死的信徒们?
何处不是天堂
如果能有一点儿怜悯之心,至善的灵魂也不会沦落于渊谷的王者。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着那些拥有着邪恶力量的掌权者,不管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一代一代的亡魂者,靠着临死前的咏唱,将他们的圣洁之魂永传下去。谁又能听得懂他们的心,那是一个笑话,一个大笑话,被嘲笑,被讽刺,将他们的丑陋的皮囊剥下,腐败散发着恶臭,餐桌上的人们端着盛满鲜血的酒杯,笑着共饮。谁又能说这是谁的天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