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18 21: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10篇

  《哀乐中年》是一部由桑弧执导,石挥 / 朱嘉琛 / 沈扬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乐中年》观后感(一):【哀乐中年】——民国三十八年的中年危机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棒的电影。在【哀乐中年】后又看了一些别的,但是那种惊呼“好”和“好看”的体验几乎没有。【哀乐中年】里,我可以说找到了李安和杨德昌的根源,找到了小津安二郎所不能及的叙述方式。最重要的是,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拼命想要干涉父母生活方式的想法。
石挥饰演的陈绍常是一位小学校长,妻子去世后独自抚养着三个子女建中、建平、建英,同时还要接济姐姐和外甥。一次扫墓中,他见到了挚友刘之权和他的女儿刘敏华,同时也目睹了敏华是如何被后母欺负虐待。为了孩子,他便断了续弦的念头。清贫的日子里,他过得倒也是自在舒坦。
多年过去,建中娶了银行经理的女儿,事业节节高升,但他却只想让父亲安心在家做一个“老太爷”,绍常为此常常感到苦闷,只有已经长成独立女性的敏华理解他,劝慰他,两人也在每日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
当陈绍常对一众子女说出他想要与刘敏华结婚的想法之后,他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体家庭成员的反对。影片的最后,陈刘二人来到建中为他五十大寿准备的豪华墓地处,重新建立了一所小学,开始了他俩的生活。
五四之后乃至今日,青年人挣脱父权控制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而【哀乐中年】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挣脱子女控制的父亲的形象。诚如许多“为了子女好”的儿女一般,以建中为代表的子女所做的,也无非是把自己价值观强加在父亲身上。
影片有几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是建中和家境优渥的未婚妻走在路上,看到父亲坐在路边理发刮脸,建中第一反应是装作没有看到,怎奈父亲喊他的名字,他只得不得已去打了招呼。事后他直言,“爸爸,你这个人真是糟透了!”怪罪父亲的不体面。
另一幕是建中已经功成名就,看不过去父亲依然天天挤电车去上班,便要他辞职做个老太爷。陈绍常认为自己的年龄还没有到做老太爷的地步,建中却说道:“一个人该不该做老太爷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看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在他的眼中,他自己已经是一个极具社会地位的人,而他的父亲也理应在家做个老太爷。
建中并非是一个反派,也并非一个不孝的儿子,他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太过虚荣,常常觉得父亲的生活方式和他这个银行经理的身份不匹配,便强制父亲按照他的意志生活。但是他这些举动究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真的为了父亲好呢?恐怕两者都有,甚至更多的是为了父亲好——让父亲不再操劳,让父亲过上令人艳羡的生活。
这和许多父母一定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定要孩子乖巧懂事的性质差别不大,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愛孩子的这一点是一个共识。因为对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怀有爱意,所以要让他们用最佳的方式来生活,而什么是最佳的方式,这个话语权则往往取决于父母和子女中更有经济实力的一方。所以我们看到,上述第一幕过后,陈绍常在街头哑然失笑地反问自己“我糟透了?”在第二幕中,陈绍常也是接受了儿子的理论,开始了他的老太爷生涯。
而用一种自己不认同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陈绍常忍不住选择了反抗。这种反抗和【家】中觉慧的反抗以及【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反抗是相似的,都是一种进步的意识对腐朽的意识的反抗。作为一个中年人,陈绍常认同自己小学校长的工作,也没有因为儿子功成名就就认为他有多么了不起,反倒是在广播中听到建中自吹自擂地演讲心生厌恶,感慨出“现在的人,怎么都像我儿子这样”。他对所谓的社会地位没有兴趣,只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老,自己依然可以工作,在这一点上,敏华是他的知音
而建中即使是青年人,思想却十分腐朽,浮夸虚荣的作风着实令人生厌,而他自认为对待父亲好的方式也必然是不为父亲所认同的。在陈绍常五十大寿的那天,他送给父亲一块豪华的墓地,本以为父亲会高兴,没想到却惹来不快。当父亲出走,在那块墓地上重新兴办起小学的时候,实在是让人感慨究竟是谁在给谁送葬?诚如敏华所说,“他们不是年轻人,他们只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
以老无所依为主题的电影有很多,而它们往往像一声叹息,只是道出了衰老的无奈。但在六十多年前,【哀乐中年】中的陈绍常却宛如一个先贤走出了自己理想人生的第一步。
青年人的角色和女性的角色常常是反抗的,中老年角色的反抗性却少之又少。青年人的反抗常常是充满希望的,是浩浩汤汤的,而女性和中老年角色的反抗却不得不留下“某某出走,然后怎样?”的问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这部电影不仅看起来丝毫不过时,在我看来,它甚至依然领先于现今的时代。我暂时不想去想绍常和敏华日后的生活,我为这部很“左”的电影打100分。

  《哀乐中年》观后感(二):你们的中年只能混吃等死,我的中年人生才刚刚开始

去年4月17号晚上,我去王府井耀莱看了《哀乐中年》,今年5月19号资料馆放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次观看。这是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石挥作品展被推荐最多的一部,于是我在买完了一堆60-120块的国际影展获奖大热影片之后,鬼使神差地买了这部只要20块的国产老片,并且本能地觉得它会比它们更好看。果然如此,在这部只有100分钟的电影里,我那样真实地看到了男主角陈绍常的一生,虽然这部1948年的影片距今将近70年,如今看来却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许多情节和台词都相当发人深省,于是坐在电影院里的我,成了一个又哭又笑的傻子。
在去王府井看《哀乐中年》之前,我由于一大早去资料馆排队的关系买到了下午《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票,这意味着我只有一小时左右的赶场时间。影片结束后我迅速跑到积水潭地铁站,却发现入口处的楼梯挤满了准备下楼的人,光是进站就花了十多分钟。可千万不能迟到啊!我想,我最讨厌看电影迟到了。于是我在周五晚高峰的二号线和一号线里一路狂奔,终于在电影开始前赶上了,你一定不相信,我感动到快要哭了。
之前我说要去看《哀乐中年》,十个雪碧旁友说,《哀乐中年》我不敢再看,我心想,要不要这么哀啊!可是当我看完这部片之后,也陷入了无限深沉而又不可言说的悲哀之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又有时代快速转变背后的不安和不甘。或许我就像是影片中石挥扮演的陈绍常一样,是个活在过去不合时宜的人,与时代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她说,你看,是不是特别惨,不敢看第二遍。
说来也巧,那几天在电影节经常遇到一些60岁以上的大叔大爷大妈,并且与他们进行了愉快的交谈。记得某位大妈问我,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国外大片,国产老片你们爱看么?《武训传》什么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只有这些,而且还被禁了。我说,《武训传》应该也不错,但我只买了《哀乐中年》,现在还是有年轻人喜欢国产老片的,就是不太多。现在的导演太容易受到商业的影响,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纯粹追求艺术了,现在年轻人的选择也太多了,他们似乎更习惯有人把东西直接送到他们面前,而不是主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东西。但是我非常意外又十分开心地看到,影院里坐的都是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在周五晚上来看这样一场国语老片,但我想我知道自己为何而来。
《哀乐中年》的故事从墓地开始,也在墓地结束,但影片并非关于死亡,而是在探讨我们如何更好地生存。石挥饰演的陈绍常是个小学校长,中年丧妻之后始终未娶,独自一人把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抚养长大,薪资微薄却依然资助姐姐的孩子读书。他在清明扫墓时偶遇老友和他的女儿敏华,来到老友家见证了后母对敏华的冷淡,于是在姐姐劝他续弦时果断拒绝,想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再考虑结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家庭,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那也是很幸福的事啊!
姐姐的孩子小川学习非常好,小学毕业在全校考了第一名,还得到尺子作为奖励。但妈妈却执意让他学习做生意,他虽然不情愿却依然答应了,把尺子给了大弟弟说,我再也用不到了。陈绍常劝姐姐让孩子继续读书,姐姐却说,读书有什么用啊?好多大学生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这句话放到大学生遍地的今天,真是巨大的讽刺啊!有时候我难免会想,大学到底是干嘛的,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吗,我们到底在大学里面学到了什么?此题无解,我只知道我应该要上大学,不然真的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工作。
电影散场之后,我在附近碰到一个三口之家,孩子大概只有4、5岁的样子,妈妈严肃地跟他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别一天到晚就想着玩,不然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没出息……如果平时听到这段话,我可能也不会太在意,但我偏偏是在刚看完《哀乐中年》之后听到的,与电影中希望孩子早日赚钱的妈妈相比,这位妈妈的话无疑是另一种真实,但也许更加讽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没有丝毫长进,甚至可能比从前更加不如。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如何成为更好的人,而是如何为更好地找工作做准备,仿佛赚大钱出人头地是生而为人的唯一标准。
陈绍常的大儿子建中就是这样一位成功人士,目标鲜明动力十足,小时候的他想成为银行家,长大后第一份工作就去银行做了职员。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非常兴奋地说,我居然拿到了薪水,简直不敢相信!同事说,我第一个月也不敢相信,结果第二个月就麻木了……放到这一句的时候,影厅里所有人都笑了,但仔细想想,其实挺可悲的。我们太容易麻木了,对所有一切习以为常,不再有快乐悲伤
很快地,建中就跟银行老板的大女儿好上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陈绍常准备去拜见银行老板,听从女儿的建议在路边刮胡子,建中却觉得这样太寒酸,你可以去店里刮胡子,为什么要在路边丢人?可惜陈绍常是个老派又节俭的人,路边刮胡子便宜又方便,为什么不可以?你要是嫌我丢人,有种结婚时别让我当主婚人。
建中和大小姐结婚当晚,小姐陪嫁的老妈子忽然发飙,嫌陈家一切都太寒酸,自己居然连张床都没有。建中无奈之下只好请求妹妹建英让床,建英当然不肯,最后还是陈绍常把床让了出来,说是反正自己习惯了睡地板。他总是那么善解人意,总是会替其他所有人考虑,却唯独忽略了自己,也没有人会替他考虑。
远走他乡的敏华忽然回到上海,爸爸去世了,后母想让她嫁给60岁的老头子,她无路可走,只好投奔陈叔叔。陈绍常带敏华回去跟后母理论,你怎么能让她嫁给60岁的老头子呢,都能当她爸爸了,你真是没心肝!结果反而遭到质问,你是什么人,凭什么管我家的事?于是陈绍常让敏华在学校里做起了老师
建中有了更多的钱和更好的社会地位,于是全家都搬到他买的新房里,新家的一切都非常好,唯一的问题是离学校远了点。陈绍常每天挤电车上下班,惊悚程度不亚于早晚高峰的北京地铁,建中觉得父亲挤电车有损自己的公众形象,于是劝父亲干脆别去学校了,直接在家做老太爷享清福不是更好吗?陈绍常说,我的心态不老,身体也很好,只想工作,不想在家待着。
这时建中说了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他说,一个人该做什么事,不是身体和心态决定的,而是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别人都觉得你是老太爷,你就得按老太爷的路子走,不然人家就会看你不顺眼……这句话简直太有道理了,完全无法反驳,因为今天的我们正是这样被别人看待的,也用这样的方式看待别人。我们从来不了解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们甚至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只是在做社会和别人“需要”我们做的事,却偏偏忘了我们自己“想要”什么。转眼几十年过去,我们的物质文明早已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却始终停在原地,我们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远胜过我们如何成为自己。
面对大儿子的请求,陈绍常妥协了,他离开奋斗多年的学校,把学校托付给敏华,自己回家做起了老太爷。姐姐想撮合小川和建英,他没有自己做决定,而是先征求女儿的意见,可见他是个足够开明的父亲。之前说过,小川小学毕业就没有继续念书了,基本上算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建英的回答再次刺痛了我,没有学问不要紧,人好上进就可以了,好多大学生其实也没什么学问。我惊了,难道早在60多年前,我们的大学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吗?
所有人都在羡慕陈绍常,夸他的儿子能干又孝顺,但他却整天闷闷不乐,因为实在太无聊了。本来还有女儿可以说说话,现在女儿也已经结婚生子,他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了。建中建议父亲去种花、养鱼、遛鸟、集邮、旅行、念佛……他一一照做,却丝毫感觉不到乐趣。对他来说,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吃饭睡觉吃饭睡觉,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不是怕死,怕的是等死。
陈绍常50岁了,大家都来到家里为他祝寿,表现形式为集体打麻将,他不喜欢打麻将,于是一个人在小屋待着。麻将还没打完,建中就被电台催去演讲,题目是《青年的思想问题》,他说年轻人首先不能赌博,我就从来不赌博,所以我才成了今天的我……陈绍常实在听不下去了,纯属胡说八道!跟社会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百无聊赖之中,他想到了他的学校,于是他来到学校找敏华倾诉。敏华告诉他,现在学校每天都喝粥,已经连续20多天了,他之前养的小猫都给饿跑了。他离开了很久,回来时发现全家人都坐在楼下表情凝重,他问,怎么了?建中反问他,你去哪儿了?学校。那你为什么不直说?就在父子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后,银行老板说,既然人已经回来了,我们还是继续打麻将吧……陈绍常找银行老板谈话,希望他投资小学成为董事长,并且讲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一开始办这所学校的时候,学生非常非常少,你们一定想不到,只有12个,可是今天有600个……
建中送了一块墓地作为生日礼物,陈绍常看了非常生气,也许就从那时候开始,他忽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转眼又是清明,他在亡妻的坟前又一次见到敏华,她说,我觉得中国人很奇怪,只有老年和青年,没有中年的概念,其实中年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时候,可以做好多事。他忽然开心起来,所以我是中年,不是老年?当然了!
敏华劝陈绍常回学校教书,他顾虑到家人的感受和已经离职的事实,其实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但很快就被敏华说服。他每天很早出门,别人问他去哪里干什么,他就说去公园散步,某天他被佣人跟踪发现回学校上课,建中直接气炸了。从世俗的眼光看来,建中无疑是个成功人士,但是在我这里,他简直失败透了,他太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而且还要所有人配合他。
小儿子建平也要结婚了,对象正是大儿子媳妇的妹妹,陈绍常说年轻人应该婚姻自主,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幸福。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工作,等有经济基础再结婚会更好,建中说会帮弟弟搞定一切,于是陈绍常便欣然同意这门婚事。从建中到建英再到建平,陈绍常对孩子们的恋爱婚姻始终保持开明的态度,不会自作主张地胡乱介绍,也不会不明就里地横加阻挠,时代发展到现在,很多家长都还是做不到。
学校里的孙老师忽然提出离职,原因是在新加坡找了份工作,比当小学老师赚得多,于是他向陈绍常吐露心声,把自己喜欢敏华的事告诉他,希望他帮忙说媒。敏华却说,我觉得他太自私,有了好工作就不要学校了。陈绍常说,我觉得他想赚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她反问到,所以你觉得我应该嫁给他吗?不然是要嫁给我吗?难道不可以吗?孙老师在陈绍常家等得好着急,好不容易等到他回来了,却听到他说,我帮你说了,她说要跟我结婚……孙老师不仅没有当场晕倒,反而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满心理解支持的样子,真是人民的好老师啊!
陈绍常回家找建中谈话,说了自己要跟敏华结婚的事,这下全家人都晕倒了。建平说,我们结婚的时候爸都没反对,现在他要结婚了,我们也不应该反对。这句话惹恼了建中,那你自己去结婚吧,我不管了。建平马上倒戈,坚决反对爸结婚!建中找到了敏华的后母,于是后母劈头盖脸把陈绍常骂了一顿:当年我让她嫁人,你说那人年纪太大,都可以做她爸爸了,还说我没心肝……现在你居然要跟她结婚,你也可以做她爸爸了,你才没心肝!
陈绍常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也不消停,建中说,你们可以结婚,只要答应我三个条件:1.结婚的时候,全家人都不参加婚礼。2.你们要搬出去住,我可不想让她进我们家。3.我以岳父董事长的名义宣布,开除刘敏华校长职务。陈绍常把这些条件都跟敏华说了,想不到她完全不把这些事放在眼里:不来就不来,反正没人想让他们来,我还不想跟他们一起住呢,学校收了,我们自己重开一个……陈绍常质疑到,你以为开学校那么容易呢!没想到反而被敏华教育了:你总是舍不得过去的东西,这样怎么会有新的开始呢?
陈绍常无意间发现了建中买给自己的墓地,于是便想在这里盖房子住,他感慨到:我活着的时候没地方住,死了之后的房子倒是早就买好了……建筑工人惊了,墓地怎么能住人呢?这时候,敏华又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活人比死人更重要,中国人把死看得太重了,却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活着。他们不仅盖了房子,还在这里盖了学校,开学第一天,陈绍常对学生们说,我之前的学校最初只有12个学生,现在有1000多个……而这所学校,刚好也是12个学生,这里的招牌不再是陈氏墓园,而是陈氏小学。
陈绍常为这个家和3个孩子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也应该要为自己活一次,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了。他不仅没有死,而且还非常年轻,甚至比他的孩子们更加年轻。他还要做好多好多事,教好多好多孩子,真正属于他的人生,其实刚刚开始。
曾经的他看起来幸福,实际却一无所有,现在的他虽然清贫,却是最幸福的人。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做最想做的事,我想不出有什么事比这更幸福。他不再孤单,因为他感受到了爱,不是那种表面上做给别人看的、其本质是自私的爱,而是建立在理解和关心之上的真正的爱。因为爱,他得以从混吃等死的无聊状态中解脱出来,未来充满无数美好的可能,而尚未寻找到真爱的我们,人生其实还没有真正开始。

  《哀乐中年》观后感(三):华语影史十佳之一

影片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儿子“摇身一变”为银行职员。当姨妈要把表哥送去百货公司当销售员,儿子的这一行为先以愿望的方式从嘴里说出。桑弧用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蒙太奇:镜头先从上至下移过儿子全身,再反向——一个穷学生就“变身”为穿西装、打领带的职员了。惊讶的不只在手法的简单,而在于它不是幻想,而是事实。
当观众正等待一个镜头将他们带回原点的时候,这种等待慢慢地转变成自我怀疑:他们最终不得不接受儿子确实没经过任何努力(即使有,他们也未曾看到)就平步青云了。这实在是一个妙笔。把观众玩弄于鼓掌之间。
如果桑弧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浓缩时间(一如影片里反复出现的通过照片在显示时间已经过去),那么我们只能将其归之于因为观影经验差异,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个妙笔。
同样,我们也该见到以此为分界影像发生的变化。从一开始,诸多的不适:无铺垫直接进入、剪辑的痕迹、演员戏剧化的表演、念白式的台词等待,转而转入连续高潮。桑弧充分利用僵化这一弊端,借用巧妙的情节设计和台词把影片发展成一出轻喜剧。
当我们被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是否还会在乎讲故事的人他穿的衣着,声音又是否迷人?

  《哀乐中年》观后感(四):电影笔记之哀乐中年

有些电影是大电影,比如大制作大场面大人物大事件。有些电影是小电影,比如小制作小场景小百姓鸡毛小事。但艺术是不区分大电影还是小电影的。以拍小电影见长的桑弧以清新风趣表现风格讲述小故事阐述文明进步的新思想。在1949年这个极其动荡的年代拍摄的《哀乐中年》就已经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影片风格走的是刘别谦的轻喜剧路子,却散发着浓浓的儒家传统文化的情结。虽然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影片,但其中的关于生命、关于道德、关于教育等方面的进步思想至今依然光彩照人。今人看此片,感慨颇多:那时候学校可以随便办,招聘教师可以不用那么多资质和手续,那时候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空气是透明的,那时候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着思想的进步不受金钱的诱惑恪守淡迫明志的底线。几个主演的看点颇多,石挥傻傻的帅气、韩非滑滑的虚伪、朱嘉琛纯纯的美丽,都令人赏心悦目。

  《哀乐中年》观后感(五):不能够被理解的时间,与鲁迅和本杰明巴顿奇事

国产电影的黄金时代,居然是在1949!看完才知道第五代导演实在做拾人牙慧的事情,只知道在美术和布景上用史诗级别的功。

黑白色中的表演对白有种漫画的夸张感,但同时亦有民国时讽刺漫画入木三分的刻画功效。无论是论点还是拍摄手法都很现代--或者说在那之后,时代不过是绕弯子或原地踏步而已。拍社会性问题宜从日常入手,但本片的日常拍得并不琐屑,也不俗套。一部分原因在于切景利落,譬如上一幕女主角在哭下一秒男主角就站在后母面前质问这件事。诉后母要把她嫁给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子,情节设置也毫不拖泥带水:上一幕男主角求婚成功,下一幕就直接捅给了“情敌”。全过程发生在同一个下午,不过在两三幕的切换中间。一方面提高了讲故事的效率,一方面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效果和讽刺力度。李安对于日常的处理,在这部戏中就可以看出功夫的源头了。另一部分要归功于演员的演绎,主要是石挥老师,简直可以说是十分可爱了。把一个壮年男子演得活灵活现。说起台词,没有建国后标准普通话大一统时期的虚伪的字正腔圆。表演起来,也不说教,也不传达任何刻板印象传达的意味。温和中带一点固执,既有成熟感,又有小孩子的脾气。试问哪个少女不想和他谈恋爱呢?

再说讽刺的主题,其实和鲁迅的吃人的历史是一脉的,但也和bourgeoise的urban melodrama有共通之处。指导儿女们束缚父亲的那一套面子礼仪说是被五四青年批判的孔夫子的封建礼教,或者说如片中台词点出的“我们中国人”,但在其实菲茨杰拉德的巴尔的摩社群里也不鲜见:同样以家庭为原点,《本杰明·巴顿奇事》就同样讲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故事,不过彻底采用魔幻现实主义。逆生长的主人公的生理状况并不被家人理解,他们仍然坚持用自己想象中的时间,即社会的尺度(cosmetic time),来抚养自己实在“耆耋之年”的“新生儿”,犹如片中的孝子贤孙逼迫尚在壮年的父亲做他的“老太爷”甚至尽快入土为安。可见social norm给人的压力并不分国界,亦不分历史时期。从此亦可见本片的普适性与超越性。

无论是被孔教控制的“封建王朝”还是从工业革命起始的资本社会,企图逃离舆论控制的确个体灵魂总是被束缚、摧毁或者刻意遗忘,他们总被标为离经叛道、不够体面、有辱斯文。他们在应该读书的时候辍学,应该结婚时独身,应该老练时保持天真,应该守寡时坠入爱河,因此他们的时间、他们的故事永远不能够得到理解。这种错位就是原罪。但又要想到的是,离经叛道者事实上并不是少数人,而时间的错位在大部分人的人生中都可能会发生,比如“早恋”或者“晚婚”。如果都能少一点利用cosmetic time的“声张正义”,多一点对individual time的互相尊重,或许倒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得快活一点。

看片子的时候,总迷迷糊糊记得,之前读影评被剧透这是个悲剧,最后得知是个喜剧收尾,真的喜不自胜,通体舒畅。我甚至想,应该让这部片子作为小朋友的必看片目,或可取代掉一些没趣的大道理,那么我们的世界,可能会可爱的多。

  《哀乐中年》观后感(六):还好曾经拥有过

能看到这部七十年年前(实际摄制于1948年)的电影,我很激动。因为我以为,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中国人的情怀和中国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陈绍常是一个有些理想化的人物,他是一个热心肠的校长,是一个慈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无奈,有妥协,也有坚持,人物很有真实感。
      女主角敏华早年遭遇让人同情,但她的坚强和主见也非常让人佩服。
      建中有些脸谱化,不过还好,并没有完全丑化。甚至敏华的后母也是,虽然原来对敏华是很不好,但在阻挠敏华和陈绍常的婚事上却体现了母亲的担心和关切。
      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可以触及当下中国人的痛痒,
     比如两代人的沟通问题,父母操心的下一代的婚事问题,甚至还包括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等等。
     它让人感慨,多少年过去,很多事情没有改变。
     但很多年过去,我们曾经有的,很多东西还是没有了,就像张学友饰演那个中学语文老师在男人四十里说到长江三峡时的那样,没有了,都没有了...
      比如说,电影里展示的那种忧患年代的中国人的气度、举止,比如师生之间、校长与老师间亲切自然的交流,亲人间的说笑都让人有种温暖的感觉,还有超脱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长期浸润的结果,在当时或许是很日常化的一切,都难觅踪迹了。
     不过还好,我们还有这部电影证明我们曾经拥有过。

  《哀乐中年》观后感(七):哀乐中年

很想为这电影写点什么,没整理,写哪是哪。
这是中国导演还没在浩瀚影史里迷失方向的时候,还没被身份焦虑困扰的时候,还没非得说出点什么的时候,拍出来的电影。有些导演总是有一些架子,有一些所谓的底限,或者有一些特别想表达出来的各种观,为了这些东西会牺牲掉观众能看得出来的另一些东西。如果这度拿捏的好,或者底限足够高,完全可以成为伟大作品。就怕又不具备超凡的审美品味,又无法潇洒取舍,中间的这个状态就是匠气和做作。
哀乐中年这个片子有一种可贵的拙气。在各方面都基本过关的基础上,为了叙事这个完全单纯的出发点剪辑和运用技巧。没有杂念的这个状态是可以被感知到的。该用什么的时候用什么,而不是这手法太low了我要避免,或者说要不咱来个这个吧。
叙事也是丰满而放松,在与观众的对话中用自己的这种无邪的状态调动情绪,整个资料馆拍手爆笑的时候,这观影体验,真是太美好了。
这拙气并不是幼稚无知,而是一种选择。绝不煽情,但不只我一人笑着笑着,想流眼泪。
敏华跟绍常有几段对话,在两人关系往男女情谊那里走的当口,敏华看绍常的眼神里有千言万语,退休回家那段,嘴上没说,全在眼神里说了,这女演员太灵了。
怀表是一个很好的符号,配合着人物的状态,在当校长的时候提着劲,在退休了以后怀着旧。道具组好评。
石挥真是挺拔,一股北京人的气。
辞典掉在敏华脚边的时候能看见她的高跟鞋,讲究,服装组好评。
生在那个年代,一定觉得中国电影很有希望。

  《哀乐中年》观后感(八):学文科比学理科轻松

让人会专门跑来写影评的一部电影(相比较现在大多数商业电影都已没兴趣写影评的,最多写个已阅)。49年的电影,我是17年来看,中间差了快七十年,不能说里面的思想超前,只能说其实从古至今人类那些事都是大同小异的,或者说这么多年了人类的科技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文方面确实没太大变化的,就如我题目所说,学文科就是要轻松些啊,反正变化是极小的,理科工科就比较难了,得时刻学习,一不小心倦怠了就会落伍,被时代抛弃。男主真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呀,正如女主后妈所讲的:当年男主说女主相亲对象年纪太大,都可以当女主父亲了而反对这门亲事,那你自己呢?不也是可以当女主父亲了,而且还是你朋友的女儿,你怎么下得去手哦??不容置疑,编剧肯定是也和一年龄相差悬殊的女子结婚相爱了,所以出个这部电影先行给自己洗白白,鉴定完毕

  《哀乐中年》观后感(九):这部完美的国产神作,不敢相信是70年前拍的

在当下所有华语导演中,李安是对中国家庭文化把握最精准的一位。
在他的《饮食男女》中,家庭和个体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都被极其细腻地表现出来。
很多影迷都把他这种「保守的张力」,认为是学习于日本的小津安二郎。
直到今天鱼叔看了一部六十多年前的中国电影,才惊喜发现
原来李安的「根」,在这里——
《哀乐中年》
这是一部1949年上映的片子。
香港导演李翰祥(六十年代就凭借《倩女幽魂》《杨贵妃》提名过金棕榈)将这部片子誉为
「当时最有价值的影片之一」。
香港评论家刘成汉称它是
「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
目前豆瓣上评分高达9.0
(要知道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基本都是怪物级别的作品了)
虽然评分人数只有两千不到
但是95%的人,都打了四星及其以上。
真正的零差评!
所有的评论都在惊呼,中国竟然在六十多年前,就有了如此神作!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片子带给鱼叔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二字。
你根本无法相信,这居然是一部1949年的电影。
因为这部片子,从内容到形式,都实在是太!超!前!了!
故事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小学校长陈绍常,也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子一女长大。
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还算过得去。
虽然时常有人来撮合男主角再娶,但是考虑到事业和家庭,他一再推脱。
尤其是在目睹朋友的女儿备受后母虐待后,更是彻底断了念头。
不久挚友亡故,他的女儿刘敏华被后母带走。
一别就是十年。
等两人再相见,陈邵常已经人近中年,子女都有了体面的工作。
而刘敏华也已经出落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为了摆脱后母的控制,刘敏华成了陈绍常学校里的一名教员。
然而讽刺的是。
刘敏华虽然童年饱受后母虐待,但是却始终保有独立自强的开放思想。
而陈绍常的子女们有着充分自由的成长环境,长大后却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沦为了「保守」的一方。
随着陈家子女们社会地位的提高,长子开始嫌弃老父亲小学校长的身份丢了全家的脸。
要求父亲即日辞职,安心在家做「老太爷」。
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小学日渐壮大,陈绍常内心自然十分不舍。
他不理解,为什么他一定要当这个「老太爷」。
结果长子却说:
一个人的身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现在你在别人眼里应该是个老太爷,你就该有个老太爷的样子。否则让别人看着就不顺眼。
陈绍常更不理解了,自己不当老太爷,还让别人不顺眼了?
按这道理,我们是活给别人看的了?
怎么个活法,还得看别人顺不顺眼?
没办法。
陈绍常还是顺了子女们的意,开始学习当「老太爷」;
可是玩邮票玩花鸟玩园艺,真的是一点也勾不起他的兴致。
「别人都说我在享福,可这根本就是在活受罪!」
从观念到生活习惯,父亲和儿子两代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长子在一次关于《年轻人的修养》的广播演讲中,说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麻将一类的赌博。自己就分毫不沾这玩意儿。
然而实际上。
他日常生活里最喜欢的就是牌九一类的消遣。
听着儿子虚伪的演讲,陈绍常直截了当地说:
现在的社会大概都和我儿子一样,拿欺骗当职业。
一瞬间,鱼叔以为他说的,就是我们当下这个社会。
相比之下,他和女儿刘敏华非常聊得来。
当陈绍常准备向年轻人的观念妥协的时候
「大概这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吧」
刘敏华反而发出了惊世之语:
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
她一点也不赞同陈绍常的子女们把老爷子关在家里养老的举动: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明明刘敏华是后辈,反倒是她鼓励陈邵常回学校工作,做点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
他那一身的丰富的阅历和厚重的内涵,要是憋在家里,可就太浪费了!
很难想象。
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就有着如此超前、开放、独立的思想。
反观现在,这种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反而不多见了。
倒是那些一边喊着女权自由解放,一边又嚷着要房要车要人养的女权婊,现在是一抓一大把。(这个话题还是留着给马香玉吐槽好了)
然而这部片子更惊世骇俗的地方是
在长久的相处后,陈绍常和刘敏华竟两情相悦,互生情愫。
于是,差了一辈的两人,决定结婚!
要知道,这是1949年的片子!
老夫少妻的故事放到现在都依然稀罕,更何况是六十年前!
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
也真是奇了怪了。
父亲从来都主张自己的孩子自由恋爱,从不干涉他们的婚姻;
现在他想结婚了,孩子们反倒如此激烈地反对。
然而世俗的眼光,并不会干扰到陈绍常和刘敏华。
于是两人决定放弃之前的所有工作和生活,另起炉灶,重新开启了自己新的生活。
精彩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嫌晚。
不管是掷地有声的台词,还是老夫少妻的姻缘,都让这一部片子拥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在此之外,鱼叔还惊异于石挥先生精湛的表演。
喜欢看老电影的鱼友一定清楚,在那个深受话剧和舞台剧表演技法影响的时代,电影演员们的表演都是略显浮夸和生硬的。
这部片子中的很多演员都有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石挥先生面对镜头时的自然和收放自如,就显得异常有魅力。
石挥,这个曾被誉为「话剧皇帝」的一代奇才,对现在的大多数年轻观众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
他在话剧界的名声自不必说,编演导过《家》、《雷雨》、《福尔摩西》大量名家名作。
(1943年石挥在话剧《飘》中饰演白瑞德的剧照。)
电影方面也是佳作频出。
与本片的导演桑弧,有过多次合作。
石挥在电影《太太万岁》中的剧照
自己也导演过不少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天仙配》《鸡毛信》等家喻户晓的作品。
《鸡毛信》剧照
可谓才华不可限量。
然而在1957年5月11日,石挥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杂文《东吴大将“假话”》。
有人不喜欢别人说真话,有人不允许别人说真话,有人不敢说真话。有人说真话吃了亏,有人说了假话反而得了尊重。
因为这番大胆言论,石挥被打成「右派」。
1958年上半年,石挥的尸体在上海吴淞口外被发现。
享年43岁。
一代英才就此陨落,现在想来依然令人痛惜不已。
但假使石挥先生能暂时避得了这一劫,以他这不服软的性格,在之后的「十年」也怕是凶多吉少。
「死了好,死了好啊,死了还能少受点儿罪」
政治的东西,鱼叔不想多谈。
但是这部片子前卫先进的思想,实在是让人惊叹于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
这部片子最大的寓意,是子女们在父亲陈绍常50大寿之时,送了他一座墓园。
而片尾,父亲却把墓园改建成了一所小学,从头开始。
「开放」的父亲和「保守」的子女。
到底是谁在教育谁,谁在葬送谁?
六十年前,我们的电影早已拥有如此「开放」的现代思想;
六十年后,我们的电影怎么反倒愈发「保守」了呢?
借用刘敏华在片中的一句话:
中国人真是奇怪。我们只关心死,很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哀乐中年》观后感(十):一记穿越七十年的耳光

如果你没看过黑白电影,或者发觉老电影都难以下咽,这一部大概可以成为你的启蒙片。除了还有强烈时代痕迹的拙劣技术和表演技巧,其他的一切都让人怀疑这部电影出生的年份是不是真的。一部1948年的电影,思想前卫到让今天的人看了唏嘘不已。唏嘘是因为,即便从电影上映到现在已经快七十年,电影里落力讽刺的那些人和事,仿佛还在每时每刻地发生着。仿佛一记重重的耳光,穿越漫长的岁月,仍然让人脸上火辣辣地疼。
电影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中年丧妻的小学校长陈绍常,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本有意续弦的他看到老友的女儿敏华被继母百般刁难,便断绝了再婚的念头。大儿子成人后考进银行,追求到了行长的千金,成功跻身上海滩的上流社会,绍常也被自以为是尽孝的儿子逼迫放弃了钟爱的教育行业,将学校托付给也已成人的敏华,自己过上了外人羡慕的“老太爷”的生活。然而在百无聊赖的退休生活中,在与儿子们数次的冲突过后,和与敏华的数次交谈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小她三十岁的姑娘,最后两人不惜“私奔”,在儿子给他准备的“寿坟”上又办起了新的小学。
绍常的姐姐的孩子小川跟绍常的儿子建中一样,上进好学,甚至能考到班上的第一名,还是被母亲逼迫着退学去了百货店学做生意。母亲说了一句话:考大学又有什么用,现在那么多大学生,还不是有好些找不到工作的。看的时候不禁哑然,这我们以为在高考扩招之后才有的事,原来在七十年前的上海,也是同样的情形。
孩子们懂得接受教育的好处,也愿意通过教育变成更好的人,可是金本位的社会并不这么看,除了能赚到钱,其他的一切成就都算不得是成功。这样一桩荒唐事,七十年后,好像也没变过。
绍常的大儿子建中,聪明过人,却无比自私,更可怕的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沾染了心口不一,自以为是的毛病,觉得自己的话全是真理,毫不理会父亲的想法。能够在银行里一路高升,凭一己之力让全家摆脱了贫困,却不能倾听父亲说完一句话。成年之后总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父亲,侃侃而谈他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学来的所谓道理,毫不自知这些所谓道理的荒唐。
大儿子教育父亲的一句话我印象尤其深刻:“一个人该做什么事,不是身体和心态决定的,而是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别人都觉得你是老太爷,你就得按老太爷的路子走,不然人家就会看你不顺眼。”乍一看多么的世故圆融,是多么高级的处世之道,但细想之处总觉不对,难不成你的生活,不过是在世人面前的一台表演吗?
但环顾四周,如今秉承这样处世之道的人,还是泱泱之众。更多的人更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却丝毫不想想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自觉自愿地套上一副世俗的枷锁,在麻木的满足中虚度生命,殊不可怕。
儿子建中自以为是尽孝,父亲也照说照做,按照老太爷的架势生活,种花、养鱼、遛鸟、旅行、集邮,样样做下来,他说,为什么我还是得不到快活?我想绍常是那个时代难得清醒的人,不会因为表面的光鲜模糊了基本的是非,更不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消弭了生活的热情。
儿子在家里的大宅子里和老婆岳父打着麻将,转身去电台演讲自己成功的经验,却说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从来不赌钱。这样口是心非的举动气坏了绍常,他说,我们太多人都是这样,以欺骗为职业。而那些演讲的听众里,是不是都会因为建中成功人士的身份,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他说的所谓人生经验?
屁股决定脑袋,地位决定真理。成王败寇的腐朽观念从未断绝,以致于我们如今还在朋友圈分享着马云语录。一句屁话,告诉你是出于某位成功人士,仿佛立刻就会散发出几分大道理的味道来。
苦闷之余的绍常唯有向敏华倾诉,敏华说及大儿子建中,又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来: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只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人罢了。
再想想今天吧。又有多少人衣冠楚楚,风头正劲,却有了一颗长满皱纹的心。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未老先衰,像传染病一样到处传播着,麻醉你,杀死你的梦想,而你毫不自知。
你出生,上学,毕业,工作,结婚,买房,生子,退休,死去。这一代人的人生像被套在了一段长长的铁轨上,向前义无反顾地滑行着,完成一个个任务,最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你想做些什么反抗,但是来不及了。
敏华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突然又想起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乾隆的回忆录里,从南方走漕运一路上京,看到的沿河中国人民麻木的眼神,在一百多年后被鲁迅先生骂过一遭,却好像一直到今天还在一直麻木着,想想不禁无比难过。
“我们只关心死,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片尾多少给了人以希望,绍常敏华不顾世俗的眼光走到了一起,在儿子给买的墓地上办起了新的小学,虽然清贫,但是总归是找到了人生的活力。可是这在当时大概对于当时的电影观众是没什么作用的,1948年,内战正酣,兵荒马乱里谁还有空想这些虚幻的问题,而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想。
PS:说回片子本身,话剧皇帝石挥在这片子里塑造的绍常温和宽容,淡泊寡欲,亲切的同时还有几分优雅。敏华美丽而勇敢,敢爱敢恨,出淤泥而不染,不输如今所有的年轻演员。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剪辑也无比前卫,不落说教窠臼的同时,也有温馨幽默的桥段,绍常和厨子对戏一段,还有绍常听从儿子的话去做老太爷该做的事一段的处理手法,在后世的无数电影里都出现过,不得不叹服。
如果看了这一部七十年前的电影能让你清醒一点,大概是它留存于世最大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