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樱时》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樱时》影评10篇

2017-11-21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樱时》影评10篇

  《樱时》是一部由蔡旭晟执导,剧情 / 动画 / 奇幻 / 短片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樱时》影评(一):觉得还想说些什么

  感触最深的是快结尾的那段,阿亮坐不上神仙的船,却看到阿太也在里面,阿亮不知道阿太已经死了,在他的世界里,阿太只是和神仙们一起,但是却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时可以找到,那种失落感,伴随着结尾阿亮独自一人站在庙前多了几分凄惨。
  孩子的世界永远天真的,但是却不会天真到老,总是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或是某个时间失去了纯真,逐渐落入世俗,也叫随波逐流。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寺庙里的和尚开始过着人手ipone,吃酒喝肉,桑拿泡浴,小三无数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讲他们也是人,有人本性的欲望,但我看来却是渐行渐远。去游玩个景点,被寺庙里的和尚拉去看手相抽签,完了硬是要你留下香火钱,这不是变相勒索又是什么!?真正的那种济世救贫的寺庙或者说佛风,完全被金钱世俗所掩盖!佛堂庙地,本身就是一个清静修身冥想养性的净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香火诚拜那是一种更为发自内心的敬意,没香火用自己的双手合拢鞠躬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信则有不信则无!完全无关乎金钱二字!
  叹息!内心沉重!迷惘,只是因为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还因为拨清前方的雾霭着实艰巨!

  《樱时》影评(二):其实我们从未缺失过好故事----祝贺国产动画短片荣获2013东京国际漫画节最高奖

浓重的闽南乡语像极了萦郁全片的中国风味
一切都像是发生在年画里的一样
脸蛋红红四处乱窜的淘气孩子、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妖怪、大头红脸的神明、飞扬跋扈的猴子、庙宇、香火、烟花、鞭炮、锣鼓、菩萨和石狮...............
那些在夜里、幻境里和传说里的人物、形象摇头晃脑绚丽夺目的从快要被我们遗落的角落盛大又庄严地游行到了这里......
华夏大地,从来就未曾缺过好的故事
 
忠孝仁义德、爱恨离别
 
我们有浓郁几千年不散的漫漫历史、典故、神话、传说..........
 
烟雨、大漠、沧海、山水.......盛典、祭祀、战事、婚娶............神仙、妖魔、古寺.........豪气、侠气、仙气、神气.............................................
 
我们也未曾乏过好画手,吧中、微漫、民间各处都可见一斑,高手比比皆是
 
那么到底是什么,把这些都淹没了;是什么,尽迷蒙了我们的眼睛,未曾看到它们的光彩.........
 
一直记得达大@夏达(第一个被日本漫画界承认的中国漫画家)的那句"因为那里(指其创作漫画)有一个世界"
 
因为,那里有一个世界...........广阔无边,漫漫辽远....它一直都在,等着我们想起、发现.................
 
感谢所有为国漫努力的画家、作者们。加油!国漫!

  《樱时》影评(三):给闽南传统风俗文化留些空间

“樱时”在闽南语是“往时”的意思。
    是啊,闽南的孩子们还记得往时的童年记忆吗?还记得当初纯真的自己吗?
    这部动画片真的太棒了,重现了在闽南传统文化成长环境下的小孩的童年对于神明的记忆。我想和大多人应该跟我一样,童年的记忆一大部分都跟神明、拜拜有关,影片里那庙宇门口的大狮子石雕,小时候和玩伴去庙宇坐在大狮子身上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坐一个下午,小时候的时光总是悠悠慢慢,总是天马行空的看着庙里的大门口的顺风耳和千里眼,还有那庙宇内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壁画也是小孩好奇的天堂,常常在想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长得这么有特色?会跟妈祖出去巡境吗……有时候光去想象神明的生活都可以想一整天!还有每年正月初九的拜天地公,接着隔天每个村子的所有的子孙宗嗣甚至包括出嫁的女儿家庭全部成员也要到齐,每村会轮流举行神明出巡,全部人和神明一起绕着全村绕一大圈的游行出巡,这种大群人的集会出行对小孩子来说都有着无法形容的神奇和欢喜!而且一到做牙或者神明生日的日子都是小孩子最开心期待的日子,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当祭祀神明的日子就意味着就有很多鸡鸭鱼肉、水果糖果的吃货日子。哈哈,光是回想就足够让人满足了!
    所以,看这部动画片前半段的时候,经典熟悉的场景一下就勾起我们这些闽南小孩的童年记忆了。但是,影片后半段,一下子氛围从温馨变沉重,庙宇被拥挤的人群践踏破坏,神明看着那些功利的人群都感到无奈至极,随着近几年现代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常常要以拆除庙宇换建商业区,以前随处可见的庙宇渐渐减少,阿亮的梦里烟雾缭绕,举眼到处都是迷雾灰暗的风景,那一棵棵黑色的树挡住了阿亮的视线,可是我觉得对于小孩子来说,那一棵棵庞大黑暗的大树就隐喻着大人的腿,因为小孩子个子小,所以他们的世界看到的只能是大人的腿,茫然巨大又可怕。阿亮在大人的世界看到两个亮灯的画面,但是又转眼就瞬间消失,一个是大人们簇拥着一个到处撒钱的神明钱眼大开的画面,一个是幢幢摩天高楼正在加紧建设的画面。反问:是什么让当今的小孩子的世界与传统的神明与传统的闽南风俗文化渐行渐远的?是不是几十年后,闽南的这些传统风俗习惯和神明文化将消失不见?
最后的片尾曲,告诉了我们在现在这个快餐文化社会传统风俗文化的流传生存之路,“返回故乡,找回纯真”,三太子、妈祖、土地公、灶公、文官、武将、月老、观音……看画面里一个又一个我们熟悉无比的神明乘坐大船驶向彼岸仙境,本来葬身庙宇火海的阿太献身与阿亮告别,“再见!阿亮。”
    还好!不是“再见!闽南!”
    ……

  《樱时》影评(四):一部很有深意的片子

这部短短的小片我看了不下20遍,感觉里面表达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起初觉得很像盗梦空间,因为在这个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小孩子被吓坏受惊开始,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有隐约的铃声,从他最初跑上台子,摔下来进入第二层,打游戏是又瞌睡进入第三层,随后遇到阿太打架,这一段过程比较长,在最后阿太离去后进入第四层,和那些神明公仔以及阿太做了道别后,整个哀伤结束,在一声铃响后醒过来,那些最深层的想法其实是美好的,阿太的一句‘多谢你’,或许是最好的道别了,那些快乐的时光还是会永远记在心间,只要想念,双手合十就如你当初教会我的那样,我就和你靠的很近了,哪怕是这个世界再怎么繁杂,也会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此同时也会隐射了这个社会浮躁的现实,人们在对各种物质上的疯狂追求中反而丢失了信仰,那些可怕的想法和念头就像是一群群妖怪,赶走了原本内心中最深层的美好,寺庙被烧前,放进来的怪物就是人形的,那就是我们自己,是自己毁掉了自己的信仰,这是现实而又残酷的。
一个信仰缺失的民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悲的,因为你不知道在物欲的驱使下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片子很短,但是令人深思的却又很多。
我想这不片子里面的小孩子或许也是现实中人物的一个小小缩影吧,感觉还是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看明白......
整个片子的音乐是一大亮点,主旋律基本还是一样,但是不同的变奏和改变,立马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意境。
很喜欢最后那段的音乐,歌词很好!

  《樱时》影评(五):每个人都有一个神明公仔-守护自己心中的净土

看了2遍以后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本省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只是比较单纯理解这部动画: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神明,有好的有坏的,比如阿亮的是好的,其他孩子身上的猴子是变坏的代表。有大的也有小的,阿亮在被那些小孩欺负得时候,阿亮自己身上也出现了一个神明公仔,但比起阿太的就小了很多,也许越善良,越勇敢越正直,神明公仔就越大。
故事是倒叙的,其实更像是一个梦。故事的结局悲伤的,现在人太浮躁了,从上香的那段可以看出,他们只想着:“头香”“NO.1""WIN"等等,庙里面的神明们已经承受不了这样的污秽了,也可以说,是这样的污秽烧掉了这座庙宇。人们的欲望,神明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也开始不再相信庙宇,所以庙宇燃烧了,当阿亮在树林里的时候,雾很大,他看到人们都去崇拜撒钱的财神,各种各样豪华的庙宇被盖了起来。那些好的神明们离开了,他们不愿,也不能待在这样一个地方了。
至于阿太,必定是虚幻存在的。可能是作者希望还残存着的单纯得孩子和心灵能够得到保护。
在树林的迷雾中,(也代表浮华的世界)阿亮诚心参拜,慢慢的,那些雾气就化开了,他看到了阿太,也看到了神明们。也只有那些善良的孩子,或者说拥有善良心灵的人,对神明依旧充满敬畏,能够沉下心来,合起掌慢慢参拜的,才能看到这些神明吧。故事的最后阿亮以为这些神明都不在了,其实他们还在,为他存在。只要你的心灵纯净,神明一直都在你的身边。
另外,音乐,色彩用的真的非常棒!看到神明走了的那一段,忍不住流了眼泪
作品唤《樱时》,也许是想说,樱花盛开的季节发生的一段故事吧。(作品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樱花的特写的)

  《樱时》影评(六):让感动成为惯性

今天上海的天空 灰着脸 细雨点点滴滴的落在这个城市 也落在陌生人的表情上面 天气虽然不够灿烂 却似乎很适合听讲座 在一个光线黯淡的屋子里 去听演讲者娓娓道来
今天很有幸能够听到《樱时》的导演蔡旭晟的演讲 有幸了解到这部动画片创作的前因和后果 讲座的开始 蔡老师就说到台湾人和大陆人有一点不同 那就是台湾人比较啰嗦 的确今天的演讲给人更多的感觉就是絮絮叨叨 有可能是一个极简的概念 但是蔡老师一直在不断的强调 不断的转圈 最后他甚至用语无伦次总结了这次的演讲 虽然在语言的表达上 蔡老师给人一种弱势、木讷、打结的印象 但是有心的人 可以穿透语言本身的隔阂 去听懂讲述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在听讲座之前 我就看过一遍《樱时》 结果发现自己并不能看懂 不过我并没有感到沮丧 我想 抱着这种疑惑和不解 也许能够更让我用心的去听这次的讲座
首先 蔡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为何这部动画的名字为《樱时》 其实这也是我本身所疑惑的地方 他说到樱时在闽南话里有往时的意思 意为小时候的一段时光 而作品表现的就是阿亮童年里的一段经历 取名《樱时》 就是这样一种迂回的表现 其次 提到樱花 很多人都会想到日本 而台湾又曾经被日本殖民 所以很多地方都受到日本的影响 很多台湾的老一辈都会说很流利的日语 可见这种影响是多元 持久 真实的 包括对于作者也是一样 这是作品取名《樱时》的另一个原因 但是作者也有讲到 台湾的樱花和日本的不同 台湾的樱花颜色特别鲜艳 所以我们看到的电影里的樱花也是鲜红一片 作者觉得自己没有照搬照抄日本的樱花是对的 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应该和当地的环境相契合 除此之外 蔡老师还提到 台南的农民需要神明来庇佑农事 于是会在田间路边造一座小庙 然后在庙宇旁边种上樱花树 这样 樱花的盛开就让人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是受到神明的力量 同时这些神明也在冥冥之中庇佑着周遭的百姓
但是 看似有着信仰的人们 其实并没有对神明保持始终如一的虔诚 相反 社会化让人们以一种功利的态度对待这些神明 就像人们买六合彩 然后祈求神明让他们能够中奖 结果在愿望落空后 这些人就会毁掉庙宇 这一点在《樱时》作品里也有表现 比如 阿亮看着被丢在地上的神明公仔 感到难过 并说着 为什么它们会被丢在这里 大人们不是很喜欢这些神明公仔么 以及之后 阿亮和阿太同时见证了庙宇被烧掉的情景 也许大人们的世界小孩子根本不会懂 小孩子天性善良 相信世界的美好 就像神明一样 就是因为大人的功利行径 所以台湾的神明又会被叫做“流浪的神明” 当这些神明被火烧过 油漆斑驳 木头磨损后 就像是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家 其实它们是非常绝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膨胀 他们失去的越多 渴望得到的也越多 于是他们有很多很多的愿望 但是作者其实就是想借着这部作品帮助神明说说话 其实神明并不是有求必应 并不是会照单全收你的愿望 神明其实是很单纯的存在 就像老人家拜神明 他们其实只是单纯想要感谢当下的生活 不像现在的人 欲望越来越大 让神明都感到压力
这就是作者想要表现的 当然另一方面 这毕竟是一部和人神鬼魅相关的作品 有信仰 有宗教 有感性 作者在帮助神明说出心里话的同时 也在鼓励大家在辛苦的当代生活里 不妨去相信一个神明 让他在无形中给予你力量 这不是一种迷信的做法 只是 很多时候 我们确实被忙碌的生活冲刷 故而所剩无几 甚至丢失了最初的信仰 我们忘记了世界上还有一个美好的动作 那就是紧闭双眼 十指相扣 默默祈祷 神明也许无法告诉你该走哪条路 但至少让你知道哪条路绝对不能走
最后 除了作品的本质和内涵之外 蔡老师还提到这部作品的表现手法 我觉得听了之后很感动 感受到一个艺术家 一个导演的态度和用心 所以我觉得也有必要提一提 这部作品在表现时着重于对光影的表现 作者按照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不同的光线 这不仅仅是视觉的需求 而是一种感染力 吸引观众和角色同在 随着光线的变化 观众和角色一齐被时间所推动 和角色一齐经历一天的光景 好像和角色一齐在有着这种光线变化的场景里生活一样 正如日本的动画重视背景一样 这背景不一定要很细很真实 但是却要让观众感受到故事的场域
讲座结束后 外面的雨也停了 只是人民公园的路面依然湿漉漉的一片 我的心好像也被打湿 但是我分明知道打湿我的不是雨水 而是感动的泪水 我们要相信美好 相信信仰的力量 相信感动不是一种能力 而是一种习惯

  《樱时》影评(七):落难神明

看完這個短片
發現裏面包含不單純是文化, 還有台灣人的賭博史
八十年代"大家樂"在台灣盛行, 也因此推動了台灣的"宗教革命"
應公, 水流公, 大墓公, 姑娘廟等一些陰廟, 大樹公, 土地公一類的自然神明
還有濟公, 三太子這類基層神明 變成了當時的主流信仰
賭徒為了贏錢貪婪的向神明祈求索取, 扭曲了宗教信仰撫慰人心, 勸善的本意
由於多次神明報號失準, 慘遭賭徒"淩遲"後丟入河內
這些神明公仔一路漂到基隆河的三腳碼頭, 被漁民打撈起, 於是被從新供奉在附近的土地公廟 天德宮 內
(去台灣旅行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哦, 很小的一個廟裏面有大概七十多尊神明, 而且這個廟還是帶電梯的)
我想這個短片應該就是敘述當時的情形

  《樱时》影评(八):樱时 一个不愿醒的梦

  
看樱时,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闽南文化,因为这是一部讲述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短片。
  我不是闽南人,但看完之后心绪久久不能平息,接连看了四遍,每看一遍心情都非常沉重,体会的东西也更多,出现在我脑子里最多的一个意念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要看懂这部短片,还得从最后几分钟开始。阿亮突然睁开了眼睛,眼前一个拿着铃铛的人看似在做法,也许他到这个时候才明白,或许不明白,自己看到的,只不过是恍惚之间做的一个梦,一切都是在阿太死后自己幻想出来的。(大家注意PSP里的那个鬼怪)
  回到开头,阿亮似乎是在跟什么人玩捉迷藏,他嘴里念的是闽南小孩耳濡目染的鬼神,一个奇异的瞬间,他碰到了平常在庙里看到的神明(就是那个小孩),然后开始了一段与神明相伴的日子。
  家里没有人,路上没有人(现代人忙),阿亮很无聊,所以他只能在家里玩PSP游戏,记住这个游戏。
  游戏没有过关,他很无趣的从屋里跑了出来,这个时候竟然碰到了奔涌而来的鬼怪,而那个小神明也正在被鬼怪欺负,阿亮很无助,小神明也跟着哭,这时候奇异的事情出现了,阿亮头上冒出一颗绿芽(隐喻),无数的神明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消灭鬼怪,恰巧这个时候破旧的庙宇又恢复了往日的亮丽繁华。
  这时又有人来欺负阿亮,阿太出现了,而且是以英雄的形象出现,打败了这些人。阿太和阿亮的身上都有神明眷顾,相反,其他人身上都是丑恶的鬼神。(这也是一个隐喻,可能是阿亮把欺负他的人神化了,觉得每个善恶之人都有对应的神鬼)
  随后阿太带他重返了昔日庙宇香火鼎盛的场面,人们在庙宇前看电影,玩耍,神明也跟着凑热闹,与人们一起欢庆节日。
  可转瞬间,从消失的灯影和神明失落的眼神看到,昔日的繁华不再,转而是冷冷清清的破庙。
  后来阿太和阿亮在树林里发现了被丢弃的神明神像,阿太很伤心,要求阿亮帮忙搭建神明的庇护所,阿亮和阿太都对神明进行行礼朝拜。
  注意这个片段,阿太和阿亮正在睡觉,阿太却突然感觉到庙宇失火了,最后义无反顾的冲进了失火的庙宇,想抢救那些神明的神像。凭他一个小孩当然不能挽救这个庙宇,但当时没有人拦住他,阿亮却被拦住了。
  (我觉得是这样的,阿太非常尊敬和信仰神明,而那些大人早已将神明丢弃在树林,阿太的信仰和大人的金钱信仰格格不入,进而产生了对立,大人们觉得既然阿太这么信仰神明,那就让他死好了。而阿亮不同,他介于大人与阿太之间,所以大人拦住了他)
  阿太最后无奈的看了阿亮一眼,冲进了火场。
  阿太走后,阿亮受了很大刺激,没有了阿太的保护,他的安全感很脆弱,所以他又遇到了鬼怪。
  这个时候没有阿太来救他,但当他哭泣无助的时候,神明过来拍了拍他,转而又消失了。阿亮很害怕,他虔诚的对神明作揖,神明为他敞开了一道大门。
  阿亮看到了漂亮的樱花,到处都是对他笑脸相迎的神明,但这些神明有的头断了,有的坐着轮椅,有的脖子固定着石膏,显然,这些神明都是之前被丢弃的神明神像。
  他们被大人(人类)无情的抛弃,庙宇已毁,所以他们不得不离开。
  然而,当阿亮想跟着上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踩不上云彩,神明对他摇了摇头。
  这时候阿太从船里面挤了出来,冲阿亮大喊,让阿亮保重身体,并且谢谢阿亮。
  就是这个谢谢,让我心里很是沉重,阿太谢的是阿亮对他的信任,对他信仰的支持。
  然而阿亮却不明白,他不知道阿太已经在火灾中去世,阿太跟着神明去了另一个世界。短片结尾,阿亮不知道神明有没有回庙里,也不知道阿太去哪了,但他知道庙宇被毁了,但最后一个画面,神明却突然出现了,他在冲大家作揖,神明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人们的信仰,他在等待人们纯真的回归。
  最后歌声响起的时候令人悲伤,令人无奈,我们丢失的童真、善良、信仰该如何找回?
  这时候,我倒是觉得,阿太是神明在人间的使者,介于人神之间,也代表了仍未丢弃信仰的一类人,他们对民族文化和民俗仍在坚持。
  短片中,庙里老奶奶掷筊的时候,神明帮忙,小孩哭闹的时候,神明逗乐,大人看不见神明,小孩却带着纯真可见。
  短片末尾,阿亮看见有神明在给人们撒钱,人们欢呼雀跃的抢钱,当钱砸到阿亮时,阿亮却用手挡开了。
  阿亮还看见人类现代化作业挤压侵占庙宇,还看见一条条黑腿般的东西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只能在自己的高度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些事情,并不理解,而大人也不解释,只是用他们长长的大腿挡住这些东西。
  最后,庙宇失火的原因,表面看就是雷电所致,阿亮却幻想鬼怪烧毁了庙宇,我推测这些鬼怪是反对丢弃神明的一类人,他们为了拆迁庙宇,借着雷电,放火烧毁了庙宇。
  这部短片带给我的震撼是难以言说的,从艺术角度来说,想象力之奇特,色彩、光线运用之精美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其带来的深刻民族内涵之反思和讽刺,也是发人深省的。

  《樱时》影评(九):值得为这片子多跑几趟闽南,疑问(有剧透)

有一幕我最耿耿于怀:
    在最热闹的庙会末尾(就是露天电影+花灯游行的那个晚上),阿亮阿太都玩得很开心,可是大头娃娃和另外两个小神明在远处跳绳,跳着跳着,另外两个小神明不见了,大头娃娃也露出惊讶和落寞的表情,我特别想知道,导演在此处想要表达什么。(注意跳绳的背景是红白编织袋,打心眼里觉得此处有伏笔……)
2.关于庙被烧的原因:
    首先关于“圣筊”——2个“拨杯(BO BUAI)”,泉州室友给科普了一下这两个像月亮的小玩意儿,片里小娃娃帮老奶奶给拨了个一正一反,其实是好卦来着。
    片中一个很坏很坏的妖怪进庙来,把身上集合的所有怨灵都释放出来,然后大家扔那两个闽南祈福的杯筊,庙就烧毁了?!“拨杯”能引发火灾?我确实查到说,掷出两个都是反面是怒杯,表示神怒斥,不答复、不高兴。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妖怪向神明许愿的事情无法成真,出于报复,妖怪们把象征许愿的燃烧的杯筊都丢向了祈愿台?(可是为什么杯筊是火红滚烫的?)
3.关于被砸毁的神明像:
为何会出现在片子中央?被烧毁前,庙不是好好的么?
4.关于阿太是不是真人的疑问:
    首先阿太在阿亮召唤出内心神明之后才出现,我注意到神明出现后,庙的本来面目也跟着出现,阿太身边也有一个有胡子的小神明公,看起来很熟的样子,阿太还会念咒语召唤大头娃娃。
其次,阿太躺在阿亮家的床上,虽说小娃娃互相睡在对方家里很正常,可确实觉得,阿亮和阿太无时无刻不在一起。
最后,阿太跑进着火的庙里时,大人们没有阻挡,明明小家伙就在门口回头望了一望啊,大人们要是看得到他,会拼命阻拦的吧?
最最后,阿太和神明们一起上了船,离开了庙。为何单单他可以上船?
5.三炷香
    妖怪手上都拿着三炷香,一开始的猴子们小人也是,后面的烧庙妖怪们也是。查了”掷杯筊“的词条后明白,但凡拿香的,应该都是进庙许愿的鬼怪吧?
6.猴子
    个人觉得被猴子驱使的小孩子们代表着小时就很顽劣的一群人,作者也许是想表达,孩子们之所以顽劣,不是天性问题,而是有不好的神明/榜样/习惯/影响在他们身上?
   疑问结束,另,很喜欢那首闽南民谣,反反复复地听,暖心。片中的插曲也做得极妙,每个节点的音乐都把影片本身的情节无限扩大,融合,引人入胜。

  《樱时》影评(十):一路上有真多已经迷失的心

看了短评觉得大家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对这部动画不是很理解,做为闽南人我想我更能对啊亮感同身受。
在闽南的风俗里,小孩莫名其妙的哭闹会让大人觉得是被“不干净”的东西吓到,哄不好就会请巫婆“做法”,也就是后面出现的“收惊”,其实从事收惊的巫婆只不过更擅长哄骗小孩,并用做巫等神秘色彩的形式给小孩以心灵上的安慰,所以效果往往比家长好,算不上什么“做法”。
其实吓坏阿亮的“脏物”就是众神的离去这个事实。
阿亮毋闯了被烧毁的寺庙,在闽南人的眼里,寺庙神圣无比,传统的闽南人视神明如家长,凡事大小需经过掷杯筊(也就是片中老奶奶摔的红色月牙形竹片)才做出决定,寺庙是一个社区的活动中心也是精神圣域,因此寺庙被烧毁也会给成年人带来心理阴影,更何况是成长在“抬头三尺有神明”这样的宗教氛围下的儿童,在他们眼里,神明保护信众免受魔鬼的侵扰,寺庙是神明的居所,按理说应该固若金汤,可是寺庙竟然被烧毁了,原因只能是神明被魔鬼击退被迫离开,所以啊亮哭了,自出生便尊奉的信仰被打碎了,这可是个不小打击。
如果片中的魔鬼不拿着香,那就纯粹是部魔幻动画了,可当看到魔鬼手中的香,就预示着这部片子的境界远高于单纯的魔幻。作者用香来表示这些魔鬼其实都是人,被各种利欲吞噬的人(如果是真的魔鬼,拿香做甚?),他们为了祈求钱财祈求满足各种欲望,争抢第一柱香(也就是片中魔鬼嘴里吐出的“头香”“NO.1”,其实头香行为违背了“神明无大小心”的道义),阿亮被这些魔鬼的丑陋所围困,所以哭了。
多眼魔鬼拿着香冲到寺庙中,这个多眼魔鬼可以理解为各种贪欲的集合体,人们以功利、交易的心态冲到寺庙中,熙熙攘攘,摔下的杯筊让如同阵雨,让小神娃无所适从(杯筊落地后会有三种结果,人们发问后以掷杯筊的结果来获知神明的答复),神明不可能会简单地对这种虚伪的祈祷做出回复。
啊亮冲进了森林,看到的第一幕是仙女抱着婴儿要送给躺着的孕妇,其实就是人们祈求多子的回应,多处闪现,意味着这样的欲求无处不在,财神抛洒钱币,则是人们祈求金钱的回应,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意味着现代风气的冲击,至此,人们不再把神明视为家长那样敬仰,而是当成宣泄欲望的工具,企图以交易的心态向神明祈求以满足欲望,不够“灵验”的神明公仔就会被随意抛弃。
欲望来势汹汹,众神选择离去,啊亮陪着众神走完最后第一段路程,这段路程是如此的美好,让阿亮看见了天真,看见了单纯,于是阿亮也坦然了,不再哭泣。然而我想很多观众却在这时哭泣了,最起码我是。
与神共舞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单纯、简单的心已经迷失,被现代的功利主义所占据,背景音乐不仅美到窒息为片子提分颇多,而且歌词也是整部片子所想表达的主旨。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了儿时独睡之初,爸妈在我的卧室里贴满符咒来壮我的胆;每次远行前奶奶都会拿着我的衣物去寺庙里祈祷;坐着小车时,我会想起父亲每月初二、十六在小车前祭拜土地爷,也因此会倍感生命之重……神明曾在闽南无处不在,仰头即是天公,俯首便是土地(公),七娘妈(七仙女)守护着儿童,关夫子庇佑着生意人,保生大帝的药签曾红极一时……新的一天总在清脆的掷杯声中开启,缭绕的香火熏黑了神像,翻飞的金灰如落英缤纷……
然而,在新的时代里,神明被“自我”取代,想想我也不可能再在停车场里焚香设供拜土地公,我也不会再在墙上贴符纸,神明确实与我疏远,与神明一道离我而去的还有我的孩提时代,诚如阿亮
至于大家很纠结的“樱时”,其实有人已经考究了,台腔闽南语的“樱时”发音就是“往时”,大家不应该谈“樱”色变,菊花才是日本的国花,倭皇家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樱时》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