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要听神明的话》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要听神明的话》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04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要听神明的话》经典观后感集

  《要听神明的话》是一部由三池崇史执导,福士苍汰 / 山崎纮菜 / 神木隆之介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一):终有一天,我们会为自己曾经买单的那些烂片再买一次单

  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想象力,漫画的浸之中,脑洞越开越大的是霓虹国,熊大熊二的霸屏里,脑袋越来越残的,是瓷器场。

  欧美有自己的现实,也有恰到好处的虚构,前者以各类犯罪追车阴谋大片为依托,后者则是美队复仇者x战警蝙蝠侠轮番登场,日本亦然,但不同于欧美的虚构,日本此类片儿,往往是更进一步,不仅仅是现实加上一层彩色颜料,而是将之打破之后再度重塑,所以出来的东西,没有了似曾相识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可怖,但内里藏着的,却是更为深层的现实。

  寄生兽讨论的,是灵与肉的关系,死亡笔记是正义独裁与非正义民主之间的优劣之判,海贼王借助冒险说友情梦想,宫崎骏的电影中,则孕育着人与自然的深层思辨,于无声处听惊雷,撕开了画皮的真实面目,洞见人性与真世情。

  《要听神明的话》也同样有着其自深深处的力量,在三池崇史标志性的血肉模糊之外,你还是能够看到想象力的勃发,整个机关的萌化更是神来之笔,暴力藏锋于一种奇怪的幽默感之中, 更显出影片的天马行空,这一点在任何一个中国导演身上,都是及其让人愉悦的惊喜,然而至今,在任何一个中国导演身上,我始终未曾得见。

  神明与凡俗,信仰与庸常,无聊与有趣,穷尽一生,这都是人类堪之不破的终极命题,能够在这样一个闹着玩儿似的电影中去探讨,本身就是很有勇气与担当的一件事情。过关斩将,突破重围,德智体美劳的素质不断提升, 但人类却忘了世间还有一种叫做运道的东西,玄之又玄,却又引人深思,这种灌输,要比戈培尔不断重复谎话的伎俩高级得多。当然,鉴于电影的属性,片子并未就此内容展开探讨,但即便如此,你也会在其中,见到此类片子里,将国产电影拉开的不小差距。

  徐浩峰《刀背藏身》后记中说,现在评价一个导演好不好,是他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而80年代的时候,大家更在乎的,是这个导演有没有文化。所言极是,当今的国产电影,最不缺的是资金,最缺的是文化,不仅仅是对于这个世界与时代最为紧密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传达价值观能力。当然,很多创作人自己三观就不正,传达不出来,也未尝不是好事一件。但你又一想,连这些也传达不出来的人也能够美其名曰创作人,又觉得他妈的真是太讽刺了。

  其实也难怪,每一个产业都是一个小社会,而每一个小社会,又都是融于中国这一大体系之中,柏杨口中的酱缸文化浸染了一代人又一代人,中国足球长期熊样也并非一夕之功。相比实体,电影与书籍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其实是最能够跳脱出来,率先完成升级换代,通过影响人们的审美作用于思考,最终反哺形而下的,但现在,反过来了,制片人们先是无能,将观众视作群氓,觉得他们无知无识,随便一点点视觉化的东西就能满足了;而一部分观众也不争气,真的就可以为了这些浮在表面的东西去买单,并为热点宣传而狂热,如此,又验证了那些人的判断,造成恶性循环

  中国的电影人们秉持的理念,常常是——人心很无聊,电影才无趣,前后为因果。而众多日本虚构大片告诉我们的是,想象更丰富,人生才多彩,相互以触动。将电影视作赚钱利器而扼杀了它们影响生命的可能性, 才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终有一天,我们会为自己曾经买单的那些烂片再买一次单,而这一天,在国产电影逐渐挤泡沫的过程中,也许不用等得太久。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二):要是结局好点,我会加一星

  日本特有的血腥变态奇葩片,本源还是《大逃杀》:中学生被挑选进行自相残杀。就看残杀的花样如何出新了。

  这部残杀的花样倒是有点意思的,不倒翁最血腥,那个女生“吓尿血珠”的画面堪称经典。招财猫也还可以。“竹笼子”(儿歌杀)最好玩,想起了小时候玩的丢手绢。“朋友杀”其实可以展开来玩,可以造成男主与两位女生的误会,还可以反映出“两个女朋友先救谁”,为后面两个女孩埋伏了互相残杀的危机。“七匙杀”简单了些。“雪人杀”将人心的猜疑玩到了极致,不过不太接受女配那么快Game Over。最后是躲猫猫,当以为大家躲过一劫,却来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对于没看过漫画的人来说,这片子看着还行,电影嘛,有时候就是一场游戏。但我真不希望这个结局。

  大概这一部票房不理想(投资太大回报不够),结果没了二,漫画二就是结局了,但却换了主角,这也不好玩,为什么不延续呢?像《赌博默示录》系列就连续得很好。这种玩游戏式的电影,偶尔看一部还不错。

  男主颜值还好,原来主演过《假面骑士》,原谅脸盲症的我没印象。女主颜值也还行,虽然没有有村架纯这种靓丽。

  导演三池崇史最近进军中国,又拍电影又拍电视剧的,不过不看好。韩国导演拍摄的国产片99%都是烂片,日本导演也差不多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三):看得我中二症都犯了

  大概我也是无聊透了才会在上班时间偷偷写这个电影的影评。

  剧情设定不清不楚,大概是cult(好像也不能算cult)还是叫猎奇吧,这种片子的套路。如果是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也就不止这种片子了。

  整部片子散发着浓浓的中二气质,大概是动画片改变的吧,男女主的表演风格都是动画片一样一帧一帧的...那个跑完之后单膝跪地的姿势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背景设定是说突然地球上粗线了一个立方体,至于立方体是怎么来的不用考虑。我假设是外星人来了,要是不把背景设定想清楚我就无法继续看下去。外星人设立了一个益智游戏,只不过这个益智游戏的输家真的会死...然后男主各种开挂最后活了下来。

  结局差评,男主开挂是意料之中,但最后他们站在立方体上俯视地上的茫茫众生竟然没有跳下去。整部片子的格调都被拉低了。三星。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四):神性到底又是什么呢?

  日本漫画的强项多半是角色设定。故事里的主角高畑瞬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典型Loser,认为生活无趣,常盼望这世界可以砍掉重练,所以故事中还上演他打射击电玩。毁灭别人当然是一门舒压乐趣,输了重来就好。但当真实世界要弱肉强食时,就能突显他的慈悲心。

  另一个入选强者天谷武则是信奉法西斯主义,笃信物竞天择论。他自视能够通过这么多关卡,肯定是「神之子」。被神选中的圣战士,所以他的狂放杀人与无视道德教条,刚好与种种毫无逻辑的游戏规则不谋而合。高畑瞬与天谷武并非绝对的正反差异,但他们对社会失去热情信念却是他们最大公约数,也因此,天谷武极度喜爱高畑瞬这个对手,意外替紧张氛围插入几分莫名喜感。

  其实看完电影想到,如果我们在神的眼里是否只是可被恶意玩弄的(如那头谎言关卡白熊),那么,神性到底又是什么呢?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五):碰到这种游戏,配角怎么保命?

  谨以此文献给,万一某天发生这种游戏,而我不是主角的人!

  第一个游戏。玩家必须通过一二三不倒翁游戏并按到不倒翁按钮,胜出者活,其他覆灭。由于不明状况且教室人多,我建议先趴桌子装睡。管你啥时转头,我睡我的。此时鲜血四溅,已经牺牲许多无辜学生,场地越来越大。突然配角学霸大叫:看!不倒翁背后有按钮!按了才会停止杀戮!此时,我建议玩家赶紧抬头,大叫让我来!我愿意做那个吃螃蟹的人!

  第二个游戏。通过一轮筛选后,玩家发现隔壁家暗恋已久的学长也成功逃出。接着来到招财猫现场。到底穿不穿耗子服?我建议超过半数穿衣服时玩家可以考虑。毕竟还处于海选阶段,搞独立是会最早死的。要素有三,远离猫,要安静,前有人。特别记住存活人员的脸!不仅包括隔壁家学长,还有半路杀出的中二少年。

  第三个游戏。四个木桩子玩猜猜你是谁。建议牢牢抓住学长或者其他人的手,必要时拥抱秀恩爱,不去看木桩。神明们都喜欢先找单独行动或者关注他们的人。前面几个酱油玩游戏看清失败点,当然配角脑子笨也没光环,那就抓住学长哭泣颤抖:欧巴我好怕。学长挺身而出说不定得救。

  第四个游戏。手拉手大黄蜂。太简单了,没啥可讲。直接抓住学长手。

  第五个游戏。插钥匙。中二少年出现,牢牢记住他。这小伙子单挑到现在必有神力。

  第六个游戏。谁在说谎。当然只有开了挂才会去质疑大白熊。开挂不是我们配角做的事。这时候玩家千万别慌张,说话低调答案不要千奇百怪。比如白熊问你最爱吃啥。回答屎的致死率肯定高于米饭。大家点谁你也点谁。保命要紧道义其次。不幸有个人看你不顺眼,鼓动大家孤立你,别哭别放弃,大声骂回去,论持久战啊反正内奸不是我!

  第七个游戏。不容易啊,身心俱疲快要整成神经病后,我们来到最后战场,由于是配角,我们一定会被鬼抓。这时学长会来营救,和中二来场善恶较量。莫名其妙通关了大家都没死还有雪糕吃。

  这时要留个心眼!明眼人都看出来,中二和学长必有一位是主角,凡事跟着他们就能化险为夷。冰棍要么不吃,要么枪他们的吃。但这时碰到一个问题,只抢一人可能恰巧与他交换了生死符。保险起见,两人都抢,吃两份冰棍,必有一生。所以饭量最大吃零食最快很有优势,抱住学长:我想,吃两根。抓住中二:你这么酷,冰棍还是给我吧。

  最后,主角卒,你替补成功。

  记住第二天办理退学手续,赶紧上社会工作避避风头。

  整理要点:1.见风使陀2,抱紧大腿3.该出手时就出手。

  最后的最后。如果学长不是主角中二不买你帐。你是小三小四小五配角。

  没办法五百年后还是条好汉。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六):今日,主角们也在努力求生!

  诚如神之所说—今日主角们也在努力求生!

  最近看完了《诚如神之所说》的电影,以及更新了的全部110话漫画。看完漫画后觉得挺可惜的,因为电影可以拍得更好。当然电影也有自己的亮点,我特别喜欢电影里的不倒翁第一关。喷溅的鲜血和暗红色血珠,劈里啪啦散落一地。教室里交叠着着尸体,很像《告白》电影里B同学意淫自己炸学校那段满礼堂的学生尸体场景。相对来说漫画就是比较简单的爆头,没有电影场面华丽。

  下面在不剧透(对电影的涉及尽量局限于预告片)的基础上比较电影和漫画的异同,以及关于电影中后两个原创游戏。

  第一个游戏当然是很帅的达摩不倒翁。电影中对于不倒翁眼睛的细节有更改,个人认为做得很成功,仔细看看有点恶心和毛骨悚然的感觉,眼眶周围的订书针让我想到电影《老师的恩惠》里的那个大眼睛女的。不倒翁从老师脖子里跳出来的场景漫画里也有,电影拍出来的看起来效果很好,算是对漫画的超完美诠释了。还有就是电影里爆头后的玻璃珠,超棒的创新,提升了游戏难度。电影里捏出来的那个第一关就死的卷发同学以及回忆剧情真的也蛮顺的。到此为止电影可以说是幸存,游戏通关。

  游戏交接处(主角带着妹子从第一游戏场跑到第二游戏场)这一段觉得电影略拖沓,不过挥椅子砸玻璃这个细节似乎预示了日常的异变以及命运的不可更改性。

  漫画中第二个游戏原电影中也有,但是细节上有改动。怎么说呢,我觉得大部分是不好的改动。因为改动产生了一个巨大bug,也就是杀人狂同学的出现那块。电影里的猫咪比漫画中要可爱多了,背后的绳子也细节赞。但是移动方法略不科学,一上来动作超快地秒杀了不少人,但在漫画里猫一开始是有固定的移动方式的,所以主角才能参透boss移动轨迹,取得躲避技能,在体育馆光滑的地面上摩擦摩擦英雄救美。后来猫移动方式才突变就像boss掉一半血后会进入狂暴状态这样。其实电影可以突出表现一开始的猫咪移动有沉重的履带移动声之类的,然后动作也比较僵硬,发挥视听优势。这样我们也可以理解主角是怎么思考的,才能躲开猫的攻击而不死。而电影中反正主角就动作超快地躲开咯,就像在炫耀主角光芒耍无赖一样。其实漫画中主角瞬君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而电影里我只能看到主角光环和软弱,软弱的印象是由演员的颜产生的…顺便表示不觉得他特别帅啊,青梅竹马妹子倒是长得十分可以。对了电影里那个关于穿上老鼠装就可以听懂猫讲话的片段我觉得也没表达清楚,话倒是解释清楚了,就是没拍好。此外投篮健将从出现,到投篮的场景电影拍得挺好的。

  第三关,这里整个大构造上电影有巨大改动。漫画里主角是玩完了前两关在学校中的游戏又被救出,然后在一个独立的医院里玩了第三关。棒状的木偶满天飞,医院里的无关人员都被干掉了。电影主角直接就被昏迷然后瞬移到了立方体内,和不知从哪取得电脑的波波头学霸以及炮灰女还有初中同学关在一个房间,木偶从三个上升到了四个(漫画里只有三个木偶,难度较低),主角通关方式也不一样了。反正电影里的通关方式我智商不高看得莫名其妙,在此就不说了。不过我实在是不懂为毛电影明明有声音可以表现人偶的不同音色特点,还有木偶的转动规律,还要让主角玩花,以一种莫名其妙的方法过关?后来漫画里还有跳大绳游戏,我觉得这个很好啊,小学时我参加班级的跳大绳活动就一直觉得挺恐惧的。但是电影没有,换了一个七把钥匙开门,这个也还可以。

  顺便表示电影里那个喜欢吃香芹的炮灰男穿的条纹套装,好像就是第二部后面主角在【空中跳房子】游戏里遇到的真·高智商学霸,好像叫佑吧,穿的衣服嘛。

  第四个游戏,电影原创,仿佛是来自北海道的,说真话白熊。漫画里是撒尿小孩4vs4拔河,这个大概是电影实在拍不出的场面了(笑)。白熊这关我觉得非常像第二部后面主角玩的【地狱变】游戏里面的天狗迷宫(找天马同学的房间里第二部主角意识到了这个骗局,同样该场景也是一个电影不可能拍出来的场景)。大概导演是就此来的灵感。这一段电影里初中同学的告白看着太吐血了,唉真的是为了告白而告白的感觉。还有白熊一顿一顿形同跳帧的动作——喂导演是预算不够了吗。

  第五个游戏电影纯原创。不过主持游戏的吉祥物俄罗斯套娃我在漫画中有看到。也是在第二部后面,有一张图讲全世界的精灵古怪都出动了开始残杀人类,好多小图组成的壮观大图中,有一个就是电影里出现的俄罗斯套娃。我觉得电影第五个踢罐子游戏挺童年回忆,布景也美。结尾吃冰棒,也挺不错的。漫画里没有冰棒吃,直接就是抽签。漫画第五关是浦岛太郎的游戏。结尾说【运气】台词也和漫画一致。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虽然四五两个游戏不一样,但电影都是从原作漫画里摄取的灵感。

  电影里对老妈很粗暴的御宅族,还有流浪汉大叔纯粹就是打了个酱油,让观众不明所以。其实漫画中他们也是有份量的角色,还有上电视的那个发型诡异的大叔(我一直觉得他像手冢治虫漫画里的人物)在漫画第一部里也是一重要角色。

  漫画第一部的结局特别感动。电影看不懂的旁友们看漫画去吧,绝对不会失望的。没看电影的也建议先看漫画。漫画第二部换了主角,是说事件发生时那些没去上学的高中生们被召集起来玩游戏的故事,同样也十分精彩。新的主角身边也有一个战斗力很强的神经病。叫丑三同学。最终两位主角相遇,一起与神对抗,玩游戏什么的。

  第一部的天谷同学和第二部的丑三同学都好有爱呢。话说有杀人狂这种角色怎么不让安藤政信来演啊…你们觉不觉得《诚如》电影里卷发战斗狂的扮相很像《大逃杀》里的ando?

  还有还有,有没有看了第二部漫画的同学们发现主角与赛因神猜拳那段分分钟打《名侦探狄仁杰》的脸?不是说抄袭什么的,就是说灵感这东西,有些梗真的很容易被想到,不是你先抢,就是我先抢啊。

  -fin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七):精彩有趣的游戏、血脉喷张的暴力、质量中上的特效,只为了让你明白:自大的人类,颤抖吧(剧透慎入)

  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还是很深刻的,虽然大多数人不这么认为。

  我看了很多评价,发现很多人被电影中的暴力、机巧之类的噱头转移了注意力,并没真正看到影片的主旨。

  如果你不小心明白了主旨,估计你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将大大超出你原有的想象,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影片。众所周知,一个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必然会探讨或表现一个深刻的话题,比如:表现社会现实、讽刺社会现实、探讨人性、探讨哲学、探讨宗教等等,而这部影片就表现了人类最深刻也是最纠结的问题,那就是有没有神、信不信神、听不听神等等问题,而影片用最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它的看法,那就是神是存在的,不光要信仰神,还要完全听按神的话来办事。影片能表现这类话题,真的很有勇气,幸亏运气不错,还算是表达清楚了。

  以下,我具体说一下影片的主旨。

  简单讲,导演想说的就一句话,那就是影片的名字——“要听神明的话”。此处网友吐槽略去无数字,不急啊,听我说完,再吐槽。

  “听神明的话”,这5个字很简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但是有多少人仔细思考过这句话,“不就五个字吗?上过小学语文的都懂”;又有多少人相信这句话,“神是谁都不知道,我信个屁啊!”;更有多少人按这句话来做的呢?“妈的,老子就是神,我只按老子的话来办事儿!”我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五个字的感觉,就两字“无感”。这也不怪大家,最近200年的中国都处在迷茫期,“神”啊、天道啊等等都成了思想奢侈品,没工夫想这事儿,“无感”也是自然的。

  这部电影的真正强大之处,就是不用理论说教,而是用血淋淋的现实来让你对“听神明的话”这5个字“有感”,让你明白“听神明的话”的意义何在。

  正如影片剧情所表现的,如果你不按游戏规则来做,削你;就算你按神规则做了,但不体力不够,削你;你想象力不足,削你;你智商不够,削你;你运气不够,削你……这里,“游戏规则”象征“神明的话”,“体力、想象力、智商、运气”象征侍奉神的努力程度。神明通过最严厉的游戏,在这个缺失信仰、抛弃神明的年代里,干掉了所有不信仰并且不努力侍奉的人,最终选出一个最听神明的话、素质最高的人,将其作为“神之子”,告诉大家神明是存在的,哥回来了,你们要继续信仰我、侍奉我,才会得到我的宽恕。

  大家看影片最后,“神之子”一出场,万人敬仰。神明的目的达到,他塑造了一个“榜样”,一个听神、信神、侍奉神的榜样,这样,所有人都会效仿、跟随“神之子”,重新”听神的话“。最后神明缓缓登场。

  至此,影片的立场与主旨就清晰的表现出来了。

  影片有很多寓意,写出来点,大家会更明白一些。

  1、影片中,男主觉得生活很无聊,但他在经历残酷的游戏后,看到好友死亡,最后才恍然大悟“失去才知道珍惜”,才发现生活的精彩。“失去才知道珍惜”,这暗喻人类由于失去神的眷顾而失去生命,这才想起“神”,才珍惜“神”。

  2、影片中,“神明”原来就是个普通的乞丐。“神明”的乞丐身份,象征了现今社会信仰缺失,人人都不信神,“神”的地位如同乞丐一般。

  3、影片中,游戏里的不倒翁、招财猫、娃娃、白熊都很萌,但他们都杀人跟玩似的。暗讽人类在神的眼中就是玩物而已,干掉你就是个游戏。杀你还用一本正经?上帝可以轻松的摧毁人类可笑无知的自大,总之,玩你没商量。

  4、影片中,牛X的死了,不牛X的也死了,该死的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品德好的死了,品德不好的未必死。寓意一个可怕的现实,人本身所附带的任何意义都不重要,这些都不是决定生死的因素,其实,死的原因只有一条:没有听神话、没有好好侍奉神,而活的原因只有一条:听神话并能好好侍奉神。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八):无聊生活赛高

  刚看完的时候也觉得故事有点莫名其妙,配角们的生死抉择也毫无规律,瞪谁谁怀孕的福士苍汰和疑似穿了内增高的神木弟弟演技也是有皮无骨。关掉视频后随便打个3星赞美一下特效,这片就算是「已阅」了。

  正巧么处在小瓶颈期,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感觉毫无生气,「只不过是我无聊生活里的某一部无聊电影,流逝掉的无聊2小时」,我这么想着。

  直到2天后的一个雨夜,我做了个噩梦。

  美梦常常记不得细节,噩梦却往往是记忆犹新的,在那个虚幻的小剧场里我算是尝到了家破人亡的滋味。当倒霉蛋的我哭着喊着把自己惊醒,睁开眼看见窗外灰蒙蒙的雾霾天,不知是喜是悲。我害怕梦里那种真实的绝望感,害怕生命如花瓣般轻易消逝,同时又庆幸害怕的那些全部都不曾发生。

  我想或许就跟男主一样,只有在经历恐怖游戏后才会明白,平淡和日复一日中自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所厌倦的无聊生活已是最好的生活。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九):仰望电影55

  要听神明的话 个人评分:7 要说它是《大逃杀》,却没它的深度;要说它是《欺诈游戏》,又没它的智商。一边挥洒血浆一边插科打诨,是一部漫画改编的真人商业电影,仅此而已。 但我还是喜欢这部电影,可能是我的恶趣味吧。 第一关:不倒翁(一二三木头人)用红色珠子代替血飞溅简直创意满分,暴力美学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关:招财猫(猫捉老鼠)卖萌的猫猫卡哇伊,建议猫奴们看看。 第三关:猜木头(丢手绢)以前我就在想“劈叉死”会很痛很痛,真的很痛。 第四关:白熊与黑熊(观察力)白熊好萌(˶‾᷄ ⁻̫ ‾᷅˵) 第五关:俄罗斯套娃(踢罐子)bug最多的游戏 最后关:吃冰棒 恭喜你中了“活”奖 智力、体力、判断力、想象力和运气,看完会发现运气最重要。 没有第二部蛮可惜的,搞得第一部的伏笔特别多余。

  《要听神明的话》观后感(十):神奇的拍摄手法,我醉了,也服了!

  其实一直都很崇拜三池老师,不过看完这部电影,我的三观已经完全改变,果然三池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三池了?或者果然还是我的品味变了?不得而知~我只是想问问各位,难道真的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电影拍得巨逗比吗?漫画我也看过一些,但可能是因为没有影音化的原因,所以才会感觉不出来?

  首先我必须得说,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请恕我实在无法苟同,为什么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有一种在玩回合制游戏的即视感?还是说日本人的脑回路太过漫长,所以造成了严重的delay?为毛每一个人的反应都那么“及时”啊啊啊啊?!就好像某某已经快被巴掌呼到脸上了,这时候他才突然反应过来,“卧槽,我这是要被呼巴掌了吗?那我是不是该闪一下?”于是闪躲之。。。而呼巴掌的人巴掌呼空,但还是想了一会儿才发觉,“哎哟,卧槽,我刚才那是呼空了吧?嗯,应该是的!那要不我在呼一巴掌试试?!”。。。

  更不要提人物内心那大量的独白,更是给人一种似乎时间在此刻定格的错觉,以至于整个剧情进展竟然如此缓慢。而在生死存亡危急关头,要么是配角忙着送死,而主角忙着思考人生;要么就是主角在忙着拯救世界,而配角们则忙着在一旁打着酱油,真是日了狗了,你特么既不帮忙也不逃跑,到底是几个意思哟,哪怕你叫唤两声找找存在感也好么,给逗比主角加加油可好?这种一方激烈火爆的戏剧冲突,一方则是淡定从容的低调华丽,完全无法理解好么。。。

  总之,这部电影真的完全刷新了我脆弱的三观,绝对的年度神片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