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日谋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日谋杀》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日谋杀》经典读后感10篇

  《夏日谋杀》是一本由[法] 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谋杀》读后感(一):转发挚友舒克的书评

读《夏日谋杀》

复仇了,杀死了两个仇人。然而发现杀错了人。
读完这部小说,不能不说令人沮丧。不仅仅沮丧,还有更多的惋惜和无奈,因为我读完小说,对艾莲娜以及她的母亲,有着非常深切地同情,她们的不幸不是常人会遇到的。总想,她的母亲没有这样的遭遇,艾莲娜会怎样?然而,发生了,已经发生了。
艾莲娜的母亲是在被三个坏蛋轮奸以后怀上了艾莲娜,当艾莲娜记事以后,她最先弄不懂的是,我为什么不跟父亲的姓?再以后,她知道自己的出生证明上写着:父亲身份不明。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何况还是个女孩。小说没有描写幼小的艾莲娜的痛苦心情,或许小说就是想告诉大家,孩子的痛苦你们知道吗?她或许哭了,或许根本就没哭,但是,给她的内心留下了什么呢?小说正是这样告诉我们,艾莲娜以后所做的一切,正是她幼小心灵的呼唤、诅咒和复仇。
当艾莲娜实施的复仇计划将近尾声的时候,她发现一切都弄错了。她把生活,她把爱情,全都已经交给了复仇,有谁能经得起如此的打击,她疯了,真的疯了。

艾莲娜是个美丽的女人,只是她是近视眼。我没有看过塞巴斯蒂安的全部作品,还看过另一部小说《车中拿枪戴墨镜的女人》,这本书里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漂亮的近视眼小姐,而且她不愿戴眼镜,只戴近视的墨镜;艾莲娜则不戴眼镜,也不戴墨镜,她不像一般的近视者会眯起眼睛看东西,而是睁大眼睛看,她的婆婆在没有闹清楚她是近视眼时,“还老寻思你为什么一看东西就像伸出鼻子在闻似的。”书中的描写虽然着墨不重,但很有趣,这两本书中的女主角,都有这个特点。这是塞巴斯蒂安潜意识中对美丽女子的形象偏好吗?或者塞巴斯蒂安有着某种情结或含义?不过,我非常喜欢书中对女主角的描画,喜欢她们的美丽,像欣赏画一样,觉得美丽怡人。

小说中的凶手救火车,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他从一开始就是艾莲娜复仇计划中的一个棋子。他深爱着他的妻子艾莲娜,他愿意为她去做一切,他也真的去做了。当他知道妻子疯了,当他知道真相,那两个人已经被他杀了。他难道不是一个受害者吗?他最后一次去看妻子艾莲娜,书中写道:
“我离开病房的时候,她横坐在床上,已经忘了我的存在,在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在跟放在她漆上的玩具熊说话。”
这是何等的悲伤?他深爱的妻子不认识他了。看到这里使我潸然泪下,巨大的悲伤向我袭来,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最后一页上我用笔画下的横杠,模糊得展现在我的面前:
“最后我说:‘哎,当年那架破手摇琴要是卖掉了该多好,也就不会发生现在这些事情。’”救火车在自首后对他弟弟说道。
然而,这是能够假设的吗?人生就本质意义来说是悲剧性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无法重新来过的。一幅画没画好我们可以重画,一篇文章可以重写,一个菜可以重做,惟有人生无法重来。逝者如斯,流去的水永远都不是这水。
不过,我们总是需要这样的假设。这种假设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慰籍读者的善良意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当我们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总会做些假设,来减轻我们不胜负荷的心理压力,可能在心理学上讲这未尝不是一种心理治疗,让我们走出阴影,勇敢地面对明天。文学给予我们这种直观的、形象的场景,不是更接近生活的本质吗?

艾莲娜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噶布里耶勒是个胆小懦弱的人。在二战期间,噶布里耶勒和艾莲娜的母亲在逃难中相识,“我(艾莲娜母亲)第一次见到噶布里耶勒的时候,他活像一条被抛弃的狗。他穿着一件只剩一只袖子的黑色油布衣,羊毛帽子一直戴到耳朵上。”这是艾莲娜母亲的第一印象。
在逃难的路上,“一清晨,我沿着铁路走的时候碰到了噶布里耶勒。他们(法国军队)打了他一顿,原因是他不愿当兵。我对他说:‘别哭了,别哭了。我们到菲斯去,那里有我的家,我认识很多人。’”艾莲娜母亲总是认为“他是一个见什么都害怕的人。”
艾莲娜的母亲遭遇轮奸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他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后来背朝着我说‘我会找到他们,我要亲手把他们杀了。’我知道他不会那么干。”艾莲娜的母亲这样说。这对善良懦弱的夫妻甚至没有报警。
你说噶布里耶勒胆小怕事么?一点不错,他从来不和人吵架,他不愿当兵,他甚至不敢报警。
人的相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惨痛遭遇以后的第七年的那个夏天,发生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普罗旺斯省日报记载着:
1962年7月21日星期六,一个叫安东-巴弥耶的运输工人被枪击毙命;
1962年8月18日星期六,一个叫马赛罗-费罗的酒吧店主被枪击毙命;
1962年9月9日星期六,一个叫毛利斯-罗斯多朗的出租司机被枪击毙命。
但是,当有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过了十四年,艾莲娜二十岁了,她是第一个知道的人,并且疯了。救火车是第二个知道此事的人,但他已经错杀了两个人。
胆小怕事的噶布里耶勒神不知鬼不觉地实现了他的诺言,“我要亲手把他们杀了,”他做到了。人性的两极,懦弱和果敢是这样的出人意外的被一个人具备了。并非他的妻子不爱他才不了解他,刚好相反,妻子因为了解,才会说“我知道他不会那么干,”但是,他真的干了,而且,悄无声息。我们怎样理解这种人性的两极表现在一个人身上?人的潜能在怎样的不幸遭遇上会被激发出来?文学的使命就是要发出这样的提问!发出这样的呐喊!否则,活着的生灵何以慰籍?死去的灵魂何以安息?
复仇并不为现代社会所提倡。因为复仇所反映的深层原因是社会对伸张正义的缺失和无能,它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法律的层面;二是人际关系的层面。先说一说法律的层面,法律在惩治罪恶的时候必须是讲证据的,然而有时对于证据的收集是困难的,或者由于受害者不堪的遭遇无法面对、回忆、叙述这样的场景,使得罪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在人际关系方面,受害人的不幸遭遇一旦被他人知晓,会给她带来更多的不幸。当一个社会在法律援助、社区援助有着某种缺失的情况下,复仇很可能会成为受害者的唯一武器。
所以,社会正义的伸张,不仅需要法律,需要社会援助,更需要公民意识。我想,这也是小说给予我们的思考。
这部长篇小说《夏日谋杀》的原作者是法国作家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译者宋冬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阮雍军写于三汉堂之东窗2009-5-23

  《夏日谋杀》读后感(二):前程往事梦一场

国内现在的文化市场真是开放了很多,尺度这么大的书都能出版,的确是进步了。
撇开书中大量的食色描写,情节倒也蛮引人入胜。叙事手法很独特,分角色进行。最后的结局颇具欧亨利的风范。
只是会禁不住唏嘘,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费尽心机。即便艾连娜没有搞错,最后她的计谋成功了,那么情况就会是这样:她勾引了有可能是自己同父异母兄弟的三个男人,嫁给老大救火车,让老大杀了可能是自己父亲的强奸犯A和B,然后救火车锒铛入狱。那么最后,她得到了什么?她报了一桩20年前的仇,却可能乱伦,可能杀父,可能杀了自己的兄弟,并且肯定会杀死一个深爱她的男人。最后一切该死不该死的人都死了,她的大仇是报了,可是,人生剩下的意义是什么?更何况,作者给她安排了一个更荒唐的桥段,一切推理竟然都是错的,她杀错了人,认错了爹,不过,好歹,还算是嫁对了男人。大仇无处报,反倒是错杀几条人命,和救火车的夫妻情也再无挽回,回到9岁的状态,疯疯癫癫痴痴傻傻过一生,倒是她唯一的好归宿。
真是人生一声叹息。
救火车是真的很爱艾连娜吧。为她痴狂,娶其为妻,处处袒护。虽然打老婆是万万不能原谅的,不过究其原因,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嫉妒、不安、愤怒,导致他头脑发热。至于说,为了艾连娜而杀人,唉,爱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单单的激情和爱情了吧,艾连娜已经是他的身体发肤了。这样的一个老实男人,艾连娜怎么能够舍得下手去伤害呢?
艾连娜的老爹,也真的是个虐心的角色。一直以为他懦弱无能,面对妻子被轮奸的事实,也只能忍气吞声,一开始对艾连娜这个孽种的排斥也属正常。没想到后来发现,他爱这个女儿,如同骨肉。他爱他的妻子,用他的默默的方式。没有想到他会无声无息地去了结那三个恶棍。更没想到,本以为是了结了一段仇恨,却事实上是挑起了另一场仇恨。结果呢?被自己的女儿用铁锹打成残废,永世不相见。
书里的每一个男人,救火车、他的两个弟弟、两个错误的仇人、真正的那三个强奸犯,还有其他,他们其实,再怎么能干有才华,也都还是逃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情色对他们既是行乐又是劫。
女人,看似水一样柔弱,却真正是如水一样,是这世上最可怕的东西。
看看艾连娜就知道了。她的复仇方式简直就是同归于尽型的。设计认识救火车,引诱他,假怀孕,骗他结婚,让他自己发现所谓的胁迫卖淫,让他自动为她杀人。无所不用其极。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棋子吧?爱了又如何,还不是该杀的照杀。
艾连娜的倒霉母亲就是另一个极端。软弱无能,面对命运毫无抗争。明知艾连娜的计划,既无心也无力阻止。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见死不救等同犯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她与艾连娜,一个是臭水,一个是铁水,一样都能要人命。
想起那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是不是,第二部就可以写那些被误会而枉死的人,他们的家人是如何报仇的?再这么写下去,就可以成就第二个金庸了。再延续法国文学惯有的sex写实风格,一一搬上屏幕也是指日可待。
生活如此复杂。
还是那一缕阳光、一杯咖啡、一本小说,来得平淡。

  《夏日谋杀》读后感(三):人物名考

作家在给文艺作品中各式人物命名时,一般都会下一番功夫的,Japrisot也不例外。就拿他的笔名来说,那也是对其真名Jean-Batiste Rossi作了字母换位处理Anagramme之后的结果。
在小说《夏日谋杀》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有绰号,而这些名号不是作者随意而为,却是做足了文章。譬如“救火车”原文是Pin Pong,那是从消防救火车发出的警笛声:Pin-Pon Pin……演化而来的。因为男主人公是业余消防队员(正式职业是汽车修理工),所以周围的人就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若是音译这个诨号的话,根本体现不出他消防队员的身份。国内有人把此翻译成“皮蓬”,别说倒像是个人名,可首先音不对,其次完全失去了“消防”的含义,应该说不太恰当。“业余消防队员”这个概念于我们来说相当陌生,但在西方很普遍,还有很多人由此成为英雄的……
 Pin-Pon救火车的真名叫Florimond Montecciari, 一看便知是意大利后裔。他的大弟弟叫Michel,绰号米老鼠Mickey。那是因为那个时代很流行美国文化,小说中还交待了一个情节:因缺少路费,三兄弟的父亲没去成美国,路途太遥远又不能走着去。小弟弟的绰号叫Bou-Bou,那是北非人穿的一种长袍(因他人长得瘦长,故此得名)。
《夏日谋杀》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绰号。作为女主人公的爱莲娜,与其说是绰号,不如说是别号,叫“她”Elle。这种用人称代词来做名号的确实别出心裁。小说的第三章节“证人”是以姨妈的口吻来叙述的。她也有绰号,除了“聋子”以外,人们还叫她高聂妲Cognata,那是意大利语姨妈的意思。爱莲娜的母亲因为说话带有德语口音,被人叫做爱娃布劳恩Eva Braun,其实那是希特勒情妇的名字。“她”称自己的老师叫“灾难”Calamité,是根据那人的为人处事。当然,还有其他那些像Lou Loulou之类的。
嘎布利耶勒,艾莲娜的养父,表面上看是一个连走路都怕踩死蚂蚁的人。可就是这么个“懦夫”,不知不觉中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Gabriel 在法语中是« Force de Dieu 神力 »的意思,那是一种大力似弱的典型,而贾佩索用这个“保护神”来作其笔下人物的名字绝对不是偶然的。

  《夏日谋杀》读后感(五):消遣的好书

总是有很多人喜欢问,这本书看完有什么意义,这部电影表现了什么,这首歌宣扬了什么。听到这种屁话,我每次都懒得理他,我只想问,你活着有什么意义。
活着的意义你都没有搞清楚,搞什么看书的意义呢,看书的本身就是意义,我们看到这本书,那就可以了。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你感悟到什么,或者快乐,或者悲伤,仅此而已。这本书的主人公做的事情似乎是没有意义的,她做这些也似乎没有意义,但她就是愿意如此去做,她就是这样的女人,也许你会说,如果她告诉救火车,他也不用犯下这些罪行了,但是生活不是每个误会都能化解的,很多的误会,一辈子就变成了误会。
叙事方式挺奇特,故事一般,心里的描写不能突出人物的个性,这个也许是不好的地方,唯一描述的好的就是主人公。
在暑假的午后,看完这样的书,是一个不错的消遣。

  《夏日谋杀》读后感(六):转发友人守望的书评

《我们都是宿命的玩偶》
一个故事看到最后,总会产生一些失落感。今天中午翻完《夏日谋杀》的最后一页,想着救火车和艾莲娜迷惘而痛苦的人生结局,心中若有所失。我们都是宿命的玩偶,无力抵抗,无处可逃。
坦率地说,对于法国小说我有着很痛苦的阅读经历,《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曾一次次让我产生放弃的念头。其实不仅仅是法国小说,一切外文小说都有这样的弊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字风格的不同,经过翻译之后的外国小说或者味同嚼蜡,或者晦涩难懂。但是这次阅读《夏日谋杀》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困扰,语言的流畅和精致,带给我不同以往的阅读快感。这要感谢作者雅普瑞索,更要感谢译者宋冬深先生。写一本好小说很难,将一本小说翻译好更难。
一本好书,首先要让人产生阅读快感。或以情节取胜,带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或以“魂魄”取胜,带来心惊肉跳的阅读快感。前者易于流俗,迅速成长成畅销新锐,后者陈酒弥香,细水常流为常销老将。很显然,《夏日谋杀》兼而有之。一个女人为了复仇嫁给一个男人,然后真正的爱上了他;这个男人知道她的种种不好,却愿意陷进她设计的陷阱;她的计划成功了,杀死的却是无辜的人;他为她杀了人,也最终失去了她。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悬念和误解中交叉进行,通过各个角色以各自的角度陈述,再以一个法庭审判过程的结构最终完成,读者既作为法官也作为陪审员,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阅读体验。而始终贯穿于这些构思精巧的情节和结构的,还有本书的魂魄:宿命的不可抵抗性。
用悲剧的方法来书写悲剧很容易陷入沉重之中,并且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用喜剧的方法来书写喜剧很容易陷入肤浅当中,失去原本想要表达出的意义。而用喜剧的方法来书写悲剧,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夏日谋杀》的成功在于它用轻快地语言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等我们习惯了“他车开得飞快,人傻得没边”这样幽默的叙述方式之后,却迎来主人公一个疯掉一个要死掉的结局,其中“快乐并悲伤着”的滋味,只有读过小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书中的女主角艾莲娜,让我想起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部法国电影《巴黎野玫瑰》中的贝蒂,两个同样固执的女人,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她们一样的性感,一样的不羁,一样的不被世俗所容。命运作弄着她们,她们反抗着命运。可无论是贝蒂地支持男友出书找工作生孩子,还是艾莲娜的设计圈套密谋复仇,等待着她们的都是同样的伤害:贝蒂疯了,爱人无奈杀死了她;艾莲娜疯了,爱人为她赔上了性命。她们抗争了命运,又输给了命运。
有这样一个说法:性格造成的悲剧与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其感染力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效果。对照《夏日谋杀》讲述的故事,更觉得有道理。如果爱娃布劳恩没有遇到那三个混蛋,艾莲娜如果没有执着于找回曾经的童年,救火车如果没有杀死那两个无辜的人,他们的命运不会如此的悲惨;可一切就是宿命,他们无法抵抗,也无处可逃。
没有人能体会艾莲娜发现真相后内心的痛楚,也许失忆是对她最好的慰藉;也没有人能了解救火车在医院和她告别时的悲伤,“她横坐在床上,已经忘了我的存在,在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在跟放在她漆上的玩具熊说话。”当一切误解终成残酷的现实,当一场悲剧拉上最后的序幕,我们也只能随着猜火车一样感叹:哎,当年那架破手摇琴要是卖掉了该多好,也就不会发生现在的这些事情。
人生没有如果,这是所有人的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