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导火新闻线》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导火新闻线》影评10篇

2017-12-06 22: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导火新闻线》影评10篇

  《导火新闻线》是一部由方俊華执导,梁小冰 / 周家怡 / 杨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火新闻线》影评(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部良心之作,情节跌宕起伏,剧情紧凑,完全无水,近年来难得的上乘之作。

  片中所涉及的大多是敏感话题,虽然是12年拍摄,但其内容多是社会上每年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在15年的今天来看也完全没有违和感。

  片中的女主角有三位,皇阿玛、方凝、阿咩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除了剧情,她们之间的感情线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直以为这剧没多少人看,直到21集方凝对阿咩告白后一下炸出了好多人,同性恋、双性恋的评论一下被推倒了高峰。大多人都无法接受方凝“突然”就这样了,但其实前面铺了好多,小细节都很到位。

  对于方凝“突然”这样,其实我认为她一直都是这样,从未改变。她一开始爱的就是皇阿玛,初入行时遇到皇阿玛这样的前辈怎么说都是幸运的,是我,也会爱上那时的皇阿玛。那时的方凝每每看到皇阿玛,眼中对于偶像的崇拜,难道不是少女最初的憧憬吗?

  只是可惜,皇阿玛是直的,她爱的是石俊贤,可偏偏石俊贤爱的是方凝。既然无法跟最爱的人在一起,跟石俊贤在一起被守护起码不会那么痛。

  直到阿咩的出现,追着她的感觉让她不时想到当初她跟皇阿玛在一起的时光,就像那本从皇阿玛借来的《双城记》,如果不是阿咩翻出来,她可能已经忘记了,毕竟有些回忆人是不愿想起的。阿咩的出现唤起了她曾经的爱,虽然阿咩也有她自己魅力,但从某种角度出发她其实是皇阿玛的一个替身,一盒弥补多年前留下的伤疤的药。

  其实方凝在剧中是一直有守护者的,从第一集开始他就守在方凝身边,只是最后方凝说以后要习惯自己带伞了。王子走了,走的时候我们只能透过哥哥的拳头来感受他心中的痛与悔。其实这条线铺得也很好,弟控好评。对于兄弟俩以后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表示难过

  除了选择兄弟俩选择的两条不同路,剧中对于人们的选择有很多刻画,最振奋人心莫过于关公最后的逆转。人是不是真的不能选错路呢?错了是不是就真的逃不过良心的谴责呢?如果选错了我们还能否有机会回头呢?

  相比开篇的《警戒线》,除了前几集剧情给力,后面严重烂尾。一部分人在看完24集后说烂尾了无法接受,我想问:烂在哪里?如果这都叫烂尾请问还有什么不烂的吗?可能叫嚷着烂尾的人对于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大团圆结局,大家欢欢喜喜在一起了。

  对于这部剧,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其实就是它的结局。大家抛开皇阿玛的生死不谈,先把自己的专业操守当先,难道这不一直都是这部剧的主旨吗?现在的剧大抵开篇把自己抬到一个不得了的高度,最后也都变成了主人公之间的爱情闹剧。一部剧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主旨而毫不动摇,试问现在还有几部剧能做到如斯田地?

  这部剧的开放式结局我特别喜欢,他没说明皇阿玛到底是生是死,因为已经不重要了,对于围坐在桌子前面的媒体人而言,抛开个人情感,做好当下的新闻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个人其实是希望皇阿玛没事的,我更倾向于她先陪老公去了美国,而没有上她自己的那班机。

  毕竟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皇阿玛,她的人格魅力让我着迷,如果有这样的人在我身边,我也会爱上她的。

  如果HKTV可以继续下去,真的很希望看到第二部~

  《导火新闻线》影评(二):全民娱乐时代下一点清醒的思考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打开手机新闻,点击量最高的永远是明星花边,绯闻八卦:谁谁结婚了,谁谁生子了,谁谁又出轨了;占据微博热搜榜首的常年是某某幂某某baby,这些当红小花的一句微博一张图片就能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围观,引爆话题。屁民们看得不亦乐乎,明星们忙着点火灭火,制造话题只求爆红,日子东升西落,每个人都浸泡在这样的新闻福尔马林药水中,保持着看客的微笑,从指尖到大脑,逐渐僵硬。

  我们的媒体何时变成了这样?

  只求爆点、话题、重口味,所以挑战公众道德底线,刷新三观;

  只求吸引眼球,追求点击量,所以内容敷衍,文不符题;

  只求讨好金主政客,权势贵胄,所以雇佣大批水军,歪曲事实,颠倒黑白

  ……

  凡此种种,不堪入目却又俯首皆是。

  我们的观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洗脑,又或是说是因为看客的趣味,才使得媒体们蜂拥而上,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而报道,为了点击量发行量而曲意逢迎,这中间谁该为这扭曲的舆论负责,已经不得而知

  18集里《囧报》在报道双性婴儿事件中严重失职,之后刊登的一则道歉声明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视野收窄到只关注事业线和感情线, 我们的词汇只剩下不堪入目的字眼,我们吸引读者的方法不是色情便是煽情,本来传媒应该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权,有监察政府和社会的功能,但是如果有一天传媒连自己也监察不了,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自处?或者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还有机会反省和改正。上半场我们的确做错了,下半场我希望我们可以纠正错误,重新出发。”

  忍不住肃然起敬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在思考媒体或者传媒存在的意义。从最初的简单的是为了传递、传播信息,到如今舆论导向,甚至是影响民众价值观风向标,当今媒体责任之重,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一支笔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不一定是肉体的死亡,但却可以导致精神绝望

  1994年,一位年轻的美国记者凯文·卡特 Kevin Carter因为一张苏丹饥荒女童的照片而荣获

  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新闻界最高奖)“特写性新闻摄影”(Feature Photography)。然而仅仅三个月之后,这名记者因不堪社会舆论压力而自杀了。

  这是为什么?

  原来“那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百度百科)”。

  让这位记者备受争议的是,当时他并未对这位生命垂危的女童施以援手,而是为了捕捉所谓的有新闻价值的图片,而眼睁睁地看着女童死去,被秃鹰蚕食。

  这一瞬间的选择,成就了他,也摧毁了他。

  新闻价值和生命,孰轻孰重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也都可以成为公知、大V,但我想对这些占据着舆论话语权的媒体人说一句:当你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媒体人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你手中的笔和相机,肩负着多大的责任,也永远不要为了所谓的利益而失去了自己内心最宝贵的东西。

  为弱势群体发声,为正义摇旗呐喊,为追求真相全力以赴,永远是一个媒体最应该做的事情。

  2017.2.27

  《导火新闻线》影评(三):EP18-“我们错了”by方凝

  我们错了 用囧报的名义出这篇标题 是一件很痛苦很艰难的事情 但是当我双手放在键盘上准备写今天的社论时 我脑中只有这四个字 我说我们错 并非错在报道双性婴儿的新闻 也不只错在刊登孩子的照片 我们错在用这种方式处理一个本来应该很严肃很值得大众关注的议题 一张照片便把所有人的焦点转移 到底还有人关心这群同时拥有两个性别的人吗 还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处境吗

  美国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恩说过“传媒未必能成功改变人的想法 但往往能成功引导读者思考的方向” 我想香港传媒在这方面成功的太可怕 只要我们站在报摊面前看看那些标题和照片 就发觉由何时开始我们的视野收窄到只关注事业线和感情线 我们的词汇只剩下不堪入目的字眼 我们吸引读者的方法不是色情便是煽情 本来传媒应该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权 有监察政府和社会的功能 但是如果有一天传媒连自己也监察不了 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自处 或者我们应该庆幸 我们还有机会反省和改正 上半场我们的确做错了 下半场我希望我们可以纠正错误 重新出发

  《导火新闻线》影评(四):“导火新闻线”中的故事整理

  导火新闻线的叙事方式、剪辑、拍摄、剧情等均是极佳之作。

  其中剧中有不少故事很有意思,所以我翻看了一遍,做个记录

故事:

  1、【大象鼻子】以前大象的鼻子很短,有一头问题小象,最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why what when who where how,这六个字一直挂在嘴边。有一天小象不知道为什么又去问:“”不知道鳄鱼吃什么。“”其他大象看到就笑着跟他说:“”你想知道就自己去问吧。“”结果他真的很斗胆去河边问鳄鱼,鳄鱼看到他就立刻一口咬住他的鼻子,幸好小象拼命反抗,最后成功逃脱。不过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鼻子拉长了,可以用来做很多事,其他大象看到了就不再笑他,而且个个都去找鳄鱼拉长自己的鼻子。碰钉不要紧,懂得从错误中学习就一定有收获,5W1H是基本原则,记住了。

  2、【彭巴效应】在非洲,曾经有个中学生叫彭巴,有一次上课,他跟同学用热牛奶弄雪糕,但是因为彭巴迟了完成,结果来不及放凉就要放入冰箱,但谁知道到最后,彭巴的雪糕比其他同学的快结冰。其实这个问题连卖雪糕的爷爷都知道,但是没有人去深究为什么。不过当年彭巴不停问人不停研究,终于引起其他人关注,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为了拆解这个谜团而努力。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做彭巴?

  3、【TOMMY SMITH】1968年奥运TOMMY SMITH拿到金牌,颁奖时和拿铜牌的黑人一起带着黑色手套,一起做出向上举手的动作,他要告诉全世界当时黑人正受到不公平对待,同事向推倒种族歧视的黑人力量致敬,但很可惜,奥运会内不可以谈政治,结果这两位给黑人的奖牌被禠夺。他的坚持因为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不会后悔

  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不计较得失,写自己认为值得写的故事。

  4、【Robert Capa的行李箱】战地摄影师Robert Capa的一句话,要是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前。Robert Capa有一个遗失了大半世纪的行李箱,行李箱里面放的,是他在战地所拍的菲林,有几百卷。其中有一张成名作,也有可能在行李箱内。很多人认为这张照片是造假的,如果能找回行李箱,或许可以证明那张照片的真伪,结果这个行李箱竟然在他死后50年才重新出现。虽然是迟了一点,但最少这样可以证明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5、【荣格与黄金圣甲虫】有一次,心理学家荣格为一位病人进行精神治疗,他发觉这个病人执着于逻辑,完全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治疗一直没有进展。当荣格苦思如何才能有突破时,那病人就跟他说,他昨晚梦到古埃及传说中象征重生的黄金圣甲虫,谁知道在这个时候,荣格就看见窗外竟然真的有一只黄金甲虫,他立刻打开窗抓住了甲虫,拿到病人面前并告诉他,这就是你的黄金圣甲虫。就是这一只甲虫,打破了病人对逻辑的执着,治疗也开始有进展。荣格认为黄金甲虫的出现,就是所谓的共时性,即有意义的巧合。如果我们懂得把握生命中的这些巧合的机会,或许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6、【爱迪生与灯塔】很久以前,埃及亚历山大城港口有一座灯塔。每个晚上都有工人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灯塔点燃盏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油灯被风吹灭了。于是工人就冒着风雨爬上去,但风雨实在太大了,工人爬了一半便掉进海里,在那天晚上,港口经历了最漫长最黑暗的一夜。但故事并没有就这样完结。要是你以为这是结局,你会错过很多东西。多年之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再也不需要找人去点灯。爱迪生收到由埃及寄来的一封信,“”很感谢你为人类点燃了幸福的灯塔“”。熬不过那晚的黑暗,便不会看见那灯塔后来有多漂亮

  就算那位点灯的工人愿意牺牲,也未必对整件事有帮助。其实未必一定要牺牲的,保留实力守到最后,就可以等到爱迪生发明灯塔

  《导火新闻线》影评(五):方凝..方凝..

  喜欢可以任性放肆

  爱却只能一再克制..

  阿咩出场够活泼、热情

  可惜关心人的方式如果没有爱的滤镜只是一种遭人嫌的霸道跟跟跟..黏黏黏式逼迫

  并且,完全重复使用在方凝和辉爷两人身上

  果然,吸引人的方式一模一样

  可惜了方凝....

  心疼死方凝..

  无奈自己的领地被一只看似入世未深的小姑娘随意侵入暖风过境

  无奈被各种撒娇热情打开自己冰封七年的心

  无奈自己各种纵容宠溺吃醋而不自知

  陪她通宵、

  听她哭诉、

  帮她打扫、

  收容她,

  不介意她每次倒趴在自己床上(我这个洁癖死不能忍)、

  无奈“领养”她十年前的枕边玩偶(我洁癖我想杀人)

  帮她跟妈妈谈心

  熬夜等她,帮她喝爱心汤

  纵容她像树袋熊一样挂在自己身上

  记挂着她要吃药研究半天不会煮的东西

  教导她,提点她,点拨她,帮她.....

  不想去承认自己爱上她..

  却亲口告诉她自己爱她..

  嗯.. 只是“钟意你”.. 而已..

  你每个由浅入深的微笑

  你每个闪闪亮晶晶的眼神

  你每次紧锁的眉

  你每次被她抱住想安抚却放回的手

  你帮她喝的每一杯酒

  愿..

  下一次

  你遇到的那个..

  是“他”可以,“她”也好..

  都只会对你一个人那么极致的热情

  谁不开心都只会死跟着你一个人

  撒娇一百遍都只会对你

  愿你遇到十个石俊贤都不要再遇见一个麦晓欣

  否则..

  其实..

  早就心疼死你..

  虽然电影都已经杀青..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先知..

  可以给方凝再一次完美开始跟结局..

  《导火新闻线》影评(六):拍出了美剧的风格

  不得不说,这是这几年来我看过最紧凑,观赏性最强的港剧,如果HKTV真的有免费电视牌,TVB死硬了...不过如果有免费电视牌,HKTV是否又会拍如此重口味?还是觉得,收费电视重口味是正常的,免费电视就是让师奶们看的...

  整部剧节奏紧凑,这和当中讲述的是新闻界故事也有关系,但主线故事清晰,人物性格突出,简直拍出了美剧的风格!!

  不知道是梁小冰老了样子变了还是演技太好,我看了大半才认出她是梁小冰!梁小冰演女强人?是的,想不到,但她演出来了!卧槽!太屌了!一开始就由职场新人直面上司女强人VS上司的上司另外一个女强人带出对立面,然后引申至当年的师徒情敌恩怨,然后通过新人的角度看待报纸业各种现象,然后引入大反派,女强人加女强人vs大反派,然后死一个正面角色赚点眼泪,中间再适度地搞搞办公室恋情,虽然有一part突然同性恋有点奇怪,但这就是重口味啊!最后结尾也留了悬念!虽然知道机会渺茫,但我很期待第二季啊!

  《导火新闻线》影评(七):HKTV加油

  继《来生不做香港人》《选战》过后看的HKTV的第三部剧,在港剧的大本营TVB和亚视相继被红色资本入侵后,好剧也越来越少,HKTV经过艰难的抗争终于拿到牌照,推出了这几部分量极重的剧,不同于过去TVB大量的师奶,HKTV紧贴时事,触角敏锐,政治性很强,也 敢于触及一些敏感话题。《来》讨论的是中港文化差异,《选战》直接揭露特首选举黑幕。而这部《导火》则讲述了香港媒体的生存现状。媒体股东易手,新闻采编的自由随时受到威胁,而整个社会文化的反智,低俗化也在不断挑战媒体的良心,让媒体人不断的放低底线去迎合大众趣味。

  看完这部剧才知道具有调侃意味的囧字是光明的意思,编剧描述了在这样艰难世道下的一群仍有良知的新闻人,为真理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信念,“捍卫核心价值是最核心的核心价值”,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华丽的陶瓷杯和塑料的随身杯中毅然选择了随身杯。总之,在剧中,我看到了狮子山精神。希望HKTV和香港人民一起撑落去。

  《导火新闻线》影评(八):病态的社会关注点

  在柴静的《看见》,第一次注意到媒体行业,了解到媒体行业。而《导火新闻线》有再深一步的了解。

  一直以来,媒体作为第三方的存在,是传播新闻的媒介。关于这个行业的影视作品也不多。如果要把镁光灯照射到这个角落,势必也会有一些负能量释放出来,而这,也许也需要勇气。

  无论是媒体或者记者,对于新闻的报导都应当具有其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我记不住《看见》里的原话,但记得柴静要表达的意思,记者不应当把个人的感情带入到新闻中,是非对错是由公众去评判的。但是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也许还没开始开始就淹没在洪流中了。

  Alma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要求新闻有爆炸性。女明星可能只是被狗咬了,结果被她写成"明星人狗交"。

  回到七年前,那时的Alma还会去关注流浪汉,想要帮助他们,与主编争论。带着方凝去没什么媒体肯去的新闻发布会听其哭诉,教她用别人不会注意的视角去拍摄关注。也在酒醉后发誓要成为主编,做自己想做的新闻。可是在她扔掉水壶,写下啊贤好友感染艾滋的新闻后,署上自己的名开始,她的目标就变了,她要的是成功,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新闻。

  七年后,她确实是主编了。可是再见方凝,立场却常常是不同的。她为的不是新闻,而是利益。通过重口味的新闻,甚至扭曲新闻本身去博得公众的眼球。

  可是要做好新闻本身也不是容易的,有时候记者也是高危行业,去挖掘一些爆炸性的新闻,去探寻真相,可能不小心也会触碰到别人的利益而由此付出自己。最后王子死的时候真的很难过。

  剧是好剧,结合着电影版的去看也许感受会更深入些。这部剧反应的不只是香港,是所有人的人性,事实是媒体为的都是迎合大众口味,为了生存,不自觉的去迎合,然后又不断的把大众带到一条更歪的路。

  不久前刚把剧追完。微博上看到白晓燕事件,心里再一次觉得很不舒服很难过,便突然想来写剧评。她的女儿是死于谁?绑匪?警方的消息泄露,公众的好奇,媒体的穷追猛打,绑匪的惨无人道!(题外)

  其实是新闻在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呢?还是社会的关注点在引导新闻的产生?

  最后留两张图片,来源于电影版的导火新闻线~

  《导火新闻线》影评(九):我就想为百合线说两句话

  首先我把看这部片子的人较为笼统的划分两类,一类是经常看港剧的人,一类是冲着百合线去看的人。无可厚非我就是属于后者。有时候看到一些人的评论说会到觉得最后方凝对阿咩的表白突兀,好像显得为了哗众取宠才搞出这个一条线。因为我本身就是抱着知道最后感情走向的主观观念去,所以在看的时候就会特别在意这些东西。 个人观点,这条百合线可以说是我觉得这部片子最成功的一条线之一。

  如果有人说这片卖腐,那毫无疑问大家都明白现在到底是卖BL吃的人多还是百合的比较多,完全没必要为了增加卖点加上这一条。其次如果说是卖腐是将感情停留在我们大多数人YY的皇阿玛和方凝身上,而没有个定论,可能我也会有这一点的倾向,毕竟大家都喜欢看更美的两个人停留在相互扶持之上,甚至连台词都有如果你们两个有一个是男的早就结婚什么的了。有些人会觉得这条线是从20几集开始突然出现,确实这是一个情感分界线,冲突一下子爆发的地点。记得阿咩后抱方凝的时候有说一句类似于几个月前对我还是冷冰冰什么的。确实,在我看来其实这个感情的出现在方凝第一次暴走辞职后,阿咩为她做了那么多事开始的。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一个人在你自己都放弃后仍然为你奔波,给你写了那么多东西,能不感动么?虽然事后越发证明其实这只是阿咩的性格,但是 以这个为契机师姐开始逐渐注意到了这个师妹的闪光点,逐渐爱上这也无可厚非。个人觉得最早对于感情开始困惑是在12集时候,阿咩半夜为辉爷查案后方凝点拨。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理解最后阿咩奔奔跳跳离开,留下方凝这一复杂的特写。在我看来无疑就是对感情的困惑,看着阿咩那么在乎辉爷的复杂感情。在这之后不时有阿咩和辉爷两人打情骂俏却有一人在旁边吃醋镜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我个人是冲着这个来看的,肯定有人会觉得不赞同。但是我还是想表达,在美剧英剧里似乎不会有人因为增加同性元素大叫突兀、哗众取宠,而在我看来这条情感暗线虽然让人心疼但是处理的却是最好的之一。最后就想喊一声撇去这个略显BE,官方发糖其实也是很厉害的,又有亲脸又有后抱,更有甚者还有同床戏码,对于我这种百合控来说其实对于这种处理也是满意了。

  《导火新闻线》影评(十):大结局之看法

  最后一集,是最关键的地方,也是点明主题的一集,没看懂的网友应该再看一次。下面是我对于全剧理解难点的解答,有大量的剧情透露,如果刚开始看的网友,不宜看,如果要看,请等到你们看完全剧再看。

  首先,不是所有剧集都是什么大团圆结局,或者是到了后尾由一个角色口中给观众详详细细的解释什么发生了,或怎么发生了。没文化的人,才喜欢那么看,因为他们对较复杂一点的事情就难理解。

  其次,结局时有一个主角突然发生某些变故,而没有答案,那是电影常用手法,可以说是一种供观众发笑或讨论的噱头。当然,也是为第二季或续集留下伏笔。

  总体说来,我觉得导火新闻线在真实度和人物关系的细腻,还有故事主题的内涵和表达的技巧上,都要高《来生不做香港人》或《选战》一截。可能在摄影画面的美感度上,会略输于《选战》。如果要我评分,肯定是导火新闻线的编剧和导演水平最高。在表演上,三位女主角都不错,但是梁小冰在好几集里的气势真是有气场,真实度极高,我感觉看到了顶峰期的万梓良再现。另外,这部剧确实在特技方面也非常注重细节,有人说是小冰臂上的旧伤,我看到的是第一集的追车逼真,在最初那个新闻摄影时的爆炸镜头仿真度挺高,然后石俊贤堕楼时,还有跟小冰的汽车那些互动,真的挺真实,可以说不输于港产电影大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