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麻雀之歌》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麻雀之歌》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7 21: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麻雀之歌》观后感精选10篇

  《麻雀之歌》是一部由马基德·马基迪执导,默罕默德·阿米尔·纳吉 / Hossein Aghazi / Maryam Akbar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麻雀之歌》观后感(一):真主让他带着满身伤痕,重新回到圆圈的起点

  片中几个片段,可能会令人看来比较怪诞。

  怪诞情节1:举着鸵鸟头的怪诞鸵鸟步伐,一伸一缩的踽踽行走在鸟不拉屎的荒凉田埂上。混合在鸵鸟喋喋不休的咂咂声中,他也只能喃喃说一句:不公平阿。

  怪诞情节2:依旧是荒凉田埂上,背着蓝色大门的他,像一个有翅难飞的鸟,空有翅膀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像虫一样,在泥泞的土里爬来爬去。沉重的蓝色翅膀压得他无法抬头,只剩喘息和脚步,以及呼啸的风声时刻提醒他,没什么可想的,往前走吧。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对这个笨男人进行玩弄。水窖里的小蛇嘲笑他,逃走的鸵鸟羽毛掌掴他,敲碎的蛋壳奚落他,青果蹦蹦跳跳的啐了他一摩托车的口水。而导演依旧狠心的让他倒霉到极致。

  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你是个穷人。哪怕在马路中间讨钱的小女孩的注视下。他的儿子像他一样奋力赚钱,他从刚开始要毁了他觉得荒诞的水窖,直到最后看到水窖清透地泛着绿波,他发现荒诞成真,而他却重重摔成了一个荒诞无力的人,无力到容忍儿女们在他的石膏腿上画蜡笔画,无力到躺在床上偷听儿子的买鱼计划再无往日怒容,无力到自己像个“儿子”,喝着自己养大的“爸爸”给自己买的橘子汁,脸上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

  桶碎,鱼散,满地的绝望奋力的拍打水花,可耻地溅了他一脸。直到听说鸵鸟回来了,脸上的肌肉并未轻松。他为真主带去了虔诚的礼物,真主为何让他们一家经历种种苦难,又让他们带着满身伤痕重新回到圆圈的起点?

  《麻雀之歌》观后感(二):如果你也曾经历过

  对一个老家在西北的孩子来说,《麻雀之歌》里的镜头朴实的如同家乡的大地,村落里低矮的房子,穿梭来去的摩托车,麦子熟后种一茬玉米。人们朴实的活在自己那片土地上,日子过得拮据,从不怨天尤地,依赖一双粗糙的大手,他们同样做着形形色色的梦。

  卡林的梦想是赚钱,然后在女儿考试前给她买个好点的助听器。坏事成双,鸵鸟厂看丢了个鸟,只能抱颗安慰自个的鸵鸟蛋回家,然后想着在妻子儿女大快朵颐中说,这真不幸丢掉工作了……这种消息从来都是在餐桌上发布,因为食物就是坏情绪的天然克星。他们炒的那盘柿子鸡蛋,哦不对,柿子鸵鸟蛋,可真分了好多家啊。我小的时候也和小胡辛一样给街坊送妈妈做的好吃的。农村人好似有种巨大的纽带,没准就是因为过得都很不好,才让他们都朴实的同情这群周遭和自己过活相仿的人们。想到奶奶刚搬进单元楼沮丧了好久,在这个连相互串门都做不到的地方,你不能说老太太要求的太多。

  卡林来到德黑兰做“摩的”司机时候,问及多少路费时那句“你看着给吧”朴实的让人心酸。拉了各色客人,有忙忙碌碌多给自己钱的,有把他当搬运工使的,有去阿富汗朝拜的,有讹自己的。但好歹总是好人多,当他给去远方的人盘缠并说这是我给神的心意,还有在车流里给小孩子倒零钱时候,我说这世界上的善良就是这样,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氤氲出那种感觉。然而刚刚因为诚实而奖励般得到份不错的工作后,却又跌伤了自个。那几秒钟,男孩不顾一切的窜上去,女儿尖叫,妻子手足无措的喊救命,这一连串镜头快出彩的溢出来了!结局是开放的,鸵鸟回来了,卡林没准又可以去那里上班,女儿的助听器兴许拖拖就有着落。不过,就这么多种可能多姿多彩的活着,还有个实际的梦想吸引着,生活不也显得虽然坎坷,不也挺值得过活么?

  胡辛的梦想也是赚钱,然后尽快给姐姐买个助听器。小孩就想那个年纪的所有孩子一样调皮,有个容易发怒的爸爸,和护着自己的妈妈。每次看到孩子们和卡林闹冲突的镜头,不免都会感慨这戏简单朴实的令人不用回忆,一下子就能跳到童年记忆的海洋。孩子们清水塘想养鱼是电影的隐线,直到最后,卡林愤怒的拿把镐想要“去把那破水窖砸的粉碎”——因为在一个传统又朴实的农村男人看来,要孩子和老婆去赚钱,这他妈就是在抽自己耳光,所以在发现孩子们卖花时候的大动干戈,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是吧——而水窖的水盈盈轻轻的浮现在面前时候,老卡林兴许想到了胡辛们的辛劳,孩子们的隐忍,他们时刻警惕像是在做坏事一样实现自己如此单纯的梦想。

  胡辛们最后终于用一手水泡换来了一桶鱼。孩子们在车上兴奋幻想的时候,真好,宽阔的大路,花丛间兴奋的脑袋,车平稳快速的向前开去。然而当那满满一桶辛劳的梦泼在地上时候,那满满一地跳跃的红色,突突着孩子们的失望和手足无措。可他们毕竟是孩子们,当把唯一一条鱼放进水窖时候,他们早已像以前一样,又梦想着“每年生五百条;超过一千和我们都是富翁了”。不过他们肯定又长大了一点,我们在书本里感觉挫折,他们在被生活“欺骗”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老觉得活的平面苍白和没有故事

  善良的大女儿,欢快的小女儿,还有话不多总是忙这忙那的妻子。这一家人一起忙碌在伊朗某个不起眼的村落,麦子黄了种玉米,摘完枣子去收菜,日子一页页翻过去,卡林和胡辛还在为自己的梦想忙活着。有时候可能会想滚进沟渠的大枣一样失去了一点;有时可能像跳到沟渠的鱼一样失去了太多。可生活还是多多少少会留下些东西,他们不也挂起了啃枣子时候的笑容,同时也体会到了把鱼放进水塘的满足感么。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不会一步登天很现实,不妨碍他很美好

  ——献给我像麻雀一样忙碌的父母,献给你们那一代人

  图文并茂版——http://www.douban.com/note/173237965/

  《麻雀之歌》观后感(三):每个男人都会经历的阶段

  不同的时景看一步电影都有不同的感慨。

  也不知道是内心的召唤还是阴错阳差看了这部麻雀之歌,一个有着自己意识里领土的国王,在维护着并引以为荣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自己以为是最好的计划,却被一件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愿意不愿意的打乱。

  起初是极力的去补救,累的筋疲力尽之后于事无补,回家却又发生一件让自己没处发火的头痛事,女儿是掌上明珠,只好拿儿子说事,不得已开始试图一件一件的去解决,但是发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随后默默地担起了家长应有的担子,无意中跑上了摩的,经历了一系列不懂、理解、收获、希望,想一直蚂蚁一样往自己的领地搬运着一切认为有用的东西,盘算着这些资源的安排。

  最后出现了一个在原来世界里的惊天意外,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躺在那里,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按说应该是雪上加霜,可是,注意了,可是,当家长不得不放下绷着的心弦看到的是,没有他的参与,原以为是配角的家人们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没有他参与的一切,这其中有失落、有不认同、有欣慰、更有一份安心。

  每个男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刚开始需要拿出性格、原则、努力、坚持、建立自己的小王国,在这个王国立辛劳的当着国王,辛苦有快乐,慢慢的建立了文化,建立了原则,建立了信仰,随着家庭的成长、各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国王的想法有些小冲突,国王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维持着,到有一天,真的很累了,不敢放下,操心的地方太多了,心中的小梦想也不少,事实却未必能全都如了你的意,精疲力尽的时候以为多年编制的梦坍塌了,却又怎知道,家庭的其他成员已经可以把各个事情安排的其实也不错,欣慰啊。

  《麻雀之歌》观后感(四):马基•麦吉迪作品《麻雀之歌》观后座谈会纪要

  马基•麦吉迪作品《麻雀之歌》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45—11:10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马基•麦吉迪作品《麻雀之歌》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马以乐、王犀灵、高磊、金爱武、陈杏生、陈丁、刘明、徐峰、钮少晴、范大茵(观影者:姬伯庆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钮少晴

  影片实际展开的两条线索;影片片名的所指与含义

  范达明:马基•麦吉迪作品《麻雀之歌》,又名《小麻雀的假期》。这部影片让人看了悲喜交集,写的是伊朗当代农村最普通平民的生活,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风格。影片实际上同时展开了两条线索:一条是父亲的线索,从丢失了鸵鸟被开职以及为女儿去城里修理与购买助听器到不经意中变身为城里的摩托车载客车夫来挣钱养家;一条是儿子与其他小伙伴清理蓄水池养鱼,期望积聚资金成为“百万富翁”。影片很有可看性,导演拍过《小鞋子》等名片。片名的字眼“麻雀”,指的就是影片里的主人公们,按照《小麻雀的假期》的片名,好像又是指儿子及其同道的那群小朋友,因为只有小朋友才有所谓寒暑假的假期。下面请大家来谈谈自己看片的感受。

  马以乐:影片不复杂。它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路,都是人闯出来的。影片写人很细腻,说的都是很平凡的东西。主人公卡林像麻雀一样,一点一点从城里收罗废品,天线,门窗等等,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说明人的贪欲或追求是无限的。

  王犀灵:我国在新中国初年公映过一部影片叫《乌鸦与麻雀》,乌鸦指上层人物,麻雀就是指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部影片说的麻雀,也就是影片的主人公们,包括父亲卡林以及儿子等小孩子们,他们也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本片与阿巴斯的影片感觉相似,影片很淳朴,手法不绚丽花哨,把底层人的生活很细腻地表现出来。当然比阿巴斯的影片更通俗、更有故事情节。

  影片一喜一忧,让情感的冲突很强烈;是真正用了感情来拍这个片子

  高磊:影片一喜一忧,把两者叠加在一起,让情感的冲突很强烈。譬如他在帮忙搬运东西的时候把衣服弄破了,而得到了新衣服时又很开心。鸵鸟的走失与回归,也是一喜一忧,是构成影片基本矛盾的一个大的冲突。

  金爱武:影片朴实、自然,反映了社会最基层人们的生活。大人的行动感动了小孩,小孩的行动也感动了大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和谐,显得温馨。导演是真正用了感情来拍这个片子,充分调动了演员的表情、动作来刻画人物。譬如小孩子在父亲上了石膏的腿上画上图案,这些生活的细节的发掘,都很有情调。这部片子我已经看过,这次再看没有看不下去,仍然看得令人感动

  影片的基本思想:对于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陈杏生:影片以很平淡的故事做了很细腻的体现。片名很贴切,影片中的大人、小孩都是麻雀。大片看多了,这种电影看了更感温馨。生活中小小的细节演出了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应该说,家境尽管艰难,但在男主人公眼光中,生活还是美好的。

  范达明:这也代表了导演赋予影片的基本思想——对于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鸵鸟这样一种动物在影片中的出现,通常很少见,这为影片带来别样的特殊感受,一种视觉的与动态的奇观效应。影片中贯穿出现的养殖场的鸵鸟以及鸵鸟的走失与回归,实际上也隐喻了导演这个思想,并最终通过直接展示婆娑起舞的鸵鸟的优美舞姿,把这个思想集中传达给了观众。

  伊朗人的信仰及其作用,主人公的诚实劳动与“鸵鸟”情结

  陈丁:伊朗电影中都会讲到信仰。影片中有男主人公在街头席地礼拜的镜头,此时他挡了巷子口的路,后面汽车里的一家人都能有耐心地等候他,甚至还给他送来了饮料。可见,宗教信仰在他们国家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何等的地位,这看了让人很有感触。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男主人公没有觉得自己这样的工作很辛苦,相反,他是很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不管是在养殖场,还是在城里载客或者送货)。我们看到他把自己送货带回了家的冰箱,最终没有占为己有,而还是送回了原主,影片在这里让我们看到,触动他良心的是他看到了鸵鸟。

  范达明:鸵鸟,是主人公心头难以忘怀的情结。鸵鸟,其实在这里就是他自己的返照。冰箱的物归原主,犹如鸵鸟的回归。主人公有如此的行为,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信仰。诚实劳动,既是主人公的信仰,也是他的行为准则。

  马以乐:影片有男主人公不想拿多找的钱的镜头,以及把冰箱送回去的情节,都体现了信仰对于人的作用。

  生活的沉重与家庭的责任:在与家人对抗性的打骂中流露的是真挚的爱

  刘明:我的一点体会是,不管生活怎样艰难,主人公都能坦然地接受。在与自己家人常有的对抗性打骂中,流露的是他真挚的爱。

  徐峰:印象很深的是影片主人公脸上的表情。生活的沉重也刻画在他的脸上了,但更多的还是对家庭的责任。影片不只是呈现艰难的一面,也会显示黎明前的希望。

  主人公卡林还是有点大男子主义

  范达明:当然,主人公卡林还是有点大男子主义,他觉得这个家还得由他自己来支撑,家里的一切都得听他说了算。他妻子未经他同意把那扇蓝色的旧门送了别家,他硬是还要要回来。

  陈杏生:大男子主义其实也是他们国家的特色、国情。男主人公总体上表现的还是勤劳、善良,让人喜欢。

  两个航拍的俯瞰大远景与主人公的品格与美德

  范达明:在刻画男主人公这些品格与美德方面,我注意到影片有两个航拍的俯瞰大远景镜头。一个是在他在翻越到山顶上寻找丢失的鸵鸟出现的,一个是他从邻居家要回那扇蓝色木门的路途出现的。尤其是后一个航拍镜头,由于是俯瞰大远景,人在整片的耕地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就凸显了主人公作为小人物的处境。然而在接着的近景镜头中,我们又目睹了他整个人几乎被这扇门压着,背门扇犹如背着一座山。这里所表现的主人公脚踏实地、勤劳持家的品格,让人油然而生无限感叹。镜头画面在此组成的电影语言,涵义非常丰富,它表达出了影片的思想立场,更显示了导演精湛的艺术功力。

  2013.1.31-2.1整理

  《麻雀之歌》观后感(五):《麻雀之歌》:一只鸵鸟的流离失所

  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热闹,反观伊朗电影,却别有一番风情,伊朗独特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点将简单的故事以一种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感动和共鸣。九十年代之后,以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人,推出了很多经典的电影,比如《天堂的孩子》、《特写》、《樱桃的滋味》等等,这些电影将伊朗独特的文化和情感公之于众,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欣赏到伊朗的淳朴和善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伊朗政治环境比较紧张,很多伊朗电影人在选择题材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由此一来,观众看见的伊朗电影大多都比较单一,比如儿童电影,或者和生命相关,选择相关的电影。或许正是因为伊朗电影环境的艰难,所以,伊朗电影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给人带来感动和震撼。

  在《麻雀之歌》这部电影中,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将一个家庭的悲欢巧妙的展现出来,男主角卡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人物,就如小麻雀那般不起眼,他和家人过着贫穷但是美满的生活,虽然他有些唠叨,脾气也非常暴躁,但是,他却很勤劳,就算是面对困境也会用一种非常朴素的态度。有一天,鸵鸟出走了,女儿的助听器丢了,卡林不得不开始为新的生活进行筹划。

  关于马基德·马基迪,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小鞋子》,这部《麻雀之歌》依然延续了《小鞋子》的各种风格和特点,但是,就其关注度来说,显然《小鞋子》知名度更高。刚开始看《麻雀之歌》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会有多吸引人,但是,随着主人公境遇的改变,你就会慢慢沉浸其中,你很想知道,他是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来处理这些麻烦和矛盾的。影片中的各种矛盾和麻烦都是以非常诙谐的当时来表达的,影片中的人物并没有很多直接表达情感镜头,但是,随着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挣扎,一次一次的艰难,一家人都坦然的接受了这些问题,并且坚强而快乐的生活着。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感动是肯定,是因为人物的乐观和坚韧。

  影片中的小人物像极了身边的人,他们也是如此坚强而快乐的生活着,即便是未来等待着他们的并不全是幸福,然而,他们依然可以充满信心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麻雀之歌》以不动声色的演绎方式将各种关于生活,关于社会,关于身份地位的问题抛出来,让人在唏嘘之间,不得不思考这些小人物的尴尬处境。虽然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的表达或者宣扬某种观念,但是,导演却非常巧妙的用自己的镜头将其对社会,对生活,对命运的思考表达出来。

  在电影中,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往往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形态和人们的生存现状,甚至直接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困境。影片中的卡林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但是,他所代表的是,那个的时代,那个国家的很多人。

  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导演给人以希望,同样给人以未知。贫穷的人们就像陋室中的小小麻雀,当命运偶然间给他打开一扇窗户的时候,他会拼尽全力的去飞翔,就算是看似光明,他也会拼尽全力去挣扎。

  《麻雀之歌》观后感(六):孤独与温情

  卡里姆是一个饲养鸵鸟的中年男子,家里妻儿是他精神的支柱。一只鸵鸟的走失,使他丢失工作,为女儿到城里修助听器时却意外当上了摩的司机。他自此周旋于都市现实,慢慢势力精明。最后他压坏了腿,在家养伤时被亲人朋友感动,而鸵鸟也找到了。

  ★男主角瑞扎-纳基获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孤独的鸵鸟

  一个类似中国城乡摩的司机的故事,一个讲述迷失、寻找心路历程与小人物生存困境的故事。鸵鸟代表着一种纯真,开始时鸵鸟的走失,使卡里姆被迫到城里谋生,慢慢丢失这份纯真。一次他的车坏掉,跟运输队伍走失,却意外得来一台冰箱,当他想去卖掉不义之财时,却看到了卡车上被运输的鸵鸟用无邪的眼睛看着他,他的良心被唤醒,还回了冰箱。最后丢失鸵鸟的找回,象征美好品质的再次回归。结尾时众多鸵鸟奔跑在原野上,如同内心情感的汹涌,而一只鸵鸟的激情生命之舞,是澄明如昔的赤子之心展现。

  卡里姆的孤独,在两次寻找中淋漓展现。第一次是寻找走失的鸵鸟,第二次是抢回妻子送给别人的蓝色木门。两次有诸多共同,都是弓背俯身,被背负的东西挤压到银幕下方;都是飞机俯拍,茫茫大地似乎吞没一切,渺小的他却怎样也走不出困境。这个被沉重生活和渴求压迫的人,那么孤独无助,却又执拗难毁。

  温情的麻雀

  “我们会长出翅膀来……您活下去,就会懂得。有一种感情会使我们从大地上飞升起来的……”屠格涅夫描写爱情的句子,也足以描述[麻雀之歌]中的情感。麻雀一般用以象征小人物,温情便是其吟唱的歌谣。天真儿子,一心想要养鱼脱困,他清洗水窖,挣钱买鱼;懂事大女儿,为了不给家中添负担,隐瞒助听器坏掉的事实;温柔妻子,体贴关怀,无微不至;善良的邻居们,患难相助……这些,都是茫茫世间最为重要的相爱相伴相互慰籍者。在怜悯被滥用,人性关怀成为中庸之词的今天,这种朴质的情感让它更具真实的力量。

  虽然生活仍多坎坷,就像儿子散落一地死去的金鱼。可是还有那条活下来的大鱼,在有新生麻雀小窝的干净水窖里快活遨游。而看着往玻璃上撞的麻雀,压断腿的卡里姆挣扎起来打开窗户,让它飞了出去。男子终于不再为生存做困兽之斗,他发现了生命艰辛之处仍有的自由天空,那就是爱。

  原载于《看电影·午夜场》

  《麻雀之歌》观后感(七):麻雀的生活

  男主塑造了男人的两面。

  其中之一是负责任的家庭支柱。他努力赚钱养家,虽然辛苦但从来不说,工资不多但出门回来一定会给孩子们带些零食。言传身教地将三个子女培养成人。幸运也是意料之中的是三个小孩都很懂事。大女儿虽然有听力障碍,但她知道体谅父母,尤其是一心为家考虑的父亲。小儿子更像是父亲的缩影—大胆有想法,虽然只有十来岁,但居然想着搞大规模养鱼赚钱!我甚至在想,男主骨子里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在现实面前低头了,就好像他生气时常说的那句”你没有这个权利“,可能这句话是别人告诉他的吧。

  另外就是品格高尚的社会人。工作认真负责,一切为雇主的利益着想。在鸵鸟养殖场是个受人尊敬的人,因为其他人的失误丢失了一只鸵鸟,而他因为是负责人所以引咎辞职,除了心酸没有半句怨言。被老板辞退之前,他骑着摩托车独自去山里找那只鸵鸟。他骑行在山里的孤影令人印象深刻,我看到了是一只孤独的麻雀,为了生活拼命觅食。后来他去了城里,做起了摩托车载客的临时工。虽然钱来得更容易,但有时候更多的是无奈——有些老司机欺负他,有些乘客耍赖不给钱,有些叫他帮忙搬家。就像第一次在城里挣到钱买给家人的枣,放在摩托车后面但袋子破了,很多都漏掉了,也许他的努力也在无意间被剥夺。在金钱面前,他差点就迷失了自己。所幸善良的本性让他得以坚守自己的正直。里面很多剧情描写让我无比心疼却又敬重这个大叔。在城里的这些日子,他每天像麻雀一样,把找到的枝丫搬回家。他从堂哥家把门驮回家走在田地里的场景又是一个孤影,这一次,他的背上压在生活所有的重担。

  又有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就是他在等红灯时遇到的那个乞讨的小女孩。急切地想帮助她但是又舍不得给一张大额钞票,到处问有没有人能找零钱。最后,就像他的人生一样,迫于现实还是扔下那个小女孩子走了。我想,如果这是一个有钱人呢?或者说,城里那些开着汽车的有钱人是怎么对待这个小女孩的呢?

  好在乐观成了他的武器,在家里,在老婆和孩子面前,他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生怕自己一旦低沉,他们也会不幸。但是自从他从墙上摔下在家养伤的这段时间我们知道,他其实做的够多了!他是一个好丈夫,是一个好父亲,是一个好邻居,是一个好朋友。他也可以稍微歇一歇的。他后来得知鸵鸟被找回之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我不想从中读出什么深意,我只是想这一刻他一定无比快乐。

  对了,这个男人还有诗意的一面,听他在货车上为孩子唱的那首歌就知道啦。

  《麻雀之歌》观后感(八):金鱼,麻雀与鸵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二波伊朗电影新浪潮里,以展现儿童以及家庭关系的导演格外引人注目,比如拍摄《白气球》的帕纳西、执导《苹果》等电影的玛克玛尔巴夫以及《水缸》的导演法鲁泽,当然“儿童导演”里商业和艺术成就都比较突出的首推马吉德·马吉迪。

  作为儿童电影的大师,马吉迪擅长使用动物形象来映衬和表现儿童的自然与纯真。在《小鞋子》里,池塘里金鱼的三次运用还只是牛刀小试;到了《天堂的颜色》,雏鸟,乌龟,蝴蝶和啄木鸟等小动物无所不用,主人公小男孩的敏感、善良、欢乐与哀伤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全片;在《麻雀之歌》(Song of Sparrows)里,马吉迪对动物角色的运用更加精致、多样和复杂,某些动物甚至直接喻示影片的核心主旨。

  本片一主一副两条叙事线索,都和动物有关。主线里在养殖场工作的爸爸卡林因为走失一只鸵鸟被解雇,不得不去城里打工,副线里不服爸爸管教的小儿子胡辛执着于卖鱼攒钱成为富翁的梦想。关系一直比较对立的父子都想赚钱养家,只不过方式不一样。《小鞋子》里金鱼的作用是映衬兄妹的欢乐与抚慰男主人公失落与内疚的幼小心灵;本片里金鱼则一直是胡辛的梦想寄托;当无数条小金鱼意外地暴露于地面上,之后又被幸运地放生于小河时,金鱼是对生活贫苦但乐观不放弃希望的伊朗下层人民的隐喻;而唯一一只留在胡辛池塘里的金鱼成了他最后的希望。在片中出现过两次的麻雀形象,都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而片名中麻雀的寓意也和金鱼类似,象征了平凡朴素的伊朗底层民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就金鱼和麻雀这两个动物角色,影片都表现出了在概念与具体形象上的双重意义,更难得的是,金鱼和麻雀这两个动物角色所指涉的意义既有相同对应之处,也有区别和不同,动物形象设计上如此的细致精微足见导演马吉迪的独具匠心。

  和对鸵鸟的复杂设计和多重象征意义相比,金鱼和麻雀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优美高贵的鸵鸟和父亲卡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行对照关系。鸵鸟时而喻示卡林理想中的自我,时而是某种神性的启示,时而在暗处提醒卡林,时而现身说法。

  鸵鸟跑掉导致卡林失去养殖场的工作,但圈养的鸵鸟逃到荒漠里获得自由和新生,也对应着卡林离开固守的农场,去城市里的新天地寻找机会,但福祸相倚,城市里的浮华不会让他迷失吗?当卡林寻找失踪的鸵鸟时,导演运用了俯视的航拍镜头,在充满神秘感的音乐烘托下,装扮成假鸵鸟的卡林在荒凉的山岭上显得无助和迷茫,他没有找到走失的真鸵鸟——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预示了他未来在城市里的迷失。

  在城市里,当上了运输工的卡林赚钱比以前多了,但逐渐失去了穷苦人民乐于分享的精神。卡林家的院子里堆满了从城市里捡回来的破烂,他却不愿意与亲戚邻居分享,一个被送掉了蓝色院门却被卡林生生地拿了回来。片中第二个俯瞰的航拍镜头在这里出现:卡林气喘吁吁地走在田地里,神秘音乐再次响起,在蓝色院门的重压之下,卡林似乎被困在纵横交错的田地组成的网中央,显得无力渺小卑微,就像现实中的伊朗贫民,这个画面同时也暗示卡林的封闭和拒绝分享。邻居们经常捡到走失了鸵鸟下的蛋,卡林仍未能从其中领悟到分享的问题。

  卡林得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冰箱,他正打算卖掉赚钱,却看到了几只鸵鸟,这些鸵鸟似乎给他带来了神的点化——卡林决定将冰箱物归原主,而不是赚取不义之财。卡林终因自己的不愿分享遭到了报应——被堆满的废弃物品砸伤。在养伤期间,卡林重新认识了家人:不是他一个人在支撑这个家庭,他的妻子,女儿,尤其是儿子胡辛都在辛苦地赚钱养家,他应该信任家人并与他们同舟共济。卡林也认识到了分享的意义,他把那些城市里捡回来的废弃物都送给了邻居。走失的鸵鸟被找回,这隐喻了身体上受伤的卡林在精神上回归与重生。

  在夕阳余辉下,卡林目睹鸵鸟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这个明亮、动人、温暖的画面是影片的最后一幕,鸵鸟已化身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说句题外话,以马吉迪为代表的一大批伊朗导演之所以选择儿童电影题材,很重要的原因是伊朗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政治,宗教,暴力和性都是伊朗影片不能触及触碰的禁区,而且由于伊朗和西方国家长期的敌对关系,导致伊朗电影市场上几乎没有欧美影片,因此题材虽受到限制,但也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冲击,这样的环境为伊朗电影工业提供了一个虽受限制却也明晰的发展空间,加之儿童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导演一窝蜂地追逐儿童及家庭关系的电影题材,这几乎必然带来的问题就是,由于表现的题材和风格趋于同质化,以儿童片外代表的伊朗电影所带来的创新和活力会枯竭和僵化,从根本上来说,伊朗电影的长期发展需要审查体制的改革和电影从业者勇于突破藩篱。

  《麻雀之歌》观后感(九):儿童片的死胡同?

  麻雀之歌即草民之歌---对草民落地为安、挣扎过活的颂歌。

  鸵鸟走失,让父亲丢了鸵鸟场的工作。为了给女儿买新助听器,父亲开着摩托进城,误打误撞开始了摩的载人载货的生意,并顺道拣回城里人的建筑垃圾,修缮了庭院。由此引来邻里、家人的羡慕和非议。

  儿子和小伙伴们一心做着养金鱼致富的梦。等到终于弄干净水池,兴高采烈买回鱼苗,水桶却在半途破裂,奄奄一息的金鱼撒了满地……

  马吉德•马吉迪是伊朗那拨“儿童片”导演里最通俗的一位。从《小鞋子》到《天堂的颜色》,孩子们在愁苦生活中却益加闪光的真善美,像天堂的光辉般照亮过每一个观众的心。

  而到这部《麻雀之歌》,却感觉导演进了死胡同。同样是小人物挣扎过活的故事,色调明快许多,叙事也活泼圆滑了,有讨好观众之嫌。结尾的波折又设置得过于刻意:承载着小男孩们全部希望的金鱼桶破裂,一张张泪汪汪的小脸着实让人揪心,但类似手法《小鞋子》里已赚够了眼泪,再用,就让人失望了。纵使有柏林影帝的光环,但早期电影中质朴的真情有所缺失,是为遗憾。

  《麻雀之歌》观后感(十):欲望的重负

  拍电影真正做到朴拙写实,是非常动人的,生活自有丰富的质感与痛感。

  现代村落,传统主男。遭遇整个家庭的生活重负,一切都需要他主管掌控,生活就是着急忙慌的。除了顶住生活的压力,他的生活似乎不再有别的内容。进城开摩的,时常有占小便宜的欲望,他本性传统善良,但他也对自己的善良克制提防。

  进城,小农思维。作为城市拾荒者,回到村落将物件堆在家里舍不得予人,攒钱持家,不舍得邻里分享。是生活的压力,还是欲望的压力,让他远离了最初的淳朴善良?

  直到腿摔卧床,才开始观察认识身边,其实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在为这个家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不止是自己在付出在掌控。卸下那么沉重的掌控欲,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压力还有很多别的,而生活本来也是在共同承担的。

  分担压力,分担欲望,分担本性中的善良。生活本已艰难,莫要再压迫自己。生活本就多彩,压力前依然可以像麻雀一样歌唱。负重下,人际互助的温暖与善良。

  最后一镜,超现实主义镜头:打开内心学会释放,不再紧绷着生活压力、封闭着欲望焦虑;发现群属学习分享,他解放的是自己。他像离群鸵鸟重新归来,找到了对家庭对群体的认同,自由地徜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